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析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 案例分析
一、北京地铁房山线列车救援事故
(三)客流控制
2013年2月17日19时15分,2119次FS015车在良乡大学城北站 发车时,司机操作1号车门选向开关过程中,此开关旋钮脱落。 当时司机误认为门选向开关在“0”位,多次进行安装无法恢复, 联系行车调度员,前方车站需更换操纵台到尾车进行开关车门作 业。
(3)运营分公司安全质量部对门选向开关的脱落原因进行深 入分析,并联系京车装备有限公司,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彻 底解决车辆故障隐患。 (4)各检修中心对车辆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完善监控措施, 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及时通报乘务中心。
(5)组织公司所属各条线路相关单位,针对不同线路的特 点和需求,进行站车联动演练,提高“站车一体化”工作效 果,减少车辆故障对运营线的影响。 (6)将此事故制作成案例教育全体职工,深入进行技术理 论知识学习、提高应急事件处置能力。
第三,“站车一体化”联动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单司机制条件下,面对一名乘务员不能处理的故障, 站台人员除了帮助乘务员完成故障处理,还应对其作 业状态进行有效监控,对于发现的危及行车安全问题, 及时提示相关人员进行处理,避免事故影响的扩大。
(三)整改措施
(1)房山线乘务中心要继续加强对操规的培训;针对单司机 制条件下发生车辆故障后的处理办法进行演练;强化车辆基 本控制原理的讲解,提高乘务员应急故障处理实战能力,防 止车辆故障影响扩大。 (2)房山线检修中心要加强对门选向开关安装状态的检查, 制定专项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置预案,在彻底消除故障隐患之 前,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间接原因:首先,房山线乘务中心在乘务员培训、管理 中存在漏洞。一是乘务员在发生车辆故障后,未能严格按照 操作规定立即清人掉线,使车辆故障影响扩大,造成列车在 运营线救援。二是乘务员未能严格执行单司机制的相关规定

(完整版)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析

(完整版)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原因及预防一.重大交通事故类型1)铁路重大事故列车事故火灾事故恐怖袭击自然灾害2)城市轨道重大事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水灾事故多数是由于系统内部水管爆裂、地下结构破坏渗水等造成的水淹事故。

从发生的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来看,主要是上述5大类的事故和灾害,另外还发生过人员踩踏事故、重大停电事故等其他类型的重大运营事故,但发生的次数很少。

二.重大交通事故成因从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来看,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主要是人、车辆、线路、设备以及环境等因素。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包括地铁乘客、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在场人员所涉及的因素。

主要有恐怖袭击、工作人员的不当操作、乘客的不安全及不当行为。

车辆因素车辆所使用的阻燃材料是否合格、安全装置是否充足有效,对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车辆是否符合运行要求、车辆技术状况好与坏,会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

线路因素线路设计和施工缺陷,如道岔伤损、枕轨伤损、道床伤损、接触网伤损、钢轨断裂等均可能导致列车脱轨。

设备因素一是由于设备自身故障;另外由于运营管理不善引发的系统故障。

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的故障是由运营管理不善而引起的。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和系统内部环境。

自然环境因素是引发城市轨道交通重大运营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尤其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高架部分以及敞开段部分,往往在运营中受制于自然环境条件,还存在轨道周边外界异物侵限的危险。

内部环境主要是由设备用房等场所的常年阴暗潮湿环境和虫鼠害等,极易造成关键设施设备的故障,以及站厅内商业区域的可燃物易造成火灾三.重大交通事故特征分析(1)各类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分布:火灾事故发生比例最高,占到近一半的比例。

火灾事故、列车事故、恐怖袭击这三种事故类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主要重大事故,占总事故数的85%。

(2)各类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分布从世界范围发生事故的趋势来看,近年来,火灾发生的周期较早期在逐渐缩短,发生频率在大幅加快;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恐怖袭击事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绝大多数都集中在近10余年中,而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还将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一大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描述 (3)1.1 背景介绍 (4)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二、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6)2.1 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与发展历程 (7)2.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 (8)2.3 城市轨道交通特点分析 (9)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类型及特点 (10)3.1 恶性事故类别 (11)3.1.1 列车碰撞事故 (12)3.1.2 脱轨事故 (14)3.1.3 挤岔事故 (15)3.1.4 火灾事故 (16)3.1.5 恶劣天气应对不当引发的事故 (17)3.2 事故特点分析 (18)3.2.1 高风险性 (20)3.2.2 复杂性 (21)3.2.3 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严重 (22)四、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深入剖析 (24)4.1 案例一 (25)4.1.1 设备故障 (27)4.1.2 人为操作失误 (27)4.1.3 管理制度不健全 (28)4.2 案例二 (29)4.2.1 轨道设备老化 (30)4.2.2 列车检修不到位 (31)4.2.3 行车调度失误 (32)4.3 案例三 (33)4.3.1 设备隐患 (35)4.3.2 用火不慎 (36)4.3.3 应急预案缺失 (37)五、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防与应对策略 (38)5.1 加强设备设施维护管理 (40)5.2 提升员工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 (41)5.3 完善管理制度与流程 (42)5.4 强化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43)六、结论与展望 (44)6.1 研究成果总结 (45)6.2 对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发展的展望 (47)一、内容描述事故背景介绍:简要描述事故发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以及事故涉及的车辆、人员等相关情况。

事故过程描述:详细阐述事故发生的经过,包括事故发生前的预警信号、事故发生时的现场状况、事故后的救援行动等。

事故原因分析:通过对事故现场的调查、分析以及相关数据的收集,阐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如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管理不善等。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析
城市轨道重大事故均有发生的可能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呈现分散不确定性,不可控因素较多
五城市轨道交通事故预防方法
一般来说,地铁事故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如果单一因素可以造成事故,说明其系统设计不合理),而是需要一定条件的组合。因此,虽然系统存在各种隐患,但只要我们能认知并切断有关条件组合,一些事故便不会发生。
四.重大交通事故危害性特征分析
通过历年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典型事故的危害性分析,可归纳出重大运营事故及灾害的危害性特征如下:
(1)从单个事件的人员伤亡程度来看(见表6),火灾事故引发的人员伤亡人数最多,其次是爆炸袭击。
(2)次生危害大。从以往的城市轨道交通重大运营事故中不难看出,重大运营事故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故类型,一般容易引发其它次生的事故危害。
提高抢险救援能力,筑起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强调一个“救”字。
3.重大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1)各类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分布:
火灾事故发生比例最高,占到近一半的比例。火灾事故、列车事故、恐怖袭击这三种事故类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中的主要重大事故,占总事故数的85%。
(2)各类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分布
从世界范围发生事故的趋势来看,近年来,火灾发生的
周期较早期在逐渐缩短,发生频率在大幅加快;针对城市轨
线路因素
线路设计和施工缺陷,如道岔伤损、枕轨伤损、道床
伤损、接触网伤损、钢轨断裂等均可能导致列车脱轨。
设备因素
一是由于设备自身故障;另外由于运营管理不善引
发的系统故障。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的故障是
由运营管理不善而引起的。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和系统内部环境。自然环境因素是引发城市轨道交通重大运营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高架部分以及敞开段部分,往往在运营中受制于自然环境条件,还存在轨道周边外界异物侵限的危险。内部环境主要是由设备用房等场所的常年阴暗潮湿环境和虫鼠害等,极易造成关键设施设备的故障,以及站厅内商业区域的可燃物易造成火灾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析
具体预防方法:
1.加大对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教育。
2.高度重视技术改造,全面实施消隐工程,不断提高车辆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
3.改善运营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4.完善安全管理法律政策,强化安全管理力度
治理或消除隐患,突出一个“治”字。
努力强化科学管理,严密监控系统各要素的变化及其可能出现的隐患,突出一个“控”字。
道交通的恐怖袭击事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绝大多数都
集中在近10余年中,而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还将成为恐怖分
子袭击的一大目标。
(3)交通事故发生原因多样性
从发生的原因来看,事故致因呈现多样化。社会、自然和系统状态等运营管理所难以实施控制的环境因素,设施设备等系统自身因素,人为蓄意破坏行为、乘客不安全行为、工作人员不规范行为等人为因素,都可能引发重大运营事故。
城市轨道重大事故均有发生的可能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呈现分散不确定性,不可控因素较多
五城市轨道交通事故预防方法
一般来说,地铁事故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如果单一因素可以造成事故,说明其系统设计不合理),而是需要一定条件的组合。因此,虽然系统存在各种隐患,但只要我们能认知并切断有关条件组合,一些事故便不发生。
线路因素
线路设计和施工缺陷,如道岔伤损、枕轨伤损、道床
伤损、接触网伤损、钢轨断裂等均可能导致列车脱轨。
设备因素
一是由于设备自身故障;另外由于运营管理不善引
发的系统故障。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的故障是
由运营管理不善而引起的。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和系统内部环境。自然环境因素是引发城市轨道交通重大运营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高架部分以及敞开段部分,往往在运营中受制于自然环境条件,还存在轨道周边外界异物侵限的危险。内部环境主要是由设备用房等场所的常年阴暗潮湿环境和虫鼠害等,极易造成关键设施设备的故障,以及站厅内商业区域的可燃物易造成火灾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分析完整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案例分析完整

现场状况与列车受损情形
事故列车共有七节车厢,其中有五节出轨,第一节 车厢冲入大楼(距离轨道6公尺)的一楼停车场,第二节 车厢紧贴大楼边缘并严重扭曲变形,挤压成正常宽度的 一半。
事故原因分析(续)
经过此事故后,南京地铁在2007版《小行基地运 作规则》中规定:小行基地内道岔区段及其它300 米以下曲线半径线路原则上不得进行电客车连挂作 业。特殊情况下须进行连挂作业时,须确认车钩位 置,如果车钩自动对中不能达到对中范围的要求, 须进行手动调整。150米曲线半径的线路上进行连 挂作业时,由车辆系统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 导。
除需要司机停车确认外,也要督促开闭库门责任 人自查,做到双保险。
建议根据车辆限界确定库门最小的开启位,并在 相应的地方做好警示标志,以此作为大门开启程 度的标准。同时这也符合5S管理的思想。
库门开启警戒线设置示意图
错误位置
库 门




线

正确位置





线
库门
三、罗马地铁列车追撞事故
事故时间地点
此事故是由于对车辆在弯道连挂时车钩水平位移偏差预想 不够造成的,建议在《乘务应急处理规定》和《列车事故 救援应急预案》等文本中补充相关规定;并在以后的工作 中不断的收集类似的注意事项,不断的完善文本的编制。
小曲线线路半径标识方案预想
110m
如何防止此类事故在地铁发生?
由此引申我们还要考虑车辆在坡道连挂时车钩纵向 偏差会导致的后果,相关的技术规定有待与设备部 商定。 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培训计划。 从兄弟地铁多收集 一些特殊故障处理的资料,作为乘务人员培训的必 修课。 加大管理力度,严禁擅自操作 。理性对待没有把握 的陌生故障,及时请教专业工程师和相关领导。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事故案例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事故案例分析
图 11.4 事故模拟
• 3.造成的后果
• 造成150号列车驾驶室受损和第1节车厢的第2位转向架轮对脱轨,导致车体受 损,1号线全线停运。事故受损车体如图11.5所示。
图11.10车钩连挂碰撞
• 3、造成后果
• 两列车损毁变形,其中后方列车的第一节车厢残骸卡进前方列车尾达3公尺。 1人死亡, 约110人受伤,其中 6人伤势较重,死亡乘客与伤势较重人员皆位 于前列车的最后一节车厢内。
典型行车事故案例分析
行车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上海地铁一号线列车相撞事故
•1.案例概况
•2009年12月22日,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发生列车侧面相撞事故,事故地点位于 富锦路站至上海火车站之间的小交路折返段。当时下行方向150号列车以60.5公 里/小时的速度,由中山北路站开往上海火车站,驶近上海火车站时,驾驶员发 现前方信号灯为红灯,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随后系统才发出制定命令,但 此时列车制动距离已不能满足安全停车的要求。6点54分,载有乘客的150号列 车以16.5公里/小时的速度与正在折返的117号空载列车侧面相撞。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踩踏事件
事故原因:客流拥挤、恐慌、设施故障等 事故经过:某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发生踩踏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事故后果: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影响 事故教训: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人为因素
操作失误:员 工在执行任务 时出现错误或 疏忽,导致事
故发生。
信号错误:由 于通信系统故 障或人为错误, 导致列车接收 到了错误的信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 代化都市的重要基 础设施之一,其安 全运营对于保障人 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全、维护社会稳定 和推动城市可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添加标题
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的分 类:按影响范围分为局部事 故和系统事故,按发生原因 分为人为事故和自然事故。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的影响: 对乘客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对 城市交通造成影响,对轨道交 通系统运行造成干扰,对政府 和企业形象造成损害。
自然灾害影响
暴雨、洪水等 自然灾害导致 轨道短路或淹

地震、山体滑 坡等灾害导致 道断裂或塌

极端天气如暴 风雪、冰冻等 影响列车运行
安全
自然灾害导致 的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
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
建立应急预案: 针对不同类型的 安全事故制定详 细的应急预案, 明确各部门和人 员的职责和行动 方案。
强化安全管理制度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 能力。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 操作规程,确保员工遵守。
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机制, 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更 新,确保其安全可靠。
提升安全技术水平
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在列车、轨道、桥梁 等关键部位安装防护 装置,提高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预防方法:
1.加大对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教育。
2.高度重视技术改造,全面实施消隐工程,不断提高车辆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
3.改善运营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4.完善安全管理法律政策,强化安全管理力度
治理或消除隐患,突出一个“治”字。
努力强化科学管理,严密监控系统各要素的变化及其可能出现的隐患,突出一个“控”字。
线路因素
线路设计和施工缺陷,如道岔伤损、枕轨伤损、道床
伤损、接触网伤损、钢轨断裂等均可能导致列车脱轨。
设备因素
一是由于设备自身故障;另外由于运营管理不善引
发的系统故障。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的故障是
由运营管理不善而引起的。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和系统内部环境。自然环境因素是引发城市轨道交通重大运营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高架部分以及敞开段部分,往往在运营中受制于自然环境条件,还存在轨道周边外界异物侵限的危险。内部环境主要是由设备用房等场所的常年阴暗潮湿环境和虫鼠害等,极易造成关键设施设备的故障,以及站厅内商业区域的可燃物易造成火灾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原因及预防
一.重大交通事故类型
1)铁路重大事故
列车事故
火灾事故
恐怖袭击
自然灾害
2)城市轨道重大事故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水灾事故多数是由于系统内部水管爆裂、地下结构破坏渗水等造成的水淹事故。
从发生的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来看,主要是上述5大类的事故和灾害,另外还发生过人员踩踏事故、重大停电事故等其他类型的重大运营事故,但发生的次数很少。
2.重大交通事故成因
从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来看,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主要是人、车辆、线路、设备以及环境等因素。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包括地铁乘客、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在
场人员所涉及的因素。主要有恐怖袭击、工作人员的不当
操作、乘客的不安全及不当行为。
车辆因素
车辆所使用的阻燃材料是否合格、安全装置是否充足有效,对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车辆是否符合运行要求、车辆技术状况好与坏,会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
城市轨道重大事故均有发生的可能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呈现分散不确定性,不可控因素较多
五城市轨道交通事故预防方法
一般来说,地铁事故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如果单一因素可以造成事故,说明其系统设计不合理),而是需要一定条件的组合。因此,虽然系统存在各种隐患,但只要我们能认知并切断有关条件组合,一些事故便不会发生。
提高抢险救援能力,筑起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强调一个“救”字。
道交通的恐怖袭击事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绝大多数都
集中在近10余年中,而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还将成为恐怖分
子袭击的一大目标。
(3)交通事故发生原因多样性
从发生的原因来看,事故致因呈现多样化。社会、自然和系统状态等运营管理所难以实施控制的环境因素,设施设备等系统自身因素,人为蓄意破坏行为、乘客不安全行为、工作人员不规范行为等人为因素,都可能引发重大运营事故。
(3)危害影响范围广。城市轨道交通重大运营事故或灾害的影响往往不仅局限于发生地点。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相对封闭、网络连通的特点,通常其影响范围会快速扩散。
据统计2001至2005年全路发生路外伤亡事故60037件,伤亡60643人其中死亡40532人重伤17015人轻伤3096人
从总体上讲,大多数发生在行车区间,在车站以及线路相关地点
四.重大交通事故危害性特征分析
通过历年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典型事故的危害性分析,可归纳出重大运营事故及灾害的危害性特征如下:
(1)从单个事件的人员伤亡程度来看(见表6),火灾事故引发的人员伤亡人数最多,其次是爆炸袭击。
(2)次生危害大。从以往的城市轨道交通重大运营事故中不难看出,重大运营事故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故类型,一般容易引发其它次生的事故危害。
3.生比例最高,占到近一半的比例。火灾事故、列车事故、恐怖袭击这三种事故类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中的主要重大事故,占总事故数的85%。
(2)各类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分布
从世界范围发生事故的趋势来看,近年来,火灾发生的
周期较早期在逐渐缩短,发生频率在大幅加快;针对城市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