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商务饭局潜规则”
[饭局里不可不学的潜规则]饭局规则.doc
![[饭局里不可不学的潜规则]饭局规则.doc](https://img.taocdn.com/s3/m/e87bf195cc7931b765ce1582.png)
[饭局里不可不学的潜规则]饭局规则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因此,在中国,无论你做什么,你都必须强调礼仪,尤其是当你做生意和吃饭的时候。
这种饭菜通常很难应付。
许多隐藏的规则正等着你去欣赏它们。
为了不出丑,呵呵,还不如早点学习。
注意细节:1-座位一般来说,座位位置是“尊重左边的东方”、“尊重大门”。
如果是一张圆桌,它正对着门口的主宾。
从主人和客人之间的距离来看,离主人和客人越近的位置越受尊重,而在相同的距离上,左边的位置更受尊重。
如果是一张方桌,如果有一个面向大门的座位,面向大门的右边座位就是主宾。
如果它不面对大门,在东边的正确的座位将是首席。
如果是大型宴会,餐桌之间的安排应集中在顶部和中部,左侧2、4、6个座位,右侧3、5、7个座位。
根据主宾状态、状态,座位分为两组。
如果你是主人,你应该早点到达,然后在门口等着并引导客人。
如果你是被邀请者,你应该服从主人安排你的座位。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在场,你应该带他到主座位,并让顾客坐在主座位的左边最高的位置。
除非主人的领导水平很高。
2-订单如果时间允许,您应该等待大多数客人到达,向客人分发菜单并邀请他们点菜。
当然,作为正式晚宴,你会担心预算。
因此,为了控制预算,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做饭前做更多的家庭作业。
更重要的是选择一个合适的用餐地点,这样客人就能非常了解你的预算。
此外,一般来说,如果你付账,客人不会因为太尴尬而不点菜,他们会让你决定。
如果你的老板也在宴会上,不要让他/她点菜,因为他/她尊重他/她,或者认为他/她有丰富的娱乐经验,吃得太多,除非他/她采取主动。
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如果你是一个晚宴的主人,你应该知道你不应该在点菜上太主动,而是让主人来点菜。
如果对方友好地要求,你可以点一个不太贵的菜、并且不是禁忌。
记得咨询餐桌上的人,尤其是“有什么你不吃的东西吗?”或者“你喜欢吃什么?”让每个人都感到被照顾。
点完菜后,你可以询问一些指示,比如“我点了这道菜,我不知道是不是适合几个人的口味”,“你要不要来点别的”等等。
中国式应酬规则与潜规则大全集

中国式应酬规则与潜规则大全集1.礼尚往来:中国式应酬中,重要的是对待应酬的方式。
如果别人邀请你,就应该回请。
应酬是一种社交互动的方式,代表了你对对方的尊重和关心。
2.顺从尊重长辈:在中国社会,长辈被普遍地视为尊贵的存在,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拥有很高的地位。
在应酬中,应该尊重和听从长辈的决定。
3.面子文化:在中国社会中,面子是非常重要的。
在应酬中,如果你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那么你应该表示出慷慨大度,以给对方面子;如果你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那么你应该表示出谦卑和尊敬。
4.捧茶水:在中国式应酬中,为对方倒茶是一种示好的方式。
无论你的地位高低,都应该主动地为对方倒茶水,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关心。
5.倒酒礼仪:在中国式应酬中,倒酒是一种重要的社交互动方式。
在倒酒时,应该先倒给对方,然后再给自己倒酒。
同时,应该小心不要倒酒过多,以免对方不堪应付。
6.拒绝坚决:在中国社会中,拒绝是一种非常微妙的事情。
如果你对对方的请求不感兴趣或者无法满足,你可以委婉地表达你的拒绝。
但是,你应该注意不要直接说“不”,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你的拒绝,以避免伤害对方的面子。
7.小费问题:在中国,小费并不是必须支付的。
但是,如果你对服务非常满意,你可以适度地给一些小费,以示感谢。
8.礼品选择:在中国式应酬中,送礼是一种表达谢意和关心的方式。
在选择礼品时,应该考虑对方的喜好和身份地位。
但是,应该避免送一些过于昂贵的礼物,以免给对方带来压力。
9.不要过于直接:在中国式应酬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往往被视为失礼。
与此相反,你应该使用一些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避免给对方带来尴尬。
10.随和友善:在中国式应酬中,随和和友善是非常重要的。
你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与对方友好相处,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酒场上的18种商务规矩

酒场上的18种商务规矩规矩一,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是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规矩二,韬光养晦,厚集播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规矩三,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规矩四,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规矩五,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规矩六,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肚。
规矩七,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
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规矩八,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
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规矩九,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规矩十,碰杯,敬酒,要有说词,不然,我干吗要喝你的酒?规矩十一,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规矩十二,不要装歪,说错话,办错事,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
规矩十三,假如,纯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垃圾的去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规矩十四,最后一定还有一个闷杯酒,所以,不要让自己的酒杯空着。
跑不了的~规矩十五,注意酒后不要失言,不要说大话,不要失态,不要吐沫横飞,筷子乱甩,不要手指乱指,喝汤噗噗响。
规矩十六,不要把“我不会喝酒”挂在嘴上(如果你喝的话),免得别人骂你虚伪,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还真能看出来。
规矩十七,领导跟你喝酒,是给你face,不管领导怎么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干为敬,记着啊,双手,杯子要低。
规矩十八,花生米对喝酒人来说,是个好东西。
学会饭桌交际术,掌握酒桌潜规则

学会饭桌交际术,掌握酒桌潜规则饭局从来就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首选交际方式。
中国饭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见诸于二十四史之中的著名饭局更是不可胜数。
中国历代的兴衰成败似乎都与饭局密切相关。
可以说,饭局在中国承担了太多的功能,整部历史都能与饭局联系起来。
“饭局”这一词起源于宋代,已有千年的历史。
“局”是下棋术语,引申出“情势、处境”的意思,后来再引申出“赌博、聚会、圈套”的意思。
“饭”与“局”的组合,可算得上是宋代文人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
正因如此,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饭局才有了青史留名的机会。
千年之后的今天,据调查统计,选择“聚餐”这种社交方式的人达到46%。
在我们这个关系社会里,只要办事,先会考虑有没有关系。
可以说,只要是需要求人,便都是饭局开场。
单位的饭局,同事之间是为了互相照顾。
上级请下级,是为了维持稳定,鼓舞士气。
可以说,吃饭就是办事的工具。
既然作为一种工具,必然就有一些一般工具所具有的共性及使用规则,并且,不同的饭局,规则也是不尽相同的。
比如,在同行业之间的饭局上,是不能谈论自己单位或询问别人单位的内部机密的。
在企业之间谈判的饭局上是不能带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的……另外,决定饭局的档次不是请客者的阶层,而是所要托付之事的轻重。
越重要的事情,饭局档次也就越高。
而非功利性的朋友聚餐,反而会选择小馆子,显得更加随意。
饭局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免露丑。
从座次来看,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
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如果你是主人,你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
中国式应酬规则与潜规则大全集

第三章 常送人情,但不要
05 声张
第三章 常送人情,但不要声张
经常性的投资“人情生意”
1
关键时刻拉人一把,悄悄
地把人情送出去
2
互惠,让他知道这样做对
3
他有利
强者也要装脚痛,更好地
处理人际关系
4
雪中送炭,扩大感情投资
5
的性价比
诚信是一种有持续性回报
的投资
6
第三章 常送人情,但不要声张
收获人情,借不如送
第二章 关系有薄厚,人情
04 早储备
第二章 关系有薄厚,人情早储备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 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 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给人一份情, 让他还你一 辈子
不是所有的 人都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交
平时冷庙烧 香,急时才
能抱佛脚
人情如储蓄, 时时储、日 日多
中国式应酬规则与潜规则大全集
演讲人 202X-06-08
REPORT
01 封面
封面
一.
02 第一篇 中国式人情
第一篇 中国式人 情
03
第一章 在中国80%的事情 由人情决定
第一章 在中国80%的事情由人情决定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 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 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局上开始
局势因一场 饭局而改变
宴请就是一 场利益的角
逐
第六章 走进“中 国式”饭局
巧抓时机,求人办事事半功倍 该拍的“马屁”,聚会时使劲拍 餐桌上的“激励”更有效 酒桌上把生意敲定 商务“概念饭”要巧吃
商务礼仪餐桌上的规则

•
防止违章动火六大禁令。20.10.1611:36:4411:36Oct- 2016-Oct-20
•
没有措施的管理是空谈,没有计划的 工作是 空洞。11:36:4411:36:4411:36Friday, October 16, 2020
•
防事故年年平安福满门讲安全人人健 康乐万 家。20.10.1620.10.1611:36:4411:36:44October 16, 2020
一、座位的安排 二、点菜的技巧和禁忌 三、吃和吃相的讲究 四、喝酒的讲究 五、倒茶的学问 六、中途离席 七、酒宴上的礼仪
酒宴上的礼仪
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2、瞄准宾主,把握大局; 3、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4、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6、察言观色,了解人心; 7、锋芒渐射,稳坐泰山;
主人: 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 并为来宾引座。
宾客: 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饭局里的“潜规则”
一、座位的安排 二、点菜的技巧和禁忌 三、吃和吃相的讲究 四、喝酒的讲究 五、倒茶的学问 六、中途离席 七、酒宴上的礼仪
点菜时间
如果时间允许,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 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
•
推动全员品质活动,提高全员工作十 七。2020年10月16日 上午11时36分20.10.1620.10.16
•
用心呵护,塑造金牌品质。2020年10月 16日星 期五上 午11时 36分44秒11:36:4420.10.16
•
安全不仅关系自己,安全连同国家集 体。2020年10月上午11时36分20.10.1611:36October 16, 2020
吃和吃相的讲究
• 餐前:
酒桌上的潜规则

酒桌上的潜规则.txt19“明”可理解成两个月亮坐在天空,相互关怀,相互照亮,缺一不可,那源源不断的光芒是连接彼此的纽带和桥梁!人间的长旅充满了多少凄冷孤苦,没有朋友的人是生活的黑暗中的人,没有朋友的人是真正的孤儿。
酒桌上的潜规则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各种礼仪。
它渗透到生活中每一个角落。
在酒桌上,这种礼仪变成了潜规则。
酒席上的座位是不能随便坐的:主与次,贵与贱有严格的等级。
首先,你不能单独入席,而要同其他客人一齐步入。
进门的对方是上席。
有三个座位最重要;上席中间座位是东道主坐的——酒席的邀请人或埋单者。
右手是贵宾座,一桌之尊贵者。
左方则其次。
两边与对方均是陪客与次等客人。
其实,酒店里酒桌上早已做标记:玻璃杯中用布绢叠的一只鸟,鸟头朝向则是上席。
东道主是酒桌上的灵魂,送迎客人、添菜、埋单、发号施令。
第一杯酒要斟满,由东道主起身敬各位。
这是一口干的,不喝酒的,第一杯也逃脱不了干系。
显示尊重。
以后,则相互攻击,防身,看各人本领。
人家敬你酒,最好是起立。
再给你添酒,用食指和中指在桌上轻叩两下,以示谢意。
起立走动,不要在人家椅前过,应从后背绕。
汤盆是不能用筷子搅的,用汤勺。
有些酒桌上用公筷,有些没有。
不能随便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挟菜,最好的方法转动圆桌,不能转动,则将菜盆、或碟递与对方。
自己先不要动手挟菜,应跟着东道主的指令动筷。
不要对着菜盆或碟说话。
要说,用手轻捂嘴。
有白灼虾、手撕牛排等,势必会送来一玻璃器皿盛着的洗手水。
很多人曾出洋相,将洗手水当汤喝了,还怨酒店小器,说“清汤”里面舍不得放一丁点盐。
酒桌上不要手舞足蹈、大声说话。
唾沫飞溅会令客人不快。
有些菜是按人头分好了的,一人一块(坨、只),不要觉得味道好,抢了别人的指标。
一副谗相,人家会瞧不起你。
鱼吃到哪算哪,不要翻边。
酒桌上高潮迭起,是几个酒鬼相逢时,什么“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
”粗话、晕段子脱口而出。
有身份的人不这样。
不要在酒桌上咳嗽、吐痰;用牙签剔牙,应用手捂住嘴;不要将自己酒杯里的酒倒往他人酒杯。
白领必知的18种饭局潜规则

白领必知的18种饭局潜规则【白领必知的18种饭局潜规则】规矩一,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是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规矩二,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规矩三,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规矩四,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规矩五,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规矩六,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肚。
规矩七,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
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规矩八,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
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规矩九,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规矩十,碰杯,敬酒,要有说词,不然,我tmd干吗要喝你的酒规矩十一,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规矩十二,不要装歪,说错话,办错事,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
规矩十三,假如,纯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垃圾的去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规矩十四,最后一定还有一个闷杯酒,所以,不要让自己的酒杯空着。
跑不了的规矩十五,注意酒后不要失言,不要说大话,不要失态,不要吐沫横飞,筷子乱甩,不要手指乱指,喝汤噗噗响,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去厕所去,没人拦你。
规矩十六,不要把“我不会喝酒”挂在嘴上(如果你喝的话),免得别人骂你虚伪,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还真能看出来。
规矩十七,领导跟你喝酒,是给你face,不管领导怎么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干为敬,记着啊,双手,杯子要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式“商务饭局潜规则”中国饭局不是简简单单的填饱肚子,它常和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和利益链关联在一起,滋味勾人心魄,让国人欲罢不能。
商务饭局的核心是打造“家庭”的感觉,吃喝成“一家人”。
仅仅简单的犯狠斗勇拼酒灌酒,不称为饭局。
一、点菜如果时间允许,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
当然,作为公务宴请,需要担心预算的问题,若要控制预算,则需要多做饭前功课。
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客人也能大大领会你的预算。
一般来说,如果是你来买单,客人也不太好意思点菜,都会让你来作主。
老板在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而让他(她)来点菜,除非是他(她)主动要求。
否则,会让老板觉得不够体面。
作为赴宴者,点菜时则不应太过主动,而是让主人来点菜。
如果对方盛情要求,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
并且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有没有哪些是忌口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
点菜时,一定要心中有数,可根据以下三个规则:一看人员组成。
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
如果是男士较多的餐会可适当加量。
二看菜肴组合。
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颜色有深有浅,尽量做到全面。
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则可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
三看宴请的重要程度。
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
如果这次宴请的对象是比较关键人物,则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点菜时不应该问服务员菜肴的价格,或是讨价还价,这样会让你公司在客户面前显得小家子气,客户也会觉得不自在。
点菜后,可以请示“我点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几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来点其它的什么”等等。
二、吃菜中国人一般都很讲究吃,同时也很讲究吃相。
随着职场礼仪越来越被重视,商务饭桌上的吃和吃相也更加讲究。
以下以中餐为例。
中餐宴席进餐伊始,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
上龙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只小小水孟,其中飘着拧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饮料,而是洗手用的。
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而应待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不能喧宾夺主。
用餐时要注意文明礼貌。
夹菜时,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
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
对外宾不要反复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
依此类推,参加外宾举行的宴会,也不要指望主人会反复给你让菜。
要是等别人给自己夹菜,就只能饿肚子。
夹菜后,细嚼慢咽,这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
如果大块往嘴里塞,狼吞虎咽,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
就餐时不要挑食,或是只盯住自己喜欢的菜吃,或是急忙把喜欢的菜堆在自己的盘子里。
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
嘴里的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
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
进餐过程中不要玩弄碗筷,或用筷子直向别人。
不要用手去嘴里乱抠。
用牙签剔牙时,应用手或餐巾掩住嘴。
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或发出不必要的声音,如喝汤时“咕噜咕噜”,吃菜时嘴里“叭叭”作响,都是粗俗的表现。
更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人聊天。
用餐结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纸或服务员送来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饱嗝或嗳气;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三、喝酒饭局喝酒也有很多小细节:细节一:领导相互喝完后才轮到自己敬酒。
敬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
细节二: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细节三:敬酒时,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
如果碰杯后说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细节四: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但不要瞎给领导代酒,除非领导或客户明确表示想找人代,并且代酒时要表现出是自己想喝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
如果领导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的人拦下。
细节五: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
如果是领导,则不要放太低,给别人留点空间。
细节六: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细节七:碰杯、敬酒、需要有说词。
这样有举杯的理由。
细节八: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
细节九: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自拿自添。
细节十:敬酒的一般顺序:一是主人敬主宾;二是陪客敬主宾;三是主宾回敬;四是陪客互敬。
记住:作客绝不能喧宾夺主乱敬酒,那样是很不礼貌,也是很不尊重主人的。
四、倒茶倒茶的学问既适用于客户来公司拜访,同样也适用于商务餐桌。
首先,茶具要清洁。
客人进屋后,先让坐,后备茶。
冲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会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
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
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
现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热烫手。
其次,茶水要适量。
先说茶叶,量要适当。
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淡而无味。
如果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则按客人的口胃放置。
再说倒茶,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太满了容易溢出,一不小心,还会烫伤自己或客人的手脚,使宾主都很尴尬。
当然,也不宜倒得太少。
倘若茶水只遮过杯底就端给客人,会让人觉得是在装模作样,不是诚心实意。
再次,端茶要得法。
中国端茶的传统是双手奉茶,不可推杯让茶。
双手端茶时也要注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
没有杯耳的茶杯倒满茶之后周身滚烫,双手不好接近,不可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就往客人面前送。
这种端茶方法虽然可以防止烫伤事故发生,但很不雅观,也不够卫生。
最后说到添茶。
如果上司和客户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可以示意服务生来添茶,或让服务生把茶壶留在餐桌上,亲自来添则更好。
添茶时先给上司和客户添茶,最后给自己添。
五、离席常见一场宴会进行得正热烈的时候,因为有人想离开,而引起众人一哄而散的结果,使主办人急得直跳脚。
欲避免这种煞风景的后果,当你要中途离开时,千万别和谈话圈里的人一一告别,只需悄悄地和身边的两、三个人打个招呼,然后离去便可。
中途离开酒会现场,一定要向邀请你来的主人说明、致歉,不可一溜烟便不见了。
和主人打过招呼后,应该马上就走,不要拉着主人聊个没完。
占用主人太多时间,会造成他(她)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礼。
中途准备离去时,万万不可一一问所认识的人要不要一块走。
这样本来热热闹闹的场面,被这么一鼓动,一下子便提前散场了。
这种闹场的事,最难被宴会主人谅解。
六、饭局中的新“三陪”艺术布设一个好的饭局,不用花费多少钱,不需要你有多大权,做好“陪吃”、“陪喝”、“陪聊”的“三陪”即可。
饭局“三陪”一般善饮健谈,见多识广,反应快 情商高,且风趣幽默,能霎那间活跃气氛,逗得局上君子淑女开怀大笑。
“陪吃”、“陪喝”要注意饭桌上的菜符不符合客人胃口,每个人喝的酒什么时候该添了;“陪聊”的人一般文化程度不能太低,得懂点幽默,所侃内容,三五回合就要正中下怀,叫客人心甘情愿把敬酒喝下去。
饭局就是一个平台,一般不会一个饭局单就签下来了,这是不可能的,只是人们之间更进了一步的了解。
七、透视城市里的饭局当饭局渗透城市之间,便沾染了城市的习气。
北京饭局中的都市异乡情。
相较于其他城市,北京的饭局最容易招集,这跟这座城市中异乡人的飘摇状态不无关系。
在北京的异乡人,深知夜深人静时的寂寞冷清,下班后,常三五人一起组个饭局,开几瓶酒,一边说“来,走一个”,一边盖住懒得细数的伤痕。
在那春风沉醉的夜晚,思乡变得不那么深切了。
上海饭局仅仅是场前戏。
在上海,每个人都扮成一副忙得不可开交状,所以整天无所事事组织饭局的人是可耻的。
但受邀饭局的人是光荣的,通常会精心设计一场迟到,以便成为饭局上引人注目的焦点。
在这个城市里,饭局不重要,精彩的高潮应该在饭桌之外。
广州24小时不歇业。
中国历来是无酒不成席,但广州即便是商务饭局,人们也很少参与到对酒的“你争我夺”中。
如此做派,可以说广州人的主人翁意识非常强,他们推崇的是不仅吃以我为主,甚至局也以我为主,饭局吃到哪里都要一派的人声鼎沸。
除了传统三餐,广东人也会约喝早茶或下午茶的时间谈生意,那不仅是饭局,而且是级别很高的局。
八、饭局的名目饭局饭局,主题无非是吃,但吃往往退居其次,但凡是个局,都必须有个名目。
最多则是年终局、答谢局、迎送局、生日局、周年庆贺、任务结束……种类繁多,总之,每一次攒局,总有个或大或小的由头。
中国人其实有两个生活和工作的空间──“饭局空间”和“非饭局空间”。
中国人几乎有多半要事需要在饭局上来办,有更多的心声要在饭局上来倾吐,甚至需要在酒过三巡后,才能卸下沉重的面具。
酒吧和咖啡馆跟中国的饭局完全是两回事。
后者让大家感觉像一家人,而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文明制度,都是建立在“家庭”这个逻辑起点上的。
换句话说,中国人的身心自由,只有在家庭空间才能得到最大的体现,所以饭局上几乎没有社会公共层面的禁忌,可以言论自由、性情流露,卸下心理防范。
各路神人都会在“一家人”的氛围和酒精的作用下,纷纷恢复了普通人的状态,不乏引吭高歌、男女间调笑、段子横飞、谈笑失态、攀亲套友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