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系生长和活性特点的研究
大豆生育特点

低温、光照不 充足,喷施营
养液,“抓秋
膘”促早熟。
3、水分
• 发芽期多水
• 幼苗期少水 • 开花期水分适量 • 结荚鼓粒期,水分充 足
• 成熟期不需水
4、养分
• 养分全面:N、P、K、Ca、Mg、S • 开花结荚期是需氮最多的时期。
4、大豆的花荚脱落 •一般花荚脱落率在40%-70%,主要是
指花冠凋谢。
• 落蕾
•
•
落花
落荚
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
①品种:一些品种由于光合速率低,新陈代
谢弱,造成开花数和结荚数较少。
②栽培原因:密度过大,植株徒长,田间
通风透光条件差,容易造成落花落荚。
•光照条件差,阴雨天气多,光合产物减少,
使花荚得不到充足养分而大量脱落。 •水分供应失调。 •无机营养供应不足或失调。 •机械损伤、病虫害、暴风雨
2、茎
主茎和分枝。 (1)株高一般50cm-100cm,矮者只有30cm,高者可达
150cm。
(2)主茎一般具有12-20节,但也有多至25节以上者,有的 早熟品种仅有8-9节。 (3)每节叶腋都有芽,可分化成分枝或花芽。
分枝--分枝的多少与态势决定大豆栽培的株型 1. 主茎型大豆:主茎发达,不分枝或少分枝,分枝数一般
3、分枝期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茎叶生长加快,花芽 分化迅速。
•固氮能力增加,约有半数供植株利用。
•除非肥水条件过多需适当控制营养体生长外,一
般应及时适当供给养分和水分。
4、开花结荚期 •开花期:开始开花至开花结束。
•结荚期:受精后,子房膨大,荚长2cm时。
•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营养生长与
4、荚
果实为荚果,单独或成簇着生在节上或茎、分枝的顶
大豆的生长特点和需肥特点

大豆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1.种子萌发特点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脂肪,在种子发芽时需吸收比本身重1~1.5倍的水分,才能使蛋白质、脂肪分解成可溶性养分供胚芽生长。
2.幼苗生长特点发芽时子叶带着幼芽露出地表,子叶出土后即展开,经阳光照射由黄转绿,开始光合作用。
胚芽继续生长,第一对单叶展开,这时幼苗具有两个节和一个节间。
在生产中大豆第一个节间的长短,是一个重要的形态指标。
植株过密,土壤湿度过大,往往第一节间过长,茎秆细,苗弱发育不良。
如遇这种情况应及早间苗、破土散墒,防止幼苗徒长。
幼茎继续生长,第一复叶出现,称为三时期。
接着第二片复叶出现,当第二复叶展平时,大豆已开始进入花芽分化期。
所以在大豆第一对单叶出现到第二复叶展平这段时间里,必须抓紧时间及时间苗、定苗,促进苗全、苗壮、根系发达,防治病虫害,为大豆丰产打好基础。
3.花芽分化特点大豆出苗后25~35天开始花芽分化,复叶出现2~3片之后,主茎基部的第一、二节首先有枝芽分化,条件适宜就形成分枝,上部腋芽成花芽。
下部分枝多且粗壮,有利增加单株产量。
花芽分化期,植株生长快,叶片数迅速增加,植株高度可达成株的l/2,主茎变粗,分枝形成,根系继续扩大。
营养生长越来越旺盛,同时大量花器不断分化和形成,所以这个时期要注意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生长,达到营养生长壮而不旺,花芽分化多而植株健壮不矮小。
4.开花结荚期特点一般大豆品种从花芽开始分化到开花需要25~30天。
大豆开花日数(从第一朵花开放开始到最后一朵花开放终了的日数)因品种和气候条件而有很大变化,从18天到40天不等,有的可达70多天。
有限开花结荚习性的品种,花期短;无限开花结荚习性的品种,花期长。
温度对开花也有很大影响,大豆开花的适宜温度在25~28℃之间,29℃以上开花受到限制。
空气湿度过大、过小均不利开花。
土壤湿度小,供水不足,开花受到抑制。
当土壤湿度达到田间待水量的70%~80%时开花较多。
大豆从开始开花到豆荚出现,是大豆植株生长最旺盛时期。
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及施肥技术

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及施肥技术摘要: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对肥料的施用是十分关键的一环,掌握施肥的时机,并且有针对性的施肥,才能保证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各种营养的需求,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增加收入。
关键词:轮作;直根系;根瘤菌固氮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89—11 大豆的生长特点1.1 大豆的根系特点(1)大豆的根系属于直根系,由主根、侧根、细根、根毛和根廇组成。
约78%的根系集中在深0~20cm及植株四周0~5cm的范围内。
(2)苗期,根系生长中心,绝对量增加缓慢分枝期开始,根系的生长加速,鼓粒期达到高峰,属直线增长阶段。
(3)鼓粒期至叶片发黄,根系增长很少,最后停止增长,属于减缓至停止增长期。
(4)叶片发黄以后,根系衰老,属有效根的下降期。
1.2 大豆的分枝特点主茎的每个节上均着生有一个腋芽,下部的发育成分枝,中上部的发育成花序。
分枝的发生与与出叶间存在n~4的规律。
(1)主茎型大豆:主茎发达,不分枝或少分枝,分枝数一般不超过2个,以主茎结荚为主。
(2)中间型大豆:主茎较坚韧,一般有3~4个分枝,豆荚在主茎和分枝上的分布比较均匀。
(3)分枝型大豆:主茎坚韧,分枝力强,分枝上的荚数占主茎荚数的比例大。
1.3 大豆的单叶特点子叶节上部节产生,由一个短叶柄、二枚托叶和一个近卵圆形的叶片组成,单叶对生复叶:单叶节以上所有节长出的叶均为复叶,是典型的完全叶,由两枚托叶,一个叶柄和三个卵形小叶片组成。
先出叶:发生在每个侧枝基部,也是成对着生的单叶,无叶柄、无叶枕,1mm左右。
1.4 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大豆在花芽分化时期,分枝也生长,此期也称为分枝期。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茎叶生长加快,花芽分化迅速。
根系生长仍明显快于地上部分,主根长为株高的5~7倍。
固氮能力增加,约有半数供植株利用。
轮作连作重茬减产20%~30%。
2 大豆的种植技术2.1 轮作增产大豆轮作抑制病虫害的发生、调节土壤养分。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根系的时空分布特征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根系的时空分布特征龚屾;张盼盼;冯乃杰;郑殿峰;李东;张洪鹏;刘文彬;刘洋【摘要】研究不同结荚习性大豆根系的时空分布规律,有助于找到大豆根系生长中关键的时间点和空间位置.以亚有限型品种合丰50和无限型品种合丰55为材料,采用自制的两种栽培装置,于六节期(V6)、盛花期(R2)、盛荚期(R4)、始粒期(R5)、鼓粒期(R6)、成熟初期(R7)分段分层取样,分析大豆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以及根系干物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两个大豆品种根系的总干重、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和根系总体积总体上呈现出单峰增长趋势,峰值均出现在R4至R6期.根系干重密度、长度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在垂直方向总体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水平方向上随着与主茎距离的增加而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并于垂直0~ 20cm和水平0~5cm的土层中达到最大值,其中垂直0~20cm土层根系的长度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和干质量密度在各生育时期分别占整体根系各指标的49.05%~66.09%、52.07%~66.66%、56.74%~69.73%和79.14%~ 84.82%;水平0~5cm土层根系的长度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和干质量密度分别占整体根系各指标的28.79%~ 41.68%、41.12%~ 59.24%、58.44%~76.64%和88.85%~94.02%.与合丰55相比,合丰50根系较发达、体积庞大、干物质积累多.在大豆高产品种选育中可以把R4~R6期内的根系各项指标作为参考依据.【期刊名称】《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年(卷),期】2016(038)004【总页数】12页(P431-442)【关键词】大豆;根系;形态;时空分布;干物质【作者】龚屾;张盼盼;冯乃杰;郑殿峰;李东;张洪鹏;刘文彬;刘洋【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103根系作为大豆的主要营养器官,具有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作用,是产量形成的主要贡献者[1,2]。
大豆生长特性及分布区域

大豆生长特性及分布区域大豆,通称黄豆。
一年生草本植物,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
大豆是世界最主要的油料作物,是人类优质蛋白和油脂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
一、分布区域中国大豆的集中产区在东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三角洲和江汉平原。
根据大豆品种特性和耕作制度的不同,中国大豆生产分为五个主要产区:一、内蒙、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二、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三、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四、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五、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中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二、生物学特性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
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小叶宽卵形,纸质;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苞片披针形,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被伏贴的刚毛;花萼披针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
荚果肥大,稍弯,下垂,黄绿色,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种皮光滑,有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
花期6-7月,果期7-9月。
三、大豆生育期(一)种子萌发和出苗期胚根首先从胚珠珠孔伸出,当胚根伸长到与种子等长时称发芽。
胚轴伸长,种皮脱落,子叶随下胚轴伸长露出土面,当子叶展开时称出苗。
条件适宜,播种后4—6d,黄豆即可出苗。
田间半数以上子叶出土即为出苗期。
(二)幼苗期从出苗到花芽分化前为幼苗期。
出苗后2片子叶展开,其幼茎继续伸长,上面的2片对生的单叶随即展开,此时称单叶期。
随着幼茎不断伸长,长出第一片复叶时称3叶期。
3叶期地上部分增长速度较慢,地下根系生长较快形成根瘤。
此期末根系初步形成,开始需要较多的水分和养料。
幼苗期大约20—25d,占整个生育期的l/5,这一时期是长根期;应注意蹲苗,加强田间管理,达到苗全、苗匀、苗壮,为丰产打下基础。
关于北方大豆种植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文章编号:1005-2690(2016)12-0040-02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志码:B关于北方大豆种植技术的研究与分析于平1,红梅2,黄复超3,冯淑杰4(1.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呼伦贝尔162650;2.扎兰屯市气象局,内蒙古呼伦贝尔162650;3.扎兰屯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内蒙古呼伦贝尔162650;4.扎兰屯市蘑菇气镇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内蒙古呼伦贝尔162650)摘要:在北方大豆是很常见的农作物,是最有营养、最容易消化的蛋白质豆类植物,尤其是高蛋白质含量特别高。
因为其营养价值高且成本低,且具有良好的土壤适应性,可以适应各种各样的复杂环境,所以对大豆种植技术进行研究,以提高大豆产量并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北方;大豆;种植技术在中国的北部,大豆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技术对产量有直接影响,而且其种植技术也密切关系到相关的经济利益。
因此,必须提高大豆的栽培技术,以期提高大豆的产量。
结合因地制宜的理念,北方大豆种植基本从5月份开始,播期一般为5cm耕层土温稳定通过7~8℃即可播种。
以种植春季大豆为多,从北方的气候特征着手,了解大豆生长习性,从良种预选、耕种施肥、灌溉方式、病虫防治及除草防害等方面进行研究。
1品种选择高油脂品种有蒙豆9、蒙豆14、蒙豆32、登科1号、克山1号、北豆16;高蛋白品种包括蒙豆11、蒙豆36、蒙豆37、东农42、东农48;符合要求的有二积温带黑农、三积温带黑农等。
为了确保未来增长,只有精选品种,以保证良好的出苗率。
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不同地方的特色,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以保证种子的生育期、秆高度、抗倒伏、抗逆性适合当地的环境。
东北地区种子一般选择高油脂、低蛋白质品种。
2种子处理大豆苗齐、苗壮都与种子质量有直接关系。
如果种子是自家保留的,播种必须手工选择大粒、饱满并且保证没有虫和杂质。
在多年没有种植过植物或者没有种植过大豆的地区,种植前必须进行根瘤菌拌种,用量是水2.5k g和菌籽2k g,然后加入50k g大豆种子接种。
基于L系统的大豆根系模型构建及可视化

农 机化 研 究
第 9期
基 于 L 系 统 的 大 豆 根系 模 型 构 建 及可 视 化
贾 银 江 ,苏 中 滨 , 郑
( 东 北 农 业大 学 工 程 学院 , 哈 尔 滨 摘
萍
150030)
要: 深 入 分析 了 大 豆根 系 形 态 特征 与 生 长 特性 , 根据 大 豆 根 系生 长 呈 S 形曲 线 的 特 点, 基于 逻 辑 斯 蒂方 程 对
1 大豆根 系形态特征 与生长特 性
1 . 1 大豆根系形态特征 大豆的根属于直根系 , 由主根 � 侧根和不定根 3 部 分组成� 主根是由种子中的胚根伸长而 成, 侧根是由 主根产生的分枝, 由主根直接生长而成的根为一级侧 根, 一级侧根产生二级侧根 , 依次类推, 每级侧根都有 与主根相似的形态特征 � L 系统在描述具有自相似的
W � , K 和 都是经验参数, � , 形式为 W = 只能按所 植物拓扑结构和生长规律上具有很大优势 为计算机 � � � 1 + K 模拟植物的真实感图形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本文采 得数据用逻辑 斯蒂方程 本身拟合 来予以确 定� 在求
12- 0 2 � - 18 导逻辑斯蒂方程时 , 参数 K 和 收稿 日期 : 2 0 基金 项目 : 黑龙江省 教育厅面上项目 ( 11551054) ( E - m ail ) ne au_ cs t @ 126 .com � 作者 简介 : 贾银江 ( 1977- ) , 男, 黑 龙江集 贤人, 副教 授, 在读 博 ( 2,2), 得, 而对 于 W m , 可取 3 对观 测量 ( 1 , 1 ) , ( 3 , 3 ) 代入求得 �
� 52 �
2012 年 9 月 2.2 材料与方法
测定大豆生理特性的方案

硒对铅、汞胁迫下大豆生长影响的研究摘要:采用砂基培养法,研究硒对铅、汞胁迫下大豆生长的影响。
对大豆幼苗的株高、结瘤率、植株根系所在沙质培养基pH、叶片干重、叶绿素、叶片丙二醛含量、叶片脯氨酸(Pro)含量、叶片光合效率植株叶片相对电导率以及保护酶POD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铅、汞胁迫下大豆植株矮化,重金属毒害使叶片失绿,干重降低,叶片MDA 含量增加,POD 活性增强,硒可减轻铅和汞对于大豆的毒害,表现为:本试验以大豆为材料, 通过砂基培养, 旨在探讨硒对铅和汞胁迫下大豆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以探讨硒能否抑制或缓解铅和汞对大豆的毒害。
关键词:硒重金属胁迫生长影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selenium, heavy metal pollution, stress, soybean1.前言:大豆起源于中国,在中国栽培并用作食物及药物已有5000年的历史。
大豆呈椭球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故又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
大豆营养丰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大豆含蛋白质约40%、脂肪20%、碳水化合物20%、粗纤维5%,并含多种矿物质和纤维素,营养价值很高。
近些年来,人们发现大豆中有多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成分,如大豆多肽,大豆低聚糖,大豆膳食纤维及大豆磷脂等,这些成分具有延年益寿、延缓衰老、降血压、降血脂、抗癌等功能。
目前,已从传统的豆制品(豆腐、腐乳、豆浆)生产到工业化的豆制品生产,如大豆油,豆奶,大豆组织蛋白及大豆异黄酮,大豆卵磷脂等大豆保健品。
硒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元素,它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缺硒是人体克山病、大骨节病的主要原因,会导致人及动物免疫功能下降,加重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克山病和镉中毒。
[1]重金属污染是当今极受人们重视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
[2]铅(Pb)在环境中普遍存在,随着都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铅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化学污染物。
铅的多亲和性和蓄积性使得它进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许多器官的功能紊乱,包括神经、造血、消化系统及肾脏,同时还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抵抗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