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再识乡土——对中国乡土油画发展现状的思考
浅谈乡土题材油画

浅谈乡土题材油画乡土题材油画是指以乡村生活、乡土风情、农民工等为主题的油画作品。
它是中国油画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乡土题材油画的起源、特点以及对社会的价值等方面进行浅谈。
乡土题材油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油画发展历程中。
在那个时期,中国正经历着大动乱和社会转型期,艺术家开始关注农民和乡村,用绘画表达对底层人民的思考和关心。
乡土题材油画一开始主要以农村的风景、农民劳作、乡村生活为题材,描绘了那个时代乡土生活的艰辛和美好,以及农民工艰苦劳动的精神。
乡土题材油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它具有鲜明的乡村特色和民族特点。
艺术家通过表现农民丰收的场景、传统农具的使用、农田里的田间劳作等,展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乡土题材油画注重社会的现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艺术家不仅通过绘画技巧的运用,表现了农民生活的真实和生动,还注重艺术的创新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乡土题材油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艺术家通过描绘乡村风景、自然环境和农民与自然的交流等,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和追求。
乡土题材油画对社会的价值不容忽视。
它直观地展现了中国农村的风貌和农民工的艰辛劳动。
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农村问题一直是一个社会热点话题。
乡土题材油画通过细腻的绘画技巧和真实的场景刻画,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农村的发展和农民工的权益。
乡土题材油画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和乡村传统,乡土题材油画通过生动的图像和鲜明的色彩,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乡土题材油画能够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重。
乡土题材油画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唤起了人们珍视和保护自然的情感。
中国油画当下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艺术教育:中国油画教育正在逐步 完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 专业的油画教育,这将为中国油画 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油 画也在不断创新,如数字油画、3D油 画等,这将为中国油画的发展提供更 多的可能性。
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加强创新:鼓励艺术家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艺术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油画人才 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吸收国外优秀艺术成果 市场推广:加强市场推广,提高油画作品的市场价值和影响力
中国油画当下 发展现状的几 点思考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中 国 油 画 的 历 史 与 现 状
02 中 国 油 画 的 艺 术 风 格 与 特 点
03 中 国 油 画 创 作 的 现 状 与 问 题
04
中国油画市场的发展现状与 趋势
05
中国油画在当代文化语境中 的价值与意义
06 中 国 油 画 的 未 来 展 望 与 建 议
问题:缺乏原创 性、商业化倾向 严重
展望:加强原创 性、提升艺术价 值、推动国际化 发展
中国油画面临的挑战
传统与现代:如何在保持传统艺术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市场与艺术:如何平衡艺术创作和市场需求,保持艺术创作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国际与国内:如何提升中国油画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保持国内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传承与创新: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油画的传统艺术精髓,同时不断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风格
中国油画创作的人才培养
教育体系:高等艺术院校和艺术培训机构 师资力量:专业教师和艺术家 课程设置:油画技法、艺术史、艺术理论等 实践机会:展览、比赛、交流活动等
油画毕业论文浅析中国油画艺术及发展趋势

油画毕业论文浅析中国油画艺术及发展趋势油画毕业论文:浅析中国油画艺术及发展趋势油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丰富的色彩表达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与思考。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油画艺术的浅析,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中国油画艺术的兴起油画艺术最早在中国的引进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化运动中。
当时,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逐渐增加,其中就包括了油画技术和艺术理念的传播。
西方大师的作品在中国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中国艺术家开始学习和模仿油画技巧。
二、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阶段1. 周易派油画: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以齐白石、徐悲鸿等人为代表的艺术家提倡西方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他们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融入了中国传统元素,并展示了中国油画独特的艺术风格。
2. 农民油画运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时期。
农民油画运动的兴起,使得农民艺术家们能够在山村田野中表达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
作品以生动的农民形象和壮丽的乡村风景为主题,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
3. 思想解放时期的实验:改革开放以后,艺术家们开始从传统表现方式中解放出来,尝试各种新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技巧。
他们摒弃了陈旧的艺术观念,积极探索油画艺术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从而催生了中国当代油画的繁荣。
三、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趋势1. 实验性探索:中国油画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实验性的探索与创新。
他们运用各种材料、技巧和艺术手法,使得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油画表现方式,而更加多元化和现代化。
2. 文化认同:越来越多的中国油画艺术家开始关注自身的文化根源与个人经历,通过作品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认同。
他们尝试将传统的艺术元素与现代意识相结合,打造出独具个性和时代特色的作品。
3. 社会关注:中国油画艺术在当代社会中不仅仅是为了艺术本身而存在,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表达社会问题和关怀。
艺术家们通过油画艺术传递自己对现实社会中不平等、不公正和环境问题的思考和反思,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思考。
对新时期中国乡土油画的发展分析_文艺美学论文

对新时期中国乡土油画的发展分析_文艺美学论文对新时期中国乡土油画的发展分析_文艺美学论文文艺美学论文乡土油画,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继“伤痕美术”和过去“文革”追捧重大政治题材,主题的逆反而兴起的一股美术思潮,它是以完全真实可靠的场景描写,采用尽量客观的态度把日常生活事件展示于观者;是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是真正使艺术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而且是更情感化,更生活化,更深入地反映现实;也是提示人性本质的一种乡土情怀。
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等震惊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画坛而使中国乡土油画一跃成为中国油画的主流。
然而,随着西方当代绘画的影响,后现代思潮的冲击,改革开放的加快……这一切都对中国乡土油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使其逐渐降温。
20世纪90年代末,许多乡土油画家开始怀疑“乡土”进而放弃“乡土”,使乡土油画遭遇寒流而淡出了主流地位。
中国的乡土油画已经过时了吗?中国油画表现乡土题材就没有意义吗?这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在当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乡土油画不仅有辉煌的历史,现在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思考中国乡土油画创作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对当前中国艺术界来说很重要。
中国乡土油画的多视角变化自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现代艺术各种流派不断被介绍到国内。
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一代追求西方前卫艺术蔚然成风,架上绘画也以新的面貌得到迅速发展,艺术家已不拘泥于一家一法,以至于从后印象派到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再到波普和观念艺术等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中国油画出现了多元发展的艺术新格局。
乡土油画创作的表现语言更为丰富,已经很难用“写实主义”来概括中国乡土油画,取而代之的是含有不同观念的具像绘画。
绘画语言的表现性增强,也成为中国新时期乡土油画创作的另一特色。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乡土油画中,画家们开始了深入独立的社会文化思考,而不再做主流意识形态的解说或注释者。
与过去的绘画作品相比,当代乡土题材作品的最大变化是艺术家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人文关怀的增强。
浅谈乡土题材油画

浅谈乡土题材油画乡土题材油画是中国传统油画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它以描绘农村生活、农民劳动和乡村风景为主题。
该题材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独特风土人情与文化内涵,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乡土题材油画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热潮中。
在农村土地改革和合作社化运动的推动下,各地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土题材油画通过艺术手法展现了这一时期农村生活的真实情况,既有农民的辛勤劳动,又有新生活的奋斗和追求。
乡土题材油画的创作多以静态的乡村风景为主,并注重刻画人物的精神境界和情感表达。
画家们用饱满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将乡村的丰收场景、农民的生活场景、大地的拥抱等乡土气息浓郁的景象展现出来。
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孩子们在稻田中奔跑、老人们在田野间劳作、妇女们在汲水、男人们在劳动的场景,这些都展示了乡村生活的真实一面。
乡土题材油画中的人物形象多是农村劳动者,他们的形象通常是阳光、豪迈、坚毅的,还有一种浓重的乡土气息。
画家们通过刻画农民的神态、动作和表情,表达出农民劳动的光荣和辛勤。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民们默默地劳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他们带着自豪和愉悦的笑容,创造出美丽的家园。
除了描绘农民的工作场景,乡土题材油画还注重对乡村民俗和传统文化的表现。
画家们通过刻画民间的传统习俗、节日庆祝活动等,展现了农民的丰富的精神活动和传统文化的内涵。
这些作品以它们的明亮色调、独特的构图和丰富多彩的画面,赋予了乡土题材油画以独特的审美特点。
乡土题材油画是一种呈现农村生活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艺术手法展现了乡村文化中的丰富内涵和人物形象,彰显了农民的奋斗精神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乡土题材油画在表达农民劳动的也凸显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现代社会中,乡土题材油画仍然具有重要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并对塑造这个时代乡村形象,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浅谈乡土题材油画

浅谈乡土题材油画乡土题材油画是一种反映乡村生活、表达乡土情怀的艺术形式。
通过油画的表现方式,可以展现乡村的美丽风光、传统文化和特色民俗,同时也可以表达对乡土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本文将从乡土题材油画的历史渊源、表现手法以及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乡土题材油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绘画的传统。
中国古代绘画中,农村景色是一个常见的重要题材,从隋唐时期的五代画家毛继之的《高寿图》和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作品中,可以看到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描绘。
随着油画的引入和发展,乡土题材油画逐渐成为中国画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乡土题材油画的表现手法非常丰富多样。
一方面,可以采用传统写实的绘画手法,通过对乡村景色、人物形象的精细描绘,来展现乡土生活的真实与自然之美。
也可以运用现代派的表现技法,如抽象、象征和装饰等手法,以表达对乡土生活的情感和思考。
而且,乡土题材油画还可以融合其他艺术形式,如山水诗、曲艺和音乐等,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乡土题材油画不仅能够展现乡村的美丽景色,还能够传递乡村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
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生活和人伦关系的理解和追求。
乡土题材油画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和诠释,可以使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
乡土题材油画也可以传达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呼吁,引起人们对乡村环境、传统艺术和民俗习惯的关注,促进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乡土题材油画在现代社会中也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农业产业的转型,乡土题材油画的创作材料和对象越来越有限,传统乡土文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受到了冲击。
乡土题材油画在市场上的认可度和市场价值仍然相对较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和艺术机构的支持和推广。
如何保护乡村环境、发扬传统农耕文化,同时又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乡土题材油画,是摆在乡土题材油画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油画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中国油画是一门古老而丰富的艺术形式,自从西方绘画技法传入中国以来,中国油画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和独特表现方式。
近年来,中国油画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和挑战。
目前,中国油画领域有着众多的杰出艺术家,他们以自己独到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手法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通过参与国内外艺术展览、参加国内外画廊的合作,中国油画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并得到了认可。
中国油画也在技法和表现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使得其作品更具中国特色。
中国油画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中国油画市场还不够成熟。
相比于传统的文化市场,中国的艺术市场还比较年轻。
尽管近年来油画作品的售价有所上涨,但整体来说,中国油画的市场价值仍然相对较低。
中国油画的创作环境有待改善。
尽管国家和社会对艺术的支持力度有所增加,但油画创作仍然面临着资金和场地的不足等问题。
中国油画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技法的训练,缺乏对艺术理念和创作思维的培养。
中国油画仍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油画的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中国油画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随着中国对艺术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政府和社会对中国油画的支持也会加强。
政府可以在文化政策上加大注资力度,为油画创作者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机会;社会可以通过展览、拍卖等形式来促进油画市场的发展。
中国油画教育体制也在逐渐改进,学校可以注重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艺术造诣。
未来,随着中国与国际艺术界的交流不断加强,中国油画有望在国际上取得更大的影响力。
中国油画也需在传承传统与创新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保持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加强与西方油画的交流,吸收其创作经验和技法,也是中国油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总结而言,中国油画目前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虽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其发展前景广阔。
通过政府、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中国油画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加繁荣和进步。
浅谈乡土题材油画

浅谈乡土题材油画乡土题材油画是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油画作品。
它通常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景象、农民生活中的困难、人们的情感等等,既反映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状况,又传递了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思想内涵。
乡土题材油画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
它是中国油画的一大特色之一。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乡土题材油画曾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中国油画界注入新的活力。
像徐悲鸿、李可染、陈敬群、张大千等这些杰出的大师们,均创作了许多具有深厚感情、高质量、丰富表现形式的乡土题材油画作品。
对于乡土题材油画而言,不同的艺术家有着不同的表现方法。
然而,共同的表现主题始终是农民及其家庭生活、农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通过寻找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可以发现乡土题材油画的表达方式有很多,艺术家们常常依靠对于农村环境的细致观察来展现生活的真实面貌。
例如,在徐悲鸿的作品中,他借助农民们生活的场景,运用了大量的颜色变化和粗犷的笔触手法,使得农村环境显得更加生动、真实。
李可染的作品则借助了新的视觉效果,来表现风景的细致变化和灵动。
这些艺术家的表现手法都彰显了他们的独特性。
当然,油画也可以借助对人物情感的描绘,来更深入地展现农村环境中的反思和存在。
这种表现方法可以通过对人物线条的简洁化和后处理,来突出角色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他们的情感意识。
这凸显了乡土题材油画的强大表现力和丰富内涵。
总的来说,乡土题材油画是以农村生活为主题的,反映出乡村地区的山水人文环境、生活方式及其内心情感。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美学和人文内涵,展现了中国画家面对家乡文化的不屈之志、深情现实的透本立兑态度和丰富的内在世界。
因此,乡土题材油画,对于推动中国油画的发展和振兴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再识乡土——对中国乡土油画发展现状的思考姓名:牛再霞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美术学指导教师:段正渠20070402第一章对具有乡土特色中国油画的追溯1-120世纪早期具有乡土特色的中国油画任何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形成都有其历史渊源及现实依据,它是社会经济、文化结构、社会心理的综合反映,并受其制约。
在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下,油画从传入中国开始,就与乡土联系在一起,直至今天,这条轨迹仍清晰明确地印刻在中国油画的历史上。
一些早期油画家深入社会底层,创作了许多具有乡土情怀的油画作品。
王悦之的‘弃民图》、许幸之的‘铺路者》、吕斯百的‘四川农民》、林风眠的‘渔妇'、唐一禾的‘祖与孙》等等都寄予了对劳动者的无限同情和歌颂。
吕斯百是当时一位重要的歌颂农民的画家,这与他出生于农村家庭足分不开的。
作于1938年的‘四川农民》(图01)描绘了一位普通的农民肖像,这足一个典型的四川农民形象。
眉宇之间和沉郁的眼神透露出憨厚和倔强的性格。
这种形象传达给人们的不是那种赏心悦目的美感,而是带有几分凝重和苦涩,使观众在同情中发出几分敬意.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农民肖像想到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祖国,虽然祖国遍体鳞伤,但她却百折不挠。
由于中国正处于大革命时期,中国农民更是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许多忧国忧民的仁人智士痛斥着反动派的残忍,对劳苦大众表现出极大的固015斯百懈川衣鼬7’m。
5h1938里吐-Y.Jt(.drl‘■^’【曲●薯I100c8_1845曲1972疆¨,工柳I地il战,1●Oc●x169c●l96同情,在面坛上出现了不少反映农民艰辛的作品。
然而.当时的这些具有“乡土情怀”的作品并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乡土风格。
而且当时描绘乡土题材的画家其主要成就并不在乡土上。
因此.中国乡土油画在这个时期还处于一种萌芽状态,但为以后乡土油画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1_220世纪50-60年代具有乡土特色的中国油画20世纪卯、60年代,由于中国革命正处于如火如荼的时期,许多投身于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革命艺术家,自觉的选择了艺术为革命战争。
为政治斗争服务的道路;艺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
为宣传党的政策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宗旨,也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机地融入于他们的艺术创作之中。
因而在当时有许多年轻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以艺术为武嚣,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深入农村。
创作了大批具有乡土情结并反映农村革命与生活的艺术作品。
砸家王式廓出身于农民家庭,对农民与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他的思想情感、生活道路、艺术创作都与中倒农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血衣》(图02)是他呕心沥血之作,取材于土地革命运动,作品表现了翻身农民与地主阶级斗争的一个场景。
罗工柳与王式廓几乎有着耜同的经历,是一位宣传农民革命的艺术家,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地道战》(图03)。
画家是在用一种最朴实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因此具有极强的历史真实感,同时这种历史感也由于它朴实的乡土风格而增强.色彩没有复杂的变化,以土褐色调为主.人物造型朴拙大方,没有任何唯美的因素。
笔触的运用也显得艰涩,与造B04王文彬I务t’]60ca。
320cs1962型的要求浑然一体.虽然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描绘农民的作品和艺术家,具有乡土特色的油画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可这些作品并不成熟,艺术家所进行的创作并不在于发展个人风格,而是转向革命现实主义,他们所接受的意识是革命性、党性的原则高于艺术的原则.因此,这一时期的农民题材绘画应该是一种在政治影响下具有革命性的乡土油画。
1-320世纪60-70年代具有乡土特色的中国油画20世纪60年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化乡土油画得以发展的时期,这既是在特定时期,特殊政治下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偶合。
绘画是宣传政治的一种手段,这是当时每位画家所具有的责任感。
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宣传政治的乡土绘画,王文彬的‘夯歌》(图04)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幅画反映一个火热的劳动场面。
富于感染力的运动、造型、节奏都统一在一种装饰性的风格之中,线条在画面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勾勒出了劳动妇女优美的形体,而且烘托出画面整体的飞扬律动的气氛。
这种装饰性色彩与线条为油画的民族化风格创造了一个新的表现形式,它是以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对苏式油画进行的改造。
杜键《在激流中前进》(图05)也是一幅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画中以一艘行进在黄河激流中的船为中心。
引喻中国在国际上处于四面受敌的逆境。
因此它象征着我们不畏艰险,在激流中前进,整个画面采用对角线式的构图,汹涌的激一05牡健t在t童中竹茸’220as,,,2龋1963m06量蕞t四十■|‘'llOcsx202ca1962流斜贯画面阔大的笔触像是在画面上拖扫,急速旋转的漩涡有令人目眩之感。
它诉诸于观众的视觉心理,超越时代的局限,表现一种人类永恒的、共享的视觉美感。
温葆<四个姑娘》(图06)也是这方面的重要代表作。
由于这个时期的特殊政治形式,使得农村题材成为创作主流,当时的许多作家、艺术家都组织到农村体验生活,反映农村阶级斗争。
美院学生的创作课也要到农村去体验生活,收集素材。
因此,在1964年一1965年的全国美展上,农村题材是这次展览的主要表现内容.虽然,在这样政治形式下限制了艺术创作的多元发展,然而油画创作中的民族化、本土化却得以弘扬,使其真正开始脱离西方,具有中国所特有的乡土特色油画,为以后乡土现实主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具有乡土特色的油画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走向低谷,由于。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绘画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根本谈不上任何艺术追求、艺术个性。
作品采用“红、光、亮”的色彩效果,。
高、大、全”的构图模式,把样板当成创作经验作为教条推行到美术创作之中.I-4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乡土油画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
伤痕美术”可谓是乡土现实主义油画出现的前奏.1978年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卢新华的小说‘伤痕》,表现了主人公悲剧性的经历和情感挫折,一反以前光明面的表现手法,进而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
伤痕”波澜,从“伤痕”美术开始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的绘画走向大发展。
这一时期的油画创作大都是以作者下乡的经历为题材进行创作的,关注生活,反映现实成为当时艺术家创作的依据.。
伤痕美术”的兴起使得艺术创作主题从“文革”时期的革命政治倾向转到反映人民大众日常生活。
1979年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图07)揭开了乡土现实主义绘画的序曲,从此乡土现实主义绘画在全国绽放,乡土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这个时期的乡土绘画不同于20世纪50年代和。
文革”期间描写农村生活题材的美术作品,他们从人道主义的观念出发,比较客观地描绘农村中的真实存在,不回避现实生活中落后的一面。
曾经创作“伤痕美术”作品的年轻人是“乡土美术”思潮的主力。
这些年轻人有一段农村生活经历,很熟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他们思想敏锐,能及时地对不断变化着的现实和社会作出反应.1980年在全国青年美展上,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和罗中立的‘父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开启了中国乡土油画创作的新阶段。
‘西藏组画》无论在表现手法、色彩、构图以及内容上都是对。
文革”红光亮的一个突破。
在一个无视真实性的时代,真实地再现就是对现实的最有力的批判。
‘西藏组画》从题材和艺术手法上都是。
士”的“旧”的,内容上表现生活的沉重、阴暗与宗教狂迷,在构图上突破传统的戏剧性的构图,把人物直接置于边框,使观众有亲临现场的感觉.“陈旧的破烂的东西比平整光滑的东西更有绘画性”回陈丹青正是在表现“贫困和愚昧”中而使这一题材得以显现出来。
可以说这是一个@沃尔夫韩(瑞士’.●美术支原理'鲳07峰丹★l进域l78cmxj6cm1980田Os,中土‘父隶,2I‘弹-152ca1979历史的契机,陈丹青在题材与形式上获得了双重突破,在题材上他由对具体事件的反思发展到更深层的文化反思,在形式上体现了一种非学院化的倾向,为开始出现的多元形式树立了样板。
罗中立的‘父亲》(图08)以其刻画贫苦老农形象的真实性在域坛和观众中引起震惊,直至现在,这幅画还被一些文艺理论与美术论著作为艺术分析的典范,已成为新时期美术的一个象征,‘父亲》的形象也成为“文化大革命”后现实主义美术的一个高峰。
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农有似老树根的美,与画坛已成为模式的美化人物造型形成鲜明对比。
与陈丹青不同的是,罗中立没有把这个场面如实的记录在画布上,而且在巨大的画幅上只刻画其面部,那种强烈的视觉效果使每一个观众在他面前都能看到暴跳的青筋、刀刻般的皱纹、从细小的毛孔里渗出的汗珠以及干裂焦灼的嘴唇,听到他沉重的喘息,闻到他特有的烟叶味和汗腥味。
何多苓‘春风已经苏醒》(图09)也是乡土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作品,与‘西藏组画》和‘父亲》给人以沉重和悲怆感不同,它给人们带来美和希望,以浓厚、感伤,意象和抒情意味令观众耳目一新,‘春风已经苏醒》借鉴了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的感伤写实主义风格,表现画家对以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正如画家所说“我喜欢怀斯那种严峻的思索,他那孤独的地平线使我神往。
此外,虽然评论赋予他以浪漫情调,但他却是更加理性和哲学化的,他的手法更为客观、精确。
”国乡土现实主义油画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油画的主流有其历史必然性。
除了西●是于‘●^已拄苏蠢’的it,g).‘美术',1982年摹4囊现实主义传统需要新的题材来延续外。
还有其社会原因和西方绘画的影响。
从社会原因来说,由于中国正处于农村。
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农村经济蒸蒸日上。
农村发生的变化最先反映出经济改革的成就,它寄托了人民对改革的希望。
当然也很容易引起艺术家的关注。
再者。
中国社会还处于农业文明时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予主导地位,因此,艺术家在寻找题材时主要面向农村.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
在1979年北京和上海先后举办了“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展览,展示了法国多种多样的现实主义风格,尤其引起中国画家兴趣的是巴比松画派和古典风格的农村风景画.‘罗丹艺术论》的出版也促成了乡土现实主义油画的迅速发展,他的理论受到许多中国画家青睐,罗丹指出。
对于自然,你们要绝对信仰.你们要确信,‘自然’是永远不会丑恶的,要一心一意地忠于自然”.“自然是由一种无情的力量或一种意志所支配,我们的智慧无法探测其用意所在”o其对现实的忠实深深地影响着陈丹青,。
艺术应该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他在评述自己的画时,认为自己只是画了所见到的真实,“我面对西藏浑朴天然的人情风貌,很自然地选择了这些画家的油画语言.那种亲切与质朴,那种细腻的刻画,那种令人追恋的古风,我不能设想还有比这更合适语言来传达我的感受。
”o纵观中国乡土油画形成的这一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乡土现实主义油画从表现手法上是对中国传统现实主义油画的延续,而在内容上则更多的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底层人们的生活,更侧重于对逝去年华的追忆,对心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