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作业疗法(第三章 作业疗法的原则和技术)
作业疗法重点整理

作业疗法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作业疗法(OT):是让人们通过具有某种目的性的作业和活动,来促进其健康生活的一种保健专业,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过程中让患者积极参加活动。
2.日常生活活动ADL: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3.骨折:骨或骨组织遭受暴力作用引起的骨组织部分或全部连续性中断。
4.脊髓休克:或者受伤后,脊髓功能处于暂时性抑制状态称为脊髓休克。
二.填空1.作业疗法的功能评定是一个:获取患者作业能力信息、发现存在问题、形成想法、提出治疗目标和计划的过程。
2.按作业活动对象和性质分类,作业疗法可分为:功能性作业疗法、心理性作业疗法、精神疾患作业疗法、儿童作业疗法、老年人作业疗法。
3.作业疗法的对象:神经科疾病、骨科疾病、外科疾病、儿科疾病、内科疾病、精神科疾病。
4.常用的作业评定器械和设备:手指精细活动能力测试器具、感知觉测试器具、认知功能测量器具、职业能力测试器具。
5.作业评定包括:治疗前评定、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和治疗后评定。
6.常见脑卒中的类型: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7.颅脑损伤的分类方法:根据损伤方式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根据损伤机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8.脑卒中的良好康复姿势: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
*9.PTA伤后遗忘(颅脑损伤):受伤后到连续记忆恢复所需时间。
10.颈椎病的分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11.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常见的关节畸形:手指天鹅颈畸形、手指畸形、琴键征、钮扣花畸形、鳍形手、(望远镜手、槌状指、扳机指)12.骨折愈合可分为六个阶段:撞击期、诱导期、炎症期、软骨痂期、硬骨痂期、重建与改建期。
13.肩周炎医疗体操的主要内容:伸展双肩、弯腰摆肩、摸墙、梳头、体后抬手、器械体操。
三.简答*1.作业疗法的特点(OT)①目标指向性;选择的活动有目的和理由。
②对患者而言在某些水平有意义;③在某些水平上要求当事人参与(精神方面或身体方面);④预防功能减退及维持或改善生活质量;⑤要反映患者的生活课题(日常生活、游戏、工作)⑥与患者的兴趣有关;⑦可变更或调节水平;⑧基于作业治疗师的专业知识决定。
作业疗法知识点

拉伸运动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肌肉拉伸运 动,以缓解肌肉紧张、增加肌肉
柔韧性,预防肌肉拉伤。
力量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力量训练计划,以增强肌肉
力量和耐力。
运动安全
在患者进行拉伸和力量训练时, 确保运动安全,避免过度拉伸或
过度负荷导致的肌肉损伤。
异常情况识别及应对方法
异常症状识别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识别异常症状,如疼痛加剧、肿胀、发红、发热 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2
评估与诊断方法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患者功能状况评估
肌力评估
通过手法肌力检查或等 速肌力测试等方法,评
估患者的肌肉力量。
关节活动度评估
使用量角器等工具,测 量关节活动范围,判断
关节功能受限程度。
平衡功能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站立、行 走等动作,评估其平衡
能力。
协调功能评估
通过指鼻试验、跟膝胫 试验等,评估患者的协
调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01
02
03
04
床上活动能力评估
观察患者在床上的翻身、坐起 等动作,评估其床上活动能力。
转移能力评估
评估患者从床上到椅子、从椅 子到床上等转移过程中的能力。
进食能力评估
观察患者进食过程中的咀嚼、 吞咽等动作,评估其进食能力。
作业疗法知识点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作业疗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 评估与诊断方法 • 治疗计划与实施策略 • 常见作业活动类型及其作用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总结与展望
《作业治疗技术》课件

作业治疗的计划
作业治疗的计划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和需求制定,包括治疗目标、治疗 内容、治疗方式、治疗时间等方面的 安排。
03
作业治疗技术的方法与技巧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总结词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详细描述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是作业治疗技术中的重要内容,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日常 生活自理能力。通过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掌握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如穿衣、洗 漱、进食、如厕等,从而更好地适应家庭和社会生活。
患者康复故事
患者故事一
分享一个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 者通过作业治疗逐渐恢复日常生 活能力的康复过程和心得体会。
患者故事二
介绍一个骨关节疾病患者经过作业 治疗后重拾工作技能和生活信心的 真实经历。
患者故事三
讲述一个儿童患者通过作业治疗改 善发育迟缓问题的成长故事,强调 治疗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THANKS
作业治疗应注意安全,避免患者在进行训 练和活动时受伤或发生意外。
作业治疗的目标与计划
作业治疗的目标
作业治疗的实施
作业治疗的目标是通过针对性的训练 和指导,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其生活 和工作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和社会 适应能力。
作业治疗的实施应根据计划进行,治 疗师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进展情况,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计划,以确保治疗 效果的最佳化。
作业治疗的基本原则
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满足患者的特 殊需求。
作业治疗应以改善患者的功能为主要目标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帮助患者恢 复或提高其生活和工作能力。
循序渐进原则
安全原则
作业治疗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 到复杂,逐步提高患者的技能水平和活动 能力。
2024版年度《作业疗法概论》PPT课件

18
作业环境改造需求和原则
需求
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体力消耗,预防职业伤害,改善作业舒适度。
原则
安全性,人体工学,便于操作,灵活性,经济性。
2024/2/2
19
辅助器具种类及功能介绍
种类
手动工具,电动工具,测量工具,夹持工 具,搬运工具等。
VS
功能
提高作业精度和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改 善作业姿势,降低职业伤害风险。
2024/2/2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
33
14
如社交技能训练、角色 扮演等,帮助患者更好
地融入社会。
活动设计原则和方法探讨
设计原则
个性化、目标导向、安全性、趣味性 等。
设计方法
评估患者需求和能力,确定活动目标和 内容;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和材料;制 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步骤。
2024/2/2
15
针对不同患者类型设计个性化活动方案
01
02
03
03
作业活动分析与设计策略
2024/2/2
13
作业活动分类及特点分析
生产性作业活动
如手工艺、木工等,旨 在训练患者技能,提升
自我价值感。
2024/2/2
娱乐性作业活动
如音乐、绘画等,以调 节情绪、舒缓压力为主
要目的。
教育性作业活动
社会性作业活动
如阅读、写作等,着重 于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及
认知能力。
2024/2/2
评估目的
明确作业疗法对患者功能、生活质 量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影响,为制定 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评估内容
包括患者身体功能、认知功能、情 感状态、社会参与能力等方面的全 面评估。
作业治疗

37、肩关节半脱位:多发生在脑卒中早期,尤其是整个上肢处于弛缓性麻痹状态下,在开始坐或站立时,由于重力作用而发生。
38、脊髓损伤患者每日饮水量2000~2500ml,24小时尿量控制在2000ml左右。
39手外伤的病因:①外伤:烧伤、砸伤、切割伤、挤压伤、枪伤、撕脱伤、爆炸伤、咬伤。②继发性损伤: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损伤、原发性肌病等
16、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四种应避免的危险体位:①髋屈曲超过90°。②下肢内收超过身体中线。③伸髋外旋。④屈髋内旋。
17、认知是认识和知晓事物过程的总称,包括感知、识别、记忆、概念形成、思维、推理及表象过程。
18、记忆是既往经验在脑内贮藏和再现的心理过程,包括信息的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
1、作业:是指人类的活动、劳作、事件或从事的工作。
2、作业治疗:是只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应用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等有关的各种活动来治疗患者躯体、心理等方面的功能障碍,预防生活及工作能力的丧失或残疾,发挥患者身心的最大潜能,以最大限度的改善和恢复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促其早日回归家庭、重返社会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或方法。
28、助行器的作用:①减轻下肢负荷,支持体重。②保持平衡。③增强肌力。④缓解疼痛,改善步态。⑤附注
一动及行走。⑥其他。
29、杖类助行器特点:优点是小巧、轻便,缺点是支撑面积小、稳定性稍差。(常用:手杖、肘拐、腋拐、前臂支撑拐。)
32、低温热塑矫形器的塑化温度:60~80℃。
33、低温热塑性材料所具备的特性:①透明性。②记忆性。③塑形性。④牵拉性。⑤抗指性。⑥透气性。⑦黏附性。⑧加热时间:一般温度在60~80℃时,加热时间为3~5分钟。⑨冷却时间:材料的冷却时间一般是3~5分钟。⑩板材颜色。与肤色相近。
作业治疗

2.作业治疗的发展简史 1、作业疗法的发展史
•
• •
• •
•
•
•
现代作业治疗作为一门专业学科起源于美国,自20世纪初开始,现代作业治 疗经历了曲折而复杂的发展过程。 1910年,特蕾西所著《伤兵的作业治疗》一书为最早的作业治疗教科书。 而作业治疗的名称则由美国一位建筑师乔治· 巴顿于1914年提出。 一战后,在巴顿倡导下,1917年美国成立全国作业治疗促进会(1920年改 为美国作业治疗协会),1914年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作业治疗学校美国法 维尔职业学院成立 两次世界大战使作业治疗的原理、技术和使用范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战后,作业治疗的重点由残疾人逐步发展到对骨关节疾病、心脑血管疾病 等慢性病引起的躯体功能障碍。 1952年世界作业治疗师联合会正式成立。第一届世界作业治疗大会在1954 年在苏格兰举行,以后每隔四年召开一次国际会议。 随着作业科学在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的形成,促使美国作业治疗学界在90年 代初开始了有关作业科学与作业治疗关系的研究,将作业治疗定位在应用学 科的位置上,将作业科学定位在基础科学的位置上,尽管两者分离,但关系 紧密。 目前国外学术界趋势是将作业科学的基础研究和作业治疗的临床应用作为一 个体系来对待。
二、作业治疗的评定与 作业治疗处方
作业治疗工作流程
患者入院
医生开评价单 作业疗法科
评价
分析资料
收集资料 再 评 价
制定目标
实施治疗
确定方案
辅助具使用指导
功能指导
QOL跟进
环境改造
家庭康复指导
回归家庭、单位、社会
1.作业治疗评价内容
1、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Bathel 指数)、FIM、家务 能力评定、QOL(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周围环境四 个领域了解患者对自己各个领域的满意程度。). 2、认知方面评定:MMSE、NCSE(脑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 验)、Rivermead 行为记忆测验、失用失认评定 3、手功能评定量表:手实用性评定、手协调性评定(九孔 试验)、手功能评定(包括手上肢的外形、感觉、肌力、肌耐力、 ROM、肌张力、灵活性、 协调性、疼痛) 4、瘢痕评定:温哥华瘢痕量表
《作业疗法》课件

《作业疗法》课件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逐渐增大,导致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日益增多。
作业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引导患者完成特定任务,改善其心理状态和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课件将简要介绍作业疗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实践方法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二、作业疗法的基本概念作业疗法(OccupationalTherapy,简称OT)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针对个体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功能障碍进行康复治疗的方法。
它通过引导患者参与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提高其自我认知、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达到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适应的目的。
三、作业疗法的原理1.活动参与:作业疗法强调患者积极参与活动,通过完成特定任务,提高其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
2.功能训练: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设计相应的训练任务,帮助其恢复或提高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3.自我认知: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和生理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
4.心理支持:作业疗法注重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成长。
5.社会适应:作业疗法旨在帮助患者适应社会环境,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促进社会融入。
四、作业疗法的实践方法1.活动分析: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活动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目标设定:根据患者需求和活动分析结果,设定具体、可量化的治疗目标。
3.活动设计:针对治疗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引导患者积极参与。
4.活动实施:在治疗师的指导下,患者完成活动任务,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表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效果评估: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治疗进展,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五、我国作业疗法应用现状近年来,我国作业疗法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发展。
一方面,政府部门加大了对作业疗法的支持力度,将其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提高了患者的受益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康复中心开设了作业疗法服务,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治疗。
作业疗法课件

(1)基本日常生活活动:最基本的生存活动技能。 包括活动(如床上的活动、转移、行走、上下楼梯等)、自我 照顾(如穿衣、吃饭、上厕所、修饰、洗澡等)。 (2)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需要更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能 力和有更复杂的环境因素介入。
主要目标: 帮助因躯体、精神疾病或发育障碍造 成的暂时或永久性残疾者,最大限度地改善与提 高自理、工作及休闲娱乐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回归家庭与社会。 有效的作业治疗:需要患者主动的参与选择性活动, 在患者进行选择性活动的过程中,达到身体功能、 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康复。 作业疗法治疗师(occupational therapist ):通 过运用有目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作为主要治 疗手段、应用辅助技术或改造环境来实现这一目 标。
在作业疗法实践中,治疗师遵循作业疗法所特有 的决策思维方法来选择适合患者的具体方法。 治疗师采用作业活动为主要治疗手段提高和改善 损伤的功能或维持患者现有功能.
当患者的躯体或神经功能难以恢复时,作业治疗 师的责任就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代偿方 法,包括辅助具的应用或环境改造来补偿患者已 丧失的功能,从而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日常 生活活动的独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作业疗法的概念 作业疗法的评定 作业活动训练与方法
作业疗法评定的工作流程
包括收集、归纳、分析资料,作出诊断和制定治疗 计划等。 在收集资料时,首先对患者的作业活动能力进行评 定; 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于影响作业活动的各种因素的评 定,包括躯体因素、 精神因素和各种环境因素;
1.
作业疗法的治疗作用:
1.增加躯体感觉和运动功能 通过感觉和运动功 能的作业训练,结合神经生理学方法.治疗性锻炼 改善躯体的活动能力,如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强 肌肉力量耐力,改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按照作业的功能分类
(一)生活技能的训练 1、ADL训练 2、家务活动训练 (1)烹调活动 思考 外出 动手能力
1)烹调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① 计划(预算、营养、制作) ② 采买 (身体机能、运算能力、判断能力) ③ 制作
(身体的耐受力、上肢的基本功能)
④ 进餐
(培养责任心、工作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2)烹调作业活动的主要作用:
① 心理方面;
② 烹调活动的全过程,全面评价的过程;
③ 学习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④ 培养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⑤ 对身体机能的作用。
3)开展烹调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① 预算;合理计划、适当安排。 ② 健康饮食; ③ 水、电等管理; ④ 危险品的管理; ⑤ 注意饮食卫生。
患者应向前看,保持转移开始的姿势不变;
搬运者要协同用力; 搬运者转移前检查器械是否安全完好。
7、实用步行训练
8、增强全身耐力的训练
9、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三)认知技能训练
1、定向能力训练
进行空间、时间的问答刺激。
2、注意力的训练
保持一段时间的注意力,逐渐延长
时间和内容。
3、提高醒觉能力训练
取得患者在治疗中的最大配合 。
(三)选择患者能完成80%以上的作业活动 (四)作业治疗在考虑局部效果时要注意对 全身功能的影响 例:木工作业 除提高上肢力量和关节活动外 还提高了身体耐力和高级脑功能等全身
综合能力
(五)作业治疗的选择需与患者所处的环境
条件相结合
环境改造应包括:----------------------, ------------------------, -------------------------。
促醒的方法:节奏、声音; 皮肤的拍打、按摩; 光线刺激等。
4、抽象思维能力训练
3、获得功能为目标:
残疾儿童,在还不具有某些功能时就已残疾。
康复训练的目的是:
帮助患儿获得功能
正常顺序是:
4、发挥代偿功能为目标:
严重残疾最终无法恢复功能
选择代偿或补偿训练
例:
借助轮椅 以足代手等
(二)根据患者的愿望和兴趣选择作业活动 应根据患者的愿望和要求决定治疗目 标和方法。 注意心理治疗在作业疗法中的作用,
使用-------训练捏力;
采用-------技术调整肌张力;
利用-------抑制肌肉痉挛。
2、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3、运动协调性和灵巧度的训练
粗大运动协调功能训练; 精细协调性训练。 4、平衡训练
5、身体转移训练
独立转移的基本原则:
o 转移过程要保持平衡;
o 学习转移的时机要适当;
(1)排球活动: 1)场地要求和所需器材 2)注意事项
(2)室内游戏:
适用于脊髓损伤、偏瘫患者。
提高身体平衡、坐位耐久力。
(二) 工作和职业技能训练
1、木工作业训练
2、拉锯作业训练
3、刨削作业训练
4、钉钉作业训练
5、黏土作业训练
6、纺织作业训练等
(三)工艺和园艺疗法 1、编织工艺 2、绘画活动 3、刺绣工艺 4、蜡染工艺 5、瓷片工艺 6、剪纸工艺
(2)购物活动:
1)购物活动的治疗意义:
① 合理的计划;
② 明确的预算;
③ 移动能力; ④ 选购行为所必须的能力。
2)活动过程及注意事项: ① 列出购物清单; ② 路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
③ 根据训练重点不同,决定治疗者是否
跟随患者;
④ 归途中可适当休息;
⑤ 购物活动应避开休息日,节假日。
3、文娱和游戏疗法:
3、感知觉训练 辨别各种实物的训练; 定位感、方向感、空间感的训练; 色盲测试训练图形觉和深度感。 4、感觉替代训练 例 盲人----听力障碍---替代; 替代;
本体感觉障碍---
代偿。
(二)运动技能训练
1、改善肌力和肌张力的训练
利用------改善上肢肌力;
利用------训练手的握力;
o 转移的两平面间高度要考虑。
辅助下转移的原则 辅助者与患者之间相互信任 患者预先告知习惯的转移方式 辅助者知道患者的体力和认知如何; 辅助者需要相当的技巧;
转移前必须准备好必要的设施和空间;
辅助者必须了解自己的体力和技能;
应先使患者知道转移的目的和方法。
6、搬运技术
原则:
患者应当对搬运者有信心,配合转移;
(四)动作与方向
从单方向—转换---多方向
(五)作业治疗中的辅助用具
作用:功能替代 矫正畸形 稳定关节
第二节
作业疗法的治疗技术
按作业的功能分类:
自我照顾性作业; 生产性作业; 文娱作业。
按所需的技能分类:
• • • • • 肌肉骨骼功能障碍 ; 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心理社会功能障碍。
二、作业治疗量的选择 (一)作业项目的选择 例: 改善手精细协调活动; 改善上肢协调性; 提高坐位平衡等。
(二)作业活动强度的选择
1、作业用具的选择 (1)使用工具的种类及大小型号
(2)工具柄及握法
2、使用作业材料种类、性质及大小
3、患者的体位和肢位
4、作业台面的高度和位置
(三)作业治疗的时间和频度
二、 按照作业技能的分类 (一)感知技能训练 1、 感觉再训练 感觉刺激强度和范围由小到大
2、感觉敏感性训练
通过触摸不同质地的实物----识别物体;
通过Bobath球----刺激本体感觉、平衡觉; 通过本体促进技术---体会肢体在空间的位置 和运动中的感觉。
通过不同声音刺激—分辨声源的性质和特征;
7、园艺等
(四)压力治疗
采用一定的压力作用于人体体表,以达
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治疗作用:如偏瘫患者淋巴回流障碍、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的下 肢肿胀等。
(五)辅助具和自助器具的使用 轮椅、拐杖、腋杖等的使用 提供咨询、订购处方 自助具使用的指导
(六)教育及咨询
(七)环境改造技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章 作业疗法的原则和技术
第一节 作业疗法治疗原则
一、治疗原则
患者的功能障碍
身体基本状态
本人的愿望
所处的环境等因素
选择其能力范围内可以完成的
作业治 疗方法
(一)选择作业治疗的内容和方法需与治
疗目标相一致
1、恢复实用功能为目标:
恢复已丧失或部分丧失的功能
2、恢复辅助功能为目标: 功能不能完全恢复 利用残存的功能 借助辅助用具 适当进行环境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