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直流电机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无刷直流电机原理(个人整理版)PPT课件

无刷直流电机原理(个人整理版)PPT课件

3.5反电动势
3.工作原理 BLDC 电机转动时,每个绕组都会产生叫做反电动势的电压,根据 楞次定律,其方向与提供给绕组的主电压相反。这一反电动势的极性与励 磁电压相反。反电动势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转子角速度
转子磁体产生的磁场
定子绕组的匝数
电机设计完毕后,转子磁场和定子绕组的匝数都是固定的。唯一决 定反电动势的因素就是角速度,或者说转子转速,随着转子转速的提高, 反电动势也随之增加。反电动势常数可用于估计给定转速下的反电动势。
定、转子磁芯均由高频导磁材 料(如软磁铁氧体)制成。
定子有6个级,间隔的三个极 为同一绕组,接高频电源,作为 励磁极,其他为感应极,作为输 出端。
电机运行时,输入绕组中通以 高频激磁电流,当转子扇形磁芯 处在输出绕组下面时,输入和输 出绕组通过定、转子磁芯耦合, 输出绕组中则感应出高频信号, 经滤波整形和逻辑处理后,即可 控制逆变器开关管。
1. 线性型 2. 开关型 3. 锁存型
2.5.4旋转变压器
2.结构构成 旋转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与转子转角呈一定的函数关系,它又是一种精密测位用的 机电元件,在伺服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随动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变压器的原、副边绕组分别装在定、转子上。原、副边绕组之间的电磁耦合 程度由转子的转角决定,意味着:转子绕组的输出电压大小及相位必然与转子的转 角有关。
我们把这种利用电子电路来实现电枢绕组内电流变化的物理过程称为电子换向 (相)或“换流”。每“换流”一次,定子磁状态就改变一次,连续不断地“换流”, 就会在工作气息内产生一个跳跃式的旋转磁场。
1.3无刷直流电机与有刷直流电机比较
1.特点应用
特性
无刷直流电机
换向器 寿命
基于霍尔传感器的电子换向 较长

《无刷直流电机》课件

《无刷直流电机》课件
维护与成本
无刷直流电机结构简单,维护成本较低,而交流电机结构复杂,维护 成本较高。
与永磁同步电机的比较
磁场结构
无刷直流电机采用电子换向,没有永磁同步电机的永磁体,因此 磁场结构不同。
调速性能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转矩密度,但调速范围较窄;而无 刷直流电机调速范围广,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成本与维护
可靠性
总结词
无刷直流电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保证长期稳定运行。
详细描述
无刷直流电机采用电子换向技术,减少了机械磨损和故障,因此具有较高的可靠 性。此外,无刷直流电机还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维护成本,这使得它在 需要高可靠性的应用中成为理想选择,如医疗器械、军事装备等领域。
04
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控制
无刷直流电机的成本和维护相对较低,而永磁同步电机由于使用了 永磁材料,成本较高,但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性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趋势 与挑战
技术发展趋势
1 2 3
高效能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无刷直流电机在效率、功率密 度和可靠性方面不断提升,以满足更广泛的应用 需求。
智能化控制
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实现无 刷直流电机的智能化控制,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 。
集成化设计
将无刷直流电机与其他部件(如驱动器、传感器 等)集成在一起,简化系统结构,降低成本。
详细描述
无刷直流电机采用先进的电子换向技术,避免了传统直流电 机机械换向器的损耗,因此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功率密度。这 使得无刷直流电机在需要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的应用中表现 出色,如电动工具、电动车等领域。
调速性能
总结词
无刷直流电机具有优良的调速性能,可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无刷直流电机简介PPT课件

无刷直流电机简介PPT课件

图十一 增加辅助齿槽示意图作用: 在一个转子旋转周期内, 齿槽数增多导致齿槽转矩的变化频率增加, 进而增大了谐波次数, 谐波次数增大导致谐波振幅变小, 最终消弱齿槽转矩。
第18页/共21页
方法三:无铁芯法
作用: 铁芯使用注塑结构,使气隙磁导率约等于铁 心磁导率,从根本上消除齿槽效应。
图十二 无铁芯法示意图
(2)机械转矩波动 机械转矩波动的主要成因是齿槽效应的存在,由于齿槽使得气隙磁场
分布不均,从而产生齿槽转矩。需从机械结构优化入手:
方法一:斜槽法
定子斜槽以及转 子导条斜安装法 示意图
图十 斜槽法示意图 作用: 通过减小电机的倾斜因数,使其小于1,达到减小 转矩波动的目的。
第17页/共21页
方法二:辅助齿槽法
第8页/共21页
(1)电压方程
ua R 0 0 ia L M M ia ea 1
ub
0
R
0
ib
M
L
M
p
ib
eb
un
1
uc 0 0 R ic M M L ic ec 1
式中,ua、ub、uc ——三相绕组的端电压(V ) ia、ib、ic ——三相绕组的相电流(A ) ea、eb、ec ——三相绕组的反电势(V ) un ——中性点电压(V ) L ——相绕组自感( H ) M ——每两相绕组间的互感( H ) p ——微分算子,p =d/dt
说电流波形不可能是理想的方波,这时就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
第14页/共21页
已知: ib (ia ic ) ,换相期间三相反电动势幅值相等,且有: eA eC E, eB E
可以得出当A向C相过渡时,转矩大小为:
TAC
eAiA eBiB

第7章无刷直流电动机-PPT课件

第7章无刷直流电动机-PPT课件
32
工作原理
磁 →转 态逻极子改辑图每 变变示转 一换位过 次置→,60→ V电o,1位机、逆置有V变6信6开器个号通开磁关状磁位管态极置换,转信流三过号一相6→次各0逻o、导图辑定通示变子1位2换磁0置o状—→ →—两A、相B导相通导三通相→六I:状E+态-A- →V1、V2 开通→ A、C
B转-E子- 磁→场电顺机时顺针时连针续旋旋转转、定相子导磁通场→隔I: 6E0+O-跳A-跃C-旋E-转→
4
7.1 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 7.1.1 概述及基本组成
直流电 源
逆变器
电机本体
输出
控制信号
控制器
位置传感器
无刷直流电机构成框图
5
1. 电动机本体
定子
永磁转子 传感器定子 传感器转子
(a) 结构示意图
(b) 定转子实际结构
无刷直流电动机结构
6
N S
S N
N S
S N
表面式磁极
N N
NNSS源自SSUSA
B
C
VT1 H1 H2 H3
VT2
VT3
22
在三相半桥主电路中,位置信号有1/3周期为高电平、2/3 周期为低电平,各传感器之间的相位差也是1/3周期,如 图所示。 H1
0
120
240 360
480
t
H2
0
120
240 360
480
t
H3
0
120
240 360
480
t
旋转磁场在360电角度范围内有三种磁状态,每种 磁状态持续120电角度。我们把这种工作方式叫做单 相导通星形三相三状态。
7.4.4 无刷直流电动机稳态性能的简化分析

专题7直流无刷电机控制ppt课件

专题7直流无刷电机控制ppt课件
换向器:电枢绕组两端分别接在两个相互绝缘而和绕组同轴旋转的半圆形铜片——换向片上, 组成一个换向器。换向器上压着固定不动的炭质电刷。
电枢:铁心、电枢绕组和换向器所组成的旋转部分称为电枢。
有刷电机定子有两个磁极,小电机直接使用永磁体做励磁磁场,大功率电机用励磁线圈 产生的电磁铁。
使用三极管或者MOS管搭建的H桥驱动电路,可以实现有刷电机速度和方向控制。
电机按一定方向转动时,3个霍尔的输出会按照6步的规律变化,见图
结合之前介绍的BLDC六步控制,在每个霍尔信号都对应一个BLDC控制步,使得BLDC旋 转一个角度,这样可以制作下表:
特别注意,一般BLDC厂家都会给出一个霍尔传感器和绕组得电情况对应关系表,不一定跟上面 两个表都完全对应一致,但是原理分析都是一致的。
然后,MOS管驱动IC这里用到IR2110S。R2110芯片体积小(SOIC-16),集成度高(可驱动同 一桥臂两路),响应快( ton /tof = 120/94 n s ),偏值电压高(<600 V ),驱动能力强,内设
欠压封锁,而且易于调试,并设有外部保护封锁端口。尤其是上管驱动采用外部自举电 容上电,使得驱动电源路数目较其他IC驱动大大减小。对于BLDC驱动需要6个桥臂,需 要用到3片IR2110S来驱动,虽然如此也是仅需要一路10~20V电源,从而大大减小了控制 变压器的体积和电源数目,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NMOS管的导通基本条件就是VGS大于一定的阈值电压VGS(th),IRF540的VGS(th)是4V(最 大值)。我们为IR2110S设计的电源电压为15V,IR2110S的低端驱动,即驱动Q6的IRF540, 很容易就实现NMOS管驱动条件。对于高端驱动,即驱动Q5的IRF540,就需要“自举电 路”的支持,自举电路通俗点就是升压电路,电路中的D7二极管和C13电容用于自举电 路,简单来说在该电路中,自举电路的作用是使得IR2110S高端驱动,即IR2110S的第8引 脚HO输出信号可以满足大于VGS(th) 。

《无刷直流电机》课件

《无刷直流电机》课件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
发展
技术创新是无刷直流电机产业发 展的重要驱动力,未来产业的发 展将更加依赖于技术创新的推动 。
产业链不断完善
随着无刷直流电机市场的不断扩 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不断完 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THANKS
感谢观看
控制电机的输入电压或电流,调节电机的 转速和转矩。
包括控制器、驱动电路和传感器等。
技术要求
发展趋势
需具备高精度控制、快速响应、安全可靠 等特点,以确保电机稳定运行。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无 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正朝着数字化、智能 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03
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
家电领域
空调
《无刷直流电机》PPT课件
• 无刷直流电机简介 • 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与组成 • 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 • 无刷直流电机的优缺点 • 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01
无刷直流电机简介
定义与特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定义:无刷直流电机是一种电子换相的电机,主要由电机 本体、位置传感器和电子开关线路组成。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特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高效、节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调速性能好,控制精度高。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体积小、重量轻。
工作原理Biblioteka 010203
工作原理概述
无刷直流电机通过电子换 相,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 械能,实现电机的旋转运 动。
换相过程
工业自动化领域对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较高,无刷直流电机能够满 足这些需求,未来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

第三组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PPT课件

第三组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PPT课件
2.直流电机转动部分称作转子(通常称作电枢) 作用 -- 产生电磁转矩和感应电动势
由电枢铁心和电枢绕组、换向器、轴和风扇等组 成
第10页/共17页
直流电机电枢照片 (一) 直流电机的静止部分 1.主磁极是一种电磁铁,用 1-1.5 毫米厚的钢板冲片 叠压紧固而成的铁心
第11页/共17页
2.换向极(又称附加极或间极 作用 -- 改善换向 换向极装在两主磁极之间,也是由铁心和绕组构成 铁心一般用整块钢或钢板加工而成;换向极绕组与电
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
第7页/共17页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要使电枢受到一个 方向不变的电磁转矩,关键在于: 当线圈边在不同极性的磁极下,如 何将流过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及时地 加以变换, 即进行所谓“换向”。 为此必须增添一个叫做换向器的装 置,换向器配合电刷可保证每个极 下线圈边中电流始终是一个方向, 就可以使电动机能连续的旋转,这 就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直流电机具有响应快速、较大的起动转矩、从零转 速至额定转速具备可提供额定转矩的性能,但直流 电机的优点也正是它的缺点,因为直流电机要产生 额定 负载下恒定转矩的性能,则电枢磁场与转子磁 场须恒维持90°,这就要藉由碳刷及整流子。碳刷 及整流子在电机转动时会产生火花、碳粉因此除了 会造成组件损坏 之外,使用场合也受到限制。交流 电机没有碳刷及整流子,免维护、坚固、应用广, 但特性上若要达到相当于直流电机的性能须用复杂 控制技术才能达到。现今半导 体发展迅速功率组件 切换频率加快许多,提升驱动电机的性能。
第15页/共17页
The end Thank you
第16页/共1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7页/共17页
第5页/共17页
无刷直流电机工作原理

无刷直流电机ppt课件

无刷直流电机ppt课件
11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工作过程
• 三相通电顺序
12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工作过程
•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电机运行中,首先监测转子位置, 转子每转过120°,功率管换流一次,定子磁场状态改变一 次,改变3次为一个周期,期间,每个功率管导通1/3周期, 形成跳跃式步进旋转磁场,并在转子上产生脉动式转矩。 此工作模式为三相三状态。
• 定子是电动机的电枢。 定子铁心中安放着对称的多相 绕组, 可接成星形或封闭形(角形), 各相绕组分别与 电子开关线路中的相应晶体管相连接。
4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无刷直流电机的定子与转子
5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无刷直流电机与直流电机: 转子与定子交换角色
6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 然而,即使这样改变还不够,因为定子上的电枢通过直流 电后,只能产生不变的磁场,电动机依然转不起来。为了 使电动机转起来,必须使定子电枢各相绕组不断地换相通 电,这样才能使定子磁场随着转子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 使定子磁场与转子永磁磁场始终保持一定的空间角度,产 生转矩推动转子旋转。
7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位置传感器
• 位置传感器作用:检测转子磁场相对于定子绕组的位置。 • 结构形式:电磁式、光电式和霍尔元件
8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 无刷直流电动机通常是由电动机本体、位置传感器和电子 开关电路三部分组成。
直流电源
电子开关电路 (相位切换)
转子位置 检测电路
电机绕组
转子位置 传感器
• 无刷直流电动机为了去掉电刷,将电枢放到定子 上去,而转子制成永磁体,这样的结构正好和普 通直流电动机相反。
• 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电枢)多做成三相对称星形 接法,同三相异步电动机十分相似。电动机的转 子上粘有已充磁的永磁体,为了检测电动机转子 的位置,在电动机内装有位置传感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为反电动势
6
直流无刷电动机电磁转矩是由定子绕组中的电流与转子磁钢产生 的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定子绕组产生的电磁转矩表达式为:
机械运动方程为:
U E IR U
Te为电磁转矩;T为负载;J为转子转动惯量;Pn为磁极数;
可以看出,直流无刷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方程与普通的直流电机相 似,其电磁转矩大小与磁通和电流的幅值成正比,所以只要控制逆变器 输出方波电流的幅值即可控制直流无刷电机的转矩。
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控制V1~V6 6个开关管的开关 顺序,来调整电机线圈的通电顺序,以实现电机的换相操 作使电机运转起来。
12
图为绕组星型连接的具体接线图。电机引出三根线A、B、C。当 它们之间两两通电时,有6种情况,分别是AB 、AC、BC、BA、CA、 和CB。图示说明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短箭头表示)和 两个线圈合成磁感应强度方向(长箭头表示)。
15
三相绕组Y连接的全控电路,如图所示,在该电路中,电动机三 相绕组为Y连接。有六只IGBT功率管,起绕组的开关作用。它们的通电 方式可分为两两通电方式和三三通电方式两种。
两两通电方式:所谓两两通电方式是指每一瞬间有两个功率管导 通,每隔1/6周期(60°电角度)换相一次,每次换相一个功率管,每一 功率管导通120°电角度,每个绕组通电240°,其中一半为正向电流, 一半为负向。三相全控时的转矩波动比三相半控时小得多,仅从O.87T变 化到T(T=1.732Ta)。
无刷直流电机原理
1
• 相关理论 • 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及运行特性 • 无刷直流电机工作原理 •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方法
2
3
一、相关理论
• 1、左手定则
判断安培力: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 且都与手掌在 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这时拇指 所指 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三三通电方式:所谓三三通电方式,是指每一瞬间均有三只功率 管同时导通,每隔60°换相一次,每个功率管通电180°,最大转矩为 1.5Ta。
16
2、PWM调制斩控方法
三相Y联接的直流无刷电动机通常采用三相六状态120°通电的 控制方式(全桥、两两导通),PWM的斩波控制方式较为多样,每种 PWM控制方式对电机的控制效果也有所不同。根据每个导通状态PWM 作用管子数目的不同,把PWM调制方式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双斩’’ 方式,通常也称作H-PWM-L_PWM控制方式,每个导通状态控制器上、 下桥臂的功率管全部进行PWM调制,如图所示。
14
四、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方法
1、控制方法分类
通常根据直流无刷电机定子绕组与换相开关之间联结方式的不同 以及换相开关结构的不同,可以把对直流无刷电机的控制分为两类:一 类是半桥型控制结构,另一类是全桥型控制结构。三相电机的半桥型控 制结构如图所示,电机的三相绕组直接与三只开关管相连,主电路结构 简单,三相半桥电路虽然简单,但电动机本体的利用率很低,每个绕组 只通电1/3周期时间,另外2/3周期处于断开状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在运行过程中其转矩从T/2变化到T(T=Ta),波动较大,。而全桥型控 制结构,电路相对复杂,但是对电机根据电机绕组利用率较高,提高了 电机的效率。
工作特性:
无刷直流电机工作特性主要包括如下关系:电枢电流和电机效率 与输出转矩之间关系。
电枢电流和输出转矩的关系为电枢电流随着输出转矩的增加而增 加。
当输出转矩为0时,电机效率为0.随着输出转矩增加,电机效率 增加。当电机的可变损耗等于不变损耗时,电机效率达到最大,随后开 9 始下降。
机械特性:
机械特性是指外加电压恒定时,电机转速与电磁转矩之间的关系。 由上式可知
Te Km(U U nKe) RR
电磁转矩随转速的减小而线性增加 右图为电机在不同的供电电压驱动下的机械特性曲线。 调速特性:
由上式可知,在同一转速下改变电源电压,可以很容易的改变 输出转矩,所以无刷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调速控制性能,可以 通过调节电压实现平滑调速。
10
三、无刷直流电机工作原理
无刷直流电机要转动,须先根据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确认转子位置。然后通过电子换相线路去驱动电机本体使电枢绕组依次 通电,从而在定子上产生旋转的磁场,驱动永磁转子转动。
直流电源 电子换相电路
电机本体
转子位置传感器
11
一般无刷直流电机的具体控制框图如图所示。定子三相绕组是相 差120°对称分布的。图中三相绕组是星型连接的。其中6个功率管的开 关由控制电路根据转子位置来决定。
7
• 运行特性
电动势平衡方程:
U E IR U
U是电源电压;E为反电动势;I为平均电枢电流;R为 绕组平均电阻; U 为功率管饱和压降 其中
8
启动特性:
In U U
电机在启动时,反电动势为0,因R此电枢电流为:
其值可为正常工作电流十几倍,所以启动电磁矩比较大。
电机可以很快启动,并能带动负载启动。随着转子加速,反电动势E增加, 电枢电流减小,转矩降低,加速度减小,最后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如图,当AB相通电,中间转子(未画出)会尽量往长箭头方向 对其。当转子达到长箭头位置时,外线圈换相,改成AC相通电。这时转 子会继续转动并往长箭头处对其。以后以此类推。
13
上图讲的是原理,实际操作的时候不会让转子与定子磁场方向对 齐,而是定子主磁场方向一直超前转子磁场一定角度,这样才会使转矩 较大பைடு நூலகம்一般利用霍尔传感器检测位置的话,会60°换相一次(磁场跳跃 60°)。换相后定子主磁场方向超前转子磁场120°,转子会向与定子 磁场方向对其的方向旋转。从相距120°到相距60°,转子转动60°, 这样可以使产生最大转矩的垂直位置正好位于本次通电的中间时刻。然 后绕组换相,定子主磁场再次向前跳跃60°,这样转子又慢慢跟上来, 如此往复就可实现电机连续转动。
• 2、右手定则
判断磁场方向: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 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4
• 3、换相原理
5
二、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及运 行特性
假定电机定子三相完全对称,空间上互差120电角度;三相绕组 电阻、电感参数完全相同;转子永磁体产生的气隙磁场为方波,三相绕 组反电动势为梯形波;忽略定子绕组电枢反应的影响等,无刷直流电机 数学模型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