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C3110自卸汽车改装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HGC5080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改装设计

HGC5080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改装设计

摘要随车起重运输车既有普通载货汽车的运输功能,又具有起重机的起吊装卸功能;除能完成本车的货物装卸之外,还能完成车与车之间的货物装卸。

本设计对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改装设计作了论述。

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二类底盘的选型;总体布置;起重装置的设计计算选型;液压装置设计计算选型;辅助系统设计;整车性能分析。

其中设计的重点在于起重装置设计计算选型,在这一部分主要完成参数的选择,包括:起重量,起升高度、幅度,工作速度。

还有起吊支腿的设计计算,包括:支腿型式的选取,支腿跨距的确定,支腿压力计算和支承液压缸的选择。

其中液压装置设计计算与选型是本次设计的难点。

最后经过整体的计算分析与校核,设计出结构性能合理,符合技术要求的随车起重运输车。

关键词:改装设计;总体布置;起重装置;液压系统;二类底盘ABSTRACTNot only does the lift truck has transport functions of ordinary lorry truck, but also has lifting cranes loading and unloading functions. It can complete loading and unloading goods of its own, in addition it also can complete loading and unloading goods between trucks and trucks.This design discussed the modification of lift truck.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looking for a large number relevant information. The main contents are: the selection of two types of chassis; general layout; selection of lifting gear design calculations; selection of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hydraulic equipment; support system design; vehicle performance analysis. Which focuses on the design selection of lifting equipment design calculations, completed in this part of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options, including: from the weight, lifting height, amplitude and working speed. There are lifting outrigger design calculations,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leg type, the determination of leg span, outrigger cylinder pressure calculation and supporting choice. One design,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hydraulic devices is the difficulty of this design. Finally, after overall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is reasonable, meeting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lorry crane truck. Keyword:Conversion design of the sewage ship; General arrangement; Lifting gear;Hydraulic system; Chassis type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1章绪论 (1)1.1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2 随车起重运输车的发展与前景 (1)1.3本设计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3)1.4 本设计的方法 (4)第2章随车起重运输车方案设计与分析 (5)2.1 随车起重运输车的结构 (5)2.1.1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概念 (5)2.1.2随车起重运输车的分类 (5)2.1.3随车起重运输车的组成 (6)2.2随车起重车参数的估算 (6)2.2.1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整车基本参数的估算 (6)2.2.2随车起重运输车起重装置的参数选择 (7)2.3随车起重运输车底盘的选取 (7)2.3.1汽车底盘选型要求 (7)2.3.2底盘选型 (7)2.3.3底盘的选取 (8)2.4本章小结 (8)第3章随车起重运输车工作装置的设计 (9)3.1 副车架的改装设计 (9)3.1.1 副车架外形设计 (9)3.1.2 副车架选材 (9)3.2起重机机架的设计 (10)3.2.1 机架的外形设计 (10)3.2.2 机架选材 (10)3.3 起重臂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10)3.3.1相关参数估计 (10)3.3.2起重机起重臂的运动学分析 (11)3.3.3起重机起重臂的校核 (13)3.4 起重机回转机构的设计 (14)3.4.1 回转机构外形设计 (14)3.4.2 回转机构选型 (14)3.5 本章小结 (14)第4章液压系统的设计与选型 (15)4.1副车架的改装设计 (15)4.1.1液压缸的选型与设计 (15)4.1.2液压缸的最大载荷 (16)4.1.3 确定系统工作压力 (18)4.1.4 液压缸的内径计算 (18)4.1.5 液压缸缸筒壁厚和外径计算 (19)4.1.6 液压缸活塞杆直径的计算 (21)4.1.7 液压缸活塞杆强度校核 (21)4.1.8 液压缸活塞杆稳定性校核 (22)4.1.9 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24)4.1.10 液压缸的流量 (25)4.2液压阀的选择 (25)4.3本章小结 (25)第 5章随车起重运输车主要性能计算 (27)5.1动力性计算 (27)5.1.1发动机外特性 (27)5.1.2汽车的行驶方程式 (28)5.1.3动力性评价指标 (30)5.1.4 随车起重运输车整车动力性计算 (31)5.2燃油经济性计算 (34)5.3随车起重运输车稳定性计算 (35)5.4 本章小结 (37)结论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0)附录 (41)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HGC3110自卸汽车改装设计-任务书

HGC3110自卸汽车改装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本设计将参考现有自卸汽车的基本形状,并根据设计要求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的设计。其中主要的设计内容有,二类底盘的计算与选择,货箱的选择与设计,举升及管路系统的选择和设计。在设计完整车后,对轴荷进行合理的分配,使之符合使用要求。最后进行整车的性能分析计算。在对各种结构件进行了分析计算后,绘制消防车的整体图及主要部件的零件图。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系部
汽车工程系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副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HGC3110自卸汽车改装设计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目的:综合性地运用几年内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个问题,在作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在所学知识得到疏理和运用,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己动手能力和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7、第10周完成设计图纸
8、第11周整车性能计算分析;整车设计修正
9、第12周完成设计说明书
10、第13周设计审核、修改
11、第14周毕业设计(论文)修改
12、第15周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或预审
13、第16周毕业设计(论文)修改。
14、第17周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及答辩
五、参考文献
[1]陈家瑞.汽车构造(上,下册)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2]高维山.变速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3]刘海江,于信汇,沈斌.汽车齿轮[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4]孙恒,傅则绍.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说明书

题目:高位自卸汽车目录摘要 ..................................................................................................................................... - 2 - 1基本要求 ..................................................................................................................... - 3 - 1.1设计要求 .............................................................................................................. - 3 - 1.2设计提示 .................................................................................................................. - 4 - 2机构选型设计 ................................................................................................................. - 5 - 2.1举升机构基本要求 .................................................................................................. - 5 - 2.2举升机构方案比较 .................................................................................................. - 5 -2.2.1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 - 5 -2.2.2双滑块推动举升机构 ....................................................................................... - 6 -2.2.3剪式举升机构 ................................................................................................... - 7 - 2.3翻转机构基本要求 .................................................................................................. - 8 - 2.4翻转机构方案比较 .............................................................................................. - 8 -2.4.1车厢直推滑块翻转机构 ................................................................................... - 8 -2.4.2连杆直推滑块翻转机构 ................................................................................... - 9 -2.4.3连杆斜推滑块翻转机构 ................................................................................... - 9 - 2.6后箱门打开机构方案比较 .................................................................................... - 10 -2.6.1直杆联动顶开机构 ......................................................................................... - 11 -2.6.2直杆伸缩顶开机构 ......................................................................................... - 11 -2.6.3圆弧联动顶开机构 ......................................................................................... - 12 - 3总体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验证 ............................................................................... - 13 -3.1总体机构运动简图 ................................................................................................ - 13 - 3.2机构自由度验证 .................................................................................................... - 14 -3.2.1举升机构 ......................................................................................................... - 14 -3.2.2翻转机构 ......................................................................................................... - 15 -3.2.3后箱门打开机构 ............................................................................................. - 16 - 4机构尺度综合分析 ....................................................................................................... - 16 -4.1举升机构尺度分析 ................................................................................................ - 17 - 4.2翻转机构尺度分析 ................................................................................................ - 17 - 4.3后箱门打开机构尺度分析 .................................................................................... - 18 - 5机构运动分析 ............................................................................................................... - 20 -5.1举升机构运动分析 ................................................................................................ - 20 - 5.2翻转机构运动分析 ................................................................................................ - 21 - 5.3后箱门打开机构运动分析 .................................................................................... - 22 - 5.4机构运动线图 ........................................................................................................ - 23 - 5.5机构运动循环图 .................................................................................................... - 23 -结论与体会 ....................................................................................................................... - 24 - 参考文献 ........................................................................................................................... - 25 - 附录 ................................................................................................................................... - 26 - 致谢 ................................................................................................................................... - 27 -摘要我们在生活中看过许多自卸汽车,目前国内生产的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都为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这样一来卸货的高度就被固定的,如果需要货物卸到较高处或使货物堆积的较高些,尤其是当汽车直接向火车车厢卸料以及在建筑、矿产等其他场合,这些自卸汽车就难以满足要求。

汽车起重机毕业设计任务书

汽车起重机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起止日期:2017年2 月27 日—2017 年6月25 日
题目:STC120C型汽车起重机
上车液压系统设计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学生姓名:xxx
学号:123456789
指导教师:xxx
注:1. 此任务书应由指导教师填写。

2. 此任务书必须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一周内下达给学生。

2、“主要工作计划(内容)”填写各阶段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完成情况”填写指导教师审核学生阶段工作的结果;
3、该表作为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度检查的工作依据。

4
备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在检查学生成果时用,在“检查结果”、“通过规范化检查”、“未通过规范化检查”处勾选,指导教师签名处要手写签字;2、若C≥1,学生不能通过规范化检查。

5。

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毕业设计

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北方奔驰前四后八自卸车改装的设计

北方奔驰前四后八自卸车改装的设计

题目审定表任务书摘要本次设计的题目是北方奔驰前四后八自卸车改装设计。

以二类底盘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装设计。

北方奔驰前四后八自卸车近几十年来它在国内外获得迅速的发展与普及,它最大的优点是实现了卸货的机械化,从而提高卸货效率。

不仅可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还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速度,关系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同时在自卸车研究和生产过程中,也带动了钢铁,化工等其它很多行业,又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减轻就业压力,并日趋完善,成为系列化多品种的产品。

因此,自卸车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本文以北方奔驰前四后八自卸车为设计题目,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自卸车的总体设计方案,对举升机构进行选择,对液压控制系统的进行设计,对车厢的结构及副车架进行设计等。

最后所设计出来的自卸车能够承载15吨的货物的结实耐用的产品。

关键词:自卸车;车厢;改装;副车架;前四后八ABSTRACTThe design on the topic of north Benz 8×4 dump design modification. Second class based on chassis, based on this, the modification. North Benz 8×4 dump in recent decades i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eedy popularization, its biggest advantage is realized the mechanization of discharge,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ischarge. It can not only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lso can promote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speed,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equipments in the proces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steel, chemical and other many industries, and provide a great deal of the work, reduc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improve, become a series of many varieties products.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tipper is very necessary.So this paper to north Benz 8×4equipments for design topic,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determine the dump overall design scheme for the lifting mechanism of choice of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arriage, and vice frame design, etc. Finally designed to carry the dump of 15 tons of goods sturdy products.Keywords: Equipments; Carriage; Modification; Deputy Frame; 8×4目录摘要 (I)Abstract .............................................................................................................................. X II 第1章绪论 .. (1)1.1自卸车的发展 (1)1.1.1 自卸车的种类 (1)1.1.2 研究的意义目的 (2)第2章自卸车主要性能计算 (4)2.1概述 (4)2.2主要性能计算 (4)2.2.1 汽车的行驶方程式 (9)2.2.2 汽车最高车速的确定 (11)2.2.3 最大爬坡度 (13)2.3燃油经济性计算 (13)2.4整车轴荷分配计算 (14)2.5本章小结 (15)第3章自卸车改装设计 (16)3.1概述 (16)3.2举升机构的种类 (16)3.3举升机构的参数计算及校核 (18)3.4自卸汽车液压系统设计 (19)3.4.1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19)3.5车厢主要尺寸参数设计 (22)3.5.1 自卸车车厢的简单说明和介绍 (22)3.5.2 车厢铰支座的设计 (24)3.6副车架主要尺寸参数设计及零部件的尺寸设计 (25)3.6.1 副车架主要尺寸设计 (25)3.6.2 副车架上铆钉的选择 (27)3.6.3 车厢锁的设计 (28)3.6.4 止推连接板的设计 (29)3.6.5 车厢导向板的设计 (30)3.7取力器 (31)3.7.1 专用车取力器总体布置方案 (31)3.7.2 取力器的基本参数与基本结构 (32)3.8自卸过程各项参数计算 (33)3.8.1 装载质量的确定 (33)3.8.2 举升过程中纵向稳定性的计算 (33)3.9本章小结 (34)结论 (35)参考文献 (36)致谢 (37)附录 (38)第1章绪论1.1 自卸车的发展1.1.1 自卸车的种类自卸车是指通过液压或机械举升而自行卸载货物的车辆。

【汽车行业】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

【汽车行业】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

(汽车行业)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综合设计I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高位自卸汽车学生姓名:陈楷20090996谭万秋20090999丁翀20090991刘栋20091000仇振宇20090986所在班级:机械09级7班指导老师:谢进2012年06月目录第一章问题的提出41.1项目背景41.2设计技术要求5第二章方案的比较62.1整体设计62.1.1构想62.1.2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72.2举升机构的比较72.2.1方案一: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72.2.2方案二:液压缸直推举升机构82.2.3方案三:滑槽举升机构92.2.4方案四:双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102.2.5:双剪式举升机构112.3倾斜机构的比较112.3.1方案一:液压缸直推倾斜机构122.3.2方案二:液压缸连杆倾斜机构122.3.3方案三:摇块倾斜机构132.3.4方案四:“之”字形倾斜机构142.3.5方案五:滑块倾斜机构152.4车厢联动打开机构的比较162.4.1方案一:重力直接打开机构162.4.2方案二:摇块顶开机构162.4.3方案三:滑块打开机构172.4.4方案四:摇杆打开机构182.5机构综合182.5.1第一套方案的确定182.5.2第二套方案的确定192.5.3第三套方案的确定20第三章机构尺寸设计213.1滑槽举升机构213.1.1 滑槽举升机构(摇杆式)的引入213.1.2 摇杆式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223.1.3 滑槽举升机构(摇块式)的引入243.1.4 摇块式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25 3.2倾斜机构的设计303.2.1 倾斜机构的引入303.2.2 倾斜机构的分析计算303.3车厢联动打开机构设计323.3.1 车厢联动打开机构导入333.3.2 车厢联动打开机构的分析计算34 3.4关键尺寸的优化343.5机构的运动分析34第四章第二套方案的设计414.1行平四边形举升机构414.1.1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的引入414.1.2双平行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434.1.3建立坐标系504.2翻转机构的设计分析504.2.1翻转机构的分析计算514.2.2建立坐标系514.3后厢门的启闭机构的设计524.3.1 后厢门的启闭机构导入524.3.2 后厢门的启闭机构的分析计算53 4.4机构的运动分析53第五章第三套方案的设计625.1双剪式举升机构625.1.1双剪式举升机构的引入625.1.2 双剪式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63 5.2滑块倾斜翻转机构设计675.2.1滑块倾斜翻转机构的引入675.2.2滑块倾斜翻转机构的尺寸计算68 5.3重力开启后厢门打开机构设计705.4机构总图715.5模拟仿真分析725.5.1滑块的特性曲线725.5.2箱体的特性曲线745.5.3夹板的特性曲线76第六章三套方案的比较79结束语80致谢81参考文献82附录83第一章问题的提出1.1项目背景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工程自卸汽车,其卸货方式均为车厢在液压缸的推动作用下沿车底座转动一定角度后,后厢门打开,散装货物沿汽车大梁卸下,(如图1.1就是传统的自卸汽车卸货方式)其卸货高度都是固定的。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1.1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背景1.1.1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名称1.1.2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承办单位1.1.3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拟建地点1.1.4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建设内容1.2.1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1.2.2 厂址1.2.3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工程技术方案1.2.4 环境保护1.2.5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1.2.6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建设进度1.2.7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2.8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1.2.9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综合评价结论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2.1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提出的背景2.1.2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2.2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发展概况2.2.1 试验试制工作情况2.2.2 产品的认证状况2.3 投资2.3.1需求2.3.2 公司产品质量具有竞争力,生产条件成熟,销售渠道健全2.3.3 现有的设备满足生产的需要第三章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承办单位情况3.1 企业简介3.2 股东构成3.3 技术支撑3.4 产品结构第四章市场分析4.2.1产能和产量第五章生产纲领5.1 生产规模确定5.2 产品技术来源第六章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选址6.1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选址原则和基本思路;6.2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经济社会状况分析;6.2.1 地理环境6.2.2 气象条件6.2.3 交通条件6.2.4 经济发展6.3场址选择(要附上总图);6.4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区的建设条件。

6.5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第七章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工厂技术方案7.1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组成7.2 生产技术方案7.2.1 生产工艺流程7.2.2 组装工艺流程7.3设备方案7.3.1 生产流水线基本配置7.3.2 测试流水产线基本配置第八章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总图运输及公用工程8.1 总平面布置原则8.1.1 设计标准及依据8.1.2 平面布置原则8.2 总平面布置6.2.1 主要车间组成8.2.2 竖向布置原则及土方工程量8.2.3 场地雨水8.2.4 绿化与消防8.3 建筑与结构设计8.3.1 建筑设计8.3.2 结构设计8.4 公用及动力工程8.4.1 给排水工程8.4.2 电气工程8.4.3 防雷及接地保护8.4.4 电讯8.4.5 采暖通风第九章节能措施9.1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9.1.1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使用能源品种的选用原则9.1.2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9.2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9.2.1 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9.2.2 节能标准及技术规定9.2.3 相关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9.3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计算9.3.1 能源消耗种类、来源及其流向9.3.2 能耗分析9.4节能措施9.5 能源管理机构及计量9.5.1 能源管理机构9.5.2 节能管理制度9.5.3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第十章环境保护10.1 设计依据及采用的标准10.1.1 设计依据10.1.2 设计原则10.1.3 采用标准10.2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10.3 产污节点10.4 环境质量标准10.4.1 大气环境10.4.2 地表水10.4.3 声环境10.5 污染物排放标准10.5.1 污水10.5.2 废气10.5.3 噪声10.6 环境影响分析10.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0.6.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10.7 厂区绿化10.8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第十一章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11.1 工厂组织11.2 劳动定员及培训11.2.1 劳动定员11.2.2 人员培训11.3 组织结构11.4 企业理念第十二章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进度安排12.1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实施阶段12.1.1 建立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实施管理机构12.1.2 资金筹集安排12.1.3 施工准备12.1.4 施工和生产准备12.1.5 竣工验收12.2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实施进度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3.1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总投资估算13.1.1 建设投资估算13.1.2 流动资金估算13.2 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13.2.1 资金来源13.2.2 筹资方案13.2.3 资金使用计划第十四章财务与敏感性分析14.1 财务预测方法及依据14.2 财务假设14.3 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14.4 产品成本及费用估算14.5 利润及分配14.6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14.6.1 动态分析14.6.2 静态分析14.7 自卸车改装制造项目不确定性分析14.7.1 盈亏平衡分析14.7.2 敏感性分析14.8 财务分析结论[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高维山.变速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3]刘海江,于信汇,沈斌.汽车齿轮[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4]孙恒,傅则绍.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6]蔡炳炎,徐勇,林宁.机械式汽车变速器的速比配置分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5-04
7、第10周完成设计图纸
8、第11周整车性能计算分析;整车设计修正
9、第12周完成设计说明书
10、第13周设计审核、修改
11、第14周毕业设计(论文)修周毕业设计(论文)修改。
14、第17周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及答辩
五、参考文献
[1]陈家瑞.汽车构造(上,下册)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系部
汽车工程系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副教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HGC3110自卸汽车改装设计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目的:综合性地运用几年内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个问题,在作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在所学知识得到疏理和运用,提高自己动手能力和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说明书(2万)。
(二)图纸部分:
1、整体装配图;A0一张
2、部件图; A0 一张
3、零件图;折合A0一张
四、进度安排
1、第1-2周调研、开题报告
2、第3周总体方案设计与分析
3、第4周二类底盘选型
4、第5-6周车厢的设计计算选型
5、第7周举升系统设计计算选型
6、第8周 中期检查
6、第9周总布置及辅助系统设计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本设计将参考现有自卸汽车的基本形状,并根据设计要求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的设计。其中主要的设计内容有,二类底盘的计算与选择,货箱的选择与设计,举升及管路系统的选择和设计。在设计完整车后,对轴荷进行合理的分配,使之符合使用要求。最后进行整车的性能分析计算。在对各种结构件进行了分析计算后,绘制消防车的整体图及主要部件的零件图。
[7]王望予.汽车设计(第四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刘惟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人学出版社,2001
[9]徐灏.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10]相关汽车专业网站
六、备注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内部垃圾、建筑材料也迅猛增长。自卸汽车由于减轻了装卸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车厢可以密闭等原因,越来越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市场容量也越来越大。该自卸车既能适应城市间运输,也要适应城市内部车流量的的特点。通过该设计,可以综合训练学生所学知识,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本设计主要研究方法:
(1)对二类底盘的计算与选择;
(2)对车厢及聚生系统的选择与设计;
(3)使用AutoCAD进行整车图和零部件图的绘制;
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一)计算说明部分
设计计算自卸汽车专用工作装置的结构参数及对其校核计算,整车基本性能参数计算。对各种结构件进行分析计算。另外,对现有结构进行改进、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