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消费者分析分析
成都消费分析报告

成都消费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将对成都市的消费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为市场研究和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将从整体消费额和消费结构两个方面对成都市的消费进行概述,然后针对不同消费领域分别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给出一些建议。
2. 整体消费情况2.1 消费额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的消费额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8年,成都市的消费额达到1000亿人民币,而到2020年,消费额已经增长到1500亿人民币。
这表明成都市消费能力的增强。
2.2 消费结构成都市的消费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生活消费、教育消费、医疗消费、旅游消费等。
其中,生活消费占据最大比例,约占整体消费额的50%。
而教育消费和医疗消费分别占据约30%和10%的比例。
旅游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相对较小,约占10%。
3. 生活消费分析3.1 食品消费成都市以其丰富的美食文化而闻名,食品消费一直是成都市的重要消费领域。
川菜、火锅等成都特色美食是当地居民和游客的主要选择。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食品消费额占整体消费额的40%左右。
3.2 住房消费成都市的房地产市场一直繁荣,住房消费是当地居民最大的支出之一。
不仅是购房消费,租房市场也很活跃。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住房消费额约占整体消费额的30%左右。
3.3 娱乐消费成都市的娱乐消费也占据一定比例。
KTV、电影院、游乐场等都是居民常去的娱乐场所。
统计数据显示,娱乐消费约占整体消费额的10%左右。
4. 教育消费分析4.1 学前教育成都市的学前教育一直受到家长的重视。
幼儿园和早教机构是家庭消费的主要方向。
统计数据显示,学前教育消费约占教育消费额的40%。
4.2 中小学教育成都市的中小学教育也是家庭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共同构成了成都市的教育市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小学教育消费约占教育消费额的40%。
4.3 高等教育成都市拥有多所知名高校,吸引了许多学生前来深造。
高等教育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是家庭重要的支出项。
成都市场概况PPT

等新兴产业,为市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消费升级
03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为市场提供了
更多商机。
市场发展潜力
01
人口规模优势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人口最多的城 市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 为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02
地理位置优势
03
产业集聚效应
成都地处西南地区中心地带,交 通便利,是周边地区物资集散地 和物流枢纽,有利于市场拓展。
在成都市场,各个行业的主要竞争者都有其独特的竞争优 势和特点。
例如,在零售业领域,主要竞争者包括大型购物中心、连 锁超市和电商平台等;在餐饮业领域,主要竞争者则包括 各类特色餐厅、快餐连锁和美食街等。
对主要竞争者的深入分析,有助于企业了解市场状况,制 定更加精准的市场策略。
竞争策略
在成都市场的竞争中,企业需要制定适 合自己的竞争策略,以提高自身的竞争
意义。
研究目的
通过对成都市场的深入了解和分 析,为投资者、企业决策者以及 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促 进成都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
和社会发展。
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对成都市场的全面了解,发现市场发展的优势和不足,预测未来市场趋势,为投资 者和企业决策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
意义
有利于推动成都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 也有助于提升企业和投资者对市场的认知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成都已形成多个产业集聚区,如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 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Part
06
结论和建议
对市场的认识和理解
成都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4年成都餐饮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成都餐饮业市场前景分析1. 介绍成都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和旅游城市,餐饮业在成都市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成都餐饮业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成都市餐饮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成都市餐饮业的总收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成都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和居民对多样化饮食文化的需求。
3. 消费趋势成都居民在餐饮消费中显示出对品质、创新和舒适体验的追求。
越来越多的成都餐饮企业开始注重菜品的研发和升级,推出更符合消费者口味和需求的菜品。
同时,不少餐饮企业还在装修和服务方面进行升级,提供更加舒适和个性化的餐厅环境。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外卖和网上订餐服务在成都市场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与外卖平台合作,这为成都市餐饮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4. 产业竞争成都市餐饮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大量的餐饮品牌和各式各样的餐厅。
餐饮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创新菜品和提供独特的餐饮体验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之一是人员流动性较大,餐饮业人员的稳定性和培训成为了餐饮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此外,餐饮行业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包括食材成本和人员成本。
5. 市场趋势与机遇在成都市场餐饮业的发展过程中,有几个趋势和机遇值得关注:a. 健康餐饮的兴起随着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健康餐饮在成都市场上得到了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推出低盐、低脂、低糖的健康餐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b. 融合餐饮的兴起多元文化和多样化饮食需求的出现,推动了融合餐饮的发展。
成都市场上的餐饮企业开始将不同的菜系和风味进行创新和融合,开发出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菜品。
c. 旅游餐饮的机遇成都是重要的旅游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旅游餐饮业成为了成都市餐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针对旅游市场推出特色菜品,吸引游客的眼球。
成都市消费者对牛奶质量安全的认知情况及购买行为调查分析

安全 因素 的对策和措施 , 通过 问卷调查的形 式,以 食品安全法》中的相关规 定为切入 口, 从成都 市消费者在牛乳制品 购买过程 中的风险认知 和信 息搜寻行 为角度, 牛奶制品质量安全需求做初步的探讨和调查分析 . 对
关键 词:消费者; 牛奶 ; 质量安全; 认知;购买行为
中图分类号: 5 . R1 5 5 d i 03 6/i n1 0—4 3 0 0 . 4 o:1 . 9 .s . 32 8 . 1.1 2 9 js 0 2 1 0 文献标志码: A
J n 0l a .2 1
文章 编号: 0 324 (0 o -080 10 -832 1)1 9 ・5 1 0
成 都 市 消费 者对 牛奶 质 量 安全 的认 知情 况及 购 买
行 为调查 分析
吴维 成,黄博
( 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 0 4 ) 10 1 摘 要:牛乳制品作为我国人均消费量增长最快的食 品之一,安全 问题 不容忽视.为了从源头上探 索消除生鲜乳质 量不
第3 第1 7卷 期
J
西 南 民 族 大 学 学报
‘
自然
学版
・ S in eEd t n io i o ma fS u h e t i er i f r a i a i e a u a ce c u l o o t w s Un v s t o N t y on l isN t r l t
从 表 2提 供 的调查 统计 数据显 示 :被调 查者年龄 结构 指标 分析,认 为对 食 品安全 法 有 印象 的在 7 %以 0
上, 而认为知道的均在 3%以下, 0 可看 出消费者对 食品安全法 并不了解, 仅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 21 消费者对规 范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认知度 .2 .
川农成都校区学生市场细分方案

川农成都校区学生市场细分方案农区2011级1班方雪学号:20115981一、消费者市场分析1、学校概况: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成立于2010年7月,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占地面积600余亩。
现有学院四个: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和资源环境学院。
现有学生12000余人(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男女比例大概为3:7。
成都校区现今还有很多栋宿舍和教学楼还在建设中,预计在3年之内又将会有四个学院从雅安校区,到时候学校的总人数又将会增加1万以上。
2、消费市场概况:成都校区现在的消费区域大部分集中在食堂外的生活广场一带和学校侧门口的惠民社区。
生活广场一带除了食堂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地下购物超市,超市外有很多买快餐和小吃的小摊。
食堂对面一带有三个大小规模不等的超市,有两家水果店,两家打印店,两家风格不一的奶茶店,一家文具店,一家书店。
大部分都是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店,而且他们所供应的商品也都一直都是随着我们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
至于学校侧门外的惠民小区为学生所开的店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干锅、火锅、烧烤店(主要针对学生聚餐开放)(2)服装、鞋店(90%都是针对女同学们开放的,抓住了女同学们爱逛街购物的心里)(3)饰品店(生活小用品)(4)奶茶店(5)快递公司等等。
二、具体市场分析:我觉得成都校区消费者市场已经趋于健全,但是还有一些小的漏洞有待完善。
其中我发现的一个比较大的漏洞就是:学校内及周边都没有一个较正规的书店,至于学校内的那个小书店,书籍的丰富程度太低,是完全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要的。
所以,若是能有一个较为正规的书店入驻成都校区,一定会有很大的收益的。
(1)书店市场范围:全校师生。
(2)潜在顾客的基本需求:所有的学生都对与学习有关的书籍、资料等有需求。
如:四六级资料、期末考试资料等。
少数学生喜欢看并收藏课外书籍。
(3)潜在顾客的不同需求:学生对学习资料的需求都大致相同,且学校已有的那家书店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完善了。
成都消费市场分析

成都消费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和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成都的消费市场也呈现出不断扩大和多元化的趋势。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成都的消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二、消费人群分析1. 年龄分布成都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18-4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占据了消费市场的主要份额。
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对于各行业的营销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收入水平成都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城市中的白领阶层占据了较大比例,他们通常有更高的消费能力和更广泛的消费需求。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年轻人群也开始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三、主要消费品类分析1. 食品饮料成都作为一个美食之城,美食消费一直是成都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成都的餐饮业发展迅速,各种特色小吃和餐厅在城市中遍布,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品尝。
此外,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逐渐普及,有机食品和健康饮料也成为消费市场的热门品类。
2. 服装鞋帽成都的年轻人对时尚和潮流非常关注,服装鞋帽是消费市场中的重要品类之一。
各种时尚品牌和潮流单品在成都的购物中心和商场中层出不穷,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前来选购。
3. 家居生活用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生活用品成为了消费市场中的热门品类之一。
消费者对于家居环境的舒适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家居市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四、消费市场竞争分析成都的消费市场竞争激烈,各个行业的企业都在竞相布局和营销。
在餐饮业中,各种特色美食和餐厅纷纷进驻成都,竞争异常激烈;在服装鞋帽行业中,各大品牌争相开设门店,争夺消费者的购买力。
五、发展趋势分析1. 电商渗透率持续增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成都的消费市场中电商渗透率不断增加。
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网上购物,传统零售行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
2. 个性化定制需求增长消费者对于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定制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了未来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
成都太古里调研报告

成都太古里调研报告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调研背景与目的 (3)1.2 成都太古里概述 (4)二、地理与交通分析 (5)2.1 地理位置 (6)2.2 交通便捷性 (7)三、商业环境与业态分布 (8)3.1 商业布局 (8)3.2 主要商业业态 (9)四、品牌与消费者分析 (10)4.1 品牌构成 (11)4.2 消费者行为分析 (13)五、经营状况与市场表现 (14)5.1 经营状况 (16)5.2 市场表现 (17)六、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18)6.1 存在问题 (19)6.2 发展建议 (21)七、结论 (22)7.1 调研总结 (23)7.2 调研展望 (24)一、内容概括本调研报告主要对成都太古里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考察与深入研究,旨在展现其作为成都市核心商圈的独特魅力和商业价值。
通过对该地区的细致观察,我们详细分析了太古里的人流量、消费水平、商业布局、建筑风格以及文化特色等多个方面。
在人流量方面,太古里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商业氛围,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消费者前来。
无论是日常休闲购物,还是节假日出游,这里总是人流如织,展现出强大的商业活力。
消费水平方面,太古里展现了中高端的消费趋势。
店内商品琳琅满目,涵盖了服装、餐饮、娱乐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结合线上线下多种支付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
在商业布局上,太古里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整体美感。
建筑风格现代与传统相融合,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时尚的气息。
各商铺之间布局合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空间。
太古里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里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为消费者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
无论是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还是打造独具特色的主题街区,都体现了太古里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创新。
成都太古里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时尚潮流的商业模式、丰富多样的消费选择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商业地标之一。
成都市消费者调查报告

成都市消费者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消费水平也逐步提升。
而在众多消费热门城市中,成都市凭借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和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成为了高端消费的重要据点。
在这样的消费环境下,消费者的心态、行为和偏好也面临着不断变化和调整的挑战。
因此,进行一次针对成都市消费者的调查,对于企业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成都市消费者调查报告的概括和分析,揭示目前成都市消费者的消费特征以及市场需求趋势等方面的信息,旨在为企业跟进市场变化、制定更为科学的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一、消费者群体特征分析1. 年龄结构:本次调查中,成都市消费者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25-35岁区间,占比64.2%。
紧随其后的是36-45岁年龄段,占比22.8%。
由此可见,成都市消费者的年龄结构呈现出中青年化趋势。
2. 职业分布:在本次调查中,家庭主妇的消费者占比较高,为28.7%。
其次是白领人群,占比22.6%。
从职业分布来看,成都市消费者主要以中高收入阶层为主。
3. 消费频率:相比于其他城市,成都市消费者消费频率偏高。
本次调查中,超过60%的消费者选择了“周末或假期频繁消费,平时较少消费”的答案。
而平时经常消费的占比较低,仅为17.6%。
4. 消费金额:总体来看,成都市消费者的平均消费水平处于中等水平。
调查显示,消费者的平均单笔消费为500-1000元,在不同场合的消费金额也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
二、消费者偏好分析1. 消费场所:在消费场所的选择上,成都市消费者喜欢选择超市、商场等传统购物场所进行消费,其中超市占比最高,达到了74.5%。
而线上购物的消费者占比相对较少。
这可能与成都市消费者较为注重实物体验有关。
2. 消费方式:在消费方式上,成都市消费者最青睐的是线下支付。
调查显示,超过80%的消费者采用现金或银行卡等传统支付方式进行消费。
然而,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的发展,逐渐得到了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来源:《成都消费者入户访问研究报告》 样本量:成都总体621;盐春总体461;现有客户163;重度消费者168;人民商场核心101;人民商场外延62
客户服务管理
从收入水平看,重度消费者的收入明显偏高
各消费人群
40(%)
盐春总体 重度消费者
30
26
22
20
17 17
13
22 22 15
10
0 没有收入
小孩年龄 50
8 9 14
0
7
1-2岁
27 25 29 27
3-12岁
16 17 12 20
13-16岁
48 49 46 47
没有16岁以下小孩
资料来源:《成都消费者入户访问研究报告》 样本量:成都总体621;盐春总体461;现有客户163;重度消费者168
▪ 家庭常住平均人口3.1人; ▪ 有16周岁以下小孩的家庭占一半多一
16 13
18 10
8 6
82
离退休人员 待业人员
13 13 13 15
家庭主妇
4 34 3
学生
现有消费者
50
40
职业类型
30
44 35
20
10
42
0
干部/教师
5 0
管理人员
工人/一般职工
10 8
个体户
人民商场核心
人民商场外延
22 11
离退休人员
18
2
待业人员
19 13
家庭主妇
6 1
学生
▪ 人民商场的现有消费者中, 核心商圈中一般职员的比例 ,以及离退休人员、管理人 员和干部/教师的比例都要 高于外延商圈;反之,外延 商圈中没有收入的家庭主妇 、待业人员及学生的比例要 明显多于核心商圈。
87
91
彩色电视机
97
97
98 移动电话
67
69
85
全自动洗衣机
69
69
83 电脑
22
25
38
摩托车
6
6
0 吹风机
39
42
60
空调
30
34
51 钢琴
3
3
5
高保真HiFi音响 15
17
28 CD播放机
24
25
40
录像机
19
20
30 饮水机
46
51
65
资料来源:《成都消费者入户访问研究报告》
▪ 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情况方面,盐市口春商圈内消费者家庭中拥有照相机、空调 、电脑、饮水机等产品的比例要稍微高于成都市总体消费者家庭。
16
0-599
600-999
1000以上
家庭月收入
40
30
20 1 21 21 2
10
3637 38
23 22
24
14 17 12
13 11 8
0 1000以下 1000-1999 2000-2999 3000-3999 4000以上
▪ 在个人月收入上,人民商场消费者的 个人平均月收入663元,低于盐春商圈 总体水平(809元),只有重度消费者 水平(1077元)的65%;
外延商圈的购物者的购物频率略高于核心商圈的顾客,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 一个月或更长来一次的消费者,核心商圈的为70%,外延的消费者为57%,
客户服务管理
购物时间习惯 — 明显偏好周末,逛商场的时间在1-2小时左右
现有消费者
购物 上午 时段 17%
下午 46%
不固定 34%
购物 上午 时段 20%
23
15 10 11
3000-3999
4000或以上
资料来源:《成都消费者入户访问研究报告》 样本量:成都总体621;盐春总体461;现有客户163;重度消费者168
在收入水平方面 ▪ 成都市总体消费者人均月收入
750.7元,家庭平均月收入 2339.36元。 ▪ 盐春商圈内消费者收入偏高: 个人每月平均收入809.22元, 家庭平均月收入为2509.31元; 重度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更高:个 人平均月收入1077元,家庭平 均月收入3048 。
▪ 重度消费者家里拥有高级家庭耐用品的比例更高,如照相机、空调、高保真HiFi音 响、摄像机、移动电话、电脑、CD播放机等。
客户服务管理
成都消费者分析
消费者分类及主要特征 消费者购物习惯与偏好 消费者对品类的需求和消费特征 消费者对品牌的购买习惯和影响因素
小结
客户服务管理
到店频率特征 — 现有客户中大部分一个月或更长时间才来成商一次, 而且核心商圈消费者的到店频率略低
55 38
没有工作
客户服务管理
从职业类型看,重度潜在客户中白领人员比例略高
各消费人群
(%) 50
职业类型
40
30
43 39 38
41
盐春总体 重度消费者
现有客户 成都总体
在职业类型方面 ▪ 重度消费者中白领人员比例
略高;
20
10 10
54
0
3
干部/教师
11 55
3 管理人员
11 12 13 9
工人/一般职工 个体户
从年龄结构看,现有客户年龄要比重度潜在客户年龄高5-10岁
各消费人群
现有消费者
(%)
50
年龄分布
41
40 32 30
30
20 15 14 18
29
10 8
0 18-24岁
25-34岁
27 27 28 22
35-44岁
盐春总体 现有客户 重度消费者 成都总体
20 19
14 26
9 74
9
45-54岁 55-60岁
47
40
35
30
20
10
0 全职工作
人民商场核心 人民商场外延
16 10
临时/兼职
资料来源:《成都消费者入户访问研究报告》 样本量:成都总体621;盐春总体461;现有客户163;重度消费者168;人民商场核心101;人民商场外延62
在就业状况看,消费者中在职者居多 ▪ 成都市总体消费者中就业者达到60%; ▪ 盐春商圈内消费者全职工作者比例略高; ▪ 重度消费者中就业程度更高,达到72%; ▪ 现有消费者中,核心商圈消费者的就业程度高于外延商圈。
➢半径4公里以内:核心商圈消费者,占成商消费者的62%
➢半径4公里以外:外延商圈消费者,占成商消费者的38%
对重度消费者和成商现有消费者之特征的分析及对比,可以帮助人民商场确定目标客户 群;
对商圈消费者,尤其是重度消费者消费习惯和偏好的分析,可以帮助人民商场确定核心 商品、竞争策略、营销策略。
客户服务管理
点; ▪ 家中小孩的年龄总体平均为8.8岁。
客户服务管理
从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情况方面看,重度消费者拥有比例较高
% 样本量: 电冰箱
成都总体 盐—春商圈 重度消费者
%
621
461
168
样本量:
89
90
89 摄像机
成都总体 盐—春商圈 重度消费者
621
461
168
0
2
5
照相机
53
58
68 固定/有线电话 85
下午 49%
不固定 29%
购物 时间
41—80 分钟 37%
81—120 分钟 51%
购物伙伴
75%
66%
购物 时间
41-80 分钟 42%
81-120 分钟 42%
购物伙伴
丈夫 同学/朋友
自己 子女
25% 18%
41% 39%
核心商圈 29%
周末 平时外延商圈
35%
丈夫 同学/朋友
自己 子女
27% 20%
客户服务管理
成都消费者分析
消费者分类及主要特征 消费者购物习惯与偏好 消费者对品类的需求和消费特征 消费者对品牌的购买习惯和影响因素
小结
客户服务管理
对消费者的分析将着眼于人民商场的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
100% 成都 消费者
盐春商圈消费者
74% 商圈消费者
26.6%
重度消费者
28%:成商顾客
指经常光顾商圈内各百货店的消费者,约占成都消费者的74%。
注: ▪ 《2002四川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表明
,2001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为 540元
客户服务管理
相比之下,人民商场现有客户的月收入只有重度消费者的65%
现有消费者
个人月收入
39 40
30 22
20 12
10
0 没有收入
人民商场核心 现有客户总体
人民商场外延
27 22
14
29 3031
29 24
现有消费者
(%) 50
到店频率特征
人民商场核心
人民商场外延
25
现有客户
344
0
每周2次或以上
69 3
每周1次
22 17 13
每2周1次
资料来源:《成都消费者入户访问研究报告》 样本量:人民商场核心101;人民商场外延62
4243 38
12109
20 13
5
12109
每3周1次
每个月1次
每2个月1次 3个月1次或以下
盐春商圈重度消费者
根据每个消费者一年内花在各类商品上的支出情况,对 盐春商圈所有消费者价值加以分析,发现在此商圈范围 内,盐春商圈中约36%(占程度消费者总人数的26.6%)的 消费者的年消费额占所有消费额总数的64%。为描述方便 ,把这部分消费者定义为重度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