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浙教版八上第二章科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浙教版八上第二章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上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显得很薄。

大气层对地球很重要,主要表现在。

2、大气温度在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3、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之间。

从地面向上约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12千米到55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在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又呈逐渐。

4、大气层是地球上的条件之一,它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差,还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和。

5、根据大气的、和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到距离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外层是地球与大气层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千米。

6、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民航飞机和热气球在平流层,航天飞机能到达层,有造卫星在层活动。

7、对流层是大气的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千米。

8、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固体杂质,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

9、由于受对流运动的影响,气温高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据此,冰箱冷冻室的冷凝管安装在冷藏室的的(填“上部”或“下部”)。

10、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雾、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它们影响着生物的和。

第二节气温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

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

2、天气的主要组成要素是、、、风和。

3、空气的温度称为,它告诉我们当地空气的。

气温是描述天气的。

4、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气温度量单位是,用表示。

在气象观测中,还可以使用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分别测量一天中的和。

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

动物的行为和气温变化有关,各种农作物有各自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

八年级科学单元复习提纲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八年级科学单元复习提纲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八年级科学单元复习提纲第二章天气与气候一、大气层1、大气层: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km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对地球的作用:(1)保护地球免受陨石的袭击。

(2)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温差较小。

(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3、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4、大气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各层的高度及气温分布特点如下表层序高度气温分布特点空气运动对流层0至8—17km 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形成对流平流层8—17km至55km 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水平流动中间层55—85km 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形成对流暖层85—500km 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外层500km以上呈逐渐升高的趋势5、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6、空气对流运动发生需要满足温度:上冷下热。

在地表附近,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二、气温1、天气的概念:天气是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天气现象。

2、气温的测量:(1)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我国使用的气温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2)由于一天中的气温在不断变化,气象观测中需要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测量。

(3)在气象观测中,要把温度计水平放置在一个白色百叶箱里。

3、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一天中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4.人体最感舒适的温度在22摄氏度。

三、大气的压强1、大气压: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

2、大气压存在的实验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吸饮料、吸盘挂钩等。

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①大气压强的存在 ②大气压很大4、大气压的测量工具: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

5、在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Pa 51001.1 ,即760mmHg(Hg 表示水银)。

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一、大气层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3、4、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

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5、对流: (1)液体的对流(2) 气体的对流(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 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二、气温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分层 高度(千米)温度分布特点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 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分层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10、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 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三、大气压强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 13、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14、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 )和毫米汞柱(mmHg ) 1 mmHg = 133 Pa15、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帕,即 760毫米汞柱 16、利用大气压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物品、吸尘器、离心式水泵. 17、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18、高压区: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 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天空多云,长形成阴雨天气,人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19、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人体对大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短时间内气压变化较大,人会由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从平原进去青藏高原,气压减小而出现高原反应;反之也会有不适应现象。

八上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八上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大气层1、: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B、没有;C、易受侵袭;D、很大。

3、5层----- 层、层、层、层、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运动,B、各种复杂的(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表现在两极厚度,赤道厚度*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会,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气流平稳,利于高空;内有层,能吸收外线,对人类起作用。

第二节气温6、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的大气平均状况。

* :晴空万里:冬雨夏干7、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等。

8、气温----即空气的温度A、气温是构成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第三节大气的压强9、大气压强的存在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10、大气压强的大小:A、标准大气压P== 帕(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毫米水银柱B、大气压的大小常用或进行测量C、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D、人体内也有,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初二:天气与气候 知识点

初二:天气与气候 知识点

天气与气候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变化⑴日变化:①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⑵年变化: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与生活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⑵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2、降水的季节变化⑴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⑵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世界的气候1、气候的地区差异⑴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例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⑵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⑶气候与天气的差异:⑷世界气候2、各种气候的特点: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区气候特征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以亚马逊平原最广,其次分布于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南北两侧,以非洲最广,其次分布于澳大利亚和南美洲。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大陆西岸,以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最广,其次是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中西部。

终年高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南部,以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为主。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降水集中在时间变化情况天气短时间时刻在变气候长时间相对稳定,一般变化不大。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浙教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浙教

第2章天气与气候2.1 大气层知识点1 大气的作用及大气的温度1.大气不仅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而且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大多数紫外线,避免地球上的生物受到强紫外线的伤害,同时,大气层的水汽可以成云致雨,构成了地球的水循环,使水成为一种可再生资源.2.大气层具有缓冲作用,避免地球表面温度变化过于剧烈,永远保持在一个相对适宜的温度,不会因为过冷或过热而导致生物死亡.3.大气温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12km 以下和55~85km的范围内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其余高度则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知识点2 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其中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底层的对流层.点拨: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目前地球大气上界有多高,说法不一.在1000 km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5000 km处,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500km知识点3 对流层1.对流层的高度并不完全相同,低纬度对流层的厚度大;高纬度对流层的厚度小.2.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强烈;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2 气温知识点1 天气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阴、晴、风、雨、雷、电、雾、霜、雪等都是天气现象.2.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也是不同的.3.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是构成天气的重要因素.知识点2 气温1.气温是时刻变化着的,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而不是太阳高度最高的12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而不是晚上24时.2.陆地和海洋的性质不同.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因此,北半球陆地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而海洋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8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和北半球正好相反.2.3 大气的压强知识点1 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1.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有很多,如浮杯实验、可乐瓶瘦身、瓶吞鸡蛋等,日常生活应用中的吸管、吸盘等均是利用的大气压.2.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大气层的气体与固体、液体一样也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就产生了大气压强.3.离地面越高,空气就越稀薄,空气的密度越小,大气压也就越小.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1。

【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一、南北气温的差异【五个积温带的区别】温度带范围≥10ºC积温作物熟制寒温带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1600ºC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中温带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1600—3400ºC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3400—4500ºC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荞麦或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4500—8000ºC一年两熟或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热带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8000ºC水稻一年三熟【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产生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

【我国冬季最冷和最热的地方】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52.3 ºC);最热的地方是海南省;【我国夏季最冷和最热的地方及三大火炉】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人称“火洲”(最高气温49.6ºC);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二、东西干湿的差异【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时间分布:夏秋多春冬少;空间分布:东南多西北少;【四类干湿区的区别】干湿地区降水状况分布地区植被农业类型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蒸发量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森林水田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400—8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森林草原旱地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400mm、降水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草原畜牧业蒸发量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mm降水量<蒸发量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荒漠畜牧业三、季风气候显著【季风】随着季节变换风向,并且风向相对的风。

八年级第二章天气和气候复习提纲.doc

八年级第二章天气和气候复习提纲.doc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变化规律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从下到上):对流层、平流层、小I'可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人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各种复朵的天气现彖(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儿乎全部的水汽、同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人fuj: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平流层:人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1、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人气温度、湿度、气圧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吋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例:*天气:睛空万里气候:冬雨夏T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五要素)等。

3、气温 ----- 即空气的温度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耍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Q C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屮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口出前床。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C第三节大气的压强人气压强的存在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英中的物体产牛压强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了严密该盖住,nJ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來,*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内部大气压强(2)白來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原因:药液滴出后,里而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岀,插进针头后,可以及吋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1)大气压强的存在(2)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一、大气层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3、—4、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

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5、对流: (1)液体的对流 、(2) 气体的对流…(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 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二、气温分层 高度(千米)温度分布特点 —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 17-55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分层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10、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11、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三、大气压强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13、?14、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15、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 1 mmHg = 133 Pa16、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帕,即760毫米汞柱17、利用大气压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物品、吸尘器、离心式水泵.17、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18、高压区: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天空多云,长形成阴雨天气,人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19、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人体对大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短时间内气压变化较大,人会由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从平原进去青藏高原,气压减小而出现高原反应;反之也会有不适应现象。

大多数人能通过自身调节,使反映减轻或消失。

人体内也有压强,与体外压强大致相等,抗衡体外受到的大气压,所以人体不会有异常反应。

(中医拔罐疗法、飞机高空舱内须增压、宇航员穿内增压航天服)20、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气压大,液体沸点会升高(压力锅);气压小,液体沸点会降低21、气压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液体压强也会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通道越小,流速越大,压强就越小;流体遇到阻碍时,流速会变大,导致压强变小。

力的方向:压强大向压强小22、压强计算公式:P = S F (F :压力 S :受力面积)%(此公式算出的是两个压强差)四、风和降水23、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同一水平高度上,风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24、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常用8种风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风速常用分级表示 风向标:测风向 风速仪:测风速25、空气的湿度:湿度计(干湿球、毛发、自动感应湿度计) <最常用:干湿球湿度计,由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组成,湿球温度计球部有湿棉纱包着。

原理:湿球温度计的棉纱中水分蒸发吸热,温度计温度较低。

空气中湿度越小,蒸发越快,温差越大方法:先读出干球温度计的读数,再读出湿球温度计的读数,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再查表得出相应的湿度26、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 天气谚语:“燕子低飞要下雨”------大雨前空气湿度大,昆虫翅膀变软,飞得很低,燕子也就低飞觅食27、云或雾: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条件下凝结出细小的水珠或冰晶28、水汽凝结: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很难再容纳更多的水汽,如果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会附着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29.降水的条件:空气中相对湿度达到100%、降温以及凝结核(空气中的微小灰尘颗粒)。

水汽凝结形成运云后,当遇到降温时,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增多而逐渐增大,形成雨滴、雪或冰雹将落地面。

29、降水包括:雨、雪、冰雹,最常见的为降雨30、降雨量:雨量筒收集后倒入雨量杯测量,雪、冰雹等溶化后测量。

单位:毫米(mm )五、天气预报32、每一个天气预报用语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如:降水概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总云量占空比例 天气状况 (12消失降水量(毫米)等级 8/10以上 阴 大于30暴雨 5/10~8/10多云;大雨15~303/10~5/10 少云5~15 中雨小雨3/10以下晴·小于5等压线:气压相等的地方连线锋面:冷暖空气的交界面。

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暖空气要强);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冷空气要强).34、天气系统:《高压、低压、冷锋、暖锋等A:高压;B:低压;C:冷锋过境;D:暖锋过境后E:西北风(高压吹向低压)(1)判断哪个系统强大,主要看影响范围,范围越大,就越强大,一般为高压或低压( 2 )过境时:冷锋:降雨、降温、大风暖锋:降雨、升温~(3)过境后,都是晴朗天气六、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35、气候: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气候差异是由于不同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造成的36、》】37、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原因:暖湿气流遇到阻碍,沿着迎风坡向上爬升,温度降低,空气中水汽凝结,形成降雨;在背风坡,气流下沉,温度升高,故降雨少、38、季风:在大范围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季风分布广,以亚洲季风最强、分布最广)39、我们东部季风形成的原因:冬季,欧亚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气压高),太平洋气温高(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低),风从中国大陆吹响太平洋夏季,欧亚大陆气温高(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低),太平洋低温低(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气压高),风从太平洋吹响中国大陆40、竺可桢:我们著名气象学家,绘制了中国近5000年的气温变化曲线。

气候变化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温暖时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寒暖交错时期;公元1400年~公元1900年,寒冷时期;公元1900年至今,气候波动时期41、]42、气温变化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气温的变化和全球的气温变化基本一致43、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气候总是表现出波动变化的特点。

目前,全球气温正处于逐渐升高的过程中4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大面积农业灌溉等能改良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增加湿度和降水量,减轻旱涝灾害的危害毁坏森林、排放大量有害物质等,会造成气候恶化44、温室效应:现代工业不断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加速了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45.热岛现象: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经济高度发展、能量消耗较多、空气污染最严重的特殊地区,使城市形成了一种气温较高、湿度较低、雾霾增多的特殊气候、使城市上空经常维持一个气温高于四周郊区的暖空气团七、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46、)47、我们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以东以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分布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以西以北地区是非季风气候区,分布有: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冬季,我国盛行从蒙古、西伯利亚干冷地区吹来的冬季风(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温差大,越北气温越低,降水越少。

1月气温最低。

北方农作物生长期长,能积累更多营养;南方气候温暖,适合反季节水果)夏季,我国盛行从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吹来的夏季风(偏南风),气温高、降水充沛(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东部气温高,降水充沛,对农业非常有利。

7月气温最高)48、我国各地气候特点温度:夏季,普遍高温;冬季,越往北往西气温越低。

越往南,气温年较差越小,越往北,气温年较差越大(冬、夏气温差)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地区递减49、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原因:远离海洋,夏季风不能到达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降水变化大。

冬寒夏热,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但日照充沛,瓜果甜(青藏高原地区1月和7月气温平均相对较低,与海拔高有关)/50、植被能保持水土,增加雨水下渗52、台风结构示意图台风眼内,风平浪静、云量少,因为气流下沉外侧半径100千米左右的区域,狂风暴雨,气流上升形成厚厚的云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