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向补语“起来”引申用法
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习得研究

对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中涉及到的元音主
要是
这6 个,哈萨克语的元音有9 个,分别是 。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在汉语和哈萨克语中有三个元
音是同形的,既o e i,所以在学习的初期,学生会习惯性按 照母语进行发音,使得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影响到了学习效
果。实际上,这种同形并不等同于同音,仅仅只是同形而
104 习汉语1年到2年)、301年级(平均学习汉语2年到3年)为
初、中、高三个水平,每个水平三十人。并且在每个水平内
都按照母语背景分为韩语、日语、英语三个对照组。 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表达测试。例
如,老师说:这次考试一共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我会把 你们的试卷收______。要求被试从A上来、B上去、C下来、D 下去、E出来、F出去、G过来、H过去、I起来这九个复合趋向 补语中进行选择。本调查主要考察留学生在表达时是否能根 据提供的语言环境选择出正确的复合趋向补语。
在母语发音的基础上舌头后缩上抬。
i 在汉语和哈萨克语里都是闭元音、展唇元音、前元音, 发音却完全不同,i 在哈萨克语里的发音和汉语里轻声的
根据习得正确率,我们可以排列出这十三项复合趋向补 语引申用法的习得顺序。但是,在排序的方法上,我们不采 用从一到十三的排序,而是根据习得正确率在0~100%之间划 分五个档次。
一般而言,哈萨克语的辅音和汉语的辅音相对照的情况 比较多,而且对照比较单一,只要学生能够记住汉语辅音的 表现形式就不容易出现混淆。而哈萨克语的元音和汉语的元
音相对照的情况比较特殊,哈萨克语的元音表现形式与汉语
元音的表现形式呈现多对一的状态。相应的,哈萨克斯坦留
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时,在元音上的问题要比辅音的多。
对外汉语重要语法点及其教学(课堂PPT)

趟 去了两趟。
22
22
遍 看了一遍,读了一遍。
下
等一下,问一下,请你说一下。
场 看了一场(chǎng)电影。
下了一场(cháng)雨。
阵
刮了一阵风。 23 23
动量补语
念一遍课文 动词 + 动 量 词 + 一般名词 1.一般名词作宾语在动量词后
找他两次。 动词 + 人称代词 + 动 量 词 2.代词作宾语在动量词前
西瓜 1.5元/斤
樱桃 15元/斤
贵/便宜 贵/便宜 得多/一点儿 贵/便宜……钱
3
根据下表,比较下面四个城市的气温
哈尔滨 上海 香港 最低气温 -25℃ 15℃ 17℃ 最高气温 -16℃ 20℃ 21℃
高/低 高/低 得多/一点儿 高/低……度
4
比较句(二)
1.A+(没)有+B +(这么/那么)+谓词性词语 我的家乡没有长春(这么)冷。
29
基本格式(二)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
• 他走上/下了讲台。 • 同学们走进/出教室。 • 同屋买回很多水果。 • 小鸟飞过天空。 • 妈妈拿起了电话。
30
• 他回去宿舍了。(×) • 他回宿舍去了。(√) • 如果宾语是表示处所的词语,宾语一定要放
在动词和补语之间。 • 他回宿舍去了。(√) • 他回了宿舍去。(×) • 处所名词作宾语的动词后面不能用“了”,
只能在句子的末尾用“了”。 • 我给你带了一本书来。(√) • 我给你带来了一本书。(√) • 一般名词作宾语可以。
31
对不对?
• 1.老师进来教室了。(×) • 2.小张拿来一本书。 • 3.我给他寄了一封信去。 • 4.他昨天就回去日本了。(×) • 5.我看见他进了食堂去。(×)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趋向补语是指在句子中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方向、目标、结果等的成分。
在语法上,趋向补语通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构成,用来补充说明动作或状态的方向、目标、结果等。
除了在语法上的基本用法外,趋向补语还有一些引申用法,本文将对这些引申用法进行探讨。
一、表示结果的趋向补语在句子中,趋向补语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结果。
例如:1. 我们努力学习,目的是为了取得好成绩。
2. 他们一直奋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这两个句子中,“为了取得好成绩”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都是表示结果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结果,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二、表示方向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方向。
例如:1. 他们一路向南,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2. 我们一直往前走,终于看到了那座山。
在这两个句子中,“向南”和“往前走”都是表示方向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方向,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三、表示程度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
例如:1. 他们跑得飞快,一下子就到了终点。
2. 我们努力学习,终于考了个好成绩。
在这两个句子中,“飞快”和“好成绩”都是表示程度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程度,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四、表示时间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时间。
例如:1. 我们一直等到天黑,才回家。
2. 他们一直工作到深夜,才完成了任务。
在这两个句子中,“天黑”和“深夜”都是表示时间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时间,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五、表示状态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状态。
例如:1. 他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才能够战胜困难。
2. 我们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态度,才能够取得好成绩。
在这两个句子中,“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都是表示状态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状态,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六、表示目的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目的。
趋向补语详细讲解

过去
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到达说话人希望到达的地方
他给老人送过去一些日常用品。
孩子向妈妈跑过去了。
表示侥幸通过,动作完毕。常用:瞒、遮、骗、混、应付、遮掩、掩盖、蒙骗、隐瞒等动词
你蒙混不过去的。
他连警察都骗过去了。
表示失去原来的,正常的状态。常用:晕、死、昏、醉、睡、迷糊、昏迷等少数动词
下来
表示某人或某事物通过动作由高处向低处移动
他从楼上走了下来
你的改革方案已经批下来了。
表示分离。常用:撕、摘、拔、割、拆、剪、切、夺、打、落、脱落等动词
热了,就把衣服脱下来吧
他把零件拆了下来
表示固定
下课后,老师把她留了下来
你今晚就在这里住下来吧
表示开始出现并继续发胀
入夜,校园里安静下来了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
他的那篇论文终于被选上了
表示达到一定数量
我想在这里住上几个月
他写上不到百字,就又去玩了
下
表示人或物体通过动作由高处向低处移动
他一脚踩空了,滚下了楼。
你快坐下休息休息吧
表示容纳一定数量。常用坐、放、摆、装、容、盛、住、站、停、躺、睡等动词
这个会议室能坐下一百人吗?
书包能装下这么多书吗?
表示固定
老师的话我都记下了
大家应该团结起来。
你把桌子上的东西收起来吧。
表示开始并继续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他拿出一本书,看了起来
表示估价、评价。常用:吃、看、摸、听、闻、算等动词
这件衣服穿起来更漂亮
老人看起来也就六十来岁
表示回忆有了结果
我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他
我终于记起来了他的电话号码
表示动作的进行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趋向补语33页PPT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3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趋向补语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趋向补语引申义:V.+下下来下去 老外学汉语

一、课前复习——V+下 1、杰瑞掉下了桌子。
一、课前复习——V+下 2、汤姆跳下了水。
视频
二、课堂导入
鹏宇:这里可以放下十张桌子。 家明:我感觉只能放下六张。
二、课堂导入
李华:我一顿能吃下四十个饺子。 李明爱:你能吃下这么多吗?
三、语法讲解——V+下
1、教室可以放下十张桌子。 2、李华能吃下四十个饺子。
三、语法讲解——V+下来/下去
V. +下去 表示动作的继续
1、这书太好看了,我要接 着看下去。
四、课堂练习
1.判断正误
(1)三个小时的工作做下下去来, 我很累了。 (2)这辆车能坐下二十个人。
(3)如果他不来,我会一直 等下下来去。
2.请用下来、下去完成对话。
鹏宇:我们已经等了他三个小时了, 他怎么还没来呀? 家明:他应该马上就来了。 鹏宇:我觉的他不会来了,你还要 接着等( 下去 )吗。 家明:三个小时都等( 下来 )了, 再等等吧。
V. +下 表示有足够空间
(装下、住下、放下、吃下等)
三、语法讲解——V+下
1、请在这里写下你的名字。
三、语法讲解——V+下
2、请留下你的电话号码。
三、语法讲解——V+下
1、请在这里写下你的名字。 2、请留下你的电话号码。
V. +下 表示固定
视频
三、语法讲解——V+下来/下去
800米五分钟就跑下来了。 V. 、复习语法,完成课后练习。 2、预习第五课内容。
感谢观看
三、语法讲解——V+下来/下去
你还要再跑下去吗?
V. +下去 表示动作的继续
三、语法讲解——V+下来/下去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4月2日 18℃
4月8日 22℃
4月19日 24℃
4月29日 28℃
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
动词/形容词+起来
表示动作状态开始或继续 the beginning and continuation of an action or state
听音乐能让我_________(高兴)。 听到这个消息,他伤心得 __________
常用动词:看、说、做、吃、用、听、 穿、算
这件衣服你_____(穿)很好看。 这道法国菜______(吃)不怎么样。 _____(算),我做教师已经三年了。
动词/形容词+起来
表示回忆的结果 the result of remembering
我想起来了!
我的手机在宿舍里。 我的车钥匙在家里。
我正在做作业,作业很难。
作业做起来很难。
动词/形容词+起来
表示对每一方面进行评估 estimation or evaluation in some regards
听起来
我听见他说汉语,觉得说得不错。
听起来,他汉语说得不错。
动词/形容词+起来
表示对每一方面进行评估 estimation or evaluation in some regards
动词/形容词+下来
表示动作或状态变化并继续 action or state has gradually changed
吵闹-------安静
教室原来很吵,现在安静了。
教室里安静下来了。
动词/形容词+下来
表示动作或状态变化并继续 action or state has gradually changed
对外汉语 语法 教学培训 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The Simple directional Complement难点:一、多数趋向补语意义十分复杂;二、一个动词可以和哪个趋向补语的哪一个意义结合是固定的、有限制的,特别是结果意义,学习者几乎需要逐个记忆。
1.简单趋向补语“来”或“去”放在特定动词后充当补语,表示动作趋向。
1)v.是上、下、进、出、回、过、起咱们过去看看。
(肯定)他在河那边等我们,咱们过桥去吧。
他们上楼去了吗?(一般疑问句)我没有回家去。
(否定)你回不回公司来?(正反疑问句)✓可以不带宾语;带宾语时,必定是处所宾语,放在中间;✓否定形式用“没有”;✓正反疑问句是并列动词的肯定和否定形式。
2)v.是一般动词你带照片来了吗?2.复合趋向补语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等后边加上简单趋向补语“来”、“去”以后,可以作别的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构成复合趋向补语,对动作进行具体的描述。
1)v.是一般动词他很快地跑上去了。
老师走进教室去了。
我又买回来一些书和磁带。
/我又买回一些书和磁带来。
小雨从书包里拿出来一盘磁带。
/小雨从书包里拿出一盘磁带来。
可以不带宾语;带处所宾语时,放在中间;带一般名词宾语时,中间和后边都可以。
2)v.是一些本身暗含方向的动词,如:安排、发,报告、交、反映老师:下课后,我会把成绩发下去。
(从上到下)学生:现在就发下来吧。
老师:下课后,请同学们把作业交上来。
(从下到上)学生:我的作业已经交上去了。
上级:我安排下去的事你做好了吗?(从上到下)下级:您安排下来的事我当然做好了。
上级:那么问题报告上来了吗?(从下到上)下级:我们会把问题报告上去的。
3.其他特殊情况一般名词宾语我买来了两斤水果。
/ 我买了两斤水果来。
(简单趋向补语)他们搬进来一张桌子。
/ 他们搬进一张桌子来。
(复合趋向补语)?动作还没有发生晚上朋友聚会,我想带一些巧克力去。
周末妈妈会打电话来。
表示命令或要求我渴死了,快倒水来。
你们搬一张桌子进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我的人。
起来的一般用法。
玛丽举( ? )手回答问题。
❖ 小狗站( ? )走路。
趋向补语起来的引申用法
❖ 格式:
S+V/ADJ+起来
1、表示动作开始并继续。
❖ 他笑了起来。
哈哈哈......
→
它哭了起来。
2、表示状态由弱到强。 夏天热了起来。
15℃ 27℃ 30℃
35℃
4月24 5月7日 5月20日 5月30日 日
天亮了起来。
❖
3、表示事物由分散到集中。
❖忆起忘记的事情。
❖ 我想起来了,钱包在沙发上。
→
他们回忆起来年轻的时候。
选择合适的趋向补语填空。
❖ 1钱包丢了,他哭了(上来、起来、下来、过来)...... ❖ 2冬天来了,天渐渐冷(上来、下来、起来、过来)。 ❖ 3他把桌上的书收(上来、过来、起来、下来),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