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道与诗词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合集下载

古诗与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诗与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诗与知识点总结大全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而在古诗之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点,在古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生活、人情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本文将从古诗中提炼出多个知识点,并结合详细的解析,带领读者一起深入探索。

一、古代古诗鉴赏古代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其中包括了对古诗的鉴赏。

在古代古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内涵和精妙的表达,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因此,深入鉴赏古诗有助于我们提高审美水平,丰富人生情感。

1.诗句的韵律古代古诗的韵律非常讲究,每一句诗都要求用韵脚,而且还要求用平仄对仗。

平仄是指音节上的轻重,平指声音平均,仄指声音起伏不定。

对仗是指诗句中的形式上的对称,包括平起仄收、仄平仄仄、平平仄仄等的对仗。

在《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就是用的平起仄收的对仗。

另外,古诗中的韵脚也非常重要,能够增强诗歌的音韵美感。

2.诗词的意境古代古诗以意境著称,通过诗句的虚实、对比、联想和象征等手法来表现诗人的感悟和表达。

古人在诗中善于以“咏物寄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并给人以美的享受。

如《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诗人对月光的咏叹,展现了诗人的情感。

3.诗句的修辞手法古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非常丰富,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仗、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

这些手法的运用丰富了诗句的表现力,使诗句更加生动有力。

二、题材与主题古代古诗的题材和主题也是多姿多彩的,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古代古诗涉及的题材和主题也在不断变化。

1.自然题材自然题材是古代古诗的重要题材之一,古人热爱自然,通过描绘自然来展现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古代古诗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包括山水、花草、江河、天空等等。

《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表现了自然的壮美与广阔。

2.爱情题材爱情题材是古代古诗中的另一个重要题材,古代古诗中有着大量描绘爱情的作品。

2024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80题)

2024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80题)

2024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80题)1、《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A、忠义;B、孝悌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出现。

3、“实事求是”一词出自哪部典籍?(D)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C)A、陆游;B、岳飞;C、辛弃疾;D、李清照。

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B)A、楷书;B、小篆;C、鸟虫文;D、行书。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B)A、妻子;B、兄弟;C、朋友;D、父亲。

7、宣纸得名于它的:(C)A、用途;B、材质;C、产地;D、使用人群。

8、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C)A、杏月;B、桃月C、榴月D、荷月。

9、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C)A、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B、北风历兮肃冷冷,胡笳动兮边马鸣;C、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0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的职能是什么?(B)A、农耕;B、军政;C、养马;D、水利。

11、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

旗袍是:(八)A、左襟压右襟;B、右襟压左襟。

12、《三国演义》中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八)A、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3、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八)A、一位画家;B、八位画家。

14、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八)A、菊;B、梅;C、竹。

15、、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代表着金、木、水、火、土。

后来又增加了两根弦,这两根弦代表:(D)A、天、地;B、南、北;C、阴、阳;D、文、武。

16、下面哪个诗句描写的不是古琴?(B)A、欲把心事付瑶琴;B、一弦一柱思华年;C、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D、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小学必备古诗文文学常识

小学必备古诗文文学常识

小学必备古诗文文学常识【拓展文学知识】1.《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六义:诗歌形式——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2.《左传》作者:左丘明(春秋末),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4.《史记》司马迁(西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5.前四史: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6.《汉书》班固(东汉),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汉赋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汉书》《两都赋》7.《论语》: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8.《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9.《孙子兵法》:孙武(春秋末),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

10.《水经注》:郦道元(北魏),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11.《典论·论文》:曹丕(三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专论12.《文心雕龙》,刘勰(南朝):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

13.《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短篇文言志怪小说集14.《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长篇讽刺小说的开篇之作15.五大奇书:《官场现形记》《孽海花》《老残游记》《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6.《窦娥冤》:关汉卿(元代),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著名元杂剧之一17.元杂剧的四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18.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19.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20.《离骚》:屈原(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古诗词中关于风流的诗句

古诗词中关于风流的诗句

古诗词中关于风流的诗句(50条)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古诗词中50条关于风流的诗句,供大家欣赏品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李清照《题八咏楼》▶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韦庄《思帝乡·春日游》▶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杜甫《咏怀古迹·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浴兰芳荆楚风流,艾掩门眉,符映钗头。

——张可久《折桂令·别怀人生最》▶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张祜《杭州开元寺牡丹》▶过了重阳九月九,叶落归秋,残菊胡蝶强风流。

——马致远《行香子》▶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

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张养浩《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可》▶上方传雅颂,七夕让风流。

——钱起《晚春永宁墅小园独坐,寄上王相公》▶朝朝寒食笙歌奏,百年间有限风流。

——任昱《正宫·小梁州·春怀》▶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

——元稹《寒食日》▶风流大抵是伥伥,此际相思必断肠。

——韩偓《寒食夜有寄》▶清江碧草两悠悠,各自风流一种愁。

——韩偓《寒食夜》▶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王和卿《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潇洒高堂邃馆,那堪左右图书,凌云赋得似相如。

多少风流态度。

——赵长卿《西江月·邀蔡坚老忠孝堂观书》▶桃李无言,不堪攀折,总是风流客。

——朱敦儒《念奴娇·别离情绪》▶西湖杨柳风流绝。

有关中国诗词介绍大全

有关中国诗词介绍大全

中国诗词介绍中国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其独特的韵律、意境和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从古至今,诗词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和情感表达。

一、中国诗词的起源和发展中国诗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古代,诗词是人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记录历史的重要工具。

最早的诗词是一些简单的歌谣和谚语,它们以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诗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有规律、有韵律的文学形式,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在中国历史上,诗词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其中,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是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这些文学形式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

例如,唐诗是中国诗词发展史上的巅峰之一,它以严谨的格律、优美的韵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宋词则是在宋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它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注重意境的营造和表现。

二、中国诗词的特点中国诗词以其独特的韵律、意境和思想内涵而著称于世。

它们通常具有以下特点:韵律优美:中国诗词通常具有严格的韵律和节奏,它们通过押韵、对仗等形式来表现语言的音乐性。

意境深邃:中国诗词追求意境的表现,它们通过形象、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思想内涵丰富:中国诗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们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形式多样:中国诗词具有多样的形式和风格,它们包括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三、中国诗词的文化价值中国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们具有以下文化价值:传承历史文化:中国诗词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它们是我们了解和认识古代社会的重要途径。

弘扬民族精神:中国诗词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它们是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表达情感思想:中国诗词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工具,它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古诗词中关于江山的诗句

古诗词中关于江山的诗句

古诗词中关于江山的诗句(50条)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古诗词中50条关于江山的诗句,供大家欣赏品鉴。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五首·其二》▶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李煜《望江梅·闲梦远》▶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李清照《题八咏楼》▶垂衣端拱浑闲事,忍把江山乞与人。

——罗隐《江南》▶三峡春冬交,江山云雾昏。

——杜甫《别李义》▶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

——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中秋》▶烧灯节。

朝京道上风和雪。

风和雪。

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刘辰翁《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烟月扬州如梦寐,江山建业又清明。

——钱谦益《吴门春仲送李生还长安》▶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不是登高粗能赋,老夫真负尔江山。

——贺铸《黄埭魏氏见江亭》▶江山自美骚人宅,铙鼓常催过客舟。

——张舜民《池州弄水亭》▶湖海番君国,江山白帝城。

——喻良能《送侍御帅夔府·湖海番君国》▶人物豪华真乐国,江山清绝胜中原。

——曾几《送李似举尚书帅桂州二首·桂林佳事我能言》▶城郭是非秋雨外,江山形胜暮潮来。

——方岳《凤凰台》▶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

——李廌《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好去西安苏县丞》▶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红色经典阅读——诗词

红色经典阅读——诗词

第二篇章侠骨柔情
《滨江述怀》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
誓志为人不为家, 跨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若是全都好, 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 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 笑看旌旗红似花。
第二篇章侠骨柔情
狱中诗 浪迹江湖忆旧游, 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 留得豪情作楚囚。
遭遇挫折的环境,有时是天才的坟墓,有时却是伟人向上攀 登的阶梯。
大事业总会要有大悲大患。大人物经得起大风大浪。 晨曦总是在诱惑旭日,星星总是在诱惑黎明,山谷总是在诱
惑春风。对坚韧忠诚、奋斗不息的毛泽东来说,中国革命事业对 他的诱惑,是那样地强烈,那样地不可遏制。
就像大海诱惑江河,就像蓝天诱惑雄鹰,就像原野诱惑骏马 ,于是,便有了战地黄花的人生观,有了雨后斜阳的审美观。
第二篇章侠骨柔情
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 无奈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皆灰烬 倦极身无恁
一勾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第二篇章侠骨柔情
贺新郎·别友 引用唐代诗人李白《送友人》 诗句:“挥手从兹去”点化而成!
。挥眼手角从眉兹梢去都,似更恨那,堪屈样的热凄原,慨泪然“语《向叹执凝欲离浩!相手噎骚渺表零相向”的达》看还,苍了、泪住穹忧《苦眼发国天。,情出忧问竟知重警民》无误世之一诉 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情滔。云共雾,算人间知 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 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 2.品味诗词语言,领略艺 术风格,提高鉴赏诗词的 能力; 3.在诗词的比较阅读中, 进一步认识毛泽东。
1.组织学生自主选择拓展 诗词篇目,自主选题,交 流共享; 2.开阔阅读视野,发展想 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加深 对作品的思考、领悟,提 高表达能力,满足学生的 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中国传统节日知识(传说、习俗、诗词)

中国传统节日知识(传说、习俗、诗词)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中国传统节日古诗词 习俗
中国:“中华”、“华夏”、“神州” 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有56个民族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拥有五千余年的传统文化和悠久的文明史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
1.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 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2.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都与节气、神话传说、 历史人物、宗教仪式等有关系。 3.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 4.来源传说、文化习俗、诗歌等。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3、清明节的习俗









4、清明节的诗词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 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1、端午节的来源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 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 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 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 中秋也称仲秋。中秋节又称 “月夕”、 “八月节”、“团圆节”。
1、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 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3、七夕节相关的诗词
• 【古诗十九首】之一 • (汉)乐府诗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鹊桥仙 (宋)秦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道与诗词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含答案)
1、“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此诗作者是谁?
2、祖咏的《望蓟门》中,抒发了诗人立功报国的壮志,诗中写道:“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请问这句诗引用了哪个典故?
3、“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这一名句出自于李白的《独漉篇》,这首诗当中的“国耻”是指什么事件?
4、古代用来指代生了女孩的成语是什么?
5、前几年,有人将余秋雨的作品中的错误汇总出来,考证出版,书名为《石破天惊逗秋雨》。

请问这个书名出自唐代哪位诗人的哪首诗?
6、“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

”出自王维的《夷门歌》。

讲的是侯赢为信陵君献策救赵的故事,请问侯赢为信陵君献上什么良策?
7、习总书记有感于“焦裕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曾经创作过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有“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

”请问“路漫漫其修远矣”化用了哪位诗人的哪部作品中的诗句?
8、“睨柱吞赢,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出自文天祥的《念奴娇驿中别友人》,请问诗中的“睨柱吞赢”是指什么故事?
9、唐代名臣魏征在《述怀》中写道:“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诗中季布是楚汉时期抱诚守信的典范,因此有俗语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请问这句诗和俗语当中包含着哪个成语?
10、台湾著名武侠小说家古龙的作品《天涯明月刀》语句短小精悍,作者将很多古诗词的名句巧妙地化用到小说当中去。

比如开篇的楔子当中写道:“人犹未归,人已断肠,归程就在他眼前。

”这段话中化用了李白的“何处是归程”一句,出自李白的哪首作品?
11、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中的“山”是指哪座山?
12、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起八代之衰”之誉的是哪位诗人?
13、电影《让子弹飞》中有一句台词,“大风起兮云飞扬”出自于哪位历史人物?
14、2011年情感大戏《千山暮雪》,请问“千山暮雪”这个片名是出自于哪里?
15、唐代有一位边塞诗人曾被誊为“七绝圣手”,请问他是谁?
16、梁启超诗云“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称赞的是谁?
17、杜甫的《望岳》写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诗中的“岱宗”是指什么?
18、电视剧《甄嬛传》的片尾曲《凤凰于飞》的歌词中写道:“凤凰于飞,翙翙其羽”这句歌词出自哪里?
19、杜甫的《蜀相》中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感慨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20、唐朝有一位诗人,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请问这位诗人是谁?
21、“卷土重来”这个成语是出杜牧的哪首诗?
22、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称赞哪部作品“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23、辛弃疾《破阵子》中写道:“马作的卢飞快。

”这句诗是讲述“的卢救主”的故事,那么请问“的卢马”救的是谁?
24、李白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请问诗中的“故人”是谁?
25、1953年在赫尔辛基颁布的四位世界文化名人,除了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作家佛朗索瓦拉伯雷,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外,还有一位中国的诗人,请问他是谁?
26、“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李商隐的诗句,请问诗中的“灵犀”指的是什么?
27、民国时期有一首狱中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请问这是民国哪位激进革命党人写的?
28、此人是近代一位家境富裕的公子哥,也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大才子,著名作家金庸和琼瑶跟他都是亲戚,他生命中有三个不得不提的女人,他因坠机而亡,请问他是谁?
29、此人是三国时期的诗词天才,更是一位音乐才子,他被称作中国佛教音乐创始人梵呗始祖,请问这位诗人是谁?
30、唐代有一位诗人帮别人写文章讨伐武则天,因为写得太好了,武则天读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说:“如此贤才沦落在外,这是宰相的过失。

”请问句中的“贤才”是哪位诗人?
31、白居易的《琵琶行》序中写道:“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其中的“左迁”是什么意思?
3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自杜牧《泊秦淮》,“后庭花”乃亡国之音,与哪位皇帝有关?
33、宋词格律派的始祖是谁?
34、、孙中山评价道:“此人之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此人是谁?
35、清初“京华词苑三绝”分别是谁?
36、诗界革命的口号是由谁提出来的?
37、从古至今,许多作家钟爱以“陌上花开”为题,“陌上花开”最早是出自于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缪的一封书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请问这封信是写给谁的?
38、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写道:“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诗中的“寻”是古代计量单位,请问一寻等于多少尺?
39、清代学者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中的第三境对应着哪句诗词?
40、韩愈的《调张籍》中写道:“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重。

”请问诗中的“蚍蜉”是什么动物?
41、代人写文章叫做“捉刀”,请问“捉刀人”这个典故最早是指哪位诗人?
42、此人是元杂剧作家,有“中国莎士比亚”之称,其最著名代表作是什么?
43、“生于后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虽然并非专指一人,但评价著名词人时指谁?
44、“长卿牢落空悲舍,曼倩诙谐取自容”出自李贺《南园》,诗中批评的人物是?
45、著名典故“旗亭画壁”涉及的诗人有哪些?
46、宋代有位诗人潘大林,在风雨来临时写诗,刚写一句就被催租人打扰了诗兴,以后再难续写,却留下了千古称赞的“一句诗”,这句诗是?
47、“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是谁对谁的评价?
48、开元八年,十九岁的李白去渝州拜见刺史李邕,希望得到他的赏识,结果受到了冷遇。

李白愤然写道:“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不可轻年少。

”请问传说中,让孔子由衷感叹“后生可畏”并拜他为师的是哪位七岁孩童?
49、《乐府诗集》中有一首《陇西行》,其中有一句写道:“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

”请问“青龙”是指哪个方位?
50、请问徐志摩为诗社取名“新月”是用了哪个诗人的诗集名称?
答案:
1、苏轼
2、投笔从戎
3、安史之乱
4、弄瓦之喜
5、李贺《李凭箜篌引》
6、窃取兵符
7、屈原《离骚》
8、完璧归赵
9、一诺千金10、《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11、天山12、韩愈13、刘邦14、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15、王昌龄16、陆游17、泰山18、《诗经》19、诸葛亮20、陈子昂21、《题乌江亭》22、《古诗十九首》23、刘备24、孟浩然25、屈原26、犀牛角27、汪精卫28、徐志摩29、曹植30、骆宾王31、降职(贬职)32、陈后主(陈叔宝)33、周邦彦34、岳飞35、曹贞吉、顾贞观、纳兰性德36、梁启超37、妻子38、八尺39、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40、蚂蚁41、曹操42、《窦娥冤》43、李煜44、司马相如、东方朔45、高适、王昌龄、王之涣46、满城风雨近黄昏47、白居易对李白48、项橐49、东方50、泰戈尔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