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1
合集下载
《语言是符号系统》PPT课件

4.开放性
5.传授性
6.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上述六个方面标志着人类语言与其他动物“语 言”的本质区别;只有具备这些特征,才称得 上人类语言。
所以,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本部分结束
语言学概论-2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什么是符号
• 符号是代表某种事物或表达某种意义的标记或记号。 • 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 语言符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
而不是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三节 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一、语言能力
•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 类的语言能力。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人类以外的动物不具备语言能力,不可能学会人类语 言。
黑猩猩:经过诸多实验,现在绝大多数科学家都断言 ,像人类语言这样复杂的交际工具是黑猩猩无法掌握 的。
1 、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 的,由社会约定俗成。外国人学汉语碰到一个新词, 无法从读音推知意义,也无法从意义推知读音。这说 明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语言学概论-2
语言是符号系统
2 、强制性
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 一意义结合起来,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 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如果不经过重新约定而 擅自变更,就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拒绝。
语言是符号系统

④触觉符号,如盲文……
二、符号的特点
1、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 首先,符号是由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
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符号代替现实 现象,一个是代替者,一个是被代替者。例如马 路上的红灯是代替者,“禁止通行”是被代替者。 这种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也就是用什么符号表 示什么事物,是一定的社会集团全体成员共同约 定的。
第三,一般符号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
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如红绿灯;语言符号 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人类任何复杂的思 想都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第四,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
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具有强大的生成性和 开放性。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不能随 意更改。而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无穷无尽的意义 内容,可以由较少的单位组合成较多的以致无穷 的单位,以少驭多可以说是语言符号的核心。比 如有限的语素组成有限的词,有限的词组成无限 的句子。
语言结构的二层性是就语言系统的整体结构来说 的。它有两层:一个是音位层,它是语言的底层, 是一套音位的聚合类;一个是符号层,它是语言 的上层,包含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 语素组合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的组合构成的 句子,其中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语言二层性的核心是“以少驭多”,这主要是依靠组合 关系和聚合关系,这两条规则是驾驭语言系统运转的 “纲”。语言层级结构的奥秘,简单地说,就是“以少 驭多”,几十个音位组成数万个、数十万个词,词再组 成无穷的句子,从而满足社会成员之间交际的各种实际 需要。具体说来,就是以少数结构单位有规则地组成多 数。底层与上层,下级与上级,都是以少数有规则地组 成多数,即上一层(或上一级)的结构单位按照一定的 规则组合构成。三四十个音位可以组成五六千个语素的 语音形式,五六千个语素可以组成几十万个词,而这几 十万条词则可以组合无穷无尽的句子。句子虽然无穷, 但句子里所用的材料不会超出这几千个语素的范围,就 是说,新句子无非是现成旧材料的新组合,而新组合又 有一定的规则可以遵循。
二、符号的特点
1、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 首先,符号是由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
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符号代替现实 现象,一个是代替者,一个是被代替者。例如马 路上的红灯是代替者,“禁止通行”是被代替者。 这种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也就是用什么符号表 示什么事物,是一定的社会集团全体成员共同约 定的。
第三,一般符号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
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如红绿灯;语言符号 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人类任何复杂的思 想都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第四,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
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具有强大的生成性和 开放性。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不能随 意更改。而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无穷无尽的意义 内容,可以由较少的单位组合成较多的以致无穷 的单位,以少驭多可以说是语言符号的核心。比 如有限的语素组成有限的词,有限的词组成无限 的句子。
语言结构的二层性是就语言系统的整体结构来说 的。它有两层:一个是音位层,它是语言的底层, 是一套音位的聚合类;一个是符号层,它是语言 的上层,包含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 语素组合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的组合构成的 句子,其中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语言二层性的核心是“以少驭多”,这主要是依靠组合 关系和聚合关系,这两条规则是驾驭语言系统运转的 “纲”。语言层级结构的奥秘,简单地说,就是“以少 驭多”,几十个音位组成数万个、数十万个词,词再组 成无穷的句子,从而满足社会成员之间交际的各种实际 需要。具体说来,就是以少数结构单位有规则地组成多 数。底层与上层,下级与上级,都是以少数有规则地组 成多数,即上一层(或上一级)的结构单位按照一定的 规则组合构成。三四十个音位可以组成五六千个语素的 语音形式,五六千个语素可以组成几十万个词,而这几 十万条词则可以组合无穷无尽的句子。句子虽然无穷, 但句子里所用的材料不会超出这几千个语素的范围,就 是说,新句子无非是现成旧材料的新组合,而新组合又 有一定的规则可以遵循。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 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句子中 所包含的词是有限的。每个词可以反复使用,因 而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 子。更重要的是,组织这些材料的语法规则是极 其有限的,构成句子的语言(语汇)材料也是有 限的。如: 他 我 你 看 烧 干 小说。 开水。 什么? 明天 去 什么 地方?
上述情况说明: (1)每个人的言语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他们 的语言是在基本遵守语言社会的总规则,即语 音、词汇、语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 (2)语言和言语虽有密切关系,但是不同。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是什么,二者的联系何在?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1)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定 的,具有相对静止的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 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 有运动状态。 (2)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人们 不但要用这个工具去说写,而且要遵循这个系统 的规则去说写,因此,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 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说和写的过程和结果, 因此,除了具有社会因素外,还具有个人因素。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嗓音和自己独特的表 达习惯)
他们 讨论
张老师 我 他
批改 学生的作文 买 写 书 字
我们
小张 ……
唱
主持
歌
节目
这些都是由不同的词组合起来构成的不同的句子,但使 用的却是同样的规则。事实告诉我们: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 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学话就是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 人们可以根据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讲话,但是不能杜撰词语, 违反规则,所以在自由中又有不自由,说话只能在这种有限 和无限、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进行。
荀子在两千多年前就精辟地论述过语言符 号的任意性问题: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 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 俗成谓之实名.…… <荀子•正名>
语言学纲要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玫瑰花,热水瓶,电源线
√
花玫瑰,水热瓶,线源电
×
从词的组合上看,语言符号具有线条性。 词的组合是非任意的,可论证的。
但仍然是不同的两个符号。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
二、语言与符号
(约定)
(编码)
(认知)
音(能指)
义(所指)
心理现实
客观现实
(语言符号) (指称)
(反映)
语言符号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 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 社会约定的关系。
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2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索绪尔在 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语言是一种符 号系统”的主张,这从语言本身的结构方面说明了 语言的本质。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
一、语言和言语(说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不认为两者有什么不同:
这篇文章的语言不错。 讲话要注意语言美。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语言与符号
没有意义的声音不是语言里的声音(即语音),没有声 音的意义也成不了语言里的符号,而不在语言里的声音,例 如不经使用某种语言的人的约定,即使有意义,也不是语言 的符号,即不是语音,如:孩子的哭声、汽车的喇叭声。
➢ 语言符号是就特定语言而言,如: 俄语发mama和汉语发mama,音义相同,都是语言的符号,
在日常生活中,没必要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但是在语 言学里,必须严格区分。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

第二章 语言是符 号系统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
的总和。 言语:人们平常话或写作时对语言的具体使用。(包 括说话的行为和说话的结果)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A. 它们之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言语是个人的,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的音和义之间的相互关 系来说的。 符号的线条性是就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符号与符号的组合和单个符号中音和义的结合有很 大的区别,它不是任意的,是有条件的,即可以论 证和解释的。符号和符号的组合条件就是语言里的 各种结构规则。这样,以任意性为基础的符号处于 有条件、有规则的联系之中,使语言具备有条理、 可理解的性质。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1、任意性——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任
意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人们最初用什么样的声音去标记客观事物是约定速成
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汉语用“shān” (山)这样的声音而英语用“mountain”这样的声音 去标记“由土壤和岩石构成的地面上的隆起部分”这 种客观事物完全是随意的,他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相同的事物用不同的声音去标记完全是由该种语言懂 得社会习惯自然形成的,与事物的性质毫无关系。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二、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3、语言符号的层级关系
语言符号的分层装置:音位层 符号层 语言的底层:音位——数目只有几十个,但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 语言的上层: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序列,又分若干级。 第一级:语素 第二级:词 第三级:句子 形式表示: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
的总和。 言语:人们平常话或写作时对语言的具体使用。(包 括说话的行为和说话的结果)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A. 它们之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言语是个人的,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符号的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的音和义之间的相互关 系来说的。 符号的线条性是就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符号与符号的组合和单个符号中音和义的结合有很 大的区别,它不是任意的,是有条件的,即可以论 证和解释的。符号和符号的组合条件就是语言里的 各种结构规则。这样,以任意性为基础的符号处于 有条件、有规则的联系之中,使语言具备有条理、 可理解的性质。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1、任意性——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任
意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人们最初用什么样的声音去标记客观事物是约定速成
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汉语用“shān” (山)这样的声音而英语用“mountain”这样的声音 去标记“由土壤和岩石构成的地面上的隆起部分”这 种客观事物完全是随意的,他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相同的事物用不同的声音去标记完全是由该种语言懂 得社会习惯自然形成的,与事物的性质毫无关系。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二、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3、语言符号的层级关系
语言符号的分层装置:音位层 符号层 语言的底层:音位——数目只有几十个,但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 语言的上层: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序列,又分若干级。 第一级:语素 第二级:词 第三级:句子 形式表示: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由于语言具备符号的所有特点,所以,语言是一种 符号,只是比其它符号更为复杂而已。
(二)语言符号与其它符号的区别:
讨论:大家谈谈语言符号与音乐、文字、电报、旗 语等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特点? 人们在社会交际活动中并非总是用语言符号,有时 也用非语言符号。在人类社会交际活动的某些特定 场合或特殊条件下,非语言符号比语言符号具有更 大的优越性:
“约定俗成”,而不是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 的、本质的联系。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三)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1.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语言符号和它所代
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相互 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2.语音组合具有线条性。符号的另一个特点 是它的线条性,就是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 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 出现
思考题
参考下页例子,试讨论:
拟声词在造词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理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组合关系是一种现实的、有序的、可数的横向关系。它反映了语言系统组织结构的基本 法则。 •聚合关系是一种联想的、无序的、不易计数的纵向关系,是组合关系的具体运用,为句 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主谓宾是哪种关系?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哪种关系?
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 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 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
思考题
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怎样认识语言系统的二层性? 怎样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语言符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由社会
二、语言的层级体系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 语言层级的特点: • 语言的层级系统有三个基本的特点。 • 第一,语言的底层和下层之间有质的区别。
底层语言单位都只是符号的形式,本身没 有意义;而上层语言单位则既有形式,又 有意义。
• 第二,下一级语言单位与上一级语言单位 有量的区别。
任何语言中音位都是很少的,一般只有几 十个。而音节则比音位多得多,少则几百, 多则上千。到语素这一级,数量一般上万。 到词这一级,数量一般达好几万甚至几十 万。到句子这一级,数量就是无限的了。
• 第二,结构层次不同对语言信息的影响。
• 如“哥哥和姐姐的同学都走了。”有两个意思: 一是指哥哥走了,姐姐的同学也走了;二是指哥 哥的同学和姐姐的同学都走了。这两种意思的不 同,是由于“哥哥和姐姐的同学”有两种不同的 结构层次:一是“哥哥”和“姐姐的同学”;二 是“哥哥和姐姐” 的“同学”。
• 5.语用层面
• 符号和符号的组合不再是任意的,而是有 条件的,可以论证和解释的(符号和符号 的组合条件就是语言里的各种结构规则)。
• 以任意性为基础的符号处于有条件、有规 则的联系之中,使语言具备可理解、有条 理的性质。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 一、语言的层级与层面
•
(一)语言的层级
•
语言是一种分层的装置。语言材料和语言规
• 由于语音形式的变化,造成词语或词义的 变化,从而带来信息的变化,这种现象不 属语音层面。
• 例如:“他很聪明。”
这句话中的第一个音节 “他”变成 ‘“你”,从而造成信息的变化,这时, 造成信息变化的原因并不只是语音形式的 变化,而是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共同的变 化,即词的改变。
• 又如:“我们都三十多岁了” “都”如果重读,意思是“全部”;如果轻 读,意思是“已经”。“都”重读与轻读 的不同,造成了词义的不同,从而引起信 息的不同。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的层级关系
语言符号之间存在规律性的联系,组
成一个严密的系统。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这种系统: 一是组成规则, 二是运转规则。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组成规则)
最底层——音位
语言的上层:
一:语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二:词——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使用的
单位;
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 无法逾越的鸿沟
人类和动物界最后分家的伙伴是黑 猩猩。现在绝大多数科学家都断言,像
人类语言这样复杂的交际工具是黑猩猩
无法掌握的。
三、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
的根本区别
1.人类语言的单位具有明晰性特点,动物 语言是囫囵一团,不能分析的;
2 .人类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特点;
第三节 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一.语言能力
人类具有掌握语言的能力,而动物是没有 语言能力的。 人类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为抽象的思维能 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拥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 的发音器官是具备语言能力的前提条件。
人的语言能力是先天的
人的语言能力是人类远祖在从猿到人的长 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因此现代人先天就具备 了语言能力。 但学会语言则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 一个人掌握什么样的语言,与他的发音器官的 构造没有关系,而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 关,如印度的狼孩。
三、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
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具有 符号的一切特点。 形式——音 意义——义
如:“电视”,用记号“ dianshi” 来表 示就可以了。 音与义是语言符号的两个“面”,互 相依存,缺一不可。
2.语言作为符号的本质特征—— “约定俗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 合体.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
或标记,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
(二)符号的构成:形式+意义
形式:符号的外在形状、结构,以某种物质的 方式存在(如声音、线条、色彩)——可以感知 ——“能指”; 意义:符号所代表的内容(意味)——“所指”
聚合关系
语言组合结构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 有相同作用的单位符号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其实就是具有相同功能特点的一群符号之间的 关系,由于它们的功能相同,所以在同一结构中可以互相 替换,替换后虽然具体内容有所改变,但功能与结构关系 没有变化。 →纵向替换性
组合关系侧重的是符号和符号怎样组合成一句完整的话; 聚合关系侧重的是如何替换现有符号创造出更多的句子。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教学目的要求】
理解语言的含义;认识语言的性质;初步认 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认识语言的社会功能, 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教学内容】
语言与言语:语言的定义、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语言的性质: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全民性
语言的功能:交际功能和思维功能
语言与言语
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首先区பைடு நூலகம்语言和言语的是索绪尔
说话(言语)
运用语言的行为(说)和结果 含 义 (话) ,具有一定的个人因素,因 人而异。
语
言
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 种符号系统,对一个民族来说只有 一套。
关系:1+1+1+1+1+1„„„„„=I (无数的“说话” ) (说话的总和) 一句一句说,长短差别很大。词 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长度、数 目可以无限。 说话自由,不受时间、地点、动 机等限制。但以语言的共同规则 作为活动基础,不能自由。 规范和决定说话,使说话在选择材 料、遵循规则等方面必须服从社会 习惯。 不同的句子所包含的词有限;组合 句子的规则有限。
语言单位的层级关系图
第四级(句子) ↑ 符号的序列
上 层
第三级(词组) ↑ 第二级(词) ↑ 第一级(语素) ↑ 音义结合的符号
底层(音位) (义位)
语言符号的形式
从系统角度看,语言符号系统又可分出若干子系统:
四个基本层次(子系统):语音、词汇、语义、语法
语音 系统
词汇 系统 语义 系统 语法 系统
能指:可感知的事物
所指:被代表的事物
禁止通行
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二者互相依存。
(三)符号的种类
• 视觉符号:用眼睛去感受的符号。
国家标志
团体标志
商品标志
交通标志
触觉符号:靠触觉感知的符号。
盲道
盲文
听觉符号:用耳朵接收的符号。
二、语言符号
(一)语言符号的定义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比较正确的是把它(语言符 号)比作化学中的化合物, 例如水。水是氢和氧的结 合;分开来考虑,每个要 素都没有任何水的特征”, “语言还可以比作一张纸: 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 面。”——索绪尔
不同。
苏珊· 朗格在《艺术问题》中引述艾恩斯特· 纳盖尔的话
:
“按照我的理解,一个符号,可以是任意一种偶然生成的事物(一
般都是以语言形态出现的事物),即一种可以通过某种不言而喻的
或约定俗成的传统,或通过某种语言的法则去标示某种与它不同的
符号 :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 另外的事物的事物。”
o
3、自组织性
e、o e
语言单位互相制约,形成
有层次有规律的有序结构→ 内部动力,相互作用→一个
发生变化,其他跟着变化→
社会性表现
„„ 韵母群
社会性
1950年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提出了语言的社会性,认为语言属于社会现象。
一、什么是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密切联
句子 (语言 交际的 基本单 位)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1、从运用角度来说
言语是自由的;语言是不自由的,有规则的
2、从语言学角度分析 言语包括:张口说话的动作(言语动作) 说话代码(语言)→确定的部分 说、写、想的话(言语作品)
3、从表现形式看
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有共同性 4、从哲学角度看 言语是具体的、个别的;语言是抽象的
音位——/m/、/t‘/、/t/—/A/ 语素——马(mǎ);他(tā);打(dǎ)。 词(短语)——枣红马;他们;鞭打。 句子——他们鞭打枣红马。
语言的层级体系
语言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单位,语言系统就是 由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等结构单位组成 的一种层级体系。 语言的底层是音位。音位是语言符号中最小的 辨义单位,位于语言符号结构的最底层。 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 分为四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 是词组,第四级是句子。 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 层构成的装置,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1)
第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 示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
如:英语uncle——汉语“叔、伯、舅、姨父、姑父” aunt—— 汉语“婶婶、舅妈、姑姑、姨妈”
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有任意性,如 方言。
一种面食。用薄面片包馅做成。 馄饨(河南) 抄手(成都) 云吞(福建)
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任意性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By any other word would smell as sweet。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
第一,语言符号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是由社 会约定俗成的。
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音义结合具 有不同的特点。
功能(交际、思维) 秩序(层级性)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语言系统: 一是组成规则,二是运转规则。
三、语言系统的特点
1、层级性——组成规则
语言系统的组成规则主要表现为结构的层次性。语言 是一种分层的装置,可以从低到高、或者从下到上分出 若干个层次。装置内的符号单位不是孤立的,处于一种 互相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之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
二、语言与言语的联系
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 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 分.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均质的系统. 抽象的语言是不存在的,都以个体语言的形 式存在着。从历史上看,言语事实在先,规 则在后,通过言语反映存在。 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 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 结果
促使语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A、社会发展,语言发展,交际需要→音义适应
B、语言流传→产生误差
C、使用语言错误→积非成是(语音、语法、语义) D、创造语言(好奇)
5、生成性
系统性
一、什么是系统:
许多元素有机结合执行某种职能达到某种目的形成的体系。
系统的三要素:元素、功能、秩序
二、语言系统:
三要素:元素(语音、语义、语法)
语言符号的任 意性,即音义 结合的任意性。
1: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多形形色色的语言?
2:拟声词(象声词)是否否定语言符号的任 意性?
A、拟声词数量不多。
B、同一声音在英语和汉语中用不同的拟声词来表示: tick-tack——(钟表)滴答声 clip-clop——(马蹄)得得声 hoot(toot)——嘟嘟 dub-a-dub——(鼓)咚咚声 jingle-jangle——玎玲当啷
•
•
• •
(三)语音作为语言符号形式的优越性
• 1、语音没有重量,“携带方便”。
2、语音载义容量最大,表现力最强。
3、语音载义效果最好。
三、语言符号的特点
1、任意性和强制性 语言中的语音和语义的关系并不是按照一定 的逻辑或某种规范建立起来的,用什么样的声音 去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 声音表达,这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之
我是 长工
我是 我是 地主 地主 清洁
猫
楼
崇高
水
善良
火
美丽
强制(不变)性
某种声音和某种意义结合为语言符号一经社会“约定 俗成”后,就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遵守,任 何个人不能擅自变更。
马
2、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中,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依次出 现,一个音素或一个音节发出来才能紧接着发出另一个音 素或音节,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 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
2、语言不是自然现象 语言与自然现象有根本的区别。语言的发展 变化是受制于社会、也是服从社会的需要的。 3、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个人现象是个人的自言自语,说听由个人承 担;而语言则受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制约。
三、语言社会性的具体表现
1、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
(1)语言依附社会:它随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社会发展而发展;随 社会消亡而消亡。 离开了人类社会无所谓语言,语言并不是人的本能的反映,不经过 学习就不能掌握语言。 (2)社会离不开语言:人类出现以语言为存在条件。历史、文化传 播,共同活动、生产等环节都离不开语言。
系的现象。它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随社会的产生而产 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二、什么是自然现象
第一,其产生发展取决于自然界,而不是社会。 第二,其发生发展有自身规律,有必然性结局。 第三,可以父子并存,几世同堂。 第四,有遗传现象。
语言属于社会现象
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语言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 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是一种语音和语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一种语音和语义相结合的听觉符号(系 统)。 语言符号是用语音形式来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
或标记,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
(二)符号的构成:形式+意义
形式:符号的外在形状、结构,以某种物质的 方式存在(如声音、线条、色彩)——可以感知 ——“能指”; 意义:符号所代表的内容(意味)——“所指”
聚合关系
语言组合结构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 有相同作用的单位符号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其实就是具有相同功能特点的一群符号之间的 关系,由于它们的功能相同,所以在同一结构中可以互相 替换,替换后虽然具体内容有所改变,但功能与结构关系 没有变化。 →纵向替换性
组合关系侧重的是符号和符号怎样组合成一句完整的话; 聚合关系侧重的是如何替换现有符号创造出更多的句子。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教学目的要求】
理解语言的含义;认识语言的性质;初步认 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认识语言的社会功能, 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教学内容】
语言与言语:语言的定义、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语言的性质: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全民性
语言的功能:交际功能和思维功能
语言与言语
一、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首先区பைடு நூலகம்语言和言语的是索绪尔
说话(言语)
运用语言的行为(说)和结果 含 义 (话) ,具有一定的个人因素,因 人而异。
语
言
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 种符号系统,对一个民族来说只有 一套。
关系:1+1+1+1+1+1„„„„„=I (无数的“说话” ) (说话的总和) 一句一句说,长短差别很大。词 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长度、数 目可以无限。 说话自由,不受时间、地点、动 机等限制。但以语言的共同规则 作为活动基础,不能自由。 规范和决定说话,使说话在选择材 料、遵循规则等方面必须服从社会 习惯。 不同的句子所包含的词有限;组合 句子的规则有限。
语言单位的层级关系图
第四级(句子) ↑ 符号的序列
上 层
第三级(词组) ↑ 第二级(词) ↑ 第一级(语素) ↑ 音义结合的符号
底层(音位) (义位)
语言符号的形式
从系统角度看,语言符号系统又可分出若干子系统:
四个基本层次(子系统):语音、词汇、语义、语法
语音 系统
词汇 系统 语义 系统 语法 系统
能指:可感知的事物
所指:被代表的事物
禁止通行
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二者互相依存。
(三)符号的种类
• 视觉符号:用眼睛去感受的符号。
国家标志
团体标志
商品标志
交通标志
触觉符号:靠触觉感知的符号。
盲道
盲文
听觉符号:用耳朵接收的符号。
二、语言符号
(一)语言符号的定义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比较正确的是把它(语言符 号)比作化学中的化合物, 例如水。水是氢和氧的结 合;分开来考虑,每个要 素都没有任何水的特征”, “语言还可以比作一张纸: 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 面。”——索绪尔
不同。
苏珊· 朗格在《艺术问题》中引述艾恩斯特· 纳盖尔的话
:
“按照我的理解,一个符号,可以是任意一种偶然生成的事物(一
般都是以语言形态出现的事物),即一种可以通过某种不言而喻的
或约定俗成的传统,或通过某种语言的法则去标示某种与它不同的
符号 :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 另外的事物的事物。”
o
3、自组织性
e、o e
语言单位互相制约,形成
有层次有规律的有序结构→ 内部动力,相互作用→一个
发生变化,其他跟着变化→
社会性表现
„„ 韵母群
社会性
1950年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提出了语言的社会性,认为语言属于社会现象。
一、什么是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密切联
句子 (语言 交际的 基本单 位)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1、从运用角度来说
言语是自由的;语言是不自由的,有规则的
2、从语言学角度分析 言语包括:张口说话的动作(言语动作) 说话代码(语言)→确定的部分 说、写、想的话(言语作品)
3、从表现形式看
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有共同性 4、从哲学角度看 言语是具体的、个别的;语言是抽象的
音位——/m/、/t‘/、/t/—/A/ 语素——马(mǎ);他(tā);打(dǎ)。 词(短语)——枣红马;他们;鞭打。 句子——他们鞭打枣红马。
语言的层级体系
语言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单位,语言系统就是 由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等结构单位组成 的一种层级体系。 语言的底层是音位。音位是语言符号中最小的 辨义单位,位于语言符号结构的最底层。 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与符号的序列。上层又 分为四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 是词组,第四级是句子。 语言结构就是由音位层和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 层构成的装置,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1)
第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 示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
如:英语uncle——汉语“叔、伯、舅、姨父、姑父” aunt—— 汉语“婶婶、舅妈、姑姑、姨妈”
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有任意性,如 方言。
一种面食。用薄面片包馅做成。 馄饨(河南) 抄手(成都) 云吞(福建)
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任意性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By any other word would smell as sweet。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
第一,语言符号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是由社 会约定俗成的。
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音义结合具 有不同的特点。
功能(交际、思维) 秩序(层级性)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语言系统: 一是组成规则,二是运转规则。
三、语言系统的特点
1、层级性——组成规则
语言系统的组成规则主要表现为结构的层次性。语言 是一种分层的装置,可以从低到高、或者从下到上分出 若干个层次。装置内的符号单位不是孤立的,处于一种 互相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之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
二、语言与言语的联系
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 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 分.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均质的系统. 抽象的语言是不存在的,都以个体语言的形 式存在着。从历史上看,言语事实在先,规 则在后,通过言语反映存在。 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 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 结果
促使语言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A、社会发展,语言发展,交际需要→音义适应
B、语言流传→产生误差
C、使用语言错误→积非成是(语音、语法、语义) D、创造语言(好奇)
5、生成性
系统性
一、什么是系统:
许多元素有机结合执行某种职能达到某种目的形成的体系。
系统的三要素:元素、功能、秩序
二、语言系统:
三要素:元素(语音、语义、语法)
语言符号的任 意性,即音义 结合的任意性。
1: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多形形色色的语言?
2:拟声词(象声词)是否否定语言符号的任 意性?
A、拟声词数量不多。
B、同一声音在英语和汉语中用不同的拟声词来表示: tick-tack——(钟表)滴答声 clip-clop——(马蹄)得得声 hoot(toot)——嘟嘟 dub-a-dub——(鼓)咚咚声 jingle-jangle——玎玲当啷
•
•
• •
(三)语音作为语言符号形式的优越性
• 1、语音没有重量,“携带方便”。
2、语音载义容量最大,表现力最强。
3、语音载义效果最好。
三、语言符号的特点
1、任意性和强制性 语言中的语音和语义的关系并不是按照一定 的逻辑或某种规范建立起来的,用什么样的声音 去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 声音表达,这完全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之
我是 长工
我是 我是 地主 地主 清洁
猫
楼
崇高
水
善良
火
美丽
强制(不变)性
某种声音和某种意义结合为语言符号一经社会“约定 俗成”后,就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遵守,任 何个人不能擅自变更。
马
2、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中,声音形式只能一个一个依次出 现,一个音素或一个音节发出来才能紧接着发出另一个音 素或音节,形成线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在时间的 线条上绵延,不能同时在空间范围内展开。
2、语言不是自然现象 语言与自然现象有根本的区别。语言的发展 变化是受制于社会、也是服从社会的需要的。 3、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个人现象是个人的自言自语,说听由个人承 担;而语言则受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制约。
三、语言社会性的具体表现
1、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
(1)语言依附社会:它随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社会发展而发展;随 社会消亡而消亡。 离开了人类社会无所谓语言,语言并不是人的本能的反映,不经过 学习就不能掌握语言。 (2)社会离不开语言:人类出现以语言为存在条件。历史、文化传 播,共同活动、生产等环节都离不开语言。
系的现象。它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随社会的产生而产 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二、什么是自然现象
第一,其产生发展取决于自然界,而不是社会。 第二,其发生发展有自身规律,有必然性结局。 第三,可以父子并存,几世同堂。 第四,有遗传现象。
语言属于社会现象
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语言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 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是一种语音和语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一种语音和语义相结合的听觉符号(系 统)。 语言符号是用语音形式来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