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房烟囱的设计方法与原则

合集下载

烟囱设计方案

烟囱设计方案

烟囱设计方案概述烟囱是建筑物中用于排放烟气和废气的重要设备,它承担着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控制的重要任务。

设计一个有效的烟囱方案能够提高燃烧设备的效率,并有效地排放废气,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设计原则在设计烟囱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的原则:1. 烟道高度烟道高度对于烟气排放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烟道越高,烟气能够更好地稀释和扩散,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一般来说,烟道高度应该超过建筑物周围的障碍物,如树木、建筑物和山丘,以确保烟气的快速排放。

2. 烟道直径烟道直径影响烟气排放的速度和流动性。

直径较小的烟道会增加烟气的速度,但同时也会导致排放阻力增加和能源损失。

因此,在设计烟囱时需要综合考虑燃烧设备的排放量和效率,以确定适当的烟道直径。

3. 烟囱通风量烟囱通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烟囱的废气排放量。

合理的通风量能够保证烟气迅速排放并稀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风量的计算需要考虑燃烧设备的功率、燃烧效率和废气的成分。

4. 烟囱斜率烟囱斜率对于烟气的自然排放至关重要。

合理的斜率能够减小烟气在烟道内的滞留时间,防止烟气倒流和积聚。

一般来说,烟囱斜率应在5%-15%之间。

设计步骤1. 确定需求在设计烟囱方案之前,需要明确燃烧设备的要求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这包括燃烧设备的类型、功率、燃料种类和废气的排放标准等。

2. 计算烟气排放量根据燃烧设备的功率和燃烧效率,计算出烟气的排放量。

同时,分析废气的成分,确定需要排放的废气种类和浓度。

3. 确定烟道高度根据周围环境条件,确定烟道的最佳高度。

考虑到烟道高度与周围障碍物的关系,确保烟气能够快速排放和稀释。

4. 设计烟道直径和烟囱通风量根据烟气的排放量和要求的排放速度,确定烟道的直径和通风量。

计算通风量时需要考虑烟气的密度和温度变化。

5. 确定烟囱斜率根据烟气的排放速度和斜率要求,确定烟囱的最佳斜率。

6. 完善细节设计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完善烟囱的细节设计。

包括烟道和烟囱的材料选取、防腐措施、防风和防水设计等。

锅炉烟囱设计规范

锅炉烟囱设计规范

锅炉烟囱设计规范锅炉烟囱设计规范:锅炉烟囱是排放锅炉烟气的通道,具有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锅炉烟囱的设计符合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首先,锅炉烟囱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如国家标准《锅炉室内布置和通风设计规范》(GB 50041-2008)、《锅炉房安全技术监察规则》等。

这些规范和标准主要涉及锅炉房的布置、烟囱的尺寸和构造、烟囱管道的材质和成型、烟囱顶部设备的安装等方面。

其次,锅炉烟囱的高度应满足排烟要求,确保烟气排放达到环保要求。

一般来说,烟囱的高度应大于周围建筑物或者地形地貌的高度,以保证烟气向上排放,不会被周围建筑物或地形地貌所阻挡。

同时,为了有效减少烟囱的阻力和排烟阻力,烟囱的截面积也需要合理设计。

烟囱的截面形状也需要注意。

烟囱的截面形状应该是圆形或者近似圆形,这样可以保证烟气在烟囱中的流动不产生突变现象,减少流阻和能耗,提高排烟效果。

此外,烟囱的截面直径也需要根据锅炉的输出功率和烟气流量来确定,以保证排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烟囱的材质也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

由于烟囱处于高温、高湿和腐蚀的环境中,因此材料的耐热、耐腐蚀性能非常重要。

目前常用的烟囱材料有耐高温钢材、陶瓷材料和玻璃钢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烟囱的长期使用和安全可靠。

另外,烟囱的维护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烟囱经过长时间运行后,难免会出现堵塞、积灰和损坏等情况,这会影响到烟气排放的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需要定期对烟囱进行检查、清洁和维修,消除故障,确保烟囱的畅通和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锅炉烟囱的设计规范非常重要,与锅炉燃烧效率、环境污染和人身安全密切相关。

只有合理设计和有效维护烟囱,才能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和环境的安全。

锅炉烟囱设计标准

锅炉烟囱设计标准

锅炉房烟囱设计新建锅炉房的烟囱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高度的规定:1每个新建锅炉房只允许设一个烟囱;烟囱高度可按表-1规定执行..表-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GB 13271-20012锅炉房装机总容量>28MW40t/h时;其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且不得低于45m..新建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燃气、燃油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且不得低于8m..2.各种锅炉烟囱高度如果达不到上述规定时;其烟尘、SO2、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按相应区域和时段排放标准值50%执行..3.出力≥1t/h或0.7MW的各种锅炉烟囱应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2001的规定;设置便于永久采样孔及其相关设施..4.锅炉房烟囱高度及烟气排放指标除应符合上述1~3款摘自GB13271-2001的规定外;尚应满足锅炉房所在地区的地方排放标准或规定的要求..5.烟囱出口内径应保证在锅炉房最高负荷时;烟气流速不致过高;以免阻力过大;在锅炉房最低负荷时;烟囱出口流速不低于2.5~3m/s;以防止空气倒灌..烟囱出口烟气流速参见表-2;烟囱出口内径参见表和表..表-2烟囱出口烟气速表m/s表-3燃煤锅炉砖烟囱出口内径参考值表-4燃油、燃气锅炉钢制烟囱出口内径参考值6.当烟囱位于飞行航道或飞机场附近时;烟囱高度不得超过有关航空主管部门的规定..烟囱上应装信号灯;并刷标志颜色..7.自然通风的锅炉;烟囱高度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保证烟囱产生的抽力;能克服锅炉和烟道系统的总阻力..对于负压燃烧的炉膛;还应保证在炉膛出口处有20~40Pa的负压..每米烟囱高度产生的烟气抽力参见表-5..表-5烟囱每米高度产生的抽力Pa8.燃油、燃气锅炉烟囱底部应设置泄油装置或泄水装置..对于在不同季节或不同时段热负荷变化大;烟囱设置可采取下列方案:1.每台锅炉分别设置独立烟囱;2.当锅炉房有多台锅炉;但只允许建一座烟囱时;可采取下列措施:将每台锅炉独立的排烟管组成外形一体的组合烟囱;在圆筒形或矩形烟囱内设置隔板;分成各自独立的流道;分别连通各台锅炉的排烟管;构成分流烟囱..3.在烟囱出口设置能防护高空气流影响的烟囱帽罩;帽罩结构宜不影响排烟的抬升高度..烟囱出口内径d单位为m可按下列两种方式计算:1.计算方法一:2.计算方法二:烟囱的阻力计算:1.烟囱的摩擦阻力Pycm单位为Pa:2.烟囱出口阻力Pycc单位为Pa:3.烟囱总阻力Pyc单位为Pa:砖烟囱和钢筋混凝土烟囱的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1.砖烟囱的最大高度不宜超过50m..2.烟囱下部应设清灰孔;清灰孔在锅炉运行期间应严密封好可用黄泥砖密封..3.烟囱底部应设置比水平烟道入口低0.5~1.0m的积灰坑..4.当烟囱和水平烟道有两个接入口时;两个接口一般应相对设置;并用与水平烟道成45o 角的隔板分开;隔板高出水平烟道的部分;不得小于水平烟道高度的1/2..5.烟囱应设置维修爬梯和避雷针..钢烟囱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烟囱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烟囱壁厚要考虑一定量的腐蚀裕度;当烟囱高度为20~40m;直径为0.2~1.0m时;无内衬的筒体壁厚取4~10mm;有内衬的壁厚取8~18mm.. 2.当烟囱高度和直径之比超过20时;必须设置可靠的牵引拉绳;拉绳沿圆周等弧度布置3~4根..3.烟囱与基础连接部分一般制作锥形;支撑板厚度一般为20~40mm..4.带内衬的钢烟囱;内衬可分段支承;每段长4~6m;内衬和筒体之间保持20~50mm的间隙;并应在顶部装防护环板将内衬盖住..5.钢烟囱宜选用由专业厂加工制造的焊制不锈钢烟囱..。

锅炉房烟囱设置及相关规定

锅炉房烟囱设置及相关规定

4.烟囱设置4.1燃煤锅炉烟囱最低高度每个燃煤锅炉房只能设一根烟囱,锅炉房总容量在28MW及以下的烟囱高度按表4规定执行。

锅炉房总容量大于28MW时,其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50m。

新建锅炉房烟囱还需高出周围200m 内建筑物3m以上。

4.2燃气、燃油锅炉烟囱最低高度燃气、燃油锅炉烟囱最低高度及距周围居民住宅的距离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确定。

同时,锅炉额定容量在0.7MW及以下的烟囱高度不得低于8m;锅炉额定容量在0.7MW以上的烟囱高度不得低于15m。

4.3锅炉烟囱高度达不到规定高度时的处置锅炉烟囱高度达不到 4.3.1、4.3.2任何一项规定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时,其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相应排放限值的50%执行。

4.4高层建筑锅炉房烟道设计要求(1)应使烟道平直、气密性好、附件少及阻力小,水平烟道在敷设时应保持1%以上的抬头布置,尽量避免顺坡布置。

(2)燃油燃气锅炉房的烟道和烟囱应采用钢制或钢筋混凝土构筑。

(3)金属烟道的钢板厚度一般采用4~6mm,设计烟道时,应配置足够的加强肋,保证强度和刚度要求。

(4)烟道的热膨胀应进行补偿;补偿量应进行计算并正确选型。

(5)钢烟道应有保温措施及可靠的固定。

(6)几台锅炉共用一个烟道或烟囱时,应使每台锅炉的通风抽力均衡,其布置见图两炉同接一烟囱连接示意图三炉同接一烟囱连接示意图:负荷自左向右(由大到小)(7)烟道布置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必要的热工测点。

(8)燃油燃气锅炉后的烟道上均应装设防爆门,防爆门的位置应有利于泄压,应设在不危及人员安全及转弯前的适当位置。

(9)对于一些烟道较长的锅炉房,应对其阻力进行核算,选取相应的鼓、引风机(有引风机时),以确保排烟通畅。

4.4高层建筑锅炉房烟囱布置(1)高层建筑锅炉房的烟囱布置一般是将烟囱沿内外墙角布置(亦称附壁烟囱),其位置应使燃烧装置的燃烧不受干扰,排烟通畅。

(整理)锅炉房通风、烟囱设计

(整理)锅炉房通风、烟囱设计

锅炉房烟风系统设计1.1、设计原则1)烟道和风道的布置应力求简短平直、附件少、气密性好。

避免出现“袋形”、“死角”及局部流速过低的管段。

2)多台锅炉共用烟囱、烟道和风道时,总烟、风道内各截面处的流速宜接近,单台锅炉配置两侧风道或两个烟道时,宜使每侧风道或每个烟道的阻力均衡。

1)烟道和热风道应考虑膨胀和热补偿措施,烟道和砖烟囱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

2)金属烟道和热风道应进行保温,钢烟囱在人员能接触到的部分也应进行隔热。

钢制烟风道中的介质温度大于50度或由于防冻需要应给予保温。

5)多台锅炉共用总烟道或总风道时,支烟道、支风道上,应装设能全开全闭、气密性好的闸板阀或调风阀。

6)在烟道和风道的适当位置应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的要求,设置永久采样孔,并安装用于测量采样的固定装置。

7)钢制冷风道可采用2-3mm厚钢板,钢制烟道和热风道可采用3-5mm厚的钢板,矩形或圆形烟风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必要时设置加强筋。

8)布置在室外的烟道和风道,应设置防雨和防暴晒的设施。

锅炉使用含硫量高的燃料时,除有烟气脱硫措施外,烟道和烟囱内壁应采取防腐措施。

9) 对于单台锅炉出力大于等于10t/h或7MW的锅炉房,鼓风机和和燃烧机宜分开设置,鼓风机宜集中布置在隔音机房内。

10)对于微正压燃烧的燃油、燃气锅炉,锅炉机组排烟出口后的烟道、烟囱阻力,一般可由烟囱的抽力来克服,当烟囱抽力不足时,应采用下列措施:(1)由锅炉厂家提高燃烧机组和炉膛的燃烧正压;(2)在排烟系统设置引射排烟装置;(2)在排烟系统设置调频引风机;对于设置在高层建筑物内的锅炉房,应注意核算排烟系统的阻力平衡,当烟囱抽力达大时,应考虑减小烟道、烟囱断面尺寸,提高流速,增加阻力,适应平衡,可在烟道系统设置抽风控制器,调工阻力平衡。

11) 烟风道穿过墙壁、楼板或屋面时,所设预留孔的内壁与管道表面(包括加固及保温层)之间的间隙,一般为30-50mm,当管道的径向热位移较大时,应另加考虑。

gb50051-20XX烟囱设计规范

gb50051-20XX烟囱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gb50051-20XX烟囱设计规范篇一:烟囱设计规范锅炉房烟囱设计新建锅炉房的烟囱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高度的规定:1)每个新建锅炉房只允许设一个烟囱,烟囱高度可按表8.4.10-1规定执行。

表8.4.10-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gb13271-20xx)表8.4.10-3燃煤锅炉砖烟囱出口内径参考值表8.4.10-4燃油、燃气锅炉钢制烟囱出口内径参考值6.当烟囱位于飞行航道或飞机场附近时,烟囱高度不得超过有关航空主管部门的规定。

烟囱上应装信号灯,并刷标志颜色。

7.自然通风的锅炉,烟囱高度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保证烟囱产生的抽力,能克服锅炉和烟道系统的总阻力。

对于负压燃烧的炉膛,还应保证在炉膛出口处有20~40pa的负压。

每米烟囱高度产生的烟气抽力参见表8.4.10-5。

表8.4.10-5烟囱每米高度产生的抽力(pa)2.计算方法二:烟囱的阻力计算:1.烟囱的摩擦阻力pycm(单位为pa):2.烟囱出口阻力pycc(单位为pa):3.烟囱总阻力pyc(单位为pa):砖烟囱和钢筋混凝土烟囱的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1.砖烟囱的最大高度不宜超过50m。

2.烟囱下部应设清灰孔,清灰孔在锅炉运行期间应严密封好(可用黄泥砖密封)。

3.烟囱底部应设置比水平烟道入口低0.5~1.0m的积灰坑。

4.当烟囱和水平烟道有两个接入口时,两个接口一般应相对设置,并用与水平烟道成45o角的隔板分开,隔板高出水平烟道的部分,不得小于水平烟道高度的1/2。

5.烟囱应设置维修爬梯和避雷针。

钢烟囱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烟囱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烟囱壁厚要考虑一定量的腐蚀裕度,当烟囱高度为20~40m,直径为0.2~1.0m 时,无内衬的筒体壁厚取4~10mm,有内衬的壁厚取8~18mm。

2.当烟囱高度和直径之比超过20时,必须设置可靠的牵引拉绳,拉绳沿圆周等弧度布置3~4根。

烟囱设计规范

烟囱设计规范

烟囱设计规范烟囱设计规范烟囱是建筑物中用于排放废气或烟雾的管道系统,其设计规范是确保其安全性和效率的关键。

以下是烟囱设计规范的一些重要考虑因素:1. 尺寸和高度要求:烟囱的尺寸和高度必须能够满足烟气排放的需求。

一般来说,烟囱的高度越高,烟气排放效果越好。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用途来确定烟囱的高度。

烟囱的截面积也需要根据燃烧设备的烟气量来确定。

2. 材料选择:烟囱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必须能够耐受高温和腐蚀。

常见的烟囱材料包括不锈钢、陶瓷和耐火砖。

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3. 热量损失控制:烟囱的设计应最小化热量的损失,以提高燃烧设备的效率。

这可以通过在烟囱上加装绝热材料来实现。

绝热材料可以减少热量的传导和辐射,从而减少能量的浪费。

4. 烟囱的结构和支撑:烟囱的结构必须足够稳固和坚固,能够承受高温和风力等外部力量的作用。

支撑和固定烟囱的结构物应符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确保烟囱的稳定和安全。

5. 引风系统:烟囱的引风系统是为了增加燃烧设备的排烟效果。

这可以通过在烟囱顶部设置引风装置来实现,以增加烟气的流动速度和排出量。

6. 烟囱喷淋系统:烟囱喷淋系统可用于降低烟囱内壁的温度,防止积灰和腐蚀。

喷淋系统要求可靠、易于维护,并与烟囱的排烟系统相互配合。

7. 排烟效果测试:烟囱的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排烟效果测试,以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测试包括测量排烟量、烟雾浓度和温度等指标,并调整烟囱的设计参数以达到预期的排烟效果。

总之,烟囱设计规范是确保烟囱安全性和效率的基础。

设计师在进行烟囱设计时需要考虑尺寸和高度要求、材料选择、热量损失控制、烟囱的结构和支撑、引风系统、烟囱喷淋系统等因素,并进行排烟效果测试,以保证烟囱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锅炉房烟囱结构设计

锅炉房烟囱结构设计

锅炉房烟囱结构设计
1. 简介
本文档描述了锅炉房烟囱的结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2. 设计要点
- 烟囱的高度应根据锅炉房的烟气排放要求确定,同时需要考虑周围环境条件。

- 烟囱的直径应满足烟气排放量和烟囱高度的要求,一般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出。

- 烟囱的材料应选择耐火材料,能够承受高温和化学腐蚀的影响。

- 烟囱的外观应美观,同时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结构设计
烟囱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 烟囱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风荷载、地震作用等外力。

- 烟囱应具有合适的基础,能够保证烟囱的安全稳定运行。

- 烟囱的连接部分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牢固,避
免漏风和倾斜。

- 烟囱顶部应设计防雨、防倒风等装置,确保排放通畅并避免
灾害发生。

4. 注意事项
在锅炉房烟囱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需要参考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设计符合安全要求和排放标准。

-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烟囱与锅炉、管道等设备的协调配合,方便设备维护和运行。

-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烟囱的灌浆、保温、排烟等功能要求。

以上是锅炉房烟囱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具体设计应根据具体
情况进行详细考虑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烟囱高度要满足比200范围内最高建筑物的最高点再高出3m以上。

2、泄爆口面积为锅炉房净面积10%,做窗井还是屋顶开口建筑专业确定。

3、锅炉一般2-3台,型号都一样即可,不用大小机搭配,总装机容量不用放大,各单体楼红叶负荷相加即可。

4、锅炉房内与燃气表间内设事故通风,锅炉房风机放于室外,都是防爆型。

5、总房间分为锅炉间、水泵间、燃气表间、值班室、配电间,锅炉间只放锅炉,水泵间放水泵、水处理及定压系统等。

值班室与配电间常规做法,空调散热器与空调排风系统。

6、事故排风(12次)兼做平时排风(6次),二者取大;事故补风、平时补风及送氧量(样本)三者取大,一般送多排少,正压。

7、没有环评时严格执行200m氛围内最高点高出3m(燃油燃气全部使用),如果有环评,可以按照环评设计,但是施工图时甲方要提供环评文件,因为环评往往低于规范。

具体参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5.pdf,燃气表间需
要有窗井,一般燃气公司会有此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