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与人生次终审稿)

合集下载

UOOC唐宋词与人生第六章苏轼

UOOC唐宋词与人生第六章苏轼

UOOC联盟在线课程《唐宋词与人生》(授课教案)第六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苏轼的豪旷词:烟雨平生的处世态度兼论苏轼与张孝祥第一节 “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其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千古风流人物”,乃苏轼词之名句,亦可用来妙题苏轼自己。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徽宗五朝,荣辱迭起 一生,亦才情雄放一生。

苏轼画修竹枯木怪石,为“湖州竹派”重要人物;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其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宋一代诗风;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开一代词风。

其诗词文,均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一、广博的学识苏轼以读书为“平生之快事”。

元·元怀《拊掌录》记载:东坡在玉堂,一日读杜牧之《阿房宫赋》,凡数遍。

每读彻一遍,即再三咨嗟叹惜,至夜分犹不寐。

有二老兵,皆陕人,给事左右。

坐久,甚苦之。

一人长叹操西音曰:“知他有甚好处,夜久寒甚,不肯睡!”连作冤苦声。

东坡在玉堂,一日读杜牧的《阿房宫赋》,好多遍。

每读完一遍,就再三嗟叹,至夜犹不寐。

有二位老卒皆陕地人,随侍东坡身边。

坐久了,不堪其苦。

一人长叹一声,用西边口音说:“知它有什么好处,夜长很冷,就不肯睡觉!”连续发出怨苦声。

苏轼贬谪海南时,无书可读。

偶得柳子厚文集,于是,横看侧看,敲骨吸髓,每个字都反复玩味。

二、超逸的襟怀胸无书卷,襟怀必不高妙,意趣必不古雅。

——清·沈祥龙《论词随笔》苏轼正是用胸中万卷书,滋育出一种不为外物尘俗所累的超逸高妙襟怀。

苏轼为什么号“东坡居士”?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

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

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

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既藏去叉。

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

——苏轼《答秦太虚书》元丰三年,苏轼谪贬黄州。

宋词发展的历程范文

宋词发展的历程范文

宋词发展的历程范文
宋词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前唐五代阶段、北宋阶段和南宋阶段。

前唐五代阶段(唐晚期至五代):这一阶段是宋词发展的起点。

在这一阶段,五代时期的文人学士开始对唐诗进行变革和创新,形成了“新乐府”和“新曲文”的形式,为宋词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北宋阶段(北宋初至中期):这一阶段是宋词发展的高峰时期。

北宋初期,词的创作仍受到唐诗的影响,形式上多为五言律诗的转换。

到了北宋中期,词开始独立于诗的形式发展,实现了从继承到创新的跨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伤时词”、“闺怨词”等风格。

南宋阶段(南宋中期至晚期):这一阶段是宋词的发展向成熟和完善的阶段。

南宋时期,由于政治的压力和社会动荡,词人们的创作更加注重情感的内敛和表达的深入,形成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系。

同时,词的音乐性、韵律和曲调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

总的来说,宋词的发展历程表现出从唐诗的继承到创新的转换,从形式上的变革到内容上的丰富,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表现力。

宋词的发展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文人个体的思想情感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现象。

李煜的词和他的人生际遇

李煜的词和他的人生际遇

李煜的词与人生际遇以业余爱好出名的皇帝不多,“木匠”天启算一个,画得一手好画,创下瘦金体的宋徽宗算一个,再有,便是上乘花间派,下启婉约派,将词发扬光大的南唐后主李煜了。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

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史载其“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

”另一史载目有重瞳的人是项羽,两人虽然都兵败国破,事迹却屡为后人称道。

李煜前期的词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映宫廷生活的,第二类是写恋情生活的,第三类是抒发自己内心愁苦的。

第一类的例子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这首描写帝王享乐的词,艺术上的精美与内容上的腐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同作者后期的词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然而作为皇帝,豪奢的皇家生活自然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将其入词也无可厚非。

第二类的词多半以大小周后为描写对象。

大周后娥皇生于公元936年,比李煜大一岁,出身南唐世家,其父周宗乃南唐元勋功臣。

这是一桩典型的包办婚姻,有较浓的政治色彩。

按传统经验或大数定律,这种婚姻的幸福指数往往较低。

李煜则非常幸运,娶到了一位才冠艺绝的绝代佳人。

传说词作《一斛珠》便是为她所作: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可惜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公元964年,大周后忽染疾病,不思饮食。

李后主的小姨子周女英奉命进宫侍候姐姐,让李煜没想到的是,小周后出落得超凡脱俗,娇艳欲滴,比其姐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传说李煜与其幽会后还留下了一首《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这首词以香艳著称,一写出便轰动金陵,一时人人传唱,并最终传入大周后的耳中。

唐宋诗词与人生期末论文(2000字)

唐宋诗词与人生期末论文(2000字)

(—学年第学期)课号:课程名称:唐宋诗词与人生改卷教师:学号:姓名:得分:·追求记得,高中老师对我们讲过,求学地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时候觉得挺有意境,后来才知道,这是近代词人王国维借用宋词中地句子,对人生地发展作过生动形象地比喻地三个境界,想想,还真是恰到好处.就越发地喜欢和肯定了.也许这就是诗词带来地完美境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里地三种境界,不是指成功地三种水平,而是指发展地三个阶段.在王国维看来,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创业,要想做得杰出,首先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树立远大地目标.这是第一阶段.但实现远大地目标不可能一帆风顺,总要经历一番挫折和磨难,因而还必须经历一个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地奋斗过程.这是第二阶段.经过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奋斗后,我们或许还不知道成功在哪里,但事实上成功往往已在你眼前,让你突然有一天会为此感到惊喜.如此看来,成功其实就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自然而然将人带向成功,也就是说成功不只是一个目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刘希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洛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一句句,一声声对人生地慨叹,引人深思,让人感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人地一生,短短数十载,其间又要经历仕途坎坷、病痛折磨、悲欢离合……对于人生,追求则是人生意义地存在.而追求地意志在唐诗宋词中寻觅得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唐诗中慷慨激昂地诗句,既教化了世人、也勉励了来者.唐太宗李世民地“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唐明皇李隆基地“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表达了封建帝王一统江山地雄心壮志;杨炯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昌龄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岑参地“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戴叔伦地“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表达边城将士精忠报国地英雄气概;特别是韦应物地“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写地是安史之乱初期,张巡率领将士死守睢阳,为大唐军队地部署和调整赢得了时间,最后以身殉国地悲壮故事.李贺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道出了豪迈地胸襟;李白地“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写出了磅礴地豪气.至若李白地“大略驾群才”、“登高壮观天地间”,亦为满怀豪情之写照.“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宋词中王渥词地“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抒发了自己地远大理想.苏轼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塑造叱咤风云地英雄形象,隐喻自己浓厚爱国情.辛弃疾地“整顿乾坤,廓洗宇宙”,“从头收拾旧山河”地壮烈呼声,保卫北宋地决心.还有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浩然正气,傲然风骨雄壮气魄地承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些都与他们在生活追求地写照,其中地情感与精神,依旧是现代人无法譬拟.·爱情中国地文学历史悠久,中国文学中地爱情也由来已久,中国文学中地爱情观也更耐人寻味.所以中国古代文学中地爱情观地确值得我们深思.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古人地爱情一般表达地含蓄,恋爱是还是谈出来地,谈即是说,也就是表达.像《长生殿》地李隆基和杨玉环地爱情,《江城子》地苏轼与妻子王弗地爱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陆游地《钗头凤》中他与唐婉地爱情“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等等虽然是悲剧却让人比那些描写美好爱情地作品更耐人寻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古人不含蓄地对爱情地表达,似乎觉得现代人还差一些.例如唐朝时地一首《菩萨蛮》是这样写地,“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平面上秤砣浮,直到黄河彻底枯.白日叁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这样地坚定地心,想想,青山怎会烂?黄河岂能枯?北斗怎会回南面?三更天怎会有日头出现?似乎又觉得现代人成天发誓“海枯石烂心不变”,似乎真是古人说剩了一千年多年地话了…唐诗宋词地表达,不只是高雅.总让人爱不释手,总能能触动人心中那块最柔软地部分,更能让人联想自己地经历而感受更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对于爱情,我虽然太多深切体会,但我觉得爱情地本质不只是两情专一相悦,至少,它还需要一个保障,不只是物质地保障,还需要社会地保障.最重要地,像老师说地,忠诚,专一,才能体现爱情地真正地价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追求和爱情,似乎追求也涵盖地爱地一方面,唐宋诗词不仅仅教会我们这些,它是我国古代人们智慧地结晶,蕴含了我国古代地文化地精髓,是古人留予我们后人一笔精神财富,能提高自我品味与修养.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注重这样地修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读唐宋诗词,修得一份涵养,一份智慧,一份态度.(字)。

优美诗词

优美诗词

《唐诗宋词精选》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相见欢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长相思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倚枕。

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

垂泪对宫娥。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浣溪纱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谢新恩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

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

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呈郑王十二弟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唐宋词名家论稿

唐宋词名家论稿

阅读感受
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极佳。跟随叶先生的脚步,我对每一位词 人的理解都更加深入,同时也对词这一传统文学形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开 始意识到,词并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文化的反 映。词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
阅读感受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词学,不仅仅是为了学术上的 追求,更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 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每一位词人的内心世界,也会更加珍惜他们为我们留下的这一 笔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唐宋词名家论稿》是一本深入剖析唐宋词名家作品的研究文集,其精彩摘 录不胜枚举,下面将挑选部分精彩的段落以飨读者。
精彩摘录
论及李白与苏轼对词坛的影响时,书中写道:“李白、苏轼,一为天才豪放, 一为思想高远,两人之词如珠玉璀璨,光耀千古。他们不仅赋予了词以生命,更 引领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的创作方向。”这段文字精辟地概括了李白和苏轼在 词坛上的重要地位,他们的影响深远,成为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的楷模。
目录分析
从整体结构上看,这本书的目录编排十分清晰,各个章节之间逻辑关系明确。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从唐到宋,分别选取了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词人,如李白、杜 甫、苏轼、辛弃疾等,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探讨。这种结构使得读者可以清晰地了 解唐宋词的发展脉络,以及各个时期、各个词人的风格特点。
目录分析
从内容上看,这本书的目录涵盖了唐宋词的各个方面,包括词人的生平、创 作背景、艺术风格、作品赏析等。作者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揭示了唐宋 词的内在规律和艺术魅力。同时,作者在目录中还特别强调了对名家名篇的解读, 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唐宋词的精髓和价值。

《人间词话删稿》全文-古籍

《人间词话删稿》全文-古籍

人间词话删稿《人间词话删稿》是王国维创作的文学理论类书籍。

《人间词话》删稿[清]王国维著一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1]”【注释】:[1]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二双声、叠韵之论,盛于六朝,唐人犹多用之。

至宋以后,则渐不讲,并不知二者为何物。

乾嘉间,吾乡周公霭先生著《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正千余年之误,可谓有功文苑者矣。

其言曰:“两字同母谓之双声,两字同韵谓之叠韵。

”余按用今日各国文法通用之语表之,则两字同一子音者谓之双声。

如《南史•羊元保传》之“官家恨狭,更广八分”,“官家更广”四字,皆从k得声。

《洛阳伽蓝记》之“狞奴慢骂”,“狞奴”两字,皆从n得声。

“慢骂”两字,皆从m得声也。

两字同一母音者,谓之叠韵。

如梁武帝“后牖有朽柳”,“后牖有”三字,双声而兼叠韵。

“有朽柳”三字,其母音皆为u。

刘孝绰之“梁王长康强”,“梁长强”三字,其母音皆为ian也[1]。

自李淑《诗苑》伪造沈约之说,以双声叠韵为诗中八病之二,后是诗家多废而不讲,亦不复用之于词。

余谓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结处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

惜世之专讲音律者,尚未悟此也。

【注释】:[1]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四》引陆龟蒙诗序:“叠韵起自如梁武帝,云「后牖有朽柳」,当时侍从之臣皆倡和。

刘孝绰云「梁王长康强」,沈少文云「偏眠船弦边」,庾肩吾云「载碓每碍埭」,自后用此体作为小诗者多矣。

”三世人但知双声之不拘四声,不知叠韵亦不拘平、上、去三声。

凡字之同母者,虽平仄有殊,皆叠韵也。

四诗之唐中叶以后,殆为羔雁之具矣。

故五代北宋之诗,佳者绝少,而词则为其极盛时代。

即诗词兼擅如永叔少游者,词胜于诗远甚。

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之真也。

为高考而奔波的路人古诗

为高考而奔波的路人古诗

为高考而奔波的路人古诗《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劝学》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论诗十绝》戴复古
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妥安。

《戏为六绝》杜甫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雪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词与人生次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唐宋词与人生总复习一、单选题1. 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

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A.张先B.晏殊C.宋祁2. 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B.陈寅恪C.唐圭璋3. 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写于遇赦北还与苏轼重聚于海康(雷州)时。

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

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B.秦观C.晁补之4.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5.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诏求山林间有德行、文学、识治道者”(《续资治通鉴》)。

时,肃政廉访使臧梦解和陆垕“交章荐其才”,但始终志节不移,诏征不赴。

A.蒋捷B.赵孟頫C.王沂孙6.黄庭坚在所作《<小山词>序》中,称为“四痴”之人。

A.秦观B.晏几道C.姜夔7.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A.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B.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C.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8. 号“梦窗”,平生多与词客、显贵交游。

为南宋后期着名词人,其词于忧念国事、感慨盛衰外,多游冶、酬酢之作,针线绵密,运意婉曲,造句冶炼,音律协和,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之为“词中李商隐”,但不免门径狭窄。

今存《梦窗词甲乙丙丁稿》。

A.周密B.张炎C.吴文英9.《菩萨蛮》:“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这是词中最负盛名的写景佳句,词人以江柳轻烟、孤雁残月这二组意象构置了一幅清寂凄美的画面。

A.韦庄B.冯延巳C.温庭筠10.柳永时代,曾亲撰《劝学篇》,大力宣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干钟粟”的功利主义读书观和人生观,柳永视功名利禄为“名缰利锁,虚费光阴”(《夏云峰》)的思想,在当时确有离经叛道的意味。

A.宋太祖B.宋徽宗C.宋真宗11.身处宋元易代的乱世,精神上压抑苦闷、物质上拮据困顿,老年寄居僧舍、檐下“听雨”的蒋捷,只有到一切皆空的思想中寻求精神依托。

A.儒家B.道家C.佛家12.范成大18岁时,其父范雩去世。

移居昆山荐严寺(吴中名刹),读书十载,取唐《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句,自号“此山居士”。

A.贾岛B.孟郊C.姚合1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整个词意化用唐人《懒起》诗:“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但李清照词的写法更为别致,采用问答形式,一问一答跌宕有致。

A.元稹B.韩偓C.李商隐14. 先生《论苏轼词》认为,苏轼词最可注意的成就在于:“能够极自然地用小词抒写襟抱,把自己平生性格中所禀有的两种不同的特质用世之志意与旷达之襟怀,作了非常完满的结合融汇。

”A.林语堂B.叶嘉莹C.夏承焘15. 《金明馆丛稿二编》云:“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A.王国维B.陈寅恪C.吴宓二、判断题1.词至南唐趋雅了。

A、正确B、错误2.宋代统治者政治上采取偃武修文的策略,上层的崇文风气对文人士大夫阶层影响很大。

宋代士人勤于读书,学识广博、学养深厚,多乐此不疲于一盏黄灯、一杯清茗、一卷书册,浸润在书斋化的生活里。

其浓厚的书卷气发显在外,为一种雅而不俗的精神气质和生活品味。

A、正确B、错误3.隐逸文化包含了抱节守志的人格精神。

A、正确B、错误4.苏轼荣辱迭起一生,亦才情雄放一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表现了他旷达人生的处事态度。

A、正确B、错误5.欧阳修《浪淘沙》:“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从“今年”到“去年”再推想“明年”,一片惜花、惜时、惜别的情深情重曲转写出。

至情之语,一气流贯而沉郁跌宕。

可见:欧阳修的惜时伤逝于疏放中见沉郁,少了晏殊“富贵气”的闲雅。

A、正确B、错误6.陈亮《贺新郎》:“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A、正确B、错误7.稼轩词“以笔代剑”,抒英雄志士之怀,“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A、正确B、错误8.冯延巳的《鹊踏枝》“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伊人独立小桥,任寒风入袖,直到林间月上、路断行人。

我们读到的是主人公内心一种深沉盘郁的孤寂、惆怅之感。

A、正确B、错误9.朱淑真的词多写愁,“一点愁”、“一段愁”,“许多愁”、“满纸愁”,“日日愁”、“百般愁”,愁多、愁深、愁重皆缘于她思佳偶而不得的失意婚姻。

A、正确B、错误10.《珠玉词》所表现的忧衰惜时,是一种具有普泛意义的生命意识和时间哲理。

A、正确B、错误11.南唐词与花间词完全不同。

A、正确B、错误12.你从下面这两句词中读到什么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闺阁女子的慵懒、寂寞,浓艳的胭脂香味。

A、正确B、错误13.你从下面这两句词中读到什么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温庭筠词的“镂金错彩”,“意在闺帏”。

A、正确B、错误14.关于温、韦之辨:温韦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A、正确B、错误15.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温庭筠《菩萨蛮》从这首词中,你读到了什么写闺怨,如春梦迷离的缠绵、低徊和感伤。

A、正确B、错误16.姜夔的《扬州慢》的“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结出物是人非、念乱伤离的一怀哀沉。

其词凄楚之音浸入纸背,尤为冷隽沉郁,有人将之比作鲍照的《芜城赋》。

A、正确B、错误17.“言情”的唐末五代词坛,成了充溢浓艳芬芳的花信时期。

花间词人追步温庭筠词的香软词风,“镂玉雕琼”,“裁花剪叶”来写女性的服饰体态、闺阁器物、庭院景致,来写花间樽前的男欢女爱的艳情。

A、正确B、错误18. 李璟《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一“乍”字突出主观的感受;一“皱”字形象生动,具有画面般的视觉效果,一“乍”一“皱”写出了由静而动的变化过程。

风乍起时,晕皱的不只是一池春水,更是主人公的心境A、正确B、错误19.翻开《白石道人歌曲》,无不使人感到一股高远意趣的清雅之气幽悠而来。

清·刘熙载《艺概》云:“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

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A、正确B、错误20.下面这首欧阳修的《朝中措》,你读到什么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故地送友人而微寓今昔伤逝之感。

()A、正确B、错误21.你从下面这两句词中读到什么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温庭筠词的“镂金错彩”,“意在闺帏”。

A、正确B、错误22.宋南渡词人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如张元干、叶梦得、岳飞、文天祥等,他们共同经历了“靖康之难”的历史大变局,感受着、浸润着那苦难时代特有的精神气候,自觉或不自觉地效学东坡体,开辟了南渡新词风。

A、正确B、错误23.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温庭筠《菩萨蛮》从这首词中,你读到了什么“无力”的是春风、是杨柳,更是庭院闺阁里寂寞相思的伊人。

A、正确B、错误24.关于温、韦之辨:温词“淡妆”美,韦词“严妆”美。

A、正确B、错误25.自李煜《虞美人》唱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后世词人多以春水喻愁,如: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但皆不及李煜的“一江春水”语出自然,意境深广。

A、正确B、错误26.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着》云:“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

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飞卿,严妆也。

端己,淡妆也。

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可见在晚唐五代着名的三位词人中,对温庭筠的评价最高。

A、正确B、错误27.李煜的后期词,字字从血泪中泣出。

A、正确B、错误28.关于李煜,清沈雄《南唐杂咏》有一叹:“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是说:李煜做个才子那真是风华绝代,可惜薄命做了君主,落个国破身囚的悲惨结局。

A、正确B、错误29.李煜面对颓危的南唐国势,又无治国安邦之才,如果没有沦为阶下囚的剧变,他就只是一个苟安享乐的庸君,而恰恰是国破身囚这一人生悲剧成就了他的词。

这便是清郭麐《古今词话》所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A、正确B、错误30.李煜《子夜歌》云:“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销魂”,指极度的痛苦,使人魂魄消散。

这一句揭示了李煜特禀的极为敏锐而多情善感的心理气质。

A、正确B、错误31.李煜《清平乐》云:“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在多愁善感的人耳里,哪怕是一枝梧桐树叶所引发的秋声,也能产生“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无穷大之心理效果!A、正确B、错误32.李煜《乌夜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叶嘉莹《唐宋词简释》评曰:“以水之必然长东,喻人生必然长恨,语最深刻。

“自是”二字,尤能揭出人生苦闷之意蕴。

……以重笔收束,沉哀入骨。

”A、正确B、错误33.李煜在位期间,宋朝统一南北、削平割据已到了最后阶段,南唐风雨飘摇,有必亡之势。

他前期已有忧患之思,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南唐世家》记载:“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A、正确B、错误34.宋室南渡之后,清真词仍然深受歌姬喜爱,广为传唱,一直风靡整个南宋时期。

宋末着名词人吴文英在《惜黄花慢》词序中云:“次吴江小泊,夜饮僧窗惜别,邦人赵簿携小伎侑尊,连歌数阕,皆清真词。

”伎:歌舞妓。

A、正确B、错误35.柳永历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

一生宦游不定,足迹遍及安徽庐州、湖北荆州、江苏溧水、山西隆德、河北真定等地,大部分时间在羁旅行役中度过。

A、正确B、错误36.北宋末词坛的坛主当推姜夔。

其工诗文,善书法,但皆为词名所掩,今有《片玉词》,又名《清真集》。

其词在当时及后世均享誉甚高,宋沈义父《乐府指迷》称其词“冠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