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古树名木考察报告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古树名木调查报告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古树名木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通过复查,可以补充和完善普查数据,确保古树名木档案数据正确完整,全面准确掌握全区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和动态,建立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为制定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任务1、对所有掌握基本情况的古树名木逐一进行现场复检,核对原始测量数据,利用GPS进行精确定位,并拍摄数码照片;2、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调查,对历次普查中缺失的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方法本次审查以20xx年人口普查结果为基础,采用数据查询、内部人员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以乡镇级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的具体技术要求见《古树名木普查复检操作规程》。
需要对所有掌握基本情况的古树名木进行实地调查,核对原始调查数据,利用GPS进行定位,并拍摄数码照片。
普查过程中,按照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完成调查中缺失的古树名木,利用GPS进行定位,并拍摄数码照片。
四、调查的结果本次调查,全区共有古树名木42株,正常生长的有42株,均为古树。
其中榕树4种、蚕豆1种、灰树花1种、楤木2种、木棉2种、朴树1种、仁棉6种、大枣1种、榕树10种、樟树8种、xx4种共13个树种。
一级古树4株,二级古树9株,三级古树29株。
这些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农村,大部分是农村的社会公亩,自觉受到群众保护,没有发现砍伐古树名木的现象。
在20xx年34株古树名木的基础上,调查了8株。
古树名木具有很高的生态、科研、人文、地理和旅游价值。
建议上级部门抽出专项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和保护。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2一、古树名木的基本情况(一)树种与分布经过这次调查,全区登记古树名木共计19株,一级保护树种5株、二级保护树种7株、三级保护树种7株。
古木保护调研报告

古木保护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与目的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对古木进行保护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为了了解当前古木保护的状况,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古木保护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措施,以便为古木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意见。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了解相关单位和个人对古木保护的认知、态度和措施;2. 实地考察:选择若干个涉及古木保护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古木的状况、周边环境和保护措施;3. 文献资料分析:收集分析相关的古木保护文献和案例,了解国内外古木保护的理论、技术和实践。
三、调研结果1. 古木保护意识普遍存在并正逐渐提高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受访者对古木保护已有一定的认知,并愿意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其中,有一部分民众也表示了对古木保护工作的支持和希望参与的意愿。
2. 古木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古木易遭到人为破坏:由于古木的稀缺性和价值,常常会面临偷伐、盗挖等人为破坏行为;(2)环境污染对古木生长环境的影响:周边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古木的生长环境造成威胁;(3)缺乏统一的古木保护标准和机制:目前缺乏统一的古木保护标准和有效的保护机制,导致保护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
3. 古木保护的对策和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古木保护的关注和认识;(2)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健全的古木保护法律体系;(3)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破坏行为;(4)建立古木保护专业机构,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保护指导;(5)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经验与技术,提升古木保护水平。
四、调研结论与建议1. 古木保护意识普遍存在,但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古木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2.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对古木保护进行规范管理;3. 加强科研力量,推动古木保护技术的创新和应用;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经验,共同推进古木保护工作的发展;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古木保护工作的落实。
大学生古树名木实训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宝贵遗产,具有极高的生态、文化、科学和社会价值。
为了提高大学生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认识和技能,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我校特开展了古树名木实训活动。
二、实训目的1. 了解古树名木的基本知识,掌握古树名木的识别、鉴定、保护技术。
2. 培养大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3. 提高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4. 为我国古树名木保护事业培养一批专业人才。
三、实训内容1. 古树名木基础知识讲座通过讲座,使学生了解古树名木的定义、分类、分布、价值等基本知识,提高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认识。
2. 古树名木识别与鉴定实训中,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古树名木,讲解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生态价值等,使学生掌握古树名木的识别与鉴定方法。
3. 古树名木保护技术实训(1)病虫害防治:学习古树名木病虫害的识别、防治方法,掌握病虫害防治技术。
(2)修剪与整形:学习古树名木的修剪、整形技术,培养正确的修剪观念。
(3)施肥与浇水:学习古树名木的施肥、浇水技术,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
(4)土壤改良:学习古树名木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土壤肥力。
4. 实地考察与调研组织学生到实地考察,了解古树名木的生存状况,收集相关数据,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依据。
1.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组织学生参加古树名木基础知识讲座,学习古树名木的定义、分类、分布、价值等基本知识。
2. 第二阶段:技能培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古树名木识别、鉴定、保护技术培训,使学生掌握古树名木保护的基本技能。
3. 第三阶段:实地考察与调研组织学生到实地考察,了解古树名木的生存状况,收集相关数据,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依据。
4. 第四阶段: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古树名木保护实践操作,包括病虫害防治、修剪与整形、施肥与浇水、土壤改良等。
五、实训成果1. 学生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认识得到提高,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得到增强。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古树名木调查报告古树名木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古树名木是指具有历史价值、自然环境和生态价值的老树,其树龄通常超过百年甚至几百年。
古树名木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历史背景,成为了文化遗产和生态景观的一部分。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资源,我们进行了一次古树名木调查,并编写了本报告。
二、调查目的1. 确定本地区古树名木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2. 评估古树名木的生态和文化价值。
3. 提出保护和利用古树名木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以下方法:1. 桌面调查: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本地区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和历史背景。
2. 实地调查:我们先后走访了本地区的山林、公园和庄园等地,寻找并调查古树名木。
四、调查结果1. 古树名木的数量和分布情况通过桌面调查和实地调查,我们共确认了本地区的古树名木有30棵,分布在不同的地点,其中包括公园、庄园、村庄和山林等。
2. 古树名木的生态和文化价值经过对古树名木的观察和了解,我们发现它们具有以下生态和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古树名木为当地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栖息、繁殖和食物供应场所,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价值:古树名木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承载了人们的记忆和情感,是文化遗产和历史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保护和利用建议为了保护和利用好古树名木的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建立保护区:将古树名木所在地设置为保护区,加强管理和保护措施,保持其自然状态和生态环境。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教育讲座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合理利用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可以适度利用古树名木的资源,开展科普教育、旅游观赏等活动,增加社会和经济效益。
五、结论本次古树名木调查发现了本地区珍贵的古树资源,这些古树名木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文化价值。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我们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本地区古树名木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扬州考察调研报告

扬州考察调研报告扬州是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城市。
近期,我对扬州进行了考察调研,并写下了以下报告,对扬州的特色文化、历史遗迹、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首先,扬州以其独特的文化风光而闻名。
作为古代东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扬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扬州的城区,可以看到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如瘦西湖边的个园、何园、瑞春园等,这些园林风景区充分展示了江南园林的独特韵味。
同时,扬州还以其丰富的戏曲文化而闻名于世,扬州話是江苏地区的一个重要方言,扬州花鼓戏和昆剧等扬州特色戏曲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戏曲爱好者。
其次,扬州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值得我们注意。
其中,最著名的是扬州九华山,这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这座山以其陡峭的山势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朝圣者和游客。
此外,扬州还有许多古迹和纪念碑,如瘦西湖畔的何冰斗书碑、四朝城楼和钱塘江大桥等。
这些历史遗迹不仅见证了扬州的兴衰历程,也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扬州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做出了一些积极的努力。
扬州市政府在保护和修复古城墙、历史建筑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以保护和传承扬州的历史文化遗产。
此外,扬州市还积极推行生态修复,保护和恢复濒危动植物的生态环境。
例如,扬州市严格控制城市污染,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制度,努力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综上所述,扬州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它不仅以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和历史遗迹而闻名于世,还在环境保护方面付出了一定的努力。
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和保护这座美丽的城市,同时也希望扬州能够继续在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扬州大明寺园林植物配置调查及分析

孤植即单株种植或者是几株绑在一起栽植,来表现植株的整体 效果,通常均为体形高大雄伟或姿态奇异的树种,或花果叶片观赏 效果显著的树种。孤植的作用可以引导游客的视觉中心,往往是园 林构图的主景,孤植树定植的地点以大草坪最佳,或植于广场的中 心、道路交叉口或坡路转角处。该寺庙常见的孤植树种有:香樟、 银杏、枫杨、松柏等。栖灵塔西侧左边以孤植形式配置香樟,该树 为常绿植物,树冠成球形,冠幅约7m,树高约6m,夏季可以遮阴纳 凉,周围配置了一大片小叶黄杨,整形低矮绿篱,高低的落差,突 显出香樟树的孤立挺拔。栖灵塔西侧的路口广场,种植一颗枫杨, 该树为落叶植物,枫杨为扬州市的乡土树种,距今近200年,属于 古树名木。到了夏天枫杨也可以遮阴纳凉,秋冬季落叶后,阳光午 后,可以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与周边的建筑相呼应,更加 突显其古刹。 2.2 对植
调查结果表明,大明寺应用的园林树种一共有68种(同一种 植物表现乔灌木不同性状时按一种植物进行统计),隶属32科56属 (表1)。 3.2 大明寺乔木与灌木比例
乔木在绿地结构和整体生态效益的发挥中占有主导地位,作 为在乔木空间下使用的地被灌木在丰富景观生态功能和提高环境保 护效益方面也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6]。在调查大明寺树种结构中, 乔木共39种,如圆柏、侧柏、刺柏、椿树、香樟、银杏、鸡爪槭、 罗汉松、五针松、构树等;灌木13种,如瓜子黄杨、红花继木、石 楠、迎春等,竹类5种,分别是紫竹、刚竹、乌铺鸡竹、方竹、凤 尾竹;水生植物4种,如金鱼藻、菖蒲、睡莲、芦竹。乔灌比例3: 1,乔木应用的比例远大于灌木,可以适当再种植些灌木种类。 3.3 大明寺植物的观赏特性
古树名木调研课题报告

古树名木调研课题报告古树名木调研课题报告引言:古树名木是我国悠久历史中的一部分珍贵遗产。
这些古老的树木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生物多样性信息,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本次调研课题将对古树名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查。
一、研究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古树名木的相关信息,包括分布情况、生长环境、历史背景、保护状况等,以便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二、调研方法1. 网上搜索: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收集古树名木的概况和知名度等信息。
2. 田野调查:前往各地,实地考察古树名木的分布、生态环境和保护状况,同时与相关机构和专家进行交流和访谈。
3. 资料收集:收集历史文献、地方志和相关报告,了解更多的背景和历史信息。
三、调研结果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结果:1. 古树名木的分布广泛:古树名木遍布全国各个城市和农村地区,其中以山区和自然保护区为主要分布区域。
2. 珍稀物种的天堂:很多古树名木是稀有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空间。
3. 历史文化遗产:许多古树名木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融合了传统宗教和传说的元素。
4. 保护状况参差不齐:由于缺乏统一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古树名木的保护状况参差不齐,一些古树面临被砍伐或损坏的风险。
四、问题与挑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1. 缺乏保护意识:由于对古树名木意义的忽视,部分地区缺乏对这些资源的保护意识和重视程度。
2. 养护和维护困难:古树名木的养护和维护工作面临困难,包括病虫害的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
3. 开发利用的平衡:在保护古树名木的同时,如何平衡好其开发利用的问题也是一个挑战,既要保证保护好资源,又要充分发挥其文化、旅游和经济价值。
五、保护和利用措施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树名木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增强保护意识: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形成社会共识。
2. 建立保护体系:建立古树名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明确责任部门和权限,并加强执法力度。
古树名木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古树名木,是自然与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和社会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古树名木的保护现状,增强环保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次古树名木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社会实践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古树名木受到了破坏和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努力采取各种措施。
然而,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开展古树名木的社会实践调查,对于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促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实践目的1. 了解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生长环境和保护现状。
2. 评估古树名木保护措施的效果。
3. 分析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 提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建议。
四、社会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我国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古树名木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生长状况、周边环境等信息。
2.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收集了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知程度、保护意愿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数据。
3. 访谈我们与古树名木保护区的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和当地居民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中的经验和建议。
五、社会实践结果1. 古树名木分布情况我国古树名木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其中,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2. 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大部分古树名木生长状况良好,但仍有部分古树名木存在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等问题。
3. 古树名木保护现状我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保护意识不足:部分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知程度较低,保护意识薄弱。
(2)保护措施不完善:部分古树名木保护区的管理措施不够完善,保护效果不明显。
(3)资金投入不足: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我国在资金投入方面仍有不足。
六、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2. 完善保护措施,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区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古树名木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5年5月13日 调查地点:驼岭巷、瘦西湖景区
调查人员:曹同正 沈 涛 田 丰 杨 桐
调查人员分别对驼岭巷唐槐、瘦西湖景区乌桕、银杏、重阳木、圆柏共计5个品种的古树进行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古树一:
树名:槐(国槐) 树龄:1064年 保护级别:一级 编号:270
位置:驼岭巷(扬州八怪纪念馆东) 存在问题: 1、树龄过老、树
皮剥落严重。
2
、存在病虫害,
树干中空,有
明显腐蚀痕迹。
3、头重脚轻,树
干无法支撑树 体。
现有保护措施:
1、围栏杆,防治人
2、覆盖地被植物(麦
3、支架支撑,防
为破坏和践踏。
冬)增加透气性 止树体倾斜。
古树二:Array
树名:乌桕
树龄:134年
保护级别:二级
编号:011
位置:瘦西湖风景区
存在的问题:Array
1、存在树洞。
2、大枝存在虫蚀。
3、树干根部土壤
被游客踩踏,透
气性、排水性差。
现有措施:堵树洞,用水泥将树洞口封堵。
树名:银杏
树龄:134年
保护级别:二级
编号:051
位置:瘦西湖风景区
存在的问题:树体郁闭,造成树枝死亡。
现有措施:
1.设置白蚁监测装置。
2.树干根部周边放置鹅卵石,增加
保护和土壤透水性。
古树四:
树名:圆柏 树龄:134年 保护级别:二级 编号:019
位置:瘦西湖风景区 存在的问题:
1、皮剥落严重、很多小树洞
2
、下部主枝死亡。
3
、根部践踏严重。
现有措施: 暂无。
古树五:
树名:重阳木 树龄:114 保护级别:二级 编号:012
位置:瘦西湖风景区 存在的问题:
树枝有少量机械损伤 现有措施:
1、树干根部周边放置鹅卵石,增加保护和土壤透水性
另附:调查团队合影若干张
调查总结:
根据所调查的唐槐、银杏、圆柏等五株古树名木的情况来看,扬州市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比较得当,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仍需加以解决。
唐槐年代久远,历史原因造成树体衰老原因暂且不谈,保护举措虽有,但是并没有做到细致,如围栏设置简单、支架过于简易等。
建议采用铁质支架,并在与树体交界部位垫放泡沫等柔软物质避免树体早晨损伤。
而乌桕、圆柏所具有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瘦西湖游客过多使得大量践踏,土壤板结,密实度高、透气性差,对树体生长不利。
建议采用小护栏的形式将树干周围防护起来,避免游客践踏,设置护栏前还应对土壤进行松土施肥,增加透气性。
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古树由于历史栽培的原因,密度略高,树枝相互交叉造成枝条郁闭死亡,主要发生在瘦西湖风景区古树名木聚集区,建议常修剪树枝,避免产生郁闭现象。
资料整理与总结:沈涛
2015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