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介绍作文

应县木塔介绍作文《走进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可是大名鼎鼎呢。
它就像一个从古代穿越而来的巨大老者,稳稳地站在那里,目睹着岁月的变迁。
我第一次见到应县木塔,真的是被震撼到了。
那塔好高啊,感觉就像要冲破云霄一样。
从老远的地方看过去,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积木,只不过这个积木可不是小孩子的玩具,它可是承载着厚重历史和高超建筑技艺的宝贝。
走近这木塔,能看到它的塔身全是木头建造的,那些木头就像是忠诚的士兵,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守护着这座塔的秘密。
塔身的颜色有点暗沉,毕竟经历了那么多年的风吹雨打,就像人老了脸上有了皱纹。
我伸手轻轻摸了摸塔身的木头,那触感有点粗糙,能感觉到木头的纹理,仿佛它们正在悄悄地给我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我看到木头上有一些浅浅的刻痕,也不知道是以前工匠留下的记号,还是岁月侵蚀的痕迹。
木塔的每一层都有独特的飞檐,那些飞檐就像鸟的翅膀一样,似乎想要带着木塔飞向天际。
我绕着木塔走了一圈又一圈,发现从不同的角度看,它都有不一样的美。
有时候看起来很雄伟,有时候看起来又有点神秘。
塔周围还有一些比较低矮的建筑,和木塔相比,它们就像是伺候着木塔这个大王的小喽啰一样。
我在附近还遇到了一位当地的老爷爷,他坐在木塔不远处的一个小板凳上。
我凑过去和他聊天,老爷爷就开始给我讲他记忆里的木塔。
他说他小时候就经常在木塔周围玩耍,那时候的木塔就已经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了。
老爷爷说,他还见过以前有人来修缮木塔,那些工匠都有着高超的技艺,就像神仙一样。
老爷爷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木塔,眼神里满是自豪和对木塔的喜爱。
应县木塔不只是一座建筑,更像是一本活着的史书,它记录着建造它的那个年代的故事,也见证着我们现在的生活,它就这样静静耸立在那片土地上,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发现它的魅力。
《木塔的奇妙内部》当我有幸进入应县木塔内部的时候,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神秘的宝藏洞穴。
一进去,里面有点昏暗,就像傍晚时分快要天黑的感觉。
那股木头的味道特别浓郁,就好像身处在一片古老的森林之中。
应县木塔的奇妙之旅作文范文

应县木塔的奇妙之旅作文范文在中国的山西省,有一个美丽的小县城,叫做应县。
这里有一座闻名遐迩的木塔,它就是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全木结构塔之一。
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应县木塔,感受它的魅力。
应县木塔建于辽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它的名字叫做“应县释迦塔”,高达67.31米,塔身由多层木结构组成,外形优美,气势雄伟。
走近木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那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设计。
塔身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造型,层层叠叠,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塔顶的金色宝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的历史故事。
走进木塔,里面的空间宽敞明亮。
塔内有许多木制的楼梯,通向不同的层级。
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佛像和壁画,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站在塔的高处,俯瞰整个应县,青山绿水尽收眼底,真是美不胜收。
每当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座古老的木塔伴奏。
应县木塔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文化的象征。
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每年,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想要一睹这座木塔的风采。
无论是国内的游客,还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大家都对这座木塔赞不绝口。
许多人在这里拍照留念,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在应县木塔的周围,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比如古老的寺庙和美丽的公园。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漫步,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享受宁静的时光。
每当夕阳西下,木塔在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迷人,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除了美丽的风景,应县木塔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每年,县里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参与。
比如,传统的庙会、民间艺术表演等,展现了应县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这些活动中,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表演,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美食,体验到浓厚的地方风情。
应县木塔的保护工作也得到了重视。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古老的建筑,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宣传和保护工作。
通过修缮和维护,木塔的结构得以保存,历史得以延续。
每年,都会有专家和学者来到这里,进行研究和考察,为木塔的保护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方案。
应县木塔是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应县木塔是世界文化遗产作文《应县木塔:那座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应县有个不得了的东西,叫应县木塔。
这木塔啊,那可是真真儿的世界文化遗产。
我第一次去应县木塔的时候,可谓是充满了期待。
沿着不算大的县城街道慢慢走着,远远就瞅见那木塔高高地耸立着。
整座塔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巨人稳稳地站在那里,那气势,一下子就把我给镇住了。
走近了看,这木塔全是木的,一根钉子都没有,我当时就寻思,这古人得有多厉害啊。
塔的每一层都有不一样的风景,那门窗的雕花精致得不像话。
我忍不住凑近了去看那些雕花,有花鸟鱼虫,栩栩如生的。
我边看还边想,这古代的工匠得多有耐心啊,就拿这一朵小花的雕花来说,花瓣的纹理刻得那叫一个细致。
我数了数,这小小的一朵花,花瓣就刻了九层褶皱,每一层都像是真花的花瓣一样微微卷起,线条流畅得就像用笔画出来的。
旁边的小鸟也活灵活现的,眼睛就像两粒芝麻大小的黑宝石,滴溜溜地好像在看着我。
我在塔下听一位本地的大爷讲这木塔的故事。
大爷说这木塔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还稳稳当当的。
像以前打仗的时候啊,炮弹在周围炸,这木塔都没倒。
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似的不停地问大爷各种问题,大爷也是不厌其烦。
我抬起头看着这木塔,就觉得它像是一个受尽磨难却永远不倒的坚强老人。
它就一直默默地站在应县这块土地上,见证着岁月的流转。
那木塔的塔檐风铃在风中“叮叮当当”地响,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这应县木塔啊,它不仅仅是一个古建筑,它更像是一个连接过去和现在的史书。
每一块木头,每一个雕花,每一声风铃响,都是它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应县不看木塔,那可就像去北京不看故宫一样亏大了。
我想,这就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吧。
《再探应县木塔》再一次来到应县木塔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像是去看望一个许久不见的老朋友。
这里依旧是那么热闹,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冲着木塔来的。
我站在木塔的入口处,突然觉得这木塔比我记忆中的还高大。
那厚实的木门看上去都很有年代感,门板上有些地方的漆都掉了,露出里面沧桑的木头颜色。
应县木塔的作文500字

应县木塔的作文500字
《神奇的应县木塔》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在山西,它可老厉害了!它是纯木头建成的,特别高,站在下面往上看,脖子都酸啦。
听说这木塔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啦。
以前没有那些厉害的机器,全靠人们的双手一点点建起来的。
木塔的每一根木头都好像在讲故事。
我去的时候,阳光照在木塔上,那颜色漂亮极了,就像一个穿着金色衣服的巨人。
塔里还有很多佛像,一个个都特别慈祥,好像在看着我们笑呢。
有个传说,说只要摸摸木塔的柱子,就能带来好运。
我也摸了摸,心里可高兴啦,希望能真的有好运。
应县木塔真的太神奇啦,等你们长大了,一定要去看一看!
《美丽的应县木塔》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应县木塔吗?那可是个特别美的地方!
有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去看应县木塔。
哇,刚看到它的时候,我都惊呆了!它高高地立在那里,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积木搭起来的。
木塔上的木头好多好多,一根一根的,排得整整齐齐。
我走近摸了摸,感觉凉凉的、滑滑的。
听爸爸说,这座木塔经历了好多好多的风雨,可它还是稳稳地站在那里。
我想,它一定很坚强。
木塔周围有好多的树,风一吹,树叶沙沙响,好像在和木塔说悄悄话。
还有小鸟在枝头唱歌,好像在夸木塔漂亮。
晚上的时候,木塔上的灯亮了,远远看去,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应县木塔,真是太美啦,我好喜欢它!。
应县木塔

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外观为五层,实为九层:每两层之间设有一个暗层,这个暗层从外看是装饰性很强的斗拱平座结构,从内看却是坚固刚强的结构层。
这座凝聚了古代匠师聪明才智和精湛工艺的木塔历经了千年风雨、多次地震甚至战争炮火的考验,仍屹立至今,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为何应县木塔能如此坚如磐石?这得从木塔的结构与斗拱的相互作用中去寻找答案。
木塔有内外两圈柱网,各层通过柱、梁、斗拱嵌套在一起而形成套筒结构。
辽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进一步创新,在结构中大量使用斜撑构件,保证了结构刚性,改变了传统的四边形体系。
由柱头枋构成的闭合木框起着圈梁作用,木塔的结构体系有如一个刚性很强的八边形套筒,其中斗拱起着关键的稳定作用。
由于斗拱系统本身是由若干小木料即斗、拱等榫接在一起,相当于许多小型的悬臂,它们能够调整倾角、平衡弯矩,因此在受到地震、炮击等异常震动时后,斗拱成为一种阻尼装置,通过斗拱榫卯间的摩擦、错位,可以消耗掉外来的巨大能量,使得木塔具有较好的抗震、抗冲击性能。
即使在现代,这也是理想的抗震结构。
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使应县木塔在受到多次地震甚至炮击之后依然屹立不倒。
应县木塔内部构造示意图木塔暗层内外槽柱网结构应县木塔的斗拱多达54种,但斗拱的变化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根据结构稳定和各层出檐尺度来调整斗拱出跳数与形制变化,如果说应县木塔是一篇惊世乐章,斗拱则无疑是最美妙的音符。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其中的十处斗拱:1、一层外檐补间铺作:双杪双下昂七铺作,栌斗下用驼峰和蜀柱垫起一足材,耍头层取消,下昂尾过柱中线后被截断。
解析:应县木塔副阶次间与一层、二层的补间铺作都采用了蜀柱,并采用驼峰来稳定蜀柱,使得同一层中补间与柱头铺作高度不同,形成了美妙韵律。
除此以外,其它各层亦有补间铺作将驼峰直接垫于栌斗之下,其作用在于扩大栌斗底面,以避免普拍枋和阑额受集中荷载而被压坏。
描写应县木塔的作文

描写应县木塔的作文
作文一
《神奇的应县木塔》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就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
远远望去,它就像一个超级大巨人,高高地站在那里。
这座木塔可老可老啦,有差不多一千岁呢!它是用好多好多的木头建成的。
木塔特别高,仰头看的时候,我的脖子都酸啦。
走进木塔里面,能看到好多精美的佛像。
听说以前还有人在这里拜佛求平安呢。
我听说,这座木塔经历了好多好多的风风雨雨,像打雷、刮风、下雨,可它还是稳稳地站在那里,是不是很厉害?
有一次,我还听到一个故事。
说有一只小鸟飞累了,就落在木塔的顶上休息。
小鸟看着下面的风景,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这地方真美呀!”
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这座神奇的应县木塔哟!
作文二
《了不起的应县木塔》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特别了不起的塔,叫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可高啦,就像一座通往天空的楼梯。
它全身都是木头做的,但是特别结实。
我去看它的时候,阳光照在木塔上,金灿灿的,漂亮极了。
木塔里面有好多好玩的地方。
比如说,那些雕刻的花纹,就像一幅幅神秘的图画。
听爷爷说,以前打仗的时候,人们还躲在木塔里呢。
敌人怎么也打不进来,木塔就像一个坚强的大城堡。
有个叔叔给我讲,有一年下了特别大的雪,别的房子都被雪压坏了,可应县木塔一点事儿都没有,它可真勇敢!
小朋友们,等你们长大了,也去看看这座勇敢又了不起的应县木塔吧!。
应县木塔简介作文

应县木塔简介作文
应县木塔,坐落在我国山西省应县的一个小村庄里,距今已经有八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
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的建筑。
它的建造工艺之精巧,技术之复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体现,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木塔总共有七层,高为五百一十六米,整个建筑最大高度为七百九十六米。
它每一层都有许多窗口,站在二楼向下看去,就会看见许多美丽的景色。
它建于辽代统和四年(980年),塔的底层用木材建成一间大门,门上有“开”字型雕刻,门内有两个巨大的木雕狮子。
它分为两层,每层都有八个门。
底层主要是进出房屋用的;第二层主要是放佛像和佛造像用的;第三层主要是放佛像和一些供奉用的东西;第四层主要是放一些桌椅、文房用品等东西;第五层主要是放木椅、木凳等东西;第六层主要是放木塔等东西;第七层主要是放木塔等东西。
—— 1 —1 —。
山西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图:玉文文:叶子)

⼭西应县⽊塔(佛宫寺释迦塔)(图:⽟⽂⽂:叶⼦)⼈,不过是这⼤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点什么,⾄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
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始了我的博客⽣涯。
——叶⼦题记⼭西应县⽊塔(佛宫寺释迦塔)2016年9⽉15⽇⼭西应县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塔。
建于辽清宁⼆年(宋⾄和三年公元1056年),⾦明昌六年(南宋庆元⼀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1961年被列⼊中国⾸批国家重点保护⽂物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是现存最⾼的⽊结构楼阁式佛塔。
全塔整体架构所⽤全为⽊材,没⽤⼀根铁钉,全塔共应⽤54种⽃拱,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拱博物馆"。
国家⽂物局对释迦塔的评价是,现存世界⽊结构建设史上最典型的实例,中国建筑发展上最有价值的坐标,抗震避雷等科学领域研究的知识宝库,考证⼀个时代经济⽂化发展的⼀部"史典"。
应县⽊塔与意⼤利⽐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奇塔"。
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的⽊塔。
释迦塔塔⾼67.31⽶,底层直径30.27⽶,呈平⾯⼋⾓形。
全塔耗材红松⽊料3000⽴⽅⽶,2600多吨,纯⽊结构、⽆钉⽆铆。
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舍利。
释迦塔于辽清宁⼆年(1056年)建成,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和尚奉敕募建,⾄⾦明昌四年,增修益完。
以作家庙,彰显家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料敌之⽤。
永乐⼆⼗⼀年(1423年),明成祖率军出师宣化,给予南侵的鞑靼、⽡剌部以有⼒回击。
回京途中,驻跸应州。
挥笔书写了"峻极神⼯"四字。
此匾于万历四⼗⼀年(1613年)五⽉重装。
明正德⼗⼆年(1517年),鞑靼⼩王⼦犯阳和(⼭西阳⾼),掠应州。
明总兵王勋迎战,被困于应州。
明武宗率师援应。
⼗⽉,两军在应州⾎战六天,⼩王⼦败退。
这次决战,给鞑靼⼀定的打击,从此,边境安宁了⼏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大家好,我是环艺一班的韩斌,今天介绍的是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的释迦塔,释迦塔位于山西朔州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这就是人们俗称的应县木塔。
3.下面我将这几个方面讲起,先讲他的由来。
4.释迦塔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成,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至金明昌四年,增修益完。
以作家庙,彰显家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料敌之用。
永乐二十一年,明成祖率军出师宣化,给予南侵的鞑靼、瓦剌部以有力回击。
回京途中,驻跸应州。
挥笔书写了"峻极神工"四字。
明正德十二年,鞑靼再次来犯,两军在应州血战六天,鞑靼败退,次年七月,为庆祝应州之捷,明武宗二次来应州,登塔宴赏功臣,书写了"天下奇观"四字赞美木塔。
到了1948年解放应县时,守城的国民党军队以木塔为制高点设立了机枪阵地,木塔被12发炮弹击中,应县木塔建成至今,已有近950年的岁月,由于长期受地震、风雨、战火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倾斜扭曲、压缩变形、部分构件糟朽劈裂等病变。
1961年释迦塔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1月,释迦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5.木塔布局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
塔看似有五层但实际为九层,每两层间都设有一个装饰感很强的斗拱平座结构的暗层,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mao。
释迦塔设计有近六十种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的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
塔结构设计非常科学合理,这种耗能减震的设计甚至超过现代建筑设计的科技水平。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
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
6.这是木塔的结构示意图,稀有的辽代古建筑,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塔,建筑中没有用一根铁钉。
一楼供奉的是高达11米的释迦摩尼佛像。
7.释迦塔历史悠久,传说也是非常多的,据说当年是鲁班建造的木塔,但修完之后土地爷承受不住,塔直往地下陷鲁班便举手一推,将塔分成两截,上半部被他一掌拍到了今天的内蒙古一带,留下的五层慢慢地钻出地面,就成了如今的释迦塔。
据说塔身水火不侵,即使被炮弹击中也能瞬间熄灭,释迦塔既无光也无火,但民间却传说木塔夜里有放光现象,当地人认为是这是一个吉祥的预兆,,当然还有好多,不一一介绍了,每年的端午节,当地百姓都要身着新装,全家老少一起相伴到木塔前烧香拜佛,并登上木塔的最高层,表示节节高升。
如今,木塔受到文物保护,人们虽然不能集体登临塔上,却还是要到塔前烧香祈祷的,场面十分隆重。
8.这是他的一些图片,1这是顶部精美华丽的藻井,2这个也是3这是他外立面,4这是他的柱头铺作5补间铺作6转角铺作7塔刹8用母三脚结构加固的西南内侧,9二层内景10塔身的倾斜程度11从这个图片可以看的出来,他的木结构已经严重腐朽
.9.保护木塔是应在必行的一件事,从1989年起﹐中国开始研究应县木塔的保护工作。
199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山西省应县木塔维修工程领导组”﹐木塔大修工程启动。
2002年﹐全国性专家会议基本敲定﹐对木塔实施“抬升修缮”方案。
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修缮一事搁浅。
2003年﹐国家文物局的文物研究院从山西省文物局手中完整接管了修缮资料﹐又是10年过去了﹐木塔的修缮方案仍处在专家论证阶段。
与之形成对比的﹐却是对申遗工作的热衷。
目前﹐应县木塔申遗文本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家文物局﹐2012年11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据了解﹐申遗的认定标准中﹐“原真性”非常重要。
当地文物工作者担心﹐万一修缮留下遗憾﹐世遗组织专家将对木塔提出质疑。
目前应县木塔修缮方案已经确定,表示会在原来基础上加固修缮.
10.木塔的前世今生给了我一些启示,应县木塔作为我国最高最古老的木构塔式建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震撼和惊喜,我们作为见证者,应该关注这座塔,了解这座文化。
我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