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不存在农民起义

中国古代不存在农民起义
中国古代不存在农民起义

中国古代不存在“农民起义”

作者:杨津涛

史学界对“农民起义”的定性和评价一直存在分歧

国人对“农民起义”这个词都不会陌生,对陈胜、刘邦、朱元璋、李自成的故事也耳熟能详。大陆史学界也曾一度热衷于研究“农民起义”。如范文澜之《中国通史》认为:“地主成为农民面前唯一的大敌对阶级,从陈胜吴广开始,历史上不断地发生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大小起义。”翦伯赞之《中国史纲要》则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推动了各地农民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中国史纲要》至今还是很多高校历史专业的必用教材。

但在民国时期,通史中却很少有关于所谓“农民起义”的内容,在提及时多有贬义。如钱穆之《国史大纲》称王仙芝、黄巢为“流寇”,称白莲教、拜上帝教为“邪教”;吕思勉之《白话本国史》说陈胜、吴广“造起反了”、“濮州人王仙芝起兵作乱”。台湾当代学者傅乐成则使用较为中性的“民变”来称呼“农民起义”。

从领导层来看,“农民起义领袖”绝大多数都不是农民

考察究竟是否存在“农民起义”,首要之务,是考察其领导层的基本构成。事实上,所谓“农民起义领袖”,几乎没有种地的农民,他们或是小吏,或是商人,甚至是贵族后裔。这些人起事之初,亦无人怀抱“反抗地主阶级”之目的。

“农民起义领袖”中没有农民,多是地方小吏和商人

毫无疑问,“农民起义”要由农民来领导才名正言顺,但事实上,历史上几乎没有一次大的民变是真正的农民做主帅的。

文史学者唐元鹏以秦末农民起义、绿林赤眉起义、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王小波李顺起义、方腊起义、钟相杨么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十二次“起义”为样本,统计其主要领袖“职业”后发现,小吏出身的有9人(如刘邦、窦建德);商人出身的有8人(如黄巢、方腊);军人有4人(如陈胜、吴广);贵族子弟有3人(如项羽、李密),另外还有几个小地主和宗教相关人士。在唐元鹏看来,只有杨幺是渔民、杨秀清和萧朝贵是烧炭的,勉强能算在农民行列中。

农民无法成为民变领袖,是有其必然性的。古时农民长年在田间耕作,没有文化,既无法意识到造成自身厄运的原因,也没有能力提出恰当的政治纲领。生活经历单一的农民,最缺乏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没有相应的组织能力,来领导一支“起义军”。

相比之下,小吏、商人等不仅有一定文化,还见多识广,知道如何仿效朝廷体制,建立起一套自己的规则。再加上知识分子的参与,常常能使“起义军”迅速壮大。刘邦、朱元璋有了张良、李善长等人的协助,才最终取得了天下。

民变领袖起来“造反”,从来都不是为农民谋利益

印象中,“农民起义”之目的,肯定是要为农民谋利益,要“均田免粮”的。但事实上,大多数人起事之初,所要谋求的都是个人富贵。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动员戍卒造反时,说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说明他们鼓动驿卒造反的承诺并非分田地,而是功名富贵。戍卒们非但没有反抗地主阶级的意思,反而愿意追随陈胜、吴广打出的“公子扶苏、项燕”的旗号。

唐朝晚期的黄巢、王仙芝都是大盐商,因走私贩盐而暴富。他们造反显然不是为生活所迫,也没有帮农民反抗地主的意思。王仙芝、黄巢在造反途中曾多次向唐朝政府请降,如879年,黄巢上书,请求封他为广州节度使,但唐廷只同意给他一个四品小官,结果当然是没能谈妥。

朱元璋出身赤贫,自己没有土地耕种,连农民都不如。但是他投身“革命”的心思一点都不坚决。当同乡汤和来信要他一同投奔濠州郭子兴时,朱元璋去找朋友周德兴商量,周鼓励朱元璋参加。朱元璋依旧犹豫不决,直到皇觉寺被烧,他无处可去时,还是先去算了一卦后,才决定投奔郭子兴。

濠州当时五帅并立,按照吴晗《朱元璋传》的说法,“军粮摊派,孙德涯一伙主张当然该多派地主,贫苦农民连饭都吃不饱,再派粮不是要他们的命。郭子兴却有另一种主张,地主要少派些,横竖地面上只有数得出的几十家地主,派多了,地主吃不消,会逃跑。贫农小户,虽然油水少,但是人数多,一家派一点,汇总起来就是一个大数目。”后来朱元璋站到郭子兴一边,显然没有为农民反对地主的想法。

民变领袖在成声势后,虽然往往打出“均贫富”之类的旗号来招揽人心,但在他们自己来说,目的再单纯不过,那就是推翻旧王朝,建立以自己集团为核心的新政权。群雄逐鹿为的是问鼎中原,而不是什么“农民利益”。

从目的看,农民非为反抗地主,甚至是被裹胁“起义”

帝制时代之中国,乃农业社会。故而农民必然在历次民变中是主要参与者。但中国历史上,地主与农民的界限并不分明,二者间的矛盾,也未如想象中那般尖锐。许多民变中,农民之所以加入,原因很复杂,甚至有被裹挟者,大多非为“反抗地主压迫”。

中国古代,真正尖锐的矛盾不在地主和农民,而在于民间和朝廷

在“农民起义”的历史叙述语境中,“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极为尖锐,时时处在对立之中。但揆诸史实,在中国历史上,地主与农民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正如学者孟祥才所分析的那样:

“中国历代皇朝都实行土地买卖和诸子析产的制度,再加上皇朝更替和战争造成周期性的社会动乱,致使地主和农民都处在经常不断的变化中。地主因犯罪丢官、经营不善、战争破坏、多子析产而下降为农民,农民因科举得官、精于经营或经商致富而跃升为地主,这两

种情况经常发生,使两个阶级不断出现人员的交流,由此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向渗透。”

全国半数以上的土地在自耕农、半自耕农手中,那种认为地主掌握大部分土地的看法是没有依据的。所谓“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之类的话,或者是夸张,或者是特殊情况。佃农、雇农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为地主耕种,但因农村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宗族关系,地主与佃农、雇农往往身处宗族网络中,让所谓的“阶级矛盾”难以显露出来。

在古代中国,真正尖锐的矛盾不在于地主与农民,而存在于民间与朝廷。一个王朝在中后期常常给老百姓以沉重赋役,此时地主、农民事实上处在同一地位。秦朝征发戍卒,为保证农业生产,都是先征住在闾右的豪强,等到豪强不足时,才征闾左的农民,所谓“秦戍役多,富者役尽”。在苛政之下,地主、农民都会对国家政策产生不满,怀有反抗情绪

故而,所谓的“农民起义”是不准确的。参与这种“起义”的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秦末的大动乱,先是由一群戍卒“打响第一枪”。随后农民、知识分子、官吏、地主都起来响应,出现了人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的情况。

老百姓参加“起义军”不是因为土地,很多出于畏罪或迷信

即使黄巢、朱元璋这样的豪杰不是为农民造反,农民也该是为争取土地参与其事吧?事实上也不都是。陈胜身为屯长,负责管理戍卒,带他们到驻地去。路上赶上大雨,无法在最后期限前抵达目的地。延误了期限,所有人都要处斩。戍卒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的情况下,才选择了追随陈胜、吴广造反。

刘邦做亭长时曾奉命押送犯人去骊山,结果走到半路时,犯人就逃跑了一多半。刘邦知道,等到了骊山,这些犯人肯定就跑光了,索性就在一天夜里把所有犯人都放了。结果有十余名犯人愿意追随刘邦。

刘邦在逃亡过程中发生了“斩白帝子”和头上“常有云气”两个传奇事件,沛县的人听说后都觉得刘邦将来能成大事,纷纷前来投奔。由此可知,投奔刘邦的这些人并不是因没有土地耕种而生活不下去的农民,没有怀有反对地主阶级的目的。

很多农民参加“起义”,非是出于自愿,而是被乱局所裹胁

历代“起义”中,不乏因天灾人祸,导致饥民走投无路而冒险起事者,如王匡、王凤的绿林军。洪秀全起事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广西大旱。但是随着“义军”规模的扩大,很多参与者就非主动,而是被裹胁了。李秀成供状中说:“凡是拜上帝之家,房屋俱要放火烧了。寒家无食,故而从他。乡下之人,不知远路,行百十里外,不悉回头,后又有追兵。”这就是最先被裹胁“起义”的一部分人。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曾出兵北伐。有史料说北伐军“沿路裹胁”、“到处裹胁,愈聚愈多”。有“跟随官兵挑负行李,到独流”后被北伐军裹胁去的;有在赶集时被裹胁去的;还有的在“城内看戏,不料长发贼进城”而被裹胁去。北伐军统帅李开芳在被俘后供称,“所到各处,裹胁的乡民,也有用银钱邀买跟随的,亦有怕杀跟随的。”因为害怕被裹胁,以至于有些地方在北伐军到来之前竟“人民逃亡,十室九空”。

有的人被太平军裹胁后,又想着如何去裹胁别人。以下这则史料如今看来,让人不寒而栗,“保安周生曾问数贼曰:‘尔在彼中掳来乎?投来乎?’曰‘掳来,且焚抢殆尽’。复间曰:‘尔恨掳尔之人及害尔之人乎?’曰:‘恨’。‘然则何以今日亦行掳人害人之事。’数贼众一词曰:‘因自家焚掳一家,己身复被掳,每见完善之地人民,以为我如是,伊辈何独安处。愤慈不平,必将其人掳来,同我一样,我心始快。’”

被裹胁去的人只好跟随太平军造反,“裹胁之人,能写字者派司笔墨,呼以先生,不令出仗。老弱胆小者,令扛抬物件,烧火炊饭。”剩下的青壮年则发给长矛、刀剑,有太平军士兵在后面监督着上战场,谁要是退却,就会被当场斩杀。

对于太平天国裹胁百姓的事情,钱穆的论说非常精辟,“饥荒可以促动农民,却不能把农民组织起来,要临时组织农民,便常赖于宗教。为要在短期唱乱而临时兴起的宗教,决无好内容。这是农民革命自身一个致命伤。”“因中国疆域之广,饥荒灾歉,只能占大地之一角。而且饥荒有其自然限制,一两年后,情形即变。因一时一地的变乱而激动变乱,要想乘机扩大延长,势必采用一种流动的恐怖政策,裹胁良民,使他们无家可安,无产可依,只有追随着变乱的势力,这便是所谓‘流寇’。这一种变乱,骚扰区域愈大,虐杀愈烈,则裹胁愈多。这一种变乱,骚扰区域愈大,虐杀愈烈,则裹胁愈多。”

不难想象,在历代“起义”中都存在类似北伐军的这种做法。“起义军”到一个地方要补充兵员,自然会想办法让当地人从军造反。

从结果看,“起义军”所过之处,农民并未获得什么好处

所谓“起义”,即仗义起兵,如果所行不义,那还是“起义”吗?在想象中,“起义军”所过之处一定是秋毫无犯,打破州城府县就要开仓放粮。事实与此截然相反,“起义军”到的地方少不了烧杀掳掠,以致生灵涂炭。20世纪上半叶,共产党领导人之一的李达即说,农民战争对生产力的破坏是严重的。如“黄巢杀人八百万,张献忠屠尽四川人。”

以唐末黄巢为例,他的队伍中病死、饿死、战死的总数在一百万以上。中原本来人口稠密,但到了黄巢败亡之时,已经纵横千里,渺无人烟了。在广州,仅仅是回教徒、基督徒被黄巢所杀的就有12万以上。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都市,曾被黄巢作为首都。当唐军反攻,黄巢狼狈撤离前,他下令放火,将长安烧成一片平地。从此长安再没有机会成为国都。

李自成大军以纪律严明著称,但其所过之处,“凡有身家,莫不破碎;衣冠之族,骚然不得安生,甚则具五刑而死者比比皆是”。如果说这还算是对所谓地主阶级的打击的话,那他在攻破偃师后的屠城,受害者就大都是普通老百姓了。张献忠在四川的屠杀更为知名,如温江县“人类几灭”。

因为在古代史书中,各种民间起事都被记作“盗贼”。1949年后,大陆史学界流行将“盗贼”一概理解为“起义”。其实这些盗贼中很多是在太平岁月聚众劫掠的大盗,破坏性极强,没有任何“起义”的纲领。

这些被冠以“农民起义”之名的民变事件,很多时候作用也是消极的。正如学者戎笙指出的那样,很多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之后,社会生产力长期处于停滞衰落的状态。有的农民战争之后,还出现了分裂割据,社会生产力遭到长期的破坏。至于中等规模的农民战争没有推动生产力的例子就更多了。所以农民起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这种观点,不攻自破。

在“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说法过时后,“农民起义”的作用通常被解释为:迫使新统治者承认农民在动乱中获得的土地,并颁行轻徭薄赋的举措。事实上,在经过“起义”带来的大动乱后,国家要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只能采取上述政策。这与其说是对农民让步,不如说是新王朝建立者要巩固统治。

结语

虽然不排除历史上某些民变事件,其起因系农民自发起来反抗暴政;但此类小型民变,一旦升级为中型民变、乃至我们所熟知的著名大规模“农民战争”,则确无一例,可算名副其实之“农民起义”。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2011年高考历史备考必知考点(一)

一、选择题 1.以下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B.其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巩固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在在于()A.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巩固国防抵御侵略 D.加强民族交流 3.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4.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不包括() A.掌管奏章 B.管理军事 C.下达诏令 D.兼理监察 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机构 D.统一文字 6.秦朝郡县制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7.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最主要差别是() A.地方长官的名称 B.地方长官权力的大小 C.地方长官的任免方式 D.皇帝是否总揽一切大权 8.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政治作用是()

A.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B.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C.巩固了国家统一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9.汉初的中央集权与秦朝时最大的不同是() A.中央官制 B.皇帝权力 C.地方行政设置 D.独尊儒术 10.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之义,国小则亡邪心。”下面措施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颁布推恩令 B.收回王国官吏控制权 C.夺去王侯爵位 D.削减王国封地 11.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根本作用是() A.削弱了皇权,有益于政治清明 B.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明确了官吏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 D.增加了政府职能机构,便于纳贤 1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此应吸取的教训是() A.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 B.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必然结果 C.机构改革必然增加财政开支 D.加强中央集权势必导致财政危机 13.“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所采取的措施是()A.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B.设立通判 C.派文官任州的长官 D.设三司管理财政 14.唐朝在中央设置的尚书省职能相当于元朝的() A.中书省 B.吏部 C.枢密院 D.行中书省 15.明初撤销中书省及丞相官制,皇帝秘书班子内阁的地位上升,主要反映了()A.中央政府提高工作效率 B.文臣的地位开始提高 C.君主专制统治大大加强 D.科举制度不断发展 16.“票拟”是() A.大臣的奏章 B.阁臣帮助皇帝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C.皇帝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 D.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 17.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 B.能接触国家的军政机要 C.始终是清朝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D.它的设立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自考过关必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自考过关必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 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_发愤著书__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 、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 __缘情_ 而绮靡”,“赋__体物_ 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 、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 _诗经_ 》和《_楚辞_ 》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 、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_气盛言宜_ ”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_不平则鸣”论。 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 __白居易_ 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 、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 __别是一家_”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 _清空_ ”和“ 意趣_ ”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 、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 独抒性灵_ ,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_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11 、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做到“不着 _一字,尽得 _风流”。 12 、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论语·阳货》记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2.《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而·”这一言论揭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文里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说,这一文学影响了唐代韩愈的“”说。 4.汉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提出了它的诗歌讽刺观。 5,教材认为,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与的性质特点之关系,认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6.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而绮靡,赋而浏亮”的说法,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7.“文章合而著,歌诗合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8.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提出了诗“”说;李清照在《论词》里提出了词“”说。 9.明代诗论家谢榛主张情与景应该互相融合,二者的融合取决寸:“情景;而清代诗论家王夫之认为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其一是“”,结合得天衣无缝,其:是“景中情”,在写景中蕴涵有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见到形象。 10.当沈德潜的“”说的诗歌理论盛行之时,袁枚则提出了“”说与之相抗。 二、名词解释题 1.(孟子的)“养气”说 2.(袁宏道的)“性灵”说 三、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刷焉。……至于梁、陈间,串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噫!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棠棣之花”,感花以讽兄弟也,“采采苯苜”,美草以乐有子也。皆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反是者,可乎哉!然则“馀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离花先委露,S,j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

?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 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神话——一般的说,神话就是关于神的故事。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 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诗经》——《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共305篇,按音乐的 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成书于春秋中期,反映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将近500年的社会状况。它在先只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才被称为“诗经”。 ?《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 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采诗说——关于《诗经》的收集,汉代学者有采诗的说。认为周代有采诗制 度,周王朝及各诸候国的乐官到民间采集诗歌,借以了解民情。现在一般认为,《诗经》中《国风》的大部分可能是通过采诗的途径汇集起来的。 ?献诗说——“献诗”的说法比较早,产生于先时期,所献之诗主要来自公卿 列士的献诗,公卿列士通过献诗的方式进行讽谏或赞颂。 ?删诗说——汉代有“孔子删诗”的说法,司马迁的《史记》首发此说。认为 《诗经》原有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复,取可施于礼仪”,删定为三百五篇。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孔子删诗说不够可靠。 ?弃妇诗——是被丈夫无情抛弃的妇女的咏唱,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底下及 命运的不幸,其中以《谷风》、《氓》二首为最知名。 ?《豳风·七月》——《诗经》中著名的农事诗。这首诗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 休无止的辛苦劳作。全诗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打猎、修缮房屋和年关祭祀的次第,按月歌唱,平铺直叙一年四季适应不同节候的各种劳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资料

【引用】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自考专业资料2011-05-09 21:22:22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自考通关王《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 历年考题(汇编) 最新模拟考题(汇编) 课本重点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珍贵复习资料A、作者之意B、作品之意C、读者之意D、古人之意 20、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D) A、圣人 B、今人 C、读者 D、作者 21、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A) A、“仁政”理论 B、人性无善恶理论 C、人性恶理论 D、人性善理论 22、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应该是指作家应该(B) 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 B、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 D、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 23、《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C) A、“仁政”和人性论 B、“虚静”和“物化” 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 2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C)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 D、文学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 25、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 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 B、《庄子》较深的影响 C、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 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3.《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4、《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5、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6、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7、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8、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9、诸子百家:指春秋战国时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各种学术派别。当时,各派纷纷著书立说,招徒授学,宣扬自己的主张,互相辩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百家主要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影响较大的为儒、道、墨、法四家,尤以儒、墨为显学。 10、孔孟:孔子和孟子的合称。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称为“至圣”,《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著作。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后世称为“亚圣”,《孟子》是以记载孟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散文。 11、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合称。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后学对他思想的记载和发挥。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的代表,《庄子》是他与其后学的著作的合辑。 12、《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少数篇章为后人窜入。其书融合并发展前人之说,建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极权主义的法制学说体系。其文多为说理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深刻明切,辞锋犀利,风格峻峭,善于分析类比,归纳总结,善于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历史常识》五大农民起义

《历史常识》五大农民起义 1.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 秦朝末年,赋税严重,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田租、口赋等“二十倍于古”,兵役、徭役更使得农民感到负担承重。尤其是秦二世胡亥继位以来“赋敛愈重,戍徭无已”,且刑罚严酷。秦二世元年,朝廷征发闾左(闾左即是秦朝时的贫困农民)屯戍渔阳(秦渔阳县,现至北京密云县一带),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的时候,被大雨阻拦,无法按照规定到达渔阳,按照秦朝的律法,逾期要被斩杀。于是陈胜、吴广利用“鱼腹丹书”,打出了“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宣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发动了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给秦王朝的残暴统治给予了沉重的打击,为后来刘邦、项羽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2.东汉:黄巾农民起义 东汉末年,外戚(何进)当政,宦官(十常侍)专权,边疆战事不断,土地兼并严重且赋税严苛。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利用太平道的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组织群众率领起义,由于起义者头戴黄色头巾,故称为“黄巾起义”。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虽然在9个月内被镇压,但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央军权的下放,减缓了东汉的覆灭。同时也使得地方将领官员私自培养兵力,为后期军阀混战埋下了伏笔,拉开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序幕。 3.隋末:瓦岗军起义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废朝政,穷兵黩武,骄奢淫逸,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是以翟让、李密为首的瓦岗农民起义。翟让、李密以“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为口号,赈济贫民,与隋军作战。后期,瓦岗军内部发生分裂,战斗力日渐衰弱,终于瓦解。瓦岗军起义推进了隋朝的覆灭,消灭了大部的隋军主力,沉重打击了士族大地主,为后期李渊取得长安打下了基础,对唐初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严重。在外,建州努尔哈赤兵力强壮,之后皇太极即汗位,威胁明朝;在内,阶级矛盾尖锐,且旱灾蝗灾不断。在陕西又出现了大旱灾,天灾人祸不止,李自成打着“等贵贱,均田免粮”的口号发动了农民起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的口号提出了平均地权等思想进而广受农民欢迎。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不久后攻破北京,但由于明将吴三桂降清,与清军联合镇压农民起义,遂以失败告终。明末农民起义推动了旧的剥削制度的转变,影响了旧的土地剥削关系。 5.清末: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末期,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使得国内的阶级矛盾开始激化。农民纷纷揭竿而起,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率先发动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专制的农民起义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打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体现出了绝对平均的思想。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干王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演变 地方行政制度 中央官制 秦:郡县制 三公九卿制 汉:郡国并行制 中外朝制度 州郡县三级制 尚书台制度 唐;道州县 三省六部制 宋:路州县 二府三司制 元:行省制度 一省二院制 明:三司制 废丞相设内阁 清:废三司设行省 军机处 基本内容:(先中央后地方) 秦 ①中央:三公九卿制【结构】 【特点】特点:①皇权中心; ②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②地方:郡县制度【内容】:①36郡,中央直辖,郡下设县; ②郡守县令,皇帝任命 【特点】:垂直管理、服从中央、无独立性 作用:有效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汉 ①中央:中外朝制度(西汉)【结构】 【内容】汉武帝时期重用侍从,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参国事,削弱相权 ②中央:尚书台制度(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制”(相权削弱,皇权加强) ③地方:郡国并行制度(西汉初汉高祖刘邦)到推恩令(汉景帝) ↓ ↓ 削弱中央集权 加强中央集权 地方:州郡县三级制(东汉末年) 地方监察制度:汉武帝设刺史制度 唐 ①中央:三省六部制【结构】 【特点】①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 ②三省相互牵制监督 【作用/影响】①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②提高行政效率 ③中央行政制度创新,历朝沿用 【注】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地方:道州县三级制、设节度使(名朝廷藩镇*军事)形成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1.丞相(行政)“百官之首”→统率诸卿 2.御史大夫(监察) 3.太尉(军事*虚设) 相互牵制 尚书令侍中 (中朝*决策) 皇帝 三公九卿 (外朝*执行) 中书省(草拟/决策) 门下省(审核) 尚书省(执行)→具体部门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精彩试题含问题详解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 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_发愤著书__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 、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 __缘情_ 而绮靡”,“赋 __体物_ 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 、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 _诗经_ 》和《_楚辞_ 》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 、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_气盛言宜_ ”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_不平则鸣”论。 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 __白居易_ 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 、在《论词》中,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 __别是一家_”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 、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_清空_ ”和“ 意趣_ ”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 、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 独抒性灵_ ,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_性灵”说的诗学主。 11 、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做到“不着 _一字,尽得 _风流”。 12 、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 、(庄子的)“虚静”说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于[]

温州中学2006学年高三第一次摸底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分封制 A. 其主要内容是封土授民B. 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 C.受封者须向周王交土地税D.秦、楚是周初分封的两个大国 2、唐初赋税实行租庸调制,唐德宗以后则改行两税法。两税法 A.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B.赋役合一,用银交纳 C.与国家授田配合施行D.以人丁为征税标准 3、唐朝完善科举制度的举措有①开始设置进士科②首创武举和殿试③以高官主持科举考试④实行糊名法以防止舞弊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4、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叛乱的大臣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5、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和唐朝赋税制度“庸”的规定近似的是 A.青苗法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 6、秦朝统一货币,其中有一种叫“半两钱”,这“半两”二字的字体应是 A.甲骨文B.隶书C.小篆D.楷书 7、比较图A和图B,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皇帝皇帝 太丞御门尚中 尉相史下书书 大省省省 夫 工刑兵礼户吏 部部部部部部 图A 图 B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的权利下放到了兵部 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汉察举是一种自上而下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九品中正制 C.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 D.明朝对科举制进行重大改革,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9、对君主专制制度,韩非子和黄宗羲所持观点截然相反,出现这种状况的决定性原因是他们两人

(通史版通用)新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3单元第6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与社

第6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对应学生用书第291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明设官,开国数年一再更定,内外无偏重,大小监制,缓急繁减,咸克互济,可为尽善。 独是罢丞相而尊尚书,事难画一,缓急不辨,以此得,亦以此失,势有然也。”材料主要反 映明朝废丞相后( ) A.权力过于分散B.行政效率提高 C.中央集权加强D.君权空前强化 A[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出现那种“事难画一,缓急不辨”局面,究其原因就是“独是罢 丞相而尊尚书”导致的权力过于分散,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明太祖罢丞相所导致的是行政效率的低下而非提高,故B项错误;明朝罢丞相之后出现的是专制皇权而非中央集权的加强,故C项错误;明朝废丞相后确实出现君权空前强化的局面,但这在材料中却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 2.2017年4月1日,中央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副首都”的城市定位使京津冀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追溯历史,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元代河北为腹里 之地,明清此地区为北直隶辖地,承担了首都的部分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该历史现象表明 ( ) A.历史发展具有区域差异 B.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素 C.地方行政区划一脉相承 D.地理环境决定城市的发展 B[材料并没有涉及历史发展的区域差异,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 素,故A项错误,B项正确;从题干信息中可以看出,虽然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但具体的管辖归属是有差异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地理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故D项错误。] 3.科举考试中,新进士容易与主考官结成座主、门生关系。宋代正式举行殿试,并规定考试合格者在殿前由皇帝亲自召见并唱名赐及第,及第进士遂成天子门生。此后,元、明、清各朝 因之。这主要是因为可以通过殿试来( ) A.笼络士人,巩固统治 B.防止营私舞弊,取舍不公 C.抑制权贵,奖拔寒俊 D.选拔真才实学,择优录用 A[材料中特别提到了“新进士容易与主考官结成座主、门生关系”,因此,宋朝采取的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题型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A )。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2、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C )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著书”的精神 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 3、最早批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A ) A.曹丕 B.钟嵘 C.刘勰 D.陆机 4、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提出了(A ) A.“兴寄”和“风骨”说 B.“美刺”、“讽谏”说 C.“为时”、“为事而作”论 D.“意境深远”说 5、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说,这里的“穷”应该诗指诗人(A ) A.困厄的人生境遇 B.经济贫穷只能自食其力的困境 C.写不出诗的困境 D.经济贫穷和身体有病的状况 6、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应、和、悲、雅、艳的五条标准。这五条标准都是用音乐来比喻,其中的“悲”是指(C ) A.文章要充分运用比兴手法,引起声音悲壮的艺术效果。 B.文学作品要有悲天悯人的同情心 C.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能真正感动人 D.文学作品要引起读者的感动,必须描写悲剧性的题材内容 7、把创作客体(“在物者”)分为理、事、情三个方面,把创作主体(“在我者”)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的清代诗论家是(C ) A.王夫之 B.袁枚 C.叶燮 D.沈德潜 8、“《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的著名观点的文论家是(C ) A.金圣叹 B.袁宏道 C.李贽 D.李渔 9、“《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这段文字是指出,《水浒传》的人物性格 (A ) A.有共性和典型性 B.分散而不够集中 C.有鲜明的个性 D.有典型性但缺乏共性 10、“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这段话的作者是(A ) A.梁启超 B.李渔 C.金圣叹 D.刘熙载 11、“《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几句话,据教材注释是出自(A ) A.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B.《毛诗大序》 C.刘安《离骚传》 D.司马迁《报任安书》 12、教材认为: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A ) A.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B.作家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加强自己的修养所培养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品格之美。 C.一个作家在文章中所特有的阳刚之气 D.一个作家的作品所特有的气象。 13、教材认为:《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是如何(A ) A.进行艺术构思 B.确立中心思想 C.铸造文章语言 D.驰骋艺术想象 14、韩愈的“不平则鸣”论.影响了后世(B )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主要特征: (1)皇帝集最高立法者权、最高行政权和最高司法权,不受任何约束与监督。 (2)广大官吏唯上是从,官场具有浓厚的因循守旧之风。 (3)官僚机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盛行等。

中央集权是“地方分权”的对称,是国家统治权力集中统一于中央政府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地方政府统一服从于中央,并根据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法令办事。君主专制通常指奴隶制和封建国家实行君主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拥有无限权力,他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法律,以国家为其私有财产,依靠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维持其统治。 贯穿于中国古代政治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因其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而为人熟知,也使很多人把“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混为一体,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对学习和研究历史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专制主义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政权组织方式,其主要特征是: 1.君主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等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在专制国家里,法律仅是君主的意志,皇帝集立法、司法、行政等大权于一身,天下之事皆决定于上。君口一言,君言的好恶成为评是非、功过的最高原则。君主凌驾于一切之上,极易出现专横、残暴,而臣民则被剥夺了权利和自由。 2.无数的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制统治。这些官僚是皇帝的奴仆,随时听从使唤。他们在辖区内代表王权统治百姓。 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的密切关系,地方政府在政治、

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其主要特征有: 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不允许有相对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2.中央为控制地方,重视对地方官员的任用和监督。中国自秦开始,地方官员的任用、升迁、调动,一律由中央决定。绝对地执行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一切听命于君言的制度要求。同时君主在官职设置上有意造成职权重复,使之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无限制地将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 三、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政体,体现君臣关系;一个是国家结构形式,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专制主义可行之于中央集权国家,也可以实行于地方割据王朝,同时并非中央集权都导致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必备-必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 说明:现在给大家提供的参考答案,做好了填空和选择。名词解释虽然做好,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拘于这里的答案,不要死背,尽量做到理解性的记忆。回答出是什么人在什么书里提出的,内涵是什么,影响有什么等等,如果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就可以不写。至于问答题,我提供的仅仅是提示,真正答题还要靠大家自己去发挥、联系、拓展、深入。 第一讲先秦 一、填空题 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15.《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名词解释题 1.(孔子的)“思无邪”说 《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孔子的)“辞达”说与“文质”说 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说,当是说,写文章只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 《论语?雍也》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文采和内容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4.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提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5.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 "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6. (孟子的)“养气”说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响都是积极的。 7. (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 "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演变

1、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 (1) 含义:君主专制指国家政权统治形式,君主掌握最高权力,臣下必 须服从君主;中央集权指国家政权分配形式,国家权力(军、政、财大权)集于中央,地方必须服从中央。核心在于:皇帝控制国家核心人事大权,地方和中央必须绝对服从皇帝。 (2)发展历程:秦朝建立→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新发展→明空前强化→清到顶峰。 ⑶两对矛盾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始终围绕两对矛盾展开, 即:一是地方与中央权力的矛盾;二 是集中到中央的权力由谁来掌握。一方面,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末的军阀割据、唐朝的安史之乱和五代 十国的割据局面,都是由于地方权力过大,中央对地方失去控制而形成的。另一方面,相权、宦官专权、 外戚专权等现象,从本质上讲都是君主专制质变的产物,也是危及皇权专制的重要因素。 最能体现国家机器特征的是两种机构:官吏和军队。官吏任免权和军权是国家权力中最基本的,这两 个权力能否集中到中央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的关键。 ⑷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 ①加强君主权力。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从两汉到唐朝,王 国、豪强、士族、节度使都曾 是威胁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大问题;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强化了皇权;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②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的八股 取士,清朝的文字狱。从控制 对象的范围看、是由镇压反对派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汉族地主与人民。 ③中央机构。秦始皇时期三公九卿;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明清时期废 丞相,设内阁,增设军机处, 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④官吏选拔制度。秦汉时期官吏由皇帝任免,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世 袭,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明 清时期八股取士。 ⑤对地方的控制。秦汉时期的郡县制,王国问题的解决,士族势力的消 亡,藩镇割据势力的强大与解 决。北宋削弱地方势力,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朝设三司,清朝设军机处直接控制地方的官吏。 (5)历史评价: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建立于封建经济基础之上,与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 B、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 C、为封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民族融合。 D、同时。它也是造成历代封建王朝中后期腐败的根源。 E、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这种制度愈来愈加强,并且逐渐趋于反 动,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译文

先秦文论选录译文 咸丘蒙说:"舜不以尧为臣子,我已经听到您的教诲了。《诗》说:'普天之下,没有一片土地不是天子的;环绕土地的四周,没有一个人不是天子的臣民。'而舜已经做了天子,请问瞽瞍却不是臣子,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这首诗(按,上引"普天之下"几句见《诗经·小雅·北山》)不是你说的这个意思,是说诗人勤劳于国事不能奉养父母。诗说,'这些事情没有一样不是国事,可是只有我一人辛劳。'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损害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损害原意。要用自己的理解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就是得到诗的正确解释了。假如拘于词句,那《云汉》诗说,'周朝剩下的百姓,没有一个留余下来的了。'相信这句话,则周朝没有留余一个人了。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尊奉双亲的极点,没有超过用天下来奉养父母的。瞽瞍作了天子的父亲,可以说是尊贵到了极点了;舜以天下来奉养他,可以说是奉养的极点了。《诗经》又说过,'永远地讲求孝道,孝道就成了为人的准则了。'正是说的这种情况啊!《书经》说,'舜小心谨慎地去见瞽瞍,战战兢兢的样子,瞽瞍也就顺允他了。'这难道说是父亲不能把他作为儿子吗?" 提示:提出了"以义逆志"说,理解其内涵,并请说明其影响。 《庄子》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做得)不宽不紧,得心应手,口里说不出来,但其中自有度数分寸在。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提示;轮扁斫轮而不能说出斫轮的道理,这不是"言不尽意"吗? 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了鱼,就会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捉兔子的,捉到了兔子,就会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掌握了(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就会忘了语言。 提示:正面提出"言不尽意"的说法。 魏晋南北朝 曹丕《典论·论文》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当今的文人,(也不过)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应旸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这"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我审察自己(之才,以为有能力)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王粲擅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