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的材料
格式6-毕业设计(论文)材料装帧要求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装帧要求
一、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应包括纸质材料和电子稿。
纸质材料分两部分整理,分别装订成册,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部分、任务书、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装帧内容及顺序(胶装)1.封面,宜用厚纸。
2.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需签字)
3.毕业设计(论文)正文部分,至附录部分为结束
4.加一空白页作为隔开页
5.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6.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7.封底(空白页)
第二部分、毕业设计(论文)其他材料内容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答辩(评阅)书
2.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
3.毕业设计(论文)交叉评阅书(可选)
4.毕业设计(论文)评审答辩成绩表及答辩记录
5.实物成果
以上材料按要求整理装帧后,统一装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袋(体积较大实物成果另存),登记好资料目录后归档。
二、分院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包括纸质材料和电子稿,纸质材料请分院签字盖章后保存,电子稿上传至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
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表
2.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析与总结表
3.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材料。
obe教学合理审核材料 毕业设计

obe教学合理审核材料毕业设计《OBE教学合理审核材料毕业设计》一、前言在当今教育领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基于成果的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在OBE的教学理念下合理审核毕业设计的材料呢?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角度出发,探讨OBE教学理念与毕业设计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审核材料的实用建议。
二、OBE教学理念与毕业设计1. OBE教学理念的基本特点OBE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这与传统的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着显著的区别,OBE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和自主性。
2. 毕业设计与OBE的契合毕业设计作为高等教育中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综合性展示,正是符合OBE教学理念的要求的。
通过毕业设计的过程,学生需要运用自己在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能力。
三、合理审核毕业设计材料的建议1. 设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在审核毕业设计材料时,应当设定明确的评估标准,这些评估标准应该包括对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能力的评估,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解决能力。
2. 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在审核毕业设计材料之前,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OBE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更好地体现其学习成果和学习能力。
3. 提醒学生注意设计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在审核毕业设计材料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设计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即所设计的方案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个人观点与总结从深度和广度来看,OBE教学理念与毕业设计的关系是一个内外相合的过程。
在审核毕业设计材料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从而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真正体现OBE教学理念的核心价值。
毕业设计有那些材料

毕业设计有那些材料毕业设计是每位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对个人能力的全面考验。
而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着设计的质量和成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毕业设计材料,以及它们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首先,图书资料是进行毕业设计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
通过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理论基础。
图书资料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理论指导,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实验设备和仪器是进行毕业设计时必备的材料之一。
根据不同的专业和课题要求,我们可能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如计算机、传感器、仪表等。
这些设备和仪器能够帮助我们进行数据采集、实验验证和模型测试,从而验证和验证我们的设计方案。
除了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还有一些软件工具也是进行毕业设计时必不可少的材料。
例如,对于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类的毕业设计,我们可能需要使用一些编程软件、建模软件或仿真软件来实现我们的设计方案。
这些软件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进行系统设计、算法实现和性能评估,提高我们的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也是进行毕业设计时常用的材料之一。
通过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我们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和意见,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状况。
而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和体验相关场景,获取更加真实和全面的信息。
这些调查和调研材料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确定需求,并为我们的设计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最后,还有一些辅助材料也是进行毕业设计时常用的。
例如,设计报告、设计方案、设计图纸、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等。
这些辅助材料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记录和展示我们的设计过程和成果,使他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我们的设计方案。
综上所述,毕业设计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材料,它们在设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书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实验设备和仪器可以帮助我们验证和验证设计方案,软件工具可以提高我们的设计效率和准确性,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需求和市场情况,辅助材料可以帮助我们记录和展示设计过程和成果。
重庆邮电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材料规范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材料标准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目录第一局部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和格式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要求2.毕业设计〔论文〕的书写格式要求〔见附件一〕3.毕业设计〔论文〕的模版〔见附件二〕第二局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档案1.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档案〔见附件三〕2.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档案的组成、填写与装订3.考前须知第三局部毕业设计〔论文〕的附件1. 毕业设计〔论文〕的模版2.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档案第一局部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和格式要求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步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程度,特制定以下标准。
1.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要求一份完好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标题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
通过标题使读者大致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
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
1.2 摘要摘要又称内容提要,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获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的精华内容。
中文和英文摘要都以300~500字为宜。
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2) 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3) 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阐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4) 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防止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局部雷同;1.3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列3~5个。
1.4 目录目录一般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明晰。
1.5 绪论绪论也称引言,用以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绪论应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研究设想、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力求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也不要表达教科书中的知识。
毕业设计材料(初稿)打印

王淑艳18551180086
张静15851636366
秦亮13962200809
张超13962295866
陈滢13915461054
固溶处理对2205双相不锈钢耐蚀性影响 时效处理对2205双相不锈钢耐蚀性影响 连杆的铸造工艺设计及实体三维图 铸钢车轮的铸造工艺设计及实体三维图 热处理对316L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16L不锈钢腐蚀性能的研究 支座铸造工艺设计 阀体铸造工艺设计 轮毂铸造工艺设计 齿轮铸造工艺设计 WL72钢帘线合金制备工艺与组织表征 不同制备工艺对钢帘线合金组织的影响 Sr变质对Si相组织影响研究 Mg2Si/Al-Si复合材料制备研究 阀体的铸造工艺设计 轴承座的铸造工艺设计 Mn添加对球墨铸铁耐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 Cu添加对球墨铸铁耐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 微量Sn对球墨铸铁耐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 微量Sb对球墨铸铁耐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 高强韧压铸Al-Mg-Si-Mn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 压射工艺对高强韧压铸Al-Mg-Si-Mn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Cu-Sn合金接触线塑性成型工艺研究 TU1无氧铜空心导线的生产工艺研究 不锈钢炉头管铸造工艺设计 锰钢链接附件铸造工艺设计 多功能真空精炼炉设计 100吨钢包精炼炉设计 甲醇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的电振荡研究 乙醇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的电振荡研究
材料成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2010级)
教师姓名 毕业设计题目 序号 学 TU2空导管坯上引连铸结晶器的设计和优化(徐院长的团队项目) 1 Cu-0.3%Sn高强高导接触线上引连铸工艺开发(徐院长的团队项目) 2 (铸造工艺设计和优化)灰铁底座(湿砂型铸造) 3 (铸造工艺设计和优化)球铁支架(湿砂型铸造) 4 张小立18261860635 (铸造工艺设计和优化)10-2锡青铜阀门(覆膜砂型) 5 功率超声热焓平衡工艺细化ZL101铝合金的研究(或制备半固态浆料) 6 功率超声处理Sn-15%Pb合金中声流效应的研究(或射流速度) 7 Sn-15%Pb合金的局部重熔过程中的粗化行为研究 8 中碳铬钼钢衬板热处理工艺改进 9 100MW汽轮发电机轴承座铸造工艺设计 10 15MW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铸造工艺设计 11 50MW汽轮发电机轴瓦铸造工艺设计 12 周瑞13646107203 Al2O3-TiC陶瓷材料性能研究 13 高速钢轧辊激光表面熔覆组织研究 14 烧结工艺对高速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5 21MW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接力器缸盖工艺设计 16 树脂砂铸造工艺条件下不锈钢阀体工艺设计 17 树脂砂铸造工艺条件下不锈钢左阀体工艺设计 18 复杂结阀体的工艺设计 19 复杂结构不锈钢左阀体工艺设计 20 金云学1896220279 天达公司高频热处理设备的总体设计 21 天达公司高频热处理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22 80mm热轧耐磨钢球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23 30mm热轧耐磨钢球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24 热处理对GCr15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5 碳素工具钢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26 固溶处理对2205双相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7 时效处理对2205双相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8 王淑艳18551180086 号 学生姓名 电话号码
毕业设计参考资料(完整)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共 62 页 第 1 页┊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某外资多层厂房结构设计设计者:顾俊颉 土木工程 023731 指导教师:吴善能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共 62 页 第 2 页┊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设计总说明本设计是某外资多层厂房的结构设计。
要求采用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总建筑面积约3000M 2。
底层层高均为4.0M ,二、三层高均为3.6M 。
二至三层中,每层均应设置男女厕所。
设置两个楼梯,运货电梯一部。
本设计的设计任务是:利用房屋建筑学知识对已初定的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评定;在此基础上完成建筑设计和绘制建筑施工图;确定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画出结构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利用基底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结构内力计算及内力组合;单榀框架的配筋计算;基础设计;结构施工图设计和绘制。
设计的要求是:(1)建筑部分:要求了解建设方对建筑功能的要求,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建筑设计的主要具体步骤;学习并了解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及建筑细部构造的施工图。
(2)结构部分:要求了解结构方案的确定过程;结构选形及平面布置,结构构件的尺寸估算;结构分析与计算,构造措施,并绘制施工图。
(3)建筑设备:了解设备工种对结构设计的要求。
(4)建筑施工:了解施工对结构设计的影响,设计对施工的要求,并写出建筑施工总说明。
设计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毕业设计(论文)需提交及存档的材料清单

√
14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含电子文档)
专业教研室、学院领导小组
√
15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评价自评报告
专业教研室、学院领导小组
√
16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方案[包括1/3~2/3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表(专家使用)》]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小组
√
17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调查表(学生、指导教师)
√
6
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
7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材料(见过程材料目录)
学生
8
毕业设计(论文)其它相关材料
学生
9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答辩记录
专业教研室
10
毕业设计(论文)结题验收工作记录
专业教研室
11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单
专业教研室,指导教师
√
12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核表
专业教研室,评阅教师
√
13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总结(含电子文档)
学院行政、学院党委
√
18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核登记表(含电子文档)
专业教研室
√
19
毕业设计(论文)情况一览表(含电子文档)
学院行政、学院党委
√
20
提前毕业学生情况一览表(含电子文档)
学院行政、学院党委
√
21
修读二学位学生情况一览表(含电子文档)
学院行政、学院党委√22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调查统计表(含电子文档)
毕业设计(论文)需提交及存档的材料清单
序号
材 料 项 目
负责单位(人)
毕业论文(设计)过程材料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过程材料目录
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注:此表内容应为手写体。
四、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审表
注:此表内容应为手写体。
五、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审表
注:此表内容应为手写体。
六、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
注:此表内容应为手写体。
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鉴定表
说明:1.此表一式一份,所在院(系)存档;2.总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40%+评阅教师评定成绩×20%+答辩小组评定成绩×40%;成绩等级分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
八、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二次答辩记录表
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获“不及格”等级的,要填写此表,内容应为手写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届
本科生毕业设计资料第一部分过程管理资料
2011届毕业设计课题任务书
院(系):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专业:自动化
(2011届)
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011年4月
本科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记录
毕业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的PID控制
班级:自本0702 学号:学生:王轶浩指导教师:李建军
湖南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期检查表
湖南工学院2011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表系:电气与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
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表
湖南工学院2011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最终成绩评定表系:电气与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
说明:最终评定成绩=a+b+c,三个成绩的百分比由各系自己确定,但应控制在给定标准的10%左右。
2011届
本科生毕业设计资料
第二部分设计说明书
英文翻译资料
PID (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control is one of the earlier control strategies. Its early implementation was in pneumatic devices, followed by vacuum and solid state analog electronics, before arriving at today’s digital implementation of microprocessors. It has a simple control structure which was understood by plant operators and which they found relatively easy to tune. Since many control systems using PID control have proved satisfactory, it still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industrial control. According to a survey for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conducted in 1989, more than 90 of the control loops were of the PID type. PID control has been an active research topic for many years. Since many process plants controlled by PID controllers have similar dynamics it has been found possible to set satisfactory controller parameters from less plant information than a complete mathematical model. These techniques came about because of the desire to adjust controller parameters in situ with a minimum of effort, and also because of the possible difficulty and poor cost benefit of obtaining mathematical models. The two most popular PID techniques were the step reaction curve experiment, and a closed-loop “cycling” experiment under proportional control around the nominal operating point.
In this chapter, several useful PID-type controller design techniques will be discussed,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for the algorithms will also be mentioned. The proportional, integral, and derivative actions are explained in detail, and some variations of the typical PID structure are also introduced. In this chapter, the
well-known empirical Ziegler–Nichols tuning formula will be covered. A modified Ziegler–Nichols algorithm is also given. Some other simple PID setting formulae optimum PID controller will b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on controller structure selections for practical process control are provi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