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编制

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编制
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编制

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编制说明(征

求意见稿)

1 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

1.1 标准制定背景

家禽生产性能测定,是指在相对一致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水平下对家禽目标性状进行度量的过程。性状度量是获取测定对象某一时间段、某一性状的外在表型值,而表型值则是环境与遗传互作的结果,是透过表相评估家禽可遗传能力的客观依据。因此,生产性能测定是家禽育种的基础,只有严格按照测定、评估、选种的流程开展育种工作,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遗传改良效果。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2012-2020)和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中都把性能测定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提出要完善生产性能测定技术与管理规范,保证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准确性、规范性和可重复性。

家禽生产性能测定结果的判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作,首先一些家禽质量与数量性状的划定和度量非常复杂;其次不同禽类生理习性差异也较大,如鹅是季节性繁殖的,鸡鸭一般都能全年产蛋,再者即使同种禽类生产性能差异也较大,如生长速度较快的白羽肉鸡,42天可达2.8 kg以上,而达到相同重量的黄羽肉鸡优质型则要饲养到100天以上。因此要有一套统一的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才能保证测定数据的规范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现有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NY/T 823-2004)的制定为我国家禽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家禽资源保护与评估、新品种培育、生产性能测定以及推广应用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提供了较为科学、客观的依据。然而标准制定已经有12年的时间,如今家禽品种培育技术较12年前已有较大进步,各种测定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原标准主要技术内容需要做较大修改才能适应当前家禽遗传资源保护、遗传育种、生产、质量监测和推广的需要。

现有标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不够全面,如原标准中只涉及到鸡、鸭、鹅等禽种,对于近几年发展迅猛的肉鸽、鹌鹑等特禽未列入其中; 2、不够科学,如标准中快大型肉鸡、蛋鸭的育雏育成阶段的划分与实际生产中出入

较大,黄羽肉鸡分为快速型、中速型和优质型,按照统一的阶段划分显然不符合生产实际;蛋重的概念部分,应规定某一统计期内平均蛋重及总产蛋重量等。3、不够先进,原有标准的相关技术参数不能体现现有家禽育种与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如一些蛋品质指标的测定原标准中还是采用最为原始的测定工具进行度量,现有已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仪器设备等。

综上所述,原有标准已严重不适应我国家禽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NY/T 823-2004)的修订工作迫在眉睫,通过修订使标准更加全面、科学、客观和权威,并具有先进性,为家禽科研、教学、生产和推广单位开展家禽性能测定提供科学标准,对推动我国家禽遗传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任务来源

根据农业农村部下发的《农业部关于支付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经费等项目资金的通知》(农财发[2016]29号),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承担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农业行业标准修订项目,项目计划号为:农财发[2016]29号201637。

2 主要工作过程

2.1起草阶段

2016年8月,项目下达后,成立了以高玉时研究员为首席专家的标准修订小组,收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的相关资料。

2016年9月,起草小组广泛开展调研工作,向有关家禽教学、科研和家禽企业的专家进行咨询和调研,征求原标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其需要的修订的内容,掌握修订该标准的第一手资料。

2016年10月,在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起草小组编制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修订方案,并邀请相关专家对本标准修订方案进行论证。

2017年3月,根据调研结果和修订方案专家组意见,标准起草小组于完成了标准草案的第一稿,召开起草小组会议逐条讨论,并邀请相关专家点评。

2017年9月,起草小组对标准草案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

稿。

2.2征求意见

2017年9月,发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科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广西畜牧兽医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北京农林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等有关单位的专家进行广泛征求意见。共发出征求意见稿21份,收到返还意见18份。

2018年3月,标准起草小组对收到的专家意见,进行整理,相同的意见进行合并,汇总了39条意见。召开标准起草小组会议,逐一对专家意见进行处理,采纳了其中的35条建议。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初步形成了标准送审稿。

2.3预审阶段

2018年5月,受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托,农业农村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扬州)组织9位专家于2018年5月24日对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修订(初审稿)进行了预审。专家组由文杰、王金玉、卢立志、孟和、杨长锁、王志跃、姜润深、詹凯、陈益填等9人组成。专家组在听取了标准起草组汇报的基础上,逐字逐句对标准初审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质询,并查阅了编制说明等文件。

专家组认为:

(1)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是对原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及其度量统计方法》(NY/T823-2004)的修订,符合生产和科研需要。内容叙述正确,文字格式规范。

(2)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对鸡、鸭、鹅、鸽和鹌鹑等家禽的生产阶段划分、孵化、生长发育、产蛋与繁殖、肉用性能、饲料利用、肝用性能等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具有准确性、科学性、实用性,适用于家禽生产和科研。

(3)专家组建议:a)每条术语应有定义和相对应的度量的方法;b)生产类型调整按照肉用禽、蛋用禽和种禽进行划分,并调整为表格的方法描述;c)规范名词术语的英文表述;d)增加中英文索引表。

(4)专家组成员一致同意通过预审,并建议标准起草小组根据专家审定意见进一步修改后形成送审稿,报全国畜牧业标准委员会尽快审定。

3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

3.1 本标准制定的原则

本标准编制严格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要求,在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产业政策的要求的前提下,对标准制定的内容包括范围、生产阶段的划分、孵化、生长发育性能、产蛋性能、肉用性能、饲料利用性能、肝用性能以及其他性能等进行了规定。该标准的编制,在充分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综合国内相关研究资料和标准,采用和吸收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尽量与国际标准靠拢。在起草过程中,力求文字简练,用语规范,通俗易懂,易于掌握,又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靠性,这是标准制定的原则。

3.2 主要技术内容确定及依据

3.2.1 依据的相关标准和参考资料

本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畜牧法》、《畜禽品种、配套系审定及遗传资源鉴定技术规范》以及《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及其度量统计方法》(NY/T823-2004)等。本标准主要规定了范围、生产阶段的划分、孵化、生长发育性能、产蛋性能、肉用性能、饲料利用性能、肝用性能以及其他性能等,涵盖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

3.2.2 标准主要修订内容及确定依据

(1)增加了家禽各个生产阶段术语的定义

为便于准确理解和划分不同禽类和不同用途的禽类生产阶段,本标准增加了育雏期、育成期、育肥期和产蛋期的术语定义。这些术语定义主要是参考《家禽生产学》(2010年版)、《家禽育种学》(1991年版)、《中国畜牧兽医辞典》(1996年版)等文献资料。增加部分的内容表述如下:

“2.1.1

育雏期brooding period

雏禽出壳后需要借助于人工给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阶段。

2.1.2

育成期rearing period

蛋(种)用禽自育雏期满后至接近性成熟转入产蛋舍前的生长阶段。

2.1.3

育肥期fattening period

肉用禽自育雏期满后至上市的生长阶段。

2.1.4

产蛋期laying period

蛋(种)用母禽从开始产蛋至淘汰的生长阶段。”

(2)增加了鹌鹑和鸽子相关内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品质和安全的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几年鸽业和鹌鹑业发展迅速,对鸽和鹌鹑的育种、生产和推广力度不断加大,育种和生产单位不断涌现,相关品种质量检测以及审定工作迫切需要规范各项测定技术。制订内容主要依据《特禽生产学》(2013年版)、《蛋鸽饲养管理技术规程》(GB/T 36196-2018)、《家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遗传资源鉴定条件》(2016年讨论稿)等文献。本标准修订新增鹌鹑和鸽子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如下:

表1 新增鹌鹑和鸽子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

(3)修改了不准确的英文对照

旧标准制订的年代较为久远,限于当时的信息收集条件,原标准中一些名词术语的英文翻译和欧美习惯叫法有一定偏差,函审和会议预审专家均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为此标准修订小组查阅了大量英文文献,并且和国外同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主要对以下名词术语英文翻译进了修改:

表2 术语英文翻译修改内容

(4)增加了肥肝禽相关内容

由于鹅肥肝、鸭肥营养丰富,质地细嫩,风味鲜美,脂肪含量高达60%左右,且绝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欧美消费者将其视为世界三大美味之首。我国是鹅、鸭肥肝的主要出口国,肥肝鹅、肥肝鸭的育种与生产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各高校、科研单位以及种鹅生产企业在科研、生产和推广中迫切需要统一的性能测定方法,因此本标准修订过程增加了相关内容。制订内容主要依据《肝用鹅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NY∕T 3184-2018)、《中国鹅业》(2009年版)等文献。主要增加内容见表3。

表3 新增肥肝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

(5)增加了新型测定工具

原标准中蛋品质指标的测定设备均为原始的仪器,测定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测定效率也低,随着近年蛋品质多功能测定、蛋形指数测定仪、蛋壳色泽测定仪等新型蛋品质测定设备的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提高了蛋品质测定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标准修订过程中蛋品质指标测定增加了新型设备的使用等相关内容,主要增加以下新型测定工具:

表4 新增新型测定工具

(6)孵化修改为繁殖性能,并对原内容顺序进行了调整

孵化内涵太小,原标准中3.5种母禽产种蛋数和3.6种母禽提供健雏数并不属于孵化的范畴,将其列入孵化性能并不合理,因此本标准修订将孵化性能名词术语及有关内容调整为繁殖性能更为科学、更为准确。

(7)存活率单独列为一章

将原标准中生长中育雏期存活率、育成期存活率,产蛋性能中种母禽存活率,以及新增加的填饲存活率合并为存活率这一章,更为明了,层次更清楚。

(8)生产阶段划分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并在附录中以表格形式进行呈现

原标准中“速生型”和“优质型”等概念不科学,易引起歧义,新版本对此进行了纠正,统一以快大型、中速型和慢速型进行分类,更为合理和科学;原标准中肉鸡、肉鸭和肉种鸡未按快大型、中速型和慢速型进一步细分,不太符合生产实际;根据目前产业发展状况,增加鸽子、鹌鹑和肥肝禽的内容;原标准该内容包含大量的数字,数字的表述方法也不符合GB/T 1.1-2009标准要求,新版标准把此部分内容整合到附录A中,改用附录表格的形式呈现更加清晰明了。同时也符合GB/T 1.1-2009起草规则。

原标准内容:

2.1肉用禽生产

2.1.1速生型肉禽

速生型肉禽以生长速度快、体形大为特征。育雏期:鸡(0~4)周龄,鸭(0~3)周龄,鹅(0~3)周龄。育肥期:鸡5周龄至上市,鸭4周龄至上市,4周龄至上市。

2.1.2优质型肉禽

优质型肉禽体型、毛色、肤色等符合市场要求;肉质佳或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等特征。育雏期:(0~5)周龄。育成期:6周龄至上市。

2.2 种禽和蛋用禽生产

2.2.1育雏期

(蛋鸡、肉鸡):(0~6)周龄。鸭、鹅:(0~4)周龄。

2.2.2育成期

蛋鸡:(7~18)周龄。肉用鸡:(7~24)周龄。蛋鸭:(5~16)周龄。肉种鸭:(5~24)周龄。中、小型鹅:(5~28)周龄。大型鹅:(5~30)周龄。

2.2.3产蛋期

蛋鸡:(19~72)周龄。肉种鸡:(25~66)周龄。蛋鸭:(17~72)周龄。肉种鸭:(25~64)周龄。中、小型鹅:(29~66)周龄。大型鹅:(31~64)周龄。”。

修订后新版标准内容在附录中以表格形式呈现:

表A.1 肉用禽生产阶段划分

表A.2 种用禽生产阶段划分

表A. 3 蛋用禽生产阶段划分

(9)增加了中英文索引

根据GB/T 1.1-2009中术语类标准起草规则和要求,增加了汉语拼音索引和英文对应词索引(见索引)。

3.2.3 新旧版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改变说明

修订标准与与原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及其度量统计方法》(NY/T823-2004)对比,主要修订内容见表5。

表5标准主要修订内容

4. 采用国际标准

5. 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严格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各项技术内容与我国目前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没有冲突、矛盾和重复。

6.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7. 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意见

标准不涉及到有关强制性标准所要求的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内容,建议将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尽快发布实施。

8.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通过本标准的修订,家禽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将更加科学和规范,家禽育种工作中所需信息的来源更加准确和可靠,政府管理部门决策的依据更加科学。建议通过以下措施大力宣传,组织培训学习新版行业标准,使其尽快贯彻实施。

(1)在《中国家禽》、《中国禽业导刊》和中国家禽信息网等有关媒体上宣传本标准;

(2)通过有关行政、技术推广部门介绍、宣传本标准;

(3)通过有关会议介绍本标准;

(4)对家禽育种、教学、生产和管理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本标准的培训,宣传贯彻本标准

9. 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新版《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代替《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NY/T 823-2004)。

10. 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农业行业标准

农业行业标准 《生物质热解燃气质量评价标准》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2020年2月

目录 一、标准任务来源和制修订背景(必要性) (1) 二、标准编制工作情况 (3) 三、标准编制原则 (4) 四、质量要求相关标准分析 (5) 五、标准编制主要内容 (12) 六、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17) 七、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17) 八、重大分歧意见处理经过和依据 (17) 九、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17) 十、建议 (18) 十一、重要内容的解释和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18)

《生物质热解燃气质量评价标准》标准编制说明 一、标准任务来源和制修订背景(必要性) 《生物质热解燃气质量评价标准》标准制定来源于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的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合同编号14192043,签订日期2019年6月20日)。 当前,我国农村清洁能源供需矛盾依旧突出,农村能源仍以煤炭、秸秆薪柴为主,占农村能源消耗总量的一半以上。农村生活用能中煤炭消耗量1.55亿吨,秸秆薪柴消耗量1.94亿吨,二者折合标煤2.13亿吨,占农村用能总量的26.0%;农村生产用能中煤炭消耗量 1.69亿吨,秸秆薪柴消耗量0.48亿吨,二者折合标煤1.46亿吨,占农村用能总量的24.7%。农村地区煤炭、秸秆薪柴燃烧效率低,使用量大、时间集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严重。生物质热解联产技术,可以将秸秆等生物质转化成热解气和生物炭,热解气属于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能够提供清洁用能,生物炭可以作为炭基肥改良土壤。该技术可将秸秆变废为宝,能够转化为新能源,开发形成电、气、热、燃料等多元化产品,具有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发展生物质热解联产产业,能够为我国农村地区提供新型清洁能源,有利于优化农村用能结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生物炭能够直接加工成炭基肥产品,采用炭基肥替代化肥,减少化肥施用,促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提升农产品品质。秸秆热解联产技术产业可以满足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清洁能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 《高纯镁挤压棒材》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行业标准《高纯镁挤压棒材》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 项目来源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的工信厅科[2017]40号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文件精神,由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主导制定《高纯镁挤压棒材》行业标准工作,完成年限为2019年,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项目计划号为:2017-0130T-YS。: 2、主要工作过程 2.1编制原则及意义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知名的科研所、大学及医院组成了创新团队,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生物医用高纯镁挤压棒材和医用外科植入物的研究,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医用外科植入物用可降解高纯镁挤压棒材的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它的问世,填补了国内在骨科内植入材料领域的空白,改变了目前国内骨科内固定物市场主要被进口产品占领的局面,进而实现高纯镁骨科内植入材料进入国际市场。 为保证骨科用高纯镁挤压棒材的生产质量及市场推广,研发和制定骨科用高纯镁挤压棒材行业标准,作为未来技术发展的基础,对生物医用材料的推广和临床应用非常有必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2.2工作分工 本标准由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主导起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巢湖云海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镁安镁业科技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负责起草单位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行业领域、技术和合作研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行业优势: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集轻合金材料成型、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广东省生产轻质合金产品的知名企业。具备从模具设计、制造至原材料熔炼、提纯、挤压、压铸成型、精加工、表面处理、检测、包装等完整的生产技术,具有从事轻质合金材料研发的先天优势。 2)合作研究优势: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以来都十分重视与研究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合作方式、条件保障和成果转化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2009年,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广东省科技厅支持下联合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知名的科研院所、大学及医院组织创建了“生物可降解镁及镁合金及相关植入器件创新团队”; 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新材料专家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于2011年组织成立了“医用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国内从事可降解镁合金植入器械研发的主流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于当年5月26日在北京签订协议书正式成立。 3)技术优势:近几年来,宜安科技以医用镁合金产业联盟和创新科技研发团队为基础,创建了宜安科技松山湖研究院和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及其相关植入器件

标准编制说明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为了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省经贸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制定了2009年福建能源地方标准制订计划,由省冶金行管办负责组织《铝及铝合金板带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福建省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将标准的起草等任务下达给中铝瑞闽铝板带有限责任公司,计划编号为:。 1.2 预期社会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节能减排发展战略,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明确的节能目标。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福建省地方标准的制定将引导我省铝板、带材生产企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我省铝板、带材生产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我省铝加工业整体技术水平,降低物耗能耗,重视环境保护,从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1.3 主要工作过程 1.3.1 前期调研 中铝瑞闽公司为了完成省冶金办下达的能耗标准编制任务,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编制过程中所涉及的产品品种、能耗种类、工艺能耗、辅助能耗、各产品工艺流程等方面的进行调查摸底,收集了国家关于能耗限额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铝加工能耗现状和行业标准,制定了调查表收集了省内外其它企业的实际能耗数据,共收集到南平铝等3家书面回复,进行产品能耗的汇总分析、作为各类产品能耗指标分档定级依据,同时对参考标准YS/T694.1《变形铝及铝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第1部分:铸造锭》,YS/T694.2《变形铝及铝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第2部分:板、带材》行业标准的指标适用性进行对比分析,以保证该省级地方能耗标准的先进性、广泛性和实用性。 1.3.2 征求意见稿形成 本标准起草小组结合省冶金行业协会关于分档的意见对本标准讨论稿进行了认真修改,于2009年12月底形成了《铝及铝合金板带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福建省地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1.3.3 标准初审会 2010年01月29日由省经贸委冶金行管办组织在福州召开《铝及铝合金板带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的初审会,省内4家铝加工企业和标准化研究所、质量监督局、节能监测中心等单位和部门的专家参会,通过研讨根据修改意见,达成共识。与会单位和专家如下:林臻毅福建省标准化研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719.1~719.3—2003 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Environmental impact test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2003-12-01发布 200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 ICS 65.020.99 B 20

目录 NY/T 719.1-2003 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 (1) NY/T 719.2-2003 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 检测 (9) NY/T 719.3-2003 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719.1—2003 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 Environmental impact test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 Part 1: testing the survival and competitive abilities 2003-12-01发布 2004-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 ICS 65.020.99 B 20

NY/T 719.1-2003 前言 NY/T 719《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 ——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 ——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 本部分是NY/T 719的第1部分。 本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彭于发、彭德良、喻德跃、强胜、李宁、付仲文。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塔格糖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塔格糖》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D-塔格糖(D-tagatose)属于稀有糖的一种,是一种罕见的天然己酮糖,甜味类似于蔗糖,而热量值只有1.5kcal/g,仅相当于蔗糖热量值的30%;10%(w/w)浓度D-塔格糖甜度为蔗糖的92%,没有后味也不会产生任何不良风味,是FDA批准的5种低能量甜味剂中唯一一个口感、甜度和蔗糖最相似的甜味剂。D-塔格糖具有低热量、降血糖、调节肠道菌群、防龋齿、抗衰老作用、防止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本标准项目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物技术领域,及时制定标准规范非常重要。 2001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正式批准D-塔格糖作为甜味剂用于食品饮料业以及医药制剂中;JECFA第57次会议批准D-塔格糖用于食品添加,推荐ADI值0—80 mg/kg:欧盟也于2005年12月批准D-塔格糖在欧洲上市;目前D-塔格糖在美国已被大量用于健康饮料以及酸奶、果汁等产品中作为白糖的代用品。D-塔格糖产品目前已获得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等食品卫生部门批准使用,在我国仍未获得产业化。本标准国内首次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于2011年组织上报,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2011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4)归口,计划号为2011-2447T-QB,计划名称为《结晶塔格糖》,后调整为《塔格糖》。 2.简要起草过程 2011年10月工信部标准制修订计划下达后,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于2012年3月15日召开了标准启动工作会议,和有关起草单位一同针对制定《结晶塔格糖》行业标准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并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牵头组织该标准的制定工作,山东绿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主起草单位,负责写出标准文本(第一稿)。按照具体工作时间和进度,2012年6月15日,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结晶塔格糖》行业标准第二次起草工作组会议。针对标准文本(第一稿)进行讨论,会后,综合各方意见,整理修改成标准文本(第二稿)。之后,进行了大量样品检验,完成数据汇总分析,为标准方法的确定提供了有力依据,标准名称调整为《塔

农业行业标准饲料原料稻谷

农业行业标准《饲料原料稻谷》 编制说明(送审稿) 一、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 1、标准制定背景 稻谷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指没有去除稻壳的子实,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稻属普通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稻亚种。稻谷籽粒的外形结构主要由稻壳和稻米两部分组成。稻壳的厚度为25~30μm,质量约占谷粒的18%到20%。稻壳的厚薄和质量与稻谷的类型、品种、栽培及生长条件、成熟及饱满程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成熟、饱满的谷粒,稻壳薄而轻。粳稻的稻壳比籼稻的薄,而且结构疏松,易脱除。早稻的稻壳比晚稻的稻壳薄而轻。未成熟的谷粒,其稻壳富于弹性和韧性,不易脱除。稻谷脱壳之后即可得到糙米,糙米表面平滑有光泽。稻谷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我国稻谷年产量达2.0到2.1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7.5%,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6.9%,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3,产区遍及全国各地,主要产区分布在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各品种间分布区域差异较大。黑龙江、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和安徽7省的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国内六成以上。 稻谷营养成分与国际二级玉米相当,其中稻谷的蛋白质品质、氨基酸平衡性、微量元素含量甚至优于玉米。此外玉米所含的脂肪虽高于稻谷,但玉米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不利于肉品质的提升和肉的储藏。然而稻谷的粗纤维含量比玉米高,适口性很差,营养成分的消化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直接用作饲料效果不佳,经脱壳处理后的糙米饲用价值大大提升,甚至优于玉米。但是脱壳处理的成本较高,导致糙米提供的单位重量的蛋白质的可比价格较高。因此,如果能培育出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出糙米率高的稻谷品种,作为畜禽的饲料是一条经济可行的途径。 不同品种稻谷的营养特性和营养成分有差异,其中干物质在86%左右,差异不大,粗蛋白质含量在5.3%到8.8%范围内,粗纤维含量在5.5%到12.5%范围内,粗脂肪含量在1.3%到2.5%范围内,粗灰分在3.0%到5.0%范围内,稻谷的营养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差异导致不同糙米之间的差异,脱壳后的糙米的粗蛋白质含量略有提高,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不同品种差异较大。糙米可为猪、牛、羊、鸡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 《海绵镉》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海绵镉行业标准起草小组二0一八年六月

一、工作简况 1.立项目的 镉用途很广,镉主要用于钢、铁、铜、黄铜和其他金属的电镀,对碱性物质的防腐蚀能力强,镉可用于制造体积小和电容量大的电池,镉的化合物还大量用于生产颜料和荧光粉,硫化镉、硒化镉、碲化镉用于制造光电池。如镉的化合物曾广泛用于制造(黄色)颜料、塑料稳定剂、(电视映像管)荧光粉、杀虫剂、杀菌剂、油漆等,镉黄为硫化镉与硫酸钡组成,镉具有较大的热中子俘获截面因此含银(80%)铟(15%)镉(5%)的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中子吸收)控制棒,镉氧化电位高,故可用作铁、钢、铜之保护膜,广用于电镀防腐上,镍-镉和银-镉、锂-镉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等优点,镉作为合金组土元能配成很多合金,如含镉0.5%~1.0%的硬铜合金,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镉(98.65%)镍(1.35%)合金是飞机发动机的轴承材料。同时碲化镉已成为薄膜光伏技术的研发重点。碲化镉太阳电池潜力很大,目前有数百名研究人员在德国、中国、印度、和美国四个研究中心紧张进行GE太阳能技术的开发。 镉在自然界中相当稀少,常伴生于硫化锌铅矿,特别是闪锌矿(ZnS)之中,目前,在自然界中主要成硫镉矿而存在;也有小量存在于锌矿中,所以也是锌矿冶炼时的副产品。镉的主要矿物有硫镉矿(CdS),赋存于锌矿、铅锌矿和铜铅锌矿石中。镉的世界储量估计为900万吨。镉探明自然储量约为180万吨,可开采储量60万吨。中国镉矿查明资源储量394686吨,我国镉矿约占世界镉矿资源总量的23%,居世界第一位。我国镉矿集中分布在云南省,占我国镉矿查明资源储量的48.2%。主要分布在云南(48.2%)、四川(6.5%)、广东(6.1%)、湖南(5.6%)、广西(5.3%)、甘肃(5%)等省。 湿法炼锌过程中,由于镉对锌电积将产生不良的影响,根据工艺技术要求,在锌电积前必须将镉元素从硫酸锌溶液中分离出来,方能保证生产的稳定运行。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家将产出的铜镉渣进行分离后,分别富集于海绵铜和海绵镉中加以回收,所有在湿法炼锌净化工序,是产出海绵镉综合利用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减少了镉冶炼渣对环境的危害,另一方面为镉冶炼提供了原料、节约了镉矿资源的消耗,因此加大、促进湿法炼锌过程中的镉金属的资源综合利用是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有利于相关企业的健康发展,而海绵镉的交易是促进湿法炼锌过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概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 编制说明 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编制工作组 2008年10月20日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是经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机械化分技术委员会列入2008年农业行业标准制定计划项目,由农业部批准下达计划任务。具体由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作为项目承担单位, 参加起草的单位有中国农业大学、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科大微机应用所有限公司、广东省农机鉴定站、山东省农机监理总站、河北省农机监理总站、江苏省农机监理所等,主要起草人员有丁翔文、涂志强、姚海、王超、毛恩荣、陈南峰、曲明、冼干明、刘兆清、王素英、蔡勇等。 2.标准编制指导思想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结合基层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注重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标准的制订,探索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检验的新模式,提升拖拉机安全检测技术的科技水平,保证农机安全管理规范、公正、严肃和效能,提高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 3.标准制订过程 2008年1月18日,根据农业部市场信息司正式批准的2008年农业行业标准制修定计划任务,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和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分别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标准编制工作写入2008年工作要点。 2008年3月开始制订标准编制计划,进行调研、资料收集和拟订标准提纲等工作。收集全国各地制订拖拉机安全检验技术规范的情况,调查了解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技术检验工作开展情况,查询和了解农业机械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相关行业和国家标准制修订情况。 2008年4月上旬,草拟完成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标准编制工作计划(讨论稿)和《轮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编制提纲)。 2008年4月15日,根据前期了解的情况,选择了具有一定安全检测方面工作基础的农机鉴定、科研教学和安全监理等部门以及具有检测技术与设备研制生产能力的有关检测设备生产企业作为参加单位,由我站和参加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组成标准编制工作组。 2008年4月16-18日标准编制工作组成员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标准起草会议。会上邀请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生产企业和有关安全检验设备生产企业分别介绍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出厂检验内容、参数及目前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检验设备情况,并详细讨论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检验学术研究情况和国内外现状,地方拖拉机安全检验技术规范制定、实施情况,各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检验情况等,讨论《轮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编制提纲),确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定位,并讨论通过了标准编制工作计划,确立了调研准备阶段、项目全面研究阶段、项目送审报批阶段三个阶段的总体编制方案,明确了各编制人员的任务分工和工作进度等要求。 2008年5月,按照标准编制工作计划,编制成员分别深入到有关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通过走访有关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调研和收集情况,按照任务分工开展《轮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初稿)部分内容的编制起草工作,同时也结合实际工作进行相关技术指标的试验确认工作。 2008年6月15日,标准编写工作组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标准起草会议。在标准编写工作组成员分别完成了的编制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统稿,合并类同内容,删除冗繁内容,在总体上统一规范各部分内容和写法,完成《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初稿)2008年7-8月,标准编写工作组各成员按照任务分工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初稿)征求有关基层农机监理部门的意见并进行讨论修改,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具体建议,以电子邮件形式传送到发放到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汇总整理,形成《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草稿)。

标准编制说明

《额定电压26/35kV以上电压等级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用半导电缓冲层材料》(征求意见稿)中国标准化协会 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额定电压26/35kV以上电压等级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用半导电缓冲层材料》团体标准是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批准立项。文件号中国标协【2019】161号。本标准由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提出,中国标准化协会归口,上海缆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南洋电缆有限公司、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峰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缆藤仓电缆有限公司、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扬州曙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中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联合起草。 1.2编制背景与目标 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问题困扰了高压电缆界近二十年,标准参与单位组建的“高压电缆缓冲层特性联合研究战略合作平台”,经过二年多时间的专心研究、反复试验验证、事故调研和分析研究,对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的成因机理有了充分的了解。虽然JB/T10259《电缆和光缆用阻水带》标准中给出了一些性能项目和指标,但从二十几年的使用情况看,高压电缆出现的缓冲材料发白、烧蚀、电缆击穿等故障现象,与对半导电聚酯纤维缓冲带材料的特性了解不深入有关,特别是在高压电缆结构设计不合理或与其他材料相容性未掌握,以及对缓冲层材料特性或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条件未明确规定有关。仔细分析JB/T10259标准中阻水带的技术指标要求,

农业部关于下达2009年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资金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下达2009年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资金的 通知 【法规类别】行业标准管理 【发文字号】农财发[2009]105号 【发布部门】农业部 【发布日期】2009.07.25 【实施日期】2009.07.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农业部关于下达2009年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资金的通知 (农财发〔2009〕105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水产、农垦)厅(委、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有关科研院校,部属有关单位: 根据《财政部关于批复农业部2009年部门预算的通知》(财预[2009]168号),现将2009年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资金下达给你们(详见附件),请列入2009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130109“农产品质量安全”。 该项目已列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范围,资金由财政部直接拨付项目单位。项目单位要设置“农业部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资金”明细账,按照项目内容、经济分类及有关财务制度列支费用。主管部门(单位)要做好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并于2009年

年底前将项目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分别按项目内容和经济分类进行分析)报送我部财务司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附件:2009年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资金分配表 二○○九年七月二十五日 附件: 2009年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资金分配表 单位:万元 项目单位金额项目任务归口 行业 司局 类 型 1 北京市农业 局 北京市兽药监察所10.00 动物性食品中醋酸甲孕酮残留量 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兽医 局 制 定 2 北京市农业 局 北京市农药检定所9.00 农产品中速灭磷最大残留限量 种植 业司 制 定 3 北京市农业 局 北京市农业局20.00 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制性认证的可 行性及其在农业标准化中的作用 研究 监管 局 4 北京市农林 科学院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果树 研究所 8.00 水果硬度的测定 种植 业司 制 定 5 天津市国营 农场管理局 天津市乳品食品监测中 心(农业部乳品质量监 督检验测试中心) 4.00 绿色食品干果 监管 局 修 订 6 天津市国营 农场管理局 天津市乳品食品监测中 心(农业部乳品质量监 督检验测试中心) 8.00 乳与乳制品中单甘酯的测定气相 色谱法 畜牧 业司 制 定 7 天津市国营 农场管理局 天津市乳品食品监测中 心(农业部乳品质量监 督检验测试中心) 8.00 乳与乳制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测 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畜牧 业司 制 定 8 天津市农业 局 天津市农药检定所9.00 农产品中烯虫酯最大残留限量 种植 业司 制 定

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内容和要求

《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编写组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为落实民政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关于加快推进民政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民发〔2015〕238号),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民政标准立项的通知》(民办函〔2017〕56号)要求,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吉林省师道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了承担《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立项建议稿的编制工作。 根据《关于印发<2017年民政部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民人科字〔2017〕2号),经专家会议评审并报部领导同意,民政行业标准《遗体收殓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予以立项。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现已编制完成《遗体收敛运输消毒卫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二、行业标准编制原则及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一)目的意义 在我国每年死亡900多万人口中,有许多是死于各类感染性疾病。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受结核菌感染者约有5.5亿人,现有肺结核病人约450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150万,每年至少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此外,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截至2016年9月,我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5.4万例。这些感染者将在未来十年中陆续死亡,并由殡葬行业处理遗体。数量众多的遗体是大量致病菌的栖息地,是殡仪场所的重要污染源。 国外有大量研究表明,殡仪职工尤其是防腐整容工在日常的殡仪服务中不可避免的暴露于多种微生物污染原的感染风险中。目前报导的对殡仪职工有潜在危害的病原体有:结核分枝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以及嗜肺军团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等。据报道,遗体所释放的生物性污染源已经对殡仪职工造成很大的伤害。根据Morgan 等对美国2000多名殡仪人员

休闲观光农业市场分析

休闲观光农业市场分析 一、市场容量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近5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也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4月底,全国有9.5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93万家,其中农家乐达220万家,规模以上园区超过4.1万家,年接待游客接近8.4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3200亿元,带动3000万农民受益。数据显示"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为消费者提供休闲、观光、体验等服务,是实现农业多功能、高效益的新型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而且可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农业部认定并发布了20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制定了保护管理办法,推进农耕文明、民俗文化、景观资源的动态传承。农业部2014年还向社会推介了10个中国最美乡村和108个中国美丽田园;启动制定休闲农业行业标准,推进休闲农业融资服务。国家旅游局共评选出农业旅游示范点359处。其中,农业观光旅游点112个,占31.20%;农业科技观光旅游点60个,占16.71%;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点56个,占15.60%;民俗文化旅游点20个,占5.57%;休闲度假村(山庄)26个,占7.24%;古镇新村39个,占10.86%;农家乐18个,占5.01%;自然景区28个,占 7.80%。 二、发展优势 第一,观光农业投入少、收益高。观光农业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费用相对较小,而且由于项目的分期投资和开发,使得启动资金较小。另一方面,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周期较短,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包括农业收入和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其效益优于传统农业。例

2021年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任务申报书【模板】

2021年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项 目任务申报书 项目任务: 项目单位: 主管部门(单位): 法人代表姓名: 首席专家姓名: 联系人: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填制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制 一、历年承担标准项目任务进展及下一步进度安排 请简述申请人历年承担农业行业标准项目的完成情况及进度,若没有按时完成请说明理由及下一步进度安排 二、2021年项目任务计划 (一)立项依据和理由 需加强标准制修订项目的前期预研,保障标准申报项目的成熟度。立项申报时,应提供预研材料,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协调性进行说明。修订项目还应提供标准跟踪评价材料。 (二)国内外相关标准情况

请注明查新情况(可自行检索),确保不与已立项、已发布的标准项目交叉重复 (三)项目的主要技术内容 优先支持已形成草案的标准项目,若已形成草案可以附录形式粘贴到本申报书后面 (四)工作进度安排 项目完成周期(从下达计划到完成报批)不超过18个月,如需跨年度实施的重大项目,申请立项时需做出说明,明确各年度目标任务。 (五)涉及的相关单位(包括与实施项目有关的基层单位、科研院校以及项目单位所属独立法人等)及事项

三、项目单位情况 (一)单位类型、隶属关系、主要职能及业务范围 农业行业标准项目属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申报主体不能是公益一类和拟转企单位,可以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协会、学会、企业等具有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承接主体的单位。若公益一类单位作为主要力量参与申请,请说明承担的内容分工等。 (二)现有工作基础 (三)技术设备条件、财务收支资产状况、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四)有无不良记录(财政部门及审计机关处理处罚决定、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

标准编制说明应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标准《竹席》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承担)的工作、主要工作过程)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下达2015年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文件,《竹席》(项目编号:20153839-T-432)列为国家标准制定计划。本标准由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3)归口。 2、标准制修订的意义 竹席是我国主要的传统竹制品之一,也是居民度夏之必备产品。我国的竹席产品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产业规模约100亿。其中浙江省是竹席生产和消费大省,产销量约占国内的65%以上,产值达50亿元以上。为促进竹席行业整体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升,正确引导百姓消费,需要对竹席产品的现行标准进行全面的整合梳理,制订适用于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标准。 目前针对竹席的标准有LY/T 1843-2009《竹席》,该标准经多年执行以来,也存在不足或问题,主要是:竹条韧性、含水率指标不能满足现有竹席生产工艺的要求;胶合强度的检测方法、甲醛释放量的指标以及检测方法、染色牢度问题等均亟需完善。而GB/T 23114-2008《竹编制品》与实际竹席产品的生产工艺存在一定的脱节,特别是甲醛的检测方法极不合理,其参照纺织品检测甲醛含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难以科学评价竹席的安全性能。因此,制订适用现阶段竹席产品的质量标准,有利于统一产品性能和技术要求,明确检验规则和判定原则,为进一步提升和规范竹席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统一产品的质量检验依据、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等,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3、起草小组(协作单位)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杭州)、浙江省竹产业协会、安吉县竹产业协会等。 起草小组成员由方崇荣、翁甫金、徐漫平、杨伟明、张宏亮、张建、董敦义。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分析》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分析》 [摘要]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发展乡村经济,缩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对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安徽省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合理应对策略。 [关键词]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应对策略;安徽 如今农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中共中央对农村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中央人民政府在近些年发表的《第一号文件》多次指出要发展壮大乡村新型服务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发展适宜当地的休闲旅游业,完善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响应这一号召,安徽省人民政府专注于休闲农业的发展,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并稳定增长、农民逐渐富起来强起来的美好安徽,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安徽省的乡村旅游业在规模上有逐步扩大趋势,发展速度喜人,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期待改善安徽省各市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不成熟的现状,推进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 1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1国外发展现状。20世纪50年代,国外开始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进行研究,发展至今,同时休闲农业已成为世界潮流,德国政府将土地出租给市民,市民在土地种植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作为商用,让更多的居民体验到朴素的乡村风情。法国则推出农庄旅游,城郊建有休闲果园,供大家观光放松。荷兰则更加强调农业与环境的协调,

荷兰牛奶花卉都在世界非常出名,更是有很多国家效仿荷兰的农业发展。美国则是独家农业和观光牧业联合,在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桥梁。日本很早就开始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并以此得到了很大的收益。 1.2国内发展现状。中国休闲农业于xx年开始发展,直到如今,国内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已经开始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投入到休闲农业中,并且得到了高收益,甚至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国家也开始发布各种政策来支持休闲农业的发展,鼓励闲置宅基地、荒地发展乡村旅游业。从1949年开始,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开始注重农村问题,但是到21世纪,国家开始将农村问题更重点的放在休闲农业上,引导国内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连续实施多部指导农业旅游发展意见、年度规划等,深入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有机融合,支持贫困区创新创业,以达稳定脱贫的目的;且xx年安徽省休闲农业协会成立,为新农村建设及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锦上添花。安徽省地处长江三角经济区,右接浙江、江苏沿海发达城市,连接人口大省河南,具有很强的地理优势。xx年,生产总值达3000亿元左右,其中乡村旅游业xx年旅游人数达4.5亿,占据总gdp的10%。近年该省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在xx年国家乡村旅游评定的重点村落中,以黄山市黟县宏村为代表的重点村落共计12个入选,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同时省内也评出“安徽省优秀旅游

农业行业标准

农业行业标准 农业行业标准《农田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农田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技术规范》编制组 二〇二〇年七月

目录 一、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 (3) 1.1标准制定背景 (3) 1.2任务来源 (3) 1.3起草单位情况 (4) 二、标准制定过程 (5) 2.1国内外相关资料收集 (5) 2.2标准初稿 (5) 2.3标准讨论稿 (6) 2.4标准征求意见稿 (6)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路线 (6) 3.1标准编制原则 (6) 3.2技术路线 (7) 四、主要技术指标及技术内容的确定依据 (7) 4.1封面 (7) 4.2前言 (8) 4.3范围 (8) 4.4规范性引用文件 (8) 4.5术语和定义 (8) 4.6技术内容的确定依据 (8) 五、与有关的现行标准、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30)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30) 七、预期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30) 八、标准宣贯建议及其他说明 (31) 参考文献: (32)

一、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 1.1 标准制定背景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江河湖库水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根据2007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农业面源氮、磷年排放量已分别达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57.2%和67.4%。201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近三分之一湖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农业面源污染是重要原因之一。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是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关键环节。 近几十年来,化肥施用量急剧增加,导致农田降雨径流或排水中总氮、总磷含量迅速增加,农田氮磷流失引起的地表水体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农田排水沟作为上游农田面源污染的汇和下游水体(河流、湖泊等))中污染物的源,极大地影响着下游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水质。然而,现有的农田沟重点关注的是其排水功能,净水功能弱化。其中,现有的土沟水土流失严重,不能有效截留水中的悬浮物与泥沙;现有的“三面光”沟水生生物量少、尤其是水生植物量少,基本不具有生态净水功能。生态沟是目前国内外在灌区普遍釆用的较为实用的水污染修复技术,如何利用现有的农田沟进行生态化工程改造,构建净水能力强的农田低浓度面源污水生态净化设施,防治农田面源污染,亟需解决。除了生态沟技术,在农田面源污水进入河流或湖库以前,因地制宜的应用生态塘净化技术、生态湿地净化技术和植物过滤带拦截技术对净化农田面源污水也十分必要。目前虽然对于农田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缺乏,导致我国一些项目工程设计无参考依据、系统性不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组织全国科研院校,在文献调研和多年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正在承担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示范工作,申请制定农田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技术规范,为农业面源污水生态净化提供标准方法。 1.2 任务来源 2014年6月,农业部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下大了《农

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说明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04)标准编制说明 《电力建设施工及质量验收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 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组织有关单位编制行业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质量验收评价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规程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部分。 2、工作简要过程: 1)xx年10月13-14日《规程》编写启动会,会议确定了《规程》编写的组长单位、副组长单位和参编单位,确定《规程》编写大纲主要内容和编写单

位起草分工,编制计划时间安排 2)xx年11月21日会议组织对《规程》的编制大纲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中电联标准化中心火电处杜红纲处长参加了本标准编制大纲的讨论审查。会议进一步明确《规程》编写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在大纲讨论同时提出各章节编制时需注意事项,要求各单位在修改各自章节之前,要进行一定程度收资和调研。 3)《规程》编写、收资、讨论阶段:进行一定程度收资和调研,组织第三次至第七次专题会对各章节修改、新增内容进行详细讨论。 4)2016年11月28日——2016年12月2日《规程》征求意见稿统 稿审查会,本次会议对本《规程》、《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分土建工程和第9部分水工结构工程三项规范征求意见稿统稿审查会,三项标准编制全体与会人员对三个规范通用性和协调性进行了共同讨论,并提出了各标准修改要求。

4)2016年3月9日——2016年3月10日《规程》征求意见初稿定稿会5)2016年4月30日——2016年7月25日《规程》征求意见 6)2016年8月1日——2016年8月3日《规程》送审稿初稿审查会7)2016年8月29日——2016年8月30日《规程》标准强制性条文审查会 8)2016年9月17日——2016年9月19日《规程》审查会 3、主要参编单位: 主编单位: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 浙江省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 参编单位:天津电力建设公司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国电德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西省电力建设四公司 西北电力建设第四工程公司 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楼海英、倪斌、叶柏

城郊现代农业及休闲旅游观光产业发展初探

乌杨街道城郊现代农业及休闲旅游观光产业发展初探 近年来,市委提出了融合式产业发展路子,县委结合秀山实际,提出了“十大”融合式产业发展思路,助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城郊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观光产业逐步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发展城郊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观光产业已成为城区及城郊街道(乡镇)产业化建设的重点和农业产业的亮点。乌杨街道处于城郊和城乡结合部,农村城市并存,地理特殊,区位优势凸显,乌杨街道将立足重庆五大功能区定位,围绕全县“一城两园”和“城旅融合”城区及城郊发展战略,在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发展城郊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观光产业成为街道农业发展的重点和新课题。本人加强调查研究并随同县领导和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实地调研,就发展街道城郊现代农业及休闲观光产业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基本街情 乌杨街道位于渝东南边陲、秀山自治县中部、县城北大门,国道319线与省道326线交汇处,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从原中和镇以梅江河为界划分而成。东接中和街道,西邻清溪场镇,南与平凯街道接壤,北连溶溪镇、溪口镇。 街道幅员面积60.23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6个村,居住着土家、苗、汉等13个民族,总户数8593户,总人口36192人,其中农业人口30098人,非农业人口6094人,全街道外出务工人口9795人。境内平均海拔325米,整个地势西部较平,北部是高大的平阳盖,其余为低山丘陵区,平坝面积占74%,低山丘陵区占26%。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气温26°C,无霜期为289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334毫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壤以黄壤为主,有耕地14336.69亩,

工业轻质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工业轻质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2004年~2005年内完成HG/T 2573—1994《工业轻质氧化镁、轻质碳酸镁》化工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该标准由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上海敦煌化工厂、上海实业振泰化工有限公司和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氢氧化镁厂共同起草,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归口。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2004年~2005年内完成HG/T 2573—1994《工业轻质氧化镁、轻质碳酸镁》化工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该标准由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上海敦煌化工厂、上海实业振泰化工有限公司和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氢氧化镁厂共同起草,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归口。 二产品概况 1 产品性质 分子式:MgO 分子量:40.30 氧化镁有轻质和重质之分,一般在5mL/g以上的作为轻质。轻质氧化镁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无臭、无味、无毒。难溶于纯水及有机溶剂,在水中溶解度因CO2的存在而增大,能溶于酸或铵盐溶液中。熔点2852℃,沸点为3600℃。经1000℃以上高温灼烧可转化为晶体;温度升高至1500℃以上则成死烧氧化镁或烧结氧化镁。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镁复盐。在空气中能逐渐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应密闭贮存,保持干燥。 2 产品用途 用于制造陶瓷、搪瓷、耐火坩埚、耐火砖等。用作磨光剂、粘合剂、油漆及纸张的填料,在人造纤维、橡胶(氯丁及氟橡胶)中作促进剂与催化剂,与氯化镁等溶液混合后可制镁氧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