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差公式的运用
平方差公式的实际应用案例

平方差公式的实际应用案例平方差公式是数学中常用的一个公式,用于求解两个数的平方之差。
其数学表达式为:$a^2 - b^2 = (a+b)(a-b)$。
平方差公式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实际案例。
1. 物理学中的应用在物理学中,平方差公式常常用于求解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个物体的动能可以表示为$KE = \frac{1}{2}mv^2$,而势能可以表示为$PE = mgh$,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的高度。
当物体从高度$h_1$落到高度$h_2$时,根据平方差公式可以得到动能和势能之间的变化关系:$KE_1 - KE_2 = PE_2 - PE_1$。
2. 经济学中的应用在经济学中,平方差公式常常用于求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假设一个公司的收入可以表示为$R = p*q$,其中$p$为产品的价格,$q$为产品的销量。
而成本可以表示为$C = f + vq$,其中$f$为固定成本,$v$为单位变动成本。
根据平方差公式可以得到利润和销量之间的关系:$R - C = (p-f)(q -\frac{v}{2p})$。
3. 工程学中的应用在工程学中,平方差公式常常用于求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某个工程项目的生产率可以表示为$P = \frac{W}{T}$,其中$W$为完成的工作量,$T$为完成工作所用的时间。
而效率可以表示为$E =\frac{W}{C}$,其中$C$为消耗的资源。
根据平方差公式可以得到生产率和效率之间的关系:$P - E = (\frac{1}{C} -\frac{1}{T})(W -\frac{C*T}{T-C})$。
综上所述,平方差公式在物理学、经济学、工程学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
通过对平方差公式的灵活运用,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项目的成功。
希望以上案例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平方差公式总结

平方差公式总结平方差公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用于求解平方差的表达式,并在许多数学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平方差公式进行总结,并介绍其应用领域和相关例题。
一、平方差公式概述平方差公式是指在一个平方差的表达式中,通过巧妙的展开、化简等运算,得到简化后的形式。
平方差公式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b)^2 = a^2 + b^2 + 2ab其中,a和b为实数。
平方差公式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的应用广泛,还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推导结果,提高数学问题解决的效率。
二、平方差公式的应用领域1. 代数表达式的展开和化简:平方差公式可以用于展开代数表达式,将其化简为更简单的形式。
例如,将(a+b)^2展开为a^2 + b^2 + 2ab,再进一步化简可得到最简形式。
2. 几何问题的求解:平方差公式可以用于求解与几何问题相关的表达式,如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矩形的对角线长度等。
通过运用平方差公式,可以简化计算步骤,得到准确结果。
3. 物理问题的建模与计算:在物理学中,平方差公式被广泛应用于计算速度、力矩、功率等涉及平方差的物理量。
通过运用平方差公式,可以简化物理问题的分析与计算,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平方差公式的例题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平方差公式,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例题进行分析:例题一:已知a = 3,b = 2,求(a-b)^2的值。
解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可以将(a-b)^2展开为a^2 - 2ab + b^2。
代入已知的a和b的值,得到答案:(3-2)^2 = 1。
例题二:求证在任意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解析:设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
根据勾股定理,有c^2 = a^2 + b^2。
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可以使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证明。
例题三: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a,求其对角线的长度。
解析:将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记为d1和d2,根据平方差公式可得d1^2 = a^2 + a^2,化简后得到d1 = a√2。
平方差公式的高级应用

平方差公式的高级应用平方差公式是初中数学知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广泛运用在数学的各个领域中。
本文将深入探讨平方差公式的高级应用,展示其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一、平方差公式回顾在介绍平方差公式的高级应用之前,我们首先要回顾平方差公式的基本形式。
平方差公式表示如下:$$(a+b)(a-b)=a^2-b^2$$这个公式是一种乘法公式,用来快速计算两个数的平方差。
平方差公式在解决代数问题和简化计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平方差公式在因式分解中的应用平方差公式在因式分解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对于一个二次多项式,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将其因式分解为两个一次多项式的乘积。
举例来说,对于多项式$x^2-9$,我们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得到:$$x^2-9=(x+3)(x-3)$$这种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解决复杂的多项式展开和因式分解问题。
三、平方差公式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在三角函数中,平方差公式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解决三角函数的恒等式和简化三角函数表达式时,平方差公式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以$\sin^2x - \cos^2x$为例,我们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将其化简为:$$\sin^2x - \cos^2x = (\sin x + \cos x)(\sin x - \cos x)$$这种应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简化三角函数的表达式,解决三角函数运算中的复杂问题。
四、平方差公式在几何中的应用在几何学中,平方差公式也经常被用于计算和推导。
例如,在平面几何中,利用平方差公式可以推导出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考虑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为$d$,我们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出正方形的边长。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有:$$a^2 + a^2 = d^2$$通过这个等式,可以轻松求解出正方形的边长,展示出平方差公式在几何中的高级应用。
五、平方差公式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在物理学中,平方差公式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平方差公式的实际应用技巧

平方差公式的实际应用技巧平方差公式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公式之一,它在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平方差公式的实际应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公式。
一、平方差公式的基本形式平方差公式可以表达为:$$(a + b)(a - b) = a^2 - b^2$$其中$a$、$b$为任意实数。
这个公式在解决一些特定问题时非常方便,可以通过对$a$、$b$进行适当的选择,化简问题,简化计算过程。
二、平方差公式在因式分解中的应用在因式分解中,平方差公式经常被使用。
例如,当遇到一个差的平方时,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将其分解为两个因式的乘积。
例如,$x^2 - 9$可以分解为$(x+3)(x-3)$。
这样就可以更快速地求解方程或化简表达式。
三、平方差公式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在三角函数中,平方差公式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当需要化简三角函数的表达式时,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来简化计算过程。
以$\sin^2x - \cos^2x$为例,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为$(\sin x +\cos x)(\sin x - \cos x)$。
这种化简方式在解决三角函数相关问题时很常见。
四、平方差公式在物理学中的实际应用在物理学中,平方差公式也有着实际的应用。
例如,在动力学中,通过平方差公式可以推导出速度、加速度、位移之间的关系,帮助求解物体的运动问题。
另外,在光学中,平方差公式也常用于求解光的干涉、衍射等问题,通过平方差公式可以分析光程差,进而解释光学现象。
五、平方差公式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在工程中,平方差公式同样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电路计算中,通过平方差公式可以简化电阻、电容等元件的串并联问题,帮助计算电路的总阻抗或总电容。
另外,在机械工程中,平方差公式也可以用于求解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解决机械系统的动力学问题。
综上所述,平方差公式在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平方差公式的实际应用技巧对于解决问题和简化计算过程至关重要。
平方差公式的运用技巧

平方差公式的运用技巧平方差公式(a+b)(a -b)=a 2-b 2是恒等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数字,也可以表示单项式、多项式等代数式.在多项式的乘法计算过程中,只要算式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在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解答有关问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种技巧:一.正用技巧:1.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例1 计算:(-3a+2b)( -2b -3a) .分析:直接套用是学习了平方差公式后最基本的模仿运用,通过模仿可以培养类比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熟悉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目的.解: 原式= (-3a)2 -(2b)2=9a 2-4b 2.2.连续运用平方差公式例2 计算:(x+2)(x 2+4)(x -2) .分析:此题若从左向右依次运算计算很繁,若根据题目的特点,先将两个一次式相乘,则发现连续两次运用平方差公式,就可以求到结果.解: 原式=(x 2-4) (x 2+4)=x 4-16.3.综合运用乘法公式例3计算:(2a+b -c+6)(2a -b+c+6).分析:此题是两个四项式相乘,按照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会得到十六项,然后再合并同类项,但是若能把(2a+6)、(b -c)看作整体,则可以先运用平方差公式再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求解,避免合并同类项的运算.解:原式=[(2a+6) +(b -c)][(2a+6)-(b -c)]=(2a+6)2 -(b -c)2=4a 2+24a+36-b 2+2bc -c 2.二.逆用技巧:灵活正确掌握好平方差公式的逆用,对于计算和化简带来很大的简便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直接逆用平方差公式例4 计算: (a+2)2-(a -2)2.分析:此题可以直接先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然后再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比较繁,若根据题目的特点,直接逆用平方差公式,便可化繁为简,迅速求解.解:原式=[(a+2)+(a -2)][ (a+2)-(a -2)]=2a×4=8a.例5 计算:(1-221)(1-231)(1-241)…(1-220081).分析:此题若直接先算出括号内的结果,将会出现2007个分数相乘的运算,但如果每个括号内都先逆用平方差公式,那么除了首尾两数以外,其余每相邻两数均互为倒数,正好约分,可以减少运算量.解:解:原式=(1-21)(1+21)(1-31)(1+31)(1-41)(1+41)·…·⎪⎭⎫ ⎝⎛+⎪⎭⎫ ⎝⎛-200811200811 =2008200920082007454334322321⋅⋅⋅⋅⋅⋅⋅⋅ =20082009200820072007200854454334322321⋅⋅⋅⋅⋅⋅⋅⋅⋅⋅)()()()( =2008200921⋅=40162009. 2.2提公因式后逆用平方差公式例6计算: 6.98×512-492×6.98.分析:此题无法直接逆用平方差公式,观察到题目的特点,可以先提取提公因式6.98,再逆用平方差公式求解.解:原式=6.98×(512-492)=6.98×(51+49)×(51-49)=6.98×100×2=1396;2.3分组后逆用平方差公式例7计算:12-22+32-42+…+20032-20042+20052-20062+20072.分析:此题的数据较多,中间带有省略号,直接先算乘方再求代数和运算量太大,且不易求到结果,根据题目的特点,将1后面的2006个数据两两分组,逆用平方差公式,在利用求和公式求得结果.解:原式=1+(32-22)+(52-42)+…(20032-20022)+(20052-20042)+(20072-20062) =1+(3+2)+(5+4)+…+(2003+2002)+(2005+2004)+(2007+2006)=2007220071⋅+=2015028. 2.4指数变形后逆用平方差公式例8证明38-46能被17整除.分析:此题若按常理应先算出38-46的结果,再看是不是17的整倍数,但这样做计算量较大,不如根据题目的特点,先逆用()mn n m a a =把38、46进行指数变形,再逆用平方差公式,可以快速求证.证明:38-46=(34)2-(43)2=(34+43)(34-43)=145×17.∴38-46能被17整除.2.5结合积的乘方性质逆用平方差公式例9 计算:1.2222×9-1.3332×4.分析:此题无法直接逆用平方差公式,观察到题目的特点,可以先逆用()m m m b a ab =对原式进行变形,再逆用平方差公式,可以快速求解.解:原式=1.2222×32-1.3332×22=(1.222×3)2-(1.333×2)2=(3.666+2.666)(3.666-2.666)=6.332.2.6逆用平方差公式后约分例10 计算:(16a 2-9b 2)÷(4a -3b).分析:此题根据题目的特点,先逆用平方差公式后发现可约分,则可化繁为简,迅速得解.解:原式=(4a+3b)×(4a -3b)÷(4a -3b)=4a+3b.三.创造条件运用技巧:一些题目看似无法运用平方差公式运算,但若能认真审题,发现其中的规律,把题目进行适当的转化,便可适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3.1拆数(项)后运用平方差公式例11 计算:(1)2008×1992, (2)(a+3)(a -1).分析:此题直接计算也行,但是若能恰当拆数(项)后运用平方差公式,则更计算为简单,更能快速求得结果.解:(1) 原式=(2000+8)×(2000-8)=20002-82=3999936.(2)原式=[(a+1)+2][(a+1)-2]=(a+1)2-22=a 2+2a+1-4= a 2+2a -3.3.2添项后运用平方差公式例12计算:(1)99982,(2)(2+1)(22+1)(24+1)(28+1)·…·(2512+1).分析:本题若直接计算很繁,但添上一个数后,便能发现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巧算,不难求得结果.解:(1)原式=99982-22+22=(9998+2)(9998-2)+4=99960000+4=99960004.(2)原式=1×(2+1)(22+1)(24+1)(28+1)·…·(2512+1)=(2-1)(2+1)(22+1)(24+1)(28+1)·…·(2512+1) =(22-1)(22+1)(24+1)(28+1)·…·(2512+1)=(2512-1)·(2512+1)=21024-1;3.3结合积的乘方性质运用平方差公式例13 计算:(x -y)2(x+y)2(x 2+y 2)2.分析:根据题目的特点,可以先逆用()m m m b a ab =对原式进行变形,再两次运用平方差公式,就可以求到结果.解:原式=[(x -y)(x+y)(x 2+y 2)] 2=[(x 2-y 2)(x 2+y 2)] 2=(x 4-y 4)2=x 8-2x 4y 4+y 8.3.4结合乘法分配律运用平方差公式例14 计算:(1)(a -b)(a+b+2).分析:本题若直接计算可得到六项式后再合并同类项,但若根据题目的特点,把a+b 看为整体,先用乘法分配律展开,再运用平方差公式,更为简单.解:原式==(a -b)[(a+b)+2]=(a -b)(a+b)+2(a -b)=a 2-b 2+2a -2b.。
平方差公式的运用技巧

平方差公式的运用技巧(a+b)(a-b)=a²-b²在实际应用中,平方差公式有着广泛的使用,以下是一些平方差公式的运用技巧。
1.求两个数的差的平方:(7-3)²=(7+3)(7-3)=10×4=402.求两个数的和的平方:(5+2)²=(5+2)(5-2)=7×3=213.用平方差公式化简代数表达式:在代数中,使用平方差公式可以将一些复杂的代数表达式化简为简单的形式。
例如,考虑以下表达式:(a+b)²-(a-b)²可以使用平方差公式展开这个表达式,得到:(a+b)²-(a-b)²=[(a+b)+(a-b)][(a+b)-(a-b)]=2a×2b= 4ab4.计算多个数的平方和的差:1²+2²+3²-4²=(1+2+3-4)(1-2+3+4)=2×6=125.求平方根的差:√a-√b可以使用平方差公式将其化简为:√a-√b=(√a+√b)(√a-√b)=a-b6.解决几何问题:D²=a²+b²7.判断完全平方数:x=a²-b²根据平方差公式,x可以被表示为两个整数的平方之差,所以如果x 是完全平方数,那么a和b都是整数。
总结来说,平方差公式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关系式,它可以用于计算差的平方、和的平方、化简代数表达式、计算多个数的平方和的差、求平方根的差、解决几何问题以及判断完全平方数等方面。
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数学问题中解决和推导出更复杂的计算。
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应用举例

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应用举例一、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描述了两个数(或代数式)的乘积与它们的差之间的关系:(a+b)(a-b)=a²-b²这个公式的应用在代数运算中非常常见,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它的应用。
例子1:计算(7+2)(7-2)根据平方差公式,我们有:(7+2)(7-2)=7²-2²=49-4=45所以,(7+2)(7-2)=45例子2:计算(x+1)(x-1)根据平方差公式,我们有:(x+1)(x-1)=x²-1²=x²-1所以,(x+1)(x-1)=x²-1二、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描述了一个一次多项式的平方的表达式:(a + b)² = a² + 2ab + b²这个公式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它的应用。
例子3:展开(x+2)²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我们有:(x+2)²=x²+2(x)(2)+2²=x²+4x+4所以,(x+2)²=x²+4x+4例子4:展开(3+2x)²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我们有:(3+2x)²=3²+2(3)(2x)+(2x)²=9+12x+4x²所以,(3+2x)²=4x²+12x+9这些例子展示了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在解题中的应用。
它们可以用来简化计算过程,化简表达式和方程。
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数的乘积或平方时,我们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将计算过程转化为相加或相减的操作,从而简化计算。
另外,完全平方公式可用于展开一个一次多项式的平方,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
这在求解方程和证明等问题中经常会遇到。
总结起来,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是代数中常用的公式,它们的应用在代数运算、化简表达式、求解方程和证明等问题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平方差公式的应用1.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可以用来进行因式分解。
对于形如$x^2-k^2$的二次多项式,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将其分解为$(x+k)(x-k)$。
通过因式分解,可以简化多项式的表达形式,进而进行解题或者求根的操作。
例如,当我们需要解二次方程$x^2-9=0$时,可以通过因式分解得到$(x+3)(x-3)=0$,从而得到$x=-3$和$x=3$两个解。
2. 求根公式的推导:平方差公式在推导求根公式时也有重要应用。
我们知道,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的解可以通过求根公式来求得。
在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平方差公式对方程进行变形,进而简化求解的过程。
例如,对于二次方程$x^2 - 6x + 9 = 0$,我们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将其变形为$(x - 3)^2 = 0$,然后可以直接得出$x = 3$,从而求得方程的解。
3. 几何应用:平方差公式在几何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计算正方形对角线长度时,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化计算。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d$可以表示为$d = \sqrt{2a^2}$。
利用平方差公式可以得到$d^2 = (a^2 + a^2) = 2a^2$,从而得到$d =a\sqrt{2}$,简化了计算的过程。
4. 物理学应用:平方差公式在物理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求解矢量的模长时,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化计算。
设矢量$\boldsymbol{a}$的$x$、$y$、$z$三个分量分别为$a_x$、$a_y$、$a_z$,则矢量的模长$,\boldsymbol{a},$可以表示为$,\boldsymbol{a}, =\sqrt{a_x^2 + a_y^2 + a_z^2}$。
利用平方差公式可以得到$,\boldsymbol{a},^2 = a_x^2 + a_y^2 + a_z^2$,简化了计算的过程。
综上所述,平方差公式在数学、物理学、几何学等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平方差公式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提要: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公式,应用也十分广泛,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平方差 整式乘法 因式分解 无理数平方差公式在初中数学上占据了重要位置,在近几年的中考和期末测试中经常出现,所以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好平方差公式。
一、平方差公式乘法中的运用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其形式是:两项之和与这两项的差的乘积等于这个项的平方差,其中的a 、b 可以是具体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
可用公式的都有两个共同特点:前一个因式与后一个因式中各有一项是相同,剩下的两项是互为相反数。
有些形式上不符合公式,但只要符合这个特点,可以根据公式的特点,应用加法加换律、结合律进行灵活变形,或者用提负号的方法把题转化成平方差公式。
(一)、整式乘法中的运用 例1. )32)(32(-+x x分析:本题是整式乘法中的最简单的,是这两个项的和与这两个项的差的积等于这两项的平方差,可直接用公式进行计算。
943)2()32)(32(222-=-=-+x x x x例2.)23)(23(b a b a ---分析:本类题是属于两个多项项式的乘积,这类题形首先要观察是否符合公式特点,看出前一个因式中与后一个因式中都是-2b ,剩下的一个是-3a ,一个3a ,它们互为相反数,可以用公式。
计算本题有两种方法(1)是利用加法加换律调整位置,把它转化为一般式;(2)提一个负号转化成一般式,再用公式计算。
解法1、加法加换律进行调整其位置 解法2、提取负号)23)(23(b a b a ---)23)(23(b a b a ---())32(32a b a b +---=)23)(23(b a b a -+-==()()2232a b -- )49(22b a --=2294a b -= 2249b a +-=例3、()()z y x z y x -+++22分析:本类题每一个因式中都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项,所以先利用加法结合律,把一个因式中的多项式转化成两个式子的和差形式,再观察是否符合公式特点。
前一个因式中的()z y x ++2结合成])2[(z y x ++,后一个因式()z y x -+2结合成])2[(z y x -+,)2(y x +与)2(y x +为相等,z 与-z 互为相反数,可用公式进行计算。
()()z y x z y x -+++22()()z y x z y x -+++=22 ()[]()[]z y x z y x -+++=22()222z y x -+=22244z y xy x -++=小结:注意平方差进行乘法运算时,经常出现的的误区有(1)对因式中各项的系数,符号要仔细观察、比较,不能误用公式,如)32)(23(b a b a -+、如)23)(23(b a b a +--,此类题目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2)公式中的字母是多种形式的,所以当这个字母表示一个负数、或分数、或单项式与多项式,应加上括号,避免出现只把字母平方,而系数忘了平方的错误。
二、因式分解中的应用因式分解我们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一提(提取公因式)、二套(套用公式)、三分组,其中套用平方差公式,也就是整式乘法中22))((b a b a b a -=-+的逆用:))((22b a b a b a -+=-,其题可以是二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能用公式的共同特点:题目中都可以转化成一项或一式的平方减去一项或一式的平方。
如有这种形式的都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了分解因式。
分解因式时,要求掌握好逆用幂的运算法则,弄清楚多项式中可转化哪几个数组成平方差,清楚题形中的a 、b 各代表什么式。
例1、 分解因式22y x -分析:本题与公式是一样的,可直接套用公式。
))((22y x y x y x -+=-例2、分解因式y y x 164-分析:此题先提公因式y ,所剩下的164-x 转化成2224)(-x ,其中a 为2x 、b 为4,本题用平方差公式到各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2)(2)(4()4)(4()16(1622244-++=-+=-=-x x x y x x y x y y y x例3、 因式分解9222-+-y xy x分析:本题我们先要进行分组成能转化成平方差公式,前三项分在一组里,最后一项为一组,把222y xy x +-转化成2)(y x -,从而形成223)(--y x)3)(3(3)(922222--+-=--=-+-y x y x y x y xy x小结: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的运用是必要的,有些题目只有用平方差公式才能分解因式,它的作用更大于整式乘法中的应用,整式乘法中如果不会用公式,也可以用一般的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方法来计算,只是复杂而已。
分解因式中时常的错误有:(1)各项没有转化为平方就用公式,如)4)(4(422y x y x y x -+=-;(2)误用公式,如))((22y x y x y x -+=+三、平方差公式在一些特殊题中的运用(一)、简便运算中的运用如某两数的乘积,如果这两个数与另一个数都要都相差相同的一个数时,就可以把这两数的乘积转化成另外一个数与相同数的和与差的乘积,从而做到转化成平方差公式。
例1、98×102分析:98与102都与100相差2,98转化成100-2,102转化成100+2。
98×102=(100-2)(100+2) =222100- =9996例2、2572562552563⨯⨯-分析:本题的技巧在于三个连续的整数,我们可以将第一个数转化成中间数减1,第三个数可以转化中间数加1。
()()256256256256)1256(25625612561256256256257256255256)3(3322333=+-=--=+--=⨯⨯- 例3、22222212979899100-+∧+-+-分析:本题中每两组都要可以转化成平方差公式,计算后会发现它是一个等差数列。
50502)1100(10012979899100)12)(12()9798)(9798()99100)(99100(12979899100222222=+=++∧++++=-++∧+-++-+=-+∧+-+- 小结:有关复杂的数字计算中,如能抓住数字特点,巧用平方差公式,可简化运算过程,提高运算效率,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数字中的平方差公式的运算会出现错识有:98×102=(100-2)(100+2)=222982100=-(二)、二次根式计算及分母有理化中的运用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二次根式计算及分母有理化,是初三二次根式计算和化简中的重点。
它的方法在于分子分母同时乘以一个式子,使其分母转化成一平方差公式,从而做到分母去根号(有理化)的效果。
例1:)26)(26(-+分析:本类题是二次根式的计算,是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用公式6为a ,2为b 进行计算。
426)2()6()26)(26(22=-=-=-+例2化简254-分析:观察此题分母中含有二次根式,要进行有理化,分母本身是25-,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5+,使分母转化成平方差公式。
32454)2()5(2454)25)(25()25(425422+=-+=+-+=-小结:这种类型题分母有理化中要抓住分母的特点,想办法使其转化为平方差公式,做题时切记,如果是单用完全平方去分母是起不到有理化的效果,所以要用平方差公式进行有理化。
例如:2102516)25(425422+-=-=-除了初中价段的应用外,以后的数学学科都有其有关的知识,可见平方差公式在数学领域中应用及其广泛,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公式从初中到大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教学上初中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掌握并运用平方差公式。
浅谈平方差公式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玉龙县鲁甸中学 和祺剑提要: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公式,应用也十分广泛,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平方差 整式乘法 因式分解 无理数平方差公式在初中数学上占据了重要位置,在近几年的中考和期末测试中经常出现,所以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好平方差公式。
一、平方差公式乘法中的运用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其形式是:两项之和与这两项的差的乘积等于这个项的平方差,其中的a 、b 可以是具体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
可用公式的都有两个共同特点:前一个因式与后一个因式中各有一项是相同,剩下的两项是互为相反数。
有些形式上不符合公式,但只要符合这个特点,可以根据公式的特点,应用加法加换律、结合律进行灵活变形,或者用提负号的方法把题转化成平方差公式。
(一)、整式乘法中的运用 例1. )32)(32(-+x x分析:本题是整式乘法中的最简单的,是这两个项的和与这两个项的差的积等于这两项的平方差,可直接用公式进行计算。
943)2()32)(32(222-=-=-+x x x x例2.)23)(23(b a b a ---分析:本类题是属于两个多项项式的乘积,这类题形首先要观察是否符合公式特点,看出前一个因式中与后一个因式中都是-2b ,剩下的一个是-3a ,一个3a ,它们互为相反数,可以用公式。
计算本题有两种方法(1)是利用加法加换律调整位置,把它转化为一般式;(2)提一个负号转化成一般式,再用公式计算。
解法1、加法加换律进行调整其位置 解法2、提取负号)23)(23(b a b a ---)23)(23(b a b a ---())32(32a b a b +---=)23)(23(b a b a -+-==()()2232a b -- )49(22b a --=2294a b -= 2249b a +-=例3、()()z y x z y x -+++22分析:本类题每一个因式中都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项,所以先利用加法结合律,把一个因式中的多项式转化成两个式子的和差形式,再观察是否符合公式特点。
前一个因式中的()z y x ++2结合成])2[(z y x ++,后一个因式()z y x -+2结合成])2[(z y x -+,)2(y x +与)2(y x +为相等,z 与-z 互为相反数,可用公式进行计算。
()()z y x z y x -+++22()()z y x z y x -+++=22 ()[]()[]z y x z y x -+++=22()222z y x -+=22244z y xy x -++=小结:注意平方差进行乘法运算时,经常出现的的误区有(1)对因式中各项的系数,符号要仔细观察、比较,不能误用公式,如)32)(23(b a b a -+、如)23)(23(b a b a +--,此类题目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2)公式中的字母是多种形式的,所以当这个字母表示一个负数、或分数、或单项式与多项式,应加上括号,避免出现只把字母平方,而系数忘了平方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