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降钙素
依降钙素治疗骨转移癌骨痛

文章编号 1007-9564(2006)04-0384-02益盖宁治疗骨转移癌骨痛的临床观察014030 内蒙古包头市肿瘤医院 闫志虹 孟令茹关键词 益盖宁;骨转移癌;骨痛中图分类号 R738.1 文献标识码 B 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剧烈的骨痛、功能活动障碍,甚至病理性骨折,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而常规化疗、放疗及一般止痛药物作用有限,尤其是对多发性骨转移疗效差。
我科2003年3月—2004年9月,对发生骨转移癌伴骨痛的33例住院患者采用益盖宁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男21例,女12例,年龄29~73岁,平均54.5岁,其中肺癌13例,乳腺癌7例,肠癌4例,胃癌、肝癌各3例,食管癌、鼻咽癌、卵巢癌各1例。
全部患者均有明确的病理诊断,X线、CT、ECT等影像学结果均提示有骨转移,其中单发骨转移灶6例,多发骨转移灶27例。
1.2 治疗方法 益盖宁20U皮下注射,1次/d,连用7d,随后隔日1次,疗程4周。
1.3 疗效观察指标1.3.1 W HO疼痛分级标准[1] 0级:无疼痛;Ⅰ级(轻度):轻度疼痛,可耐受,不需用药;Ⅱ级(中度):明显疼痛,影响生活与睡眠,需用镇痛药;Ⅲ级(重度):剧烈疼痛,难以忍受,严重干扰生活与睡眠,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和/或被动体位,需用强效镇痛药。
1.3.2 疗效评定方法 完全缓解(CR):治疗后完全无痛;部分缓解(PR):疼痛较给药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能正常生活;轻度缓解(MR):疼痛较给药前有减轻,但仍感明显疼痛,睡眠仍受干扰;无效(NR):疼痛与治疗前比较无减轻。
总有效率为CR+PR[2]。
1.3.3 血钙和碱性磷酸酶的变化 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 28d各查1次。
1.4 不良反应的观察 包括发热、过敏反应、消化道症状、注射局部反应,治疗前、中、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
1.5 统计学方法 治疗前后血钙(Ca)和碱性磷酸酶(AL P)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

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近年来,骨质疏松症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备受关注。
依降钙素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新型药物,其临床效果备受关注,接下来我们将对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依降钙素(teriparatide)是一种对照性激素类药物,它是将人体生理调节骨形成和骨吸收的代谢效应进行平衡的激素。
依降钙素与剂量相关性增加骨形成作用,主要通过刺激成骨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增加成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促进骨形成。
在骨吸收方面,依降钙素可以抑制成骨细胞表面的吸收功能,减少骨大版的吸收。
依降钙素可以提高骨密度,增强骨质,从而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症。
临床研究表明,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明显。
一项关于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使用依降钙素治疗的患者骨骼密度显著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明显降低。
在临床观察中,依降钙素治疗的骨折风险也明显减少,特别是骨折高危患者。
而且,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开始就较为迅速,一般在治疗后的6-12个月内就可以明显改善骨密度和减少骨折的风险。
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还表现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与骨质疏松相关的不良事件。
有研究显示,在使用依降钙素治疗的患者中,跌倒和骨折的几率明显降低,疼痛感明显减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这些都表明依降钙素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确实是显著的。
通过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依降钙素可以有效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良事件风险,但其安全性较高,且益处远远大于其不良事件。
依降钙素可以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药物之一,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依降钙素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我们也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来进一步验证依降钙素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药物选择。
依降钙素作用机制

依降钙素作用机制依降钙素(calcitonin)是一种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的多肽激素,主要作用是降低血钙浓度。
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骨细胞的钙吸收和抑制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来实现。
依降钙素通过作用于骨细胞抑制钙吸收。
骨组织中存在着两种细胞类型,即骨母细胞和骨吸收细胞。
骨吸收细胞能够吸收骨组织中的钙离子,并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增加血钙浓度。
而依降钙素能够抑制骨吸收细胞对钙的吸收作用,减少钙的释放,从而降低血钙浓度。
依降钙素还通过作用于肾小管抑制钙的重吸收。
在肾小管中,细胞膜上有大量的钙离子通道和钙离子转运蛋白,这些通道和转运蛋白能够促进钙的重吸收。
而依降钙素能够抑制这些通道和转运蛋白的活性,从而减少钙的重吸收,增加钙的排泄,进一步降低血钙浓度。
依降钙素还能够促进骨形成。
在骨组织中,骨母细胞具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依降钙素能够刺激骨母细胞分化和增殖,增加骨形成的速率,从而促进骨组织的生成和修复。
依降钙素通过抑制骨细胞的钙吸收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以及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实现了降低血钙浓度的目标。
依降钙素在体内的调节机制非常复杂,与其他激素和细胞因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调节关系。
对于研究依降钙素的作用机制,可以进一步探索其与钙代谢调节相关的信号通路和调控因子,以及与其他激素和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理解钙代谢的调节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依降钙素作为一种调节血钙浓度的激素,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前,依降钙素已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高血钙症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的治疗中。
通过了解其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指导依降钙素的应用和疗效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依降钙素通过抑制骨细胞的钙吸收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以及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实现了降低血钙浓度的目标。
其作用机制复杂而多样,与其他激素和细胞因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调节关系。
深入研究依降钙素的作用机制,对于进一步理解钙代谢调节的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

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骨骼疾病,特征是骨量减少和骨质微损,引起骨骼结构的退化和骨折的风险增加。
依降钙素是一种肽类荷尔蒙,能够调节骨代谢,促进骨形成,降低骨吸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证实。
一项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每年注射1次依降钙素可以将脊椎骨折风险降低40%,而将股骨颈骨折风险降低16%。
其他研究也证明了依降钙素能够显著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残疾程度。
一项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在50岁以上的女性中,依降钙素治疗能够显著增加脊椎和非脊椎骨密度,降低全身和脊椎骨折风险。
尽管依降钙素的疗效已经得到广泛确认,但其疗效的影响因素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研究认为,患者的年龄、性别、骨质疏松类型、骨密度水平以及治疗持续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依降钙素的疗效。
下面将就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讨论。
影响因素分析1.年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代谢减缓,骨折风险增加。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依降钙素治疗对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来说疗效显著,尤其是对于已经发生过脊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
因此,老年人在依降钙素治疗中可能会获得更好的疗效。
2.性别3.骨质疏松类型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由于身体自身骨代谢失调引起的,而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研究表明,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来说,依降钙素治疗的效果较好。
然而,对于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影响,可能会影响依降钙素的疗效。
4.骨密度水平研究认为,骨密度水平对于依降钙素治疗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一项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对于骨密度较低的患者,依降钙素治疗能够更有效地增加骨密度和降低骨折风险。
因此,在选择依降钙素治疗时,患者的骨密度水平应该被充分考虑。
5.治疗持续时间结论。
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

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骨病,特征是骨质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折的易发性增加。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目前,依降钙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本文将介绍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
依降钙素是一种降钙素类药物,通过抑制成骨细胞的形成和降解,减少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风险。
在临床上,依降钙素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
研究表明,依降钙素对预防骨折和增加骨密度有明显的效果,被推荐用于高龄、临床骨折高危和无法耐受其他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患者。
一项关于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Meta分析显示,依降钙素与安慰剂相比,可以显著降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风险。
研究包括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依降钙素能够显著降低骨质疏松患者的椎体骨折风险和非椎体骨折风险,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依降钙素还能够显著增加骨密度。
一项针对1600名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依降钙素治疗一年后,患者的骨密度明显增加,尤其是在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的改善更为显著。
增加骨密度不仅可以降低骨折的风险,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依降钙素还能够改善骨代谢,减少骨质疏松患者的骨质流失。
一项长达3年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依降钙素治疗组患者的骨质流失速度明显减慢,相比安慰剂组,骨密度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这表明,依降钙素不仅可以增加骨密度,还能够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骨代谢状态,从而减少骨质疏松的进展。
尽管依降钙素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依降钙素可能导致肌肉骨骼疼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还有一定的风险增加骨折,尤其是在使用时间较长的情况下。
在使用依降钙素时,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谨慎选择。
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

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依降钙素是一种肽类激素,由成熟的副甲状腺细胞分泌,主要功能是通过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生成来维持钙平衡。
研究表明,依降钙素可以通过抑制骨吸收和增加成骨细胞活性,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下面将从临床研究的角度探讨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
一、依降钙素对骨密度的影响数项临床研究表明,依降钙素能够明显增加患者的骨密度,从而减少骨折的风险。
一项针对65岁以上妇女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显示,经过18个月的依降钙素治疗,患者的骨密度显著增加,尤其是髋部和腰椎的骨密度。
而对于长期应用口服激素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依降钙素也能够有效提高其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
二、依降钙素对骨折风险的干预除了对骨密度的影响外,依降钙素还能够直接降低患者的骨折风险。
一项针对骨质疏松患者的大规模队列研究发现,依降钙素治疗组的骨折风险明显降低,特别是髋部和脊椎骨折的减少更加显著。
依降钙素对预防骨质疏松患者的新骨折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这些结果表明,依降钙素的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风险,改善其生活质量。
三、依降钙素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多项临床试验和队列研究表明,依降钙素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短期内,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头痛等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和头痛等,严重不良反应极为罕见。
长期治疗下,依降钙素对患者的心血管和肾脏等重要器官也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这表明,依降钙素对患者的整体健康风险较小,安全性较高,经受得住临床应用的检验。
四、依降钙素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近年来,依降钙素与传统的抗骨质疏松药物以及其它新型治疗方法进行了多项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依降钙素在改善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方面与其他药物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而与激素替代治疗相比,依降钙素在改善骨密度和降低骨折风险方面同样表现出优势,但对肾脏和心血管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较小,适用于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依降钙素针剂的功效及副作用

依降钙素针剂的功效及副作用依降钙素针剂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它主要通过增加骨密度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相关的骨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骨质流失。
这种针剂的功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增加骨密度:依降钙素针剂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刺激骨形成,促使骨细胞的活动,从而增加骨密度。
它可以通过提高骨小梁的数量和质量来增加骨强度,减少骨折的发生。
2.预防和治疗骨折:骨质疏松症患者常伴随骨折风险增加,依降钙素针剂可以有效降低骨折的风险。
它主要通过增加骨密度和骨质改善来提高骨强度,减少骨折的发生。
3.改善生活质量:依降钙素针剂能够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它可以减轻腰背痛、骨关节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功能。
尽管依降钙素针剂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也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包括:1.过敏反应:部分患者使用依降钙素针剂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2.胃肠道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使用依降钙素针剂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这些反应通常是暂时性的,如果严重或持续不退,请咨询医生。
3.钙代谢异常:依降钙素针剂可能会影响体内钙的代谢,导致血钙水平异常。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钙水平,避免发生低钙血症或高钙血症等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副作用并不一定会发生在每位患者身上,而且大多数人在使用依降钙素针剂时能够良好耐受。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

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骨疾病,其病理特征为骨量减少、骨质变薄和骨微结构减弱。
在临床上,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包括营养保健、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等多种手段。
其中,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重点探讨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
一、依降钙素的作用机制依降钙素是一种人体天然物质,能够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从而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1. 促进成骨细胞活性和分化,增加骨形成依降钙素能够直接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和分化,促进骨形成。
同时,依降钙素也能够间接促进骨形成,通过刺激生长激素、生长因子等物质的释放,增加骨样物质的合成和积累。
2. 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依降钙素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
同时,依降钙素还能够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和介导,降低骨吸收因子的水平,进一步减少骨质破坏和骨吸收。
3. 促进肽类激素的转化,增加钙的吸收和利用依降钙素能够促进肽类激素的转化,增加钙的吸收和利用。
钙离子是骨形成的重要成分,依降钙素通过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能够更好地促进骨形成和维持骨质稳定。
依降钙素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的一种主要药物,其临床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以下是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主要临床表现:1. 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依降钙素能够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有效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减少骨折的发生率。
2. 缓解骨痛,提高生活质量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能够缓解患者的骨痛,减少疾病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在治疗后能够更好地恢复体力和精神,增强免疫力,降低因疾病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
3. 促进骨细胞活性,提高骨质稳定性4. 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三、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依降钙素注射液
【商品名称】益盖宁
【成份】
化学名称:1-丁酸-7-(L-2-氨基丁酸)-26-L-门冬氨酸-27-L-缬氨酸-29-L-丙氨酸降钙素(鲑)
分子式:C148H244N42O47
分子量:3363.77
辅料名称:醋酸钠、等张剂、PH调整剂。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骨质疏松症。
【规格】1ml:20单位。
【用法用量】通常,成人以依降钙素计,1周肌肉注射1次,1次1支(以依降钙素计20单位)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认可前调查及市售后使用成绩调查等的总病例22478例中,报告的不良反应(包括临床检验值异常)为887例(3.95%)。
其主要内容有恶心183件(0.81%)、颜面潮红175件(0.78%)、ALT(GPT)升高63件(0.28%)、AST(GOT)升高61件(0.27%)等(2003年9月重新审查期间结束时)。
1.重大不良反应
⑴休克、过敏样症状(发生率不详) 有时会引起休克、过敏样症状,故注意观察患者状态,若出现血压降低、情绪不佳、全身发红、荨麻疹、呼吸困难、咽浮肿等症状,应停药并适当处置。
⑵手足搐搦(发生率不详) 有时会诱发低钙血症性手足搐搦,若出现症状,应停药并给予注射用钙剂等进行适当处置。
⑶哮喘发作(小于0.1%) 有时会诱发哮喘发作,故注意观察患者状态,若出现症状,应停药并适当处置[参照「1.慎重用药」的(2)项]。
⑷肝功能损害、黄疸(发生率不详) 有时会出现伴有AST(GOT)、ALT(GPT)、ALP升高等的肝功能损害及黄疸,故注意观察患者状态,若出现异常,应停药并适当处置。
2.其他不良反应
⑴休克:偶见休克,故应密切观察,若有症状出现,应立即停药并及时治疗;
⑵过敏症:若出现皮疹、荨麻疹等时,应停药;
⑶循环系统:偶见颜面潮红、热感、胸部压迫感、心悸;
⑷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偶见腹痛、腹泻、口渴、胃灼热等;
⑸神经系统:偶见眩晕、步态不稳,偶见头痛、耳鸣、手足抽搐;
⑹肝脏:少见GOT、GPT上升;
⑺电解质代谢:偶见低钠血症;
⑻注射部位:偶见疼痛;
⑼其他:瘙痒,偶见哮喘、出汗、指端麻木、尿频、浮肿、视力模糊、咽喉部有含薄荷类物质后感觉、发热、寒战、无力感、全身乏力等。
【禁忌】对本剂成份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慎重用药
⑴易出现皮疹(红斑、风疹块)等过敏性体质的患者。
⑵支气管哮喘或有其既往史的患者「有可能诱发哮喘作」。
2.重要且基本注意
⑴使用本剂时,应参照厚生省有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预防及治疗方法综合研讨班]的诊断标准(即综合考虑有无骨量减少、骨折及腰背疼痛等),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为对象。
本剂用药以6个月为目标,不得漫然使用[参照【临床试验】项]。
⑵本剂为多肽制剂,有时会引起休克,故应对过敏既往史及药物过敏症等进行详细问诊。
⑶大鼠大量皮下注射1年的慢性毒性试验,有增加垂体肿瘤发生率的报告,故不得长期无序用药[参照「4.其他注意」项]。
3.用药须知
⑴肌肉注射时:为避免损伤组织和神经,应注意下述内容。
1)避开神经走行部位注射。
2)反复注射时,应左右交替调换注射部位。
3)刺入注射针时,若有剧痛或血液逆流,应速拔针换位注射。
⑵切割安瓿时:本品为标点切割安瓿,用酒精棉等擦拭安瓿切割部位后切割为宜。
4.其他注意
⑴大鼠(SD系)大量皮下注射1年的慢性毒性试验,有增加垂体肿瘤发生率的报告。
⑵小鼠大量皮下注射92周的致癌性试验,报告无致癌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或可能妊娠的妇女及哺乳期妇女,应权衡利弊慎重用药[尚未确立对孕妇、产妇、哺乳期妇女等用药的安全性。
另外动物实验(大鼠)有出现血清钙急剧降低、手足搐搦样症状及乳汁分泌量减少并抑制新生仔体重增加的报告]。
【儿童用药】
尚未确立对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乳儿、幼儿及小儿用药的安全性(使用经验少)。
【老年用药】
通常老年患者生理功能降低,故应注意用量。
【药物相互作用】二磷酸盐类骨吸收抑制剂帕米磷酸二钠等,有可能急速降低血清钙。
若出现严重低钙血症,应停药并给予注射用钙剂等进行适当处置。
因两剂均有降低血钙作用,故有可能急速降低血清钙。
【药物过量】无与本品相关的报告。
【临床试验】
以骨量改善度为主要指标进行双盲对比试验(老人或绝经后骨质酥松症患者为对象,本剂以安慰剂为对照,1周肌肉注射1次,共26周)。
最终全面改善度为对照组19.3%(21/109),本剂给药组43.7%(48/110)(P=0.01)。
另外,最终自觉症状改善度(不合用镇痛药)为对照组25.3%(19/75),本剂给药组39.3%(33/84)(P=0.09)。
依降钙素组110例中7例(6.4%),安慰剂组109例中1例(0.9%)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的种类为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症状。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1.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对低钙饲料、泼尼松龙处置及卵巢摘除引起的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动物(大鼠、狗),以骨强度、骨皮质厚度、骨密度、骨钙含量、尿中羟脯氨酸排泄量等为指标进行探讨,结果证实了依降钙素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效果。
2.抑制骨吸收作用
依降钙素抑制正常动物(大鼠、狗)及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动物(大鼠、狗)的骨吸收。
另外,在大鼠及小鼠骨培养中,依降钙素抑制各种骨吸收促进因子引起的骨内钙游离(体外试验)。
3.促进骨形成作用
依降钙素在大鼠的骨培养中,剂量依赖性地促进骨形成及骨钙化(体外实验)。
另外,促进骨的形成。
非临床毒理研究:
1.亚急性毒性试验
大鼠(雌、雄)每日肌肉注射5、10、40、80、160u/kg、共30日。
10u/kg以上剂量组动物见到摄食量减少及由此引起的抑制体重增加;80u/kg以上剂量组动物见到血清磷、钠及钾降低。
猎兔犬(雌、雄)每日静脉注射32、96、320u/kg,共30日。
96u/kg以上剂量组雄性动物见到体重明显减轻;96u/kg以上剂量组雌性动物见到骨髓脂肪细胞增加及一过性网织红细胞减少;320u/kg剂量组动物见到肝实质细胞呈水肿样膨化。
2.慢性毒性试验
大鼠(雌、雄)每日肌肉注射5、20、80u/kg、共26周。
20u/kg以上剂量组动物见到一过性摄食量减少及抑制体重增加之外,未见其他异常。
3.生殖试验
⑴妊娠前及妊娠初期给药试验
大鼠(雌、雄)每日肌肉注射4、40、160u/kg时,40u/kg以上剂量组动物给药期间见到抑制亲代动物体重增加,但停药后抑制作用消失,对亲代动物的交配率、妊娠率及胎仔无影响。
⑵器官形成期给药试验
大鼠每日肌肉注射4、20、40、80、160u/kg时,40u/kg以上剂量组见到一过性抑制母鼠体重增加。
家兔每日肌肉注射4、20、80u/kg时,见到轻度一过性抑制木兔体重增加,但对胎仔及新生仔均无影响。
⑶围产期及哺乳期给药试验
大鼠每日肌肉注射4、20、80u/kg时,给药期间见到抑制母鼠体重增加;80u/kg剂量组动物见到产仔数减少、母鼠围产期死亡数增加及新生仔死亡;20u/kg以上剂量组动物见到抑制新生仔体重增加。
⑷对乳腺发育及乳汁分泌的影响
妊娠期及哺乳期大鼠每日肌肉注射4、20u/kg时,20u/kg剂量组动物见到乳腺发育不良、乳汁生成受到抑制、催乳激素分泌受到抑制及乳汁分泌量减少,但停药后恢复。
5.致突变性试验
使用细菌进行的回复突变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小鼠微核试验,均未见致突变性。
6.致癌性试验
小鼠(雌、雄)皮下注射5、20、80u/kg、共92周,所有给药组均未见致癌性。
【药代动力学】
根据国外研究资料报道:健康成年男性单次肌肉注射依降钙素20单位时,21.7分钟后血浆中浓度(ELISA)达高峰,消除半衰期为35.4分钟。
注1)本剂认可的用法用量为「通常,成人以降钙素计,1周肌肉注射1次,1次1支(以依降钙素计20单位)或遵医嘱」。
注2)本剂活性,以日局标准品为基准并按生物学测定法测定时,约为6,000依降钙素单位/mg。
(参考)
1.体内分布
大鼠肌肉注射3H-依降钙素时,多分布于肾、胰、骨及胃。
2.代谢
依降钙素与大鼠脏器提取物反应时,主要在肾脏的微粒体部分代谢。
3.排泄
大鼠肌肉注射3H-依降钙素时,120小时内向尿、粪及呼气中排泄44.0%的放射能。
另外,用凝胶过滤方法分析尿中排泄物,结果尿中未见依降钙素原形。
【贮藏】
室温(不超过25℃)、密闭保存。
【包装】
玻璃安瓿,1盒10支。
【有效期】2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