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类化合物《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国家环保局(2003年)第六篇第二章四(一)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气《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编号:XXXXXX有限公司方法验证报告固定污染源氯气的测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方法验证人员:方法验证日期:一、实验室基本情况1.1人员情况公司安排分析人员XXX和XXX进行了《固定污染源氯气的测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分析方法的验证。
验证人员通过培训学习熟悉了该标准方法原理及分析流程,能够熟练操作仪器,独立完成整个分析过程,并通过了公司自认定考核。
分析人员见表1。
表1 分析人员一览表1.2仪器设备及试剂、标准物质该标准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由XXX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校准,具体内容见表2。
表2仪器设备(包括仪器、前处理装置)标准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本次方法验证使用试剂见表3。
表3试剂1.3实验室环境条件标准方法对测试环境无特殊要求,符合实验室日常环境控制即可。
目前实验室环境监控设备配置有温湿度表。
实验室配有通风橱,实验人员配备防毒面具。
二、方法简介2.1样品2.1.1样品采集2.1.1.1有组织排放样品采集将采样管头部塞适量玻璃棉后,插入排气筒采样点,用两支串联,内装10.0mL甲基橙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2L/min的流量采样。
当吸收液颜色有明显减退时,即可停止采样。
如不褪色,采样时间选择60min。
2.1.1.2无组织排放样品采集串联两支内装10.0mL的甲基橙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6L/min 的流量采样。
当甲基橙吸收液颜色明显减退时,即可停止采样如不褪色,采样时间选择60min。
2.1.2样品保存采样后,将两管样品溶液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吸收管,合并转移到此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待测定。
该样品显色完成后溶液颜色稳定,常温下至少可保存15d。
2.2实验方法原理及实验过程2.2.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氯气。
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是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编写的一部系统介绍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的专业著作。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涵盖了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的基本原理、采样与样品处理方法、分析方法、判定方法以及现场监测方法等内容。
本书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
其中包括了空气污染监测系统的分类、监测指标、监测方法以及环境噪声和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方法等。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中的样品采集与样品处理方法。
包括了采样点的选取原则、各种采样仪器的选择与使用方法、现场采样条件的要求以及样品处理的方法等。
第三章主要是对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中常用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讲解。
其中包括了光学分析方法、物理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以及生物分析方法等。
每一种方法都详细介绍了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步骤以及质量控制方法等。
第四章讲述了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中的判定方法。
这包括了对监测结果进行处理与判定的方法,常见的判定方法有质量控制、数据分析、计算公式以及判定标准等。
第五章主要是介绍了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的现场监测方法。
包括了现场监测中的现场操作及注意事项、仪器设备的选择及使用方法,并对各种现场监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第六章讲述了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方法中的仪器设备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方法。
包括了监测仪器的校准方法、标准曲线的制定方法、质量控制样品的选择方法以及对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等内容。
第七章总结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并对今后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总的来说,《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是一本详尽全面的环境监测方法著作,对于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人员以及环境科学研究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能够有效地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为环境保护与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第四版)测烟望远镜法(B)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第四版)测烟望远镜法(B)1、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398-2007》《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第四版)测烟望远镜法(B)2、产品概述TC-LGM型林格曼黑度计是利用林格曼烟气浓度图测量烟气黑度等级的仪器,它把各国通用的标准林格曼烟气浓度图缩制在一块玻璃上,将其与从望远镜上观测到的实际烟气相对比,根据黑色条格在整个色块中所占的面积的百分数分成0 至5 的林格曼级数。
0 级是全白,5 级是全黑,1 级是黑色条格占整块面积的20%,2 级占40%,依次类推,从而确定烟气的黑度等级。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将数码照相机固定在仪器上拍照以记录观测结果。
它具有测试快速、简单、准备度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地的环境保护部门和各工矿企业的烟气黑度测定。
二、仪器的特点1.倍率高,测量距离远,大口径视野,观测清晰舒适2.清晰度高,准确度高3.数码相机万用接口支架,便与拍照,可将结果记录下来,可选配手机夹,使用手机拍照4.仪器使用简单方便,一般工作人员即可操作三、技术参数1.升级版PL40mm目镜,比市面上的有些带的25mm的目镜视野范围更大,观测更方便2.望远镜视角放大率:15倍(可定做10倍或20倍)3.望远镜观测距离: 10~2000米4.物镜通光孔径:80毫米5.林格曼黑度等级: 0、1、2、3、4、5共六个等级6.观测误差不大于:0.5级7.分划面摄像倍率: 2倍8.外型尺寸:(600×110×110)mm9.配备数码相机万用接口支架,可接普通数码相机及数码单反相机,便与拍照将结果记录下来。
10.配置含有主机、正向镜、目镜、三角支架等。
四、使用方法:观察位置:观察烟气的部位应选择在烟气黑度最大的地方,该部位应没有冷凝水蒸汽存在。
读数观察时,将烟囱排出烟气的黑度与林格曼烟气黑度图进行比较,记下烟气的林格曼级数。
炼铁过程废气中苯酚的检测技术

原理:利用不同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实现物质的分离和检测
优点:高效、快速、灵敏度高 应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药物分析等领域
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和固定相,控制好温度和压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原理:利用苯酚在紫 外可见光区的吸收特
性进行定量分析
样品处理:将废气中 的苯酚提取到溶液中,
检测精度有限:现有 的苯酚检测技术可能 无法达到非常高的检 测精度,导致结果存 在一定的误差。
检测速度较慢:部分苯 酚检测技术需要较长的 时间才能得出结果,不 适合快速检测需求。
操作复杂:一些苯酚检 测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 人员进行操作,对于非 专业人士来说较为困难 。
成本较高:部分苯酚 检测技术需要使用昂 贵的设备和试剂,导 致检测成本较高。
然后进行测量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计
计算方法:通过标准 曲线法或标准加入法
计算苯酚的浓度
原理:利用苯酚 在特定波长下产 生的荧光特性进 行检测
仪器:荧光分光 光度计
操作步骤:样品 制备、荧光激发、 荧光发射、数据 采集和处理
优点: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操作 简便
原理:利用质谱仪对样品 进行检测,通过比较不同 物质的质谱图来识别和定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 行状态,确保其正 常运行
定期清洁设备,避 免灰尘和污垢影响 检测结果
定期校准设备,确 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性
妥善保存设备,避 免受到潮湿、高温 等不良环境的影响
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是解读的前
提
检测数据的代表性:选择 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解
读
检测数据的可比性:与其 他检测方法或数据进行比 较,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环境空气和废气中各项目监测采样细则

有组织:串联2个20ml吸收液多孔玻板瓶,min采集10~30min
无组织:1个5ml吸收液多孔玻板瓶,min采集30~60min
2~5℃密封避光保存,48h内测定
铬酸雾
污染源废气
hj/t29-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24 h连续采样:用内装50 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 L/min的流量连续采样24 h。
吸收液温度保持在23~29℃的范围,样品采集、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
氮氧化物
(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污染源废气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HJ 693-2014
仪器直读
方法检出限:一氧化氮3mg/m3(以NO2计)二氧化氮3mg/m3
20ml或50ml吸收液,~1L/min采集5~20min
采集好的样品2~5℃保存,2天内分析完毕。
室内空气
GBT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5ml吸收液,L/min采集10L
24h内分析完毕。
苯系物
环境/室内
HJ 584-2010 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 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日均值:100L/min流量采气不少于20h
采样器进气口距地面高度不低于,风速小于8m/s,滤膜毛面朝进气方向,将滤膜压紧至不漏气
颗粒物(TSP)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 15432-1995
硫化氢
污染源废气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一支内装10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min流量采气30~60min,浓度高时串联两支吸收管;min流量采气20~40min。
液相色谱法题库及答案

液相色谱法(一)基础知识分类号:G5-0试题同“上册第一章第十三节W13-0”。
(二)苯酚类化合物分类号:G5-1主要内容苯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一、填空题1.环境空气中的苯酚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行业及各种燃烧,大多数化合物具有性,对人体具有危害性。
答案:化工毒2.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环境空气中苯酚类化合物时,一般情况下,对于相对干净的样品应采用检测器,检测波长为 nm。
答案:紫外 2743.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环境空气中苯酚类化合物时,分析色谱柱为,流动相为。
答案:Zorbox ODS或C18反相柱 30%乙腈溶液(内含醋酸盐缓冲溶液)二、判断题1.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环境空气中苯酚类化合物时,测定结果是每个化合物的含量值。
( )答案:正确2.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环境空气中苯酚类化合物时,含苯酚类化合物的吸收液应保存在具有Teflon螺盖的瓶子中。
( )答案:正确3.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环境空气中苯酚类化合物时,实验中所用的试剂事先必须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被污染。
( )答案:正确4.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环境空气中的苯酚类化合物时,实验中所用的试剂水必须是去离子水。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也可以是蒸馏水。
5.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环境空气中苯酚类化合物中,在采集样品时,需记录点位、日期、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流速等采样时相应的参数。
( )答案:正确6.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环境空气中苯酚类化合物中;采集样品时,采样流速大于1000ml/min,吸附效率就会提高。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若采样流速大于1000ml/min,吸附效率会降低。
7.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环境空气中苯酚类化合物时,采集样品所使用的玻璃器皿,使用之前必须用蒸馏水充分清洗并烘干。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使用之前必须用甲醇充分清洗并烘干。
8.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环境空气中苯酚类化合物时,产生与所测定化合物相同保留时间的干扰峰,可通过改变色谱分离条件而消除。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

第一章环境空气和废气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分类号:G1一、填空题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PM⒑)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
②答案:100 10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和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②答案:一氧化氮二氧化氮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倍以上。
③答案:两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采样、采样和采样③答案:注射器采气袋固定容器法5.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法和法. ③答案:溶液吸收填充柱采样低温冷凝浓缩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③答案:风速风向温度7.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法和法。
③答案:滤料自然沉降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①答案:流量时间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和,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
①答案:针孔破损破裂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
①答案:气样中污染物穿透11.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m。
①答案:3 0.512.在地球表面上约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层。
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球表面上空k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空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
③答案:80 1213.一般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的阻力应为±kPa。
要求玻板2/3面积上发泡微细而且均匀,边缘。
③答案:6.0 0.6 无气泡逸出14.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24 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 ml 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 h。
空气和废气采样及保存方法

二氧化硫
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2009
短时间采样:装10mL吸收液,以0.5L/min流量采气45-60min,温度控制在23-29℃。
长时间采样:装50mL吸收液,以0.2L/min流量采气24h,温度控制在23-29℃。
现场空白样:装吸收液的吸收瓶,带到现场,不采气,其他操作相同。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
24h连续采样。
4.5
饮食业油烟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附录A饮食业油烟采集方法及分析方法
连续采样5次,每次10min。采样工况:饮食业单位作业高峰期。
4.6
苯系物(三苯、苯乙烯)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583-2010
样品采集、运输、贮存过程,应避免阳光照射。
固定汚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57-2000
仪器直接测量。
4.3
二氧化氮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GB/T15432-1995
短时间采样(1h以内):取一支多孔玻璃板吸收瓶,内装10.0mL吸收液,标记吸收液面位置后以0.4L/min流量,采集环境空气6-24L。
每次采样至少做2个空白。样品采集、运输、贮存过程,应避免阳光照射。若不能及时测定,将样品于低温处存放,样品在30℃暗处存放,可稳定8h;在20℃暗处存放可稳定24h;0-4℃冷藏,可稳定3天。
4.8
氮氧化物
定位电解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总局2003第四版)
仪器直接测量
4.9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618-20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FT-BG067-2015C
新项目评审表
新项目名称及依据标准号酚类化合物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国家环保局(2003年)/第六篇第二章四(一)
项目负责人李冉冉
评审内容具体情况说明
环境设施方面(通风、
能源、温湿度、安全等)
能否满足准则要求
实验室环境设施能够满足准则要求
仪器设备是否完备、是
否经过检定/校准
仪器设备完备,通过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人员是否经过培训、检
测练兵
人员通过培训、考核,已完成检测练兵
标准物质、试剂等耗材
是否符合要求
标准物质、试剂、耗材符合实验要求
是否出具模拟报告是
标准或方法是否现行
有效、使用方法是否完
备、是否需要增加作业
指导书、质量记录等
检验依据标准现行有效,方法完备
评定依据及技术要求《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1.标准的检出限为直接比色法0.01mg/m3;萃取比色
法0.001mg/m3。
验证结果1.通过实验测定的检出限为直接比色法0.009mg/m3;
萃取比色法0.001mg/m3。
评审结论
评审人签字
年月日
技术负责人意见
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