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案)《经济政治与社会》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合集下载

7《政治经济与社会》第七课_教案

7《政治经济与社会》第七课_教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第八课)
课题
第三单元: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七课: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教学用时
2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2、明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教师活动】:阅读宪法第三条的文件,你认为民主集中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
第一,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民主选举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选民或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代表,并有权依照法定程序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开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直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独立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中,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始终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与富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百折不挠地艰苦奋斗。在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像我们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先进分子,组织得那么严密和广泛,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那么多牺牲。
民主党派
成立时间地点
组成人员
民革
1948年香港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7课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7课
第三单元 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7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政党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基层民主与基层群众自治制 度
从国名看我国政体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你知道这些国家的全称吗?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 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 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三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旗) 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 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权



自主安排和管理本 地经济建设事业、 管理地方财政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 行条例 自主发展教育、科 技、文化等社会事 业 根据本地实际对婚 姻法进行变通 保持本民族风俗习 惯
提高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 事业的能力



1、必须增强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 益事业的意识。 ——整体意识、集体观念 2、必须了解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 益事业的基本内容。 ——公共秩序的维护、医疗卫生、娱 乐、健身、公园、道路设施的修建与 维护、环境保护等 3、必须提高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 益事业的能力。 ——参与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




我国各民主党派概况
名称(简称)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成立时间(年) 1948 1941 1945 组成人员 与国民党有历史联 系的人士为主 文教和科技界的高、 中级知识分子 经济界人士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案

第 1 页共 8 页第 2 页共 8 页第 3 页共 8 页第 4 页共 8 页第 5 页共 8 页篇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课标研读: 1、知道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2、通过学习,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3、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本政治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关系是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难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i相关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也叫做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按照法律程序,采取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的方式,由选民或代表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地方各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国家权力机关,并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我国的国体也称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互助、团结协作、共同繁荣。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政治教案-第七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政治教案-第七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政治教案-第七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初三思想政治第七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七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一教时课题: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介绍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内容。

二、学情分析对人民代表大会的理解,由于这一政治现象对学生来说不太了解,因此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四、教学重点、难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五、教学方法图示法、例举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导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哪几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讲授新课:第七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板书)问:政治领域的奋斗目标?民主问: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基本目标:领导——中国共产党基础——人民当家作主内容——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自治协商年度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依法治国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板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问: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原则:民主集中制人员组成:人民选举代表机构性质:权力机关结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国务院——行政机关法院、检察院——司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说明: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板书)2、人民代表是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板书)人民代表产生——选举——直接、间接观看录象3、坚持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板书)适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确保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参与国家管理、既保证中央集中领导,又发挥地方积极性。

第七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课件

第七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课件

2011-10-20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 p 63
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系,这一政党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 基本内容:
2011-10-20
2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一,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 参政党,它们之间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 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 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 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三单元 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七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011-10-20 1
教学目标
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认清我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011-10-20
2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 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认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 信念。
2011-10-20 17
我国的政党制度 P62
我国的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决定了 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和 政治协商制度。 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 形成和发展起来, 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10-20 3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我国采用民族区域自治来解决民族问题, 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 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选 择, 他有着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第七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案

第七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案

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运用目标: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对“三权分立”情感态度观念: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树立信心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制度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例证法、情景导学法【复习】[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什么?73页[2]我国有多少个经济特区?[3]坚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原则有哪些?78页【导入】一起观看开国大典的影视资料,展示那庄肃、壮观的场面,使学生立即进入学习本话题的状态。

【讲授新课】一、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如何当家作主,行使自己的权利。

如果每个人民都直接行使自己的权利,都去人民大会堂开会决定国家大事,可以吗?不可以,因为我国我将近14亿人口,不可行,所以,就是采取人民选出一些自己的代表来行使自己的权利,就好像是我们学校的学代会一样。

像这种人民选举出自己的代表,让代表代表自己行使自己当家作主权力的制度称之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看第二个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二、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选举出代表,组成人代会,然后在人代会上代表们又去选出政府官员,然后由官员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三)归纳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我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直辖市、自治区、县、乡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所有这些代表都是由人民选举产生,让他们代表人民去选举产生国家机构人员,组成各级人民政府来管理国家。

届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版)教案第七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届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版)教案第七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课题
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
总第19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
本政治制度。
2、认同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本课第4课时
课型:
新授
重点
基层群众自治同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教学环节与内容(预习展示反馈)
方法指导与拓展评价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主要包括“三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等基层群众自治体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直接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典型特征:直接民主和自我管理,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径,增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实效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
一、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四、基层民主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我们身边的基层群众自治
展示图片,学生思考:
1.图中的民主形式涉及哪些基层组织?
2.请说出你居住的村(街道)基层自治组织的名称。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直接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针对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请你谈谈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总结本课
布置作业
理解职工代表大会的特点
理解基层管理机构的特点
结合材料,分析讨论居民委员会的特点及实际作用
教学反思
结合图片,认识我国的民主形式及相关基层组织
结合实例,认识我国城市、农村群众基层组织的构成及职责、特点
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维护居民的合法利益,管理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组织居民参与社会生活、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建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7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7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自主学习
•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 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
活动探索
• 观看视频:《开国大典》 • 思考:新中国国名的含义是 什么?
从国名看我国政体
国体
新中国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充分 显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又表明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形式。 兼及“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体 ”政体,准确地表达了新中国的国家属性。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 国家性质(国体)决定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 •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反映或体现国家性质 • 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它必然实行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 权组织形式。
名实相符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活动探索
• 观看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相关视频
• 倾听会议的相关介绍,进行分 析与思考全国人大代表行使了 哪些职权?
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P72
• 我国已经建立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事 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体系。 • 在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 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 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一项基本服务。 • 自主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 管理的主要途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居最高 地位。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的常设机关。 •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书行使。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起 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第七课)
课题
第三单元: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教学用时 2
教学目标1、认知: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理解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
性。

理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2、情感体验:坚定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激发投身社会主义事业
的积极性。

3、运用:运用所学知识,辨别是非、抵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

教材分析难点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重点
理解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理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5分钟)
1.从国名看我国政体
引入:播放视频:开国大典片断(5分钟)
提问: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请你说说新中国国名的含义是什么?
讲解:国体即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体政体关系:
(1)国体决定政体;(2)政体反映国体。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0分钟)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职权包括:
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要求学生看教材的四幅图片,说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
看“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图”
教学过程
提问:分别说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司法机关、最高军事机关名称?以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
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10分钟)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植根于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有利于人民牢牢掌握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25分钟)
引入介绍:在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以外,还有被统称为民主党派的八个政党:
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2、中国民主同盟、
3、中国民主建国会、
4、中国民主促进会、
5、中国农工民主党、
6、中国致公党、
7、九三学社、
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从党外人士座谈看我国政党关系
(看教材62页)
提问: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怎样的关系?
教学过程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看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2)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3)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4)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提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B.多党合作的“十六字方针”
C.遵守宪法和法律(根本准则)
D.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要机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意义。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5分钟)
1.我国境内居住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提问学生:你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三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2)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第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二,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
第三,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政治认同。

四、基层民主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0分钟)
1.我们身边的基础群众自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