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下册11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军神》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军神》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军神》教案一. 教材分析《军神》是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带领部队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展现出了他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军人形象。

课文通过讲述刘伯承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以及他的坚定信念和爱国精神,教育学生学习将军的英勇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战争故事和英雄人物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刘伯承将军的英勇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学习刘伯承将军的英勇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来理解刘伯承将军的英勇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刘伯承将军的英勇事迹。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感受刘伯承将军的英勇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打印或准备课文原文,以便学生朗读和理解。

2.多媒体设备:准备多媒体课件,以便进行教学展示。

3.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以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抗日战争的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刘伯承将军的英勇事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晏子使楚(导学案)(精选编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1晏子使楚(导学案)(精选编写)

11.晏子使楚《晏子使楚》教学片段◆品词析句,体会人物形象师:楚王是怎么侮辱晏子的?你能在书上画出有关的句子吗?找出来读一读。

生:我找到的一句在第三自然段“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

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师:你读了这一句,觉得楚王是个什么样的人?生:很不尊重人!让晏子钻狗洞!师:说得很好!楚王只是个不尊重人的人吗?生:很霸道、专横,还瞧不起人!师:从哪里看出来的?生:我从第四自然段“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 声, 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看出来的!师:你能读出他瞧不起人的语气来吗?(生读)师:读得怎么样?生:我觉得他的感情可以,但表情不够丰富,动作没表现出来。

师:你给大家试试!(生读)(通过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

注重学生互评,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生:还有一句:“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也能看出楚王瞧不起人,傲慢无礼,霸道专横!师:对!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是处处刁难,一点儿也不尊重晏子。

还有吗?生:有,第五自然段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时故意让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当得知囚犯是齐国人时,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师:我留心听到你说是“故意”,你怎么知道的?生:他们正在吃饭呢,怎么就押来个犯人呢?只有楚王安排,武士才敢吧!生:再说,楚王本来就是想用尽一切办法给晏子难堪,好显显楚国的威风。

师:那么楚王的目的达到了吗?请浏览全文,把楚王每次侮辱晏子的结果划出来读一读。

(生读) 生:我发现楚王的目的没达到。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生:从“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有小声的“啊”,读书的学生有所察觉,停住了。

) 师:请注意老师的问题哦!我们在这里说的是楚王侮辱晏子的结果!请再想一想。

有没有其他同学帮助他?(对学生的错误回答,不是粗暴地打断,而是耐心地等待他自己发现,既是给他思考的余地,也是对学生的尊重。

湘教版五年级第11课导学案

湘教版五年级第11课导学案
2.辨字组词。
锥()晌()慨()
推()响()概()
3.写近义词。
感慨-----()时机-----()毛遂自荐-----()
导案
方法提示:借助字典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借助资料书解释词语的意思。
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提示: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选3人分别扮演毛遂、平原君和楚王,其他人读旁白。注意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难点:学习课文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学习毛遂善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品质。
【学习内容】
【知识链接】
毛遂(前285年-前228年),战国时期薛国人(今山东省滕州市人),一说鸡泽人(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死后葬于薛地,今在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车站旁仍有其墓地。其身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然而,公元前257年,也就是赵孝成王九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五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毛遂自荐》课型:新授执笔人:审核:
授课人:授课时间:总课时:班级:小组:姓名:
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读“荐”“遂”“锥”“颖”“晌”“辱”“慨”7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3.学习毛遂善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读7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A、学生自学部分
1.给下列汉字注音并组词。
()()()()
荐遂锥颖
()()()
晌辱慨
2.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脱颖而出:不知所措:
奇耻大辱:七嘴八舌:
有目共睹:三寸之舌:
3.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军神》导学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军神》导学案设计
四、示范引导,书写生字(用时:10分钟)
1.指导并范写生字。
例:“龄”是形声字,左边“齿”指牙齿,右边“令”表音,右边不要误写成“今”。
2.指导书写。
3.组织评议。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和老师的范写,说说容易写错的地方。如:“沃”字右边是“夭”,不是“天”。
2.先书空,再描红、临写。
3.根据师生意见再写生字。
11军 神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军 神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沃、匪”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16个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将军为“军神”的原因。抓住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体会刘伯承将军的坚强意志。
3.学习刘伯承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1.生字的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还要指导学生运用适合的方法识记字形。
2.课文比较长,可以用抓中心事件的方法来总结归纳。
三、掌握顺序,理清脉络(用时:8分钟)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试着按“求治—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故事一要注意书写规则,二要注意笔画占位。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出示填空题:
课文中的“军神”指( ),这是( )对他的敬称。
2.导入: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下面就让我们与刘伯承、沃克医生一起经历那次特殊又难忘的手术,解开我们心中的谜。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坚强意志。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及教学设计教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2.通过收集、处理信息等方法,提高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照片:___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新中国成立。

1.提问:图片反映什么时候的什么事?2.旧中国是什么样的?过渡:中国历经战争之苦,人民渴望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这节课我们将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必要的准备工作。

二、理解政治协商会议中国革命成功,离不开各党派的支持和帮助。

因此,___提议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全国各民族事,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得到了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热烈响应。

三、了解国旗、国徽及国歌知识1.国旗:样子、象征意义、国旗故事。

国旗样子:红色底色,旗面左上方一个黄色的大五角星,大五角星右方四颗小的五角星各有一个角尖对准大五角星的中心。

象征意义:红色象征革命。

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___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2.国徽:样子、象征意义、国徽故事。

国徽样子:天安门上的五星红旗,背景是一面辉煌灿烂的金黄色地球仪,地球仪正中是五星连珠的红色天安门城楼。

象征意义:五星红旗象征___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团结奋斗,金黄色地球仪象征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而不懈努力,红色天安门城楼象征中国人民勇敢无畏、坚韧不拔的精神。

3.国歌:歌词、曲调、国歌故事。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军神》优质教案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军神》优质教案

10 军神【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情感态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并体会这种感情。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感受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进一步掌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情感态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1.刘伯承的相关资料。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生字,掌握并学会运用新词。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匪、绷、衷”等五个生字,会写“庆、诊、沃”等15个生字。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刘伯承的钦佩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英雄人物。

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被人称为“军神”。

(出示刘伯承的头像)2.关于刘伯承,你们知道些什么?(学生展示课外收集刘伯承的资料)3.为什么刘伯承被称为“军神”呢?学了课文,相信对大家会有所启发。

二、初读课文识字词1.现在就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生自读)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词语。

(生自读)师生共同学习生字、词语。

三、精读课文知文意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刘伯承的眼睛负伤,在接受治疗时拒绝使用麻醉剂,手术结束后还能准确地说出刀数,被主治医生称为军神。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事情发展顺序,分为求治——术前——术中——术后四部分。

)3.从文中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变化的词语,并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冷冷→愣住→惊疑→冷冷→目光柔和→生气→愣住→吓了一跳→惊呆→慈祥→肃然起敬。

五年级下册第11课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第11课导学案

这些都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关注 的。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把文章速 读一遍,用“-----”划出晏子出使结果的 那句话。 二、抓中心句,理解脉络: (1) 同学们, 一句话往往能告诉我 们许多信息,像这句也一样,你读了 以后想到了哪些信息? (2) 为何变侮辱为尊重?谁能简单 来说一说: 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1、在这之前,楚王_____ ______________ 2、后来晏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仔细品读人物之间的对话, 揣摩问与答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应 声” “未闻” 等词语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 、 、 言的巧妙和他的机智聪慧。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 要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性格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物语言的精 妙,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
四知识链接1搜集有关晏子春秋的资料2在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中作者史马四知识链接1搜集晏子春秋的资料2在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迁记载了一位机智勇敢的外交使者他就是公元前6世纪齐国的晏子
集体备课导学案模板
课题:11、晏子使楚 课型:预习 预习交流 课题:11、晏子使楚 课型:预习交流 11 主备人:彭娟 审核: 时间: 班级:
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三、自由读文,质疑 作业 1 熟读课文 2 完成小练习
七、当堂检测
完成小练习册我拼写、我组词、我解释
八、课后反思
学:1 课题:11 晏子使楚 主备人:彭娟 课型:展示反馈 审核: 时间: 班级:
一、教学目标: 1、 仔细品读人物之间的对话, 揣摩问 与答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应声” “未 、 闻” 等词语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 、 巧妙和他的机智聪慧。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特别要读出不 同人物的语气和性格品质。 3、 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 在语文学习 中积累语言。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一课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一课导学案

11.晏子使楚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面不改色、安居乐业”词语。

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理清本文叙述顺序。

3、通过逻辑推理以及人物性格的比较,学习晏子遭受侮辱时,以超人的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侮辱,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的优秀品质。

4、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学习重、难点1、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2、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学习准备搜集《晏子春秋》中有关晏子的故事。

自主预习1、读课题:“使”的意思是:“晏子使楚”的意思是:2、读通课文,给课后的生字注音,读准字音。

3、积累生字词。

敝国淮南枳晏子仗着侮辱乘机规矩囚犯柑橘撒谎笑嘻嘻面不改色大臣盗贼赔不是合作探究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故事。

2、在楚强齐弱的态势下,晏子出使楚国,遭到楚王的侮辱,就不足为怪了。

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都被晏子巧妙地反击了。

思考:(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2)晏子是如何反驳的?(3)晏子的哪些话说得很精彩?精彩在什么地方?3、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楚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从楚王的身上,我们又应该获得哪些警示?达标测评1、读一读,写一写。

侮辱、威风、规矩、矮小、冷笑、为难、囚犯、出息、柑橘、面不改色、安居乐业2、比一比,再组词。

敞()准()陪()臣()敝()淮()赔()矩()3、根据意思写成语。

(1)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

()(2)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

()(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时期,齐国大夫和楚国侮辱与反侮辱的故事。

这篇课文是按顺序写的,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拓展阅读唐雎不辱使命秦王吞并了周围的几个小国后,就开始把贪婪.()的目光盯向邻国安陵。

一天,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按理说,这真是很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Unit2CanIhelpyou?Lesson11执笔:李季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语言:Wouldyoushowmethatpairofshortpants?Sure.Hereyouare.Howmucharetheseshortpants?They’resixty-fiveyuan.
2、创设接近真实的语言交际的机会,提升学生的综合使用语言的水平。
■二、互助学习:
1、播放课文单句录音,学生跟读。
2、小组内练习朗读,师友互助。
■三、汇报交流:
1)对话表演竞赛:教师播放本课视频,请学生仔细观看,视频播放两遍后,将学生四人分为一组,各小组展开讨论,模仿表演本课的会话。
教师扮演售货员和学生展开问答,操练语言。
■四、巩固拓展:
Languageuse
1)教师给每个小组一张自制卡片,学生分小组做看图说话练习。例如,图片中Tom穿着长袖衬衫站在泳池边;天气炎热,不过Kate却还穿着夹克,John穿着皮鞋打篮球等。图片中给出一些背景语言,如It’shot.Katewantstobuyashirt.让学生四人一组编排会话。
3、本课对话中涉及复数的交流表达,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商品,并能够在语境中准确使用目标语言。
【重点难点】
本课对话中涉及复数的交流表达,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商品,并能够在语境中准确使用目标语言。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互助学习
【预习案】
(完成作业后,自主预习15-30分钟)
1、利用伴读app试着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组展示对话,教师、学生共同予以评价。
语言支持:
WhatcanIdoforyou?
Iwant...
Wouldyoupleaseshowmethatpairofshortpants?
Sure.Hereyouare.
CanItry...on?
Howmuch…?
They’re...
I’lltake...
OK,I’lltake________(they).
Pleaseshowmethe________.
CanItry________(they)on?
Howmuchare________(it)?
—CanItryonthepairof________?
—Sure.Hereyouare.
Howmuchisthe________?
■五、归纳总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单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案】
1、用伴读app预习第12课。
2、填空题
The________are80yuan.
2、整理不会读的单词和不理解的词组、句子等。
【导学案】
【学习流程】
■一、设境导学:
1)歌曲预热。播放迪斯尼歌曲TakeATrip,在欢快的节奏中,师生自然跟唱。
2)自由讨论。借助话题,展开自由讨论:Wearegoingonafieldtripnextweek.Whatdoyouwanttowear?Whatdoyouneed?Anddoyouhavetobuyanything?
Wouldyoupleaseshow________(I)thatdress?
That________looksnice.
备注
(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