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

合集下载

精品文档少儿英语语言习得的五个阶段

精品文档少儿英语语言习得的五个阶段

少儿英语语言习得的五个阶段语言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方能达到精通地步的,少儿英语也是如此,瑞思学科英语拥有数十年少儿英语教育经验,对这个观点也是持肯定态度的,对于一门外语,瑞思专家认为,从启蒙到精通要有5个必经的阶段。

即前语言期、早期语言期、语言形成期、语言流利期和语言精通期这五个阶段。

下面就来细细剖析一下:一前语言期前语言期是从孩子启蒙英语开始至掌握将近500个英语词汇的这个阶段。

由于每个孩子的语言启蒙不同,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及学习途径也有所不同,这是孩子英语沉默时期(silentstage)。

在这段时间里,听英语儿歌,童谣,读初级英语绘本是前语言期孩子的最有效学习方法。

二早期语言期时期语言期顾名思义,就是孩子走出前语言期,掌握并理解将近1000个英语单词的这个阶段。

在这个时段里,尽管孩子没有语法上的习得,时常会犯语法错误。

但由于他们牢记了一些英语单词和词汇,所以他们也会试着使用这些英语单词和短句和人用交流。

这时父母要尽量鼓励和赞扬孩子为说英语而努力。

三语言形成期进入这个阶段的少儿英语期的孩子,大约能够掌握3,000个英语词汇,并且能用简单英语词组和句子,进行简单沟通和交流。

在语言形成期,孩子的英语理解能力高于表达能力,这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因为,孩子的英语理解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开始用他们所学英语进行读和写。

四语言流利期走出语言形成期的少儿英语学习者们,则能掌握了近有6,000英语单词和词组。

他(她)们可以用英文进行听说读写,也会使用更复杂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语言流利期的少儿英语学习重点是,用英语来思考,这样更能帮助孩子提升英语口语能力。

五语言精通期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如果要精通一门外语,一般需要4-10年(有的认为是7-10年)持续不断的学习。

那么,持续攻克以上四个时期的语言学习时段,对这门外语的掌握能力也达到了最高等级——语言精通期。

为了保持自己英语会话的流畅度,孩子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使用英语参与讨论的机会,这样孩子的英语才不会流失。

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

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

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标题注释】本文是赵金铭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课题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句法研究的一部分(项目号:2000ZDXM740007)。

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赵金铭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成文后赵教授又提出一引言1.1众所周知,趋向补语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动词+趋向补语”带宾语时宾语的位置“动词+趋向补语”带宾语一般有两个位置:a.动词+趋向补语+宾语,b.“动词+趋[,1]+宾语+趋[,2]。

(注:“趋[,1]”指复合趋向动词的第一个语素,“趋[,2]”指复合趋向动词的第二个语素。

下同。

)a、b两个格式中的宾语都有一定的条件,当趋向补语为“来”、“去”,或为复合趋向补语时,a中的宾语一般是数量(名);b中的宾语可以是数量(名),也可以是数量(名)以外的其他体词性成分。

但是外国学生常常忽视了这种差别,该用b式时却往往用了a式。

例如:(1)我特别回来这个地方。

(2)有的人举上来我们的国旗。

以上二例中的宾语“这个地方”和“我们的国旗”位置都放错了,应该放在“来”的前面。

(二)趋向补语表示引申意义时,由于引申意义比较抽象,很难把握,常常出现搭配上的错误,例如:(3)如果句子有错误,请改起来。

(4)把东西赶快藏下去,别让孩子发现了。

例(3)的“起来”用得不对,应改为“过来”;例(4)的“下去”用得也不对,应改为“起来”。

1.2趋向补语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固然与其本身比较复杂有很大的关系,但与我们对趋向补语的研究还不够,特别是跟我们对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研究得还很不够有一定的关系。

迄今为止,就我们目力所及,有关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方面的研究只有钱旭菁的《日本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一篇,钱文对留学生作文和问卷调查得到的语料进行分析,构拟出了日本学生习得趋向补语的顺序。

(注:钱文的习得顺序是:动词不带宾语的简单趋向补语→动词不带宾语的复合趋向补语→动词带一般宾语的简单趋向补语→“起来”表示开始(不带宾语)→动词带处所宾语的趋向补语(理解)→动词带一般宾语的复合趋向补语→“出来”表示暴露→动词带处所宾语的趋向补语(表达)→“下去”表示继续→“起来”表示评价→“过来”表示恢复→“过去”表示失去→“下来”表示开始→“起来”引申带宾语→“起来”表示集中。

英语语法的学习顺序

英语语法的学习顺序

英语语法的推荐学习顺序Zhou, Changliang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语语法,有利于英语阅读、写作及听说交流。

一般来说,英语语法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层次:单词、短语、句子。

三者之间关系密切:单词是基础,相互之间有关联的单词可以构成短语,单词和短语又可以进一步形成句子。

由于单词、短语、和句子三者之间存在着的这种层层渐进的关系,因此,比较合适的且系统性的英语语法学习顺序是先学单词,再学短语,最后学句子。

英语单词通常可以划分为九类,分别是名词、限定词、形容词、代词、动词、副词、连词、介词、以及感叹词。

九类单词当中,名词用来给各种不同的事物命名;限定词和形容词主要用来限定和修饰名词;代词主要用来代替名词;动词用来描述名词(或代词)所指示的人或者事物做的某种动作,或者用来描述名词(或代词)所指示的人或者事物是什么人或者什么事物、或者用来描述名词所指示的人或者事物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副词主要用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连词主要用来连接两个或更多其它单词(或者其它语法结构);介词主要用来表示两个名词之间的某种关系;感叹词用来表达各种感情。

由于名词与限定词及形容词之间存在着限定修饰的关系、副词与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存在着修饰关系、连词与被连接的单词之间存在着连接的关系、介词与名词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关系,因此可以将相互间关联的一组单词结合起来构成多种形式的短语。

名词与限定词及形容词可以构成名词短语。

副词与动词可以构成动词短语,副词与形容词可以构成形容词短语。

连词与被连接的单词,依据所连接的单词的类别的不同,通常可以分别构成名词短语、动词短语、或形容词短语等。

介词与名词可以构成介词短语。

除上述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和介词短语之外,英语当中的动词还可以有多种变化形式,并且可以形成一些比较常见的基于动词的短语类型,例如:过去分词短语、现在分词短语、动名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和独立主格短语等。

综合来说,英语中比较常见的短语类型有八类,它们分别是名词短语、动词短语、现在分词短语、过去分词短语、动名词短语、不定式短语、独立主格短语和介词短语。

婴儿基本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

婴儿基本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

婴儿基本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
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学会和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

以下是婴儿基本掌握母语语法规则的一般顺序:
1. 词汇学习: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会通过听和观察来学习词汇。

他们会逐渐掌握常用的单词和短语,并学会将它们与对象和情境联系起来。

2. 语法模式:婴儿会学会一些最基本的语法模式,例如名词和形容词的使用,以及动词的变化形式。

他们会逐渐理解并应用正确的语法结构。

3. 语法规则:婴儿会逐渐学会更复杂的语法规则,例如名词的复数形式、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等。

他们可能会犯一些错误,但通过不断听和模仿,他们会逐渐纠正这些错误。

4. 句子构建:婴儿会学会如何将单词和短语组合成句子。

开始阶段,他们可能只会使用简单的句子结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学会构建更复杂的句子,并运用不同的句子类型。

5. 语法细节:婴儿会逐渐细化他们对语法的理解,并学会一些更具体的语法规则,例如代词的使用、介词的正确用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学习语法的过程是逐渐的,每个婴儿的学习速度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的观察、练习和反馈,所以家长和其他成年人在交流中使用正确的语法和清晰的语言模式对婴儿的语言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

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

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引言: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非英语母语学习者来说,英语的补语结构是学习的一大挑战。

本文通过对汉语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语料库进行分析,探讨了英语补语的习得顺序。

正文:1. 什么是补语?补语是句子中用来补充或修饰主语或宾语的成分。

在英语中,补语通常包括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和从句等。

2. 汉语母语学习者的习得顺序通过对汉语母语学习者的中介语语料库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在习得英语补语时存在一定的顺序。

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顺序为:形容词补语、副词补语、介词短语补语和从句补语。

2.1 形容词补语形容词补语是句子中修饰宾语的形容词。

汉语学习者通常首先习得简单的形容词补语,如"The cake is delicious."(这个蛋糕很好吃)。

而较复杂的形容词补语,如"The man seemed happy about the news."(那个人似乎对这个消息很高兴)则普遍在学习过程中较晚习得。

2.2 副词补语副词补语是句子中修饰谓语动词的副词。

汉语学习者在习得副词补语时常常遇到困难。

他们往往会在一开始的时候频繁地使用错误的副词补语形式,如"I feel happyly."(我感到高兴地。

)。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汉语学习者逐渐能够准确地使用副词补语,如"I feel happy."(我感到快乐。

)。

2.3 介词短语补语介词短语补语是句子中带有介词的短语,用于修饰主语或宾语。

汉语学习者通常在习得形容词和副词补语之后才开始学习介词短语补语。

他们常常容易出现错误的介词使用、介词短语位置错误等问题。

例如:"I go to shopping."(我去购物。

)正确应该是"I go shopping."(我去购物。

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偏误及教学策略

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偏误及教学策略

2014年11月上青春岁月词也可以是处所词。

一、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偏误分析3、复合趋向补语“起来”“下去”“下来”的偏误及其泛化1、趋向补语的遗漏汉语里“V+起来”“V+下去”“V+下来”这种趋向语义的表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趋向补语时,会经常缺失达对留学生来说也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

要么是受母语负迁移影趋向补语,直接用句子的动词来承担整个趋向语义。

例如:响趋向补语的直接缺失,要么是由于搭配不当(副词和趋向动a 、*他拔刀子威胁别人。

词)产生的一些偏误,要么就是习得补语的泛化情况,在不需要b 、*他把盐和其他调料放锅里,然后翻炒。

用复合补语的情况下却用了等等。

例如:c 、*卷裤子走进河里。

a 、一下课,大家就高兴地跳了(起来)。

上面的句子,a 句应该改成“拔出刀子”。

“拔”只表示动b 、看到老师生气,同学们安静(下来)了。

作,但并不表示刀子本身会随着动作由刀鞘里拔出,要想表示刀c 、照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子本身有隐藏到显露,必须要在动词“拔”的后面加一个表示结d 、说着说着,他开始笑起来了。

果意义的“出”或者“出来”补语。

b 句应该改成“放进锅里”。

e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情很高兴起来。

理由同上,“放”只表示动作,只有在动词“放”后加上补语f 、我们去了他家,他父母对我们非常热情起来。

(d 、e 、f 句“进”,才能实现动作由锅外到锅内位置的改变,整个趋向语义都属于程度副词和趋向动词的搭配不当)才会完整,句子意义也才准确。

c 句,应该改为“卷起裤子”。

通g 、我一直思考下去午这个问题,后来终于想通了。

过趋向动词“起”实现卷裤子的动作由下而上位移的改变。

h 、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我开始明白起来了。

(g 和h 句式因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我觉得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主要是趋向补语的泛化造成的偏误)受动词的影响和母语的负迁移影响。

他们可能对汉语动词本身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偏误,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对于“V+趋向词义有了一定了解,但是他们并不太了解汉语的动词本身大多数补语”的具体的表达的语义不清楚造成的,比如说“V+起来”这是不能表示趋向语义的,要想表示趋向义只能在动词后加上趋向个结构,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他表示了三种意义:结果、方向和补语才行。

第四章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

第四章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

第四章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第四章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的产生一、产生背景20实际70年代初,心灵学派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批评。

二、理论基础:心灵主义语言习得理论语言能力并不是通过对外在刺激的简单模仿获得的。

学习者语言习得能力是天生固有的,是通过一种普遍的语言习得机制获得的。

1.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机制。

2.语言是认知机制的一部分,但独立于智力发展的认知机制。

3.习得机制是天赋的内在语法规则,是母语习得的决定因素。

4.具备一些普遍的语言特征。

5.这种习得机制随年龄增长而退化。

三、第一语言语素习得顺序研究英语为母语的习得顺序研究1.纵向研究Brown (1973) 通过对三名英语儿童习得14个英语语素的研究发现,三名英语儿童习得英语语素遵循着固定的习得顺序。

2.横向研究Villiers J. and P.De Villiers (1973)通过对21个英语儿童习得英语语素的横向研究,发现不同母语背景、不同年龄的英语学习者,有非常相似的英语语素习得顺序。

验证了Brown的结果。

四、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的研究范围1.习得过程(the sequence of acquisition)学习者习得某个特定语言项目时所经历的动态发展过程。

2.习得次序(the order of acquisition)学习者习得过个不同语言项目时的不同次序。

第二节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概况一、语素习得顺序研究及结论1.Dulay and Burt (1973)被试:三组5---8岁的151名西班牙儿童。

调查内容:8个英语语素。

结果:三组西班牙儿童习得英语语素的顺序非常相似。

结论: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儿童习得英语语素也存在着固定的习得顺序。

但这个顺序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习得英语语素的顺序不同。

2.Dulay and Burt (1974)被试:两组6---8岁的儿童,一组是60名讲西班牙语的儿童,另一组是55名讲汉语的儿童。

外国学生程度补语句习得顺序考察

外国学生程度补语句习得顺序考察
程度补语句在不 同学时等级的习得情况 , 得 出程度 补语句各 下位句 式的 习得 顺序 : T 6>T 3>T 1> T 5 >T 7>T 8>T 9> T 2>T 1 0> T 4 ; 在此基础上 , 提 出了对外汉语教学 中相应 的语法项 目编排顺序 : 初级阶段可安排 T 6 、 1 r 3 、 T 1和 T 5 , 中级阶段可安排 、 T 8 、 和1 ’ 2 , 高级阶段可安排 T 1 0和 T 4 。
2 0 1 5年 第 1 期 ( 总第 7 4期 )
海 外 华 文 教 育
0VERS EAS CH I NES E EDUCATI ON
No. 1 201 5 Ge n e r a l Se na l No. 74
外 国学 生 程 度 补 语 句 习得 顺 序 考察
关键词 : 程度补语句 ; 习 得 区间 法 ; 习得 顺 序
中图分类号: H 1 9 5 .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 2 2 1 - 9 0 5 6 ( 2 0 1 5 ) O 1 1 0 4 _ 0 6
D oI 编码 : 1 0 . 1 4 0 9 5 / j . c n k i . o c e . 2 0 1 5 . O 1 . 0 1 2
习得 的先后 顺序 。 研 究外 国学生 汉语 特定 语法项 目的 习得 顺 序 , 可 以帮 助我们 划 分该项 目的难度 等级 , 为教 学 大 纲 的制 定和 教材 的编 写提供 参考 , 从而 在教 学过 程 中帮助 学 生更 快 地 习得 。本 文 拟 在前 贤 研 究 的
基 础上 , 运用 习得 区 间法 , 系 统地 分析 外 国学生 使用 程度 补 语 句各 下 位句 式 的数 据 , 推测 外 国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
【标题注释】本文是赵金铭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课题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句法研究的一部分(项目号:2000ZDXM740007)。

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赵金铭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成文后赵教授又提出
一引言
1.1众所周知,趋向补语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动词+趋向补语”带宾语时宾语的位置
“动词+趋向补语”带宾语一般有两个位置:a.动词+趋向补语+宾语,b.“动词+趋[,1]+宾语+趋[,2]。

(注:“趋[,1]”指复合趋向动词的第一个语素,“趋[,2]”指复合趋向动词的第二个语素。

下同。

)a、b两个格式中的宾语都有一定的条件,当趋向补语为“来”、“去”,或为复合趋向补语时,a中的宾语一般是数量(名);b中的宾语可以是数量(名),也可以是数量(名)以外的其他体词性成分。

但是外国学生常常忽视了这种差别,该用b式时却往往用了a式。

例如:
(1)我特别回来这个地方。

(2)有的人举上来我们的国旗。

以上二例中的宾语“这个地方”和“我们的国旗”位置都放错了,应该放在“来”的前面。

(二)趋向补语表示引申意义时,由于引申意义比较抽象,很难把握,常常出现搭配上的错误,例如:
(3)如果句子有错误,请改起来。

(4)把东西赶快藏下去,别让孩子发现了。

例(3)的“起来”用得不对,应改为“过来”;例(4)的“下去”用得也不对,应改为“起来”。

1.2趋向补语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固然与其本身比较复杂有很大的关系,但与我们对趋向补语的研究还不够,特别是跟我们对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研究得还很不够有一定的关系。

迄今为止,就我们目力所及,有关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方面的研究只有钱旭菁的《日本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一篇,钱文对留学生作文和问卷调查得到的语料进行分析,构拟出了日本学生习得趋向补语的顺序。

(注:钱文的习得顺序是:动词不带宾语的简单趋向补语→动词不带宾语的复合趋向补语→动词带一般宾语的简单趋向补语→“起来”表示开始(不带宾语)→动词带处所宾语的趋向补语(理解)→动词带一般宾语的复合趋向补语→“出来”表示暴露→动词带处所宾语的趋向补语(表达)→“下去”表示继续→“起来”表示评价→“过来”表示恢复→“过去”表示失去→“下来”表示开始→“起来”引申带宾语→“起来”表示集中。

)钱文的趋向补语习得顺序比较细,不仅把趋向补语的不同用法作了习得上的排序,而且把表示引申意义的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也作了大致的排列。

这种研究毫无疑问是很有价值的,不仅对教材编写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教学也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1.3然而,只知道日本学生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了解以英语、法语、韩国语等为母语的学生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趋向补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才能避免教材编写中存在的一些随意编排趋向补语的现象。

鉴于此,本文将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二语料和方法
本文使用的语料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该语料库共收中介语语料三百多万字。

为了保证样本的单一性,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本文只考察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使用带趋向补语的句子,在语料库中进行了穷尽性的提取,最后得到427个用例。

这427个用例中,一、二年级
即初级阶段出现了297例,三、四年级即中高级阶段出现了130例。

为了便于对这些用例进行分析,本文按照结构上的特点以及趋向补语的意义等把带趋向补语的句子简化为以下10个考察项目:
1)动词+简单趋向补语(本义)
2)动词+简单趋向补语(引申义)
3)“动词+简单趋向补语(本义)”带宾语
4)“动词+简单趋向补语(引申义)”带宾语
5)动词+复合趋向补语(本义)
6)动词+复合趋向补语(引申义)
7)动词+趋[,1]+宾语+趋[,2](本义)
8)动词+趋[,1]+宾语+趋[,2](引申义)
9)动词+复合趋向补语(本义)+宾语
10)动词+复合趋向补语(引申义)+宾语
考察项目确定以后,分别统计出初级、中高级两个阶段各项目的使用情况,然后根据使用情况作出一些分析和推测。

最后在这些分析和推测的基础上构拟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习得趋向补语的大致顺序。

三初级和中高级阶段趋向补语的习得情况
据我们统计,语料中初级阶段、中高级阶段以上10个项目都出现了,但每个阶段各项目的习得情况却有很大的差异。

3.1从语料中可以看出,“动词+简单趋向补语(本义)”初级阶段已基本上掌握了。

语料中该项目共出现了52例,使用正确率约为96.2%(注:本文所说的“正确”是指趋向补语使用正确,并不是指整个句子正确。

如果一个句子趋向补语使用正确,但该句中还有其他的语法错误,那么该句仍是“正确”的。

下同。

)也就是说只有3.8%的错
误率。

例如:
(5)儿子高兴的跑来了。

(注:该句中的“的”应改为“地”。


(6)军训完的大学生回来的时候,我们的大学却没向我们报告出了这件事。

(7)爸爸过去了用他魔术的棒子碰这个巨人,巨人就消失了。

(注:该句中的“过去了”中的“了”应删去。


以上三例中的“跑来”、“回来”、“过去”中趋向补语“来”和“去”都是正确的。

中高级阶段,“动词+简单趋向补语(本义)”的习得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

这一阶段该项目语料中一共出现了16例,没有一例是错误的,例如:
(8)只好向他表示遗憾而走开。

(9)五个背着大背包的游览者慢慢地走出首都师范大学的正门口向着26路的公共汽车站走去。

(10)从新西兰已经出来两年了。

(注:该句中的“已经”应放在“两年”的前面。


以上三例的趋向补语“开”、“去”和“来”都是正确的。

3.2初级阶段“动词+简单趋向补语(引申义)”语料中极少,只有3例,但全部是正确的,即错误率是0。

例如:
(11)这想不到的消息传开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