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区别86089
革兰氏阴阳性菌鉴别方法

革兰氏染色基本原理: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性状。
它是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的。
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表示。
细菌对于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的,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而引起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使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而不易脱色,因此,呈现蓝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结晶紫-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液(番红)的颜色,因此呈现红色。
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革兰氏染色需用四种不同的溶液:碱性染料(basic dye)初染液;媒染剂(mordant);脱色剂(decolorising agent)和复染液(counterstain)。
碱性染料初染液的作用象在细菌的单染色法基本原理中所述的那样,而用于革兰氏染色的初染液一般是结晶紫(crystal violet)。
媒染剂的作用是增加染料和细胞之间的亲和性或附着力,即以某种方式帮助染料固定在细胞上,使不易脱落,碘(iodine)是常用的媒染剂。
脱色剂是将被染色的细胞进行脱色,不同类型的细胞脱色反应不同,有的能被脱色,有的则不能,脱色剂常用95%的酒精(ethanol)。
复染液也是一种碱性染料,其颜色不同于初染液,复染的目的是使被脱色的细胞染上不同于初染液的颜色,而未被脱色的细胞仍然保持初染的颜色,从而将细胞区分成G+和G--两大类群,常用的复染液是番红。
溶液配制:1.结晶紫染色液:(1)甲液:结晶紫2g,95%乙醇20ml。
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区别

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区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是细菌分类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革兰氏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菌分类方法,根据细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
下面将详细介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区别。
1.细胞壁结构–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由厚重的层状葡聚糖和肽聚糖组成。
这种细胞壁结构使得革兰氏阳性菌在革兰氏染色中呈现紫色或蓝色。
–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相对较薄,主要由肽聚糖和脂多糖组成。
这种细胞壁结构使得革兰氏阴性菌在革兰氏染色中呈现红色或粉红色。
2.染色效果–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在革兰氏染色中呈现紫色或蓝色。
这是因为其细胞壁结构中的葡聚糖和肽聚糖与染料结合,使细菌细胞呈现出紫色或蓝色。
–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在革兰氏染色中呈现红色或粉红色。
这是因为其细胞壁结构中的脂多糖会阻碍染料结合,使细菌细胞无法呈现出紫色或蓝色。
3.病原性–革兰氏阳性菌:许多革兰氏阳性菌是人类和动物的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这些阳性菌在感染机体时,通过产生毒素、侵袭组织等方式引发疾病。
–革兰氏阴性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也是常见的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这些阴性菌可以引发食物中毒、尿路感染等疾病。
此外,阴性菌的脂多糖结构还能激活宿主免疫系统,诱导炎症反应。
4.耐药性–革兰氏阳性菌: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对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这可能是由于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结构较厚,能够阻碍抗生素进入菌体内部的原因。
–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相比,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更为普遍。
这是由于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相对较薄,抗生素易于通过细胞壁进入菌体内部的原因。
5.革兰氏染色方法诊断–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区别常常通过革兰氏染色方法进行快速诊断。
这一染色方法可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细胞颜色的变化,从而判断细菌属于哪一类别。
革兰氏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是细菌分类中的重要概念,两者在细胞壁结构、染色效果、病原性、耐药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革兰氏阴性菌跟革兰氏阳性菌区别

革兰氏阴性菌跟革兰氏阳性菌区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是利用革兰氏染色法来鉴别的两大类细菌,革兰氏阳性菌是指通过染色后,细菌细胞仍然保留初染结晶紫的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只经过染色后,细菌细胞则先脱去初染结晶紫的颜色,然后呈现番茄红或沙红的红色。
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常见的菌种有葡萄球菌、念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产生内毒素使人致病,主要菌种有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布氏杆菌等。
在治疗上,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而革兰氏阴性菌除奈瑟氏菌中的流行性脑膜炎和淋病双球菌外,对青霉素均不敏感,而对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所以首先区分病原菌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阴性菌,在选择抗生素方面意义重大。
革兰氏阴性菌跟革兰氏阳性菌区别,在于细菌细胞壁不同。
实际革兰染色所染的是细菌的细胞壁,因为细胞壁结构的不同,部分细菌染完以后革兰染色为阴性,而有部分细菌染完后是阳性,因此可以依靠此方法区分细菌。
革兰氏阴性菌跟革兰氏阳性菌因为细胞壁结构不同,用药选择时也会有所不同。
部分抗菌药物比较适合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比如三代头孢菌素。
其他抗菌药物比较适合治疗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如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拉定适合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主要以金葡菌感染为代表,大多数发生在严重的痈、蜂窝织炎,或者骨关节的化脓感染。
主要的表现是发病非常急,可以出现寒战、高热,可以出现皮肤的瘀点、瘀斑等等。
而且这种阳性菌的感染,特别容易出现迁徙性的病灶,可以出现肺的脓肿以及四肢的化脓性改变,或者肝脓肿等等。
而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败血症,是由于患者发病前的一般情况非常差,有原发的疾病或者使用了影响到免疫功能的药物引起的。
最常见的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
这种感染也是有寒战,但是发热是间歇性的,可以体温不升高或者低于正常。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分类和特性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分类和特性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它们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别,其中一种分类方式是依据它们的细胞壁结构来分组。
细胞壁是细菌细胞上的一层外壁,这层壁可以帮助寻常物质进入或离开细胞,同时也可以保护细菌的内部结构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这种细胞壁的组成不仅决定了细胞的外形和大小,也决定了细菌的病原性和抗生物质耐药性等特性。
革兰氏染色法是用于检测细菌细胞壁组成的一种方法,它是由丹麦微生物学家克里斯汀·格拉姆于1884年发明的。
这种染色法使用的染料可以将细胞壁分为两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类菌的分类和特征。
1.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命名是以发现者的名字为基础的。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和肽聚糖交联形成的厚壁组成,壁内还包含一些磷酸化的醇类和脂质等成分。
这些成分可以使得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呈现紫色或蓝色的染色反应。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菌壁还包括多种结构特殊的糖脂,如三磷酸甘油酸,糖胆酸和磷酸酰肌醇等。
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种是链球菌属的Streptococcus pyogenes。
它通常定居在人体的口腔,鼻咽部,肛门和会阴等位置,是引起许多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之一,如扁桃体炎,葡萄球菌丹毒,乳腺炎等。
革兰氏阳性菌还包括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属和芽胞杆菌属等。
2. 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比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要薄,壁内的含量也更复杂。
此类菌的细胞壁通常由少量肽聚糖和蛋白质构成,但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一种称为“脂多糖”的大分子化合物。
脂多糖属于一种复杂的孪晶体质,包括脂肪酸、糖、酸、磷酸盐和其他附属成分。
这种细胞壁的组成使得革兰氏阴性菌的染色反应呈现红色或粉红色。
革兰氏阴性菌中最常见的代表种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它是一种可以生长在哺乳动物肠道中的细菌,也是人类和动物肠道内的共生菌之一。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区别课件

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得比较把细菌采用龙胆紫染色,涂碘加强染色。
然后用酒精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会被脱色呈现紫色,革兰氏阴性菌会被脱色呈现红色、在治疗上,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对青霉素不敏感,而对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
革兰氏染色法得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得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
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
常见得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常见得革兰氏阴性菌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及霍乱弧菌等。
1、阳性得肽聚糖厚,阴性得肽聚糖薄,如下图:2、阳性菌有磷壁酸,阴性菌没有。
磷壁酸如下图:3.阳性菌无外膜,阴性菌有外膜,其图如下:1884年革兰氏染色法被发明,用于细菌得形态观察与分类,根据革兰氏染色反应得基本特征,细菌可以主要分为两大类:G阳性(G+)与G阴性(G-)。
前者经过染色后细菌细胞仍然保留初染结晶紫得蓝紫色,后者经过染色后细菌细胞则先脱去了初染结晶紫得颜色,带上了复杂蕃红或沙黄得红色。
本文将从细胞形态与结构,生理特性以及在生产生活中不同得运用这三个方面,来对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进行进一步比较。
一、细胞形态与结构细胞得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与原生质体两部分、原生质体位于细胞壁内,包括细胞膜(细胞质膜)、细胞质、核质与内含物、另外细胞还含有有些特殊结构,主要有荚膜、芽孢、鞭毛与菌毛等4种。
由于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在结构上得差别主要在于细胞壁,故本文就细胞壁与非细胞壁结构两部分来进行集中比较、1.细胞壁革兰氏染色得机理主要就是抓住了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在细胞壁得结构与组成上得不同,具体比较见下表:性多糖构成,细胞表面整体带负电得部分原因就就是因为磷酸壁带负电。
革兰氏阳性菌是什么

革兰氏阳性菌是什么
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通过产生外毒素使人患病,而革兰氏阴性菌由于其所含的脂多糖使人患病,又称为内毒素。
而且,两者在许多方面都有区别,常见的有两者的细胞壁结构、染色结果显示结果、包含种类、发病症状、易患疾病和药物敏感性等。
1、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磷酸盐等组成,细胞壁比较坚硬,而阴性菌主要由肽聚糖、脂蛋白、磷脂层等组成,比较松散。
阴性菌层数较多,阳性聚糖层数较少;
2、结果:革兰阳性菌染色后呈蓝紫色,阴性菌呈红色;
3、包括类型: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破伤风杆菌等是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肺炎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是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
4、症状: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起病较急,易出现高热,还可伴有化脓性症状。
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后会有发热症状,还可能会有腹泻等症状;
5、容易发病:革兰氏阳性菌可导致蜂窝织炎、心内膜炎、感染性关节炎、脓肿、细菌性肺炎等疾病。
革兰阴性菌可导致尿道炎、肠炎、脑膜炎、腹膜炎等疾病;
6、药物敏感性: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药物敏感,而阴性菌则不敏感。
对链霉素、四环素类药物均不敏感,而革兰氏阴性菌对这两种药物敏感。
检测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水分:采用重量法,主要需要对器皿进行恒重,即两次或多次烘干器皿,保证其他质量变化小于2mg。
1、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区别?两者主要是细胞壁的结构不同。
大肠菌群是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是一层厚而致密的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
肽聚糖的肽链之间通过5个甘氨酸交联着。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则是多层结构,从内到外依次是:薄薄的肽聚糖层,脂蛋白层/周质层,磷脂层和脂多糖层。
革兰氏阴性菌的肽聚糖结构也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有所不同,肽链是直接交联在一起的。
细胞壁结构的不同,决定了两类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阳性紫色,阴性红色)和对不同类抗生素敏感性的不同。
2、如何区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种菌由其革兰氏染色方法来区分~ 。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染色,而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此色不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因此可把细菌分为两大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菌(G+),后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
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等进行复染。
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
有芽胞的杆菌和绝大多数和球菌,以及所有的放线菌和真菌都呈革兰氏正反应;弧菌,螺旋体和大多数致病性的无芽胞杆菌都呈现负反应。
3、灭菌的方法有哪些?灭菌的方法主要有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干热灭菌是用于玻璃仪器、工具消毒,用121℃,15~30min湿热灭菌主要用于装有培养基和其他液体(生理盐水)以及实验后的样品的灭菌,121℃,30min灭菌。
4、微生物实验重要注意点。
微生物是看不见的,要小心谨慎地做实验。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及结果对照涂片。
首先在载玻片上滴一小滴蒸馏水,用灼烧过的接种针挑取少量细菌,置载玻片的水滴中与水混合并涂抹开,注意涂抹要均匀平坦,涂抹后直径约为1 cm的薄层。
固定。
将载玻片在火焰上方快速来回通过一两次,以载玻片的加热面接触手背皮肤,不觉过烫为佳,待冷却后再在火焰上方来回通过一两次,再冷却,这样重复操作直到薄层干了为止。
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区别(总5页)

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区别(总5页) 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的区别有染色、结构、抗生素敏感性等。
1.染色:两种细菌通过染色之后会表现出不同的情况,革兰阳性菌通过碱性染料结晶染色之后可以通过酒精完成脱色,临床一般为了方便观察和研究会再次使用红色染料再次进行染色,通过二次染色之后的革兰阳性菌呈现为紫色。
而革兰阴性菌在通过染色之后通常无法完成脱色,因此一般呈现出红色。
2.结构:革兰阳性菌不具备外膜,并且内部的肽聚糖厚度较高,有磷壁酸。
但是革兰阴性菌没有磷壁酸,肽聚糖也比较薄,不过革兰阴性菌有外膜。
3.抗生素敏感性: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敏感,而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不敏感,感染革兰阴性菌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属于不同种类的细菌,虽然患者在感染两种细菌之后表现的病情严重性会存在不同之处,但是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的比较
把细菌采用龙胆紫染色,涂碘加强染色。
然后用酒精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会被脱色呈现紫色,革兰氏阴性菌会被脱色呈现红色。
在治疗上,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对青霉素不敏感,而对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
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及霍乱弧菌等。
1.阳性的肽聚糖厚,阴性的肽聚糖薄,如下图:
2.阳性菌有磷壁酸,阴性菌没有。
磷壁酸如下图:
3.阳性菌无外膜,阴性菌有外膜,其图如下:
1884年革兰氏染色法被发明,用于细菌的形态观察和分类,根据革兰氏染色反应的基本特征,细菌可以主要分为两大类:G阳性(G+)和G阴性(G-)。
前者经过染色后细菌细胞仍然保留初染结晶紫的蓝紫色,后者经过染色后细菌细胞则先脱去了初染结晶紫的颜色,带上了复杂蕃红或沙黄的红色。
本文将从细胞形态和结构,生理特性以及在生产生活中不同的运用这三个方面,来对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进行进一步比较。
一、细胞形态和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
原生质体位于细胞壁
内,包括细胞膜(细胞质膜)、细胞质、核质和内含物。
另外细胞还含有有些特殊结构,主要有荚膜、芽孢、鞭毛和菌毛等4种。
由于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在结构上的差别主要在于细胞壁,故本文就细胞壁与非细胞壁结构两部分来进行集中比较。
1.细胞壁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主要是抓住了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在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上的不同,具体比较见下表:
进一步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和包括磷酸壁的酸性多糖构成,细胞表面整体带负电的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磷酸壁带负电。
同
时,磷酸壁赋予了革兰氏阳性细菌以特异的表面抗原(殷士学.环境微生物学.北京: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P9)
总的说来,细胞壁结构的差异导致了染料吸收的差异,也导致了很多生理特性的不同。
2.非细胞壁结构
在非细胞壁结构中,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芽孢和鞭毛与性菌毛的不同上。
芽孢是某些细菌菌体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细胞质和核质的浓缩凝集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
革兰氏阴性细菌中没有会形成芽孢的菌种,而部分革兰氏阳性细菌可以。
另外,在鞭毛和性菌毛方面两者也有不同。
鞭毛和性菌毛都是附属物。
某些细菌表面伸出的细长、波曲的附属物称为鞭毛。
(顾夏生,胡洪营,文湘华,王慧等.水处理生物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P16)革兰氏阳性细菌的鞭毛上基本着生两个环,革兰氏阴性细菌则基本着生四个环。
(赵开弘.环境微生物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P30)性菌毛只见于革兰氏阴性菌,参与细胞间称作接合作用的交配过程。
二、生理特性
以下是关于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在生理特性方面的比较。
两者的不同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主要是由细胞结构的不同所决定的。
较大分子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