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学校绿化设计说明
绿化校园设计方案(通用6篇)

绿化校园设计方案(通用6篇)绿化校园设计方案篇一一、学校绿化美化工作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主管**是主要责任人,负责对校园绿化美化进行协调、指导和检查。
二、校长负责校园绿化美化的计划、设计和日常管理工作,是绿化美化工作的主要责任人。
要安排专人负责校园绿化美化工作。
三、校园绿化美化要向园林化、人文化目标发展,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用良好的环境教育人,以优美的环境塑造人。
四、对于校园绿化美化方面的改造遇建设,要先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批准后再行施工,力争年年有变化。
五、为确保绿化美化工作的质量,学校绿化美化或较大规模的绿化美化项目,请有关专家设计论证,再施工建设。
六、绿化美化校园,师生人人有责。
要形成“人人参与校园绿化美化、教育化”的好风尚:1.不向花坛、绿地乱扔废弃物。
2.不践踏绿地,不损坏花坛、绿篱及其他绿化美化设施。
3.不钉、栓、刻划树木,不攀折花木。
4.提倡在校舍的楼道和教室内,盆养适当品种、适当数量的花卉。
七、强化管理工作,保证花草树木正常生长。
定期为花木、绿篱修剪整形。
除草、浇水、施肥、杀虫。
八、对于毁坏绿地、花木者,要及时给予制止和教育,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其责任。
绿化校园设计方案篇二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为学校既要树人,也要树木,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方可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为了使我校不仅能够在学科建设中走在学校的前沿,而且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也能达到一流的、高档次的园林式校园,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本规划以改善校园生态环境与校园的对外形象为出发点,以绿化美化为主要**,将校园建设成为一个集文化、生态、景观、休息、娱乐为一体的绿化空间,创造自然景观,使天、地、人、自然万物相辅相成,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至美的境界,体现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幽雅的园林式校园环境氛围。
大学校园绿化说明书

人民广场空间设计说明1.项目概况辽东学院是位于中国最大边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辽宁省丹东市。
丹东地处黄海之滨,鸭绿江畔,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如画,是学子们求学和生活的理想之地。
北校区坐落于著名旅游胜地五龙山麓,林木葱茏,空气清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学校园的设计规模、性质各异,但设计质量良莠不齐而且缺乏特色。
所以在进行辽东学院图书馆前的设计时,要考虑其文化的脉络,结合学校环境,创造出具备自己特色的图书馆前特色设计。
2.设计原则与依据2.1设计原则(1)充分体现环境景观的亲和性和适宜性;(2)要充分满足功能要求,要强调布局的统一性;(3)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布局,保护和利用并举2.2设计依据(1)校园绿化首先是要为人服务,让人在繁杂的学习间隙享受到宜人的景观环境,身心得到休养;能过利用现状地形、配植色块及色叶植物,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营造人性化的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思想。
3、设计理念及构想3.1设计理念(1)实用性:空间的形式和功能上与、环境相互协调,能容纳公众多种活动,从物质和精神上去引导同学们学习。
(2)多样性:在保护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提供多样化的自然环境,为同学们提供多种体验和选择性。
(3)延续性:即在建设中保持与自然环境,保护学校文脉的延续性。
(4)艺术性:运用各种建设要素和当地自然的材料,用艺术的表达构成人文自然景观,使生活在其中的人获得艺术享受。
(5)整体性: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建设多种景观,形成合理的整体景观分布。
3.空间布局(1)结构分析一轴——以游廊为轴;以服务同学为中心。
将四周景色与图书馆有机的结合。
服务共存的原则。
四带——做为四个生态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可缺少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2)绿带位于广场中心位置的开敞草坪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位于时代广场两侧,由宽50cm的石径分隔成条形,考虑到人们喜欢在草坪上活动,此处草种选择耐践踏的结缕草和狗牙根;另一部分为观赏型草坪, 一般不鼓励人们踏踩,草种采用冷季型混播品种,选择比较耐热和耐旱的高羊茅! 早熟禾和黑麦草,草坪中可以根据节假日及重要活动摆一、二年生草花!以增加广场的气氛。
学校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学校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模板一、项目概况为美化校园环境,提升学校风貌,改善教学条件,满足学生的身心健康需求,学校拟进行绿化工程的设计与规划。
二、项目背景学校绿化工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和内涵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能有效提升学校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整体的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品质。
三、设计目标1. 美化校园环境,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增强师生幸福感。
2.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努力营造一个宜居宜学的校园环境。
3. 科学规划,合理配置绿地和植被,提高学校空气质量,改善生活和教学环境。
4. 增加学校绿化景观的多样性,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风景区。
5. 完善绿化设施,为师生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四、设计内容1. 树木配置:根据学校地形和建筑布局,设计合理的树木配置,使得景观绿化与建筑环境相得益彰,提升整体美观度,提高生态效益。
2. 花卉种植:按季节和环境要求,选择各具特色的花卉进行种植,增加校园的色彩和生气。
3. 草坪铺设:合理规划草坪位置,增加绿色空间,提升学校整体绿化率。
4. 路径规划:合理规划行人道路,保证交通畅通,方便师生出行,增加沿途景观绿化。
5. 休闲设施:增设休息椅、健身器材、操场等休闲设施,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
6. 生态湿地:设计生态湿地景观,打造一个生态环保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7. 标志性景观:设计标志性景观,如雕塑、喷泉等,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五、建设方案1. 绿地规划:根据实地调研和测绘,确定绿地区域位置和面积,保证绿地布局合理、面积充足。
2. 设施配置:合理配置树木、花卉、草坪和景观设施,使得整个校园绿化效果最大化。
3. 设施建设:选择适宜的季节进行植物栽培和园林设施建设,确保工程质量。
4. 设施维护:建成后,定期对植物进行修枝、浇水和施肥,保持校园绿化设施良好状态。
六、设计原则1. 生态原则:保持绿地的生态平衡,坚持生态环境保护,注重生物多样性。
学校绿化景观设计说明

某学校绿化景观设计说明一、基本概况:学校的绿化带,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学校文明的标志,还起到维护城市生态的平衡。
学校绿化带区呈L型,地形平坦,占地1200平左右,包括教学楼前入口设计、办公楼广场花园设计。
二、绿化设计大概:由于学校绿化带呈L型,设计出两条主要走到,上面主要是车辆入口主道,而下面则是人行道路,但是可以互通互用,停车场设置在上面主道入口处,而绿化带小品,休闲区,设计在离教学楼有一定的距离。
这样可以减少噪音,以免影响学习环境。
在L型转角地方设计两个对望的凉亭,一个是师生亭,一个是书香亭,来供老师学生休闲,看书。
三、设计主导思想: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使环境成为学校文化的传承。
其设计特点有: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学校师生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
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学校绿化带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学校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
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
使之与建筑相适应。
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绿化带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4.绿化景观设计围绕学校文化的内涵,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学习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四、设计原则: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五、具体设计:通过对主导思想的把握,本次景观设计中我们将绿化带划分为九个分区,包括教学楼楼前入口花卉区、文化交流区、健身区、停车区、休息区、山水欣赏区、鱼池休闲区、花卉区、植物观赏区。
学校绿化工程设计方案范本

学校绿化工程设计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城市中的绿化成为了一种迫切需要。
而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不仅需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还需要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
因此,对学校绿化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概况学校绿化工程主要包括校园内植被的种植和配置,园林景观的设计,以及相关硬件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本项目涉及的范围包括校园内的开放空地、道路绿地、花园景观等。
三、设计目标1. 营造美观宜人的校园环境,提高学校整体形象和品位;2. 提供一个合理的绿地空间,为师生提供休闲和活动的场所;3. 提高校园环境的舒适度,增强学习和工作的幸福感;4. 保护校园生态环境,提高校园的生态价值。
四、设计原则1. 科学合理:遵循自然规律,根据植物生长的需要和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设计;2. 整体规划:根据学校整体规划,将绿地空间和建筑空间有机结合,形成统一的校园景观;3. 多样性:在植被种植和景观设计上,注重多样性和创新性,给师生创造一个多彩多姿的校园环境;4. 可持续性:考虑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维护管理成本,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
五、设计内容1. 植被配置:根据校园区域的不同功能和要求,设计种植不同类型的植被,包括乔木、灌木、花卉和草坪等;2. 园林景观:根据校园的特点和文化底蕴,设计主题花园、水景、雕塑等景观,营造校园的艺术氛围;3. 硬件设施:规划和建设相关硬件设施,包括人行道、凉亭、休息椅等,提供师生休闲和活动的场所;4. 环境照明:设计和配置环境照明设施,提高夜间校园的照明亮度和安全性。
六、设计步骤1. 踏勘勘测:对学校校园进行勘测,了解校园地形、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相关信息;2. 规划设计:制定学校绿化工程的总体规划,确定植被配置和景观设计的方案;3. 方案优化:根据社会反馈和相关政策要求,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4. 施工实施:根据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进行绿化工程的实施和建设;5. 验收评估:对绿化工程的建设成果进行验收评估,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校园绿化设计方案 (2)

校园绿化设计方案1. 简介校园绿化是指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将校园环境变得更加美观、舒适和宜居。
校园绿化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实施绿化计划的指导,以改善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同时增加校园的生态价值和吸引力。
2. 设计原则在校园绿化设计方案中,应遵循以下原则:2.1 生态保护校园绿化设计应注重生态保护,保护校园内的植物、动物和自然资源。
设计方案应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减少砍伐和损害生态系统的行为。
同时,应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提供合适的栖息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
2.2 可持续发展校园绿化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设计方案中应考虑节水、节能和废物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倡环保的绿化方法,如可回收材料的利用、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等。
2.3 空间规划校园绿化设计应合理规划校园内的空间,使每个区域都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功能。
应根据实际需求,将校园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教学区、运动区和休闲区等,并为每个区域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和景观元素。
2.4 艺术美化校园绿化设计应注重艺术美化,通过景观元素的布置和色彩的搭配,使校园环境更加美观和有吸引力。
设计方案中应考虑到校园建筑的风格和主题,选择符合整体设计理念的绿化植物和景观元素。
3. 设计内容校园绿化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3.1 植物种植通过合理的植物种植,将校园环境变得更加绿化和美观。
应根据校园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品种,如树木、灌木、花卉和草坪等,使校园的植被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3.2 建筑景观校园绿化设计应与建筑景观相结合,通过景观元素的布置和色彩的搭配,增加校园的艺术美感。
应选择与建筑风格相协调的景观元素,如雕塑、水景和石景等,使校园的景观更具特色和个性。
3.3 引导路径校园绿化设计应合理设置路径,引导学生和教职员工沿着指定的路线行走。
路径的设计应考虑到通行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如宽敞的人行道、凉亭和荫蔽的树荫等,以提供一个愉快的行走环境。
学校绿化工程设计方案

学校绿化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心区域的学校区域绿地愈发珍贵。
作为城市中心区域的一所学校,我们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绿化工程,提高学校环境的品质,满足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需求,为城市增加品质绿地资源。
二、绿化工程设计原则1.生态优先。
绿化工程要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划绿地,注重保护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空间和生态环境,尽量保留现有树木和绿地资源。
2.美观实用。
绿化工程要注重美观度和实用性,绿地规划要有特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提高绿地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3.健康环保。
绿化工程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健康标准,选择环保材料和植物,合理布置绿地设施和用品,提高空气质量和环保性能。
4.社会效益。
绿化工程要注重社会效益,提高学校环境品质,增加城市绿地资源,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社会和环境效益。
三、绿化工程设计内容1.整体规划布局(1)绿地规划布局要有特色,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各项设施和绿地资源,提高学校环境品质。
(2)绿化工程要兼顾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适当预留可拓展空间,合理规划绿地布局和用地结构。
2.植物景观设计(1)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优化植物景观设计,提高植物的景观效果和环保性能。
(2)合理配置树木和花草植物,提高植物的生存环境和生长条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绿化设施配置(1)合理配置座椅和休闲设施,提高绿地的使用功能和实用性。
(2)充分考虑学生和教职工的使用需求,合理配置休息区和娱乐设施,提高绿地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4.景观照明设计(1)合理设计景观照明,提高绿地的夜间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2)选择环保节能的照明设施和灯具,提高照明效果和环保性能。
5.水系景观设计(1)合理规划水系景观,提高绿地的生态效果和美观性。
(2)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和水景装饰,提高水系景观的环保效益和观赏效果。
6.环境保护设施配置(1)充分考虑环保设施的配置,提高绿地的环保性能和健康标准。
学校绿化美化工程方案设计

学校绿化美化工程方案设计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化美化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更应当注重绿化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使校园环境更加优美、舒适、健康。
本文旨在对学校绿化美化工程方案进行设计,以提高校园环境品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
二、学校概况学校概况:本方案所涉学校为一所面积约30亩的中小学综合性学校,校园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食堂、体育场地等。
校园周围有一定的绿地,但大部分为草坪和树木,整体绿化管理不够科学规范。
三、设计目标1. 提高校园绿化美化水平,使师生在校园内得到更好的精神享受;2. 增加校园绿地面积,改善空气质量,提高环境舒适度;3. 丰富校园植物种类,引进多样性的树木和花卉,使校园更具观赏性;4. 优化校园交通和景观布局,提升校园整体形象。
四、方案设计1. 绿地规划校园内已有的绿地主要分布在校园的中央和边缘,但面积较小,不够充分满足师生休闲活动的需求。
为此,建议对校园内部进行绿地扩建,并在教学楼、实验楼周围增加休闲、活动绿地,提高绿地覆盖率,创造更多的户外活动场所。
2. 植物种植校园植被种植要求多样性和观赏性兼具。
在绿地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校园的地形条件和环境特点,选取适合当地气候的树木和花卉进行种植。
在树种的选择上,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如桂花、榕树、紫荆等,同时适当引进一些非乡土植物,如樱花、玉兰等。
花卉的选择要遵循四季有花、色彩丰富的原则,以保证全年不同季节都能欣赏到花的美丽。
3. 环境设施设置在校园绿化美化工程中,环境设施的设置至关重要。
校园环境设施包括座椅、垃圾桶、户外休闲设施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应当与校园绿地布局相结合,创造出活动共享空间,提升校园环境品质。
此外,还需加强对校园绿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绿地的整洁度和安全性。
4. 建筑景观改造校园内的建筑景观也是绿化美化工程的重点。
建筑与植物的融合将给人以更好的视觉体验,因此在建筑的外围和周边,需要栽植一些与建筑形式相协调的植物,如爬山虎、常春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绿化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1、社会经济情况蒙自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部。
辖10镇4乡,总面积2228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彝、苗、壮、回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7.89%。
蒙自建县始于元朝,迄今已有726年的历史。
从古至今,因驻军多,素有滇南“军事重镇”和“兵城”之称。
近代商贸繁盛,外贸总额曾占全省的80%以上,为“云南之代”,堪称“滇南商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蒙自迎来了得天独厚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1992年,省政府批准蒙自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接着又被国家列为对外开放县。
1999年,蒙自被确定为“个开蒙城市群”中心片区定位为红河州政治、经济、文化、科研、金融、商贸中心。
2001年,州级行政机关搬迁蒙自奠基仪式在开发区举行。
随即决定,2003年州级机关将正式到蒙自办公。
蒙自迅速掀起了红河州行政中心转移和现代化园林城市建设的热潮,城区面积扩大到9平方千米,开发区建成道路67条(段),总长56.9千米。
招商引资累计引进项目307个,计划投资23.52亿元,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一个生态质量优良的现代化园林城市正在滇南边陲崛起。
2、环境气候蒙自县地处云南低纬度高原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从中穿过,干湿季分明,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日照数为2234小时。
霜期41天,多年平均气温为18.6℃。
常年为南风,平均风速为3.4m/s。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27.2㎜,多年平均蒸发量2346.0㎜(蒸发皿口径20㎝),干旱指数2.92,为云南省比较干旱地区之一。
气候在总特征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分明,旱涝交替,以旱为主。
3、建设地段①高级中学工程建设地点位于蒙自县新城区凤凰路西侧扁、红河大道以南;②初级中学工程建设地点位于蒙自县经济开发区与县城北二环路交汇处,昆河公路南侧;③双河小学建设地点位于双河小区内;4、绿化目的:目的在于营造一系列连续且变动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其设计功能,以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5、学校情况说明双河小区小学学生按1800人规模的规划,位于双河小区内,州交通局旁,占地面积41.663亩,建筑面积13255平方米(教学楼6842平方米,综合楼3202平方米,办公楼1529平方米,阶梯教室410平方米,游泳用房、配电室、水泵房、厕所、自行车棚等1272平方米);建筑容积率0.477。
运动场地16500平方米(含200米田径场、篮球场、游泳池、课间操场地等)。
新城区初中学生按2500人规模的规划,需占地面积130.9亩,总建筑面积55107平方米(教学楼8376平方米、综合教学楼2600平方米、试验楼2980平方米、电教图书综合楼7474平方米、学生公寓14742平方米、食堂5630平方米、厕所187平方米、自行车棚1080平方米、温室884平方米、配电室、泵房、锅炉房、值班室等424平方米、浴室、开水房658平方米、室内活动馆1470平方米、游泳馆2200平方米、生活服务中心1782平方米、办公楼2500平方米、青少年活动中心2120平方米);建筑容积率0.631。
运动场地28500平方米(含400米田径场、篮球场、游泳池、课间操场地等)蒙自县第一高级中学新校区学生按3000人的规模规划,需占地面积199亩。
总建筑面积85714.19M2。
其中:A教学楼6728.06M2,B教学楼7070.26M2,实验楼8214.42M2,图书馆4602.79M2,科学艺术楼5618.8M2,大阶梯教室兼礼堂2153.84M2,行政楼3097.36M2,游泳馆风雨操场1984.74M2,体育馆5905.08M2,食堂及学生活动中心4985M2,学生及教师宿舍37778.94M2;建筑容积率0.646;建筑密度15.8%。
6、现状分析:设计地段地势平坦,为景观的建设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条件,但是景观可借资源贫乏,景观敏感度底,四周为新建筑群,这为营造新校园提供了条件,在建筑主体工程完工之后可进行绿化景观工程施工。
二、设计依据(一)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法及规范》;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7、《城市道路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8、《儿童心理学》;9、《青少年心理学》三、主要群体心理分析对校园绿化的指导小学生:这一年龄段主要集中在5岁到12岁,他们活泼、淘气、好动、天真、联想力及潜能力丰富。
但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主观意识容易被改变,不愿意自身的活动被约束。
因此创造一个儿童乐园式的学校最贴切孩子们的需要。
同时,也能让他们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相互间的游戏中学到更多的西。
我们的绿化设计必须为孩子们营造这样一个环境。
初中生:这一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1岁到是15岁,这个时间段是人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高峰期,需要面对许多新问题,这也可以帮助提高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能给予一个科学有效的利于心理恢复的环境,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
因而我们在初中的绿化设计中,致力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生:这一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4岁到是18岁,生理发育基本在这个阶段完成,心理活动也逐步成熟。
大部分进入正式公民年龄,自主承担法律责任,享受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由于考虑到自己毕业后的前途,比较远大而深刻的,青年已经能够自觉地追求知识,顽强地学习,并且这种自觉性已相当稳定。
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觉能动性,这也使得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内容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注重培养学生专长和尊重学生的兴趣走向,已成为高中教育培养中的很大一块值得开发的领域。
为此我们在蒙自县第一高级中学的绿化设计应该围绕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来展开。
四.构思框架1人本思想的导入: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三个学校的设计定位。
2面向师生,通过景观组织、校园文化的表达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通过建立绿色的空间载体,为师生提供一个传播知识的和谐、互动空间。
3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根据学生在几个主要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来展开设计思路和表现形式,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需求。
通过不同的校园环境给学生带去不同的视觉冲击,使学生在变迁的环境中生活,并在思想和精神上得到提高和升华。
4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规整简洁的广场及行道绿化设计来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通过后现代的设计手法、文化设计方案来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然、柔和、轻松的休闲设计来缓解和降低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累积起来的压力和学习恐惧症。
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
五、设计定位:校园景观的特色、地域性、文脉感及现代化的有机融合是本次景观规划设计成功的关键。
同时植物的合理搭配及其与建筑、学校特色的完美有机结合是本次设计的重点。
营造各具特色、优美、和谐、恬静、清洁、舒适的良好校园生态环境是本次设计的目标定位。
六、规划设计原则1、实用——充分考虑现状特征,所用材料及施工工艺等均采用实用的原则,满足其功能要求;2、自然——贯彻“亲近自然,与之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考虑周边生态环境及当地地质气候等相关资料,如光照、温度、降雨等,材料尽量采用自然材质,减少人工的痕迹,力求塑造一个具有景观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生态效益显著环境景观;3、文化——注重文化的主题特色,充分考虑图书馆的文化特色,以读书文化穿插于设计元素当中,具体表现为“学海”广场和“书山”林地休闲的设计,同时把一些座凳小品、花架等加入读书、知识的文化特色,营造图书馆与众不同的文化氛围;4、特色——设计着重突出环境本身的地域和文化特色,通过景观的穿插、植物景观、灯光等的配置,形成独特的氛围,并加以强化,有助于增强道路及周边环境的特色和识别性;5、经济——作为铺地、道路、绿化、等都应充分考虑现状因素,道路、铺地、游园步道等尽量减少混凝土的使用量,力求以最经济的投入达到最佳的绿化景观效果;6、协调——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景观环境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道路环境与周边环境的融合,铺地与绿化环境的融合,创造一个和谐的景观空间。
七、规划总体布局小学:景观功能分区分区原则小学阶段是培养少年儿童优良品质的最佳时期,所以,在校园的环境分区布置上,一方面要服务于教学、生活,为学生提供赏心悦目、清新自然、健康和谐的物质空间,一方面还要发挥其开启智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入口广场区:正门入口命名“开拓广场”,中心以“眼睛+翻开的书本”造型的花坛为主,寓意通过从小的学习让自己不断的开拓眼界、认识世界。
选用冠幅大、树干高的董棕作为主要的乔木树种,给人挺拔向上的视觉感受;左右花坛分别散植乡土树种——蓝花楹和热带植物——大王椰子。
通过这两种大乔木左右呼应,支撑整个入口立面景观效果。
后门入口为时令草花花坛。
教学办公区:该区域绿化主要是行道树和沿路花灌木色带的选择。
教学区的行道树主要为黄槐,配以流畅线条的色带,体现轻松活泼的气氛。
休闲娱乐区:本设计的重点就在于休闲区的人性化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主旨。
考虑到小孩子天性好动的性格,在休闲区空出适当的活动区域,包括内庭的“童贞游园”、教学楼后的“梦想广场”和校区南侧的“寸金池”、“健身广场”、“桃源”。
尽可能的减少构件等硬质景观而更多的用植物造景来丰富校园景致。
植物多选用开花、有季相变化的乡土树种和热带植物,包括:本地木棉(攀枝花)、红河榕、橡皮榕、花石榴、碧桃、黄槐等,以强化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感觉。
“童贞游园”主要是给小孩子提供在课间休息、游戏的空间,左侧为规则的银杏树阵,右侧为自然式的人造地形,推崇“参与式”园林,小孩子可以零距离的接触自然界万千植物,中间的小广场用彩色马赛克拼成大大小小的圆圈,以体现小孩子天真烂漫的性格。
直线条也将内庭和入口广场区连成一体,形成一条主要景观轴线。
“梦想广场”:选用花石榴作为主景植物,强化硕果累累、充实丰盈的意境。
地面铺装用象征“理想泡泡”的圆圈将内庭的铺装放大,象征着梦想会慢慢成真的过程。
“寸金池”:以桂花为此树阵的主要树种,“八月桂花飘香”时,满树金黄,桂香四溢,寓意“寸金难买寸光阴”。
“健身广场”:做小面积的活动广场,课余时间给小孩子带来无限的乐趣。
游戏中取胜带来的成就感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
“桃源”:以碧桃为主景植物,在色彩上区别于“寸金池”,这样的设计就是要让小孩子领略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和生命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