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母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小儿手术的护理体会

小儿手术的护理体会

小儿手术的护理体会目前,受到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小儿疾病发生率直线上升。

对于小儿来讲,因其具有一定的生理、心理特殊性,易出现多种疾病,如肠扭转、疝气、鞘膜积液、外伤等,而在此类疾病的出现下,增加了小儿手术的开展率。

而小儿与成人不同,其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的各个系统组织、器官标志与功能各不相同,会随着生命而产生相应的变化,故而对外界的刺激、疾病的刺激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

因此,在开展小儿手术时,需要结合其生理特征、病理特征,开展相应的麻醉与手术治疗。

而手术对于每个人来讲都得刻骨铭心的,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讲,不仅会增加精神上的痛苦,还会在机体上留下不能擦拭的烙印。

因此,为了帮助小儿患者减轻身心应激反应,需要在此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术后尽快康复。

现接下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小儿手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普及一下护理体会。

术前护理在小儿开展手术的前一天,需要由手术室的巡回护理人员到病房对小儿进行探视,应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与患儿交流,建立感情,以患儿的性格、年龄等,采用不同的方式给予鼓励、表扬。

同时与家属做好良好的沟通,详细的说明患儿术前的注意事项、禁食时间,共同配合,保证患儿手术可以顺利地开展。

在手术前,准备好手术需要的用品,如准备好抢救的物品,检查抢救药品是否齐全,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完好。

在患儿开展手术时,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阻塞诱发的窒息。

因此,不论是手术大小,均需要保证吸引器的正常运行,并将其放置于手术室的床头,选择好适合的吸痰器,准备好生理盐水。

选择适合的手术仪器,小儿手术时需要选用小巧、精细的仪器,可采用显微外科仪器。

此外,有些手术需要应用特殊的仪器,故应根据手术的种类,准备好特殊仪器。

在手术仪器准备时,征求术者的意见,预防术中因重新准备仪器而延长患儿的手术时间。

在小儿开展手术时,因体温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据统计,约有60%左右的患儿在开展手术时会出现低体温,故在患儿进入手术室之前,需要先调节好手术室的湿度、温度。

小儿围手术期护理

小儿围手术期护理
有效。
手术配合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确保手术器械和敷料准 备充足,及时处理术中
突发情况。
术后复苏
观察患儿苏醒情况,评 估患儿生命体征,确保
患儿安全返回病房。
手术室环境
温度控制
保持手术室温度适宜,避免患儿 因低温而出现低体温、寒战等情
况。
湿度调节
根据手术需要调节室内湿度,保 持空气清新,减少感染风险。
提高手术成功率
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确保手术效果达到预期, 为患儿的长期健康奠定基础。
减轻家长负担
小儿围手术期护理不仅关注患儿的身体健康,还注重心理护理和家长 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患儿,减轻其负担。
未来发展方向
深入研究小儿围手术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未来将更加关注小儿围手术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为制定更加科学 合理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误食导致并发症。
营养需求
02
根据小儿年龄、体重和生长发育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确保营养均衡。
饮食调整
03
针对术后消化系统功能的变化,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如软食、
半流质等。
活动与康复
早期活动
鼓励小儿在术后早期进行适当的活动,如翻身、抬腿等,以促进 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
康复训练
根据手术部位和恢复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肌肉锻 炼、关节活动等。
定期复查
术后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恢复情况,调整护理方案,预防并发 症。
05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
出血
手术过程中或手术 后可能出现的出血 现象。
术后疼痛
手术后可能出现的 疼痛症状。
感染
手术部位或手术过 程中可能引发的感 染。

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简称肾癌,其发病率在泌尿外科常见肿瘤中居第2位,仅次于膀胱肿瘤[1] ,同时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肾恶性肿瘤的80%~90%,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是目前唯一得到公认可能治愈肾癌的方法[2],术后多辅助免疫治疗加以巩固。

但由于手术范围大、时间长、创伤重,并可能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有重大打击。

因此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月对32例肾癌患者实行肾癌根治术,通过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并发症,尤其做好各引流管的护理,力求早期发现问题,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总体术后效果较好。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患者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47~72岁,平均55.8岁,其中,左侧肾癌20例,右侧肾癌12例。

合并冠心病4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2例,合并高血压10例、糖尿病各7例。

其中20例不同程度的无痛性肉眼血尿,10例腰痛,8例于体检时B超发现,所有患者均做B超、CT和MR检查,发现肾占位性病变,但未发现局部淋巴结转移和其它远处转移。

肿瘤2.3cm(2.5~4.1cm)4.8cm。

术后病理:肾透明细胞癌40例,颗粒细胞癌7例,错构瘤3例。

1.2 手术方式本组均行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均采用全麻下气管内插管和静脉复合麻醉。

2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2例出现不同程度发热,经加强抗感染治疗、降温等措施后均缓解,未出现感染性休克、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3 围术期护理措施3.1 术前护理3.1.1 术前常规护理协助患者完成常规检查,对需要做CT或MRI检查的患者,检查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时间、地点、注意事项,并派专人护送完成检查。

各项检查完毕后,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给予备血、备皮、皮试,术前1 d晚进流食,晚间给予清洁灌肠,术前禁食12 h、禁饮6h。

1例小儿肾母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1例小儿肾母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1例小儿肾母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20-10-10T14:50:55.200Z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1期作者:蔡月明,张波,万晓琼,兰花[导读] 讨论1例小儿肾母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蔡月明,张波,万晓琼,兰花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710038摘要:目的讨论1例小儿肾母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病例为2016年8月16日收治我院的肾母细胞瘤患儿,按照常规外科手术实施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该患儿未发生术后感染;患儿家属给予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结论?通过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肾母细胞瘤患儿家属给予满意度较高,有助于医患关系的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肾母细胞瘤又称肾胚胎瘤、肾胚细胞瘤、肾脏混合瘤和Wilms瘤,是小儿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发病率极高,死亡率也很高。

肾母细胞瘤可以发生在肾脏实质的任何部位,生长迅速,转移率高,经淋巴可转移至主动脉旁淋巴结,经血道可转移至肺、肝、脑等全身各处脏器[2] ,占小儿所有实体瘤的8%。

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由于后肾胚基未能正常分化发育成肾小管和肾小球所导致,占15岁以下恶性泌尿生殖系肿瘤的8%,诊断时平均年龄约15个月,其发病率在小儿腹部肿瘤中占首位。

发病原因分为偶发因素和遗传因素,偶发因素主要由未分化形成肾小管和肾小球的后肾胚基异常增生所导致,遗传因素是一种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

由于该病治疗时间长,患儿年龄小,术前术后护理要求严格,应给予患者整体全方面的护理,经过精心的护理,术后愈合较好,现报道一例我院小儿肾母细胞瘤患者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儿,女,5岁,主因发现右侧腹部巨大包块4天经门诊收入我科。

4天前患者母亲发现患儿站立时右侧腹壁凸起,触摸可触及巨大包块,遂于当地医院行腹部CT提示:右肾疑似占位,建议行增强CT,遂行增强扫描提示:右肾巨大占位性病变,周围肠管及胆囊受压前移,考虑肾母细胞瘤;腹部CTA提示右肾动脉发出分支供血,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肾母细胞瘤”收入我科。

小儿肾病实施整体护理的经验与体会

小儿肾病实施整体护理的经验与体会

小儿肾病实施整体护理的经验与体会【摘要】小儿肾病是一种常见但危害严重的疾病,对于患者的整体护理尤为重要。

建立全面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等专业人员,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重视家庭支持和教育,让患者家属更好地理解疾病和护理方法,将对患者的康复产生积极影响。

合理安排生活饮食,定期监测患者病情,以及重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都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强调了全面护理对小儿肾病患者的重要性,以及持续关注和支持患者的康复与健康。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小儿肾病患者度过疾病的艰难时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关键词】小儿肾病,整体护理,重要性,关爱,支持,医疗团队,家庭支持,教育,生活饮食,监测,心理护理,康复,健康。

1. 引言1.1 小儿肾病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性小儿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对患儿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实施整体护理对于小儿肾病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整体护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预防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小儿肾病的护理过程中,全面的医疗团队至关重要。

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员共同合作,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家庭的支持和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需要积极参与患儿的护理过程,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遵医嘱配合治疗,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生活饮食、定期监测患者病情、注重心理护理等方面也都不可忽视。

通过全面护理,可以更好地帮助小儿肾病患者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保障健康。

1.2 对小儿肾病患者的关爱和支持对小儿肾病患者的关爱和支持是实施整体护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小儿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需要得到家庭、医务人员以及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度过疾病带来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对小儿肾病患者的关爱和支持不仅仅是提供治疗和护理,更是在生理和心理上给予他们关怀和安慰。

小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小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临 床 的护 理工 作 随着 现代 护 理学 科 的 发展 , 不 再 是单 纯 的技术操 作 , 而是 以人 文本 的护理过程 , 舒 适护理是 一 门
新兴 的综合 性学科 , 它通 过护理 活动 和对 舒适 的研究 , 使人 的服务。临床舒适护理深刻体现 了 “ 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 们 在心 理 、生理 、社会 效 应等 方 面达 到愉 快 的状态 或 降低 展 现 了 “ 以患者 为 中心 ”的服务 宗 旨 , 即提高 了患者 的治愈 不愉 快 的程 度 , 其 目的是 使患者 身心处 于最佳状 态 , 以便更 程度 , 也 使护患关 系更加和谐 , 从而 提高 了患 者和家属 的满
临床资料 选择 , 手术 室配合 外科 小儿 手术 有 3 0例d x J L 患者
来本 院进 行治疗 , 患者 的年 龄 3 1 2 岁, 其中 , 1 0 例患者是疝
修补 术 , 6例患者 是 阑尾切 除术 , 4例患者 是骨 折 内固定 , 7 3 护理 . 1 常规护理 例患 者是 睾丸 鞘膜 积液 , 有3 例患者 是进 行唇 腭裂修 补术 。 3 上述患儿 由于 内心 出现恐 惧 、陌生感 、以及精神 紧张出现饥 3 . 1 . 1 术前护理
1 资料与 方法
护 理 在 儿 童 手 术 护 理 实 施 前 后 满 意度 进 行 科 学 的 比
较,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 0 5 ) ;细 节 护 理 实 施 前 1 5 5
1 . 1 一般 资料
自从 2 0 1 1 年 9月 ~ 2 0 1 2年 8月期 间 , 经过
份, 患 儿 及 家 属 的满 意度 ( 8 5 . 9 2 ± 1 . 2 3 ) 分, 医 生±4 . 8 6 ) 分; 细 节护理 实施后 1 5 5份 , 患儿及 家属 的满 意度 ( 9 6 . 3 6 4 - 2 . 3 3 ) 分, 医生的满意度 ( 9 5 . 1 2±3 . 9 3 ) 分。

肾母细胞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肾母细胞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肾母细胞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肾母细胞瘤又称肾胚胎瘤,因从胚胎发生上由后肾发展成,且肿瘤由极其类似肾母细胞的成分所组成。

是婴幼儿最多见的恶性实体瘤之一,是最常见的原发于肾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小儿腹部肿瘤中占首位。

【护理常规】1.术前(1)病情观察:包括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尿量、尿色、腹痛、肿瘤热肾性高血压及肿瘤自发破溃的表现。

(2)营养指导: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3)术前化疗的护理:用药剂量准确,用药期间监测血常规变化,静脉的选择与保护,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2.术后(1)病情观察:观察患儿排尿情况及腹胀情况,监测生命体征。

(2)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协助叩背咳痰。

(3)饮食与营养:术后禁饮食1~2d,禁饮食期间注意全量补液,注意口腔护理,待肠蠕动恢复后遵医嘱缓慢进食。

(4)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敷料干燥,观察敷料渗出情况,腹部腹带包扎。

(5)管道护理:带引流管者应妥善固定,无菌操作,保持引流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及颜色。

(6)体位与活动:因切口位于腰部,全身麻醉清醒后取低斜坡卧位,卧床者应鼓励床上适当活动。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术后1个月内勿剧烈活动。

2.饮食指导因碱性体质有利于抵抗抑制瘤细胞,提倡多食碱性食物,加强患儿营养。

3.用药指导告知患儿家长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遵医嘱按时用药。

4.心理指导告知家长疾病情况,减轻其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康复指导术后患儿应坚持化疗,注意保护性隔离。

6.复诊须知定时门诊复查,治疗方案结束后每3个月复查1次,持续复查2年,然后再每6个月复查1次,持续复查5年。

小儿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的体会

小儿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的体会

小儿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的体会发表时间:2011-07-26T16:13:01.4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7期供稿作者:杨希瑛[导读] 手术治疗是小儿外科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尤其是小儿心理护理成功与否。

杨希瑛(青海贵南县人民医院 813100)【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7-0320-02手术治疗是小儿外科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尤其是小儿心理护理成功与否。

将直接影响手术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现就小儿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1 术前准备及护理 1.1 术前应充分与患儿父母沟通与交流。

观察了解其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通过父母的帮助和说教能解除患儿的思想负担。

尽力设法做工作,以减少或避免父母带给患儿异常的精神刺激,造成重大的心理影响。

1.2 由于患儿对自己的疾病和手术缺少了解而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失衡,如紧张、恐惧、忧郁、焦虑等。

因此,术前一日必须探视患儿,多与患儿及家长交谈,充分利用这一机会,与患儿建立感情。

耐心回答患儿提出的问题,让患儿了解术前准备的方法和重要性。

1.3 对大型手术或严重创伤的患儿,如术前手术准备不充分,可使术后恢复时间延长。

此外,有些患儿术后需要保留各种监测及其他支持疗法,如机械通气、胸腹腔引流管等。

这些患儿术前应接受生理和生活的训练,以最大程度的提高他们承受生理和心理创伤的能力。

1.4 患儿入手术室前调整好室温,控制在25℃左右,因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环境温度极易影响小儿体温升降,婴幼儿对冷刺激耐受性差,冬季手术尽量减少暴露机会及裸露面积,从而给患儿塑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

2 术中管理及护理 2.1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为了增加患儿对手术的信心和对手术室医生护士的信任感,使其感到温暖,医护人员应该做到在工作中动作轻柔,言语亲切。

使患儿心理上放松,主动配合接受麻醉和手术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肾母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分析小儿肾母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2016年9月22日~2018年8月8日收治入我院的肾母细胞瘤患儿47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实施包括术前护理、麻醉期护理和术后护理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分析。

结果476例肾母细胞瘤患儿无发生术后感染;476名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9.58%。

结论通过积极的临床治疗和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患儿没有发生术后感染,同时护理满意度非常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标签:肾母细胞瘤;小儿;围手术期护理
肾母细胞瘤又称为wilms瘤或者肾胚胎瘤,是小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发病率极高,死亡率也很高,肾母细胞瘤可以发生在肾脏实质的任何部位,生长迅速,转移率高,经淋巴可转移至主动脉旁淋巴结,经血道可转移至肺、肝、脑等全身各处脏器[2]。

肾母细胞瘤80%以上在5岁之前可发病,腹部肿块通常是前来就诊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在给小儿洗澡或者换衣服时被发现,少数肿瘤巨大,可超越腹中线,有各种压迫症状,其他也可有腹痛、血尿和发热等症状[3]。

早期综合应用手术、化疗和放疗可显著提高患儿的生存率[4]。

我院对476名肾母细胞瘤患儿均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对肾母细胞瘤患儿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2日~2018年8月8日收治入我院的肾母细胞瘤患儿47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1例,女225例,年龄1月~10岁。

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和B超确诊为肾母细胞癌,其中23例患儿发生在双侧肾脏,243例发生在左侧肾脏,210例发生在右侧肾脏,165例患儿有肉眼或镜下血尿,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肿大的腹部肿块。

所有476名肾母细胞瘤患儿进行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和围术期护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和家属、患儿的配合,患儿术后2年的生存率为86%。

1.2 围手术期护理
1.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患儿由于年龄较小,对疾病缺乏认知,很容易受到父母情绪的影响,而患儿父母对疾病缺乏正确全面的了解,只一味地认为是恶性肿瘤,所以很容易有焦虑、暴躁的负面情绪,此时对患儿的情绪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认识到这一点,不仅要关注患儿的心理情绪,同时也要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耐心地向家长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让他们认识到
肾母细胞瘤是可以通过手术和放化疗治疗的疾病,但是需要他们的积极配合,要在患儿面前表现乐观、积极的一面。

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儿进行互动,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同时了解到患儿的疾病情况。

②营养支持,恶性肿瘤都是消耗性疾病,患儿经常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的症状,所以此类患儿经常性营养不良甚至贫血,所以患儿的营养支持很重要。

护理人员要对家长进行入院宣教,同时指导患儿进食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同时还要易消化的食物,尽可能改善患儿的食欲,比如可以用奖励措施,用颜色鲜艳的盘子盛饭,改善就餐环境等。

同时多吃水果多饮水,每日定时测量患儿的体重,如果以上措施无效的话,应积极静脉补充营养。

③入室之前的准备,在进入手术室之前,尽可能放松患儿的心情,用患儿喜欢的东西转移注意力,同时让家长放松心情,增强家长的治疗信心。

护理人员在手术之前应做好详细的围手术期护理计划,除了常规皮肤消毒、肠道清洁外,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通知血库备好血以备不时之需。

1.2.2 麻醉期護理
①麻醉前的准备工作,术前常规禁食禁水,进入麻醉诱导室时尽量让患儿父母陪伴,用言语、玩偶或是一起唱歌玩游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以放松患儿极度紧张的情绪。

②手术期间的护理,术中应随时检测患儿的体温,根据患儿的体温采取不同的保温或者降温措施,对于体温过低的患儿,应提前准备好保温毯同时用铺巾包裹患儿的四肢,保证患儿在手术期间的体温波动不大。

③麻醉恢复期的护理,首先清理患儿的呼吸道,如有分泌物堵塞,应用合适的吸痰管吸痰,动作一定要轻柔,切忌刺激患儿,同时去枕平卧,头部偏向一侧。

1.2.3 手术后的护理
①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进入病房之后应保证安静的环境,同时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用合适的氧流量给患儿吸氧,记录好患儿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②疼痛护理,术后由于麻醉药和止痛药的逐渐失效,患儿会逐渐感觉到疼痛,但患儿难以表达疼痛的状况,所以我们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儿的表情、情绪以及血压、呼吸频率的变化,严格遵照医嘱给镇痛药,同时用其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患儿的疼痛感,可以给患儿播放动画片或者一起玩游戏,帮助患儿渡过这段时期,此后患儿的疼痛会逐渐减轻。

③引流管的护理,定时清理消毒胃管、尿管和腹腔引流管,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形状和量,严禁管道受压、打折或者脱出,叮嘱家长不要让小儿自己拔管,注意各个管道的拔除时间。

④放化疗护理,放化疗期间一定要严密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化疗前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如果有化疗反应,一定要及时处理,化疗过后可以静脉补充营养。

2 结果
476名肾母细胞瘤患儿无发生术后感染;476名患儿家属中,不满意者2名,满意者183例,非常满意者291名,护理满意度为99.58%。

3 讨论
肾母细胞瘤是小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极高,转移率也高,但是通过早期的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儿术后2年的生存率[5],同时有效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也对患儿的病情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手术前护理、麻醉期间的护理和手术后的护理,缓解了患儿的紧张情绪,减轻了患儿的疼痛同时476名患儿无一例术后感染发生,476名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9.58%,说明我们的围手术期护理受到患儿和患儿家属的认可。

综上所述,我院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科学有效,能够极大地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利娥,李雪雁,赵纳,等.小儿双侧肾母细胞瘤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z2):79-80.
[2] 汤丽范,苏军燕,吴娜,等.5-10岁肾母细胞瘤患儿术后护理要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z1):136-136.
[3] 尹娟鹉,朱智洪,定明艳.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肾母细胞瘤化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7):65-66.
[4] 周晶,李春旺,定明艳,等.儿童肾母细胞瘤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34):78-79.
[5] 钟文欢,冯惠霞,黄滨莲,等.儿童肾母细胞瘤术后化疗后行放射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z1):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