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七年级上册文言实词汇总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完整word版)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1.爱,ài动词①爱护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④吝惜,舍不得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⑤珍惜,爱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⑥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2)动词①安身,奉养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已经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副词,怎么,哪里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4)疑问代词,哪里,什么地方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3.被,读音一:bèi(1)名词,被子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2020届中考145个文言实词和6个虚词(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20届中考145个文言实词和6个虚词(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9年中考
145个文言实词


例词
词义
例句
出处
1

①并列,靠近
②及,等到(……得时候)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核舟记(七上)
王顾左右而言他
2

① 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目光短浅
蜀之鄙有二僧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为学(六上,非考试篇目)
曹刿论战(八上)
④自,由
无从致书以观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送东阳马生序
小石潭记
乃大惊,问所从来
桃花源记
8

①到达
②得志,显贵
③有道德,有学问
④通顺,通畅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不求闻达于诸侯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辞甚畅达
愚公移山(七上)出师表(九下) 送东阳马生序
(九下)(非考试篇目
送东阳马生序
(九下)(非考试篇目)
①在(某时、某处)
以至仁伐至不仁
小石潭记(七上)
曹刿论战(八上)孔孟论学(八下)
14

①侵害,危害
②触犯,违犯
并皆暴犯百姓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周处(七上)
出师表
15

①方圆,周围
②区域,地方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愚公移山
邹忌讽齐王纳谏公输(八上) 出师表

王顾左右而言他出师表
为学
22

①自信看,看
(观赏)
②景象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传一乡秀才观之 启窗而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01《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 2.期行:相约同行3.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时:当时7.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集录(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集录(可编辑修改word版)

《陈涉世家》

等同、一样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
战胜
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打败
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秋季
长风万龙送秋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好 旦 旦日 属
同“悦”,高兴,愉快 谈论
讲,解释 传说
爱好,喜欢 美丽的 正好 早晨 第二天
动词,连接 类似
原文语句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 徐喷以烟 或凭或立,不一状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缀行甚远
屠大窘 恐前后受敌 场主积薪其中 弛担持刀 目似瞑,意暇甚 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 乃悟前狼假寐 狼亦黯矣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国内
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国外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茂盛的样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
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记》
取名,命名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
昏暗
云归而岩穴暝
《醉翁亭记》
香花
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
茂盛、繁茂
字词 习 愠 罔 殆 善 徐 凭 期 将 缀 窘 敌 薪 弛 瞑 暇 隧 悟 寐 黠
扑朔 迷离 缤纷 阡陌 黄发 垂髫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集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统编-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统编-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月考必备!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word完整版)七年级文言文实词汇总,文档.docx

(word完整版)七年级文言文实词汇总,文档.docx

七年级文言文实词汇总隶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属于、附属直辖市是直接隶属国务院的市(同上)收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聚、团结鸣金收兵:收拢、聚拢(同上)秋收冬藏:收获收支平衡:收入行收兵,比至陈:收容宾客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名词用作动词乞或以钱币乞之:求取、讨要乞哀告怜、乞浆得酒:乞讨、求取(与上同)扳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拉扳道、扳手、扳机:转动(通假字与此肯定不同)称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合适(音chèn)称心如意:相当、符合(与上同)称体裁衣:适合(与上同)众人泯然众人矣:常人、普通人(今义为大家,不同)受受之天:承受(由接受引申而来)受宠若惊:接受(与上同)贤贤于材人远矣:胜过、超过、甚于选贤举能: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名词(古汉语的用法)(与上不同)贤妻良母:贤惠、有德行的,形容词(现代汉语的用法)(可以认为与上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人受于人:后天的教育(与今天一般意义上的“人”不同)忆问女何所忆:思念、回想(古今相同)忆苦思甜:思念、回想(与上同)为愿为市鞍马:为此孰为汝多知乎:认为、以为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做,句中意为雕刻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市愿为市鞍马:买,动词市无二价:做买卖、交易(可认为与上同)东市买骏马:街市、市场,名词市井小人:市场,名词(与上同)旦旦辞爷娘去:早晨、天明,与“暮”相对通宵达旦:早晨(与上同)戎机万里赴戎机:战争(今已不用)度关山度若飞:过、渡过、越过欢度春节、光阴虚度、虚度年华:过(同上)一年一度、再度申明:量词,次度又失期:估计、推测(音duó)朔朔气传金柝:北方、北(通常用这个意义,如朔风、朔方)转策勋十二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声郭出郭相扶将:外城(内为城,城外为郭)七里之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同上)著著我旧时裳:穿、戴(音zhuó,也写作“着”)帖对镜帖花黄:通“贴”扑朔雄兔脚扑朔:动弹迷离雌兔眼迷离:眯着眼成语“扑朔迷离”的出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

初中文言文实词一览表非常有用(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初中文言文实词一览表非常有用(可编辑修改word版)
形容词作名词
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
所以
关联词
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孟子》
旧、老
形容词
故人具鸡黍
《过故人庄》
旧,原来的样子
名词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蒲松龄

击鼓
名词作动词
一鼓作气
《左传》(《曹刿论战》)
字/词
意思/用法
词性
例句
出处
打鼓
名词活用为动词
箫鼓追随春社近
《游ft西村》

第二次
数量词
名词作动词
“宾客其父”
《伤仲永》

以……为利
意动
“父利其然”
《伤仲永》
风烟
在风烟中
名词作状语
“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箕畚
用箕畚
名词作状语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ft》

跳着
动词作状语
“跳往助之”
《愚公移ft》

用尽
形容词作动词
“吾与汝毕力平险”
《愚公移ft》
全、都
形容词
群响毕绝
《口技》
《闲情记趣》沈复
间或、偶然
副词
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
肉食者
居高位,得厚禄的人
名词
肉食者谋之
《左传》(《曹刿论战》)
牺牲
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名词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左传》(《曹刿论战》)

为人所信服
动词
小信未孚
《左传》(《曹刿论战》)

真诚、诚实
形容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文言实词汇总一、重点实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俄而
..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
3.公欣然
..曰( 高兴的样子)
4.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5.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大体;拟,相比)
6.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7.太丘舍去
..( 丢下(他)而离开)
8.门外戏.( 玩耍)
9.相委.而去.( 委,舍弃;去,离开)
10.下车引.之( 拉,牵拉)
11.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12.学而时.习之( 按时)
13.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14.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恼怒)
15.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省,自我检查、反省)
1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诚信)
17.传.不习乎( 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8.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识)
19.学而不思则罔.( 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
20.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
21.静以修身
..( 个人的品德修养)
22.俭以养德
..( 培养品德)
23.非宁静
..(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无以致远
24.非学无以广才
..( 增长才干)
25.非志无以成.学( 达成,成就)
26.淫慢
..则不能励精( 放纵懈怠)
27.意与日去.( 消失,逝去)
28.险躁
..则不能治性( 轻薄浮躁)
29.多不接世
..( 接触社会)
30.将复何及.( 来得及)
31.一狼径.去( 径直)
32.屠暴.起( 突然)
33.缀.行甚远( 连接、紧跟)
34.屠自后断其股.( 大腿)
35.苫蔽
..成丘( 覆盖、遮盖)
36.目似瞑.( 闭上眼睛)
37.狼亦黠.矣( 狡猾)
38.眈眈
..相向( 注视的样子)
39.一狼仍从.( 跟从)
40.屠大窘.( 处境困迫,为难)
41.顾.野有麦场( 看,视)
42.积薪.其中( 柴草)
43.又数刀毙.之( 杀死)
44.一狼洞.其中( 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45.止露尻.尾( 屁股)
46.乃悟前狼假寐
..( 假装睡觉)
47.止.有剩骨( 仅,只)
48.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一起;故,原来的) 49.恐前后受其敌.( 这里指攻击)
50.弛.担持.刀( 弛,解除,卸下;持,拿起)
51.有人忧天地崩坠
..( 倒塌坠落)
52.天果.积气( 果然、果真)
53.只使
..坠( 纵使,即使)
54.充塞四虚
..( 四方)
55.及.其家穿井( 待,等到)
56.国人道.之( 讲述)
二、通假字
1.尊君在不.( 同“否”,读fǒu,相当于“吗”)
2.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其人舍.然大喜( 同“释”,解除、消除)
三、词类活用
1.友人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2.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
3.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天)
4.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用作名词,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5.传.
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 6.饭.
疏食( 名词作动词,吃 ) 7.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 8.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
9.狼不敢前.( 名词作动词,上前 )
10.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作动词,攻击 )
11.一狼洞.其中( 名词作动词,挖洞 )
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 13.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 )
14.苫.蔽成丘( 名词作状语,盖上 )
15.一屠.晚归( 动词作名词,屠户 )
16.一屠晚.归( 名词作状语,傍晚 )
17.弛.担持刀( 形容词作动词,解除,卸下 )
四、一词多义
1.日⎩⎪⎨⎪⎧日.中不至( 太阳 )
寒雪日.内集( 天 )
2.为⎩⎪⎨⎪⎧可以为.师矣( 当、做 )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 )
3.知⎩⎪⎨⎪⎧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
温故而知.新( 懂得 )
4.学⎩⎪⎨⎪⎧非学.无以广才( 学习 )
非志无以成学.( 学业、成就 )
5.止⎩⎪⎨⎪⎧止.有剩骨( 仅,只 )
一狼得骨止.( 停止 )
6.意⎩⎪⎨⎪⎧意.暇甚( 神情、态度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图 )
7.敌⎩⎪⎨⎪⎧恐前后受其敌.( 攻击 )
盖以诱敌.( 敌人 )
8.前⎩⎪⎨⎪⎧恐前.后受其敌( 前面 )
狼不敢前.( 上前 )
9.积薪⎩⎪⎨⎪⎧场主积薪..其中( 堆积柴草 )
转视积薪..后( 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五、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__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__
今义:__指子女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
..
古义:__文章的义理__ 今义:__文章的意思__ 3.去.后乃至
古义:__离开__ 今义:__到、往__
4.相委.而去
古义:__舍弃__ 今义:__委屈、委托__
5.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__回头看__ 今义:__照顾__
6.与人期.行
古义:__约定__ 今义:__日期__
7.下车引.之
古义:__拉,牵拉__ 今义:__引用__
8.不亦君子
..乎
古义:__有才德的人__
今义:__泛指品德高尚的人__
9.可以
..为师矣
古义:__可以凭借__ 今义:__可能、许可__ 10.饭疏.食,饮水
古义:__粗劣__ 今义:__疏通、疏散__ 11.饭疏食,饮水.
古义:__冷水__
今义:__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__
12.匹夫
..不可夺志也
古义:__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__
今义:__无学识、无智谋的人__
13.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__多次__ 今义:__数词,三__
14.非宁静
..无以致远
古义:__精力集中__ 今义:__安静、不嘈杂__ 15.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__轻薄__ 今义:__危险、不安全__ 16.淫慢.则不能励精
古义:__懈怠__ 今义:__速度缓慢__
17.少.时
古义:__稍微__ 今义:__数量小__
18.禽兽之变诈几何
..哉
古义:__多少__ 今义:__几何学的简称__
19.止增笑耳.
古义:__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__ 今义:__耳朵__
20.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__大腿__ 今义:__屁股__
21.身亡所寄.
古义:__依附,依托__ 今义:__寄托__
22.因往晓.之
古义:__告知,开导__ 今义:__知道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