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架搭设规范

合集下载

建筑施工外脚手架搭设规范及要求

建筑施工外脚手架搭设规范及要求

建筑施工外架搭设规范及要求建筑外架的搭设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现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若干规定》、《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等国家及地方标准,同时许多大型建筑公司均有自己的企业标准。

1、脚手架钢管、扣件进场前应重新刷油漆,立杆刷黄色油漆;剪刀撑、挡脚板应刷红白相间油漆,间距为300~400mm,楼层挡脚板警示标志应隔2步架设置一道;跳板探头长度不应大于10cm,小横杆伸出外立杆不应小于10cm且不得大于20cm。

2、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

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立杆上的接头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接头中心距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3、立杆顶端应高出施工作业层1.5米。

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连杆。

纵向连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工字钢顶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连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连杆下方的立杆上。

4、纵向水平杆(大横杆)设于横向水平杆(小横杆)之下,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并且不大于6米。

5、大横杆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

6、架子四周大横杆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m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一根杆的两端高差不得超过±20mm。

7、小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大横杆上。

每一主节点(即立杆、大横杆交汇处)处必须设置一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立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250mm,外架立面外伸长度以100mm为宜。

建筑施工外脚手架搭设规范与要求

建筑施工外脚手架搭设规范与要求

建筑施工外架搭设规范及要求建筑外架的搭设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现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若干规定》、《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等国家及地方标准,同时许多大型建筑公司均有自己的企业标准。

1、脚手架钢管、扣件进场前应重新刷油漆,立杆刷黄色油漆;剪刀撑、挡脚板应刷红白相间油漆,间距为300~400mm,楼层挡脚板警示标志应隔2步架设置一道;跳板探头长度不应大于10cm,小横杆伸出外立杆不应小于10cm且不得大于20cm。

2、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

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立杆上的接头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接头中心距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3、立杆顶端应高出施工作业层 1.5米。

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连杆。

纵向连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工字钢顶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连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连杆下方的立杆上。

4、纵向水平杆(大横杆)设于横向水平杆(小横杆)之下,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并且不大于6米。

5、大横杆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

6、架子四周大横杆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m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一根杆的两端高差不得超过±20mm。

7、小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大横杆上。

每一主节点(即立杆、大横杆交汇处)处必须设置一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立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250mm,外架立面外伸长度以100mm为宜。

建筑施工外脚手架搭设规范及要求

建筑施工外脚手架搭设规范及要求

建筑施工外架搭设规范及要求建筑外架的搭设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现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若干规定》、《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等国家及地方标准,同时许多大型建筑公司均有自己的企业标准。

1、脚手架钢管、扣件进场前应重新刷油漆,立杆刷黄色油漆;剪刀撑、挡脚板应刷红白相间油漆,间距为300~400mm,楼层挡脚板警示标志应隔2步架设置一道;跳板探头长度不应大于10cm,小横杆伸出外立杆不应小于10cm且不得大于20cm。

2、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

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立杆上的接头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接头中心距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3、立杆顶端应高出施工作业层1.5米。

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连杆。

纵向连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工字钢顶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连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连杆下方的立杆上。

4、纵向水平杆(大横杆)设于横向水平杆(小横杆)之下,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并且不大于6米。

5、大横杆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

6、架子四周大横杆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mm,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一根杆的两端高差不得超过±20mm。

7、小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大横杆上。

每一主节点(即立杆、大横杆交汇处)处必须设置一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立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250mm,外架立面外伸长度以100mm 为宜。

外架搭设立杆间距规范

外架搭设立杆间距规范

外架搭设立杆间距规范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高层建筑的外墙搭设落地式双排钢管外脚手架施工工程。

工程地点位于我国某城市中心区域,建筑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00米,共30层。

本工程外脚手架搭设工程量较大,施工要求严格,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工作及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一)、技术准备工作1.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本施工方案,熟悉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2.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施工要求,绘制外脚手架搭设施工图纸,明确立杆间距、横距、步距等参数。

3. 对脚手架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脚手架搭设的基本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

4. 制定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进度与工程进度相匹配。

(二)、物资准备工作1. 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计算所需主要材料数量,包括钢管、扣件、脚手板、安全网等。

2. 提前采购合格的材料,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施工要求。

3. 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检查材料质量、规格、数量等,确保材料合格。

4. 妥善存放材料,做好防潮、防腐、防锈等措施,确保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质量稳定。

本项目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如下:1. 钢管:约100吨;2. 扣件:约10万个;3. 脚手板:约5000平方米;4. 安全网:约1000平方米。

三、一般规定1. 本施工方案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临时设施设计规范》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编制,所有施工操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2. 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建筑物结构、周边环境及地下设施等情况,确保脚手架搭设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施工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施工安全。

4. 脚手架搭设作业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 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外架架构规范标准最新

外架架构规范标准最新

外架架构规范标准最新1. 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外架作为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临时结构,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外架架构规范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2. 适用范围本规范标准适用于所有建筑施工中的外架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拆除过程。

3. 术语和定义- 外架:指为施工提供支撑和操作平台的临时结构。

- 稳定性:指外架在各种工况下保持结构平衡的能力。

- 安全系数:指设计时考虑的外力与实际承受力之间的比例。

4. 设计原则- 外架设计应满足结构安全、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等要求。

- 应充分考虑施工环境、荷载条件、使用周期等因素。

- 设计应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5. 材料要求- 所有外架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 连接件应具有良好的抗滑移性能和足够的承载力。

6. 结构设计- 外架结构设计应确保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

- 应合理设置支撑和拉杆,以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

- 应考虑风载、雪载等自然因素对结构的影响。

7. 安装与拆除- 外架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

- 安装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结构的稳定性和连接件的紧固情况。

- 拆除外架应遵循先搭后拆、自上而下的原则,确保施工安全。

8. 使用与维护- 外架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严禁超载使用外架,不得随意改变外架的结构和用途。

- 维护工作应包括清洁、紧固连接件、检查损坏等。

9. 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外架安全管理机制,明确安全责任。

- 应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0. 监督与检查- 监理单位应定期对外架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 发现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应立即督促整改。

11. 结语外架架构规范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施工安全、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严格遵守本规范标准,共同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请注意,本文档为示例性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工程特点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外墙脚手架搭设一般规定

外墙脚手架搭设一般规定

外墙脚手架搭设一般规定
一般来说,外墙脚手架搭设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1. 基本要求:脚手架搭设应稳固牢固,能够承受操作人员和材料的重量,并能在强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保持稳定。

搭建过程中应注意施工质量,确保安全。

2. 质量检测:搭设脚手架前,需要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特别是连接件、扣件、钢管等脚手架组件的质量要求更高。

3. 设计规范:脚手架的搭设需要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例如国家标准《施工安全监督规范》、《建筑脚手架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4. 搭设要点:脚手架的搭设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和顺序进行,包括地基处理、基础搭设、立杆、横杆、斜支撑、扶手、踏板等的安装。

搭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连接件的连接,确保稳固性。

5. 安全措施:搭设脚手架时,操作人员需佩戴合适的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等。

同时,在脚手架周围设置警示标志,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6. 管理要求: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需要有专人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操作规范,并定期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一般的外墙脚手架搭设规定,具体的要求可能会根据地区、行业和工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施工方需要根据相关规范
和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建议施工方在施工前咨询相关专业人士,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合法合规。

外架搭设规范

外架搭设规范

外架搭设规范在建筑施工中,外架的搭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全,也影响着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为了确保外架搭设的安全可靠,我们必须严格遵循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首先,在进行外架搭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施工场地的勘察,了解地形、地质和周边环境等情况,以便为外架的设计和搭设提供基础数据。

同时,要根据施工方案和相关规范,确定外架的类型、高度、跨度等参数,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构配件。

外架搭设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钢管应选用外径 48mm、壁厚 35mm 的焊接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 Q235-A 级钢的规定。

严禁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钢管。

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

严禁使用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

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材料制作,每块质量不宜大于 30kg。

冲压钢脚手板的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 Q235-A 级钢的规定,并应有防滑措施。

木脚手板应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厚度不应小于 50mm,宽度不应小于 200mm,两端应各设直径为 4mm 的镀锌钢丝箍两道。

竹脚手板宜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竹笆板。

在搭设外架时,基础的处理至关重要。

基础应平整、坚实,能承受外架的自重和施工荷载。

对于土质基础,应进行夯实,并设置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基础。

当外架搭设在楼板、梁等结构上时,应对结构进行验算,确保其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立杆是外架的主要受力构件,其间距应根据外架的类型、高度和荷载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立杆的纵向间距不应大于 2m,横向间距不应大于 15m。

立杆的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在同步内,且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

立杆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架高的 1/200,且不应大于100mm。

外架搭设规范

外架搭设规范

外架搭设规范一、立杆基础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础应平整夯实,表面应进行混凝土硬化。

落地立杆应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或坚固底板上。

2、立杆下部应设置纵横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3、立杆基础外侧应设置截面不小于200×200mm的排水沟,保持立杆基础不积水,并在外侧800mm宽范围内采用混凝土硬化。

4、外脚手架不宜支设在屋面、雨棚、阳台等处。

确因需要,因分别对屋面、雨棚、阳台等部位的结构安全性进行验算,并在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

5、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

当必须开挖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二、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脚手架底步步距高度不大于2m,其余不大于1.8m,立杆纵距不大于1.8m,横距不大于1.5m.横距宜为0.85m或1.05m.2、搭设高度超过25m须采用双立杆或缩小间距的方法搭设,双立杆中的副立杆的高度不应低于3步,且不少于6m.3、底步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宜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底排立杆、扫地杆、剪刀撑均漆黄黑或红白相间色。

三、杆件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脚手架立杆与纵向水平杆交点处应设置横向水平杆,两端固定在立杆上,确保安全受力。

2、立杆接长除在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必须采用对接。

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不少于三只旋转扣件紧固。

3、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

4、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5、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外架搭设需严格遵守规范。立杆垂直度偏差有限制,接头需采用对接扣件并交错布置。立杆顶端应高出施工作业层1.5米。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纵、横连杆,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对接时应交错布置。小横杆两端需固定在大横杆上。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一小横杆,并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立杆上。搭设过程中,外架需及时与结构牢固拉结,并随搭随校正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拉杆必须从第一层与主体结构连接,保证垂直两步,水平三跨一直拉接。剪刀撑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搭接方式,长度不少于1米,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或立杆上,形成45°~60°夹角,增加脚手架整体稳定性。扣件开口应朝向架子内侧,避免雨水进入导致锈蚀。外架施工层应满铺脚手板,连墙杆按二步三跨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