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控品,标准品,质控物相互区别

合集下载

质控样品和标准物质

质控样品和标准物质

质控样品和标准物质
首先,质控样品是已知成分和性质的样品,它们的作用是用来检验实验方法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与质控样品对比,可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可信度。

而标准物质是一种已知纯度和成分的物质,它们通常被用来校准仪器、验证实验方法和确定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质控样品和标准物质在实验室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实验结果可信度的保障。

其次,质控样品和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

对于质控样品,通常是通过
精确称量混合已知成分的物质来制备。

而标准物质则需要经过更为严格的制备过程,包括纯化、准确称量、溶解等步骤。

制备质控样品和标准物质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以确保其成分和性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质控样品和标准物质在实验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用于验证分
析方法的准确性、校准仪器的灵敏度、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

在药品生产、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质控样品和标准物质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只有通过使用质控样品和标准物质,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

综上所述,质控样品和标准物质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们是验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工具,也是保证实验数据准确性的基础。

因此,在实验室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质控样品和标准物质的使用,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质控品 标准品 内标质谱

质控品 标准品 内标质谱

质控品标准品内标质谱质控品、标准品和内标质谱是在分析化学和质谱领域中常用的术语,它们有不同的含义和用途。

1. 质控品(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质控品是为了监控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使用的参考物质。

质控品通常具有已知的组成和浓度,用于比较实验结果以评估实验的质量。

质控品可以是纯物质或者混合物,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药物研发、环境监测等领域。

2. 标准品(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标准品,又称为标准参考物质,是由权威机构或认证机构制备和认证的,具有已知组成和特定性质的物质。

标准品通常用于校准仪器、验证实验方法、评估测量误差等,并作为其他样品的参照物。

标准品的制备和认证严格遵循国际标准,确保其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3. 内标质谱(Internal Standard Mass Spectrometry):内标质谱是在质谱分析中使用的一种技术,通过添加已知浓度的内标物质来校正仪器漂移、样品损失和分析误差等因素的影响。

内标质谱常用于定量分析,特别是在涉及复杂基质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术语在不同的实验和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提供可追溯性的数据。

质控品概念浅析

质控品概念浅析

质控品、标准品、校准品、参考品、标准物质的概念浅析目前国内关于质控品(质控血清)、标准品、校准品(校准血清)、参考品(参考物质)、标准物质的概念非常混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叫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

个人认为,这几个名词的意思相差不多,翻译成英文,反而更好理解,现就这几个最常见到的5个名词,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首先,大家最常用的就是质控品(Control)和标准品(Standard)两个名词,其中的质控品概念较清晰,能用于质量控制,只有个别由血清基质组成的质控品又叫质控血清,整体概念清晰。

而标准品的概念广泛的应用于大部分领域,如长度、重量、电流、光强、物质的量等。

但是由于基质效应的存在,标准品在医学和生物学检测方面应用就存在一定的狭隘性了。

假如用称量法准确称量基准纯的FeCl3试剂,配制成标准品水溶液,其作为定标液校准检测系统,检测人的血液标本时往往与真实值有较大差异。

所以后来有了校准品(Calibrator)的研究,校准品一般为血清基质,又叫校准血清。

部分项目为水溶液,该校准品的标示值与其真实含量往往不同,特点是其只能校准该检测系统用,用于其它系统的校准,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结果。

如国际上最大的两家质控品厂家Roche和Randox,两家校准品中的GGT项目均声称溯源至国际标准物质CRM IRMM IFCC 452 γ-谷氨酰转移酶(GGT),用Roche的校准品校准Roche仪器时,检测样本,能够得到准确的值。

而用于校准Randox的系统时,往往偏离真实值。

反之亦然。

下面就金豪公司新取得定级证书的标准物质概念进行辨析。

其中,标准物质(Reference Material)(RM)是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确定了的特性值,用以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材料或物质。

二级标准物质一般是为了满足本机构实验室的工作需要和社会一般检测要求的标准物质,作为工作标准(工作标准物质WRM)直接用于现场方法的研究和评价,日常实验室内质量保证以及不同实验室之间的质量保证,即用于评定日常分析操作的测量不确定度。

标准品 质控品区别

标准品 质控品区别

标准品质控品区别标准品与质控品是在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经常提到的两个概念,它们在产品质量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可能会混淆这两个概念,甚至将它们视为同一概念。

然而,标准品和质控品在定义、作用和应用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标准品和质控品进行比较,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标准品的定义和作用。

标准品是指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经认证、检定或检验合格的物质、物品或设备,它通常是用来作为衡量其他同类产品质量的基准。

标准品的作用在于为产品质量提供参照,它可以帮助生产者确定产品的质量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而质控品则是为了监测和控制产品质量而使用的物质或物品。

质控品通常是一种已知成分和性质的物质,它的作用在于通过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偏差,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从定义和作用上来看,标准品和质控品有着明显的区别。

标准品是作为产品质量的基准,用来衡量产品质量的水平;而质控品则是用来监测和控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帮助生产者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偏差。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标准品和质控品在应用上的区别。

标准品通常是在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和认证过程中使用的,它在产品质量管理中起着重要的参照作用。

而质控品则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它通过监测和检测产品的各项指标,帮助生产者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在实际操作中,标准品和质控品的选择和使用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

对于标准品,生产者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准品,并确保标准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质控品,生产者需要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质控品,并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综上所述,标准品和质控品在定义、作用和应用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对于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区别

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区别

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区别?质控品是已知的浓度含量,用仪器测量来鉴定该仪器测量结果是否准确订货信息分类货号品名规格包装价格液体人血清不定值临床化学控制品A3010A0246 LIQUICHEK® CHEMISTRY UNASSAYED BILEVEL Minipak (2水平各1瓶) 2X10ML 600A3010A0247 LIQUICHEK® CHEMISTRY UNASSAYED I 25X10ML 3500A3010A0248 LIQUICHEK CHEMISTRY UNASSAYED II 25X10ML 5000分析项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SGPT) 淀粉酶(Amylase) 白蛋白(Albumin) 醛缩酶(Aldolase)直接胆红素(Bilirubin(Direct))* 间接胆红素(Bilirubin(Indirect))* 总胆红素(Bilirubin(Total)) 钙(Calcium)离子钙(Calcium(Ionized))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氯(Chloride) 总胆固醇(Cholesterol(Total))二氧化碳(c02) 铜(Copper) 可的松(Cortisol) 肌酐(Creatinine)庆大霉素(Gentamicin) 地高辛(Digoxin) 乙醇(Ethanoi) 叶酸(Folate)葡萄糖(Glucose) γ-谷氨酰转移酶(GGT) 谷氢酸脱氢酶(GLDH)‘ 球蛋白(Globum)免疫球蛋白M(IgM) 羟丁酸脱氢酶(HBDH) 免疫球蛋白A(IgA) 免疫球蛋白G(IgG)乳酸(Lactate(Lactic Acid)) 铁(Iron) 总铁结合力(Iron(TIBC)) 不饱和铁结合力(Iron(UIBC))*锂(Lithium) 镁(Magnesium) 摩尔渗透压浓度(Osmolality) 脂肪酶(Lipase)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苯妥英(Phenytoin) 磷脂(Phospholipids) 过氧化物酶一抗过氧化物酶(PAP)*钾(Potassium) 钠(Sodium) 总蛋白(Protein(Total)) 无机磷(Phosphorus)水杨酸盐(Salicylate) 游离甲状腺素(T4(Free))*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Free))* 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Total))妥布霉素(Tobramycin) 转铁蛋白(Transferrin) 总甲状腺素(T4(Total)) 茶碱(TiaeophylIine)尿素(Urea Nitrogen) 尿酸(UricAcid)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促甲状腺素(TSH)维生素B12(Vitamin B12) 锌(Zinc) 丙戊酸(Vatproic Acid) 万古霉素(Vancomycin)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 总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Total)) T3摄入/T摄入(T3 Uptake/T Uptake) 乳酸脱氢酶(LDH))(Lactate Dehydrogenase)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肌酸激酶(Creatinine Kinase(CK)) 亮氨酸芳基氨肽酶(LAP-Arylamidase)*天门冬氢酸氨基转移酶(AsT/sGOT)假胆碱酯酶(Pseudocholinesterase)蛋白电泳(Protein Electrophoresis)*注没有性能或稳定性的说明。

标准品、校准品、质控品2.

标准品、校准品、质控品2.

二. 校准品的定值(校准值)
二. 校准品的定值(校准值)
二. 校准品的定值(校准值)
二、评价校准值可靠性的唯一要求
三.质控品
概念:IFCC的定义是专门用于质量控制目 的的标本或溶液,不能用于校准。对稳定性、 瓶间差要求高。 分定值和不定值两种。在选择控制品时,应 该选择有几个浓度的、浓度范围分布较宽的、 最好是医学决定水平的、有可报告范围范围 是上下限值的质控品.
标准品、校准品质控品
AU CU CS AS
基体效应引入校准品
一. 标准物质(RM) reference material
概念:又称参考物质( reference material ),是一类充分均匀,并具有一 个(或多个)确定的特性值的材料或物质,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一般表示为: 标准值 ± 总不确定度。 “ 标准物质证书“是介绍标准物质的技术文件,是 研制单位向用户提出的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附有证书的标准物质称为有证 标准物质(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CRM ),其特性值由建立了溯 源性的程序确定,可溯源至准确复现该特性值的计量单位,且每个标准值都附 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作用:校准仪器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给其它物质赋值 分类:一级标准物质( primary reference material ):稳定、均一,采 用高度准确、可靠的若干方法定值,可用于校准决定性方法及为二级标准物质 定值。在我国,一级标准物质是测量准确度达到国内最高水平的有证标准物质, 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并授权生产。如: 人血清无机成分分析标准物 质( GBW09135 )和血清胆固醇标准物质( GBW 09138 )。二级标准物 质( secondary reference material ):用一级标准物质校准,参考方法 定值。如: 红细胞微粒标准物质 — GBW ( E ) 090001 、胆红素标准物 质 — GBW ( E ) 090002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溶液标准物质 — GBW ( E ) 090004 和纯化血红蛋白标准物质 — GBW ( E ) 090011

校准品、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区别

校准品、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区别

校准品、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区别一、定义上的区别1、校准品:用于定量检测时对检测项目的校准,是具有在校准函数中用作独立变量值的参考物质。

一般包含2个到多个浓度水平。

2、质控品:用于检查分析仪器或方法的性能,是一种稳定的物质,用于验证分析仪器或方法的性能。

3、标准品:具有确定特性量值,用于评价测定方法的物质。

包括国家参考品和企业内部参考品,可用于主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的确定研究、产品放行、注册检验、监督抽验等。

二、是否都需要注册1、校准品:一般可与配合试剂合并申请注册,也可单独申请注册。

2、质控品:一般可与配合诊断试剂合并申请注册,也可以单独申请注册。

3、标准品:国家参考品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负责组织制备、标定,并向国家药品标准品委员会申报获批。

企业内部标准品是由企业根据产品的特性研制用于满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性能评估等,一般不需要注册。

三、是否都需要溯源性文件1、校准品:要求提供完整的溯源性文件。

2、质控品:一般无溯源性要求,但对于定值质控品,有赋值准确度的要求。

3、标准品:如已有相应的国家或国际标准品的项目,则企业内部标准品应溯源至国家或国际标准品;如无国家或国际标准品,企业参考品的制备应有规范的质量控制程序,比如用金标准的方法或已上市同类产品对其进行验证确认等。

四、性能评估指标1、对于校准品和质控品,除了溯源性上的差别外,一般都包括装量、瓶间差、生物安全性、稳定性等指标的要求。

2、而对于标准品:根据项目的不同,选用相应的试剂盒或金标准方法等,对参考品进行验证分析。

校准品、标准品、质控品三者同为参考物质。

参考物质是一种材料或者物质,某一种或多种特性值只够均匀并被良好确定,用于校准测量系统,评价测量程序或为材料赋值。

但三者并非用一个概念,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应用场合。

临床上常常有很多错误的应用,例如将不同厂商的校准品应用于检测系统;使用给定值的质控品评价检测系统;使用质控品来校准检测系统等等。

质控品和标准品的区别

质控品和标准品的区别

质控品和标准品的区别质控品和标准品是在科学实验和质量控制中经常使用的两种重要物质,它们在实验室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它们都是用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它们在定义、用途和特点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质控品和标准品的区别。

首先,质控品是用于监控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物质,其主要作用是评估实验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控品通常是一种已知浓度的物质,它被添加到样品中,然后与样品一起进行分析,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质控品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目的来确定,以确保对实验过程的全面监控。

与质控品不同,标准品是一种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物质,它的浓度或纯度已经被准确确定。

标准品通常用于校准仪器、验证分析方法和确定未知物质的浓度。

在实验中,标准品的使用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从而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其次,质控品和标准品在实验过程中的用途也有所不同。

质控品主要用于监控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样品制备、仪器校准、分析过程和数据处理等。

通过与质控品的比对,可以及时发现实验中的误差和偏差,从而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比之下,标准品主要用于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校准仪器的测量结果。

在实验中,标准品的使用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最后,质控品和标准品在特点上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质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溯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反映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

而标准品则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准确性,能够作为实验结果的参照物,用于验证实验方法和校准仪器。

综上所述,质控品和标准品在定义、用途和特点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在实验和质量控制中,正确使用和理解质控品和标准品的区别,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质控品和标准品的区别,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质控品:
IFCC的定义是专门用于质量控制目的的标本或溶液,不能用于校准。

对稳定性、瓶间差要求高。

分定值和不定值两种。

在选择控制品时,应该选择有几个浓度的、浓度范围分布较宽的、最好是医学决定水平的、有可报告范围范围是上下限值的质控品.
2.标准品:用于定标即标准曲线的绘制。

3.校准品:公司指定用来校准某检测系统(仪器+试剂+方法程序)的,是考虑到它具有基质效应的情况下,人为赋予校准品的校准值。

因此,校准品必须专用于某一检测系统。

校准品:参考物质,其值为校准功能中用的自变量。

组合标准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标准不确定度(表达为标准差)等于每项和的正平方根,每项为其他分量测量结果各种变化的加权方差。

覆盖因子:为求得扩展不确定度,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所乘之数字因子。

扩展不确定度:确定测定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国际常规校准品:校准品物质,其分量值不能溯源到SI单位,但为国际公认设定。

国际常规参考测量程序:测量程序产生值不能溯源到SI单位,但为国际公认,用于确定分量的参考值。

厂家选择测量程序:测量系统采用的一种或多种一级或二级校准品校准。

厂家常规测量程序:测量系统采用一家或多家厂家工作校准品或更高级校准品,用于确认分析特异度。

厂家工作校准品:按照一家或多家厂家选择测量程序定值。

有时候,此校准品称为“厂家控制校准品”(或“内部校准品”)。

需证明可用厂家选择测量程序和校准程序互换的校准物质。

厂家产品校准品:按照厂家常规测量程序定值,用于校准终端用户常规测量程序。

测量程序:一整套操作,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用来限定,识别,保存或复制一种单位或一个或更多个参考物的分量值。

产品校准品:用于厂家最终产品的校准物质。

终端用户常规测量程序:由厂家提供的一种测量系统,用一家或数家厂家商品校准品校准。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中提到:
质控物(品)
用于体外诊断的质量控制物质(定值和非定值),是一种旨在用于医学用途的检测系统中使用的物质、材料、物品或设备,其目的是评价或验证测量精密度、测量准确度、由于试剂或分析仪器的变化检测系统可能产生的分析偏差等性能特征。

质量控制物质(定值和非定值),可用于能力验证、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校准物(品)
其值在一个校准函数中用作独立变量的参考物质。

应具有定值和已知的测量不确定度,其目的应是校准某一测量系统,从而建立此系统测量结果的计量学溯源性。

我的理解:标准品(校准品)是理论真值,具有校准的功能,通常用于仪器的调试、校准,特别
在更换零部件或出现偏差时使用;质控品/参考品是评价或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精密度,但没有校准、调试的功能;一般标准品or质控品是直接购买来的,如是企业自己生产的质控品,即称为企业参考品。

————不知理解是否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