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香玉

合集下载

聊斋志异,香玉

聊斋志异,香玉

“花仙系列”概说
《聊斋志异》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写人
妖之恋、人鬼之亲的作品,那些由花妖狐鬼 幻化而成女性形象,容貌艳丽,温柔多情, 体现了作者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其中几篇写 花仙的小说,包括写牡丹花的《香玉》《葛 巾》,写菊花的《黄英》和写荷花的《荷花 三娘子》等四篇,而《香玉》和《黄英》是 其中不朽的杰作。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
作品将近500篇。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 类: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 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
《聊斋志异》的艺术手法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聊斋志异》的创作意图 《聊斋自志》说: “集腋为裘,妄续幽 冥之录;浮曰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蒲松龄假虚拟狐鬼花妖故事以抒发情怀, 寄托忧愤,是他长期处在孤独落寞境遇 中的精神补偿,他不过是将这等自遣寂 寞的诗意转化为幻想故事。
我知道你们又忍不住了
现在的你们 大概就是这样➡
好了,让我可爱的组员们
开始吧~
《香玉》一文的内容是什么?



这是一个香艳而凄美的故事。一个姓黄的书生坐在崂山 下清宫里读书。院里有几棵耐冬和几株牡丹。一天,黄 生看见一穿白衣的女子在花丛中若隐若现,后来又看见 一个穿红衣的女子。于是他对白衣姑娘顿生爱慕之心。 并且作诗数首以寄相思之情。终于感动女郎并与其成其 好事。 女郎告诉他,自己叫香玉,红衣的叫绛雪。有一天, 园里的一株牡丹被买走,黄生方知香玉是花精。后来, 黄生得知牡丹枯萎死去,就作了50首情诗悼念香玉。 终于感动花神,让香玉重生。在香玉柔弱生长的时候, 绛雪就陪黄生读书。最终,香玉完全恢复,和黄生过上 了夫妻一样的生活。10年后,黄生死去。他死前说,我 死了会变成牡丹花下的一株红色花芽,长五瓣叶子。果 然如他所说。3年后,道士的徒弟把黄生化身的牡丹砍 掉,随后,园里的耐冬和牡丹相继徇情而死。

原创2:第4课《聊斋志异》——香玉 王六郎

原创2:第4课《聊斋志异》——香玉  王六郎

首先,王六郎宁愿牺牲自己,放过了素昧平生的妇 女的行为,许姓渔夫是极为认同的,他感叹道:“此仁 人之心,可以通上帝矣。”当听说王六郎升为神祇时, 称赞道:“君正直为神,甚慰人心。”又表现出真心的 喜悦。虽然语句不多,却也表明二人情笃非常。
其次,王六郎上任之后,许氏“即欲治装东下”, 前往探视故友。这在常人看来,事属虚妄,但许氏坚信 不移。果然,到达邬镇之后,备受款待。而王六郎也通 过托梦、送别的形式,寄托对朋友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香玉》:开端:黄生与香玉相恋 发展:香玉离去,绛雪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黄生 再发展:至情感天,黄生精心护牡丹 高潮:香玉再生,与黄生团聚 结局:眷眷深情,黄生死后化为花
《王六郎》:开端:许姓渔人与六郎结为好友 发展:六郎善举感帝天,被封为土地神 高潮、结局:六郎为神不忘旧交情,款待 旧友 作者评价:置身青云,勿忘贫贱之交
篇章有《鸦头》《细侯》等。《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 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在这些故 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 红玉、婴宁、香玉、青凤、娇娜、莲香等。
4.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 意义,如《画皮》《劳山道士》等。
1.助桀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 2.衣冠楚楚: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3.秀外惠中:外表秀丽,内心聪明。“惠” 也写作“慧”。 4.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 蜀。比喻贪得无厌。
见到黄生的题诗后,主动前往相会黄生,笑曰:“君 汹汹似强寇,令人恐怖;不知君乃骚雅士,无妨相 见。”真是快人快语,爽直率真。
绛雪含蓄内敛。她对黄生说:“妾以年少书生, 什九薄幸;不知君固至情人也。然妾与君交,以情不 以淫。若昼夜狎昵,则妾所不能矣。”绛雪对黄生之 情温而不热,张弛有度,体现了她矜持庄重的个性。

聊斋志异__香玉

聊斋志异__香玉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 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官吏 的贪虐、豪强的横行霸道、民生 的痛苦无奈,怀着对现实社会的
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
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
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
《促织》《席方平》《商三官》
等篇最有代表性。
2.揭露和批判科举制度的腐
败和弊端。
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
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
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 去世的两年之后,倚窗危坐逝世。
艺术手法
•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聊斋志异》的基本样 式,就是历史传记和“传 奇”的结合。 • 体裁上,大部分作品有完 整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和 鲜明的人物形象,具备短 篇小说的体制。

在与渔夫相识,交往之后二人友谊深 厚。在去上任之后为了报答渔夫,他通过 索要当地百姓的财物,资助渔夫“资斧” ,虽然显得很不厚道,但却不是为了私利 ,而是要帮助朋友,可见他有情有义。 • 在送别渔夫时,刮起了羊角风,“随行十 余里”。应该说着“羊角风”,寄托了他 对朋友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2)舍己救人、善良高尚。 • “果有妇人抱婴儿来,及河而堕。儿抛岸上 ,扬手掷足而啼。妇沉浮者屡矣,忽淋淋攀 岸以出,藉地少息,抱儿径去。” • 在亭午时分,一名妇人怀抱婴儿前来,行至 河畔,旋即失足坠入河中,在该妇人载沉载 浮的奋力挣扎中,伴随着河岸幼儿扬手掷足 的高声哭啼。结果是妇人没有沉下去,而是 “忽淋淋攀岸以出”,抱着儿子回去了。当 晚,二人照常来到河边聚会。渔夫向他询问 了这件怪事。王六郎回答说:“女子已相代 矣;仆怜其抱中儿,代弟一人遂残二命,故 舍之。”
其实当妇女“沉浮者屡矣”的奋力求生状 ,实际上也是王六郎内心波涛汹涌的心理挣 扎的写照。到底是“利人之死,求己之生” ,还是“致人之危,求己之安”?王六郎必 须立马做出抉择。让妇人代替自己去死,虽 说是“命中注定”的,但可能会“残二命” ,自己会带着罪责投胎转世;牺牲自己,放 掉无辜的妇女,自己将面对“更代不知何期 ”的痛苦煎熬。当该名妇女“忽淋淋攀岸以 出”之际,水面归于平静,我们知道王六郎 已经作出了自己合乎道德的选择。

已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香玉的故事

已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香玉的故事

已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香玉的故事
《香玉》出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篇小说讲的是黄生与香玉、绛雪二花妖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不是一般的三角恋爱,而是一夫、一妻加一友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了处理好这种特殊的关系,作者精心安排故事情节。

在结撰全篇时显示出极高的艺术匠心。

香玉的自述
胶州一个姓黄的穷苦书生,在崂山太清宫借住读书,遇到了牡丹仙子钟情,二人情投意合,举案齐眉。

后来我遭到歹人劫掠,被人挖走,几天之后便凋零死亡,从此再不能变成花仙于黄生相聚,黄生悲痛欲绝。

我和姐妹耐冬绛雪变换人形,不忍黄生孤单,前来陪伴黄生,但是黄生一直不能遗忘我。

黄生的痴情终于感动了花神,花神托梦黄生教于他如何解救我。

在绛雪的帮助下,我死而复生,与黄生再度相遇。

我们三个人结为莫逆之交,十年后,黄生得病而亡,变成一株五叶草陪伴在我身旁。

因为不开花,被道观中的一名小道士砍掉,不久之后,牡丹、耐冬相继凋零死去。

聊斋志异狐狸与书生的故事

聊斋志异狐狸与书生的故事

聊斋志异狐狸与书生的故事石太傅,出生名门望族,喜好读书,后来母亲去世,父亲又身患重病,请了很多医生,花费巨资仍没有治好,石太傅见惯了人间的世态,便觉得读书并不能够解决他的生活,于是一心开始追求道术。

有一次,他攀登泰山寻仙访道,于山巅之中遇到一道人,那道人见他虔诚,便决定传授他仙法。

道人从随身的布口袋之中抽出两本书,上卷是驱狐,下卷的是驱鬼,道士将下卷交给了石太傅,对他说道:“倘若你勤加练习这本书,不仅能生活无忧,还能有漂亮的妻子。

”石太傅向那道士行了拜师礼,便询问道士的名字,道士说:“我乃是玄帝观中的王世成。

”随后,道士又留石太傅到观中住了几天,将驱鬼的所有法术和口诀都教授给了他。

待到学会了书上的所有法术和口诀,道士便不见了踪影,石太傅对这那道观拜了三拜,返回了家中。

从此以后,石太傅能够驱鬼的消息便传遍了村子,一传十十传百之下,带着礼物和钱财,找他驱鬼的人越来越多。

而他也凭借驱鬼的法术重新聚集了家财。

石太傅对于家财并不怎么看重,唯一放不下的就是长年卧病在床的老父亲,虽然掌握驱鬼之法,懂得法术,却依旧不能医治好父亲的病症,世间的悲哀莫过于此。

这天,有一个老头上门来拜访,那老头自称姓翁,说是家中闹鬼,请他前去一看。

石太傅随老头去了。

二人行了几十里地来到了一个山村。

穿过幽静的小道,石太傅感觉眼前豁然开朗,只见院中门庭宽阔,房屋华丽,颇有些世外人家的样子。

进门之后,老头便将石太傅带到了一个少女的闺房中,石太傅隔着纱帐看到床上躺着一个少女,此时已经瘦骨嶙峋,仿佛生了重病的样子,石太傅只看了一眼,便向老头询问病情,老头说道:“昨天有一个少年曾进了这间房间,今天我的女儿就成了如此模样,我怀疑那少年是鬼。

”施大夫画了一道符交给了老头,嘱咐他贴到少女的床头,随后就住在了老头的家里。

半夜的时候,石太傅躺在床上休息,突然听到门开的声音,连忙坐起身来点亮灯烛,看到一个衣帽穿得很整齐的少年走了进来,那少年对他拜了三拜说:“我想你应该知道我是谁了,没错,那少女的病症正由我而起。

聊斋志异__香玉

聊斋志异__香玉

3.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
理的作品 这类故事立意在于劝诫, 阐释伦理道德,总结生活中 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 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 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
义。如《种梨》《画皮》
《崂山道士》《瞳人语》
《狼》等。
4.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 故事 众多的狐鬼花妖与书生 交往的故事,多是蒲松龄 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生发 出的幻影。如写牡丹花的 《香玉》《葛巾》,写菊 花的《黄英》和写荷花的
说聊斋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
喜怒哀乐一起那个都到那心头来。
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 牛鬼蛇神它到比正人君子更可爱。 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 几分庄重,几分诙谐, 几分玩笑,几分那个感慨。 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
作者介绍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 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
《荷花三娘子》等。
《聊斋志异》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最 主要的原因,是其中有许许多多狐鬼与人 恋爱的美丽故事。约占全书四分之一,构 成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幻想是对现实的超 越,非人的狐鬼花妖形象可以不受人间伦 理道德特别是所谓“男女大防”的约束。 蒲松龄借着这种自由,写出了众多带着非 人的符号、从而摆脱了妇道闺范的拘束、 同书生自主相亲相爱的女性,也写出了为 道德理性所禁忌的婚姻之外的男女情爱。
• 作哭花诗, 临穴涕洟
• 黄生与绛 雪共同凭 吊香玉
• 营救绛雪
• 培植牡丹
• 为爱而死
• 黄生: 作哭花诗,临穴涕洟 培植牡丹,挽救耐冬 • 寄魂赤芽,长相厮守
• 香玉:香消玉损; • 死而复生
• 绛雪:慰生寂寞 •
为 爱 而 生 , 为 爱 而 死
(二)人物之美——性格
鲜明,色彩特异

聊斋志异·香玉(2)原文

聊斋志异·香玉(2)原文

聊斋志异·香玉(2)原文黄生读了和诗,又流下泪来,也更埋怨与绛雪相见的次数太少了。

绛雪劝解说:我不能像香玉妹子那么热情,只不过多少安慰一点儿您的寂寞罢了。

黄生想同她亲热,绛雪不同意,说:聚首的欢乐,何必这样呢?从此,每当黄生孤独难奈时,绛雪便来一次,来了也不过是与黄生饮酒作诗,有时不过夜便走了。

黄生也只好由她,因此常常对她解嘲说:香玉是我的爱妻,绛雪您是我的良友啊。

黄生总想问绛雪:您是院中第几株?希望早告诉我,我要把您移植到我老家去,免得像香玉似的又被恶人抢去,让我遗恨一辈子。

绛雪说:花木像人一样,故土难离,告诉你也无益。

你跟爱人还不能白头偕老,何况朋友呢?黄生不听,拉着她的臂膀来到院中,每到一株牡丹花下,就问:这是您吧?绛雪掩口笑笑,不作声。

不久,腊月将尽,黄生回胶州老家过年。

到了二月间的一个晚上,忽然梦见绛雪来了,愁容满面对他说:我要遭大难了!您赶紧来,还能见上一面,晚了就来不及了!黄生惊醒后,诧异万分,急忙命仆人备马,星夜赶到崂山下清宫,看见道士要盖房屋,地基上有株耐冬树妨碍动工,工匠们正要刨树呢。

黄生急忙上前阻止。

到了夜间,绛雪到书斋来表示谢意。

黄生笑了说:谁叫你从前不告诉实情来着!就该遭这场灾难!现在我算知道你的底细了。

如若你再不来,我一定点一把艾草烤你。

绛雪叹息一声说:就因为知道您要这样,所以我以前才不敢实说呢。

两人对坐一会儿,黄生又想念起香玉,对绛雪说:目下面对良友,就更思念艳妻了。

这一回家,很久没去凭吊香玉了。

您能陪我去哭她一场吗?于是二人一同走到牡丹穴边,流泪悼念了好长时间。

大约一更过后,先是绛雪收泪劝慰,黄生才止住悲痛。

又过了几天的一个晚上,黄生正在书斋中寂然独坐,绛雪忽然笑着快步走进来,说:报告您个好消息:花神为您的至情所感动,要让香玉再次降生到这下清宫中来啦!黄生一下站起来,又惊又喜地问:什么时候?绛雪说:那可不知道。

大约总不会太久吧!第二天清早,绛雪临走时,黄生拉住绛雪嘱咐说:我这一回可是为你才回下清宫来的,你可别老让人孤零零煎熬啊!绛雪笑笑,答应着走了。

聊斋志异《香玉》

聊斋志异《香玉》

4、蒲松龄是描绘妖鬼狐仙的高手,他笔下的 香玉和绛雪两个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 • 物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1)作者捕捉香玉和绛雪的形貌特征。 • 香玉身为白牡丹,作者写她身着“素衣”; 花枝摇曳多姿,状其“盈盈而入”;花易凋 零,则写“妾弱质,不堪复戕”;花遭风雨 吹打,即“妾忍风雨以待君”;花香扑鼻, 则“香风洋溢”。
语言得体
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 (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 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 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 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 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 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 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
• .A【解析】B项“垂念”,指上对下挂念, 也用做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如,承蒙垂 念,不胜感奋)。而选项中是说“学生垂念师 恩”,谦敬失当,应把“垂念”改为“感 念”。C项“家严”,又称“家君”“家 尊”。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 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而选项中是询 问,应是问对方,故应将“家严”改为“令 堂”。D项“府上”,对别人的家或老家的 尊称。而选项中说的自己家,故应将“府上” 改为“寒舍
分析课文
1、阅读课文,分析王六郎的性格特征。 (1)知恩图报,有情有义。 • 因为渔夫经常“饮则酹地”。所以王六郎 要报答渔夫,使得“他人渔,迄无所获, 而许独满筐”。表现了他的知恩图报,重 情义的性格特点。 • 在与渔夫相识之后,能够真诚地告诉渔夫 自己在多年前,因喝酒而溺死,而今是 “水鬼”,可见他待人的真诚。
《聊斋志异》
1、思想内容 •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 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 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 将近500篇。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抒发公愤,批判现实(刺贪刺虐)。 • 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 狐鬼花妖与书生爱情。 • 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开学以来,我们学习小说都要求同学们积累有关的 常识和字词,抓住小说三要素分析鉴赏。此外我们还要 注意小说的结尾。现介绍几种类型的结尾,并分析其作 用。
1、出人意料的结局。
2、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3、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1、出人意料的结局。其好处: ①内容上,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 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 《项链》。 ②结构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出人意料又 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 前面已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 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黄生——香玉 (爱情) 黄生——绛雪 (友情)
“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
思考一:文中是如何表现黄生与香玉之间至深的爱情呢?
(1)亦真亦幻、曲折有致的情节——忠贞不渝 ①黄生邂逅香玉,“爱慕弥切”,感动了香玉,两人往来情感日深。 ②香玉被人掘走,黄生作哭花诗50首“日日临穴涕洟”。 ③一年之后,香玉复生,“款洽一如从前”。
3.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 理的作品
这类故事立意在于劝诫, 阐释伦理道德,总结生活中 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 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 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 义。如《种梨》《画皮》 《崂山道士》《瞳人语》 《狼》等。
4.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 故事
众多的狐鬼花妖与书生 交往的故事,多是蒲松龄 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生发 出的幻影。如写牡丹花的 《香玉》《葛巾》,写菊 花的《黄英》和写荷花的 《荷花三娘子》等。
《叶生》中的叶生,“文章 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 不偶,困于名场”。后抑 郁而死,死不瞑目,幻形 留在世上,将生前拟就文 章传授与他人。此人连试 皆捷,进入仕途。叶生表 白说:“是殆有命,借福 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 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 。”
蒲松龄对科举制度本 身并未提出否定,他所特 别加以攻击的,是考官的 “心盲或目瞽”,以致良莠 不辨。如《司文郎 》。
2.“花妖狐魅,多具人情”
鲁迅说:“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 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狐、鬼、花妖、精怪幻化成人形,进入人世间。这在六 朝志怪小说中已经出现了,它们虽然幻化为人的体形,却依 然是物怪而少人情,偶然出现对人至少是意味着不祥。《聊 斋志异》中的异类,尤其是女性的,是以人的形神、性情为 主体,只是将异类的某种属性特征融入或附加在其身上。
” 的现实。 对黄生、香玉和绛雪来说,凸现了“只要至情在,死何 异于生”的愿望。
聊斋的艺术成就
1.“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志怪:中国小说的雏型。作家不是有意为小说,形式较简 单,情节“粗陈梗概” 传奇: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作家“始有意为小说”, 故事情结追求离奇曲折
《聊斋志异》里绝大部分篇章叙写的是神仙狐鬼精魅故 事,在现实人生的图画中涂抹上奇异的色彩。从这个角度 说,它与六朝志怪小说同伦。由于其中许多篇章描写委曲 ,又有别于六朝志怪小说之粗陈梗概,而与“始有意为小 说”的唐人传奇相类。所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 称之为“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2、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其好处: ①从表达效果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 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 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反映出人类美好生活的愿望。
3、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其好处 :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 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 发动群众。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 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 的愚昧性格。 ③从表达效果看,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 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 者思考死的原因。
(2)充满诗情画意的细节描写——无限情深 作者对香玉复生的情景作了精心描绘:“次年四月至宫,则花一朵含苞未
放;方流连间,花摇摇欲拆;少时已开,花大如盘,俨然有小美人坐蕊中,裁三 四指许;转瞬飘然欲下,则香玉也。”
作者以抒情的笔调,丰富的想像,娇美的情态,使香玉复生具有浓郁的诗情 画意,将两人情深意浓的爱情刻画得摇曳多姿,升华到诗的境界,令人为之心灵 震撼,感慨不已! (3)想像神奇、超凡脱俗的生死盟约——为情死生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 元 稹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金 元好问
黄生说:“我他日寄魂于此,当生卿之左。” 黄生离世前说:“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 这段神奇的描写,使整篇小说呈现出诗一样的美丽意境。
高考题型:故事情节(细节)的作用
• 1、对表现主题的作用(点题或突出主题) • 2、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发展或表现人
物性格). • 3、起到线索作用,串联全文。 • 4、与其他情节相应的作用,比如伏笔,铺
《聊斋志异》—
香玉
• (一)情节之美——跌宕起 伏,荡气回肠
课文内容
理清情节
开 端 (1): 宫中读书,黄生邂逅二女郎 发 展 (2): 香玉不测,绛雪为友伴黄生 再发展(3、4): 至情感天,黄生细心护牡丹 高 潮 (5): 香玉再生,二情依依再续缘 结 局 (6): 眷眷情深,黄生二女共生死
六、
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结局一般都是“大团圆”,或 者是充满浪漫色彩的“化碟双飞”或“鸳鸯相向鸣”,但 小说在结尾处却不这么处理,而是设计了一个凄婉的结局 “一去而两殉之”,有人认为这个结局虽震撼人心,但有 画蛇添足之嫌,你认为这样安排好不好?
作者是为了进一步表现这种“生死以之”的坚贞• 善解人意(“妾不能如
香玉之热,但可少慰君寂 寞耳。”)
• 友善清雅,友情至 上
• 作者以 “冷”“热”“温” 三种色调结构全篇。
• 黄生的孤寂是 “冷”,
• 香玉的婉转妩媚, 感情挚烈是“热”;
• 绛雪为耐冬所化, 友善清雅,贞操自 持是“温”。
(三)情感之美----一往情 深,生死相依
《香玉》主要表现了什么思想内容?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 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官吏
的贪虐、豪强的横行霸道、民生 的痛苦无奈,怀着对现实社会的 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 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 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 《促织》《席方平》《商三官》 等篇最有代表性。
2.揭露和批判科举制度的腐 败和弊端。
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 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 目,剖析科举制度对知识分 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 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 《叶生》《王子安》《司文 郎》《书痴》等篇。
• 花姑子是獐子精,所以让她身上有 香气(《花姑子》);
• 阿纤是鼠精,写其家窖有储粟,人 “窈窕秀弱”,“寡言少怒”,与 鼠的本性相符(《阿纤》);
• 绿衣女“绿衣长裙,宛妙无比”, “腰细殆不容掬”,善歌“声细如 蝇”,是依据蜜蜂的特征写出的( 《绿衣女》)。
3.情节结构,既有一定的 模式性,又有生动灵活性。
1、黄生——有文才,有至情
• (1)黄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呢?文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其 实对黄生都有过自己的评价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找出来 ?
• 明确:“不知君骚雅士”; “不知君固至情人也。”
• (2)黄生有文才,有至情, 不知道从文中的什么地方可 以看出?(找并划出分别展 现其文才和至情的描写)
香玉:感情挚烈, 热烈多情,温顺妩 媚,爱情至上
你觉得最感人的情节有哪些?
• 作哭花诗, 临穴涕洟
• 黄生与绛 雪共同凭 吊香玉
• 营救绛雪
• 培植牡丹
• 为爱而死
• 黄生: 作哭花诗,临穴涕洟
培植牡丹,挽救耐冬


寄魂赤芽,长相厮守


• 香玉:香消玉损;


死而复生
, 为

• 绛雪:慰生寂寞



(二)人物之美——性格 鲜明,色彩特异
4、典雅工丽而又生动活泼的诗化语言
《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其语言特点是保 持了文言体式的基本规范。各篇的语言风格也不 尽一致。叙事上,采用了日趋平易的唐宋古文, 又揉合进了一些口语因素,平易简洁;小说人物 的语言根据不同的身份而灵活多样,《聊斋志异 》的语言在叙事状物写人诸方面达到了真切晓畅 而有意味的境界。
垫,照应等。
文中又是如何表现黄生与绛雪之间 的友情呢?
• 绛雪最初不愿与黄生见面,是因为她认为 “年少书生,什九薄幸”。但是在对香玉 的共同怀念中,在了解了黄生至情至性之 后,她才与黄生交往。
• 后来,绛雪有难,黄生立即赶去救助,他 的至诚待友,终于赢得了绛雪最后以死相 报。他们的友谊虽不是那么炽烈,却也超 尘脱俗,自然真诚。
《聊斋志异》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最 主要的原因,是其中有许许多多狐鬼与人 恋爱的美丽故事。约占全书四分之一,构 成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幻想是对现实的超 越,非人的狐鬼花妖形象可以不受人间伦 理道德特别是所谓“男女大防”的约束。 蒲松龄借着这种自由,写出了众多带着非 人的符号、从而摆脱了妇道闺范的拘束、 同书生自主相亲相爱的女性,也写出了为 道德理性所禁忌的婚姻之外的男女情爱。
•香玉身为白牡丹,作者写 她身着“素衣”;花枝摇 曳多姿,状其“盈盈而 入”;花易凋零,则写 “妾弱质,不堪复戕”; 花遭风雨吹打,即“妾忍 风雨以待君”;花香扑鼻, 则“香风洋溢”。
物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 绛雪: • 矜持庄重(她对黄生说
:“妾以年少书生,什九 薄幸,不知君固至情人也 ,然妾与君交,以情不以 淫。若昼夜狎昵,则妾所 不能矣。”)
说聊斋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 喜怒哀乐一起那个都到那心头来。 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 牛鬼蛇神它到比正人君子更可爱。 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 几分庄重,几分诙谐, 几分玩笑,几分那个感慨。 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