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的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三极管命名及使用

三极管命名及使用

同一器件的
不同档次
符 意义

A、 B、 C…
表 器 改 型
示 件 进
例如 1N4148 表示开关二极管,2N3464 表示高频大功率 NPN 型硅管。
2.3 日本半导体器件命名法
表 2-17 日本半导体器件命名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用数字表示器件 用 字 母 表 示 半
的电极数目
导体器件
符 意义 符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用符号表示器 件的等级
符 意义
号 J 军品
非军品 无
用数字表示 PN 结 数目
符 意义
号 1 二极管 2 三极管
3 四极管
用字母表示材 料
符 意义

表示不加 热即半导 N 体器件
用数字表示器 件登记序号
符号 意 义
2~4 登 记 位 顺序 数字 号
用字母表示
CS9018 310 100 12
8050 1000 1500 25
0.5
0.6
0.5
0.6
0.05 0.3 0.5
0.05 0.7 0.05 0.3 0.05 0.5 0.05 0.5
64
78
96
118 150
144
64
78
96 118 150
144
60
60
100 200 150
400
60 50
60
第四部分 用 2~3 位数字 表示器件登记 顺序号
第五部分 用拉丁字母表 示同一种型号 器件的改进型
例如 2SA53 表示高频 PNP 型三极管,1S92 表示半导体二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Vceo
在选择晶体管时, 大约为所用电源电压2倍 在选择晶体管时,Vceo大约为所用电源电压 倍 S8050的Vceo为25V 的
S8050 NPN型三极管参数 型三极管参数
c
Ic
b
Ib Ie
Vce
+
e
最大集电极电流, 最大集电极电流,即流过三极管集电极的最大电流
Icm
在选择晶体管时, 在选择晶体管时,Icm大约为三极管正常工作时流过 集电极最大电流的2倍 集电极最大电流的 倍 S8050的Icm为0.5A 的
Ec = Ic x Rc + Vce
三极管仿真电路分析
Ib、Ic、Vce 波形 波形?
集电极电压V 集电极电压 c
NPN 型 集电极电源Ec 集电极电源
基极电源E 基极电源 b
三极管仿真电路分析
Vo 集电极电压(V) 集电极电压( Ic 集电极电流(mA) 集电极电流(
集电极电压V 集电极电压 c
驱动继电器(工作原理 驱动继电器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Vcc
3.R1、R2电阻取值
D IN4007
例如: 例如: 若Vcc=+5V,Ics=50mA,β=100, 且R2=4.7kΩ,计算R1取值。 Vcc-Vbe . . I . b= R 1 5V-0.7V R1 . . . Vbe R2 Ic > β
+Vcc
释放
D IN4007
继电器
c
输入Vi 输入 +Vcc OFF 0V R2 4.7K R1
续流二极管
S8050
b e
用NPN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图 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电路图
驱动继电器(工作原理 驱动继电器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三极管常用应用电路

三极管常用应用电路

三极管常用电路1.三极管偏置电路_固定偏置电路如上图为三极管常用电路中的固定偏置电路:Rb的作用是用来控制晶体管的基极电路Ib,Ib称为偏流,Rb称为偏流电阻或偏置电阻.改变Rb 的值,就可以改变Ib的大小.图中Rb固定,称为固定偏置电阻.这种电路简单,使用元件少,但是由于晶体管的热稳定性差,尽管偏置电阻Rb固定,当温度升高时,晶体管的Iceo急剧增加,使Ie也增加,导致晶体管工作点发生变化.所以只有在温度变化不大,温度稳定性不高的场合才用固定偏置电路2.三极管偏置电路_电压负反馈偏置电路如上图为三极管常用电路中的电压负反馈偏置电路:晶体管的基极偏置电阻接于集电极.这个电路好象及固定偏置电路在形式上没有多大差别,然而正是这一点,恰恰起到了自动补偿工作点漂移的效果.从图中可见,当温度升高时,Ic增大,那么Ic上的压降也要增大,使得Uce下降,通过Rb,必然Ib也随之减小,Ib的减小导致Ic的减小,从而稳定了Ic,保证了Uce基本不变.这个过程,称为负反馈过程,这个电路就是电压负反馈偏置电路.2.三极管偏置电路_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如上图为三极管常用电路中的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这个电路通过发射极回路串入电阻Re和基极回路由电阻R1,R2的分压关系固定基极电位以稳定工作点,称为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下面分析工作点稳定过程.当温度升高,Iceo增大使Ic增加.Ie也随之增加.这时发射极电阻Re 上的压降Ue=Ie*Re也随之升高.由于基极电位Ub是固定的,晶体管发射结Ube=Ub-Ue,所以Ube必然减小,从而使Ib减小,Ic和Ie也就减小了. 这个过程及电压负反馈类似,都能起到稳定工作点的目的.但是,这个电路的反馈是Ue=Ie*Re,取决于输出电流,及输出电压无关,所以称电流负反馈.在这个电路中,上,下基极偏置电阻R1,R2的阻值适当小些,使基极电位Ub主要由它们的分压值决定.发射极上的反馈电阻Re越大,负反馈越深,稳定性越好.不过Re太大,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会使Uce下降,影响放大,所以Re要选得适当.如果输入交流信号,也会在Re上引起压降,降低了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了避免这一点,Re两端并联了一个电容Ce,起交流旁路作用.这种电路稳定性好,所以应用很广泛.一、采用仪表放大器还是差分放大器尽管仪表放大器和差分放大器有很多共性,但设计过程的第一步应当是选择使用何种类型的放大器。

3极管用法

3极管用法

三极管用法简介
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放大、开关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以下是三极管的一些常见用法:
1.放大器:三极管可以作为放大器使用,将输入信号放大后输出。

三极管放大器通常由一个三极管、几个电阻和几个电容组成。

2.开关:三极管也可以作为开关使用,控制电流的通断。

三极管开关电路通常由一个三极管、几个电阻和几个电容组成。

3.稳压器:三极管可以组成稳压器电路,用于稳定电压。

稳压器电路通常由一个三极管、几个电阻和几个电容组成。

4.振荡器:三极管可以组成振荡器电路,用于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振荡器电路通常由一个三极管、几个电阻和几个电容组成。

5.驱动器:三极管还可以作为驱动器使用,用于控制高功率负载。

驱动器电路通常由一个三极管、几个电阻和几个电容组成。

需要注意的是,三极管的使用需要掌握一定的电路设计和调试技能,否则可能会导致电路失效或损坏。

建议在使用三极管前,先了解相关的电路知识和操作方法。

三极管开关用法

三极管开关用法

三极管开关用法
三极管(又称双极型晶体管)可以作为开关使用。

在一个二极管中,三个控制端分别是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当电流通过基极流入或流出时,可以控制输出电流从
集电极流入或流出。

三极管作为开关的使用方法如下:
1. 饱和状态(开启):当基极电流大于或等于基极电流阈值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

此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很小,相当于闭合的开关。

输入信号可以驱动输出负载。

2. 截止状态(关闭):当基极电流小于或等于基极电流阈值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此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很大,相当于断开的开关。

输入信号无法驱动输出负载。

通过控制基极电流的大小,可以控制三极管的开关状态。

与二极管相比,三极管可以在较小的输入信号下实现更大的输出信号。

这使得三极管在电子电路中广泛应用,例如放大、开关和逻辑门电路等。

使用三极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使用三极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使用三极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使用三极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按照现代的制造工艺来说,根据不同的掺杂方式在同一个硅片上制造出三个掺杂区域,并形成两个PN结,由此就构成了一个晶体管。

晶体管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放大信号,它是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能够控制能量的转换,将输入的任何微小变化量不失真地进行放大输出。

以下是我们在电路设计中使用三极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还是老样子——“看图说话”:(1)需注意旁路电容对电压增益的影响:这个电路在国内各种模拟电路教材书上是司空见惯的了,也算比较经典的了。

由于这个旁路电容的存在,在不同频率环境中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a、当输入信号频率足够高时,X C将接近于零,即射极对地短路,此时共射的电压增益为:b、当输入信号频率比较低时,X C将远大于零,即相当于开路,此时共射的电压增益为:由此可以看出,在使用三极管设计电路时需要掂量旁路电容对电压增益带来的影响。

(2)需注意三极管内部的结电容的影响:由于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原因,三极管内部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容值的结电容存在,当输入信号频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使得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大打折扣”,更糟糕的是,它还会因此引起额外的相位差。

a、由于C be的存在,输入信号源的内阻R S和X Cbe形成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分压器,也可以看成是一个LPF,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过高时,三极管基极的电位就会有所下降,此时电压增益就随之减小。

b、由于C bc的存在,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过高时,V out的一部分会经过C bc反馈到基极,又因为此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有180°的相位差,所以,这样也会降低基极的电位,电压增益也由此下降。

(3)需明确把握三极管的截止频率:这个电路图是一个等效过后的图,其中C L是集电极到发射极、集电极到基极之间的结电容以及负载电容的等效电容。

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达到时,三极管的增益开始迅速下降。

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得花心思把C L尽量减小,由此,f H就可以更高一些。

三极管的使用方法

三极管的使用方法

1. 三极管工作状态的判断方法:分析电路时,判断三极管的功能,如果能够知道该三极管三个管脚的电压和该三极管起得作用(放大还是开关),。

对于NPN 而言,如果Uc>Ub>Ue ,该管处于放大状态,放大一定的电流,一般是在模拟电路中起了作用(此时Uce 之间的电压是不确定的);如果Ub>Ue ,Ub>Uc ,该管处于饱和状态,c-e 之间导通,其管压降为0.3-0.7V ,与截止区相对立,此时该三极管起到了开关的作用,一般应用在数字电路中。

如图所示:对于PNP 而言,当Ue>Ub>Uc,即集电极反偏、发射极正偏,处于放大状态;当Ue>Ub 且Uc>Ub(这时候,Uc ≈Ue),即集电极和发射极都正偏,处于饱和状态。

2.三极管的使用方法:我们经常在单片机系统中连接三极管起到开关的作用,经典电路如下图所示:(如果在单片机系统中出现三极管时,那么该三极管大多数甚至几乎全部情况下都会处于开-关状态。

因为单片机输出的都是数字量,要么是0,要么是1,不可能出现别的情况。

因此对应的三极管也要么开通,要么关断。

在上面电路中,如果按照开始时说的三极管状态的判别方法,是不行的。

因为c 点得工作电压是不确定的(实际上在真正的电路中c 点电压是确定的,但是从电路图中我们看不出来)。

真正的判断方法如下:当I/0引脚为高电平时,b 点基极的电流是一定的,那么c 点电流也是一定的,而且是处在了三极管的饱和区,因此b 点的电压为0.7v ,三极管导通,则c 点的电压与e 点压相同(比e 点略大,约为0.5v,即为Uce ),即OUT (输出端处于低电平)端为低电平状态。

当I/0引脚为低电平时,NPN 三极管断开,c-e 之间不导通,那么此时c 点(OUT )电位为高电平即VCC 电压。

这从而达到了用单片机引脚来控制Vcc 的效果。

综上所述:当I/O 为高电平,b-e 之间有电压,三极管导通,c-e 管压降小,OUT 为低电平(≈0.5);当I/O 为低电平时,b-e 之间没电压,三极管关断,c-e 管压降非常大,OUT 为高电平=Vcc ;上面就是NPN 的使用方法。

如何正确连接和使用三极管

如何正确连接和使用三极管

如何正确连接和使用三极管三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被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放大、开关和电流稳定等功能。

正确连接和使用三极管对于保证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和性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连接、极性、电流和功率等方面,详细介绍如何正确连接和使用三极管。

一、连接方式三极管通常有三个引脚,分别是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正确连接三极管的引脚可以避免电路出现故障或损坏。

通常情况下,基极连接到控制信号源,发射极连接到地或负极,集电极连接到所需输出端。

二、极性三极管具有极性,需要正确连接才能保证正常工作。

通常情况下,三极管具有PNP和NPN两种极性。

正确的极性连接可以通过查找三极管数据手册中的引脚描述或标识来确认。

在连接过程中,要仔细核对引脚的极性,并将其正确地连接到电路中。

三、电流正确连接和使用三极管需要注意电流的限制和控制。

三极管的额定电流通常可以在数据手册中找到。

在实际使用中,电流过大可能会导致三极管损坏,电流过小可能会影响其正常工作或功率放大效果。

因此,在设计电路时,应根据所需功率和电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三极管并合理控制电流的大小。

四、功率三极管的功率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重要参数。

功率过大会导致三极管过热,甚至损坏,功率过小则可能影响其输出的放大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所需功率和工作条件来选取适当的三极管,并合理设计散热措施,以确保三极管的正常工作和可靠性。

五、综合考虑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注意事项,正确连接和使用三极管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工作频率、环境温度等。

不同的三极管适用于不同的频率范围,因此,在选择三极管时应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合适的型号。

同时,环境温度和散热条件也会影响三极管的性能和可靠性,应注意合理布局,确保散热良好,避免过热问题。

在实际连接和使用三极管时,还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例如避免引脚短路、保持引脚间的间距、合理布局电路板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示波器等仪器来观察三极管输入输出的波形,以判断是否正常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三极管工作状态的判断方法:
分析电路时,判断三极管的功能,如果能够知道该三极管三个管脚的电压和该三极管起得作用(放大还是开关),。

对于NPN而言,如果Uc>Ub>Ue,该管处于放大状态,放大一定的电流,一般是在模拟电路中起了作用(此时Uce之间的电压是不确定的);如果Ub>Ue, Ub>Uc,该管处于饱和状态,c-e之间导通,其管压降为0.3-0.7V,与截止区相对立,此时该
二极管起到了开关的作用,
如图所示:
般应用在数字电路中。

3.72
12
*
饱和
3. 3
放大区截■

3

3

对于PNP而言,当Ue>Ub>Uc即集电极反偏、发射极正偏,处于放大状态;当Ue>Ub 且
Uc>Ub(这时候,Uc^ Ue),即集电极和发射极都正偏,处于饱和状态。

2.三极管的使用方法:
我们经常在单片机系统中连接三极管起到开关的作用,经典电路如下图所示:
如果在单片机系统中出现三极管时,那么该三极管大多数甚至几乎全部情况下都会处于
开-关状态。

因为单片机输出的都是数字量,要么是0,要么是1,不可能出现别的情况。


此对应的三极管也要么开通,要么关断。

在上面电路中,如果按照开始时说的三极管状态的判别方法,是不行的。

因为c点得工
作电压是不确定的(实际上在真正的电路中c点电压是确定的,但是从电路图中我们看不出
来)。

真正的判断方法如下:当I/0引脚为高电平时,b点基极的电流是一定的,那么c点电
流也是一定的,而且是处在了三极管的饱和区,因此b点的电压为0.7v,三极管导通,贝U c
点的电压与e点压相同(比e点略大,约为0.5v,即为Uce),即OUT (输出端处于低电平)端为低电平状态。

当I/0引脚为低电平时,NPN三极管断开,c-e之间不导通,那么此时 c 点(OUT)电位为高电平即VCC电压。

这从而达到了用单片机引脚来控制Vcc的效果。

综上所述:当I/O为高电平,b-e之间有电压,三极管导通,c-e管压降小,OUT为低电平(Q 0.5);当I/O为低电平时,b-e之间没电压,三极管关断,c-e管压降非常大,OUT为高电平=Vcc;
上面就是NPN的使用方法。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使用NPN时,要尽可能将e端接地,当b 端比e端至少高0.7v时,管子导通;否则管子断开。

同理,我们可以得出PNP三极管的使用电路和方法:
单片机引脚
(I/O)
PNP三极管是通过比较e-b之间的电压,来决定e-c之间的导通状态。

当e端电压>b端电压+0.7v,则管子e-c导通,c端电压接近e端电压;否则,管子断开。

上图所示,当I/O为高电平时(+5v),管子关闭,OUT输出为低电平即0v;当I/O为低电平时(0v), b端电压低于e端电压,则管子导通,OUT输出为* 5v,即为高电平。

实际
上,此时e-b端为0.7v, b端电压为4.3v, I/O电压为0v。

从而达到了用单片机端口来控制OUT的结果。

上面就是PNP的使用方法。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使用PNP时,要尽可能将e端接电
源,当e端比b端至少高0.7v时,管子导通;否则管子断开。

注意:不管是PNP还是NPN,当管子导通了之后,e-b (PNP)和b-e ( NPN)之间的电压为0.7v (硅材料)。

最终总结:通过上述,判断NPN和PNP通断情况,就是要看e-b (PNP)和b-e (NPN)
之间的电压大小情况。

三极管导通时,相当于c-e导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