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方法:将2014至今在本院接诊的128例牙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4例患者。

A组患者采用甲硝唑药膜治疗,B组患者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B组患者治疗后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等指标况优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

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脓肿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整体效果优于甲硝唑药膜。

【关键词】牙周脓肿;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药【中图分类号】R7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175-02本研究将2014至今在本院接诊的128例牙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4至今在本院接诊的130例牙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4例患者。

A在6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9例,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47.3±5.2岁;A在6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8例,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47.8±5.5岁。

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牙周脓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牙周脓胀、牙周疼痛,且牙周袋深度不小于 4.0mm。

排除伴有全身性系统疾病者、已妊娠者、哺乳期者、肝肾疾病者、精神障碍者、血管疾病者。

A、B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存在可比性(P>0.05)。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碘甘油对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碘甘油对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碘甘油对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碘甘油对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150例牙周炎患者310颗牙随机分为3组,盐酸米诺环素组、甲硝唑组与碘甘油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棒、碘甘油分别被置于牙周炎袋内,比较施药前(基线)、第7天、第35天的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的深度(PD)、附着丧失(AL)及龈沟出血指数(SBI)等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各组的PLI、PD、AL、SBI在第7天、第35天时与基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7天、第35天盐酸米诺环素组、甲硝唑组分别与碘甘油组比较,各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米诺环素组与甲硝唑组比较,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组牙周袋内局部置药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优于碘甘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詞] 牙周炎;牙周置药;甲硝唑;碘甘油;盐酸米诺环素牙周炎已被医学界定论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也是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

患上牙周炎,一旦治疗不及时,就有拔除牙齿的危险。

专家表示,牙周炎是导致成人失去牙齿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牙周炎的发病率居于蛀牙之上[1]。

笔者于2009年1月~2010年1月分别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碘甘油3种药物置药对牙周炎患者治疗并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治疗的150例牙周炎患者,男80例,女70例,年龄36~55岁。

入选标准符合《临床口腔医学》中的诊断标准[2]。

共计310颗牙符合入选条件,随机分为3组,盐酸米诺环素组103颗,甲硝唑组104颗,碘甘油组103颗。

1.2 方法盐酸米诺环素组:将注射器针的尖端轻轻放入牙周袋的底部,然后注入药物直至牙周袋口有药物溢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研究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研究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通过抑制细菌生长和炎症反应,甲硝唑药膜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松动等症状。

我们观察到联合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药膜可以显著改善牙周病的临床表现,具有较好的疗效。

而且,该联合治疗方案对细菌菌株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口腔疾病治疗方案提供了新思路,有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关键词: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药膜,牙周病,联合治疗,临床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疾病,主要是由于牙龈周围的细菌感染引起的。

牙周病会导致牙周组织的炎症和损害,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目前,治疗牙周病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口腔清洁和局部药物治疗来控制炎症和感染。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口腔疾病治疗的药物,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

甲硝唑药膜则是一种局部用药膜剂,具有抗菌和抑菌作用。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药膜在口腔局部治疗中被广泛使用,但其联合应用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还有待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牙周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治疗方案,促进牙周病患者的康复与健康。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对牙周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

当前临床治疗牙周病的方法多种多样,但疗效并不理想,且易导致抗生素滥用及耐药性增加。

本研究旨在通过联合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药膜的方式,探讨其对牙周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意义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临床症状包括牙龈出血、牙龈肿胀和牙齿松动等。

评价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响分析

评价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响分析

评价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响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响。

慢性牙周炎作为常见的口腔疾病,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均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本文从慢性牙周炎的概述开始,介绍了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的作用机制,探讨了联合应用的理论基础,并详细阐述了研究方法。

通过对临床研究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并展望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本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展望。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联合应用,临床研究,疗效,应用前景,局限性,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慢性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主要特点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

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传统方法主要是口腔卫生保健和局部药物治疗,然而对于一些慢性、难治性的患者效果不佳。

盐酸米诺环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口腔科的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合成来起到抗菌作用。

而甲硝唑则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可以有效杀灭口腔炎症中的一些特定细菌。

联合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有望提高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

目前对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研究还相对缺乏,尚未有系统的评价和总结。

有必要开展本研究,系统评估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响,评价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治疗慢性牙周炎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药物选择依据。

通过对联合应用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研究方法的探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前景,以期为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脓肿临床效果比较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脓肿临床效果比较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脓肿临床效果比较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脓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牙周脓肿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米诺环素组,48例,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一组为甲硝唑组,48例,采用甲硝唑药膜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牙周指标。

结果:临床疗效方面,米诺环素组总有效率较甲硝唑组显著高(P<0.05)。

牙周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MD、PD、GI及PLI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米诺环素组MD、PD、GI及PLI较甲硝唑组均显著低(P<0.05)。

结论: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脓肿比采用甲硝唑药膜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好,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临床上优先选择。

关键词: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脓肿;临床效果牙周脓肿是由牙齿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性反应,它通常发生在牙齿的根尖部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

目前,临床上主要是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或甲硝唑药膜来治疗牙周脓肿,但二者的疗效差异尚待进一步验证。

本文为观察比较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脓肿的临床效果,现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牙周脓肿患者96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牙周脓肿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米诺环素组(48例)中男性、女性各26例、22例,年龄为21-68(45.36±5.78)岁;甲硝唑组(48例)中男性、女性各27例、21例,年龄为22-66(44.87±5.53)岁;两组一般资料相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米诺环素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先以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将牙周袋冲洗干净,然后采用无菌注射器将适量的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日本SunstarINC.,注册证号H20100244)注入牙周袋中,由底部向上直至龈缘,用药后30 min内禁漱口和食水。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凝胶联合vitapex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凝胶联合vitapex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凝胶联合vitapex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牙周病和牙髓病是口腔常见的疾病,其中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更是一种炎性病变,治疗起来相对较为困难。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凝胶作为常见的治疗药物,其联合vitapex处理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凝胶联合vitapex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

一、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盐酸米诺环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许多阴性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其在口腔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口腔炎症、颌面部感染等疾病。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的制剂形式便于患者在口腔黏膜上涂抹,能够在局部起到抑菌消炎的作用,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常见药物之一。

二、甲硝唑凝胶甲硝唑是一种合成抗生素,对许多包括厌氧菌在内的微生物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甲硝唑凝胶可以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通过局部抗菌、抗炎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和缓解牙周牙髓病变。

三、vitapexvitapex是一种常规用于根管治疗的根管充填剂,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和牙材油,具有抗菌和填充根管的作用。

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中,vitapex可以作为全根管的充填材料,将药物通过根管输送到根尖周围组织,对根尖周围的感染病灶进行有效的治疗。

通过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凝胶联合vitapex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观察发现,这一联合治疗方案具有显著的疗效。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凝胶的局部应用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通过抗菌、抗炎的作用迅速缓解症状。

vitapex作为根管充填材料,能够有效填充全根管,防止感染物再次侵入牙髓,保证治疗效果的持久性。

这一联合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患者耐受性,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凝胶联合vitapex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需要指出的是,该联合治疗方案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对于一些复杂病例,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治疗手段,比如手术干预等。

甲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病的临床观察

甲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病的临床观察
表 2 两组牙龈炎、 单纯性牙周炎 、 牙周脓肿疗效
注: 经秩和检验, 一55 9双侧近似 P值 = . 0 z . , 8 00 ,P<O 5, 明冶疗组 0 . 表 0 疗效优于对照组
注: 经秩和检验, 牙龈炎 := 2 6 ,<O 5 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 Z -. 8 0 P . , 0 单纯性牙周炎 :: 4 9 , <O 5 表 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z一.8 P . , 3 0 牙周脓肿
丽奥治疗牙周病的疗效显著 , 是治疗牙周病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 关键词】牙周病 ; 甲硝唑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 中图分类号】 R 8. 57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7—7 121)15—2 1 390 (002—60 6
牙周病是牙齿支持组织 、 牙槽骨 、 牙周韧带 、 牙骨质 、 牙龈所 患的疾病 , 口腔 常见病之一 。由于病因复杂难 以治愈 , 是 往往因 得不到及时治疗 而致牙齿缺失 , 甚至影 响咀嚼及发音 。近年来人 们对牙周病有 了新的认识 , 对保 留牙齿的治疗越来越高 , 即使是 晚期牙周病也不 限于 以拔牙为主的治疗方法『 1 ] 。随着对牙周炎与 特殊致病菌相关认识的加深 ,采用 化学 疗法去除这些微生物成
槽骨 吸收 , 致使牙齿松动 , 最后导致牙齿脱落。随着生物 医学科 学技术的发展 , 牙周病 的病 因及发病机制进一 步明确 , 牙周病是 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牙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 的牙 周致病菌 , 这些 细菌是 引发牙周病的始动 因子 , 中厌氧菌可 占 其 7 % 9 %。 目前认为细菌对牙周组织 的直接破坏作用是有 限 0 0 的, 而由细菌激发 的宿主反应是造成牙周组织破坏 的主要原 因。 牙齿表面菌斑 中的细菌产生 的毒 素侵犯 到牙龈组织 ,使牙龈从 正常 的粉 红色 、 质韧转变为鲜 红色 , 质地松软 、 水肿而发 生牙龈 炎目 。正常状态下寄居在 口腔表面或牙周 内微生物之间以许多错 综复杂的共栖关 系保持着菌群之间的相互平衡 。牙 周菌群之间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摘要:目的:评价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03例牙周病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02)、对照组(n=101)。

观察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药膜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药膜治疗,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比两组间临床疗效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2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2.18%,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消除指数、牙齿坚固指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90%,P<0.05。

结论:牙周病经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联合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牙周病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药膜;牙周病;临床疗效牙周病,属于口腔常见病症,临床主要症状: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周袋等,病症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咀嚼、发音情况,进而对患者生活质量构成直接威胁[1]。

当前,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其对于牙齿健康更加注重。

为此,临床治疗应提高患者的牙齿功能。

本文以我院将以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03例牙周病患者为例,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作为治疗基础,以单纯甲硝唑药膜治疗作为参照,评定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共收治203例牙周病患者,结合牙周病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2例、101例。

203例患者均通过牙周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先天性牙科病症者、精神病症者。

观察组中男性、女性比例显示为:56:46;年龄区间为22~70岁,中位年龄(46.5±4.4)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01-08T14:04:13.3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4期作者:李传霞
[导读] 但该方法对胶原酶的抑制效果以及牙周组织的再生无明显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进行治疗。

(连云港康复医院口腔科江苏连云港 222003)
【摘要】目的:探讨将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药膜联合使用后对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病患者5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的门诊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甲硝唑药膜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进行联合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数据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袋深度和龈沟出血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药膜联合使用对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的甲硝唑药膜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关键词】牙周病;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药膜;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211-02
前言
牙周病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也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该疾病多发于35岁以上的人群,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病情也会随之加重。

其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出血、牙齿松动、咀嚼无力以及牙槽骨高度降低等。

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和炎症的反复发作,不仅损害了口腔的咀嚼功能,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

随着医学上对口腔内病菌知识的不断深入研究,药物治疗也逐渐得到了临床的重视。

因此,笔者通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1)符合牙周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

(2)在半年内均未进行过牙周疾病的治疗。

(3)在参与研究前2周均未接受过抗菌药物或者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治疗。

(4)牙周袋深度均在4mm以上,且检查结果呈阳性。

(5)对使用的药物无过敏反应的患者。

按照门诊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男12例、女14例;年龄为23~74岁,平均年龄为(64.12±2.34)岁;其中牙龈炎8例、牙周炎11例、牙周脓肿7例。

观察组患者男13例、女13例;年龄为22~75岁,平均年龄为(65.17±2.31)岁;其中牙龈炎9例、牙周炎10例、牙周脓肿7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差异不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在治疗前均给予洗牙和调整牙齿咬合面等基础治疗,并使用氯已定对患者的牙周袋进行冲洗。

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患者进行不同的药物治疗。

对照组患者根据患者的牙周袋深度,采用镊子将甲硝唑药膜(生产企业:万特制药(海南)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55873)放置于牙周袋的底部。

一次2片,两日一次,以4周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生产企业:Sunstar INC 批准文号:H20100244)进行治疗。

将0.05ml的药品使用针头注入到患者的牙周袋内,直至充满。

在注入药物后的30分钟内患者应禁止漱口和饮食。

每周治疗一次,以4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袋深度以及龈沟出血各项观察指标的指数情况。

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4 疗效判定
患者的治疗效果可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

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100%。

当患者的牙龈出血、牙龈炎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无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情况则判定为痊愈;当患者的牙龈出血、牙龈炎等临床症状好转明显,且牙周袋情况较治疗前有显著的缓解,无牙槽骨吸收情况判定为显效;当患者的牙龈出血、牙龈炎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减轻,且牙周袋较治疗前有缓解现象,牙槽骨的吸收速度降低判定为有效;当牙龈出血、牙龈炎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甚至病情恶化为无效[3]。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核对,以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别。

其中计量资料的均数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的概率使用“%”表示,并用卡方值进行检验。

2.结果
(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袋深度以及龈沟出血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经过相应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数据(P<0.05),数据见表1。

(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5.38%(P<0.05),有统计学意义。

数据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n(%)]
3.结论
牙周病主要是由于厌氧菌等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混合型感染的口腔疾病。

致病菌所产生的内毒素以及代谢产物等因素往往会造成牙周组织发生损害。

而对于人体的口腔环境,其牙周菌群的比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一些化学、物理以及生活习惯和年龄的增长等均会引起该比例失去平衡,而且对其类型和数目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变化。

所以当牙周菌群的比例失去平衡时,就会增加外源感染的风险,从而导致了牙周病的发生[4]。

虽然临床上对于轻度的牙周病患者多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治疗,但该方法并不能有效的将病菌进行全部清除,而且由于该疾病的病因复杂,难以根治等特点,若未进行有效及时的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合理有效的使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能有效的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

传统的牙周病的治疗方法为使用抗生素进行漱口或者口服光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等,其中以甲硝唑的使用最为广泛,该药物虽然对治疗和抑制牙周病及其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主要通过口服方式进行治疗,导致局部药物的浓度降低,不仅易产生菌群耐药等不良现象,而且还会在治疗过程中提高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牙周病的临床治疗研究发现,将抗菌药物放置于牙周袋内,能有效的抑制并消除病原菌,从而降低了炎性反应,该方法已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5]。

但该方法对胶原酶的抑制效果以及牙周组织的再生无明显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进行治疗。

经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药膜联合使用能有效的改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各项牙周组织临床症状,而且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有着明显的提高。

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夏方勇.成人牙周病的治疗及致病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152-152,153.
[2]吕娇,赵文峰.牙周病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6,43(5):594-598.DOI:10.7518/gjkq.2016.05.022.
[3]徐晓霞,李立峰.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88-90,94.
[4]李浪,马锦华,吴亚菲等.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5):531-534.
[5]王文杰.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3):69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