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除菌过滤器的完整性验证规程(SOP)
完整性检测仪SOP

完整性检测仪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完整性检测规程,规范并使能达到预定的结果。
2. 范围:适用于孔径规格小于、等于0.45μm的进口微孔滤膜、滤芯起泡点试验(国产滤芯一般不予实验)。
3. 职责: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QA检查员负责监督。
4. 程序:操作前准备:4.1 将待测滤膜、滤芯充分润湿浸泡:4.1.1. 亲水性滤芯应用注射用水或纯化水润湿浸泡(一般连接好装置,在注射水或纯化水上冲至少30分钟)。
疏水性滤膜、滤芯应用60%异丙醇与40%注射用水或纯化水的混合溶液润湿浸泡。
4.1.2. 接通完整性测试仪的电源,打开测试仪的开关,预热20-30分钟。
4.1.3. 将完整性测试仪的入口端与气源(氮气或压缩空气)相连接,出口端与过滤器的进液口用气管相连接。
4.1.4. 检查滤器及其连接的密闭性,应不存在漏气或泄漏。
4.2. 操作过程:4.2.1. 打开压缩空气或氮气的供气阀门,慢慢给压供气,最好保证供给的压缩空气或者氮气的压力为6-7Kpa。
在测试仪上设置实验参数:4.2.2 在主菜单中选择编辑好的程序,输入自己的管理员用户及其密码,按下进入界面。
4.2.3. 设置本次实验具体参数(注意:不同材质、不同孔径的滤膜、滤芯起泡点的压力也不同,应根据厂家的产品说明书来确定)。
最低起泡点和最大起泡点的范围都应在5-90psi(345到6250mbar) ,一般0.22μm的微孔滤膜起泡点压力P为3.0kg/cm2以上4.2.4 键入完毕按“”进入下一步。
输入产品批号、过滤器批号及备注。
测试仪进入自动测试状态,分别为开始-系统检测-管路排空-压力平衡-流量测定-寻找泡点-结束,测试完毕后,屏幕上会显示或者表示结果成功或者失败。
4.3. 测试完毕:4.3.1. 测试完毕应关闭气源后再拆除连接气管,最后关闭测试仪的电源开关。
4.4. 附图:此图为平板微孔膜过滤器起泡点实验检测装置图。
短进长出此图为折叠式滤器起泡点实验检测装置图。
59-0.2μm过滤器完整性验证方案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验证方案验证编号:验字-2010-114-59 验证名称:过滤器完整性验证验证单位: 114车间起草人:日期:单位领导:日期:审核人:日期:日期:批准人:日期:1、验证名称过滤器完整性验证2、验证目的采用泡点检测法对5-8楼分装岗位用压缩空气过滤器、洗瓶岗位用注射用水过滤器和压缩空气过滤器、消毒剂罐用过滤器、酒精罐用过滤器、纯化水罐用过滤器、注射用水罐用过滤器、蒸馏水机用过滤器、蒸汽灭菌柜用过滤器进行检测,以证明除菌过滤器(0.22μm)完整性良好。
3、验证依据《药品生产验证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验证控制程序》 HYG/QP(7.5.2)01-20104、验证的实施小组组成及分工5、设备描述5.1 分装机:气流分装机所用压缩空气最后经末端过滤器(0.22μm)过滤后,用于粉针剂的分装,此种过滤器为本项验证的对象。
5.2 洗瓶机:生产用小瓶在洗瓶机上经注射用水清洗后,经压缩空气吹干,其中压缩空气最后经末端过滤器(0.22μm)过滤,注射用水最后经末端过滤器(0.22μm)过滤,此两种过滤器为本项验证的对象。
5.3 消毒剂罐和酒精罐:消毒罐里消毒液和酒精罐里酒精使用时经压缩空气加压出液,输送到各个使用口。
其中压缩空气经过滤器(0.22μm)过滤,消毒液和酒精出口分别经过滤器(0.22μm)过滤,此三种过滤器为本项验证的对象。
5.4 纯化水罐、注射用水罐、蒸馏水机:储罐和水机需要补充空气,空气经过滤器(0.22μm)过滤,此两种过滤器为本项验证的对象。
5.5 蒸汽灭菌柜:灭菌柜在程序运行中需要补充空气,空气经过滤器(0.22μm)过滤,此种过滤器为本项验证的对象。
5.6 过滤器滤芯性能指标:6、合格标准7、验证涉及的计量检测设备8、验证方法及步骤8.1 时间进度:本项验证进行时间为2010.09.11-2010.10.21。
8.2 验证步骤8.2.1采样点:数量、位置和编号见附表18.2.2 测试方法:8.2.2.1 测试前准备:安装好需要检测的过滤器,先用60%浓度的异丙醇溶液或注射用水,从过滤器前灌入,过滤器充分浸润后从滤后排出。
(完整版)除菌过滤器的确认验证模版

除菌过滤器的验证方案验证方案会审验证方案批准:年月日一、概述1、本过滤器是筒式滤蕊过滤器,过滤器材质为优质不锈钢(316L),滤蕊材质是聚砜。
本滤器用于本公司无菌药品的最后除菌过滤,正常的使用程序是先按照“筒式滤蕊过滤器清洁消毒规程”进行用前或用后清洗消毒。
洗好的过滤器按要求的灭菌条件进行灭菌后待用或待验证。
由于滤器本身的无菌度以及它的稳定和可靠的过滤性能直接关系到成品的无菌度,因此,为了确保本滤器的过滤除菌性能,特制订本验证方案对本滤器进行性能验证。
2、基本情况安装地点及使用单位:车间岗位。
生产商:主要技术参数:二、验证目的:确认滤芯与药液之间相互不产生不良影响,过滤器完好,除菌能力符合要求。
三、验证范围:在稀配后灌装前的药液,除菌过滤使用的0.20μm聚砜滤芯。
四、验证组织及验证人员组成通过对验证人员的培训,明确验证的目的和验证的程序和项目,确保验证数据的可靠性。
五、验证的内容及可接受的标准:1 起泡点试验1.1 目的确定使用的药液过滤器孔径与工艺规定使用的孔径是否相符。
1.2 实验用材料、介质和器具无油无菌压缩空气、压力表、注射用水。
1.3 方法将已清洁和灭菌的除菌过滤器装上待测滤蕊,用注射用水充分浸润,夹闭排气孔,将进液端用高强度管道与压力表和无菌压缩空气或氮气连接,逐渐开启供气阀,向待测过滤器中通入无菌压缩空气或氮气,观察过滤器组合中的压力表示数的变化。
当过滤器组合的后部导管出口处出现第一个气泡时,读取压力表指示值,此压力数值即为过滤器滤蕊的起泡点压力,将此压力与下表对照,可得出待测过滤器滤蕊的实际孔径。
1.4 判断标准待测过滤器起泡点压力应大于或等于下表所示孔径所对应压力数值:1.5.实验结果2 过滤器溶出物试验2.1 实验目的检查除菌过滤器在注射用水中的溶出效应,核实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向注射用水或被过滤液体中释放化学物质。
2.2 实验方法先用注射用水冲洗已装滤蕊的完整过滤器,并将过滤器内灌满注射用水,在蒸汽灭菌机内灭菌(121℃,20min),然后取出过滤器中水样,按《中国药典》(二部)所载注射用水检查项目中易氧化物的检验内容进行易氧化物检验,并对此注射用水进行热原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
除菌过滤器后的完整性测试

除菌过滤器后的完整性测试除菌过滤器使用后,必需采用适当的方法赶忙对其完整性进行测试并记录。
除菌过滤器使用前,应当进行风险评估来确定是否进行完整性测试,并确定在灭菌前还是灭菌后进行。
当进行灭菌后—使用前完整性测试时,需要采取措施保证过滤器下游的无菌性。
常用的完整性测试方法有起泡点测试、扩散流/前进流试验或水侵入法测试。
进入A级和B级干净区的消毒剂,应经除菌过滤或采用其他适当方法除菌。
假如使用过滤方法除菌,应评估消毒剂与所选择滤器材质之间的适用性。
滤器使用后需进行完整性测试。
用于直接接触无菌药液或无菌设备表面的气体的过滤器,应在每批或多批次连续生产结束后对其进行完整性测试。
对于其他的应用,可以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订立完整性测试的频率。
气体过滤器的完整性测试,可以使用低表面张力的液体润湿,进行起泡点或者扩散流/前进流的测试;也可以使用水侵入法测试。
水侵入法可作为优先选择。
对于冗余过滤,使用后应先对主过滤器进行完整性测试,假如主过滤器完整性测试通过,则冗余过滤器不需要进行完整性测试;假如主过滤器完整性测试失败,则需要对冗余过滤器进行完整性测试。
冗余过滤器完整性测试结果可作为产品放行的依据。
除菌过滤器使用前,应通过风险评估的方式确定是否进行完整性测试,以及测试哪一级过滤器或者两级过滤器都要进行检测,并确定在过滤器灭菌前还是灭菌后进行。
灭菌后的检测,应考虑确保两级过滤器之间的无菌性。
可依据工艺需要和实际条件,决议采用在线完整性测试或者离线完整性测试。
但应注意,完整性测试是检测整个过滤系统的完整性,而非仅针对过滤器自身。
在线测试能更好地保证上下游连接的完整性。
当无法满足在线测试条件时,可选择进行离线完整性测试。
此时应将过滤器保持在套筒中整体拆卸,并直接进行测试,不应将滤芯从不锈钢套筒拆卸单独测试。
考虑到完整性测试结果的客观性以及数据可靠性,应尽可能在关键使用点使用自动化完整性测试仪。
自动化完整性测试仪应在使用前,进行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
过滤系统(过滤器)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目的:建立过滤系统(过滤器)验证标准操作程序,通过检查、试验及长期运行,确认过滤系统(过滤器)达到设计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过滤器系统(过滤器)的适用性。
适用范围:所有过滤系统(过滤器)的验证责任者:设施、设备验证小组、质量保证部程序;1、过滤系统的预确认过滤器在医药工业上主要用于水和气体的纯化、去微粒、去细菌、分子分离及产品的浓缩,由于过滤材料、结构不同,性能亦不同。
有两种基本型式的过滤器:一种是深层纤维过滤器,无所谓孔径大小,过滤时难免有少量大颗粒物质进入滤液,特别在压力波动情况下,更易如此;另一种是微孔过滤器,滤膜孔径较为均匀,对于空气中的微粒更由于惯性和静电作用,使其滞留的效率更高,能挡住比孔径小3~5倍的尘粒,且微孔滤膜孔隙率高,因而阻力小,过滤速度较常规滤材快数10倍.1.1预确认所需的文件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
1.2微孔过滤器材质要求滤芯的材料选择主要考虑它们对众多化学溶液的抗腐性,被过滤液体与滤芯材料之间的化学相容性是十分关键的,一般选择滤芯的材料是看对被过滤液是否有耐腐性。
1.3微孔孔径及孔隙要求微孔孔径是指流过过滤器孔洞或通道的大小,一般用起泡点方法检查孔隙是在过滤器结构中的空间,应按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孔径和孔隙。
1.4 疏本性和亲水性选择疏水性材料(如聚四氟乙烯),表面张力较大的液体(如水)难以透过,做起泡试验要用异丙醇等溶液湿润。
亲水性材料(如尼龙、聚砜),象水这种表面张力较大的液体易于通过,做起泡试验时不必预先湿润。
1.5 起泡点在一块充分浸湿的过滤膜上,气体能从其中最大的毛孔束穿透(置换液体)形成气流时的压力就是起泡点压力。
1.6滤膜的类别根据微孔大小及用途、滤膜过滤器可分为:(1)微孔过滤:孔径0.1~1.0μm用于除微粒;0.22μm去除细菌;0.1μm去除病原体。
(2)超滤:孔径约5nm,用于分子分离、病毒分离、胶质分离、水质纯化,(3)反渗透:孔径约0.5nm,用于去盐、水质纯化、抗生素浓缩。
除菌过滤系统验证方案

除菌过滤系统验证方案xxxxx制药有限公司GMP文件验证方案审批表验证方案目录1.概述2.验证目的3.验证范围4.验证部门职责5.采用的文件5.1《中国药典》xxxx版x部xx页5.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xxxx年修订)5.3药品生产验证指南(xxxx)5.4无菌制剂质量风险控制验证5.5标准操作程序5.6质量标准5.7检验标准操作程序5.8取样标准工作程序6. 生产操作过程简述7. 验证程序7.1除菌过滤系统验证7.2灭菌后产品检验1.概述xxxx注射剂是我公司生产近10年上市品种,也是药典品种,是用于xxx病、xxxxxx、xxxxxxx等的治疗的一种液体制剂。
该产品的特点是药效明确,药性稳定、安全。
确认除菌过滤0.22μm聚醚砜筒式滤芯,使微生物的截留达到除菌过滤目的,因此在该产品的整体工艺设计上采用微生物残存概率百万分之一(SAL=10-6),并采用105℃、30分钟灭菌方式,使最终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采用的工艺方案流程如下:原料药→浓配液→稀配液→除菌过滤→灌装→轧盖→灭菌→成品附图(一)为此,验证小组对所用的0.22μm聚醚砜筒式滤芯除菌过滤系统进行了验证,以确保按本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稳定、安全有效。
2.验证目的除菌过滤系统在整个工艺流程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我们通过它来达到药液中除菌的目的。
这套系统本身的合理性对产品质量保证也有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通过对该系统作前验证,来建立有科学依据,且有可靠质量保证的过滤除菌系统,以维持全套工艺流程的稳定性。
3.验证范围:输液车间用于稀配岗位所用的0.22μm除菌过滤系统。
4.验证部门职责:5采用的文件5.1《中国药典》xxxx年版x部xx页5.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xxxx年修订)5.3药品生产验证指南(xxxx)5.4无菌制剂质量风险控制验证5.5标准操作程序5.6取样标准工作程序5.7检验标准操作程序6.验证需用的硬件、软件6.1硬件6.1.1过滤系统设备及组件过滤系统组件及设备的构成:6.2.1 工艺验证内容及可接受标准7.验证过程对本过滤系统工作的验证,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a.对微生物的截留验证。
空气过滤器验证方案

1.概述:空气过滤器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用于注射用水贮罐、纯化水贮罐、压缩空气终端过滤器、蒸汽过滤器、蒸馏水冷凝器上的过滤器、纯化水制备系统中间贮罐、反渗透贮罐、氮气贮罐。
由于空气过滤器的滤材都是疏水性的,因此不做起泡点试验,直接做除菌试验。
2.目的:确认空气过滤器的性能及滤除空气中的微粒及细菌的能力,防止其污染到药液及与生产相关的物品。
3.范围:适用于疏水性空气过滤器的验证。
4.内容:4.1材料与方法:见验证试验装置示意图。
4.2验证试验装置示意图:4.3操作步骤:按验证试验装置示意图安装试验仪器。
4.3.1用一容量为100ml的灭菌的三角瓶,内装灭菌生理盐水。
4.3.2用胶塞把瓶口塞好,在塞上安装一个无菌的空气过滤器,胶塞上另插一个通气管,此管一直插入到三角瓶中的灭菌生理盐水中。
4.3.3三角瓶瓶身上有一个真空取液的通路,试验时用胶塞塞住。
4.3.4压缩空气通过一个预过滤器,(0.8 m)通过一个压力表,通过一个待测的气体过滤器,待测的气体过滤器通气管通气灭菌疏水后的过滤器与三角瓶上的通气管连接起来。
4.3.5其余装置照安装示意图安装:4.3.6打开压缩空气阀门,通气10分钟,关闭阀门:4.3.7将三角瓶拿去培养:培养瓶中的生理盐水应呈阴性,则认为待测的气体过滤器是合格的;如为阳性,则试验无效。
4.4异常情况处理程序:如果过滤系统运行中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应重新检测,分析原因必要时应上报验证委员会调整相关参数进行合理解决。
4.5验证结果与结论:验证小组应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做出相应的评定及结论。
4.6拟定日常监测程序及验证周期:验证小组应根据过滤系统的验证确认情况拟定系统日常运行操作程序及验证周期报验证委员会审批。
5.附件:空气过滤器除菌试验验证记录。
除菌过滤器验证和完整性测试3m

15 © 3M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产品中验证
完整性测试
存活能力
3M 公司
• 评估客户产品对挑战试验用细菌的生长的影响
按照实际生产条件,将缺陷性假单胞菌( ATCC19146 )直 接接种到客户产品中,时间达到或超过最长生产实践
取样 / 培养,判断菌落数是否有 1 个 log 的下降
EMEA Committee for proprietary Medicinal Products (CPMP) Note for Guidance on manufacture of the Finished Dosage Form (CPMP/QWP/486/95) April, 1996
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
• 滤芯没有完全润湿
MetalMatrix
注意事项 -2 完整性测试失败分析流程图
吸附物试验 Adsorption testing
• 必须采用 完整的滤芯 照滤芯验证试验数据,测试过滤系统完整性。
All Rights Reserved.
,考察所有部件对客户产品的化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相容性(滤芯尺寸可以缩小,但不能选择 47mm 滤
• 完整性测试是一种有效的判断方法
5. 吸附试验 • 可以使用替代溶液
All Rights Reserved.
6. 产品中的完整性测试参数
13 © 3M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产品中验证
完整性测试
3M 公司
化学相容性 microbial retentivity of the filter with the microbial challenge 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除菌过滤器的完整性验证规程(SOP)
一、验证目的
除菌过滤器必须100%地除去被过滤液中的细菌,因此在使用前必须用试验证明其结
构的完整性,以保证过滤操作的可靠性,过滤完成后再重复完整性检验,以验证本次的过滤
操作是否合格。
二、验证方法
气泡点测试。
三、验证原理
除菌过滤器的完整性检验采用气泡点测试法。
其原理如下:
当滤材被液体(湿润液)浸润后,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体驻留在滤材的微孔中,
在滤材的两侧加上气体压差,由于毛细管效应,气体要将毛细管中的液体赶走而冒出气泡,
气体的压差必须增大到某一值∆P,这个压差值就称为气泡点,其计算公式如式1。
式1表明,
孔径愈小,气泡点愈高,因此可以用气泡点来检测过滤器的性能。
∆P=4Kσ cosθ / D ⋅⋅⋅⋅⋅⋅⋅⋅⋅⋅⋅⋅⋅⋅⋅⋅⋅⋅⋅⋅⋅⋅⋅式1 其中:∆P—压差(达因/厘米2)
σ—表面张力
θ—浸润液与滤材的接触角
D—孔径(厘米)
K—修正系数
四、验证设备及材料
1、上海先维FILGUARD-322型全自动过滤器完整性测试仪;
2、不锈钢过滤器外壳;
3、耐压塑料管(耐压1Mpa)及连接件;
4、电源线;
5、湿润液—95%以上的乙醇;
6、带压力调节阀的测试气源(压缩空气)。
五、滤芯气泡点标准值
滤芯最小气泡点值为:0.09MPa。
如测试值大于等于此值,滤芯为合格;反之,测试值小于此值,滤芯不合格。
六、责任
生产经理负责落实使用过滤器准确无误;生产督导负责本规程的分发,并指导使用过滤器。
操作者负责严格执行本规程。
七、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将仪器安放在一平稳、清洁之工作台上。
(2)、准备好220V, 50Hz的交流电源。
(3)、备好干燥清洁的压缩空气作为气源。
(4)、用乙醇作为浸润液时,要保持测试场地的通风。
2、滤芯的润湿
(1)、滤芯材料选择
滤芯的材料:聚四氟乙烯滤膜。
(2)、湿润液的选择
湿润液:95%以上乙醇。
(3)、湿润操作
把湿润液倒入容器中,滤芯开口向上浸没在湿润液中,浸泡时间为10分钟以上。
然后将滤芯取出沥去多余湿润液,将滤芯装入滤壳内,待测试。
注意:测试前后及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室温一定。
3、气路的连接
(1)、气源通过调压阀连接到仪器的进气端;
(2)、仪器的出气端与过滤器连接。
测试时,过滤器上游的进液口及排气阀、排污阀等全部关闭,下游出液口打开。
4、开机
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器显示自检页面,仪器进入自检,等自检通过后,按任一键(除“退出”外),进入主菜单。
5、测试
(1)、在主菜单中,按[←]键或[→]键选择。
(2)、在下拉子菜单中,按[↑]或[↓]键选择。
(3)、按[确认]键,进入气泡点测试参数页面。
按[←]键或[→]键选择“1、修改参数”,再按[确认],修改测试参数。
修改完毕保存测试参数。
(4)、按[←]或[→]键选择“2、开始测试”,再按[确认]键,仪器开始自动气泡点测试。
(5)、测试结束后,仪器自动停止测试,排气泄压。
按[←]或[→]键选择,将测试结果保存在仪器内存中,以便以后查询读取。
再按[←]或[→]键选择,仪器内部打印机打印出测试结果报告,测试结束。
(6)、填写测试记录报告,收入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