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方式分析
风电发电机并网的方式讲解

控制系统
电网
空载并网的优点
通过对发电机转子交流励磁电流的调节 与控制,就可在变速运行中的任何转速 下满足并网条件,实现成功并网,这是 这类新型发电方式的优势所在。
很好的实现了定子电压的控制,实现简 单,定子的冲击电流很小,转子电流能 稳定的过渡,
b.带独立负载的并网方式
并网前发电机带负载运行,根据电网信息和定子电 压、电流对风力发电机进行控制。
此时自动并网开关尚未动作,发电机通 过双向的晶闸管平稳的接入电网。发电 机平稳运行后,双向晶闸管出发脉冲自 动关闭。发电机输出电流不再经过双向 晶闸管而是通过已闭合的自动开关触点 流向电网。
两种软并网的差异
第一种方式所选用的是高反压双向晶闸管的电 流允许值比第二种方式的要大得多。这是因 为第一种方式要考虑到能达到发电机的额定 电流值,第二种方式只要通过略高于发电机 空载时的电流就可以满足要求。但需要采用 自动并网开关,控制回路也略显复杂。
对电网时刻控制要求精确,若控制不当,则有 可能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以致并网失败。
6
恒速恒频异步风力发电机及其并网方式及 特点
主要内容:
异步风力发电机的并网方式
a.恒速笼型异步风力发电机系 统
8
异步发电机的并网结构
异步风力发电机的并网方式
直接并网方式 准同步并网方式 捕捉式准同步快速并网 降压并网方式 软并网方式
降压并网图示
异步电 机
电抗器
电网
无 功 补 偿
软并网(SOFT CUT-IN)技术
采用双向晶闸管的软切入法,使异步发电机并网, 其连接方式有两种
1,异步风力发电机通过(或双向)晶闸管软切入装置 与电网直接相连,异步风力发电机在接近同步速时, 晶闸管的控制角在1800一0o之间逐渐同步打开,晶 闸管的导通角也在0o一1800之间逐渐同步打开,当 异步风力发电机滑差为零时,晶闸管全部导通,这 时短接已全部导通的晶闸管,异步风力发电机输出 电流直接流向电网,风电机组进入稳态运行阶段。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自动化并网运行的分析

的风力 发电机组 可并接至适当 的电压层级。 如, 个别风力 发电机组
或小型 风电场可接至配 电系统 ; 大型风电场可接 至输 电系统等 。 由
电机 。
向 电 网输 出 电力 外 , 转 子 端 也 向 电网 输 出一 部 分 电力 。
2双 馈 风 力发 电机 组的结 构
双馈 风 力 发 电机 是 三 相异 步 发 电机 中 的一 种 , 是变 速 恒 频 风力
变速恒频风力发 电系统是2 0 世纪末兴起的一 种新 型风力发 电
系统 , 它将矢量控制技术 、 电力 电子技术等引入发 电机的控制系统
中, 从而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电能。 该技术是指在风力发电的过程中 ,
发 电机 的转 速 随 风速 变 化 而 变化 , 然后 通 过 合 适 的控 制 使其 发 出的 端 向 电 网输 出 电力 的 同时 , 电 网通 过双 向变 流 器 向转 子 回路 馈入 部 电能频率保持不变。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一般采用 同步发电机或 分 电力 。 双 馈 发 电机 , 而双 馈 发 电机 是 目前 最具 发展 潜 力 的变 速 恒频 风力 发 ( 3 ) 当s < 0 时, 双馈风力发 电机处于超 同步运行状 态 , 除定子 端
、
( 式2 ) 表 明, 当双馈风力 发电机的转子转速变化时 , 只要在三相 对称转子绕组 内通入转差频率( f S ) 的电流 , 就能够保证双馈风力发 电机 的定子 绕组输出工频电能 。 双馈风力发 电机在转子转速小 于同步转速 的时候也能够运行 在 发 电状 态 ; 定 子端 并 网 以后 始 终 发 出 电功 率 ; 但 转 子 端 电功 率 的 流向 由转差率的大小决定 。 ( 1 ) 当s = 0 时, 双 馈风力发 电机处于 同步运行状态 , 双 向变流器
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方式分析

1 风 力 发 电机 组 并 网 条 件 1 ) 发电机发 出电源的相序与电网汇流排相序相 同。否则 , 不但发 电机不能进入 同步 , 而且 会产生 很大 的拍 振 电流 , 使 发 电机绕组承受过大的电动力 , 使线 圈变形绝缘短路。 2 ) 发电机 的电压有效值 与 电网汇 流排的 电压有 效值相 等 或接近相等( 电压差 <1 0 %) , 否则 , 会 由于电位差而产 生内部 无功环流 , 生 成 很 大 的 电磁 冲击 力 。 3 ) 发 电机的频率应与 电力系统电源的频率基本相等 ( 频率 差不能超过 0 . 5~1 H z ) , 否则会 因为拍振 电流和拍振 电压的有 功分量在发电机轴上产 生力矩 , 使发 电机产 生机械振 动 , 造 成 机组 损 坏 。 4 ) 发 电机 的 电压 相 位 与 电力 系 统 电 源 的 电压 相 位 相 等 ( 相
1 ) 由于不采用齿轮箱 , 机组水平轴 向的长度 大大减 小 , 电 能生产 的机械传动路径缩短 , 避免了因齿轮 箱旋 转而产生 的损 耗、 噪音 等 。 2 ) 由于 发 电机 具 有 大 的表 面 , 散热 条件更有 利 , 使 发 电机 运 行 时 的 温 升减 低 , 减小 发 电机 温 升 的 起伏 。
技 术 研 发
T E C H N 0 L 0 G Y A N D MA R K E T
风 力 发 电机 组 并 网 方来自式 分 析 高彩 霞
( 内蒙古送 变电有 限责任 公 司 风 力发 电承 装检修 工程 处 ,内蒙古 呼和 浩特 0 1 0 0 2 0 )
摘 要: 随着我 国风 电行业的发展 , 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 , 通过分析 目前风 电场所选 用的不 同类型风 力发 电机 组, 并对
浅谈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及电能控制

电力科技 浅谈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及电能控制蔡锐锋(广东能源集团湛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广东 湛江 52404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量获得快速增长。
电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发电路径成为现代电力企业研究的重点内容。
风力资源作为洁净且可再生资源,发电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所以在进行监管的时候面临着很大的难度。
本文主要探究在当前能源资源供给量下降的背景下,如何提升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以及控制电能质量。
通过分析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基本含义,明确技术发展要点,归纳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发展趋势,概述控制发电质量的措施,实现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发展与电能控制水平提升。
关键词: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电能控制;措施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资源,是十分清洁的,当前我国风力发电技术是所有新能源开发技术中最为成熟的一种,并且已经初具规模,成为现代电力资源开发与存储的重要保障。
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成本降低,使得改善风力发电性能时可以组合运用电网接入和电能控制。
风力发电并网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强化对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研究能够为后期的风力发电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1 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分析1.1 同步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技术从同步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技术的本质分析,是有机组合同步发电机与风力发电机而成的。
当同步发电机在运行的时候,不仅可以高效率的将有功功率输出,还可以为发电机组提供充足的无功功率,实现周波稳定性增强,从而为显著优化与提升电能质量奠定基础。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了解,我国在风力发电以及电力系统建设中,选择与应用同步发电机是常态。
但是如何将同步发电机与风力发电机相结合,是当前学术界和电力企业以及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
在大多数情况下,风速所形成的波动是尤为显著的,风速波动能够导致转子转矩产生波动且幅度大,难以满足发电机组并网调速对于精准度所提出的要求。
若是没有充分考虑融合同步发电机与风力发电机之后的问题,当发生荷载增大问题的时候,将会造成电力系统出现无功振荡和失步现象。
风力发电的并网接入及传输方式

风力发电的并网接入及传输方式摘要:在环境保护之中,风力发电是其中节约资源最为有效地方式,虽然现今一直处在低谷的时期,但是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风力发电技术也在逐渐的趋于成熟,世界装机容量以及发电量也在逐渐的加大,日后在发电市场也逐渐的会占有更大的比例。
本文主要就是针对风力发电的并网接入及传输方式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风力发电;并网接入;传输方式1、我国风力发电及并网发展情况相关的数据充分的表明,2010年的中国风电累积装机容量达到了4182.7万KW,在超过了美国之后,已经跃居成为世界第一装机大国。
但与此同时,风电的发电量只有500亿千瓦的时候,依据要比美国低,并网容量也只有吊装容量的三成左右,要比国际水平低出很多,这在很大程度之上严重的影响到了效益水平与风电效率的提高。
中国的风电行业的风电行业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的迅猛,基本上是用到了5年的时间最终才实现了欧美发达国家将近30年的发展进程,在产业逐渐进步市场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
首先是中国风电装备的质量水平,其中包括了发电能力以及设备完好率等等均有待提高,其次就是吊装容量和并网容量之间的差别,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之下,还存在着较大差别。
怎么从装机大国转变成为风电的利用大国,也就成为了我国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2、风电机组及其并网接入系统2.1、同步发电机在该结构之中,允许同步发电机以可变的速度运行,可以产生频率与可变电压的功率。
以此来作为在并网发电的系统之中广泛应用的同步发电机,在运行的时候,不仅仅可以输出有功功率,而且还可以提供无功功率,且频率也是十分的稳定。
对于由风力机驱动的同步发电机和电网并联运行的时候,就随机可以采用自动准同步并网以及自同步并网的方式。
因为风电的电压、频率的不稳定性,一般就会使得应用前者并网相对比较困难;然而对于后者来说,因为并网的装置比较简单,最为常见的结构就是通过AC—DC—AC的整流逆变方式与系统进行并网,其原理结构如图1所示。
风力发电并网系统的控制和优化策略分析

风力发电并网系统的控制和优化策略分析摘要:风力发电是一种非常持续环保的新能源创造方式,在生产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到任何燃料,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
风力发电并网系统是风力发电管理的基础,本文主要对风力发电并网系统的控制和优化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
关键词:风力发电;并网系统;控制优化引言:当前我国大力倡导绿色保护环保的理念,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新能源的开发与充分应用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
作为新能源的一类重要分支,如何有效开发并充分应用风力发电资源便也成为了一个重点关注问题。
并网系统是提高风力发电运行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构建或优化并网系统时,则需要基于风力发电的基本要求和运行原理来进行控制优化。
一、风力发电概述空旷的平原和海洋上往往有着丰富的风能,在进行风能开发时,环境中存在的强大气流会以特定的速率推动风轮的转动,在涡轮中增加风速,从而在力矩作用下,发电机中的导线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外部闭合回路会在导线中生成电流,从而将风能转化为电力。
按照现在的风力发电技术,当风力达到每秒3公里时,就能产生电力。
风车是一种集风设备,一般有三个桨叶,其主要功能是将风力转化为转动的机械能,辅助以偏航装置、发电机组、塔架、限速安全装置及能量储存所等装置共同组成风力发电系统。
风盘后方的转向盘又称为尾舵,其作用是通过调节风车的风向来实现风向的变化,从而获得最大的风力。
限速器的功能是通过控制风车的速度,在给定的速度区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从而确保风机的高速运转。
塔台是设备的载体和风车的支承装置。
由于天然的风速具有高度的非平稳特性,且具有较大的随机和间断特性,使得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非常不稳定,峰值和最低点相差很大,因此,风力发电机组的电力不能直接用在电负载上,必须用铅酸电池进行储能。
由于风力发电系统具有非平稳特性,加之其工作特性,导致其输出功率的不稳定,对电力系统的供电品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目前,风力发电机组一般采用“软并网”模式,但在起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大的脉冲电流。
第二章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方式分析

第二章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方式分析2风力发电机组并网运行方式分析2.1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风力发电系统从形式上有离网型、并网型。
离网型的单机容量小(约为0.1~5 kW,一般不超过10 kW),主要采用直流发电系统并配合蓄电池储能装置独立运行;并网型的单机容量大(可达MW级),且由多台风电机组构成风力发电机群(风电场)集中向电网输送电能。
另外,中型风力发电机组(几十kW到几百kW)可并网运行,也可与其它能源发电方式相结合(如风电一水电互补、风电一柴油机组发电联合)形成微电网。
并网型风力发电的频率应保持恒等于电网频率,按其发电机运行方式可分为恒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和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两大类。
2.1.1恒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恒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中主要采用三相同步发电机(运行于由电机极对数和频率所决定的同步转速)、鼠笼式异步发电机(SCIG)。
且在定桨距并网型风电机组中,一般采用SCIG,通过定桨距失速控制的风轮使其在略高于同步转速的转速(一般在(1~1.05)n)之间稳定发电运行。
如图2.1所示采用SCIG的恒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结构示意图,由于SCIG在向电网输出有功功率的同时,需从电网吸收滞后的无功功率以建立转速为n的旋转磁场,这加重了电网无功功率的负担、导致电网功率因数下降,为此在SCIG机组与电网之间设置合适容量的并联电容器组以补偿无功。
在整个运行风速范围内(3 m/s < <25 m/s),气流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为了提高中低风速运行时的效率,定桨距风力1 发电机普遍采用三相(笼型)异步双速发电机,分别设计成4极和6极,其典型代表是NEGMICON 750 kW机组。
风图2.1采用SCIG的恒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恒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具有电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其主要缺点为:运行范围窄;不能充分利用风能(其风能利用系数不可能保持在最大值);风速跃升时会导致主轴、齿轮箱和发电机等部件承受很大的机械应力。
风力发电并网分析

风力发电是要科学技术的支持, 风力发电是要科学技术的支持 , 风电并网更是对科技的 考验。我国地质条件特殊性 考验。 我国地质条件特殊性, , 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 都是对风力 发电工程建设的不小挑战。 发电工程建设的不小挑战 。山区地形 山区地形、 、 高原气候, 高原气候 , 都增加了风 力发电工程的困难性。 力发电工程的困难性 。 况且风电工程在建设中 况且风电工程在建设中, , 还存在电源 建设的无序性、 建设的无序性 、 过快性等人为的问题。 过快性等人为的问题 。 还有就是电网工程核 准环节多、 周期长, 这对电网的管理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要求 。
目的。降压并网式风电并网和准同期式风电并网的目的相差 目的。 无几, 无几 , 都是要达到幅值、 都是要达到幅值 、 频率及相位上的平衡才能进行风电 并网。 并网 。
4 风力发电并网的问题 4.1 风力发电技术不够成熟
2
风力发电并网的概念
风力发电并网也称风电并网。 风力发电并网也称风电并网 。离网型和并网型是风力发 电的两种类型 。 并网型风力发电 电的两种类型。 并网型风力发电, , 顾名思义, 顾名思义 , 就是合并入网, 就是合并入网 , 即将风力发电设备所开发出来的电力通过特定改变, 即将风力发电设备所开发出来的电力通过特定改变 , 接入到 电力系统中进行电力运输。 电力系统中进行电力运输 。通俗来说就是国家电力系统是一 张电网, 张电网 , 而并网型风力发电就是把开发的电能合并到电网 中 。 并网型风力发电的风力发电厂规模较大 并网型风力发电的风力发电厂规模较大, , 由成千上百台 风电机组构成, 风电机组构成 , 容量可达几兆瓦甚至几百兆瓦。 容量可达几兆瓦甚至几百兆瓦 。 由于并网型 风力发电可以得到电网的补偿和支撑, 风力发电可以得到电网的补偿和支撑 , 因此可以更加充分的 利用电力资源。 利用电力资源 。并网型风力发电是国内外风力发电最为主要 的风力发电模式。 的风力发电模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令。当发电机转速接近同步转速时(约为 99%~100%同步转速),双向晶闸管的控制 角同时由 180°到 0°逐渐同步打开;与此 同时,双向晶闸管的导通角则同时由0°到 180°逐渐增大,异步发电机即通过晶闸管 平稳地并入电网;随着发电机转速继续升 高,电机的滑差率逐渐趋于零,当滑差率为 零时,并网自动开关动作,双向晶闸管被短 接,异步发电机的输出电流将不再经双向 晶闸管,而是通过已闭合的自动开关直接 流入电网。在发电机并网后,应立即在发电 机端并入补偿电容,将发电机的功率因数 (COS φ)提高到 0.95 以上[3]。
3.2 双速异步发电机的并网 目前在与电网运行的风力发电系统中, 由于风能的随机性,风速的大小经常变化, 为满足风速的变化,充分利用低速时的风 能,增加全年的发电量,近年来广泛采用双 速异步发电机。其并网方法是当风速传感 器测量的风速达到启动风速,(一般为 3. 0 ~4 .0 m /s)以上,并连续维持达 5 ~ 10min 时,控制系统计算机发出启动信号, 风力机开始启动,此时发电机被切换到小 容量低速绕组,根据预定的启动电流,当转 速接近同步转速时,通过晶闸管接入电网, 异步发电机进入低功率发电状态。若风速 传感器测量的1min平均风速远超过启动风 速,则风力机启动后,发电机被切换到大容 量高速绕组,当发电机转速接近同步转速 时,根据预定的启动电流,通过晶闸管接入 电网,异步发电机进入高功率发电状态。 3.3 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并网 应用具有绕线转子的双馈异步发电机 与电力电子技术的 IGBT 变频器及 PWM 控 制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变速运行的风力发 电机组发出恒频恒压的电能,并与电网连 接。其并网方法为双馈发电机定子三相绕 组直接与电网相联,转子绕组经交—交循环 变流器联入电网。这种系统并网运行的特 点如下: 3.3.1 风力机启动后带动发电机至接近 同步转速时,由循环变流器控制进行电压 匹配、同步和相位控制,以便迅速地并入
引言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 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藏量巨大, 全球风能资源总量约为 2.74 ×109MW,其 中可利用的风能为 2 × 107MW。中国风能 储量很大、分布面广,仅陆地上的风能储量 就有约2.53亿千瓦,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据 全球风能委员会报告,2008 年年底全球风 电装机容量已超过了12.08万兆瓦,增长28. 8%,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719.02万千瓦, 增长率 108.4%,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221 万 千瓦[1],风电产业发展较快。
这种软并网方法的特点是通过控制晶 闸管的导通角,将发电机并网瞬间的冲击 电流值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一般为 1.5 倍额定电流以下,从而得到一个平滑的并 网暂态过程。通过晶闸管软并网方法将风 力驱动的异步发电机并入电网是目前国内 外中型及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中普遍采用 的,中国引进和自行开发研制生产的 250KW、300KW、600KW 的并网型异步 风力发电机组,都是采用这种并网技术。
2.4发电机的电压相位与电力系统电源 的电压相位相等(相位差< 10°),否则将 产生有功和无功电流冲击,使发电机烧 毁。
2.5 波形相同,发电机和电网同样是
-2 5 -
能源及环境
中国科技信息 2010 年第 1 期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Jan.2010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增大,尤其在大 量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开始投入运行后,风 电场装机达到可以和常规机组相比的规模, 并且由原来单机容量较小时直接和配电网 相连或者直接给用户供电,改为直接接入 电网,甚至出现在一定区域内供电系统网 络中风电占有一定的比例,对电力系统的 影响越来越大,使得风力发电并网越来越 重要。因此,分析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方式, 是风电事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同 时也是电网企业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新 课题。
2.2发电机的电压有效值与电网汇流排 的电压有效值相等或接近相等( 电压差 <10%),否则,会由于电位差而产生内部 无功环流,生成很大的电磁冲击力。
2.3发电机的频率应与电力系统电源的 频率基本相等( 频率差不能超过 0. 5~1 Hz),否则会因为拍振电流和拍振电压的 有功分量在发电机轴上产生力矩,使发电 机产生机械振动,造成机组损坏。
大型风电机组实际运行经验中,齿轮 箱是故障率较高部件。采用无齿轮箱结构 则避免了这种故障的出现,可以大大提高 风电机组的可靠性,降低风电机组载荷,提 高风力机组寿命。目前我国部分风电场使 用直接驱动永磁式同步发电机,运行时全 部功率经 A — D — A 变换,接入电力系统 并网运行。与其他机型比较,需考虑谐波治 理问题。
电网,并网时基本上无电流冲击。对于无 初始起动转矩的风力发电机组(如达里厄型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机组在静止 状,可由双馈电机运行于电动机工况来态 下的启动实现。
3.3.2 风力发电机的转速可随风负载的 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风力发电机 组以最佳叶尖速比运行,产生最大的电能 输出。
3.3.3 双馈发电机励磁可调量有 3 个: 励磁电流的频率、幅值和相位。调节励磁 电流的频率,保证发电机在变速运行的情况 下发出恒定频率的电力;通过改变励磁电 流的幅值和相位,可达到调节输出有功功 率和无功功率的目的。当转子电流相位改 变时,由转子电流产生的转子磁场在电机气 隙空间的位置有一个位移,从而改变了双 馈电机定子电动势与电网电压向量的相对 节有功功率。
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方式分析
李建春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735000
摘 要 随着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风电装机容量快 速增长,通过分析目前风电场所选用的不同 类型风力发电机组, 并对不同的风力发电机组 并网方式进行探讨,指出风力发电机组控制 方式及并网对供电系统带来影响。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控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T M 6 1 4 文献标识码:B
2 .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条件
风力发电机的并网直接影响到风力发 电机能否向输电电网输送电能以及机组是 否受到并网时冲击电流的影响,为了使发 电机能并网发电,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2.1发电机发出电源的相序与电网汇流 排相序相同。否则,不但发电机不能进入 同步,而且会产生很大的拍振电流,使发 电机绕组承受过大的电动力,使线圈变形 绝缘短路。
1.4 高压同步发电机 此类发电机是将同步发电机的输出端 电压提高到 10~20KV,甚至高达 40KV 以 上,可以不用变压器而直接与电网连接。由 于不用增速齿轮箱,以低速运转,减少了齿 轮箱运行时的能量损耗,同时由于省去了 一台升压变压器,免除了变压器运行时的 损耗,效率可提高 5% 左右。但由于使用大 量的永磁材料,对永磁材料的性能稳定性 要求高。
正弦波波形。
3 .风力发电机的并网方式分析
3.1 异步发电机组的并网 目前国内及国外与电网并联运行的风 力发电机组中,多采用异步发电机,但异 步发电机在并网瞬间会出现较大的冲击电 流(约为异步发电机额定电流的 4 ~7 倍),并使电网电压瞬时下降。随着风力发 电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这种冲击电 流对发电机自身部件的安全及对电网的影 响也愈加严重。过大的冲击电流,有可能使 发电机与电网连接的主回路中的自动开关 断开;而电网电压的较大幅度下降,则可能 会使电压保护回路动作,从而导致异步发 电机根本不能并网。当前在风力发电系统 中采用的异步发电机并网方法有以下几种: 3.1.1 直接并网 这种并网方法要求在并网时发电机的 相序与电网的相序相同,当风力驱动的异 步发电机转速接近同步转速时即可自动并 入电网;自动并网的信号由测速装置给 出,而后者通过自动空气开关合闸完成并 网过程。显见这种并网方式比同步发电机 的准同步并网简单。但如上所述,直接并 网时会出现较大的冲击电流及电网电压的 下降,因此这种并网方法只适用于异步发 电机容量在百千瓦级以下或电网容量较大 的情况下。中国最早引进的 55KW 风力发 电机组及自行研制的 50KW 风力发电机组 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并网的。 3.1.2 降压并网 这种并网方法是在异步电机与电网之 间串接电阻或电抗器,或者接入自耦变压 器,以达到降低并网合闸瞬间冲击电流幅 值及电网电压下降的幅度。因为电阻、电 抗器等元件要消耗功率,在发电机并入电 网以后,进入稳定运行状态时,必须将其 迅速切除,这种并网方法适用于百千瓦级 以上,容量较大的机组,显见这种并网方 法的经济性较差,中国引进的 200KW 异 步风力发电机组,就是采用这种并网方 式,并网时发电机每相绕组与电网之间皆 串接有大功率电阻。 3.1.3 通过可控的晶闸管软并网 这种并网方法是在异步发电机定子与 电网之间通过每相串入一只双向晶闸管连 接起来,三相均有晶闸管控制。接入双向 晶闸管的目的是将发电机并网瞬间的冲击 电流控制在允许的限度内。其并网过程如 下:当风力发电机组接收到由控制系统内 微处理机发出的启动命令后,先检查发电 机的相序与电网的相序是否一致,若相序 正确,则发出风力发电机组开始启动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