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趋向补语“去”和“来”试讲教案
对外汉语顺利篇教案_第13课_1

第十三课一、试卷讲评二、语法:趋向补语——V+来/去1.一个同学迟到了,敲门——请进来。
2.上课的时候,我要去洗手间——老师,我可以出去吗?3.妈妈给我打电话——你什么时候回来?我7月回去。
4.我在楼上,朋友在楼下——我:你上来吧!朋友:好,我现在就上去。
5.我在楼下,朋友在楼上——我:你下来吧!朋友:好,我现在就下去。
6.我在马路这边,朋友在对面——朋友:你过来吧。
我:等一下,我马上过去。
总结:上/下进/出回过起来说话人的方向——来反之——去1.下雨了,请你给我送一把伞来,好吗?2.周末我去参加朋友的生日晚会,我打算给他带一瓶酒去。
3.听说你要去日本,能不能给我的朋友捎一本书去?——————————————————————————4.我的朋友从法国回来,他给我带来了一瓶香水。
5.珍妮到上海去了,昨天她从上海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
6.我在北京照了很多相,昨天我给妈妈寄去了几张。
三、生词花儿水果饮料蛋糕卡打扰过拿忘收拾热闹随便打扰:电话打错了,常说:对不起,打扰了。
晚上十二点的时候,你给朋友打电话吗?不会,我不想打扰他。
过:时间过得很快。
周末你打算怎么过?今天是我的生日。
今天我过生日。
你的生日打算怎么过?寒假就要到了,你打算怎么过?拿:老师手里拿什么了?请你帮我拿一下。
忘:上星期的生词你还记得吗?不记得了,忘了。
上星期的语法还记得吗?老师的名字还记得吗?收拾:房间里东西太多了——收拾房间我吃完饭了,——收拾桌子热闹:今天是周末,商店里很热闹。
今天麦克过生日,过得很热闹。
随便:——正式他的衣服很正式/随便。
我们是朋友,说话很随便。
跟老师说话,不能太随便。
四、课文。
对外汉语简单趋向补语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简单趋向补语教学策略火人(华北电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 102206)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中,/来P 去0是一组比较特别的词。
简单趋向补语的教学可从/来P 去0入手。
其教学策略有二:引领留学生感知汉语简单趋向补语;重点突出简单趋向补语的难点:宾语的位置。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简单趋向补语;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2603(2008)0320137204收稿日期:2008204220作者简介:火人,女,华北电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the Simple Complement of DirectionH UO Yue 2ren(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eijing 102206,China)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language to international learners,/lai(来)P qu(去)0is the first of the teaching of the simple complement of direction.The teaching strategies involves dif ferent strategies,such as:let international learners feel the simple complement of direction of Chinese langua ge;help them realize the place of the object of simple complement of direction is very important.Key words :teaching of Chinese to foreigners;the Simple Comple ment of Direction;teaching Strategies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来P 去0是一组比较特别的词。
“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问题

“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问题作者:柏程伟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7期摘要:趋向补语是汉语中使用较多的一种补语类型,学界对趋向补语研究也较多,本文以“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为研究对象,以收集《发展汉语中级汉语阅读(下)》中趋向补语语料为基础,来探讨研究“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问题。
分别讨论了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的情况,并且将宾语类型以前宾式,后宾式,中宾式,“把”字式进行分类讨论并得出初步结论。
最后根据本次研究的结论给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趋向补语;前宾式;后宾式;中宾式;“把”字式作者简介:柏程伟,工作单位:扬州大学硕士在读。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7--02一、引言(一)趋向补语的定义趋向补语的研究在汉语语法学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关于趋向补语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
[1]朱德熙《语法讲义》:由趋向动词“来、去、进、出、上、下、回、过、起、开”等充任的补语叫趋向补语。
[2](二)趋向补语的范围趋向补语一般是由趋向动词充当,而趋向动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类,它包括简单趋向动词和复合趋向动词两类。
因而,趋向补语也可分为简单趋向补语以及复合趋向补语两类。
为了避免观点不一,本文主要采用朱德熙先生的分类观点。
首先是简单趋向动词:来、去、上、下、进、出、回、过、起、开。
[3]本文讨论的是以“来”“去”为主构成的趋向补语,即简单趋向补语。
关于复合趋向动词,朱德熙先生认为以下均为复合趋向动词: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开来、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
[4]以上复合趋向动词又可以放在别的动词后头充任趋向补语,这类补语叫复合趋向补语。
(三)对象选择选择《发展汉语中级汉语阅读(下)》[5]缘由是作为中级汉语辅导教材,有一定的指向性,有关趋向补语的知识点已经有所涉及,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课文中的趋向补语涉及较多,可以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
对外汉语趋向补语教案及反思

对外汉语趋向补语教案及反思教案课程名称:对外汉语趋向补语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材:对外汉语教程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趋向补语进行描述和表达。
2.学会运用趋向补语进行句子搭配。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趋向补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趋向补语进行句子搭配。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引入新课内容,并和学生讨论什么是趋向补语,以及它的作用。
Step 2:讲解通过示范句子和教材中的例句,讲解趋向补语的用法和搭配。
Step 3:练习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用趋向补语描述一种运动的动作,然后选择代表发表观点。
2.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并和同伴互相检查答案。
Step 4:总结与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趋向补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Step 5:作业布置布置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要去的旅行地点,并运用趋向补语进行描述。
反思本次的对外汉语趋向补语教案使用了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以提高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使用趋向补语的能力。
整个教案设计得比较完整,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通过练习和讨论真实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可以通过引入趋向补语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在讲解环节,我可以加入一些幽默的案例和例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加深他们对趋向补语的认识。
此外,我可以安排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练习环节,我可以采用更多的交际活动,比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趋向补语进行对话和交流。
同时,我也应该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如投影仪和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图片和视频,加深学生对趋向补语的理解和记忆。
在总结环节,我可以请学生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出自己的反思和感想。
通过这个环节,我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趋向补语教案

趋向补语教案教案标题:趋向补语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趋向补语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趋向补语的常用形式和用法;3. 能够正确运用趋向补语进行句子的补充和修饰。
教学重点:1. 趋向补语的定义和特点;2. 趋向补语的常用形式;3. 趋向补语的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1. 能够准确理解和辨认趋向补语;2. 能够正确运用趋向补语进行句子的补充和修饰。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趋向补语的相关教学资料和例句;2. 学生准备笔记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教师通过举例引入趋向补语的概念,如:"他跑进了房间"中的"进了房间"就是趋向补语。
2. 教师解释趋向补语的作用,即对动作或状态进行补充和修饰。
Step 2: 讲解趋向补语的常用形式和用法1. 教师讲解趋向补语的常见形式,如动词+趋向补语、动词+介词+趋向补语等。
2. 教师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趋向补语的用法。
Step 3: 练习和巩固1. 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趋向补语的练习题,如填空、改错等。
2. 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答案,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Step 4: 拓展应用1.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短文或对话,要求使用趋向补语进行补充和修饰。
2.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Step 5: 总结和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趋向补语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和意见。
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阅读文章和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对趋向补语的理解和运用;2. 学生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运用趋向补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教案评估:1. 学生在练习中的答题情况;2. 学生在拓展应用环节的表现;3. 学生对趋向补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对外汉语教学中简单的趋向补语

二、 留学 生接触“ 来” 和“ 去” 这组词
动词“ 来” 或“ 去” 放存其他 动词后面做补语 , 表示 动作使人
或事 物移 动 的方 向 , 这 种 补语 就 叫做 简单 趋 向补 语 。 ( 一) “ 来” 和“ 去” 作 为单 纯的 动 词
练习 , 比如 : 编排小 故事 等等 。
词 后 面做 趋 向补 语 。
必要成分 、 语法成分的排列顺序 和虚词 的位置等 。 对意义的解 释 是 告 诉 学 生语 法 点 的语 义 特 点 在 功 能 上 主要 是 告 诉 学 生所 教 语法点的功能和使用环境 。 常见的解释语法点 的技巧有 : 列出公 式、 使用符号 、 借助 图片 、 简笔画 、 道具 、 情景、 表演 、 以 旧释新 、 内 部对 比、 汉语与学生母语对 比、 翻译 、 由学 生 自己解释等
常见错误和避免方法。 归纳方法有 : 系统归纳 、 对 比归纳 、 提问归
向补语就可 以利用动作演示出语 法点。老师可以通过动作来演
示, 边 做 动 作 边说 出带 有简 单 趋 向补 语 的句 子 :
( 7 ) 我来学校了。
类, 所谓趋 向补语是指事物随动作而移动的方 向。 在对外汉语教 学 中, 趋 向补 语 是 一 个 众 所 周 知 的的 重 点 和难 点 。 因为 趋 向补语 在形式上十分复杂 , 有简单趋 向补语和复合趋 向补语之分 , 单纯 的趋 向补语 由一个趋 向动词表示 , 共有 9个 ; 复合的趋 向补语 由 两 个 趋 向动 词 表 示 , 共有 1 3个 。 因此 , 要 学 好 趋 向补 语 , 要 从 简
教 师 在 趋 向 补 语教 学 中用什 么样 的教 学方 式 去 积 极 地 应 引导 学 生也 就 显 得 尤 为 重要 。本 文 通 过 对 “ 来” 和“ 去” 这 组 词
趋向动词“来、去”及趋向补语的用法和教学

趋向动词“来、去”及趋向补语的用法和教学趋向动词“来、去”及趋向补语的用法和教学趋向动词"来,去"及趋向补语的用法和教学毛丽(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是语法教学的一个重难点.本文从趋向动词出发,概要地介绍了单纯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的构成和意义区别,并对其教学实践进行探讨.关键词:趋向动词;单纯趋向补语;复合趋向补语;趋向补语的教学中图分类号:H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000-02一,趋向动词"来,去"及趋向补语的用法动词中有一类比较特殊的表示趋向的,叫作趋向动词,包括单纯趋向动词和复合趋向动词两种: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X"来","去"以说话人的位置为着眼点,"来"是叫对方向说话人的位置移动,如:老师问学生:"你来学校了吗?",说话人老师的位置是在学校;"去"则是离开说话人的位置向目的位置移动,学生的妈妈说:"你快去学校吧,老师等着你呢",说话人妈妈的位置是在家里. "上","下","进","出","回","过",以对方或其他事物的位置为着眼点,如:跟人打电话时说"你快回家吧",就是以对方的位置为着眼点向目的位置"家"移动.复合趋向动词是两种位置的综合表达, 如:"进来",除了表示移动的方向是向着说话的人之外,还包含叫对方进入某一处所的意思.趋向动词除了有一般动词的特点之外,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形容词之后,充当这个动词,形容词的补语,即趋向补语,如:爬上,滑下,走进,跳出,寄回,飞过;爬上来,跳下来,走进来,跑出去,送回去,扔过去.下面介绍几个较特殊的趋向补语的用法和意义.1.单纯趋向补语:"来","去"(1)由不及物动词加"来","去"充任补语的述补结构后边只能带一般宾语,不能带处所宾语,处所宾语要插在述语和补语之问.如: 进来一个人(,/)回去一个人(,/) 进来教室(X)进教室来(,/)(2)如果述语是及物动词,指人或物的宾语也可以插在述语和宾语之间,如:寄来十块钱——寄十块钱来请来一个人——请一个人来二者的区别在于,前式是陈述,表示已然行为,"寄来十块钱"表明钱已寄到,"请来一个人"表明请的人已经到了;后式是祈使,表示未然行为,"寄十块钱来"表示要求对方寄钱,"请一个人来"表示要求对方去请人,"寄钱"和"请人"两个动作都还没有发生. 2.复合趋向补语包含复合趋向补语的述补结构所带宾语的位置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 (1)宾语是一般宾语还是处所宾语:一般宾语的位置比较自由,处所宾语只能插在复合趋向补语中间,即"进,出,上,下,回,过"之后,"来,去"之前.如:一般宾语:走进来一个人走进一个人来处所宾语:走进屋里来拿出图书馆去(2)宾语是有定的还是无定的:无定宾语的位置比有定宾语自由, 不论充任述语的动词是及物的还是不及物的,无定宾语都可以占据以下三种位置:(a)述语之后:飞了一只苍蝇进来拿了一本书进来(b)复合趋向补语中间:飞进一只苍蝇来拿出一本书来 (e)整个述补结构之后:飞进来一只苍蝇拿出来一本书而有定宾语只能在述语是及物动词的格式里出现,而且只能占据 (a),(b)两种位置,不能占据(C)的位置:(a)叫老王出来(b)叫出老王来(C)叫出来老王(X)(3)充任述语的动词是及物的还是不及物的:在述语是不及物动词的格式里,有定的体词性成分不能作为宾语出现,只能作为主语出现: 那只苍蝇又飞进来了老王跑回去了","下来","下去"的意义区别 3."起来"起来","下来","下去"实际上都表示某种性状的延续,差异在于:"起来"是延续中具有起点,着重于开始,多用于积极意义;"下来"是延续中有终点,着重于结果;"下去"表示动作或状态已进行并将继续,着重于将来;"下来","下去"多用于消极意义(也有例外). 如:气氛开始慢慢缓和起来——气氛终于慢慢缓和下来逐渐响起来——一直响下去胖起来/瘦下来(去)声音高了起来/低了下来(下去)二,关于趋向补语的教学1.引入在学习了"来,去"的意思后,引导学生组词,让学生熟悉复合趋向动词.采用组词的方法,用"来","去"和"上","下","进", "出","回","过"搭配组词.上下进出回过来去核对答案的时候用动作解释每个词的意思.利用讲台讲解"上来, 下去,上去,下来",老师边示范动作边造句:"我上来/下去,上去, 下来了."之后请同学两人一组合作,两人根据对方要求分别示范以上四个动作;利用教室讲解"进来,出来,回来,进去,出去,回去", 请同学在教室门内外做示范;利用手势讲解"过来,过去",并请人示范.2.关于"来,去"的单纯趋向补语教学 (1)采用结构比较法:vi.+来/去+athing/aperson进来一个人(,/)回去一个人(,/) vi.+aplace+来/去进来教室(X)回去学校(×) 进教室来(,/)回学校去(,/) (2)结构比较和图示法: vt.+来/去+n.vt.寄来十块钱请来一个人+n+来/去十块钱来请一个人来已经做了某事请求别人去做某事 (havedone)(asksb.todosth.inneefuture)(3)练习:A.选词填空.上下来过上来来去进进去出出来端一杯水来走大自然跑一只小狗游一条小诃踢了一个球丢教室里飞一只小鸟递只笔登山顶搬房间里爬一只乌龟掏一张车票B.改正下列句子(a)过去那家饭馆儿吃饭.(b)他的要求给我们带困难来了.(上转第187页)作者简介:毛丽,女,1980年10月26日生,汉族,四川西昌人.2004年毕业于ft.山师范学院,从事高中英语教学5年,现为四)ll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09级汉语国1~--4~育硕士研究生.?204?_C魅h力ar中m国nga于营造一种富有激情而和谐的工作环境,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文化氛围,让全体馆员真正树立起爱岗敬业,以从事图书馆工作为荣,以树立图书馆良好形象为己任的思想.4,注重"读者为本"的服务宗旨图书馆人本管理必须注重"读者为本"的服务宗旨.以读者为本, 是实现"一切为了读者"思想的前提,要把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满足读者需要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懂得只有更多的读者使用图书馆,只有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令人满意的信息服务,才能为图书馆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读者为本"是图书馆人本管理的目的之"本".强调从读者的角度开展图书馆的工作,更能体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建立合乎读者需要的文献资源体系和科学的运行机制.流通机制科学合理的建立可以使书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更易满足读者的需要.对流通书库藏书的借书周期也可以灵活地安排,对其中的新书,畅销书缩短借书周期,方便读者的受众需求.在整个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当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围绕服务读者借阅行为而进行的系列管理活动, 而读者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管理及激励机制,有效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促进馆员与读者的双向交流,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这样才能促进图书馆的良性发展.图书馆更要着力为读者创造一个优雅安静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的设,又要具有施和设备要为读者着想,既要注重图书馆安静,清洁,明亮人性化设计.一进图书馆,阅览室,借书处,目录,保安,急救,失物招领处等指示当一应俱全.可以安排一个适当空间让读者在里面抽烟, 喝水,休息,清醒一下大脑,这样才能更好吸引读者来图书馆,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为读者着想,要为到馆的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吸引读者来馆,不断延伸和扩展图书馆的影响,既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馆员素质,也提高读者阅读水平和受众影响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民众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接第204页)(c)走,我们找来小王.(d)他拿床头的灯下.(e)我们爬山顶上去.(f)老师送我回去家.(g)老师让小王明天带来一本书.3.关于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上文所介绍的复合趋向补语结构比较复杂,在讲解的时候,只能深入浅出,分次逐步学习,或是在学生单独问问题时才能派上用场,最好还是让学生在阅读和练习中去把握.这里仅作简单的引入和练习. 复合趋向补语:V+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引入时,老师边做动作边说:我走进来了./我走过来了. /我跑回来了./我走出去了.之后,老师自己做动作,让学生描述.或者学生1做动作,学生2 描述.练习:用下列词语填空: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a)把杂志放原来的地方(b)把窗户和门关,不要让他跑.(e)我的车在马路对面,你去把它开,我在这儿等你.(d)奶奶的病已经好了,今天我们要把她从医院里接.(e)墙上什么都没有,把我们的照片挂吧.(f)你从图书馆借的书都还没有?(g)你去一楼等着吧,我帮你把行李搬楼.(h)她看了我一眼就把脸转,不想再看我了.(i)爸爸在房间里休息呢,你把饭菜端给他吃吧.(j)你把身上的旧毛衣脱,穿这件新的.(k)老和尚把蜂蜜藏——了,但小和尚一找就找到了.(1)把馅儿切好以后,都放大碗里.4."起来","下来","下去"的教学.(图示法)三,结语人本理念是图书馆文化的精神载体,管理机制是图书馆文化的内部规则,服务是图书馆文化的公众形象.在创建和培养图书馆文化过程中,领导和馆员都要高度重视,积极倡导先进文化的理念,并做到身体力行.设立专门机构组织专班人负责策划,构建图书馆人本管理框架, 整合图书馆精神,营造图书馆人文氛围.要使图书馆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对内要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每一条款,对外要通过对服务质量的控制让所有读者切身感受到图书馆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综上所述,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人既是主体因素又是根本目标, 加强人本管理是搞好图书馆工作的首要条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图书馆管理者要善于运用这一新理念,指导图书馆管理实践,迎接信息时代对图书馆带来的挑战.大力构建图书馆的人本服务理念,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新要求,也是广大读者的新期待,将构建图书馆的人本服务新理念变成图书管理工作者的自觉行动,是图书馆为学校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的前提.参考文献[1]张冶理:《论现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人本化》,《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年第1期..[2]赵研科,莫雪梅:《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人本化思考》,《图书馆》,2005年第5期.[3]殷黎:《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理念》,《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年第3期.[4]武继山:《关于图书馆人本管理的思考》,《情报资料工作》, 2005年第2期.[5]魏云:《建设"以人为本"的现代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 2005年第7期.积极意义(起)——起来一(强调开始)下来(强调坚持到现在)f消极意义(下),下去(强调动作将继续)练习:用"起来","下来","下去"填空.(a)这个活动既然已经开展了,就要坚持开展(b)他跑了三圈以后,感到累了,速度渐渐慢了(C)我们班参加长跑的同学都坚持(d)见到信,妈妈的心才放了——(e)天热了.(f)教室里安静了.'(g)再这么热,过几天就可以游泳了.三,结语趋向补语尤其是复合趋向补语是汉语语法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要由易到难,由浅人深的进行,明确不同阶段的学生应该掌握的难度,切不可急于求进以致适得其反.解释语法点时,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灵活借助图片,符号,公式,简笔画,道具,情景,表演,以旧释新,内部对比,汉语与学生母语对比, 翻译,由学生自己解释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并辅以足量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归纳和把握这一语法点.参考文献:[1]《朱德熙文集l》,朱德熙,商务印书馆,1999 [2]《现代汉语》,张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现代汉语》,胡裕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armln 魅g力Ch中in国aI.187?。
简单趋向补语

(2)A:外边太冷,快进屋来吧。 B:我不进去了,家里还有事。
A在:下边 B在:上边 A在 : 上边
A在 : 里边 B在 :外边
(3)A:他们从展览馆出来了吗? B:还没出来呢。
A在 :外边
5、填空 (1) 他刚从我这儿过(去)。 (2) 我看见他刚从图书馆出(来)。 (3) 他上午不在家,出(去)了。
教学对象:汉语初级后期学生
教学参考课本:《汉语教程(第二册·上)》 《第四课 快上来吧,要开车了》
教学内容:趋向补语“来”和“去”的基本用法
过来 / 过去 A
B
简单趋向补语:动词“来”和“去”用在一些动词后作 补语
表示动作趋向。
向着
“来/去”含义:表示动背作着 说话人或所谈及事物的方向时
“来” 表示动作 说话人或谈及事物的方向时用
eg:他带了一个照相机来。
eg:他带来了一个照相机。
汤姆给我拿了一个苹果来。
汤姆给我拿来了一个苹果。
但这有时候两种句式,表达意思有些不同。
eg:买一本书来。 (说话者命令听话人,书
还没买。)
eg:买来一本书。 (书已经买了。))
Hale Waihona Puke • 4、判断位置。例:A:就要开车了,快下来吧。 B:好,我马上就下去。
“去”。
结构:动词(V)+来/去
A 上来 下去
下来 上去
B
注意: 宾语是处所词,要放在动词之后,“来/去”之
前。 动词(V)+处所词(地点)+来/去
eg:我到小赵家去了。 玛丽回宿舍去了。 上楼来吧,帮我整理房间。
注意: 宾语是表示事物的词语,可放在“来/去”之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简单趋向补语“来”和“去”的用法
说课人:许娇试讲人:陈迪
一、课型:初级汉语语法精讲课
二、使用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
三、教学对象:初级阶段留学生
四、教学内容:学会用动态助词“了”,并熟练应用于交际。
五、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练掌握什么时候用动态助词“了”进行交际。
2.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动态助词“了”在句子中的位置。
3.通过讲练,会用“了”谈论做过的事情。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了”在句中的位置及“表完成“的用法。
七、教学方式:讲练结合、互动形式的小组活动。
八、教学时间:10分钟
九、教具:PPT、卡片、仿真花
十、教学步骤:
(一)复习与导入(1 min.)
老师: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大家周末都去哪儿了?
小瑞,你周末去哪儿了
小瑞:我周末去公园了
老师:小瑞周末去公园了(板书)
我们还可以说:小瑞周末到公园去了(板书)
娇娇,你今天几点来教室的?
娇娇:我今天8点来教室的。
老师:娇今天8点来教室的(板书)
我们也可以说:娇今天8点到教室来的(板书)
老师:同学们,这里的“来”和“去”是我们上一节课学的内容,我们学了“来”和“去”的用法,他们经常作谓语,表示方向。
大家有没有发现下面一行的“来”
和“去”,和我们上一节课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它们还是作谓语吗?那么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们开始今天新的课程。
简单趋向补语“来”和“去”
(二)讲解简单趋向补语“来”在句中的位置及其含义(3 min.)
1.ppt动态过程图示
老师问:小黄在说什么?学生回答:小绿过来了接着就显示小绿从远处滑到小黄身旁的动态过程(教师:对,小绿过来了)
(以这样的方式展示“小绿拿来了一支笔”“小绿送来了一朵花”“小绿带来了一本书”)
2. 让学生发现“来”在句中的位置,以及“来”所表示的含义
( ppt上汇总了以上四句话)
教师:大家来看,这些句子里,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把“来”都放在哪儿呢?
学生:放在动词后面
( ppt上接着列出公式(V+来))
教师:很好,那来放在动词后面表示什么呢?
学生:不知道
教师:那让我们来看下一张动态图
教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小绿离小黄越来越近了呢,所以“来”表示什么呢?
学生:表示向某人靠近
教师:对,“来”表示靠近说话人(ppt展示“来”的含义)
3.游戏(传东西)
教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有谁愿意帮我?
(瑞站到讲台背向大家)
教师:这是什么?
学生们:笔
教师:现在大家一个一个地传这个,当瑞说停的时候,才可以停
(瑞喊停,笔落在了小a手上)
教师:小a,你要听小瑞的话,做动作
瑞读小纸条上的话:请拿来一支笔
(小a拿着一支笔走上台来)
(小a留下转身背向大家,瑞下去)
同样的方式:传一本书,传一束花
让学生一起读游戏中的句子:请拿来一支笔
请带来一本书
请送来一束花
老师:现在大家都学会“来”的用法了吗?
那我们现在学下一个,“去”
(三)讲解简单趋向补语“去”在句中的位置及其含义(3 min.)
1.ppt动态过程展示
老师问:他们在干什么学生:他们在跳舞老师问:小黄在说什么?学生回答:小绿跳舞去了接着就显示小绿从小黄身边滑到跳舞处的动态(教师:对,小绿游泳去了)
(以这样的方式展示“小绿跑步去了”“小绿睡觉去了”“小绿洗澡去了”)2. 让学生发现“去”在句中的位置,以及“去”所表示的含义
( ppt上汇总了以上四句话)
教师:大家来看,这些句子里,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把“去”都放在哪儿呢?
学生:放在动词后面
( ppt上接着列出公式(V+去))
教师:很好,那“去”放在动词后面表示什么呢?
学生:不知道
教师:那让我们来看下一张动态图
教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小绿离小黄越来越远了呢,所以“去”表示什么呢?
学生:表示远离
教师:对,“去”表示远离说话人(ppt展示“去”的含义)
3.看图说话
展示小女孩过去跑步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用今天的句型“V+去”说出“她唱歌去了”
(以这样的方式,练习“她跳舞去了”“她吃饭去了”)
(让学生再一起读这三个句子)
(四)活动(2min.)
分小组,情景演练
在上一节课提前让学生自己做卡片。
两人一组,一人读卡片内容,另一人做动作。
第一组演示(请拿来一本书。
我跑步去了)
第二组演示(请送来一束花。
我睡觉去了)
.......
(五)布置作业(1min.)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用趋向补语“来”和“去”造句。
下次课拿来和同学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