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关于小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综述摘要:
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学习策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
很多学者认为只有掌握了学习策略才算是真正的学会了学习。
一方面,掌握学习策略已成为衡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根本标志。
另一方面,作为指向认知目标的一种心理操作,策略既是儿童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学生学习策略一、学习策略的界定(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研究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逐渐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对于学习策略的界定,一直以来在各国心理学家以及教育学家中存在很大的分歧,至今没有达成共识。
常常将其与元认知、认知策略、自我调节的学习等概念相互重叠。
概括起来, 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把学习策略看作是促进信息的获得、保持与应用的各种过程和方法。
丹塞雷( Dansereau,1985) 认为, 有效的学习策略是一系列能够促进信息获得、储存以及使用的过程和步骤。
温斯坦( Wein-stein, 1988) 认为学习策略是指那些为有效学习以及为以后使用而保持信息所必须的能力。
1 / 9
另一种观点认为, 学习策略就是对一般学习活动, 如问题解决等进行监控的能力。
也就是说, 学习策略是支持思维活动的操作过程, 它由一系列技能组成, 并指向于头脑中的特定目的( Nisbe etc, 1986) 。
梅耶( Mayer, 1981)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任何被学习者用来促进学习效能的活动。
这些不同看法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根据学习策略所起作用,丹塞雷认为学习策略是由相互作用的基础策略和辅助性策略组成。
1. 基础策略是指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
2. 辅助策略主要指保证基础策略有效操作的策略,包括计划和时间筹划、注意力分配与自我监控和诊断策略。
这些辅助性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和维持某种内在状态, 以使学生能够有效完成基本策略。
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概括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1.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
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2.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最新资料推荐------------------------------------------------------ 3.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研究综述我国学者对学习策略的研究起步较晚,从我国学习策略的研究及出版的著作与论文看来,思辨色彩重,定性研究多;实验、应用研究少,且高水平的实验应用研究更少。
我国的学法研究兴起于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1979 年至 1987 年上半年为自发研究阶段。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研究主要有:
1979年 10 月河南平顶上市中心心理学会在部分中学开展的中学生学习心理学实验。
该实验结合中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讲授心理学知识。
湖北大学黎世法概括出的优秀学习者成功学习的八环节学习方法及开展的相应最优教学方式实验;1982 年开始,北京八中、北京景山学校、哈尔滨九中、福建龙岩一中等中学开设了学习方法课。
天津一中、北京二中、上海大同中学等一些学校制定了《学习章程》印发给学生;1987 年下半年开始为自觉联合探索的阶段。
该年我国成立了全国性的小学、中学、大学、军事院校等职工系统的学习科学研究会。
这些学会的成立对我国学法指导的深入开展起了积极的组织与推
3 / 9
动作用。
在此基础上,一批有关学习科学的专著与学法指导书页相继出版,有关报刊也陆续刊登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
目前,学习学、学法指导在一些学校已成为一门正式课程在学校开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张向葵等人以 500 名中学生做被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最后应用 SPSS 进行分析,得出在学习策略运用上,初高中存在着年级的差异,并有随着年级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他们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有:学习行为到高年级后逐渐形成习惯化,其意识程度反而降低;年级增高学业压力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下降;高年级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意识淡化。
他们还得出在学习策略的应用上存在性别的差异,反馈调节策略运用方面,男生随年级的升高迅速提高,而女生则有下降的趋势。
余欣欣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学习策略的总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他们还认为学习策略水平的高低是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初中阶段学习策略的发展水平性别差异不显著。
潘颖秋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初三到高三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没有表现出随年级增长而提高的趋势。
辛涛等人的研究表明,就学习策略的总体水平来看,初中和高中阶段不同成绩组的学习策略水平表现出不同特点。
初中阶段,高中低组的策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低分组在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