朴素逻辑之对应问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朴素逻辑之顺序对应问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朴素逻辑之顺序对应问题解题技巧一、比较顺序型题目比较顺序型题目,是指题干中涉及一些数量的大小、多少、高低甚至优劣等的比较,需要通过一个数量的比较之后,得出一个正确的元素对应关系。
所以,大家应该将这些比较关系用不等式的方式表示出来。
而列出不等式之后,元素对应的关系也就更加清晰和明显了,这样就可以采取代入选项排除法或者不等式对应的方法去解题。
(一)选项排除法【例题】关于小王、小李和小张,我们知道他们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教师,并且我们还知道:小张比教师的年龄大;小王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小李年龄小。
由此可知:A.小王是律师,小李是医生,小张是教师B.小王是医生,小李是教师,小张是律师C.小王是教师,小李是律师,小张是医生D.小王是教师,小李是医生,小张是律师【答案】C。
解析:首先,将题干中出现的比较关系用不等式表示出来:小张>教师,小王≠医生,医生<小李。
接下来就可以运用选项排除法,小张不是教师,排除A选项;小王不是医生,排除B选项;小李不是医生,排除D选项。
故答案选A。
(二)不等式对应法【例题】甲、乙、丙、丁四人的国籍分别是英国、俄国、法国、日本。
乙比甲高,丙最矮;英国人比俄国人高,法国人最高;日本人比丁高。
这四个人的国籍是:A.甲是英国人,乙是法国人,丙是俄国人,丁是日本人B.甲是法国人,乙是日本人,丙是俄国人,丁是英国人C.甲是日本人,乙是法国人,丙是英国人,丁是俄国人D.甲是日本人,乙是法国人,丙是俄国人,丁是英国人【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将题干中出现的比较关系用不等式表示出来,他们的身高排序:乙>甲>丙,法>英>俄,日本人>丁。
然后,根据不等式相对应的关系:法国人最高,所以只有乙是法国人。
日本人身高高于丁,不是最矮,而丙是最矮的,所以甲是日本人。
英国人身高高于俄国人,所以丙是俄国人,丁是英国人。
故正确答案选D。
二、位置排序型题目位置排序型题目,是指题干中涉及元素的左右向或者东西向等排列顺序的关系,如A 在B的左边,或B在C西边等。
2017广西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朴素逻辑解题方法讲解

2017广西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朴素逻辑解题方法讲解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通过测试选拔出能够胜任公共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
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朴素逻辑虽然属于必然性推理中的一类,但是相对于直言命题、复言命题等,它没有明显的规则,没有解题的固定套路,因此中公教育专家来详细讲解这一块。
一、题型根据历年所考题目,朴素逻辑所考题目大概分为三类:(一)元素对应问题1有大小比较的元素对应问题给出甲乙丙丁四个对象,按照年龄,身高等因素来排列,这类题目即有大小的元素对应问题。
2无大小比较的单纯元素对应问题即给出甲乙丙丁,ABCD四个元素,甲不对应B,乙不对应C,问谁与谁对应。
(二)思维推理问题即给出若干条件问结果如何,出现较多的题目,多为真假话类题目。
(三)数学运算问题这类题往往是数学运算和逻辑相结合,单纯依靠逻辑是解不了的。
二、常用的解题方法1.代入排除法,即将选项代入题中,排除一些错误选项。
2.列表连线法,这一方法主要针对的是元素对应问题,又可细分为列表法和连线法,其中前者针对涉及元素较少的题型,通过构造表格来解题;后者则针对元素类型较多的题目,确定对应关系的用实线连接,不确定的则用虚线连接。
3.寻找突破口法针对的是思维推理题,在题干中某一个信息十分特殊,对这个信息稍加推敲,便可以直接得出一个结论,帮助我们向下推理。
4.假设推理法题干中给了很多条件,我们无从下手,以上方法不适用,就可以用此类方法,主要针对的是真假话问题,假设一个为真的,退到最后出现了矛盾,说明原假设是错误的。
下面我们结合真题来学习解题技巧:1、夏燕、贾枢和郑薇三个同学一起去旅游。
为了方便照相,每个人拿的是同学的相机背的是另一个同学的包。
如果背着郑薇包的人拿的是贾枢的相机,那么以下哪项为真?A贾枢拿的是郑薇的相机 B郑薇拿的是贾枢的相机C郑薇背着夏燕的包 D贾枢背的是郑薇的包答案:A中公解析:通过对题干的分析可知,这是一个典型的无大小比较的单纯元素对应问题,并且题干中出现的元素较少,因此可用列表法进行分析。
2022年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题解法

2022年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题解法朴素逻辑是行测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其题型特点类似于脑筋急转弯、小学奥数题、智力题等,如果将此类题目比作一团乱麻,那么解题关键就在于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到题目的“线头”,即“突破口”。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题解法。
公务员行测考试朴素逻辑题解法(一)确定性所谓确定性,即题干已知条件中,某个信息对应的结果数相对较少,由此突破入手。
【例1】梅兰竹菊是张老汉的四个女儿。
有一次,某客人问起四姐妹的年龄,得到不同的回答。
梅说:“兰比竹小。
”兰说:“我比梅小。
”竹说:“兰不是三姐。
”菊说:“我是大姐。
”憨厚的张老汉在旁补充到:“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呢,二女儿和小女儿说得对。
”据此,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可以判断四姐妹的依次为:A.梅兰竹菊B.梅兰菊竹C.兰菊梅竹D.菊兰梅竹【答案】B。
解析:根据确定性可知,此题的突破口为:菊说的话。
首先,根据张老汉“憨厚”的特点可知,所说的话为真。
其次,假设菊的话为真,发现内容“我是大姐”和张老汉“大女儿撒谎”矛盾,因此可判断,菊一定为假,即“我是大姐”是假话,结合张老汉的话可知,菊只能是三女儿。
故本题选B。
(二)关联性所谓关联性,即发现题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和一些多维度的信息,由此入手突破。
【例2】幼儿园马老师和三个小朋友情情、可可和安安一起玩“猜一猜,我最棒”游戏,马老师对小朋友们说:“我把手中的红球、黄球和蓝球分别放在这个柜子的三个抽屉里,请你们猜一猜每只抽屉里放的是什么颜色的球?猜对了奖励小红花!”然后,她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把三只球分别放在三个抽屉里,小朋友猜的情况如下:情情说:“红球在最上层的抽屉,黄球在中间抽屉。
”可可说:“红球在中间抽屉,蓝球在最上层的抽屉。
”安安说:“红球在最底层的抽屉,黄球在最上层的抽屉。
”老师告诉她们,每人都只猜对了一半。
请问:红球、黄球和蓝球各在哪一层抽屉里?A.红球在中间抽屉,黄球在最上层的抽屉,蓝球在最底层的抽屉B.红球在中间抽屉,黄球在最底层的抽屉,蓝球在最上层的抽屉C.红球在最上层的抽屉,黄球在最底层的抽屉,蓝球在中间抽屉D.红球在最底层的抽屉,黄球在中间抽屉,蓝球在最上层的抽屉【答案】D。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朴素逻辑之有序元素对应

⾏测判断推理技巧:朴素逻辑之有序元素对应 做了许多⾏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些技巧和重点,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测判断推理技巧:朴素逻辑之有序元素对应”,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测判断推理技巧:朴素逻辑之有序元素对应 在⾏测判断推理的朴素逻辑这类题型中,⽆⾮考查两个内容:元素对应和真假话,⽽元素对应⼜分为有序元素对应和⽆序元素对应,说的通俗⼀些,就是元素间是否有顺序、⼤⼩、量化⽐较等,如果有则归类为有序元素对应问题,如果⽆则归类为⽆序元素对应。
⽽有序元素对应考查的频率也是相对来说⽐较⾼的,今天就这个部分对考⽣进⾏指导,希望能对⼤家有所助益。
在有序元素对应问题中,通过画轴的⽅法可以解决⼤部分此类题型,结合例题就画轴的步骤进⾏讲解: 【例题】某次会议讨论期间,甲、⼄、丙、丁、戊被安排在⼀张圆桌前进⾏讨论,圆桌边放着标有1~5号的五张座椅(未必按序排列)。
实际讨论时,甲、⼄、丙、丁、戊5⼈均未按顺序坐在1~5号的座椅上,已知: (1)甲坐在1号座椅右边第⼆张座椅上; (2)⼄坐在5号座椅左边第⼆张座椅上; (3)丙坐在3号座椅左边第⼀张座椅上; (4)丁坐在2号座椅左边第⼀张座椅上。
如果丙坐在1号座椅上,则可知甲坐的是哪个座椅? A.2号 B.3号 C.4号 D.5号 【解析】C。
⼀、定位:当我们构建出来轴之后,我们需要在轴上进⾏标注,⽽第⼀步则是找题⼲的确定信息进⾏定位。
在这个题⽬⾥⾯,考查甲⼄丙丁戊和坐的位置的对应,⽽且是有顺序的,故属于有序元素对应问题,此时我们可以先建构个圆桌,再寻找最确定的信息在构建的图上把位置确定下来。
题⼲很明确的告知丙坐在1号位置,故可将丙的位置在图上进⾏标记。
如下图所⽰: ⼆、排序:当我们把题⼲的确定性信息的位置确定下来之后,我们可以去找确定项相关联信息进⾏排序,这样就会⽐较有⽬的性。
确定项信息为丙坐在1号位置,故接下来去找题⼲中与1号座位或者丙有关系的内容进⾏排序,通过条件(1)(3)可知甲的位置和3号座椅的位置。
2018国考备考;朴素逻辑之三元素对应问题的解题方法

推荐阅读: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安徽选调生考试网朴素逻辑中的无序元素对应问题是考试中经常会考查的问题,如果题干中涉及到只有两种不同方式的指称的题目我们称之为两元素对应问题,同学们经常会用横纵列表法去辅助做题,但是如果题干中出现了三种不同方式的指称时,难度则大大提高了,今天我们来看看如何应对三元素对应问题。
(一)连线法连线法是将题干中出现的三类元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连线的方式体现出来,需要在信息之间建立起联系。
我们在做题时,可以将相对应的信息连上实线,不相对应的信息连虚线,然后根据连线之间的关系一一突破。
【例题】某宿舍住着甲、乙、丙三个人,一个出生在长沙市,一个出生在武汉市,一个出生在重庆市。
他们所学的专业,一个是会计,一个是营销,一个是中文。
已知:1.乙不是学中文的2.乙不出生在重庆市3.丙不出生在长沙市4.学习会计的不出生在武汉市5.学习中文的出生在长沙市根据上述条件,可推出甲所学的专业是会计 B.营销 C.中文 D.无法判断【答案】A。
解析:判断题干中有三种元素:人称、城市和专业,可以用连线法。
依据题干中的五个关键点,我们可以将基本关系连接好:根据1乙和中文之间画虚线;根据2乙和重庆画虚线;根据3丙和长沙画虚线;根据4会计和武汉画虚线;根据5中文和长沙画直线;题干中的关系连接完后,我们先从有实线的两类关系开始,分别对应其他未连接的关系。
长沙对应了中文,那么武汉只能对应会计或者营销,又武汉不对应会计,所以武汉对应营销;那么重庆对应会计。
城市和专业对应好了,我们再看人和城市对应:根据1和5可知,乙不在长沙;又根据2,乙只能在武汉;根据3,丙不在长沙也不在武汉,那么丙只能在重庆;最后剩余甲只能在长沙了,因此甲在长沙学中文,正确答案为C。
(二)衔接法有些同学在看上面的题目时已经发现,除了连线法以外,还有非常快捷的一个做题方法,就是我们的衔接法——将题干关键词进行组合衔接。
【例题】某宿舍住着甲、乙、丙三个人,一个出生在长沙市,一个出生在武汉市,一个出生在重庆市。
国考行测答题技巧朴素逻辑元素对应问题解题方法

2017国考行测答题技巧:朴素逻辑元素对应问题解题方法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所谓元素对应问题,其特点是给出两类或多类要素,通过题干信息找出匹配关系的题目。
而元素对应问题又分为有序的元素对应和无序的元素对应。
无序的元素对应问题要求两类或多类要素之间不涉及长短、高矮、大小等的比较,根据要求找其匹配关系。
有序的元素对应问题要求多要素对应过程中,材料给出了部分对象之间的次序(高矮胖瘦,高低大小,前后左右等)信息作为约束,要求依据这些信息找到相同要素不同指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不论是有序还是无序的元素对应问题,最常用和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排除法,中公教育通过一些例题为大家讲解怎样快速解答这类问题。
【例1】大林、二林和小林三兄弟家的隔壁住了春红、夏红、秋红三姐妹。
三兄弟和三姐妹是三队恋人,他们决定一起结婚。
一天,他们开玩笑,故意说错新郎新娘。
大林说:“我要和春红结婚。
”春红说:“我要和小林结婚。
”小林说:“我要和秋红结婚。
”实际中他们应该怎样结婚呢?A大林和秋红,二林和夏红,小林和春红B大林和春红,二林和秋红,小林和夏红C大林和秋红,二林和春红,小林和夏红D大林和夏红,二林和秋红,小林和春红【答案】C。
中公解析:由题干中“我要和小林结婚。
”可知,小林和春红不结婚,可以排除A,D。
由大林说的“我要和春红结婚”可知大林和春红不结婚,排除B,因此答案选择C。
【例2】在超市购物后,张琳把七件商品放在超市的传送带上,肉松后面紧跟着蛋糕,酸奶后面接着放的是饼干,可口可乐汽水紧跟在水果汁后面,方便面后面紧跟着酸奶,肉松和饼干之间有两件商品,方便面和水果汁之间有两件商品,最后放上去的是一只蛋糕。
如果上述陈述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也为真?Ⅰ水果汁在倒数第三位置上Ⅱ酸奶放在第二Ⅲ可口可乐汽水放在中间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答案】B。
中公解析:通过分析题意,这是一道有序的元素对应问题,由题干可知,最后放上去的是蛋糕,因此要排在最后,由肉松紧跟着蛋糕可知,肉松放置于倒数第二,肉松和饼干之间有两件商品,而酸奶后面正好是饼干,因此他们之间的顺序由前往后分别是方便面、酸奶、饼干、水果汁、汽水、肉松、蛋糕。
朴素逻辑之有序元素对应问题解题技巧

朴素逻辑之有序元素对应问题解题技巧何谓朴素逻辑?
朴素逻辑是相对于形式逻辑而言的,朴素逻辑是自发的、不系统的逻辑过程。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主要考察元素对应问题、简单数学问题、真假话问题。
其中元素对应问题又分为有序元素和无序元素两种。
有序元素通常涉及到元素间的大小、高低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种题目我们必须要建立元素间的不等式关系,才能进一步找到元素间的对应关系。
如:甲、乙、丙三人去餐厅吃饭,服务员想知道他们三人分别是干什么的,但三人只提供了以下信息:三人中一位是工程师、一位是教授、一位是医生;丙比医生年龄大,甲和教授不同岁,教授比乙年龄小。
据此可以推出:由“甲和教授不同岁”和“教授比乙年龄小”可推出教授不是甲和乙,故丙是教授;再由“丙比医生年龄大”和“教授比乙年龄小”可知,乙>丙(教授)>医生,因此,乙是工程师,甲是医生。
对应关系完全找到。
但是基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单选题,所以我们仍然有解题技巧帮助我们快速解答。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A.甲是工程师,乙是教授,丙是医生
B.甲是教授,乙是医生,丙是工程师
C.甲是医生,乙是工程师,丙是教授
D.甲是医生,乙是教授,丙是工程师
【答案】C。
解析:由“甲和教授不同岁”和“教授比乙年龄小”可推出教授不是甲和乙,因此可排除选项A、B、D。
直接选C。
总之,有序元素对应问题需要我们去建立元素间的不等式关系,才能完全解题。
当然在解题过程中要随时观察能否应用代入排除法快速解题,迅速得到答案。
2020江西省考行测答题技巧:朴素逻辑需要把握的3个思路

2020江西省考行测答题技巧:朴素逻辑需要把握的3个思路朴素逻辑是行测考试的一个重点题型,这种题目往往给大家的信息很多,测查的就是大家对于信息的理解能力以及如何准确把握信息的能力,很多考生都觉得这类题目很难,很耗时间,正确率较低。
那么究竟怎样能够较快地解出朴素逻辑题目呢,下面中公教育带大家来看一下在做朴素逻辑题目时要具备的一些逻辑思维。
大家面对这样的题目时,要学会准确把握这几个点的信息:第一点,找确定性信息第二点,找关联性信息第三点,找数量性对应关系这几点具体如何把握,中公教育通过一道题目来看一下:梅兰竹菊是张老汉的四个女儿。
有一次,某客人问起四姐妹的年龄,得到不同的回答。
梅说:“兰比竹小。
”兰说:“我比梅小。
”竹说:“兰不是三姐。
”菊说:“我是大姐。
”憨厚的张老汉在旁边补充到:“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呢,二女儿和小女儿说的对。
”问题:据此,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可以判断四姐妹依次为:A. 梅兰竹菊B. 梅兰菊竹C. 兰菊梅竹D. 菊兰梅竹拿到一道这样的题目,大家在做题的过程中,要优先去看到:第一点:确定性的信息。
就是张老汉的话,根据张老汉的话,是能够确定四个女儿谁说真话,谁说假话的。
第二点:去找跟确定性信息相关的信息。
根据张老汉的话得到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我们就可以去找跟大女儿和三女儿相关的信息,找到了竹和菊两个人说的话,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对比一下那一句话更容易判定真假。
竹说的是关于另外一个人的,提到了兰,我们不好判定兰是不是老三,也不好确定竹说的真假。
所以我们可以从菊说的话入手,菊说的是她自己,只有一个人,更好判定。
既然大女儿说谎,那也就意味着不管谁是大女儿都不可能说自己是大姐,所以现在菊说:“我是大姐”说明菊肯定不是大姐,也就意味着菊说了假话。
第三点:根据数量性的对应关系,说假话的只有大女儿和三女儿,现在菊不是大女儿,菊还说了假话,说明菊肯定是三女儿。
得到正确答案B选项。
这种朴素逻辑题目,大家需要把握这样的一个逻辑思维,加上对于题干的理解能力,可以提高大家做这类题目的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朴素逻辑之对应问题解题技巧
朴素逻辑是公务员考试中必然会出现的题目,对于朴素逻辑题,考生一般都会觉得比较难,但其实只要掌握了相应的解题技巧,朴素逻辑题其实很快就能解出来。
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用几个例子给大家做讲解。
例一:甲、乙、丙、丁四人所爱好的运动项目各部相同,分别是打篮球、跳高、长跑、跳健美操四种项目中的一种。
甲说:“我个子跟丁一样不高,不适合打篮球和跳高。
”丁说:“我跟丙除不适合跳高外,也不喜欢长跑。
”
根据甲、丁的说法,下列哪项是事实?
A、甲、乙、丙、丁四人的爱好分别是跳健美操、长跑、跳高、打篮球
B、甲、乙、丙、丁四人的爱好分别是长跑、打篮球、跳高跳健美操
C、甲、乙、丙、丁四人的爱好分别是跳健美操、打篮球、跳高、长跑
D、甲、乙、丙、丁四人的爱好分别是长跑、跳高、打篮球、跳健美操
中公解析:见到这样对应问题的朴素逻辑题,大家一般想到的是用连线法来解,建议大
家先观察选项,如果选项给出的比较详细,那么最好直接利用排除法,这样可以提高做题的
速度和效率。
以这道题来说,我们注意到丁说:“我跟丙除不适合跳高外,也不喜欢长跑。
”
所以我们知道丁和丙不适合跳高和长跑,所以可以排除ABC选项,答案就是D,在这里用排
除法是最快的方法。
例二:小张、小文、小娟三人,他们的职业有作家、翻译、主持人。
已知:1、小娟的
收入比主持人高;2、小张的收入和翻译不同;3、翻译的收入比小文少。
据此可以推知:
A、小张是作家、小文是主持人、小娟是翻译
B、小张是主持人、小文是翻译、小娟是作家
C、小张是作家、小文是翻译、小娟是主持人
D、小张是主持人、小文是作家、小娟是翻译
中公解析:这个题和刚才的题很像,也是选项尽可能全面,所以用排除会比较快,但是
直接用条件去排会发现条件不够明显用来排除,所以大家最好先观察题干当中最特殊的地
方。
我们发现题干中翻译提到了两次,所以翻译是一个特殊点,根据这个特殊点切入,1、2
两个条件可以得知小张和小文都不是翻译,所以翻译是小娟,排除B和C。
同时把小娟是翻
译代入1和3两个条件,我们很快就能推出小张是主持人,小文是作家,所以答案选择D。
例三:某人家中共有7个子女,从大到小分别是A、B、C、D、E、F、G,A有三个妹妹,
B有一个哥哥;C是女生,她有两个妹妹;D有两个弟弟;F也是女生。
由此可以推知:
A、A是女生
B、B是女生
C、D是男生
D、E是男生
中公解析:这个题和前两个题不同,题目并没有给出全面的答案,所以不再适用于排除法。
那么对于这样给出确定数目是7个人的朴素逻辑题,建议在纸上列出7个字母,一一对应要来的快一些,如下:
A B C D E F G
因为已知A有三个妹妹,B有一个哥哥,所以可以知道A是男生,排除A选项。
又因为“C是女生,她有两个妹妹,A有三个妹妹,D有两个弟弟;F也是女生。
”把相应知道的条件对应在上面标好的序号字母下面,可以推知A、B、E、G是男生,C、D、F是女生。
所以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