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三篇】

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三篇】

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三篇】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1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弘扬传统文化,学习文明礼貌,进一步推动学校的优良学风建设。

活动形式:表演,诵读,读书交流会活动流程:一、主持人(班长)讲话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诵国学经典,做文明学生”。

我们的华夏民族是礼仪之邦,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

“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

......但环顾我们的身边,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仍然频繁地出现:课间,一些同学大声喧闹,不时还夹带着难听的脏话甚至做着不雅观的动作;下课后有的同学在走廊上、教室里追逐打闹;教室内同学间不是轻声地交流,而是声嘶力竭地叫喊;地面上经常可以看到随手丢弃的垃圾和垃圾的污迹;课堂上,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时,有的同学却低着头窃窃私语……......这些现象的存在与文明校园极不协调,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更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从我做起,来改变这一现状。

那么,现在,让我们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改掉那些不文明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一个儒雅、文明的学生吧!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幽雅、舒适的学习环境吧!让云浮市第一小学成为文明之花遍地盛开的花园吧!二、同学展示——诵读、表演国学经典……我们启动的“国学经典诵读工程”,正是要从现在开始,让文化经典进入我们的视野,滋润我们的心田。

现在,请同学们来诵读竞赛,请卢老师当我们的评委。

1、张玉婷领读:《三字经》同学:表演诵读。

2、邓百成领读:《弟子规》同学:表演诵读。

3、林嘉涛领读:《千字文》同学:表演诵读。

4、全班同学《千字文》诵读接龙三、同学谈收获主持人:“诵国学经典,做文明学生”的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琅琅上口,是指导我们行为的好书。

我们每个同学不仅应该熟读能诵,更应该处处按照书上的要求去做。

现在,我们就来分享同学们的收获吧!(同学谈收获……)四、老师总结、颁奖同学们,看到你们诵读国学经典后有这么大的收获,并且有了实际行动,老师真的感到很欣慰。

国学在校园班会记录(3篇)

国学在校园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1年9月15日地点:XX中学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全体七年级一班学生一、班会背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我校七年级一班决定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张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强调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2. 国学经典诵读(1)分组诵读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篇国学经典进行诵读。

诵读过程中,同学们精神饱满,声情并茂,充分展现了国学经典的韵味。

(2)个人展示在分组诵读的基础上,部分同学自愿上台进行个人展示。

他们以朗诵、吟唱、表演等形式,展示了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

3. 经典解读张老师针对同学们诵读的国学经典进行解读,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经典内涵。

例如,解读《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同学们学习要持之以恒,学以致用。

4. 经典故事分享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国学经典故事,如《孔子周游列国》、《孟子见梁惠王》等。

通过故事分享,同学们对国学经典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5. 互动环节(1)知识问答张老师提出一些与国学经典相关的问题,同学们积极抢答。

问答环节不仅增加了同学们对国学知识的了解,还激发了大家学习的兴趣。

(2)成语接龙同学们以成语接龙的形式,展示了我国丰富的成语文化。

在游戏中,同学们学到了许多成语,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6. 总结发言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学习国学知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班会效果本次“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同学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收获颇丰。

以下是本次班会的一些效果:1. 增强了同学们对国学经典的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中华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

中华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

中华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一、国学经典的种类和特点国学经典是指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包括《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

这些经典历经千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内涵。

这些经典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思想深刻,集中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精神境界和智慧;2. 字句简练,言简意赅,凝练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智慧;3. 倡导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教、忠诚等传统美德;4. 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身的审视和反思,对家族、社会、国家命运的关注。

这些国学经典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中德、礼仪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并且一直对中国人民的思考、教育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诵读国学经典对我们的意义1.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古代智者的思想和智慧,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些经典强调了仁爱、孝敬、谦虚、诚实等美德,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自己合理的人生目标,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价值观的人。

2.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更好地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自尊心。

我们要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3. 增强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国学经典是智慧的结晶,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这些经典要求我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去研究人类的智慧,激发我们的智慧潜能,提升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美学情操国学经典不仅在思想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且在文学艺术方面也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我们可以欣赏其中的诗词、乐曲、绘画等艺术形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操,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三、如何诵读国学经典1. 正确认诵在诵读国学经典时,我们要尊重经典本身的风格和节奏,正确理解和诠释其中的思想和内涵。

可以通过辅导老师、研讨班等方式来学习正确的诵读方法。

国学课主题班会记录(3篇)

国学课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国学的认识,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我校决定开展以“国学经典,传承千年”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集体学习、讨论和互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国学,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班会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3:00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七年级全体同学及班主任五、班会流程1. 班主任开场致辞2. 国学知识讲座3. 经典诵读环节4. 互动讨论环节5. 总结发言六、班会记录1. 班主任开场致辞班主任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她强调,国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学习国学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和人生境界。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感受国学的魅力。

2. 国学知识讲座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国学,我们邀请了学校图书馆的馆长为同学们做了一场精彩的国学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学的定义和特点(2)国学经典著作简介(3)国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4)如何学习国学讲座中,馆长结合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对国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称赞。

3. 经典诵读环节在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进行了经典诵读环节。

他们分组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国学经典段落,如《论语》、《大学》、《中庸》等,进行了精彩的诵读。

同学们的声音洪亮,表情认真,展现了他们对国学的热爱。

4. 互动讨论环节为了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效果,班主任组织了一个互动讨论环节。

同学们围绕“如何将国学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在学习国学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以下是一些讨论要点:(1)尊重师长,孝顺父母(2)诚实守信,勤奋好学(3)团结友爱,助人为乐(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5.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国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了国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引言]国学经典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本次班会将以国学经典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一、活动目标]通过这次班会,我们的活动目标是:1.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自豪感;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为了让班会活动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1. 确定班会时间和地点;2. 准备国学经典的相关教材和资料;3. 设计班会的活动流程和互动环节;4. 分配班会角色,并进行角色培训;5. 准备相关的道具和装饰物;6. 提前宣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活动过程]1. 开场引导- 师生互动,与学生交流对国学经典的了解和认识;- 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预热班会氛围。

2. 国学经典诵读- 学生自愿报名参与诵读,展示个人的朗读能力;- 班级齐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3. 经典故事分享-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则国学经典故事;- 分享故事内容、教育意义和个人感悟。

4. 经典诗词比赛- 宣布参赛规则和题目;- 学生个人或小组作诗比赛,展示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 评选最佳作品,并进行朗诵。

5. 表演剧场- 学生分组,自选经典剧目进行表演;-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经典文化的魅力。

6. 知识问答- 设立问答环节,考查学生对国学经典的了解程度;- 设计趣味问题,增加互动性和娱乐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奖励答题正确者。

7. 总结激励- 鼓励学生回顾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感受;- 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价值;- 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

[四、活动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并做记录;2.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以便今后进行改进;3. 回顾活动流程和目标,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

国学主题班会策划书3篇

国学主题班会策划书3篇

国学主题班会策划书3篇篇一国学主题班会策划书一、班会主题“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中华文化”二、班会目的1. 让同学们了解国学经典,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引导同学们思考国学经典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3. 培养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班会时间[具体时间]四、班会地点[详细地点]五、参与人员全班同学六、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5 分钟)由班主任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欢迎同学们参加。

2. 国学知识竞赛(30 分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国学知识竞赛。

竞赛题目包括诗词、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

设置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等环节,根据答对题目的数量评选出优胜小组,并给予奖励。

3. 经典诵读(15 分钟)请几位同学上台朗诵经典文学作品,如《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等,让同学们感受经典的魅力。

4. 分组讨论(20 分钟)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国学经典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5. 专家讲座(30 分钟)邀请一位国学专家或老师进行讲座,介绍国学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现代意义。

专家可以通过讲解经典案例、分析现实问题等方式,让同学们对国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7. 结束班会(5 分钟)班主任宣布班会结束,同学们有序离开教室。

七、班会准备1. 提前邀请国学专家或老师,并确定讲座的时间和内容。

2. 准备竞赛题目和奖品,确保竞赛的公平性和趣味性。

3. 通知同学们准备经典文学作品的朗诵,提前进行排练。

4. 布置班会现场,营造出浓厚的国学氛围。

八、注意事项1. 班会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同学们要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3. 班主任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确保班会的顺利进行。

4. 班会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教室,保持环境整洁。

篇二国学主题班会策划书一、班会主题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中华文化二、班会目的1. 让同学们了解国学经典,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国学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以国学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以国学为主题的主题班会一、开篇部分1. 推崇国学的重要性国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是一种崇尚道德、倡导仁义礼智信的文化体系。

通过学习国学,我们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培养高尚的人格和行为,提升自身素质。

国学对于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具有重大影响,对于建设美好的社会也起到积极作用。

2. 国学的基本概念国学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文化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

其内容主要包括文化经典、古代文化名人、礼仪制度、艺术形式等。

国学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包含了仁、义、礼、智、信等思想。

二、国学经典的介绍1. 认识《论语》《论语》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篇章,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我们需要了解《论语》的作者、内容和思想,明白其中的道德准则和人生哲理。

通过学习《论语》,我们可以悟出为人处世的智慧,明确我们的行为准则。

2. 《孟子》的重要性《孟子》是孟子学派的经典著作,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孟子》,我们可以了解仁义道德的真谛,明确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可以给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提供指引和借鉴。

3. 其他国学经典的引入除了《论语》和《孟子》,我们还可以介绍《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

通过介绍这些经典,我们可以帮助同学们对国学的范畴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

三、国学教育的意义1.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国学教育能够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注重道德修养,强调孝道、义理、礼仪等传统美德。

通过国学教育,我们可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

2. 增加文化的厚度国学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遗产,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增加文化的厚度,培养自身的内涵。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精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3. 提升综合素质国学教育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还能够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古代文化名人的思想和行为,我们可以获得智慧和启迪,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和人格魅力。

2024年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2024年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2024年诵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活动主题: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活动目标:通过开展诵读国学经典的主题班会活动,提倡学生学习国学经典,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价值观。

活动时间:____年1月至11月活动内容:1. 队伍组建1.1 班会组织:每班成立主题班会组织,由班主任担任指导老师,并选举学生班会干部负责具体策划和组织活动。

1.2 队伍建设:通过选拔和培训,组建一支专业的讲解团队,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经典选读2.1 国学经典选读:每月选择一部国学经典,如《论语》、《大学》、《中庸》等,班级师生一起阅读并进行讨论。

2.2 活动主题:根据经典内容,确定每月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于经典的理解、感悟和思考。

2.3 诵读比赛:每学期末组织诵读比赛,选拔出优秀的诵读者代表班级参加校内的诵读比赛。

3. 名家经典讲座3.1 邀请名家讲者: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或文化名人开展经典讲座,向学生讲解经典内涵、深入解读经典文本,启发学生思考。

3.2 学生讲座:鼓励优秀学生研究某一经典并进行讲解,提升学生的学术表达和研究能力。

4. 主题班会展示4.1 制作展板:每个主题班会都设计制作展板,展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以及经典中的名人名言等。

4.2 班级分享:每月组织主题班会展示活动,在各班级间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经验。

5. 创意作品展示5.1 绘画、书法作品:组织学生创作绘画、书法作品,以表达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喜爱。

5.2 诗歌、散文创作:鼓励学生根据国学经典创作诗歌、散文,展示自己的创意和个性。

5.3 原创音乐演奏:组织学生进行原创音乐演奏或改编古典音乐,以展现对经典的情感表达。

6. 起早背经典活动6.1 每周一早起集会:每周一早晨,学生齐集操场,集中进行背诵经典的活动。

6.2 背诵比赛:每学期举行背诵比赛,评选出背诵经典的优胜者,并进行校内较量。

7. 参观考察7.1 国学经典展览:组织学生参观国学经典展览,了解经典的文化价值和历史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知多少
1、说出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至少三个
(仁、义、礼、智、信、勇)
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同时也 一部学术著作是谁写的?名称叫什么?
(颜之推《颜氏家训》)
3A“诗圣”,B“诗仙”,C“诗家天子”,D“诗鬼”,E“诗豪
什么是国学经典
国学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 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 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 家。对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 的传统文化观念。 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 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 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原曲与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 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 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 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 学、星象、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匹夫不可夺志也)
4、“苟不教,性乃迁”的下一句是什么
(教之道,贵以专)
国学经典知多少
1.“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这句话出自( C )。 A、《论语》B、《庄子》C、刘备D、《大学》 2.“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 D ( A、《周易》、《论语》、《孟子》、《大学》 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 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3.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下列哪个节日 有关( C )。 A、中秋 B、重阳C、清明 D、端午 4.“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A ( A、晴雯 B、袭人 C、黛玉 D、宝钗
国学经典知多少
1、“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这里说的“六经”指的是 、 、 、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


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仁者爱人”或“仁”)
3、“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 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 A ) A《弟子规》 B《三字经》 C《千字文 D《论语》 4、现存《论语》多少篇( 20 )
(A杜甫B李白C王昌齡D李贺E刘禹锡)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 这句话出自( C )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大学》
国学经典知多少
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 它的别名是( B ) A《金陵记》 B《石头记》 C《西厢记》 D《琵琶记》 2、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 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 ( B ) A居无松 B居无竹 C居无梅 D居无菊 3、《论语· 子罕》“三军可夺帅也”的下一句是?
什么是国学经典
请给我们推荐一部经典,并说说推荐理由。
身边的国学经典
请以小组为单位,用不同形式告诉我 们你们发现的身边的国学经典 请阐述你们认为它之所以经典的原因
经典告诉我们什么? 反观自身,反观社会,你发现了什么?
让 经 典 指 引 我 们 前 行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国学经典 芬芳我们的青春
国学经典知多少
1、“弟子规 圣人训 的后面四句是什么?
而亲仁 有余力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王维)
则学文)
2、被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3、李贺《梦天》诗云: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这里“齐州”是指哪里?
(代指中国)
4、“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B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