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交响音乐赏析》讲义-课程模板
交响音乐欣赏课件.

2、铜管组(力度、辉煌):
1)小号-《凯旋进行曲》、《嘎达梅林》起义军主 题、《那不勒斯》舞曲、《印度客商之歌》(加弱 音器); 2)圆号(法国号)-温和、高雅,略带哀愁上甘之 诗意,连接弦乐与木管,《自由射手》序曲之引子、 李斯特《前奏曲》,可塞入拳头奏“阻塞音”. 3)长号(“伸缩喇叭”“拉管”)-《嘎达梅林》 起义军主题、《解放军进行曲》; 4)大号-《舍赫拉查达》之苏丹王主题; 5)短号-梅耶比尔《新教徒》、《1812年序曲》之 圆号与短号吹奏《马赛曲》; 6)萨克管—少用,《阿莱城姑娘》《胡桃夹子》理 查 斯特劳斯《家庭交响乐》德彪西《狂想曲》。
6)18世纪中期:曼海姆乐派、北德乐派和早期维也纳乐 派的贡献卓。1740年蒙恩在第二、三乐章间加入小步舞 曲,完成了四乐章的古典交响乐的固定形式; 7)18世纪中后期:“维也纳三杰”之奠立、发展与创新;
8)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舒伯特之艺术歌曲性质的、柏辽兹和 李斯特之标题性的、勃拉姆斯之古典与浪漫一体化的、“老柴”和 德沃夏克之民族性的、布鲁柯纳之精神与宗教一体的9部交响乐, 以及圣-桑、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柯萨柯夫等人之富于个性的协 奏曲、序曲和标题交响曲; 9)19世纪晚期:马乐之“声乐交响乐”、西贝柳斯、雅那切克、 格拉祖诺夫、拉赫马尼诺夫、尼尔森等人之交响乐个性鲜明;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理查 斯特劳斯、勋伯格、德彪西、拉威 尔更是标新立异; 11)20世纪:米亚斯科夫斯基及其“四大弟子”(哈、穆、舍、卡 巴)、普罗柯菲耶夫、肖斯塔柯维奇、西曼诺夫斯基、沃安 威廉 斯、布里顿、巴托柯、柯达伊、斯特拉文斯基、科普兰、格什温之 交响乐、协奏曲、交响序曲、交响音画、交响诗、交响随想曲、交 响幻想曲构成了20世纪交响音乐创作的光彩花环。
交响音乐赏析

第五讲 序曲欣赏
作品赏析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 比才《卡门序曲》 柴科夫斯基《一八一二年序曲》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
组曲
第七讲 组曲欣赏
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组曲
穆琐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乐队排列图
第二讲 交响曲赏析
交响曲的形成与发展 作品赏析第二讲 交响源自欣赏海顿告别交响曲、
惊愕交响曲、
时钟交响曲、
第二讲 交响曲欣赏
莫扎特
戏剧交响曲、
朱庇特交响曲、
第二讲 交响曲欣赏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田园交响曲、 合唱交响曲、
第二讲 交响曲欣赏
舒伯特——第八未完成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 德沃夏克——第九新世界交响曲、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愤 保卫黄河
第四讲 协奏曲欣赏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格什温——《F大调钢琴协奏曲》
第六讲 交响诗欣赏
交响诗的形成与发展
第六讲 交响诗欣赏
作品欣赏 斯美塔那——《伏尔塔瓦河》 李斯特——《前奏曲》 格什温——《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第五讲 序曲欣赏
序曲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讲 交响乐与交响乐队
交响音乐与交响乐、交响曲
第一讲 交响乐与交响乐队
交响音乐: 组曲、序曲、协奏曲、交响诗、 交响曲、一般管弦乐曲、电影音乐、 戏剧音乐、芭蕾音乐
第一讲 交响乐与交响乐队
交响乐队(Symphony Orchestra) 管弦乐队 (Orchestra)
乐器组: 弦乐器、 木管乐器、 铜管乐器、 打击乐器、
第一讲 交响乐与交响乐队
弦乐器: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低音提琴
《交响音乐鉴赏》课件

推动音乐教育发展:交响 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 内容,可以推动音乐教育 的发展,提高国民的音乐 素养。
汇报人:PPT
作品特点:融合了美国黑人音乐和印第安音乐元素,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作品影响:被誉为“美国交响曲”,对美国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马勒在1908年创作了这部交响曲,以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音乐特点:融合了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元素,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音乐色彩 结构:分为六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影响:这部交响曲被誉为马勒的代表作之一,对后来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交响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 价值
提升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交响音 乐,提高审美能 力和艺术素养
培养创新思维: 交响音乐中的创 新思维和创造力, 有助于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
增强团队协作: 交响音乐需要团 队协作,有助于 培养学生的团队 协作能力
陶冶情操:交响 音乐能够陶冶情 操,提高学生的 道德修养和情感 体验
旋律:音乐的主要线条,表达情感和主题 和声:多个音同时发声,形成和谐或冲突的效果 节奏:音乐的时间感,通过快慢、强弱的变化表达情感 力度:音乐的强弱变化,表达情感的起伏和变化 音色:不同乐器或人声的音色,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 结构:音乐的组织形式,如奏鸣曲、交响曲等,表达音乐的整体性和逻辑
规模庞大:通常由多个乐器组组成,包括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等 形式多样:包括交响曲、协奏曲、序曲、交响诗等 结构复杂:通常采用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等结构 情感丰富:能够表达各种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恐惧等
管弦乐队:由各种乐器组成的大型乐队,包括弦 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
音乐家的影响:了 解音乐家在音乐史 上的地位、影响、 贡献等
《交响音乐赏析》课件(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交响音乐赏析》课件(精品)第五周三.交响音乐的构成□ 一,音乐构成的外部要素 1,旋律;几种音乐要素的综合体。
它包括音高、时值、节奏、速度、音色等。
表现力最强、能最早引起听众的注意。
传统音乐的作曲家都把旋律作为表达自己感情的主要手段来运用。
如:梁祝、黄河、命运、沃尔塔瓦河的主题,它们各自表达着不同的感情。
2,节奏;在时空中它无所不在,大到宇宙变化的节奏;小到人们生活的节奏。
快节奏给人带来活跃、激励、紧张、刺激,慢节奏却让人感到舒缓、松弛、平稳、安静。
快慢交替正是我们平时生活节奏中的真实写照。
音乐也不例外,如:进行曲和舞曲的节奏总是比较有规律,因为走路和跳舞离不开两只脚。
悲伤音乐的节奏又与人们的叹息和哭泣相关,而幽默滑稽的音乐又总是打破常规的。
3,速度:1 / 13人们对速度的感受往往与心脏跳动的速度有关,一般人心脏跳动的速度在一分钟 70~80 次。
因此欢快的、舞蹈性的和激烈的音乐速度一般都比较快,忧伤的、悲壮的或睡眠曲、摇篮曲就比较慢,而抒情性的音乐在速度上更接近人的心脏跳动。
另外,表现列队行进的进行曲一般都在毎分钟 116~120 拍。
如军队的正步走是每分钟 116,而齐步走是每分钟 120。
4,拍子:拍子与节奏有很大关系;拍子是由有规则的节奏组成的,而节奏的基础又来源于长短不一的时值。
在音乐中被强调的音符总是相对长一些的,而且有时还加上重音记号。
最早的音乐是不用拍号的,如古赞美诗等。
后来音乐的发展在节奏方面变的越来越有规律,所以拍子产生了。
例如,表现人们两只脚走路的进行曲都是二拍子、表现富有弹跳性的圆舞曲用的是三拍子等等。
5,和声:不同音高的两个音同时发声称为和音;按一定音程关系排列的三个以上的音同时发声就称为和弦;和弦的连接被称为和声------Harmony。
交响音乐赏析

第一讲 交响乐与交响乐队
第一讲 交响乐与交响乐队
第一讲 交响乐与交响乐队
推荐曲目:圣桑《天鹅》天鹅.mp3
第一讲 交响乐与交响乐队
第一讲 交响乐与交响乐队
• 木管乐器:
• 李斯特首创于19世纪中叶 • 构思与形式 • 音画、交响童话、交响素描、交响幻想曲、
交响传奇曲、交响叙事曲
第五讲 交响诗欣赏
作品欣赏 •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伏尔塔瓦河”
第五讲 交响诗欣赏
• 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 1824.--
1884.)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 贝德叶赫•斯美塔那,被誉为“新捷克音 乐之父”,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第五讲 交响诗欣赏
• 作品欣赏 • 李斯特——《前奏曲》 • 李斯特一共创作了13首交响诗,题材有根
据哥德戏剧的《塔索》,有古希腊神话题 材的《奥菲欧》《普罗米修斯》,有根据 雨果诗作的《玛捷帕》和莎士比亚悲剧 《哈姆莱特》等。而《前奏曲》 (Les Preludes)是全部交响诗中最著名的一 首。
第四讲 协奏曲欣赏
•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三个主要情节: 相爱(呈式部)、 抗婚(展开部)、 化蝶 (再现部)、
第四讲 协奏曲欣赏
• 《黄河》钢琴协奏曲 •
“黄河船夫曲” 船工于惊涛骇浪拼死搏斗
第四讲 协奏曲欣赏
• 《黄河》钢琴协奏曲
“黄河颂” • 勤劳的人民在黄河两岸劳动、生活、斗争
第一讲 交响乐与交响乐队
• • •
交响音乐的特征 1、 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 2、 音乐内涵深刻、格调高雅、思想深邃, 3、 具有史诗性、戏剧性、叙事性、描写性、悲 剧性、英雄性,抒情性、风俗性等特质; 4、 有较严谨的结构 5、 丰富的表现手段 6、 按照约定俗成的惯例,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 响曲、协奏曲、交响序曲、交响组曲和交响诗五 种体裁。
交响音乐赏析课件PPT(最全)

气势恢弘、旋律华美,情绪统一,充满了 动态与活力的空间。
代表人物
维瓦尔第、巴赫、亨得尔
巴洛克时期交响乐
维瓦尔第(意大利,1678-1741)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之春 创作于1726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乐章,每乐章前配有一首十四行诗,配
合音乐描写该季节美丽的自然景色。 第一乐章《春》:音乐洋溢着热情、欢快的情绪和清新、明朗的色彩。
五、中国的交响乐
鸦片战争之后,在“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中,西洋交响音乐传入中国,在 萧友梅、黄自、冼星海、江文也、马思聪、丁善德、何占豪、陈刚等音乐家 近几十年的努力下,中国交响音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交响乐(音乐)的要素
① 旋律 ② 节奏 ③ 速度 ④ 和声
④ 音色 ⑤ 调式与调性 ⑥ 织体 ⑦ 曲式
三、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19世纪末
浪漫主义从创作理念、题材内容、形式手段、乐队编制等方面将古典主义作了进一 步发展,交响音乐中表现出民族化、多元化的艺术特征,成为交响乐史中一朵绚丽 的奇葩。
交响音乐的主要发展阶段
四、现代的交响乐:20世纪
交响乐依然是音乐中的重要体裁。不少杰出的作曲家都致力于交响乐的创作 并进行各种探索与革新。出现了各种现代音乐流派,如:印象派、表现主义、 新古典主义等。
贝多芬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02年以前的早期创作,受海顿、 莫扎特影响很大,逐渐显露出强调自我的个 性特征。
第二阶段:1803至1812年的成熟时期,也可 以说是他创作的英雄时代。作品中充满了对 人的力量、权利、理性的肯定以及不屈不挠 的斗争精神。
第三阶段:1813年以后的晚期创作,努力追 求超越自我,怀揣全人类和平、安宁、幸福 的崇高理想,作“神之遨游”,尤其是第九 交响曲的诞生达到了创作顶峰。
《交响乐赏析》课件

04
CATALOGUE
交响乐与其他音乐形式的比较
室内乐与交响乐的比较
乐器组成
室内乐通常由弦乐四重奏、木管 四重奏等小型组合组成,而交响 乐则包含弦乐、管乐、打击乐等
多种乐器,规模较大。
音乐风格
室内乐的音乐风格较为多样,既 有古典时期的作品,也有浪漫时 期的作品,而交响乐则以浪漫主 义和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为主,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
总结词
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柴可夫斯基最成功的交响曲之一, 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音乐色彩而著称。
详细描述
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也被称为《悲怆交响曲 》,以其深沉的情感和悲剧性的结尾而著名。第一乐 章以缓慢的节奏和深情的旋律开始,呈现出一种沉思 和内省的气氛。随后的乐章则表现出更加激昂和热烈 的情感,尤其是在第四乐章的谐谑曲中,音乐呈现出 一种欢快和活泼的气氛。然而,在最后的乐章中,音 乐逐渐变得悲伤和沉重,最终以悲剧性的结尾结束。
促进素质教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交响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培养审美素养
交响乐赏析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人们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交响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1 2 3
培养音乐人才
交响乐教育对于培养音乐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它 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演奏技巧和团队协作 能力。
传承文化遗产
交响乐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 音乐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让后代能够领略到音 乐的魅力。
气势恢宏。
演奏方式
室内乐的演奏者通常比较固定, 而交响乐的演奏者则较多,需要 通过指挥来协同各个声部的演奏
ZZ交响乐欣赏ppt课件

交响乐队是音乐王国里的器乐大家族,一般来说 它分为五个器乐组: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 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 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 木管组: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 、大管。 铜管组:小号、圆号、长号、低音号。 打击乐组:定音鼓、锣、镲、铃鼓、三角铁等。 色彩乐器组:钢琴、竖琴、木琴、铝板钟琴等。
根弦,按照降C大调的音阶排列。下面有七个踏板, 控制七种不同音名的弦,每个踏板可以使它所控制的 弦升高半音或全音。。
竖琴是用两手拨奏的,音色清朗如水。
最富于特色的奏法,是急速地先后奏出 同一和弦中的各个音,称为琶音。竖琴 在乐队中常常作为伴奏乐器,尤其是和 长笛或小提琴等乐器相结合时,音色最 为和谐。竖琴也象钢琴一样,可以演奏 音域宽广的多声部乐曲。它不仅是一种 乐队乐器,同时也是一种表现力相当丰 富的独奏乐曲。
木管乐器声音清澈,常用来表现大自然和乡村生
活情景。
长笛音色柔美清澈,音域 宽广,最善于表现大自然 景色,尤其善于吹奏活泼 轻巧的快速曲调,或者模 拟鸟鸣等。
长 笛
双 簧 管
双簧管音色带有鼻音似的 芦片声,善于演奏徐缓如 歌的曲调,常被比作“抒 情女高音”。
单簧管俗称黑管,音域宽 广。音乐张力很大,常被
人称做木管乐器中的小提 琴。高音区音色尖锐,中 音区音色圆润,低音区音 色浑厚。
单 簧 管
大 管
大管俗称低音管、巴松管 , 是木管乐器中的低音乐 器区音色严峻阴 沉。断奏时则具有幽默顽 皮的效果
弦乐器
小提琴具有优美、华丽的音色、宽
广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它的四 根弦从最粗到最细弦定音为G、D、 A、E。最高的E弦音色华丽,适于表 现明朗、热情、活泼等情绪。;A弦 音色甜美、柔和,适于表现庄重、 辽阔、朴实的情绪。D弦音色柔美如 歌,G弦则深沉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选课《交响音乐赏析》讲义罗晓海编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第一章怎样欣赏交响音乐◆课时安排:3学时一、交响音乐发展概述:交响乐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文“symphony”,意思是“一起响”。
在16世纪时,这个名词指采用和弦性质的多声部器乐;17世纪,交响乐泛指各类刚从声乐独立出来的单乐章器乐、歌剧序曲、间奏曲等;此后经历了巴洛克、古典、浪漫、民族、现代等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与变革;古典时期的海顿创立了独立的交响曲体裁,成为交响乐中最庞大的一种器乐体裁。
交响乐的概念广义而言指协奏曲、组曲、歌剧和舞剧音乐、交响诗、交响音画、交响曲等各种体裁;狭义仅指交响曲。
二、鉴赏方法:1.了解音乐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作用;2.了解作者性格、时代背景和创作思想特征;3.了解音乐的本体形态及音乐美的内在性特征、情感性特征、秩序性特征和三度创造特性。
三、艺术价值:交响音乐是音乐王国的统帅,它是作曲家们取精用宏、以独特而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最高层次的音乐美,具有引人入胜魅力的高雅音乐。
它是辉煌的壁画、壮丽的史诗、威武的戏剧、宏博的小说,对于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人的价值取向,塑造人的完美人格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多鉴赏交响音乐,非音乐专业学生要打消虚无(所谓“没有音乐细胞”)的顾虑、或满足于纯感性、官能欣赏的浅显态度,努力培养自己的内心感受和“音乐的耳朵”,并以兼及感性和理性 , 即含有品鉴、判断和品评的鉴赏的审美态度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教学录像学习:《走进交响乐》1.交响音乐导航—让你的心感动;2.交响音乐载体—乐队与乐器;3.永恒的旋律—交响音乐主题。
第二章巴洛克时期交响音乐◆课时安排:2学时一、巴洛克时期(1600-1750)音乐特点: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意为“形状怪异的珍珠”。
后用来指那些形式自由,重于表现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风格的音乐指1600年歌剧诞生到1750年J.S 巴赫去世,这段时期的音乐有一种宏阔的气度,是以感情强烈而求新求变、内涵丰富而结构富于理性为主要审美特征的。
因此,追求气势宏伟而富于动力性、丰富多样而热情如火的音乐美成了这一时期音乐美的主要审美特征。
这一时期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大师为J.S.巴赫、亨德尔和维瓦尔第。
二、作曲家及其作品鉴赏:(一) J.S.巴赫(1685-1750):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 《勃兰登堡协奏曲》选段;2.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3. 《 d小调提琴二重协奏曲》。
(二)亨德尔(1685-1759):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 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选段;2. 清唱剧《弥赛亚》选段。
(三)维瓦尔第(1678-1741):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全曲—《春》《夏》《秋》《冬》。
第三章古典主义时期交响音乐◆课时安排:5学时一、古典主义时期(约1750-1827)音乐特点:古典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为典范而模仿”。
古典主义则意为完美、优秀或经典的意思,原指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学艺术。
在音乐上有多种涵义,如艺术价值高的、内容严肃的等等。
但常见用法是与浪漫主义对置,特指海顿、贝多芬、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体现的美学原则和审美特征,即维也纳古典乐派美学原则和风格。
这一时期的作曲家们除了继承原来的复调音乐外,还确立了主调音乐的写法地位,形成一系列的音乐体裁与曲式规范(如歌剧、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交响曲)。
他们的这一审美趣味与重大成就对于后来的浪漫主义、民族乐派和现代的音乐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典主义音乐特点为:题材重大、推崇理性、气势宏伟、逻辑性强、结构严谨,以主调和声风格为主。
发展了器乐动力性语言,并广泛用于各种体裁,作曲家既有传统理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
二、作曲家及其作品鉴赏:(一)海顿(1732-1809):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 交响曲《惊愕》(G大调)第二乐章;2.交响曲《告别》(#f小调)第四乐章;3. 弦乐四重奏《小夜曲》。
(二)莫扎特(1756-1791):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2. 《第21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3.《第40交响曲》(g小调)第一乐章;4.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三)贝多芬(1770-1827):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第三交响曲<英雄>》(bE大调)第一乐章;2.《第五交响曲<命运>》(c小调)全曲;3. 《第六交响曲(<田园>)》(F大调)第一、四、五乐章;4. 《第九交响曲(<合唱>)》(d 小调)第四、五乐章;5.《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6.《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奏鸣曲> 》第一乐章。
第四章早期浪漫主义时期交响音乐◆课时安排:5学时一、早期浪漫主义(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音乐特点:浪漫主义原指用罗曼语(Roman)写的故事,进而专指长篇小说或骑士故事,后也包括传奇和小说等。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兴起最早见于18世纪的文学,将个人感情、趣味和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音乐方面,作曲家们强烈表现自己癖好,偏重于色彩和感情,含有许多主观、空想因素。
这点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格格不入,但并非浪漫主义作曲家摆脱了传统形式的原则,也并非说古典主义作曲家的创作从不反映个人情感。
只是风格不同,这两种风格曾经还共存了一段时间。
如古典派的贝多芬、罗西尼和韦伯晚年作品都已明显流露出浪漫主义风格,是他们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
浪漫主义时期不但盛产伟大的音乐家,而且音乐体裁空前广泛,是人类艺术史的一大“宝库”。
早期浪漫主义乐派代表人物有:舒伯特、伯辽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威尔第等。
二、作曲家及其作品鉴赏:(一)舒伯特(1797-1828):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 《未完成交响曲》(b小调)第一乐章;2. 管弦乐曲《军队进行曲》。
(二)门德尔松(1809-1847):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意大利交响曲》(A大调)第四乐章;2. 《芬格尔的岩穴》序曲(D大调)。
(三)舒曼(1810-1856):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第三交响曲<莱茵>》(bE大调)第一乐章;2.《第五十四钢琴协奏曲》(a小调)第一乐章。
(四)肖邦(1810-1849):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钢琴曲《#c小调幻想即兴曲》;2.钢琴曲《E大调(离别)练习曲》;3.钢琴曲《bD大调夜曲》;4.钢琴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
(五)伯辽兹(1803-1869):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 《幻想交响曲》第一、二、四、五乐章。
(六)韦伯(1786-1826):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 《自由射手》序曲;2. 《自由射手》之《猎人合唱进行曲》。
(七)罗西尼(1792-1868):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2. 《塞尔维亚理发师》之咏叹调《快给本城最忙的杂役让路》;3.《威廉·退尔》序曲。
(八)威尔第(1813-1901):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茶花女》选段之《饮酒歌》;2. 《游吟诗人》选段之《铁砧合唱》;3.《那不果》选段《希伯萊奴隶合唱》;4. 《弄臣》选段之《女人善变》。
第五章中期浪漫主义时期交响音乐◆课时安排:5学时一、中期浪漫主义(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音乐特点:19世纪中叶是浪漫主义乐派的鼎盛时期,产生了各种新的体裁,如:李斯特开创了交响诗;瓦格纳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的表现力,把歌剧变成庞大的戏剧化的交响曲;约翰·施特劳斯将圆舞曲这一体裁发挥到艺术的顶峰等。
可谓五彩缤纷、光彩夺目。
代表人物有:李斯特、瓦格纳、弗兰克、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布鲁克纳、约翰·施特劳斯等。
二、作曲家及其作品鉴赏:(一)李斯特(1811-1886):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 管弦乐《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2. 交响诗《前奏曲》。
(二)瓦格纳(1813-1883):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 歌剧《罗恩格林》序曲;2. 歌剧《罗恩格林》选段之—两首婚礼进行曲。
(三)勃拉姆斯(1833-1897):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 管弦乐《第五号匈牙利舞曲》;2.《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
(四)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2.《雷鸣电闪波尔卡》舞曲;3.《春之声》圆舞曲;4. 4.《皇帝圆舞曲》;5.《埃及男爵序曲》;6.《火车圆舞曲》;7.《打铁法兰西波尔卡》。
(五)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拉德斯基进行曲》。
(六)柴科夫斯基(1840-1893):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 g小调第一交响曲《冬日的梦幻》第一乐章;2.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第一乐章;3.《1812序曲》;4.《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5.舞剧《天鹅湖》组曲选段。
(七)乔治·比才(1838-1875):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 歌剧《卡门》序曲与选段。
第六章后期浪漫主义时期交响音乐◆课时安排:1学时一、后期浪漫主义(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音乐特点:后期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有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埃尔加、沃恩·威廉斯等。
他们谱写了后期浪漫主音乐文化的尾声,同时也为新时期的现代音乐出现作了准备。
西方出现了各种现代主义音乐流派, 影响最大的是德彪西的印象主义,斯特拉文斯基、兴德米特的新古典主义,以勋伯格为代表的新维也纳乐派的表现主义等,给世界交响音乐创作造成纷繁复杂的局面。
二、作曲家及其作品鉴赏:(一)马勒(1860-1911):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交响曲《大地之歌》第一乐章。
(二)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生平与艺术成就简介;代表作品赏析;1.《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第七章民族乐派交响音乐◆课时安排:4学时一、民族乐派(19世纪中叶)音乐特点:民族乐派是浪漫主义乐派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十九世纪中叶,东欧、北欧和俄罗斯的许多音乐家虽然深受西欧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影响,但他们实际上更重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创作,因而此间产生了一大批表现本民族的国民性格、愿望和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
正是他们,建立和发展了这一相对独立的音乐派别——民族乐派。
这一乐派并不属于某一时间范围,而是由于这一乐派具有共同的美学准则,而在音乐史上划归为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