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天气与天气预报

合集下载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5.1 天气与天气预报(课件)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5.1 天气与天气预报(课件)

纽约 多云,最高气温 4°C,最低气温零下2°C
巴黎 阴,最高气温 14°C,最低气温5°C
东京 晴,最高气温16°C, 最低气温11°C
悉尼 雷雨,最高气温30°C, 最低气温20°C
三、气候
气候
Climate 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终年炎热
终年寒冷
气候具有相对稳定性
四季分明
三、气候
天气 气候
阴转雨加雪
地点 降水
气温 ﹣1°C---15 °C
最高气温15°C 最低气温零下1°C
模板:时间、地点+阴晴、降水状况+最高、最低气温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试以天气预报员的身份,模拟播报这些城市的天气状况。
莫斯科 降雪,最高气温3°C,
最低气温零下1°C
北京 小雨,最高气温9°C,
最低气温6°C
一、天气
天气
Weather
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云开云散
气温变化
降雨降雪
一、天气
思考:我们可以怎样描述天气状况呢?
阴晴雨雪
气温高低
风力大小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我们通常会通过天气预报来了解一日或近期的天气情况。 天气预报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所作的预报。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卫星云图等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 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或最低)、阴晴、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 度、风力大小,空气能见度等。
绿色表示 陆地
蓝色表示 海洋
白色表示云区。 不同地区,云 的颜色越白, 表示云层越厚。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在天气预报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许多天气符号,这些天气 符号分别代表达了什么意义呢?

初中地理七上4第1节天气和天气预报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初中地理七上4第1节天气和天气预报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2 级,二道风尾,风力是 4 级,一种风旗体现 8 级。
级。每个风级体现下列:
【典例 3】2011 年 8 月 12 日至 8 月 23 日,第 26 届世界大 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举办。深圳 8 月 12 日的天气是小雨,它
的天气符号是( )
【思维点拨】本题重要考察惯用的天气预报符号。A 项符 号体现晴,B 项符号体现多云,C 项符号体现小雨,D 项符号表 示阴。
天气预报符号
公布。天气预报图上有特定的______________。
一、天气与生活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天气
气候
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
概念
状况
状况
时间 变化快、周期短
变化慢、周期长
稳定性 时刻在变化,很不稳定 一般变化不大,比较稳定
联系 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答案】C
南方的春天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南方的初春,经常是上午
还是灰蒙蒙的,中午前后却是艳阳高照,黄昏时分又风云突变,
随着着滚滚惊雷,接着下起了雷阵雨。南方的春每天气多变,
较强冷、暖空气经常影响南方,一天中降温幅度经常可达 7℃~ 多变的天气使人们穿衣颇费脑筋。初春的凌晨,南方的气
9℃左右。 温普通较低,常出现阴沉天气,不少人仍穿着厚厚的毛衣和外
套。到了下午,暖暖的阳光照在脸上,气温急剧上升,最高气
温蹿至 20℃多,昼夜温差十几度,加上空气中湿度较大,外出 的市民、游客感到特别闷热,不少人将毛衣、外套拎在手上, 或扎在腰间。
忽然回暖的天气往往是冷空气到来的先兆。春天常有北方
的冷空气与南方的暖湿气流激烈交锋后,形成的雷阵雨天气。
较强冷空气常使南方刮较强的偏北风,水面上的风力还会大一

2019秋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四章 第一节 天气和天气预报(共23张PPT)

2019秋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四章 第一节  天气和天气预报(共23张PPT)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天气和天气预报
学习目标
1. 能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并能准确运用。 2. 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课前预习
一、天气与生活 1. 天气是一个地方____短______时段内的冷暖、风雨、干 湿、阴晴等大气状态。 2. 气候是某一地区___多__年_____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 状态。 二、天气预报 3. 在卫星云图中,蓝色代表___海__洋_____,绿色代表 ___陆__地_____,白色代表___云__区_____,云的颜色越白,云 层越厚,降水的概率越____大______。
沿海登陆。当时的卫星云图上,台山上空为 ( D )
A. 绿色 B. 黄色 C. 蓝色 D. 白色
8. 当气象台发布如图4-1-1所示天气预警信号后,你将
做的准备是
(A)
A. 多穿御寒衣服
B. 带好雨伞预防冰雹
C. 带好防雨用具
D. 减少御寒衣物
9. 根据玲玲在手机上看到的天气预报图(如图4-1-2所
键词之一,下列不利于该目标达成的是
(B)
A. 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车
B. 下雨时工厂直接排放烟雾
C. 全面供应国六标准的汽柴油
D. 关停产能落后污染较大的工厂
能力提升
16. 读图4-1-4,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北京和上海的天气状况:北京: ____晴______,
17℃~36℃;上海:阴转___多__云_____,20℃~29℃。
13. 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合
适的是
( D)
A. 防治水污染
B. 珍惜每一寸土地
C. 大力发展工业生产 D. 降低空气污染指数

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天气与天气预报》参考课件

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天气与天气预报》参考课件

1 天气和气候 每天当你走出家门,最先感受到的是什么?
天气
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
1 天气和气候
思 如何描述天气状况?天气有何特点? 考
天气状况可以这样描述
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 ,风力小……
突出 特点
短时间
日、夜、午、时
1 天气和气候Leabharlann 晴天降雪沙尘
大雨
1 天气和气候 天气
【例3】下图为南充市2020年6月某五天的天气预报图,其中阴转多云的日期是( )
2 天气预报和常见的天气符号
风向:风吹来的来向 风杆

风尾
西

每一条风尾代表风力2级
南 东北风 6级
旗子 表示 八级风
2 天气预报和常见的天气符号
西北风(7级)
北风(4级)
西风(5级)
西南风(6级)
南风(2级)
东北风(8级) 东风(6级)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质量级别 Ⅱ Ⅱ Ⅱ Ⅰ Ⅰ Ⅱ Ⅰ Ⅱ
空气质量状况 良 良 良 优 优 良 优 良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是:
背诵要点
天气:短_时_间_的_、_多_变_的,时间词语_日_、_夜_、_午_、_时_。如乌云密布、电闪
生活指数预报,如人体舒适度、穿衣指数、紫外线指数、洗车指数等。查阅 相关资料,举例说明这些指数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P85活动④ 图5-5反映了世界主要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信息。试以天气预
报员的身份,模拟播报这些城市的天气状况。
北京小雨, 最高气温 9°C,最低 气温6°C。
【例1】下列常用的天气符号中,表示小雨的是( ) 【例2】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

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和天气预报》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和天气预报》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互评作业,教师点评并进行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天气的概念、天气要素、天气预报原理和制作过程等。
2.强调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增强环保意识。
3.提醒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利用图表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天气要素。如展示气温、降水、湿度等图表,引导学生从中提取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创设互动课堂,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天气现象背后的原因。
4.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究天气预报编制方法。教师可提供气象数据,让学生模拟制作天气预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教师提供一组气象图表和卫星云图,要求学生分析并预测未来三天的天气变化,将分析过程和预测结果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6.学生收集关于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展示自己对气候问题的关注和认识。
7.鼓励学生关注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特点,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地区,了解其气候类型、主要天气现象等,并以图文形式展示该地区的天气特色。
针对教学重难点,具体设想如下:
1.对于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对比分析、举例说明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知识。
2.在天气预报编制原理和方法方面,教师可以分步骤进行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逐步掌握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此外,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了解气象观测和预报的实际工作情况。
5.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案例分析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某次极端天气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五章 世界的气候第一节 天气与天气预报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五章 世界的气候第一节 天气与天气预报

天气与天气预报设计说明本节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课前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熟悉天气预报的内容,根据天气预报图模拟播报天气;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区分天气和气候、读懂卫星云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观看云的不同形态图片,课前搜集天气谚语等活动,认识到云和天气关系密切。

学习目标1.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状况和某地的气候特征。

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2.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

(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3.通过简单的天气图,判断某地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综合思维)4.认识云的基本形态,体会云与天气的关系,学会看云识天气。

(地理实践力)重点难点重点:1.天气和气候的描述。

2.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

难点:模拟播报天气。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古人依靠经验对天气作的预测,往往不够准确,因而会感叹“天有不测风云”;如今依靠卫星、计算机等科技手段,人们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天气变化。

收看天气预报,预知天气变化,有助于我们合理安排生产与生活。

运用对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天气、气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根据1.天气(1)概念: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2)天气状况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等。

(3)突出特点:多变。

2.气候(1)概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

(3)判断下列语言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风和日丽昆明四季如春暴风骤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学生:“昆明四季如春”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属于气候,其他属于天气。

【地理精品教案】第四章 第一节 天气和天气预报

【地理精品教案】第四章 第一节 天气和天气预报
2、在介绍天气和气候的概念时,通过一些古诗词的描述和各种获得天气信息的途径,了解二者的概念;
3、在讲述天气预报的知识时,通过卫星云图的识别,引导学生了解天气预报制作和发布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A、让学生演示播报天气预报;
B、进行天气符号识别的抢答;
C、课后参观和调查当地气象站;
承转过渡
天气和气候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天气预报和探讨气候变化规律,对人类很重要。
一、天气和气候
1、天气
1、让学生演示:今日天气预报
2、提出问题:天气预报传达了那些具体内容?说一说天气的概念?天气具有什么特点?
3、总结:
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
特点:时间短,变化快
4、让学生举例说明天气的特点。
4.在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
A.海洋B.云雨区C.陆地D.草地
5.在天气预报中,污染指数为101~200,表示空气质量状况:
A.优B.中度污染C.轻度污染D.良
八、板书设计
一、天气和气候
1.天气: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
2.气候: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天气平均状况。
二、天气与生活息息相关
3、下雪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害处或不便?暴风雨来临时,我们应该哪些预防工作?
4、大雾、冰雹、雷电有什么害处?
5、恶劣和灾害性天气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总结:
我们知道了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观察天气、努力探究天气变化的秘密,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准确预报天气,是非常重要
思考并举手抢答
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各种天气带来的有利和不利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够主动了解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

第五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与天气预报-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教案

第五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与天气预报-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教案

第一节天气与天气预报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

接着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正确理解、表述、传达天气和气候信息的前提,这为今后学习本章气候知识打下了基础。

实际上,什么叫天气,什么气候,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常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教材接着介绍了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给出了常见的天气符号,电视中常见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图,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教材提供的大气环境监测的阅读资料,既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内容。

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关注,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不久将会像天气变化一样受到最普遍的重视。

本节教材特色之一是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情分析1.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初一学生在小学学习了一些地理知识,再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对天气知识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

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

2.学生学习能力分析①初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

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也逐渐发展。

②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水平方面经过前段的学习,有一定基础。

3.学生学习动力分析初一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

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知识,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掌握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理解天气的变化与日常生产、生活的联系。

4.能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5.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粗略地判断天气的基本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多少说明 空气质量 优劣。
影响因素
自然:风力大小
人为:如燃烧秸秆、 汽车尾气、
工厂烟尘等。
保护大气 人人有责
1、限制乱砍乱伐,植树造林。 2、减少或防止污染物的排放,采用无污染能源
(如太阳能、风力、水力)和低污染能源(如天 然气、沼气、酒精)。 3、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工业生产工艺。 4、限制私家车的出行,提倡公共交通。 5、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治理排放的污染物。
二、天气预报
鱼、蜻蜓、知了、蚂蚁、蜘蛛都能预报天气。 蚂蚁 搬家,将有雨下。 蜻蜓 飞得低,出门带雨衣。 鱼 吐气泡,雨天将来到。 知了 拼命叫,天热气温高。 蜘蛛 结网,久雨必睛。
天气热线:12121
1、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气象卫星拍摄收集大气图像
后台数据处理和分析
最后向公众发布天气预报
气象专家做出判断和预测
卫星云图是由气象卫星摄取的地球大气的图像。
云区
海洋 陆地 云层越厚 降雨
2、常用的天气符号
雷阵雨 大雪 沙尘暴 霜冻 冰雹 雨夹雪
多云转晴
中雨转阴
小雨转大雨
雾 沙尘暴
中雪 大雨
3、读懂“风言风语”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风力:风的强弱,共分
画有风尾的一方。
为13级。级数越
大,风力越强。
北风 6级
②多云转晴( 天气) ④四季如春( 气候)
⑤冬冷夏热( 气候 ) ⑥终年炎热( 气候)
⑦明天最高气温12℃,并伴有沙尘。( 天气)
课本P54活动.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天(气⁄气候)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天气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天气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气候 )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天气和天气预报
你能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吗?
一、天气与气候
1、概念 干湿 阴晴
短时段 多年
冷暖 风雨
பைடு நூலகம்2、区别
区别 天气 气候
时间 短 长
空间范围 小 大
稳定性 多变 稳定
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结和概括。
判断哪些是描述天气?哪些是描述气候?
①狂风暴雨( 天气 ) ③风和日丽( 天气 )
1、《同步训练》P48-55.
下周一交! 2、识记《地图册》
P25.常用天气符号
风旗:风力8级
东南 风 8 级
北 风 11 级
西风4级 西南风10级 东北风12级
小雨
三、天气与我们息息相关
航天航空
建筑工地
发电部门
旅游
天气
日常生活
交通
农业 军事
四、人类活动与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的高低用污染指数表示。
污染指数越 低 空气质量越好
PM2.5是指大气中 直 径 小于 或 等于 2.5微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