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论语·阳货》记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2.《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而·”这一言论揭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文里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说,这一文学影响了唐代韩愈的“”说。
4.汉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提出了它的诗歌讽刺观。
5,教材认为,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与的性质特点之关系,认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6.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而绮靡,赋而浏亮”的说法,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7.“文章合而著,歌诗合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8.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提出了诗“”说;李清照在《论词》里提出了词“”说。
9.明代诗论家谢榛主张情与景应该互相融合,二者的融合取决寸:“情景;而清代诗论家王夫之认为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其一是“”,结合得天衣无缝,其:是“景中情”,在写景中蕴涵有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见到形象。
10.当沈德潜的“”说的诗歌理论盛行之时,袁枚则提出了“”说与之相抗。
二、名词解释题1.(孟子的)“养气”说2.(袁宏道的)“性灵”说三、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
于时六义始刷焉。
……至于梁、陈间,串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
噫!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
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棠棣之花”,感花以讽兄弟也,“采采苯苜”,美草以乐有子也。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1 、庄子的哲学中可以看成是一种审美态度的是() A 、自然朴素 B、得意忘言C、心斋、坐忘D、观生、观民2 、“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是()关于辞赋的观点。
A 、司马迁 B、杨雄 C、班固 D、刘安 3 、王充关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观点是()A 、疾虚妄 B、内外表里,自相副称 C 、文有真伪,无有故新 D、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4 、继承孔子的文学思想,提出“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是() A 、《文赋》 B、《文心雕龙》 C、《毛诗序》 D、《诗品序》5 、完全可以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媲美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A 诗品 B文心雕龙 C原诗 D文赋6 、首创诗歌声律说,把四声应用到诗歌创作的是() A 王充 B陆机 C沈约 D刘勰7 、刘勰《文心雕龙- 知音》中说:“观文者披文以人情”论述的是() A 、文学创作过程 B、文学鉴赏过程 C 、文学活动的全过程 D、观察事物的过程 8 、最早明确提出“意境”概念的是()A 、传为王昌龄的《诗格》 B、皎然《诗式》 C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D、王国维的《人间词话》9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一句”出自司空图的()A 、《与李生论诗书》 B、《与王驾评诗书》 C 、《二十四诗品》 D、《与极甫书》10、朱熹文学思想的核心是()A 、文与道俱 B、文道合一 C、文以贯道 D、文以明道11、“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论,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是()对“诗贵传神”的一种表述。
A 、欧阳修 B、苏轼 C、韩愈 D、严羽12、金代元好问的诗歌理论观点集中在()A 、《答谢民师书》 B、《论诗绝句三十首》 C、《与李生论诗书》 D、《四溟诗话》13、明代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 A 、前后七子 B、公安派 C、唐宋派D、竟陵派14、提出诗品出于人品这种人格与创作关系观点的是() A 、陆游 B 、袁宏道C 、梁启超D 、刘熙载15、小说与史传的实质区别是()与实录的矛盾对立。
重庆自考2018年10月《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部分题

重庆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18年10月题型: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名词解释题,共4题,每题3分;简答题,共4题,每题6分;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
以下为2018年10月20日考试后,自己回忆默写出的部分题,不保证准确率。
一、单项选择:1、汉代对“文学”一词的解释/含义为?“文章”一词指文学2、下列属于王逸的作品的选项?(p67页)《楚辞章句》2、李逸在《闲情偶寄》中把戏曲理论部分分为?4、朱自清先生指出什么是中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诗言志”5、钟嵘《诗品序》的写成年代?南朝梁代6、下列属于墨子的文学观点的是?“言必有三表”7、下列关于《毛诗序》描述正确的是?8、下列关于司马迁的文学主张描述正确的是?“发愤著书”9、《答洪驹父书》的作者?黄庭坚10、提出“诗有工拙,而无今古”的是?袁枚11、下列属于公安派的有?12、明代中叶,戏曲创作出现了两大派别,一是以沈璟为代表的格律派(吴江派),一是以谁为代表的言情派(临川派)?汤显祖13、“因声求气”是谁提出的?刘大櫆14、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中对什么进行点评?《水浒传》15、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王世贞16、宋代的第一部诗话?欧阳修《六一诗话》(p230页)二、多项选择:3、以下有关先秦文学理论描述正确的是?A、先秦文学理论还处于萌芽状态B、春秋末期已出现了“文学一词”C、先秦早期的文学理论,可以追溯到《尚书》时代D、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2、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到的主要内容:A、第一次不分贵贱给予个人文字以很高的评价B、提出“文以气为主”的主张C、区分了四种不同文体的特点D、批评了“文人相轻”、“贵远贱今”的错误态度三、名词解释:1、风雅颂2、童心说3、诗赋欲丽四、简答题:1、何景明与李梦阳之争2、白居易的主张3、《诗品序》立的方面五、论述题:1、李清照《词论》的内容、价值2、先秦文学中儒家的文学主张。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
”(《论语为政》)2. 孟子提出了“_______”说和“_______”说,的确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3.《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_______,二曰_______,三曰_______,四曰_______,五曰_______,六曰_______。
4. 曹丕在《_______》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
5.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_______”说,主张诗歌重在抒发感情,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
6.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了“_______”和“_______”说,要求文章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想鲜明、语言精警。
7.李清照在《词论》提出了词“_______”的著名观点;张炎的《词源》则对词提出了“_______”和“_______”的审美要求。
8.明代后期的思想家李贽主张文学要表现真心,提出“_______”说;而后受其影响的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则提出“_______”说。
9.清代的李渔在《_______》中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这是指一部戏曲的要有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
10.王国维在他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_______》中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这是他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 .(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2.(司空图的)“四外”说: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 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孟子B.老子C.孔子D.庄子2 . 司马迁根据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因遭困厄而著书的事迹,概括出了()。
A.“不平则鸣”说B.“疾虚妄”说C.“文章为时为事而作”说D.“发愤著书”说3. 提出作诗“取境”有难、易两种情况的古代诗论家是()。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复习题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复习题答案第一编先秦一、填空题:1、孔子,孟子2、诗,诗经3、兴,观,怨4、文,质5、以意逆志,知人论世6、(第一个空不填),浩然之气7、气,气8、辞,志9、论其世,知人论世10、庄子,庄子11、自然,人为12、虚静13、得意而忘言,得意忘言14、意在言外二、单项选择题:1.B2.D3.A4.A5.C6.D7.D8.C9.D 10.A第二编两汉一、填空题:1、怨2、报任安书,发愤著书3、天人,古今4、离骚5、毛公,卫宏6、礼义,谲谏7、讽谏8、比,兴,六义9、志,诗10、疾虚妄二、单项选择题:1.C2.B3.D4.C5.B6.D7.C8.王充9.B 10.C第三编魏晋南北朝一、填空题:1、才能,文体2、书论,诗赋3、王粲,徐干,刘桢4、书论,欲丽5、气6、文心雕龙,诗品7、构思8、十,缘情9、尚巧,贵妍10、构思,词藻,音乐11、悲,艳12、道,文13、宇宙万物,文章14、儒,道,佛15、想象16、体裁,才性17、体裁形式,风格特点,才能,个性18、才,气19、繁缛,壮丽20、思想感情,语言表达21、文心雕龙,诗品22、性情,性灵23、自然英旨24、补假,直寻25、滋味,味26、风骨,风力,丹彩27、兴,比,赋28、曹丕,陆机,刘勰,钟嵘二、单项选择题:1.D2.C3.C4.A5.B6.A7.A8.C9.D 10.D 11.B 12.A 13.C 14.B 15.C 16.A 17.D 18.A第四编隋唐五代一、填空题:1、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2、兴寄,汉魏风骨3、风骨,兴寄4、感遇诗,登幽州台歌5、诗式6、意境7、意,境9、不平则鸣10、气盛言宜,精神11、陈言12、不平则鸣,发愤著书13、皎然,白居易14、与元九书15、为时,为事16、标其目,显其志17、思与境,意境18、神思,境象,(第三个空不填)19、诗品,滋味20、韵,味,象,景二、单项选择题:1.A2.B3.D4.C5.C6.C7.D8.A9.C 10.D 11.A 12.B第五编宋金元一、填空题:1、六一诗话2、道,道3、诗穷而后工4、行云流水,文理自然5、随物赋形6、空静7、论词,别是一家8、破碎,铺叙,故实9、沧浪诗话10、识11、兴趣12、滋味,韵味13、兴趣,音节14、入神,入神15、论诗三十首,戏为六绝句16、心画心声总失真17、豪华落尽见真淳18、词源,论词19、雅正,清空,意趣20、清空,意趣二、单项选择题:1.B2.B3.D4.A5.D6.B7.C8.D9.C 10.A 11.C 12.B 13.A 14.A 15.B第六编明代一、填空题:1、四溟诗话,诗家直说2、情景,情景3、适会4、体,志,气,韵5、兴,趣,意,理6、童心7、发愤,发愤著书8、七子,性灵9、袁宏道,独抒性灵10、擘破玉,打草竿二、单项选择题:1.B2.D3.C4.C5.A第七编清代一、填空题:1、水浒,西厢2、金圣叹3、运事,生事4、人物,情节5、剪碎,凑成6、真实,典型7、妙合无垠,情中景,景中情8、原诗,文心雕龙9、物,我10、事,情,识,力11、识12、带经堂诗话,神韵13、尽得风流14、说诗啐语,格调15、体裁,音节18、性灵,格调16、随园诗话二、单项选择题:1.C2.B3.C4.A5.A6.B7.C8.D9.C 10.D 11.B 12.A 13.D 14.B 15.C第八编近代一、填空题:1、艺概2、文概,诗概,赋概3、文心雕龙4、烟霞,草树5、赋心,诗体6、诗界,小说界7、思想,境界,语句8、新名词9、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小说界10、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11、理想,写实12、境界13、境界,境界14、无我,有我15、景语,情语二、单项选择题:1.C2.A3.D4.B5.B6.D7.C8.C。
自考(本科)2018.10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真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真题练习【2018.10】1.提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一观点的是 A.荀子 B.庄子C.孔子D.老子 【答案】C2.下列选项中,属于孟子思想的是 A.知人论世B. 兴观群怨 C. 大象无形D.天人合一【答案】A3.在《庄子》中,庄子以"轮扁斲轮"的故事为喻,是为了说明 A. 文学创作必须摆脱一切杂念B. 文学为政治服务 D. 文以明道 C. 文学是对现实、自然界的模仿 【答案】A4.对于文学作品功用的认识,提出"诗者,志之所之也"这一说法的是 A.《文心雕龙》B.《左传》 D.《论语》 C.《毛诗序》【答案】D5."文以气为主"的提出者是 A.王充B.王国维C.曹植D.曹丕 【答案】D 6.陈子昂反对诗歌创作中的六朝余风,提出"风骨兴寄"主张的作品是 A.《与元九书》B.《诗格》 C.《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D.《诗式》【答案】C7.下列选项中,属于李清照批评观点的是A."味外之旨"B."词别是一家"C."尚于作用"D.“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答案】B8."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提出者是A. 白居易B. 元稹C. 杜甫D.李白【答案】A9.《沧浪诗话》的作者是A. 欧阳修B. 严羽C.苏轼 D. 王安石【答案】B10.下列选项中,属于元好问诗论著作的是A.《论诗绝句三十首》B.《滹南诗话》C.《瀛奎律髓》D.《宋元戏曲考》【答案】A11.下列理论家中,论戏曲主"本色"的是A. 朱权B.何良俊C.李开先 D.李贽【答案】B12.下列批评家中,认为艺术作品应该以"意、趣、神、色"为主的是A. 沈璟B.李贽C.方回 D.汤显祖【答案】D13. 清代诗论中,"格调说"的提倡者是A.王夫之B. 沈德潜C. 钱谦益D.顾炎武【答案】B14.《原诗》的作者是A.叶燮B.顾炎武C. 黄宗羲D.王士祯【答案】A15. 王国维文艺美学理论的核心是A."意境说"B."境界说"C."天才说"D."气象说"【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16.下列选项中,对"兴观群怨"说的理解,正确的有A."兴观群怨"是基于对文学价值的认识。
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 17页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1)选择题第一章:先秦1、教材认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大体上表述于以(A)A、“兴观群怨”为核心的批评观B、“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C、“尽善尽美”为核心的美学观D、“思无邪”为核心的批评观2、孔子的“诗可以兴”中的“兴”,朱熹解释为(A)A、“感发志意”和“托物兴辞”B、“引譬连类”C、“考见得失”D、“和而不流”3、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韶》乐是(A)A、“尽美矣,又尽善也”B、“尽美矣,未尽善也”C、“未尽美也,亦未尽善也”D、“尽善矣,未尽美也”4、教材认为,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及他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C)A、作者之意B、作品之意C、读者之意D、古人之意5、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这里的“其人”是指(D)A、圣人B、今人C、读者D、作者6、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
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A)A、“仁政”理论B、人性无善恶理论C、人性恶理论D、人性善理论7、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应该是指作家应该(B)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B、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D、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8、《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C)A、“仁政”和人性论B、“虚静”和“物化”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9、《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C)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D、文学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10、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B、《庄子》较深的影响C、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第二章:两汉1、司马迁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主张,而遭到统治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并因而总结出了(B)A、“直谏”说B、“发愤著书”说C、文应“实录”说D、“疾虚妄”说2、《毛诗大序》的作者据《汉书》的《儒林传》、《艺文志》应该是(A)A、卫宏B、刘安C、孔子D、毛公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C)A、“劝百而讽一”B、“怨而怒”C、“主文而谲谏”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4、“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考试题(试卷一)(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考试题(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孟子公孙丑上》说:我_________,我善养吾_________。
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2、教材指出:《庄子》书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创作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
3、《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_________,二曰赋,三曰比,四曰_________,五曰雅,六曰颂。
”因而提出了“诗有六义”说。
4、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_________而末_________异”。
认为文章要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这一点是共同的,但其具体的表现形态(如体裁形式等)却各不相同。
5、教材认为:从陆机在《文赋》里对诗赋创作“缘情”和“体物”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农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点:_________与_________,有了深刻的认识。
6、皎然在论诗歌创作的“取境”问题时,已经关注到“取境”有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情况,对诗歌意境理论作出了贡献。
7、教材指出:李清照《论词》对词的创作提出了一些审美要求,主要有:一是勿“破碎”,二是讲“_________”,三是讲“_________”,四是要求词的格调高雅、典重。
8、教材指出: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其次提出了“_________”的审美要求;第三提出了“_________”的审美要求。
9、袁宏道在《序小修诗》一文中评说小修诗“大都独抒_________,不拘_________。
”他的诗歌理论观点直接继承了李贽的“童心”说。
10、清代乾隆时期,当沈德潜的“_________”说盛行之际,袁枚则提出了“_________”说与之相抗。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20分)
1.先秦时期,对后代文学理论批评影响最大的两部著作是《》和《》。
2.《庄子·外物》篇说:“言者所以在,得而忘言。
”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文里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说,这一文学主张影响了唐代韩愈的“”说。
4.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四部最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的专著,它们是《典论·论文》、《文赋》、《》和《》。
5.钟嵘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为主干,同时要“润之以”,只有二者兼备,才是最好的作品。
6.“文章合而著,歌诗合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唐代诗人、文学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自居易的《与元九书》。
7.唐代司空图的“四外”说是指“外之致”、“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8.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提出了诗“”说;李清照在《论词》里提出了词“”说。
9.明代“公安派”的诗论家袁宏道提出了“独抒,不拘”的文学主张。
10.清代诗论家王士稹提出了“”说,沈德潜提出了“”说。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
共10分)
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
2.(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
三、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
共20分)
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否则敷衍成文矣。
诗其雅也,有学问而后雅;否则俚鄙率意矣。
太白斗酒诗百篇,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
或认以为真,则两家之集,宜塞破屋子,而何以仅存若干?且可精选者,亦不过十之五六。
人安得恃才而自放乎?(袁枚《随园诗话》)
1.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2.对上面这段文字进行文学理论上的评述。
(提示:要求说明它提出了什么文学理论观点,有什么意义和缺陷等)
四、问答题(三题中只任选两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