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七年级文言文实词汇总,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word版)七年级文言文实词

(word版)七年级文言文实词

七年级文言文实词总汇一、通假字:1、不亦说乎 ?〈论语〉十二那么? ——2、诲女知之乎?〈论语〉十二那么? ——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二那么? ——4、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5、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7、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

8、对镜帖花环?木兰诗?——9、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10、满坐寂然?口技?——11、止有剩骨?狼?——二、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2、传不习乎?传: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4、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异:5、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奇:宾客:6、父利其然也。

利:7、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8、愿为市鞍马。

市:9、妇抚儿乳。

乳:10、不能名其一处。

名:11、恐前后收其敌。

敌:12、其一犬坐于前。

犬:13、一狼洞其中。

洞: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1三、古今异字:(1)默而识之(?论语?十二那么)识:〔古义:。

今义:〕(2)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

今义:〕(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

今义:〕(4)虽人有百手〔口技?〕虽:〔古:。

今义:〕(5)两股战战〔?口技?〕股:〔古义:。

今义:〕(6)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文理:古:。

今:〕(7)双兔傍地走〔?木兰诗?〕走:〔古义:。

今义:〕(8)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闻:〔古义:。

今义:〕(9)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是:〔古义:。

今义:〕四、一词多义初中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七年级上册〕词义项例句〔标明出处〕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有期?〕温故而知新〔?论语?〕期度已失期〔?陈涉世家?〕故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思而不学那么殆〔?论语?〕行殆三人行〔?论语?〕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隆中对?〕学而不思那么罔〔?论语?〕即公大兄无奕女〔?咏雪?〕罔即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即书诗四句〔?伤仲永?〕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委而去之〞?陈太丘与有期?去温故而知新〔?论语?〕日中去人近?两小儿辩日?知知之为知之〔?论语?〕未假设柳絮因风起〔?咏雪?〕假设是知也〔?论语?〕孰假设孤?孙权劝学?。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重点实词整理(部编版七年级)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重点实词整理(部编版七年级)

《观沧海》曹操1. 东临.碣石:到达,登上。

2. 水何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3. 山岛竦峙..:耸立。

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4. 幸甚至哉:幸运的很,好极了。

幸,幸运。

至,达到极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 夕阳西.下:名词作状语,向西。

2. 断肠..: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

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人在天涯《咏雪》《世说新语》刘义庆1. 与儿女..讲论文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2. 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3. 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

拟,相比。

4.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不及。

因,趁、乘。

《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刘义庆1. 期日中:约定在正午时分。

期,名词作动词,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2. 太丘舍去..:舍,舍弃。

去,离开。

3. 去后乃至..:乃,才。

至,到。

4. 尊君在不.: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5. 相.委而去: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这里指“我”。

委,舍弃。

去,离开。

6. 友人惭: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惭愧。

7. 下车引之:拉,牵拉。

8.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论语》十二章1. 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习,温习。

2. 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3.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

3. 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省,反省、自我检查。

4. 为人谋而不忠乎:谋,谋划事情。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5.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6. 传不习乎: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7.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8. 三十而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9. 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

10.五十而知天命:上天的意旨。

命,命令。

11.不逾矩:逾,越过。

矩,法度。

12.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新,形容词作名词,指新的理解和体会。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汇总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汇总(意义限初中课文涉及)七上:1、期:约定。

——XXX与友期行。

2、舍:(1)舍弃、丢下;——便舍船。

(2)房屋。

——屋舍俨然。

3、去:(1)离开;——去国怀乡。

(2)距离;——西蜀之去南海。

(3)消除。

——杀三虫,去死肌。

4、戏:(1)玩耍;——元方门外戏。

(2)开玩笑——5、委:(1)舍弃;——相委而去(2)委托——6、引:(1)拉、牵拉;——下车引之(2)延长;——属引凄异(3)引导;(4)吸引。

7、顾:(1)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2)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8、说:通“悦”,高兴——不亦说乎9、愠:生气、恼怒——人不知而不愠10、省:反省、自我检查——吾日三省乎已。

11、逾:越过。

——不逾矩。

12、故:(1)旧的,以前的;——温故而知新(2)(的)缘故原由;——公问其故(一般在句末)(3)特意、故意;——XXX故使人问之(4)所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般在句首)13、矩:(1)端方;(2)法式——不逾矩14、殆:疑惑——思而不学则殆。

15、堪:(1)能忍耐;——人不堪其忧(2)能胜任——16、广:(1)增加、增长;——非学无以广才(2)扩大、扩充——请广于君17、庐:房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8、慢:懈怠——淫慢则不能励精19、励:振奋——淫慢则不能励精20、并:一起。

——并怡然自乐21、敌:(1)进犯;——恐前后受其敌(2)敌人——盖以诱敌《狼》(3)势力、位置相当。

译为:匹敌、相当。

——出则无敌国内乱者22、意:(1)神情;——目似瞑,意暇甚(2)想要、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意思、心意。

——鸣之不能通其意。

(4)意趣、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5)意志——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3、股:大腿。

——屠自后断其股。

24、几何:几何。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七下:1、但:只、仅仅——无他,但手熟耳2、治:(1)研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2)治理3、过:(1)经过;——及鲁肃过寻阳(2)拜访、造访;——过故人庄(3)错误、过错。

初中文言文实词120个

初中文言文实词120个

初中必背文言文实词(初中语文学习而言,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也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

)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4.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7.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8.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⑤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0.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11.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2.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13.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4.次:①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5.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6.得:①能够(二者不可得兼)②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③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7.等:①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②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18.敌:①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②敌人(盖以诱敌)19.吊:①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②慰问(人皆吊之)20.度:①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②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21.端:①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②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22.恶:①怎么(恶能无纪)②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23.发:①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②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③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④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⑤开放(野芳发而幽香)⑥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⑦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4.凡:①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②总共(凡三往)25.方:①见方(方七百里)②长方形(方以长)③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26.分:fēn ①划分,分开。

初中语文部编版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古诗文课内篇)

初中语文部编版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汇总(古诗文课内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十二章》)
美丽的
好鸟相鸣
(《与朱元思书》)
好的
君子好逑
(《关雎》)

呼吼
阴风怒号
(《岳阳楼记》)
取别号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河流
山门圮于河
(《河中石兽》)
黄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愚公移山》)

遗憾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怨恨
恨别鸟惊心
(《春望》)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停止
蝉则千转不穷
(《与朱元思书》)
穷尽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愚公移山》)
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

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穷冬烈风
(《送东阳马生序》)

跑,疾走
尝趋百里外
(《送东阳马生序》)

离开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狼径去
(《狼》)
旦辞黄河去
(《木兰诗》)
睨之久而不去
(《卖油翁》)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河中石兽》)
成礼而去
(《周亚夫军细柳》)
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停数日,辞去
(《桃花源记》)
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醉翁亭记》)
消失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诫子书》)

进入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义
例句
出处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实词归纳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实词归纳
远远地

念无与为乐者
跟,同
相与步于中庭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欣赏,领悟

皆若空游无所依
游动
同游者
游览

一碧万顷
一片
上下一百
全都
一鼓作气
第一次

朝晖夕阴
阴暗
佳木秀而繁阴
树荫
树林阴翳
阴影

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温故而知新
懂得,得到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假如

至于夏水襄陵
与于连用,表另提一事
色愈恭,礼愈至
周到
...原因

政通人和
顺利
北通巫峡
通向
初极狭,才通人
使...通过
鸣之不能通其意
通晓
中通外直
贯通

闻寡人之耳者
使...听到
村中闻有此人
听说
一一为具言所闻
知道的情况
卒获有所闻
收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给予
深追先帝遗诏
遗留

学学半
同敩,教导
学学半
学习

寻向所志
寻觅,探求
寻病终
随即,不久

恐托付不效
奏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职业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抵充,相抵
木兰当户织。
对着,面对

遂与外人间隔。
隔开
又何间焉?
参与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中间
予观夫巴陵胜状。
观赏
但坐观罗敷

七年级文言文实词汇总.docx

七年级文言文实词汇总.docx

七年级文言文实词汇总隶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属于、附属直辖市是直接隶属国务院的市(同上)收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聚、团结鸣金收兵:收拢、聚拢(同上)秋收冬藏:收获收支平衡:收入行收兵,比至陈:收容宾客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名词用作动词乞或以钱币乞之:求取、讨要乞哀告怜、乞浆得酒:乞讨、求取(与上同)扳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拉扳道、扳手、扳机:转动(通假字与此肯定不同)称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合适(音chèn)称心如意:相当、符合(与上同)称体裁衣:适合(与上同)众人泯然众人矣:常人、普通人(今义为大家,不同)受受之天:承受(由接受引申而来)受宠若惊:接受(与上同)贤贤于材人远矣:胜过、超过、甚于选贤举能: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名词(古汉语的用法)(与上不同)贤妻良母:贤惠、有德行的,形容词(现代汉语的用法)(可以认为与上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人受于人:后天的教育(与今天一般意义上的“人”不同)忆问女何所忆:思念、回想(古今相同)忆苦思甜:思念、回想(与上同)为愿为市鞍马:为此孰为汝多知乎:认为、以为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做,句中意为雕刻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市愿为市鞍马:买,动词市无二价:做买卖、交易(可认为与上同)东市买骏马:街市、市场,名词市井小人:市场,名词(与上同)旦旦辞爷娘去:早晨、天明,与“暮”相对通宵达旦:早晨(与上同)戎机万里赴戎机:战争(今已不用)度关山度若飞:过、渡过、越过欢度春节、光阴虚度、虚度年华:过(同上)一年一度、再度申明:量词,次度又失期:估计、推测(音duó)朔朔气传金柝:北方、北(通常用这个意义,如朔风、朔方)转策勋十二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声郭出郭相扶将:外城(内为城,城外为郭)七里之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同上)著著我旧时裳:穿、戴(音zhuó,也写作“着”)帖对镜帖花黄:通“贴”扑朔雄兔脚扑朔:动弹迷离雌兔眼迷离:眯着眼成语“扑朔迷离”的出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

七年级文言实词整理

七年级文言实词整理

七年级文言实词整理(第一学期)马淮北1.生:仲永生.(生长、成长)五年(王安石《伤仲永》七年级第一学期)2.具:未尝识书具.(工具)(王安石《伤仲永》七年级第一学期)3.求:忽啼求(要)之(王安石《伤仲永》七年级第一学期)4.异:父异(对.....感到惊奇)焉(王安石《伤仲永》七年级第一学期)5.为:并自为(署上、写上)其名(王安石《伤仲永》七年级第一学期)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作为)意(王安石《伤仲永》七年级第一学期)作:自是指物作(写)诗立就(王安石《伤仲永》七年级第一学期)6.观:其文理皆有可观(欣赏、观赏)者(王安石《伤仲永》七年级第一学期)7.使:不使(让)学(王安石《伤仲永》七年级第一学期)8.从:从(跟随)先人还家(王安石《伤仲永》)9.还:从先人还(回)家(王安石《伤仲永》七年级第一学期)还(回来)自杨州10.见:于舅家见(见到)之(王安石《伤仲永》七年级第一学期)11.少:周处年少(年轻)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七年级第一学期)12.强:凶强(强悍)侠气(刘义庆《世说新语》七年级第一学期)13.为:为(认为)乡里所患(刘义庆《世说新语》七年级第一学期)14.说:或说(说服、劝说)处杀虎斩蛟(刘义庆《世说新语》七年级第一学期)15.实:实(其实、实际上)冀三横唯余其一(刘义庆《世说新语》七年级第一学期)16.行:行(游)数十里,处与之俱(刘义庆《世说新语》七年级第一学期)17..更:乡里皆谓已死,更(互相、轮流)相庆(刘义庆《世说新语》七年级第一学期)18.知:始知(知道)为人情所患(刘义庆《世说新语》七年级第一学期)19.寻:乃入吴寻(寻找)二陆(刘义庆《世说新语》七年级第一学期)20.见:平原不在,正见(见到)清河(刘义庆《世说新语》七年级第一学期)21.具:具(全部)以情告(刘义庆《世说新语》七年级第一学期)22坐:侧坐(坐在)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七年级第一学期)23.为:莫为(因为)轻阴便拟归(张旭《山中留客》七年级第一学期)24.尽:不尽(穷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七年级第一学期)25.听:听(听到)妇前致辞(杜甫《石壕吏》七年级第一学期)26.更:室中更(根本)无人(杜甫《石壕吏》七年级第一学期)27.使.:向使(假如)当初身便死,一身真伪复谁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宾客意少舒:伸展、松弛 舒筋活血、舒眉展眼:伸展、展开(与上同) 舒缓:缓慢 曳 曳屋许许声:拉 弃甲曳兵:拖、拉、牵引(与上同) 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莫名其妙、不可名状:说出(与上同) 名落孙山、名列榜首:名字 名不虚传、名副其实:名声、名誉 名山大川:出名的、有名声的 一文不名:占有 奋 奋袖出臂:扬起、举起 奋臂高呼、奋笔疾书:举起、摇动(与上同) 奋不顾身、奋起直追、奋勇当先:振作、鼓起劲来、奋勇、发奋 股 两股战战:大腿 悬梁刺股、股肱之臣:大腿 (辨析:古汉语中,“股”是大腿,“胫”是小腿,“腿”是后来出现的字,是大腿和小腿的总称。) 几 几欲先走:几乎、差一点儿(音 jī) 以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以为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以为(同上) 固以怪之矣:同“已”,已经 以德报怨、以礼相待:用 汤 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5
媵人持汤沃灌:热水 赴汤蹈火、扬汤止沸:热水 汝 孰为汝多知乎:你,第二人称代词 吾与汝毕力平险:你们,第二人称代词(与上同) 止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通“只”,仅仅 止增笑耳:只、只不过(与上同) 非悟桐不止:栖息 高山仰止:语气词 学无止境:停止 缀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缀字成文:组合字句篇章,由连接引申而来(可以认为与上同) 点缀:装饰 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跟从 从流飘荡:顺、随(可以认为与上同) 溯洄从之:跟随,句中意为追寻(同上) 从心所欲、力不从心:随、顺(同上) 从民欲也:顺(同上) 并 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并行不悖、并驾齐驱、并肩战斗、并网发电:一起(与上同) (准确解释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 故 两狼之并驱如故:旧、原来 温故而知新:旧、原来(与“新”相对)(可以认为与上同) 故态复萌、故地重游、故伎重演:旧,与新相对(同上) 既克,公问其故:原因心领神会:理解、懂得 会挽雕弓如满月:定将、必然、一定 长风破浪会有时:必然、一定(同上) 施 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施加压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加、施加 施展才华:施展、施行、实行 屏障 施八尺屏障:屏风、围帐等用来挡住视线的东西 燕山是北京的天然屏障:用的是比喻义(与上同) 坐 满坐寂然:通“座”(这个意义后来直接写成“座”)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因为 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 坐盗:因犯……罪或错误 抚 妇抚儿乳:抚摸、安慰 抚今追昔:抚摩、接触(可认为与上同) 乳 妇抚儿乳:喂奶,动词(注意是动词) 乳臭未干:名词 毕 众妙毕备:全、都 原形毕露:全部、都(与上同) 毕其功于一役、毕业典礼:完成 少 宾客意少舒:稍微(音 shāo) 少安毋躁:稍微、略微(与上同) 少见多怪:与“多”相对 陈涉少时:少年、青年(音 shào) 少男少女、少年老成、少壮不努力:少年(同上) 舒
七年级文言文实词汇总 隶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属于、附属
直辖市是直接隶属国务院的市(同上) 收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聚、团结
鸣金收兵:收拢、聚拢(同上) 秋收冬藏:收获 收支平衡:收入 行收兵,比至陈:收容 宾客 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名词用作动词 乞 或以钱币乞之:求取、讨要 乞哀告怜、乞浆得酒:乞讨、求取(与上同) 扳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拉 扳道、扳手、扳机:转动(通假字与此肯定不同) 称 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合适(音 chèn) 称心如意:相当、符合(与上同) 称体裁衣:适合(与上同) 众人 泯然众人矣:常人、普通人(今义为大家,不同) 受 受之天:承受(由接受引申而来) 受宠若惊:接受(与上同) 贤 贤于材人远矣:胜过、超过、甚于 选贤举能: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名词(古汉语的用法)(与上不同) 贤妻良母:贤惠、有德行的,形容词(现代汉语的用法)(可以认为与上同,具体情况具 体分析) 人 受于人:后天的教育(与今天一般意义上的“人”不同) 忆 问女何所忆:思念、回想(古今相同) 忆苦思甜:思念、回想(与上同) 为 愿为市鞍马:为此 孰为汝多知乎:认为、以为 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做,句中意为雕刻 或异二者之为:句中意为心理活动、心情
1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市 愿为市鞍马:买,动词
市无二价:做买卖、交易(可认为与上同) 东市买骏马:街市、市场,名词 市井小人:市场,名词(与上同) 旦 旦辞爷娘去:早晨、天明,与“暮”相对 通宵达旦:早晨(与上同) 戎机 万里赴戎机:战争(今已不用) 度 关山度若飞:过、渡过、越过 欢度春节、光阴虚度、虚度年华:过(同上) 一年一度、再度申明:量词,次 度又失期:估计、推测(音 duó) 朔 朔气传金柝:北方、北(通常用这个意义,如朔风、朔方) 转 策勋十二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声 郭 出郭相扶将:外城(内为城,城外为郭) 七里之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同上) 著 著我旧时裳:穿、戴(音 zhuó,也写作“着”) 帖 对镜帖花黄:通“贴” 扑朔 雄兔脚扑朔:动弹 迷离 雌兔眼迷离:眯着眼 成语“扑朔迷离”的出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 卿 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推辞、不接受 不辞劳苦、辞谢:推辞(与上同) 停数日,辞去:告辞、告别 辞旧迎新:辞别(同上) 未尝到稍降辞色:言辞、说的话 义正辞严:言辞(同上) 务 蒙辞以军中多务:事务、事情
2
除恶务尽:务必、必须 好高务远:从事、致力 孤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 孤不度德量力:古代王侯的自称 博士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博士(今义):学问最高的一级 涉猎 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古今同义) 见 见往事耳:了解
才美不外见:通“现”,显露 胡不见我于王:通“现”,引见(同上)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现”,显现(同上) (上古没有“现”字,凡“出现”的意思都写作“见”,读 xiàn。) 往事 见往事耳:历史(古今同义) 及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 及日中则如盘盂:到、至(同上) 及其日中如探汤:到、至(同上) 能力所及、由表及里:达到(可认为与上同) 及时行乐:赶上、趁着 过犹不及、不及汪伦送我情:如、比得上 过 及鲁肃过寻阳:到、记、探望 过犹不及、过期作废、大喜过望:超过 过眼烟云、过河拆桥:经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错,名词 人恒过,然后能改:犯过错,动词 更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重新、另外、另 更上一层楼:再(引申义)(可认为与上同) 夜静更深:夜里的计时单位(音 gēng) 会 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恰逢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与上同) (在这个意义上“会”与“适”同义,甚至可以二字连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