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山矿区氟污染特征及土壤溶出状态
大宝山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植物累积特征

大宝山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植物累积特征张晗;靳青文;黄仁龙;林宁;贾珍珍;舒月红【摘要】The distribution and cumul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s in agricultural soils caused by mining activities are different. Samples of agricultural soils and plants were collected from 4 districts according to the sources of irrigation water, that is, sewage irrigation area, clean water irrigation area, natural remediation area and contrast area. The contents of extractable fractions of Cd, Pb, Cu, Zn, and Mn, soil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and heavy metal contents in plan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contents of Cd, Pb, Cu and Zn were the lowest in the contrast area and highest in the sewage irrigation area, which were 1.75–10.5 times of those of clean water irrigation area and natural remediation area. The contents of Mn in all soil samples were nearly the same. 2)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existed among Cd, Cu, Zn and Pb, while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existed between Mn and other 4 heavy metals. Moreover,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soil pH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contents of environmental available states of the studied 5 heavy metals.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mechanical composition also affected th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3) Residual fraction was the major fraction of all the 5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matter binding fraction was relatively high in all the sampling sites. The contents of environmental available state of Cd were about 2 times those of other studied heavy metals. 4) The contents of Mn, Cu, Zn, Cd and Pb in ricewere lower in clean water irrigation area than those in sewage irrigation area. The contents of Cu and Zn in rice were within the standard limits in NY861-2004, while those of Pb and Cd far exceeded the corresponding limits. 5) The heavy metals in clean water irrigation area and natural remediation area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lower risk of soil pollution and human health. The data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in min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对金属矿山选冶活动影响的农田土壤,不同灌溉水源会影响重金属的分布累积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将大宝山矿区农田土壤分为污水灌溉区、清水灌溉区、自然修复区和对照区,并进行土壤和植物样品采集,调查研究了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Cd、Pb、Cu、Zn、Mn 5种重金属的含量和化学形态分布,以及不同区域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污灌区Cd、Pb、Cu、Zn的含量最高,是自然修复区和清水灌溉区的1.75倍~10.51倍,对照区最低;Mn在各采样点的含量无显著差别.土壤Cd、Cu、Zn、Pb含量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Mn与Cu、Zn、Cd、Pb 呈负相关关系;土壤pH与重金属环境有效态关系密切.残渣态是5种重金属的主要存在形态,有机态含量也较高;Cd的环境有效态含量占总量的比例是其他4种重金属的2倍左右.稻米中5种重金属在清水灌溉区的含量均比污水灌溉区低,其中Cu 和Zn的含量在两区域均未超标(NY861-2004),而Pb和Cd的含量严重超标.重金属在自然修复区和清水灌溉区呈现较低的土壤污染和人体健康风险,该研究数据可为金属矿区土壤污染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期刊名称】《土壤》【年(卷),期】2017(049)001【总页数】9页(P141-149)【关键词】大宝山;土壤重金属;形态;植物【作者】张晗;靳青文;黄仁龙;林宁;贾珍珍;舒月红【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州 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州 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州 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州 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州 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州 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3矿产资源的开采使原有的地球化学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导致矿山周边水土环境严重污染[1–3]。
大宝山矿周边污染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估

大宝山矿周边污染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估黄穗虹;田甜;邹晓锦;周小勇;PALANINAICKER Senthilkumar;仇荣亮【摘要】分析了6种单一提取剂HCl、DTPA、CaCl2、NH4NO3、MgCl2、去离子水对大宝山矿周边上坝村受污染菜地(生菜、芥菜、蕹菜)土壤中Pb、zn、Cu 和Cd生物可利用性的指示能力.结果表明:3种菜地的HCl、DTPA提取态的Pb,CaCl2、NH4NO3和MgCl2提取态的Zn,CaCl2提取态的Cd可以比较好地反映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而3种蔬菜中的Cu与土壤6种提取态的cu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样品中铁锰氧化物对Pb、Zn、Cu和Cd的固定作用直接影响该4种重金属的析出,并且Cu、Cd和Pb所受的影响要强于Zn.结果还表明,与地上部分相比蔬菜地下部分的重金属含量能更准确地反映重金属从土壤向植物中的转移.【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9(048)004【总页数】6页(P125-129,136)【关键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提取剂;大宝山【作者】黄穗虹;田甜;邹晓锦;周小勇;PALANINAICKER Senthilkumar;仇荣亮【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由重金属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一直被人们关注,而对不同形态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的研究已成为现在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1-3],它对于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广东省大宝山矿山外围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广东省大宝山矿山外围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在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通过对主成矿元素分布特征、相关性等分析認为,区内主成矿元素为W、Mo、Cu、Au,其中土壤测量异常规模较大、峰值高、富集系数高;成矿主元素Mo、Cu、Au等相关性好。
同时根据土壤测量异常特征及所处地质环境,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标签:大宝山主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方向1地质背景大宝山矿山密集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大宝山铜多金属矿区外围,区域上位于粤北拗陷的南东部,东西向大东山-贵东构造岩浆岩带、东西向佛冈-丰良构造岩浆岩带、北东向吴川-四会-赣江断裂带、北东向恩平-新丰-连平断裂带所挟持。
区内已知最老地层为下南华统。
从南华纪至第四纪各时代(志留纪除外)的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分布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多(图1)。
中泥盆统棋梓桥组是“层控式”铅、锌、铜、银、锰、硫矿的重要赋存层位,如曲江大宝山大型多金属矿赋矿层位为棋梓桥组。
也是“层状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的主要含矿层位,如大宝山铁铜铅锌矿、翁源陈村中型铁矿、大顶铁矿、金门铁铜矿等等。
自早古生代以来,几乎每一次地壳运动都伴随有岩浆活动,但以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形成了大规模的花岗岩岩基或岩株。
本区构造从加里东期至喜山期,运动频繁、强烈,造成复杂的构造形态,不同方向构造带的交会地带,是成矿有利部位,往往控制着矿田的分布,而较低序次的构造,往往控制着矿床、矿体的分布。
如大宝山多金属矿田位于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与北西向、北东向构造带的交会地带。
2地球化学特征2.1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据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单点样品分析成果重新圈出的各元素异常,于雪山嶂地区分布有大小综合异常30多处。
在大宝山矿集区内主要异常有大宝山异常和六里异常,其中大宝山异常分布于本区西北部曲江大宝山—翁源新江一带,呈长椭圆形北西向展布,面积约260km2。
粤北大宝山矿区污染成因与源头控制技术应用进展

划项目(2019B110207001) Project supported:The Key Program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720104004, 41931288); Guangdong Special Plan Local
开放科学 OSID
专家介绍
党志,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
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特支计划本土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环境科技工 作者、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得者,现任生态环境部土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 事、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和土壤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矿区环境污染源头控制与生态修复方面的 研究工作。
1378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第 40 卷第 7 期
摘 要:韶关大宝山矿区周边兴起的无序民采和商业矿采活动对山体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当地居民的
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遥感调查

本文 2 0 1 3年 4 月 收到 ,5月改 回。 *基金项 目:中国地质调查局 “ 广东省矿 山开发遥感调查与监测 ”( 编码 :1 2 1 2 0 1 1 2 2 0 0 8 1 ) 。
环 境地 质
・ 1 6 9 ・
图 1 研 究 区 地 理 位 置
・
1 6 8 ・
广东地 质 ( 2 0 1 3 )
广 东 大 宝 山 多 金 属 矿 区 矿 山地 质 环 境 遥 感 调 查 *
朱俊 凤 黄 铁 兰 徐 燕君 王 耿 明
( 广 东省地 质调查 院 ,广州 5 1 0 0 8 0 )
摘 要 利用 2 0 1 0年的 G e o E y e 遥感影像 ,在建立解译标 志的基础上 ,采用人机 交互解译与 野外实地 调
3 . 1 信 息 提取 内容
基 于遥感 的矿 山地质 环境 信息 提取 内容 主要 有 :( 1 )研究 区矿 山采 场 、 中转 场 地 ( 矿 石堆 、选
矿场、选矿池等) 、固体废弃物 ( 排土场、废石堆 、尾矿库等) 、矿山建筑物 占地情况 ;( 2 )研究区
滑坡 、崩塌 、泥 石流 等地 质灾 害 ( 含 隐患 )分 布情况 和水 体污 染等情 况 。
( 图1 ) 。大宝 山多 金属 矿 区始 建 于 1 9 5 8年 ,是 一座 大型铁 多金 属伴 生矿床 ,矿床 上 部为风 化淋 滤 型 褐 铁矿床 ,中部为层 状菱 铁矿床 ,下 部为铜 、铅 、锌 、硫铁 矿矿 床 以及 斑岩 型钼 矿 床 和矽 卡岩 型钼
钨 矿床 ,并伴 生有 金 、银 等有 色金属 和多种 微量 毒害元 素 Ⅲ 6 ] 。大 宝 山多 金属 矿 区是 开采 了半个 多世 纪的老矿 山 ,矿 区采场 、选矿 厂 、排 土场 、尾 矿库 、矿 山办公楼 等设 施完整 。
大宝山矿环境地质问题评价及成因分析

大宝山矿区是一个 自唐宋 以来 历经长期大 规模采铜 的老矿山 , 主要矿产有铁 、 、 铜 铅锌和钼矿等 。正式建矿始 于 15 98年 5月 , 计 生 产 能力 2O 14/, 计 标 高 设 3 × 0ta设 +11~+63 采矿权登记+11~ +2O , O5 7m( O5 7m)目前开采 最低标高+79 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 om, 大宝山矿 区开采历 史悠久 , 周边 民采非 常严重 , 于 始
大宝山矿的废水主要可分为采矿废水、 选矿废水、 废
石堆场浸渍水及生活污水 。正常情况下 , 由于采 矿工艺 用
水量不大, 用水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 矿石废石带走、 渗入 地下)采场外排水基本为地下涌水 , , 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 , 矿坑涌水量 45 ( 60旱季) 5O 3d雨季) ~5 8m / ( 。 选矿厂废水主要 为选矿溢 流水 、 过滤水 和尾矿浆 液, 水量共 为 78 m / 。选 矿废水 中主要 污染 物 为 34 3d C OD、 OD 、SC 、nP 、 d C 、 等 。 B 5S 、 u Z 、 bC 、 rHg 矿 区生产主要 固体 废物为采矿剥 离废石和 尾矿 。采 场生产期平均每 日排放废石量 14 311)选矿厂 排放 6m (9t; 的废渣为尾矿, 干矿量为 55/ (925 a。废石堆场 3 t 157t ) d / 浸渍水 由大气 降水淋漓 废石 产生 , 由地表 排水 沟 自流汇 人槽对坑尾矿库。生活用水为 山溪水 , 生活用水量 为 4m / , 5 3d生活污水 产生量约为 3m / , 6 3d 主要污染物 为 C D、 S NH3 0 S、 一N。尾 矿库 澄 清水 基本 回用 于工 艺 , 有 少部分溢流水外排 , 外排水 中污染物 中硫化物、 总铜、 总 锌、 总砷 、 六价铬 、 总铅 、 总汞 、 总镉 均达到《 水污 染物排 放 限值 》D 4/6 O1中二级标准 ,H 值约为 4 ( B 42—20) p 。 矿 界 内所 有生产废 水 ( 括 破 碎厂 洗 矿水 、 选 厂 包 铜 选 矿水 和井下 生产废 水 ) 全部 进 入 了槽 对坑 尾 矿 坝 , 经 过酸性 中和 、 沉淀后成为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生产产 生 的酸 陛水 主要流 向尾 矿库 , 过 处理 循 环 利用 , 由 经 但 的污染 , 响中等 。 影 矿界外 围西南部 由于 民采 的掠夺性 开采 , 土地 资 于有 部分矿 坑水从南 边 民窿直接 流人 南水 , 对 以及有 些矿 这些 均会对 源 的破坏非 常严重 , 成大 面积 的水 土流失 , 造 淤积 在 李 坑水 从槽对 坑尾矿 坝下游 直接流 入凡硐 河 , 屋拦泥库内。西南部的民采 民洗 区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周 围环境水 造成一 定 污染 。再 加 上原 来 众 多 民采 老窿
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及启示

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及启示
蔡锦辉;吴明光;汪雄武;王晓地
【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大宝山矿是一座大型多金属矿床.目前,在该地区有国家和地方以及个体等多家矿业单位进行开发,由于长期开采对周围水土中释放了大量重金属和酸性废水,从而破坏了自然环境.本文根据该矿床的矿山地质环境和污染现状,认为矿山在进行规划、布局和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自然条件对环境的自然净化作业,即矿山的尾砂坝应建在碳酸盐岩地层区,矿山的废渣、废石、废水尽可能地在上游碳酸盐岩地区多停留,以减少重金属和酸性废水对下游的影响.
【总页数】5页(P50-54)
【作者】蔡锦辉;吴明光;汪雄武;王晓地
【作者单位】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安徽省淮北市窦庄矿,安徽,淮北,23500;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
【相关文献】
1.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床两期成矿:来自黑色炭质泥岩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的证据 [J], 向建华;梁新权;单业华;王策;董超阁;余世花;谭志军
2.不同成因类型矿化中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记录——以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床为例 [J], 傅晓明;张德贤;戴塔根;高剑峰
3.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床外围硅钙面控矿特征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J], 曹能文; 肖飞云; 黄小波; 杨齐智; 黄文海
4.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床断层剖面矿物X射线衍射和近红外光谱分析及其意义 [J], 王国强; 曹建劲; 邓永康; 刘翔
5.浅谈广东省大宝山铜多金属矿床成因 [J], 蒋金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大宝山矿区周边植被现状及矿区植被恢复重建

文章编 号 :0 6— 4 7 2 1 )5— 0 2— 6 10 4 2 ( 0 0 0 0 2 0
An l ss o g t to t lt n s o a i n i b o ha a y i f Ve e a i n Ac ua iy a d Re t r to n Da a s n M i ng Fi l ni ed,Gu ng ng Pr v n e a do o i c
,
po ic r vn e.t e su y wa o uce o i e tg t h r d mi a e e ain f r a d is s ai ld srb i n p t h t d s c nd t d t mrsia e te p e o n ntv g tto o m n t p t itiut a. a o
Absr c B ito uv yo ln o ta t ydn fs re fpa tc mmu i e ru d D b oh nmiigf l nS a g a Gu n d n nt sao n a a s a nn i d i h o u n i e a go g
QuYnh a i igu
WuLnag if n
La i ja i Ln un o g
C oH nl a ogi n
( J h d ii rt n O i f h o u n N t n l oet a , h ou n 5 2 2 ; 1 T eA m ns a o f c o ag a ai a F rs P r S a g a , 0 3 t i e S o k 1 2 o t C iaB tn a G re , hn s c d m f c n e ) .S u hn oa i l ad n C i eA a e yo i c s h c e S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对广东大宝山矿区周围尾矿水、河水等水体系统中的氟质量浓度进行了分析,利用水质分类的方法研究氟的来源及分
布规律,并在实验室内进行土壤溶出实验,进一步证明氟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大宝山矿区水质类型主要有以下 4 种:
Ca-SO4,Mg-SO4,Ca-HCO3,Ca-Mg-SO4,其中 Mg-SO4 型水质中氟含量比较高,最高达到 16.68 mg·L-1;从时空分布来看, 水中 F-质量浓度存在着明显的季节与地域特征,雨季氟含量要比旱季低,在研究流域内水中氟质量浓度的分布规律是从尾矿
1293
ρ(氟)/(mg·L-1)
18
16
矿山水
14
河水
12
井水
10
饮用水
86Biblioteka 420 0 10 20 30 40 50 300 400 500 600 700
E CE(Cµ/(sµs•·ccmm-1-)1 )
图 4 不同采样位置氟质量浓度变化
Fig. 4 The changes of fluoride concentration in
大宝山矿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建大量国 有、个体露天采矿场和金属冶炼厂,80年代以来, 大宝山矿区非法民采活动日益严重,而且开采的贫 矿与废石任意堆放。选矿、洗矿产生的含有硫、镉、 锰、铅等多种元素严重超标的污水汇入滃江,造成 该流域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8-10]。最近在对该地区 土壤和水体污染物质调查时,发现该地区的河流、 尾矿库水中都存在高氟水。大宝山矿区污染是多种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氟污染是其中之一。
为了研究F-质量浓度在季节中的变化,对韶关 大宝山地区的河水、井水、矿山水进行了雨季、旱 季的水样采集,分析了氟质量浓度变化,如图3所 示,总的来说雨季的F-质量浓度比旱季的低。而且 矿山水中的F-质量浓度变化比较大,如2号采样位置 旱季F-质量浓度比雨季的F-浓度约大一倍,这暗示 着F-质量浓度来自于矿山。从采样季节来看大宝山 地区冬季12月平均气温为-4~-8 ℃,而夏季7月平均 气温为20~35 ℃,根据硫化菌的生长规律,气温的 升高有利于硫化菌类的生长,有利于硫矿物中释放 出更多的F-离子,使水中的氟质量浓度升高。但是 从图2的结果来看,降雨的稀释作用是决定作用。 由于6月的降雨量2 110.7 mm,是11月的2.2倍。
湛江
韶关
广东省 广州
珠 海
梅州 汕尾
沙溪镇
N
大宝山铁矿
丘屋坝
新郭屋
1(7.96;5.91)
2(16.68;8.53) (a,b,c) 3(5.88;6.82) 槽对坑尾砂库
铁龙尾砂库 d
6
图例
丘屋
水样中氟等浓度线 1(7.96;5.9m 1g ) l 旱雨季水样采样点位置,编号及氟 浓度(括号内 · -1)
如图3所示,采水位置不同,F-质量浓度及其季 节性浓度变化也不同。氟质量浓度的分布存在着明 显的地域特征,这与它们形成环境有关。为此研究 了氟质量浓度,电导率与采样地域关系,如图4所 示,矿山水中的F-质量浓度都在6 mg·L-1,电导率均 在300 µs·cm-1以上,而河水、井水、山泉水中的F都在2.0 mg·L-1以下,电导率在55 µs·cm-1以下,这 说明氟质量浓度的大小与水中溶存矿物的离子浓 度有关。在尾砂坝地区由于硫化物氧化成酸导致pH 较低,溶出的离子相对较多,电导率增大,此时氟 的释放也更加剧烈,呈现出的F-质量浓度较高。从 矿山溶出的高氟离子水在河水的稀释作用下逐渐 降低,河水,井水,泉水中的氟质量浓度逐渐下降, 即研究区域上游到下游,氟质量浓度呈降低趋势, 如图1采样区域及氟质量浓度平面分布图所示。另
different sampling locations
外,上坝村河水2条支流,一条受到来自矿山废水 的污染,虽然经过河水的净化作用氟含量仍高达 1.22 mg·L-1,高于另一条未受污染支流含氟量的 0.51 mg·L-1。来自矿山的高氟污染应当引起重视。 3.3 模拟 F-的溶出实验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4): 1291-1298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大宝山矿区氟污染特征及土壤溶出状态
杨明,罗汉金*,黄颜珠,党志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2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2.1 样品采集
研究区域包括尾砂库及尾矿库周围,被尾砂库 废水影响的横石河流域及位于滃江附近的上坝村。 分别在2007年11月与2008年5月沿研究区域共设采 样点19个,其中,2007年11月,采集水样9个;2008 年5月采水样10个,设8个采样点进行对比。采土壤 样品5个,分别是槽对坑尾砂库分层土样:表土(a), 0.5 m(b),1 m(c);铁龙尾砂库外排河流底泥
ρ(氟)/(mg·L-1)
18
16
1 槽对坑尾矿库水
14 12
氟浓度旱季 2 槽对坑新尾矿库水 氟浓度雨季 3 槽对坑尾矿库出水
4 凉桥井水
10
5 凉桥河水
6 泉水
8
7 上坝村井水
6
8 上坝村河水
4
2
0
0
1
2
3
4
5
6
7
8
9
采样位置
图 3 氟质量浓度季节关系 Fig. 3 The relation of fluoride concentration and season
1
新江镇
滃 江
图 1 采样位置及氟浓度平面分布 Fig.1 Map of Sample location and the ichnography of Fluorid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ng
杨明等:大宝山矿区氟污染特征及土壤溶出状态
的一些难溶的氟化物被溶解,形成自由的氟离子, 使水中的氟质量浓度升高。在上述水质类型中, Mg-SO4类型的水质的 F-质量浓度最高,达到16.65 mg·L-1,这些水样均来自于矿山周边地区,而 pH>5 时,阳离子主要以钙型为主,高质量浓度的钙离子 与水中的 F-质量离子结合生成难溶的 CaF2,比较稳 定,这些水质类型的 F-浓度都低于2 mg·L-1。 3.2 氟质量浓度与季节性和采样位置关系
ρ(氟)/(mg·L-1)
18
16
14
Ca-SO
12
4
Mg-SO
10
4
8
Ca-HCO3
6
Ca-Mg-SO 4
4
2
0
2
3
4
5
6
7
8
9
pH
图 2 氟质量浓度与 pH 关系 Fig. 2 The relation of fluoride concentration and pH
从图2可知,当 F-质量浓度超过1.0 mg·L-1时, 水质类型的阴离子都与 SO42-相关。以 SO42-型为主, 这是因为矿山或尾矿的金属硫化物与空气中的氧 或硫化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使硫化物中的硫氧化 成了硫酸,水中的硫酸根离子在阴离子中占主导位 置。在 pH 较低时,例如 pH<4.5,尾矿库或土壤中
1 大宝山自然地理概况
大宝山矿地处韶关市东南30 km粤北山区,范 围横跨曲江和翁源两县境,地势总体为北高南低, 北部是海拔800~1 200 m的山区,南部为低矮山地 和冲积平原;大宝山矿区废水流入横石河,再经滃 江汇入北江,最终流入珠江。大宝山矿区属亚热带 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3 ℃,年均降雨量 1 350~1 750 mm。大宝山矿区[11-13]是一座大型多金 属伴生矿床,在平面上分南、北2个矿段,北矿段 以铁铜矿为主,南矿段以铅锌矿为主。主矿体上部 分为褐铁矿体;下部为铜硫矿体,并伴生有钨,铋, 钼,金和银等有色金属矿。大宝山矿区表层岩石风 化强烈,采矿地段由于所含金属硫化物发生氧化而 发育为酸性硫酸盐土。
生态环境学报 第 18 卷第 4 期(2009 年 7 月)
(d);上坝村稻田(e),见采样位置图及氟浓度 平面分布图1。
水样现场测定pH,EC,经过0.45 µm滤膜过滤, 存放4 ℃冰箱备用。土壤样品于105 ℃干燥,四分 法取部分样品用粉碎机处理,过200目筛,后贮于 干燥器皿备分析用。所用容器均用5%的HNO3浸泡 24 h以上,以避免样品污染。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分析
(a,b,c) 槽对坑尾矿库分层土样
e 上坝稻田
d 铁龙尾矿库外排河土样
矿山
流域走向
城镇 研究区域
村落
0
2km
4(0.97;0.31)
1 8 0 . 3 2 5(1.36;0.99) 2 凉桥 6(0.97;0.31)
下湾 陈
横9 石0 河. 3 2
公 湾
7(0.86;0.33)
上坝8 ( 村0 . e9 0 ; 0 . 5 0 ) 19(1.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30741) 作者简介:杨明(1985 年生),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山重金属和氟污染研究。E-mail: yangming0928@
*通讯作者:罗汉金,E-mail: luohj@ 收稿日期:2009-06-21
1292
库到滃江呈降低趋势,这说明氟来源于矿山。溶出实验结果表明:尾矿类土样酸化严重,硫化物氧化促进了氟化物的溶出,
溶出液 pH 变化与 SO42-浓度变化都证明了这一点;表层土样溶出 F-质量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槽对坑尾砂库表土, 铁龙尾砂库外排河流底泥,上坝村水稻田土。槽对坑尾砂库分层土样溶出 F-质量浓度和易溶氟化物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为:表土,0.5 m,1 m。溶出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氟来源于矿山。
关键词:大宝山;矿区;氟污染;溶出实验;土壤;土壤酸化;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