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

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内容摘要:浪漫主义文学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的文学主流,其影响巨大且持续时间长。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是个政治风起云涌、工业变革的时代,在文化领域引起激荡,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便是一个直接反应。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叙述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背景一、政治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首先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震撼了整个欧洲,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拉开了一场持续几年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浪漫主义的产生就是这次大革命的直接反应。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然而,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热月党人推翻,人民生活更加恶化。
1799年11月,拿破仑政变,建立帝国,对内实行专制,对外连年发动战争,在对封建复辟势力进行斗争的同时,也进行独裁和侵略。
欧洲人们怨声载道。
1815年,拿破仑战败,俄、奥、普建立了“神圣同盟”,充当国际宪兵,镇压人民革命。
同年,在国际反动势力的扶持下,法国波旁王朝复辟,称“复辟时期”(1815-1830)。
20年代,民族民主解放运动高涨。
1830年7月,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
这短短几十年间,欧洲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不宁中。
法国大革命的失败引起了人民的普遍失望,拿破仑战争、欧洲“神圣战争”的镇压,封建王朝统治的恢复,使人民深受封建专制独栽的奴役,引起普遍的不满,向往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强调个人独立,极端自由,成为整个19世纪文学的精髓。
19世纪文学中的“世纪病”、“个人反抗”,都是在自由主义思潮的背景下产生。
浪漫主义作家把政治自由的原则广泛运用到文学艺术领域。
由此可以看出,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它以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反对封建专制主义。
文学艺术是社会的反映。
法国大革命没有彻底铲除欧洲的封建制度,资产阶级仍在曲折进行之中。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文化史)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点整合

第八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基础解读】一、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4)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5)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概述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ism)是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中叶的一种文化运动。
它起源于欧洲,逐渐传播到全球各地,影响深远。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的重要性,追求自由、独立、真实和原始的艺术和文学表达方式。
本文将介绍浪漫主义时期的起源、主要特点以及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起源浪漫主义时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欧洲。
当时,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不安定,许多人开始反思现实生活的局限性和制约。
他们渴望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达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浪漫主义也受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英雄主义、自然崇拜以及对艺术和美的追求,为浪漫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特点1.感性与理性的对立:浪漫主义强调情感、个人体验和直觉的重要性,与启蒙时代强调理性和科学的精神形成对比。
2.自然与超自然:浪漫主义对自然的热爱和渴望与自然界的神秘和超自然元素相联系。
自然被视为灵感的源泉和人类与上帝之间的中介。
3.爱情与独立:浪漫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由意志。
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恋爱成为浪漫主义时期文学和艺术作品的重要主题。
4.情感的充沛和强烈: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的充沛和强烈表达。
作品注重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情绪,以及读者或观众对作品产生的情感共鸣。
5.反对现实的逃避:浪漫主义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社会等方面的失望和反抗。
许多浪漫主义作品具有理想化的情节和人物,以逃避当时社会和政治的局限。
1.文学: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常涉及到爱情、自然和个人命运等主题。
代表作包括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拜伦的《唐璜》,以及高尔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2.音乐:浪漫主义对音乐的影响巨大。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追求音乐的装饰性和超越传统规范的创新。
贝多芬、舒伯特和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音乐作品都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的精神。
3.艺术:浪漫主义艺术作品追求个人创作和想象力的自由。
《浪漫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与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与特点1. 历史背景浪漫主义是一种起源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的文化运动,它在文学领域引发了广泛的影响。
以下是浪漫主义文学出现和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背景:1.1 社会变革和政治动荡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与欧洲社会中的大规模变革和政治动荡密切相关。
这包括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以及其他国家中爆发的民族解放斗争。
这些事件触发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和个体权利的思考,并激发了浪漫主义作家追求自由和反抗旧体制的情感。
1.2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工业革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技术进步,但也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人阶级的困境。
这种现实情况使得浪漫主义作家关注社会不公平、环境破坏以及人际关系缺失等问题,他们通过艺术表达来探讨人类情感、自然环境和社会问题。
1.3 古典主义的衰落在浪漫主义出现之前,欧洲文学以古典主义为主导,注重理性、秩序和规则。
然而,随着18世纪后期对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怀疑,人们寻求反叛和个体自由的渠道。
这种对古典主义观念的挑战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土壤。
2. 特点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2.1 强调个体情感与体验浪漫主义作品强调个体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作家通过展示角色的深情厚意、激情澎湃以及苦闷孤独等复杂情感来吸引读者。
他们追求真实自我的表达,倡导诗意生活和灵魂之旅。
2.2 对自然的崇拜与画面化描写浪漫主义者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并认为大自然是一种超越理性的存在。
他们追求那种迷人的、超凡脱俗的自然景观,并借助鲜明的画面化描写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2.3 反叛与幻想浪漫主义文学常常探索非传统思想和价值观。
浪漫主义者反对旧有体制和规则,倡导个性的真实和独特。
他们也渴望逃离现实世界,通过创造出虚构的理想境界和奇幻故事情节来满足自己的内心愿望。
2.4 对历史、神话与传说的兴趣浪漫主义作家对历史、神话和传说怀有浓厚兴趣,他们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
这种对过去时代和民族文化的回溯是为了寻找灵感,并加强作品的叙事力量。
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与发展

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与发展浪漫主义文学是一种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文学流派,它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并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
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与发展,不仅标志着文学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变化。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与发展,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
18世纪末,欧洲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自由、个性和情感的表达。
同时,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也使人们对权威和传统产生了怀疑,追求个人独立和自由的思潮逐渐兴起。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浪漫主义文学以情感和想象力为核心,强调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表达。
与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客观的思维方式不同,浪漫主义文学注重主观情感和个人体验的表达。
浪漫主义作家常常以自然和超自然的元素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神秘的情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浪漫主义文学也关注个体的命运和内心的挣扎,强调人的独特性和个性的发展。
三、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数不胜数,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雪莱的《悲叹》和《奥西安娜的诗篇》,以及德国作家歌德的《浮士德》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与启示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与发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鼓励作家们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为后来的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启示。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进一步拓宽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和主题范围。
五、浪漫主义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多以诗歌形式出现,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和郭沫若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英美文学经典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英美文学经典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英美文学中两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流派。
这两种文学风格的兴起和发展,既受到时代背景和社会变革的影响,也受到作家个人的思想和情感的驱使。
本文将探讨英美文学中的经典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以及它们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浪漫主义的兴起与特点浪漫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随后传入英美文学领域,并影响了整个19世纪的文学创作。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与直观经验,提倡对自然、爱情和艺术的狂热追求。
浪漫主义作品中常常出现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和浪漫的情节,以及描绘自然的壮丽景色和情感的激烈表达。
在英美文学中,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有英国的威廉·华兹华斯和美国的爱默生。
威廉·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是浪漫主义的经典之作,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示了对自然和人类情感的追求。
爱默生的《自然》和《代表作》则关注了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追求个人独立。
这些作品在思想和情感上积极回应了浪漫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二、现实主义的崛起与特点与浪漫主义相比,现实主义更加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对人类生活的客观描述。
现实主义强调对社会问题和人类经验的观察和分析,形成了真实而全面的创作风格。
现实主义作品着重刻画社会人物的命运和人性的弱点,以此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人类的无奈。
在英美文学中,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查尔斯·狄更斯和美国的马克·吐温。
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双城记》以生动的笔触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社会问题,抨击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黑暗。
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则通过讲述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回应了社会和政治的问题,并挖掘了人性的复杂性。
三、两种文学流派的比较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代表了不同的文学创作倾向和价值观。
浪漫主义追求内心情感的自由和个体的情感表达,强调个人的理想和超越现实的精神世界。
相比之下,现实主义更注重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客观观察和分析,力图真实地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个体的命运。
浪漫主义对文学的影响

浪漫主义对文学的影响1. 引言1.1 概述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艺术风格,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欧洲,并逐渐在19世纪传播至全球。
浪漫主义以强烈的情感体验、个人主义和对自然、想象力及超越现实的追求为特点,在文学中表现出了独特而鲜明的风景。
1.2 文章结构这篇文章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浪漫主义对文学的影响: "浪漫主义的定义与特点","浪漫主义在文学中的表现形式","浪漫主义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和意义"以及"结论"。
首先会介绍浪漫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分析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并探讨其对文学产生影响的原因。
之后将深入探讨浪漫主义在文学中不同形式上的表现,包括主题与情感表达、艺术手法与语言风格以及角色塑造与故事情节。
进一步地,我们将探讨浪漫主义对文学创作带来的影响和意义,例如给予写作者更多创作自由度和个性表达空间,引领文学创作风潮,以及提升读者对作品情感共鸣与体验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我们将总结浪漫主义对文学的积极影响和贡献,并展望其对未来文学发展的启示和启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而详细地探讨浪漫主义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
通过分析浪漫主义的定义、特点以及它在文学中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浪漫主义如何改变了传统文学观念并开拓了新的艺术领域。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浪漫主义给予作家和读者带来的积极效应,并展望未来文学发展可能从中获得的启示与借鉴。
最终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浪漫主义在文学史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对其独特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
2. 浪漫主义的定义与特点:2.1 浪漫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浪漫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是一种反对启蒙时代理性思维的文化运动。
它最初起源于欧洲,并在19世纪迅速传播到其他地区和领域。
浪漫主义不仅影响了文学,还渗透到艺术、音乐、哲学和政治等各个领域。
2.2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以下特点:- 强调个人情感和体验:浪漫主义鼓励作家表达真实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追求个体独特性。
认识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古代亚述帝国的猎狮图
中国秦俑头像
A.现实主义 C.自然主义
B.浪漫主义 D.抽象主义
海明威最著名的代表作
小说中有一名言: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 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 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 艰苦搏斗,表现了当时的 社会现实,寓含着作者对 人生的看法。这种创作手 法则被称为“冰山原则”。
阅读下面材料: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的长诗《吉檀迦利》 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 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 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 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请回答:泰戈尔获奖有何影响? 他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标志着东方文学的成就获得了世界的承认。
泰戈尔印度几何切面有支离破碎的效美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动荡而悲惨的岁月使他重新思考古典世界苏联高尔基社会主义现实文学海明威美国新一代文学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体现了文化的共产阶级文学产生法国罗曼罗兰现实主义文学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的联系各国文化出现交流与融合取得了共同的发展
19世纪以来的 文学艺术
• (08广东单科)毕加索曾注意形容自己的艺术风 格:“让优美绝灭吧!”这种艺术风格是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 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
亚威农少女
毕加索 《格尔尼卡》 1937年4月,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 镇上的无辜居民惨遭屠杀,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毕加 索义愤填膺,随即拿起画笔,进行构思,并以此事件为题材, 创作了震撼画坛的名作《格尔尼卡》。画面采用了立体主义、 半写实主义等多种手法与风格,描绘了战争带给居民的伤亡和 惊恐。整个画面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因而获得了西班牙人民和 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题目欣赏
•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 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 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 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 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 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 8世纪还不可能 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 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 上面。 ——王养冲《1 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 动》 •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 哪些局限性?说明1 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 “理性王国"的反应。
高考题目欣赏
1. (09广东)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2.(09江苏)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 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 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
打破隔离的坚冰
• 说明:“马克· 吐温、欧· 亨利、杰克· 伦敦、 德莱塞及其代表作,川端康成及其代表作” 等知识点和“音乐的变奏”一目为学生课 外阅读内容。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艺术
历史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 密切了世界各国的联 系,各国文化出现交 流与融合,取得了共 同的发展;垄断资本 主义的形成、世界大 战、十月革命和第三 次科技革命等深刻地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 式和思维方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动荡而悲惨的岁月使 他重新思考古典世界 领域 国家/流派 文学 现实主义 美国新一 代文学 印度 社会主义 现实文学 美术 立体派绘 画 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国罗曼· 罗兰《 》 特点 拉近了世 界的距离 海明威《 》《 》 ,体现了 文化的共 《 》《 》 融性;无 泰戈尔《 》《 产阶级文 》 学产生 苏联高尔基《》 《 》《 》《》《》 鲁迅《 》 《 》 毕加索《 》等 几何切面 ,有支离 破碎的效 果
参考答案
• 局限性:仅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 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 • 反应:文学家转而关注个人的感情,产生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反对崇拜理性,对 社会现状不满,强调个人感情)
碰撞与冲突
• 基本要求 知道19世纪中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其 代表作。认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 影响。知道俄国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柴可夫斯基及其代 表作《天鹅湖》,理解其民族性特点。知道19世纪 中期以来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中有代表性的作品 及作者。了解这些绘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 价值。 从学习欣赏文学艺术作品中体验历史的发展变化,提 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能力。 • 说明:“狄更斯、勃朗特姐妹、果戈理、马克 · 吐温、 陀思妥耶夫斯基”、“亚非拉地区的现实主义文学作 品”、“德沃夏克与《自新大陆》”、“库贝尔、米 勒、莫奈、罗丹及其代表作”、“塞尚和高更”等知 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19世纪以来的 文学艺术
工业时代的浪漫情怀
• 基本要求 知道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拜伦、雨果及其代表 作,认识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了解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贝多芬、舒伯特及其代表作, 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从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作品中获得美的体验,培养健康的审 美情趣;感受文学艺术大师立足社会现实、献身事业、开 拓创新的可贵精神。感受音乐的魅力,认同音乐的多样性 和民族性。发展要求: 知道雪莱、普希金等浪漫主义文 学作家。 • 说明:本课内容中的“济慈、霍夫曼、海涅、施特劳斯、 舒曼”、“‘四大徽班’进京”等知识点和“向着自由前 进”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19世纪中叶的文学艺术
历史背景 领 国家/ 域 流派 代表人物及作品 特点
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矛盾 尖锐,金钱成为衡量一切 的重要标准。浪漫主义对 未来的设想和憧憬不再适 应当时的社会现实。 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扩张 ,亚非拉人民掀起反帝反 殖运动。 各国音乐受外来文化影响 ,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 主义发展、民主思想进步
光学的发展
文 法国 学
司汤达(《 》);巴尔扎克 (《 》)
俄国
列夫· 托尔斯泰( 《 》《 》 、《 》)
批判现实主义: 深刻揭露社会黑 暗和丑恶现象并 对之进行深入剖 析和强烈批判。 世界文学:东西 方文化在激烈的 碰撞中发展 以民族题材为主 题,民族风格 写实手法、接近 人民的艺术
重视光和色朦胧 效果、生动明快
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简表
历史背景 领域 国家 英国 代表人物及作品 拜伦《 莱《 特点 工业革命在欧 文学 洲各国迅速扩 展;法国大革 命震荡了整个 欧洲;启蒙思 想家所倡导的 社会理想与当 音乐 时的现实之间 产生了强烈的 反差。 》、雪 对社会 》 现状强 烈不满 法国 雨果《 》、 、强调 《 》 抒发个 俄国 普希金 人情感 德国 贝多芬及其九部交 、积极 追寻理 响曲 想世界 奥地利 舒伯特《 》 。 《春之信念》《野 玫瑰》等
音 民族 乐 乐派 美 现实 术 主义
印象 主义
俄国的柴可夫斯 基《 》等 俄国的列宾《 》
荷兰的凡高(《 》、《 》)
课堂练习
• 下列文学作品中以揭露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黑 暗现实为题材的是 ①拜伦的《唐璜》 ②雨果 的《悲惨世界》 ③司汤达的《红与黑》 ④巴 尔扎克的《高利贷者》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9世纪中叶的世界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形 成了民族乐派音乐。其原因不包括 A.列强扩张淡化了自然地理界线 B.各国音乐受 外来文化冲击 C.金钱拜物教现象严重 D.各国 人民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1、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下列 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 代的产物 B、对资本主义“理想王国”的失望 C、 资本主义 内部矛盾和弊病开始暴露 D、是资本主义 社会充分发展的产物。 2、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包括:①刻意突出人的理 性 ②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③塑造出鲜明的人物 形象 ④在文学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 宕起伏的戏剧情节为主要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贝多芬自称是“强硬的民主主义者”,下列哪部作 品的创作体现了这一特点 A《英雄交响曲》 B《田园交响曲》 C《合唱交响曲》 D《命运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