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

合集下载

科学教师基本功

科学教师基本功

科学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功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称职的教师,就得具有一定的基本功。

做个教书匠并不难,若要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甚至是学者型的教育专家,那就不容易了。

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

而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又直接影响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故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的训练显得极为重要。

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是观察与实验,因而教师的基本功有其职业特点,可以概括为“博、看、做、讲、写、画”等六个方面。

“博”指知识面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晓;“看”指观察技巧;“做”指动手技能,包括实验的操作、常用仪器的使用、教学具的制作等;“讲”指能通俗地讲好自然现象及科学道理,讲述科学家的故事等;“写”指科学地进行板书及教案设计书写,正确地书写实验报告及分析,会写科学小论文;“画”指会画简单的挂图和说明图,会制投影片,能办好科技板报。

这些基本功是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只有掌握这些基本功,才能真正教好小学科学课。

一、广阅读,力争“博”。

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问“为什么”,因此,科学教师应努力学习,使自己具备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

尽管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但加强阅读,则是科学教师扩大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途径。

科学教师应注意通过阅读,收集各类信息,如地理、天文新发现,科技新动态,物理、化学新进展等。

二、细观察,懂得“看”。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教学的显著特点,其中观察又是最基本的。

因此,作为科学教师,更应学会看,掌握看的正确方法,还要教会学生看,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

观察事物时,不仅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透过表面看本质。

例如带领学生观察“花”时,花的颜色、形状要看,花瓣的个数要看,雄蕊、雌蕊的生长情况更要看;不仅从一个角度来看,还要变换角度看。

例如:在研究《土壤的成分》时,从杯子的侧面对土壤沉淀时分为砂和黏土看得不清楚,但把杯子举起来,观察杯底的土壤颗粒,再把杯子放下来,观察上层的土壤颗粒,一比较就能看出颗粒大的沉淀在底部的,是砂,颗粒小的在上层,是黏土。

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及教学基本技能要求

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及教学基本技能要求

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及教学基本技能要求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及教学基本技能要求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胜任自身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书育人任务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教师品德素养: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

基本知识:包括教育教学与心理学理论、法律法规常识。

学科知识包括全面理解课程标准和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等。

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课前教学准备及学习准备,教学预设及教法学法等研究;——上课:语言表达、组织教学、教学调控、学习指导等研究;——作业与辅导:根据每个学段儿童的基本特点,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作业与辅导等研究;——检测与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检测及改进教与学等研究。

教学技能:各学科通用的小学教师基本技能要求及学科特点的教学专业技能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环境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小学教师教学基本技能要求如下:(一)口语表达方面,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普通话一般应达到国家语委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以上水平;在公众场合即席讲话,能正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具体,用词准确,条理清楚,节奏适宜。

(二)写字方面,能正确运用粉笔、钢笔、毛笔,按照汉字的笔画、笔顺和问架结构,书写规范的正楷字,并具有一定的速度。

(三)简笔画方面,能按本学科教学要求,突出教学重点,用简练的线条较快地勾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设计、绘制简笔画。

(四)使用教具、学具方面,能按学科教学要求,正确使用教具,指导学生使用学具;并能就地取材,制作简易的教具、学具。

(五)完成教育教学活动方面,能按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组织学科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六)信息技术运用方面,能对计算机、视频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硬件设备正确操作;Windows 文件管理、Office办公软件的正确使用;Word、Power point、Excel基本软件的使用。

根据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要求,能够正确运用本学科教学软件和课件辅助教学。

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

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

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掌握并运用这些基本功可以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1. 理论知识
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

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进行科学教学的前提。

教师应通过持续研究科学知识,保持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科素养。

2. 实践经验
除了理论知识外,小学科学教师还应具备实践经验。

通过亲自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和探究,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实践经验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教师应熟悉并掌握多种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演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4. 课程设计
科学教学的核心是良好的课程设计。

小学科学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应贯彻科学探究的理念,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研究兴趣。

5. 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科学教学的保障。

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确保学生在安全和有序的环境中研究。

教师应建立积极的互动氛围,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研究态度和价值观。

结论
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的掌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小学科学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实践经验积累,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素质。

小学科学教师的必备技能

小学科学教师的必备技能

小学科学教师的必备技能处在小学科学教育第一线的广大小学科学教师,直接面对着小学生实施以培养科学素养为中心的科学启蒙教育,必然有着许多具体而实际的问题。

解决好这些问题,虽然有专家的指点、教研员的指导和学术刊物的帮助,但最终还是需要教师来进行具体操作,在实践中处理好所有教学的环节,并对教学理论进行检验和完善。

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相应的教学技能和组织技能。

一、精心备课的技能1.设定教学目标的技能每一节课、每一教学活动的目标都是教学总目标的分解体现,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实现目标的具体化。

教师制定的目标既要符合教育进程的需要,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必须是一个可以操作的目标。

从形式上说,教学目标通常是由教师来制定的。

教师要想把目标制定得准确,不能先看教师用书,而是应该先看教材,研究教材,要看出教材字里行间所蕴含和表达出的本质。

小学科学教材图画和照片多于文字,教材的意图往往潜在于图画和照片之内,隐藏在文字表述之中,所以,教师要仔细观察图片,认真阅读文字,直到把图片和文字“看透”为止。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和学生一起来制定目标。

如在学生已知学习任务或探究任务后,让学生根据对自己的预测说出自己想达到的目标,然后,教师参考学生的意见调整目标,并引导全班学生归纳出本课或本活动的目标。

这种办法可以用在高年级,但对教师的教学机智水平要求较高,没有十足把握不能滥用。

2.了解学生状态的技能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已有基础和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否则教学活动很难进行。

一个长期从事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师可以依靠积累的教学经验来估计学生的情况,做到基本了解。

从事此项工作时间不长的教师由于没有教过一个循环,对各年级学生的情况未必清楚,则必须分析学生,也可以向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请教。

首次任教此学科的教师,除了可运用以上方法外,还可以在备课前找来一些学生进行座谈,抽样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和他们的所思所想。

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

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

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

因而科学教师不仅应具备所有教师都具备的课堂教学(诸如备、讲、批、辅、考、评研等)、“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即规范字、普通话)、语言表达(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针对性、条理性、启发性、生动性、审美性、独创性等)、电化教学(器材操作、软件制作及适时使用等)等基本能力外,还应有其自己的职业特点和基本素质。

1探究能力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这就要求老师其一本身要有探究意识;其二知道什么是探究,明确怎样探究;其三能够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假如一个老师缺乏探究的欲望和激情,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视而不见,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漠不关心,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怎么可能会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呢?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科学教师要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保护、保持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

首先要热爱生活,永葆一颗不泯的童心,参与孩子们的科学学习,诸如一起捕捉小动物、一起种植花草树木;再则养成凡事爱问“为什么”的问题意识,“怎么解决”的思维习惯,不弄清楚不罢休的探索精神。

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也提高了。

2.学习能力“加强学习”是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的基本要求。

会学习、善于学习、能够终生学习则相对科学教师而言则意义更加深远。

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仅喜欢问“这是什么”、“为什么”,而且思维活跃,提出的问题往往让老师意想不到、始料不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一次、两次答不上来还情由可原,如果经常答不上来,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将大大的打了折扣。

因此,科学教师不仅要像其他教师那样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课改经验,学习课标、教材和教师用书,而且要博览群书,使自己具备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教学实施的基本技能

小学科学教学实施的基本技能

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技能与其他课程相比较有明显的专业特点,今天我们先从教态和语言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教态教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对教学效果有影响的状态,是教师表情系统的综合体现。

它包括教师的穿着、表情、动作、眼神等。

良好的教态是教师人格修养、综合素养的外在体现,对学生起着引导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穿着教师衣着要得体大方,整齐干净,协调自然。

忌色彩浓艳和奇装异服。

忌黑色以外的染发。

女教师可以化淡妆,忌化浓妆,不可戴悬吊式耳环,穿吊带装、无袖装、露脐装、露背装和超短裤、超短裙。

男教师不留长发、不留胡须,不穿背心、短裤、拖鞋。

(二)表情教师的表情要亲和阳光,面带微笑。

切忌过分威严、抑郁愁闷、萎靡不振、呆板拘束、畏畏缩缩。

(三)动作教师的教学动作也可以叫教师的肢体语言。

教师的每一个教学动作都应具有辅助表达教学信息、管理意图和传递情绪的目的。

使用最多的是手势,包括以下几类:指示性手势,用来指明某个教学目标,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印象,如用指头计数等;摹状手势,用来模拟比划长短、大小等;情感手势,用来调控课堂氛围,如欢呼时挥动手臂,赞许时轻拍学生肩部。

教师动作应排除各种无目的、机械和不得体的动作,如摆弄教具、站姿不雅、敲击讲台、无规则抖动身体等。

小学科学教师尤其要注意各种实验和示范动作的规范与标准。

(四)眼神教师的眼神要亲切自信,温和而充满活力。

眼神的主要使用技巧有:环视法,教师表情自然,环视全班,让每个学生都感觉老师注意到了自己,起到很好的组织教学作用;注视法,教师较长时间的将目光固定于某个学生或某个目标,辅助不同的表情,可以警醒学生,提高注意力;牵引法,教师的目光吸引学生的目光,辅助以动作,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教学目标。

教师眼神切忌以下几种情况:目光虚飘,教师眼神躲闪,或者目光始终在全班扫视而不真正注意学生,让学生感觉不受重视或认为教师业务水平低下;视而不见,教师不正眼看学生,眼神不是盯着天花板就是低头看讲台,不能与学生的目光正面交流,显得心虚胆怯;专注局部,教师的眼神只对着几个得意学生,或者只习惯看前几排,或者总盯着后几排和调皮的学生,让其他同学开小差、搞小动作有了可乘之机。

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

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

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自然科学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一系列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那么,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呢?下面将从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思想品质、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学科知识小学自然科学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包括科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等。

同时,自然科学教师还要精通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并且能够将知识体系整合为富有生命力的学科体系。

只有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教学能力除了学科知识,小学自然科学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

其中,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恰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教学组织能力是指自然科学教师能够熟练运用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教学方法和技巧则是指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三、思想品质小学自然科学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包括正确的价值观念、敬业精神、责任心、集体荣誉感等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团队、爱社会的精神。

四、职业素养最后,小学自然科学教师还应该具备高度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质等方面。

职业道德是指教师要恪守职业操守,遵循职业准则,高度负责地对待工作;职业精神则是指教师要戒骄戒躁,不断追求提高,使教育教学工作更为出色;职业素质则是指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结构、高超的技能和自我完善的动力。

综上所述,小学自然科学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一系列教学能力、思想品质和职业素养。

希望每一位自然科学教师都能够不断提高自己,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岗位职责-小学科学教师岗位职责4篇

岗位职责-小学科学教师岗位职责4篇

岗位职责-小学科学教师岗位职责岗位职责-小学科学教师岗位职责精选4篇(一)1. 认真备课,制定小学科学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

2. 准备教学资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课件等,并确保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3.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才能,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根底知识和科学方法。

4. 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才能。

5. 组织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进展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才能。

6.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疑惑,引导学生动手理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7. 在课堂上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如讲授、讨论、演示、理论等,进步教学效果。

8. 跟踪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程度,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

9. 与学生和家长及时沟通,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10. 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积极与其他科学老师交流经历,进步教学程度。

11. 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与教学相关的工作。

岗位职责-小学科学教师岗位职责精选4篇(二)1. 负责公司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组织和管理,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2. 承当文件的起草、整理、归档和传递工作,包括函件、报告、备忘录等办公文书的撰写和处理。

3. 组织和安排会议,包括会议的筹备、议程的制定、会议室的预定等工作,并负责会议记录和整理睬议文件。

4. 协助上级领导完成日常工作,如处理来往文件、和____,跟进工作进展等。

5. 管理办公室的办公用品、设备和资产,包括采购、维修、保养等工作。

6. 维护办公室的秩序和文明,保持办公环境的整洁和平安。

7. 协助解决办公室各类问题和纠纷,提供相关支持和协助。

8. 协助组织公司内部的活动和庆贺,如年会、员工生日会等。

9. 负责员工档案的管理和维护,包括员工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归档等工作。

10. 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岗位职责-小学科学教师岗位职责精选4篇(三)1. 负责制定和执行公司的运营策略和目的,确保公司的营运活动顺利施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
发表时间:2010-05-06T23:09:45.780Z 来源:《新华教育导刊》2010年第4期供稿作者:宋允乐(青州市何官镇孙板小学山东青州262513)
[导读] 科学教师应具备所有教师都具备的课堂教学,语言表达,电化教学等基本能力
【摘要】科学教师应具备所有教师都具备的课堂教学,语言表达,电化教学等基本能力,还应具备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绘画能力。

【关键词】科学教师;教学基本功;能力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he teacher should have of the teaching basic achievement
Song Yun-le
【Abstract】The science teacher should have all classroom teaching that the teacher all has, language expression, electricity turn teaching etc. basic ability, return should have ability of investigation, study ability, begin ability, observation ability, expression ability, painting ability.
【Key words】The teacher of science;The teaching basic achievement;Ability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

因而科学教师不仅应具备所有教师都具备的课堂教学(诸如备、讲、批、辅、考、评研等)、“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即规范字、普通话)、语言表达(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针对性、条理性、启发性、生动性、审美性、独创性等)、电化教学(器材操作、软件制作及适时使用等)等基本能力外,还应有其自己的职业特点和基本素质。

1.探究能力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这就要求老师其一本身要有探究意识;其二知道什么是探究,明确怎样探究;其三能够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假如一个老师缺乏探究的欲望和激情,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视而不见,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漠不关心,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怎么可能会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呢?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科学教师要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保护、保持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

首先要热爱生活,永葆一颗不泯的童心,参与孩子们的科学学习,诸如一起捕捉小动物、一起种植花草树木;再则养成凡事爱问“为什么”的问题意识, “怎么解决”的思维习惯,不弄清楚不罢休的探索精神。

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也提高了。

2.学习能力
“加强学习”是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的基本要求。

会学习、善于学习、能够终生学习则相对科学教师而言则意义更加深远。

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仅喜欢问“这是什么”、“为什么”,而且思维活跃,提出的问题往往让老师意想不到、始料不及。

老师一次、两次答不上来还情由可原,如果经常答不上来,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将大大的打了折扣。

因此,科学教师不仅要像其他教师那样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课改经验,学习课标、教材和教师用书,而且要博览群书,使自己具备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

一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文化知识;二是《科学课》、《小学科技》等专业杂志;三是像《自然博物馆》、《十万个为什么》等知识性书籍;四是像《动物世界》、《人与自然》、《探索发现》等电视节目。

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收集、整理各类信息,地理、天文新发现,科学、技术新动态,物理、化学新进展,等等。

日积月累,在不知不觉中知识面将不断扩大,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3.动手能力
一要会做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

这里的“会做”,不能肤浅地理解为只要能够照葫芦画瓢完成了实验就算会做了。

这里的“会做”是指对每一个实验的目的、材料、技巧、时间、效果、注意事项、甚至改进方法都心中有数,操作规范,得心应手;并明确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二要会制作简单的教学具(如模型、标本)或对已有的器材进行合理改造。

能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简单、实用的教学材料是科学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三要会引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种植饲养、科学考察、制作加工、查问资料等等动手实践活动教师不仅要亲身参与,而且要随时掌握和调控学生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四要会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能够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4.观察能力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学习的基础,而在小学阶段则以观察为主,且多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它是小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活动方式。

这就需要小学科学教师一是自己会观察,二是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活动之前,要明确为什么观察,怎样观察;活动时,要让学生充分地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外部特征;不仅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善于透过表面看本质;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逐步明白:⑴要综合运用感官;⑵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⑶探究能力、科学素养是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而内化形成、发展的;⑷观察必须全面、认真;只有尽可能多的收集事实,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⑸学会记录。

能够用文字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对象;⑸学会统计和比较。

自己观察的结果与他人观察员的结果相比较,相同点、不同点有哪些,说明了什么。

5.表达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中一些看似浅显的规律,其背后常涉及到一些深奥的科学道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适时适度地讲解,将学生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所蕴含的科学道理深入浅出地讲出来,并且能使学生爱听,听懂,乐于接受。

小学科学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自行构建知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有的老师不敢讲解,怕别人说他又回到传统教学的老路了;有的不会讲解,一种表现是将科学课上成了物理课或化学课、生物课,学生不知所云;一种是低估了学生,怕学生听不懂、看不明,反复讲解、反复示范。

再则,儿童充满幻想和好奇心,总会提出许多诸如 “太阳为什么是圆的”、“海水为什么是蓝蓝的”、“乌龟为什么能活上千年”的问题,我们都应尽量满足学生的愿望,利用课余时间讲各种有趣的自然现象,讲科学家的故事,讲一些自然界中的未解之谜,通过言传身教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学科学、爱科学和用科学。

在提高我们自己表达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刻意锻炼他们,将自己想的、做的、看的、听的问题或实验或现象或结论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流畅地表述出来。

6.绘画能力
科学教师不仅要会写,写教学案例,写实验报告,写教学论文,写制作说明等等。

而且要会画,能画简单的挂图、线路图、说明图、流程图,能绘制投影胶片,能办科技板报或科普专栏。

这些基本功是科学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

来稿日期:2010-04-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