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箍筋、吊筋承受集中力计算

合集下载

大工16秋《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满分答案(2)

大工16秋《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满分答案(2)

⼤⼯16秋《钢筋混凝⼟结构课程设计》-满分答案(2)⽹络教育学院《钢筋混凝⼟结构课程设计》题⽬:仓库⼚房单向板设计学习中⼼:专业:年级:学号:学⽣:指导教师:1 基本情况本章需简单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房的尺⼨,板的布置情况等等内容。

1、⼯程概况仓库⼚房,设计使⽤年限为50年,住宅⼩区采⽤砖混结构,楼盖要求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墙厚370mm ,柱为钢筋混凝⼟柱,截⾯尺⼨为400400mm mm ?。

2、设计资料(1)楼板平⾯尺⼨为19.833m m ?,如下图所⽰:图2.1 楼板平⾯图(2)楼盖做法详图及荷载图2.2 楼盖做法详图楼⾯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7kN/m 2楼⾯⾯层⽤20mm 厚⽔泥砂浆抹⾯,γ=20kN/m 3, 板底及梁⽤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底,γ=17kN /m 3 楼盖⾃重即为钢筋混凝⼟容重,γ=25KN /m 3④恒载分项系数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因⼯业⼚房楼盖楼⾯活荷载标准值⼤于4kN/m 2)⑤材料选⽤混凝⼟:C25钢筋:梁中受⼒纵筋采⽤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HPB235级。

2 单向板结构设计2.1 板的设计本节内容是根据已知的荷载条件对板进⾏配筋设计,按塑性理论进⾏计算。

2.1.1 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80mm 现浇钢筋混凝⼟板 0.08×25=2 kN/m 220mm 厚⽔泥砂浆抹⾯ 0.02×20=0.4 kN/m 2 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底 0.02×17=0.34 kN/m 2 ⼩计 2.74 kN/m 2楼⾯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7 kN/m 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业⼚房楼盖楼⾯活荷载标准值⼤于4kN/m 2,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荷载总计算值:①q=G γk g +?Q γk q =1.2×2.74+0.7×1.3×7=9.658kN/m 2②q=G γk g +Q γk q =1.2×2.74+1.3×7=12.388kN/m 2由于②>①,所以取②q=12.388kN/m 2,近似取q=12kN/m 22.1.2 计算简图次梁截⾯为200mm ×5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承长度不⼩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承长度为120mm 。

(第3部分)梁板结构及设计例题

(第3部分)梁板结构及设计例题
选配钢筋
实际配筋面积mm2
0.096 0.101
344
344 Φ8/10@
180 358
0.096 0.101
344
344 Φ8/10@
180 358
0.065 0.067 228
228 Φ8@180
279
0.074 0.077 262
262 Φ8@180
279
边跨中
4.11 0.096 0.101
线恒荷载设计值: g=1.2×2.74KN/m2 =3.29KN/m 线活荷载设计值:q=1.3×6.0KN/m2 =7.8KN/m 合计每米宽荷载设计值:g+q=11.09KN/m
(2)板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按塑性理论):
边跨: lnh 22 .20 .1 2 0 2 .20 2 .82 .0m 2 ln a 2 2 .2 0 .1 2 0 2 .2 0 .2 1 2 2 .0m 4 2 .0m 2取: l0 2.02m
四周与梁整体连接的单向板,由于拱效应使板中 各计算截面弯矩减少,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和中间支 座计算弯矩都按减少20%计算,其他截面不减少。
3. 板的承载力计算 按照第4章所介绍的方法计算受力纵筋,受力纵筋沿
短跨方向布置。并符合构造要求。
一般不验算斜截面承载力。
4. 梁的承载力计算
梁的跨内在正弯矩作 用下按T计算。 梁的支座在负弯矩作 用下按矩形计算。
251
217.6 Φ8@200
251
计算部位 选配钢筋
表1.2.4 连续板各截面配筋计算
边区板带①--②,⑤--⑥轴线间
边跨中
离端第二 支座
离端第二 垮内,中
间跨内
中间支座

【混凝土习题集】—10—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混凝土习题集】—10—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第十章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一、填空题: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盖按施工方式可分为 、 、 三种形式。

2、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不同,又可分为 、 、 、 等四种形式。

3、从受力角度考虑,两边支承的板为 板。

4、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是由组成 、 、 的。

5、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板和次梁采用 计算方法,主梁采用 计算方法。

6、多跨连续梁、板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时的适用条件有两个,一是 ,二是 。

7、对于次梁和主梁的计算截面的确定,在跨中处按 ,在支座处按 。

8、多跨连续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当求某一支座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按 考虑。

9、无梁楼盖的计算方法有 、 两种。

10、双向板支承梁的荷载分布情况,由板传至长边支承梁的荷载为 分布;传给短边支承梁上的荷载为 分布。

11、当楼梯板的跨度不大(m 3 ),活荷载较小时,一般可采用 。

12、板式楼梯在设计中,由于考虑了平台对梯段板的约束的有利影响,在计算梯段板跨中最大弯矩的时候,通常将81改成 。

13、钢筋混凝土雨篷需进行三方面的计算,即 、 、 。

二、判断题:1、两边支承的板一定是单向板。

( )2、四边支承的板一定是双向板。

( )3、为了有效地发挥混凝土材料的弹塑性性能,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板、次梁、主梁都可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方法。

( )4、当求某一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在该跨布置活载外,其它然后隔跨布置。

( )5、当求某一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在该跨不布置活载外,其它然后隔跨布置。

( )6、当求某跨跨中最小弯矩时,该跨不布置活载,而在相邻两跨布置,其它隔跨布置。

( )7、当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在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

( )8、当求某一支座最大剪力时,在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

( )9、在单向板肋梁楼盖截面设计中,为了考虑“拱”的有利影响,要对所有板跨中截面及支座截面的内力进行折减,其折减系数为8.0。

24,主梁配筋计算示例

24,主梁配筋计算示例

m-在s范围内附加箍筋的个数
n-同一截面内附加箍筋的肢数
Page 8
3)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步骤: ①确定由次梁传给主梁的集中荷载设计值:F=G+Q ②优先采用附加箍筋,按每侧设置3根、直径同梁中箍筋 间距取s=50mm ③按式mnAsv1fyv≥F 验算附加箍筋是否能够承担次梁传给 主梁的集中荷载 ④若附加箍筋不足以承受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再按式 2fyvASbsinα+mnAsv1fyv≥F 计算所需附加吊筋的面积
Asv F f yv sin
(规范9.2.11)
Asv-承受集中荷载所需的附加横向钢筋总截面面积 F-作用在梁的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设计值 α-在梁附加横向钢筋与梁轴线间的夹角(45度或60度) fyv-附加横向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Page 6
如集中力F全部由附加箍筋承受,则所需附加箍筋的总
Page 3

2 、主梁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1)附加横向钢筋包括: ①附加箍筋(优先采用) ②吊筋
Page 4
附加横向钢筋
规范规定:第一道附加箍筋距离次梁边的距离为: 50mm,吊筋的弯起点距离次梁的距离也是50mm,实 际工程附加箍筋的间距一般也是50mm
Page 5
2)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公式:
建筑结构与抗震系列微课
主梁配筋计算示例
授课人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杨晓红
2015.11
目录
主梁承载力计算的步骤
主梁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例题
思考题
Page 2

1、主梁的计算步骤
1)选择截面尺寸 2)荷载计算 3)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4) 分别按正筋→确定附加横向钢筋→确定构造钢筋。

某钢筋混凝土梁构造通用图及说明

某钢筋混凝土梁构造通用图及说明
建 筑结 构暖 通给排水电 气b10d5020d5020d10d20d5010d{6GG2.当非抗震时,本图 La3.带*号的(抗扭)纵筋全跨通长,焊接.锚长La4肢3肢6肢5肢箍筋型式10d(其中G1用于抗震建筑框架梁及非直线梁)10d2GG13GG1135E10d5d或焊接5d均为La及相应搭长.2G4G3G2G1GG2 503GG15d3G4G135 505d梁侧面纵筋与拉筋拉筋直径与箍筋相同腰筋为间距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图中未注明侧面纵筋2肢2肢非抗震建筑次梁)(仅用于非抗扭及GG22G14G135d 50 505d2.腰筋和拉筋,:1.注详设计*应按构造要求加 拉筋为>6002}12@300,腰筋.(且梁高){6,,时h间距为二倍箍距,,根数见上图 十字梁纵筋放置大样长跨面筋放上排长跨底筋放上排h50短跨底筋放下排短跨面筋放下排密箍@50三个密箍@100吊钩配筋大样Lat12t30dLa水平(垂直)折梁配筋大样且 5d密箍@100LaHHLaLa密箍@100且 5d用原位注写,梁编号及集中注写的bXh梁配筋等代表许多跨,原位注写的要素仅1.KL,WKL,L的标注方法2.PL,KL,WKL,L的悬挑端的标注方法(除下列三条外,与二.1条规定相同)面筋相同时,则可将其配筋仅注在支座某一边的梁上边位置处.同样多时,则仅在跨中原位注写一次,支座端则免去不注;当梁的中间支座两边的下的顺序用斜线/分开,当同一排筋为两种直径时,则用加号+将其连接,当面筋全(3)原位注写的梁面筋及梁底筋,当底筋或面筋多于一排时,则将各排筋按从上往(2)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梁的抗扭箍筋值前面需加"*"号.构造要求而定,注写时,须将架立筋写入括号内,以示与贯通筋的区别.值原位标注.梁跨中面筋(贯通筋,架立筋)的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及箍筋肢数等引出集中注写;个别跨的bXh,箍筋梁跨中面筋,腰筋与基本值不同时,则将其特殊(1)与梁编号写在一起的bXh,箍筋,梁跨中面筋为基本值,从梁的任意的一跨(3)必要时,悬挑梁尽端延长方向附近加"X".和2%%13125弯下筋,第三排有2%%13125弯下筋。即bXh1/h2,h1为梁根高度.例如:(三)关于梁上起柱6.多数相同的梁顶面标高在图面说明中统一注明,个别特殊的标高原位加注.5.当梁平面布置过密,全标注有困难时,可按纵横梁分开画在两张图上.4.附加箍筋(加密箍)和附加吊筋绘在梁集中力位置,配筋值原位标注.3.箍筋肢数用括号括住的数字表示.箍筋加密与非加密区间距用斜线"/"分开.(2)悬挑梁根部弯下筋按抗剪抗弯非构造配置时,将弯下筋用小括号括起来.(1)悬挑梁的梁根部与梁端截面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将其分开,1.详本图图示和附注.三各类梁的构造做法设计者应在"平法"梁平面配筋图LZ柱根的梁上设加密箍,不得漏做.代表本跨.例:%%1308@100/200(4)表示箍筋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四肢箍.10%%13125,4/2+(2)/(2),表明梁面筋第一排4%%13125直筋,第二排有2%%13125直筋。 梁上起柱(LZ)的设计规定与构造详见"平法"柱构造通用图,集中注写,梁底筋和支座面筋以及某跨特殊的bXh,箍筋,梁跨中面筋,腰筋均采关于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多跨通用的bXh,箍筋,梁跨中面筋基本值采用非框架梁 L XX (XX)或(XXA)或(XXB)屋面框架梁 WKL XX (XX)或(XXA)或(XXB)楼层框架梁 KL XX (XX)或(XXA)或(XXB)梁类型 代号 序号 跨数及时否带有悬挑规程和标准.一总则二"平法"梁平面配筋图绘制说明(一)本图与"梁平面配筋图"配套使用.2.本说明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表示法"简称"平法"1.采用本制图规则时,除按本图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一)梁编号规则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如下表:注:(XXA)为一端悬挑;(XXB)为两端悬挑.纯悬挑梁 PL XX 梁构造通用图说明 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整体表示法梁面通长筋(两角优先)50>15dLxx(2A)梁配筋平面图例>15dLaLa2%%13116(L b+1300)如图示*纵筋锚入端支座的水平7,8度>15d;悬臂梁端加密箍边梁高度大于悬臂梁高度的配筋大样50纯悬挑梁 注:端部无边梁时,面筋端部弯直钩 La E左右钢筋在支座处按且高差与支座宽度之比不大于高差梁中间支座构造做法当高差不大于可不作分离式配筋连通.50,,附加筋<1:6时1:6弯折,(另一边时, 弯锚入柱内,梁面筋支座一边多于另悬挑长度 1500.附加2%%13112弯起钢筋.La E锚长为 aEL正投影配筋PLxxLa E~>0.45La屋面框架梁 注: 跨内纵筋,箍筋构造同KL.>0.45LaEh1LEaaLaEL多于 根时,分两次切断>15d50WKLxx(xx)端支座420d三个密箍ch0101aLE*LL E(二排)/3 /4应满足:>0.45La直段 的同时9度>20d. E中较大者 650边梁 b 650悬臂梁)1密箍@50底筋1L2}22+2}20 E ELa E<22d端支座面筋2}22+2}202}16>15d50梁宽或梁上设柱时为柱宽20集中重处附加筋60502密箍@50d4}22L26{82}20+(2}12){8@100/200(4)2KL3(3A) 400X7002}25+2}20300L0130050非框架梁 L /301L /4(二排)L /4(二排)L /3>10d<22daL01aL且>50050Ech>0.45LaLaE* E0101楼层框架梁 架立筋01L正投影配筋L /4(二排)0101L /3KLxx(2A)02L /3或且>500aELch50(多于两肢箍时所需架立筋)300L /3L /4(二排)0101300中较大者时在此点断注: 梁面筋只在跨中注一次时, 则全跨通长La中间支托配筋大样同底筋50La3同梁端部50tLht4}203L6{86}20,4/2支座面筋正投影配筋502}1602L50La{8@150(4)边支托配筋大样同梁端部th同底筋LatL50c54bL4}14LaLa5悬挑长度 1500.附加4%%13112弯起钢筋.502}20+2}25>15d>15dpL20dbxh/h1400X700/600梁截面15d当梁上计算弯矩需要较长负弯矩配筋时, 另由设计注: 1.箍筋加密范围: 8度一级和 9度抗震时: ch=2h,L /4(二排)低于上述抗震级别: ch=1.5h (L >L )022.01L /302L /3或且>500chLL /302者注明02且>500ch50(多于两肢箍时所需架立筋)02L /4(二排)L /3010101300L /3L /4(二排)0202300两角筋拉通一跨悬挑长度 1500.附加4%%13112弯起钢筋.或20d端部无边梁 >1.5Lp时在此点断端部无边梁 10d5020d10d20d5010d5020db

梁配筋易错问题15条、逐条查改

梁配筋易错问题15条、逐条查改

1.梁配筋是否小于计算结果。

2.梁截面标注是否与模型一致。

3.框架梁配筋底筋与面筋的比值要求:根据《混凝土规范》第11.3.6.2条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啊啊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3。

4. 箍筋最小直径:根据《高规》第6.3.2.5条抗震设计时,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表6.3.2-2的要求;当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表6.3.2-2见《高规》。

抗规6.3.3也有同样的规定,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5. 钢筋的强度等级与satwe参数设置中的是否一致,尤其是箍筋。

6. 当梁和支座同宽时,梁每排放置的根数计算时应减去支座纵筋两侧的直径宽度。

6. 梁跨数应结合配筋结果看是否调整。

7. 对承受较大集中力的梁(如车库顶板、二次转换梁等),是否核算附加箍筋及吊筋。

7.梁箍筋加密区是否满足计算结果,尤其是在双次梁体系中。

8. 悬挑梁表达是否有误,顶筋是否放大。

顶钢筋一定通长。

9.通长筋的设置是否满足抗规6.3.4:(通长筋尽量使用小直径钢筋)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

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ф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ф12。

2 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10.梁四肢箍的时候钢筋根数保证大于等于四根。

11.次梁变标高位置计算假定是否与实际相符;次梁变宽度位置计算假定与实际是否相符。

钢筋公式汇总

钢筋公式汇总

注意:在GGJ V8.1 中,处理同上

受力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负筋及分布筋
附加钢筋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
备注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 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负筋 下部钢筋 腰筋
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拉筋
箍筋
附加箍筋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 (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 (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 +2d 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 11.9d+8d 1)+1 附加箍筋是在梁上有集中力的情况下设置的,通 常设置在主次梁交接处,梁底有吊钩处, 即规范要求的一些特定情况下,剪力必须由附加 箍筋来承受 设置方法为,每侧3根,共6根。间距50mm, 直径同普通箍筋 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吊筋的斜长部分=(梁高度-保护层 X2)/sina(a吊筋的起弯度数,一般为45度、60度)。 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 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 的判断值。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 +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2013年全国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3年全国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值及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CC)抗震设计时,可不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构件的变形验算
(D)地下建筑宜采用现浇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 的最小截面尺寸可不作
限制
【题7~10】 某单层等高等跨厂房,排架结构如图13-3所示,安全等级二级。厂房长
度为 66m,排架间距 B = 6m,两端山墙,采用空旦旦旦及但星主二屋面支撑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完整。
三级。
干1
200
111d1Id1111
4弘
可;?
l 6000
图13 4
图13-5
11.假定, 该梁承受剪力设计值V= 260kN。 试问,下列梁箍筋配置何项满足《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构造要求?
提示:假定, 以下各项均满足计算要求。
CA)φ6@150 (2)
(B)φ8@250 (2)
CC)φ8@300 (2)
钢筋 ,顶板跨中位置板底钢筋为佳14@100,板面通长钢筋为由14@150, 取ho =215mm, α’、=25mm。试问,考虑受压区楼板钢 筋时,板 跨 中 位 置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
1
CkN • 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CA)80
CB )1 05
(C )125
(D)135
4.试问,当框架柱纵筋采用HRB400钢筋时,柱A 的纵向钢筋最小总配筋率(%)
ι 10.假定, 柱A下柱截面b × h = 400mm × 600mm, 非抗震设计时, 控制配筋的内力
组合弯矩设计值M= 250kN • m, 相应的轴力设计值N=500kN, 采用对称配筋, a, =
ι =40mm, 相对受压区高度为 = O. 518, 初始偏心距e; = 520mm。 试问, 柱一侧纵筋截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