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

合集下载

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

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

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酮症酸中毒(DKA)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并发症,常见于糖尿病患者。

它是由于血糖控制不良导致体内酮体过度产生而引起的。

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包括血糖水平、血液酮体水平和血液pH值的测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识别和处理这一严重并发症。

首先,血糖水平是酮症酸中毒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在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中,血糖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超过11.1mmol/L。

此外,患者可能出现多尿、口渴、乏力等高血糖症状。

其次,血液酮体水平也是酮症酸中毒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酮体水平很低,但在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无法利用葡萄糖,开始分解脂肪产生大量酮体。

因此,血液中的β-羟基丁酸(β-HB)水平通常会升高,超过3mmol/L。

同时,血液中的乙酰醋酸和醋酸也会增加,这些都是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依据。

最后,血液pH值的测定也是酮症酸中毒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由于酮体的大量产生,血液中的酸性物质增加,导致血液pH值下降。

根据诊断标准,血液pH值≤7.3是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之一。

此外,二氧化碳分压(PCO2)通常会降低,部分呼吸代偿引起的呼吸碱中和也是酮症酸中毒的表现之一。

综上所述,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糖水平、血液酮体水平和血液pH值的测定。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医务人员可以及时准确地诊断酮症酸中毒,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那些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血液酮体和血液pH值,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酮症酸中毒,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文章目录*一、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1. 酮症酸中毒的表现 2. 酮症酸中毒的原因是什么3. 酮症酸中毒的危害是什么*二、酮症酸中毒如何治疗*三、酮症酸中毒的中药治疗方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1、酮症酸中毒的表现 1.1、糖尿病症状加重多饮多尿、体力及体重下降的症状加重。

1.2、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1.3、呼吸改变部分患者呼吸中可有类似烂苹果气味的酮臭味。

1.4、脱水与休克症状中、重度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脱水症状,脱水达5%者可有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下陷等。

脱水超过体重15%时则可有循环衰竭,症状包括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及体温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1.5、神志改变神志改变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早期有头痛、头晕、委靡继而烦躁、嗜睡、昏迷,造成昏迷的原因包括乙酰乙酸过多,脑缺氧,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循环衰竭。

2、酮症酸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2.1、急性感染急性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诱因,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常见,且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急性感染又可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合并症,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更增加诊治的复杂性。

2.2、治疗不当如中断药物(尤其是胰岛素)治疗、药量不足及抗药性产生等。

尤其是1型糖尿病病人停用或减少胰岛素治疗剂量,常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型糖尿病病人长期大量服用苯乙双胍,尤其肝、肾功能不佳时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有报道大剂量噻嗪类利尿剂诱发者。

2.3、饮食失控和(或)胃肠道疾病如饮食过量、过甜(含糖过多)或不足,酗酒,或呕吐、腹泻等,均可加重代谢紊乱而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4、其他应激诸如严重外伤、麻醉、手术、妊娠、分娩、精神刺激以及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等情况。

由于应激造成的升糖激素水平的升高,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增加,加之饮食失调,均易诱发酮症酸中毒。

2.5、精神因素严重精神创伤、紧张或过度疲劳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DKA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儿童1型糖尿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发生1型糖尿病后,病情随代谢紊乱的进展不断加重。

如遇感染、饮食不当、诊断治疗不当等情况,血中肾上腺素等反调节激素可以升高2-5倍,使代谢失常的速率加快。

对于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的患儿,诊断较容易,但是很多以DKA发病的糖尿病患儿,起病时常伴有呼吸道、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容易误诊。

对于不明原因的酸中毒、昏迷者要警惕。

通常表现为1脱水2深大呼吸或叹气样呼吸3恶心、呕吐、腹痛,可类似急腹症4进行性意识障碍或丧失5WBC增多或核左移6血清淀粉酶非特异性增高7合并感染时可发热。

DKA诊断的生化标准:血糖>11.1mmol/L,静脉血PH<7.3,或血HCO3—<15mmol/L,酮血症或酮尿症。

儿童偶尔可见血糖正常范围的DKA。

DKA的治疗:目标:纠正脱水酸中毒,维持血糖接近正常,避免相关的并发症,注意识别和处理突发事件。

立即评判生命体征,急诊化验血糖、血酮、电解质和血气分析,判断脱水和酸中毒的程度以及给与心电、血氧监测,吸氧等对症治疗,必要时呼吸支持。

一补液治疗:1.估计脱水程度:一般DKA体液丢失为体重的5-10%。

轻度脱水可按50ml/Kg口服补液。

中度脱水按5-7%计算补液量。

重度脱水常伴休克表现,补液按7-10%计算。

2.计算补液量:总量包括累积丢失量和维持量。

含静脉和口服途径给予的所有液体量。

累积丢失量(ml)=估计脱水百分数(%)×体重(Kg)×1000(ml)维持量的计算:(1)体重法:维持量(ml)=体重×每kg体重ml数(<10kg,80ml/Kg;10-20Kg,70ml/Kg;-30Kg,60ml/Kg;-50Kg,50ml/Kg;>50Kg,35ml/Kg )。

(2)体表面积法:维持量每日1200-1500ml/m23.液体疗法:(一下两种均可选择)第一种补液疗法(48小时均衡补液法,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每日补液总量一半不超过每日维持量的1.5-2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201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2018
江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Department of Genetic Metabolic and Endocrinology, Children’s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
三、DKA严重程度分度
根据静脉血气、酸中毒的程度分度 1.轻度:pH<7.3,或HC03-<15mmoL/L; 2.中度:pH<7.2,或HCO3-<10 mmoL/L; 3.重度:pH<7.1,或HCO3-<5 mmol/L
江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Department of Genetic Metabolic and Endocrinology, Children’s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
病例1
辅助检查:当地CT提示空腔脏器穿孔
入院诊断:空腔脏器穿孔、轻度脱水
处理:入普外科后复查腹部CT提示空腔脏器穿孔和肠系膜扭转可能, 入院3小时后患儿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四肢末梢冷,考虑空腔 脏器穿孔并肠系膜扭转、中毒性休克,经家属同意后急行剖腹探查+ 肠粘连松解术,术中查血气分析提示酸中毒,PH6.88,术后转PICU, 查PH6.981,血糖37mmol/L,尿糖3+、尿酮2+,追问病史患儿近10天 喜饮水、尿多、消瘦,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转入内分泌科治疗。
• 详细询问病史、家族史,仔细全面地做好体格检查
• 完善必要的医技检查,及时行尿常规、血生化检查,未 确诊前尽量避免予大量葡萄糖液及糖皮质激素治疗,以 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江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Department of Genetic Metabolic and Endocrinology, Children’s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

小儿患上糖尿病的症状

小儿患上糖尿病的症状

因为嗜睡发现了糖尿病,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近日接诊的一位7岁小患者。

据孩子家长回忆,最近孩子表现的很疲惫,原本吃东西不多的孩子,突然很容易饿,还很能喝水,晚上还频繁上厕所。

父母还发现,孩子正常上学的时间,也不起床,就给孩子请了一天假,当天孩子就一直处于昏睡状态。

晚上孩子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还莫名尖叫,睡梦中双手乱舞。

送到医院后,医生确诊孩子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如今儿童吃太多高热量的食物,长此以往易导致肥胖,后者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福州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夏桂枝说,儿童本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增加病毒感染相关糖尿病的风险。

另外,长期压力过大、休息欠佳等因素都会增加儿童及青少年自身免疫糖尿病的风险。

当儿童出现多尿、口渴、多饮,体重出现明显变化,应该注意要去检查血糖。

发生腹痛、恶心、呕吐的症状家长也要特别注意。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2009年版)解读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2009年版)解读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儿童糖尿病酮
症酸中毒诊疗指南》(2009年版)解读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诊疗指南》(2009年版)是中华医学会提出的一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诊疗指南,主要介绍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致病机制以及诊
断与治疗方面的建议性内容。

首先,根据本指南介绍,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表现主要包括
三个方面:消化道症状、神经症状和心血管症状。

其中,消化道症状
包括口腔、胃肠道症状,神经症状如头痛,头晕,肌肉酸痛等,心血
管症状如低血压及心律失常等。

此外,根据本指南,主要的致病机制有两个:一是增加血清胰岛素抵
抗性和抑制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水平异常;二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所致的氧化应激中毒,通过氧化应激性毒素对细胞及组织结构造成损伤。

另外,诊断本病的主要指标为血糖和血清酮症酸水平,临床上应以血
糖检测为主,而血清酮症酸水平可作为血糖检测的辅助参考指标。

对本病的治疗推荐,根据本指南的建议,首先应对本病的中毒性机制
加以控制,采取控制血糖、调节酮症酸水平、缓解消化道症状等措施,同时也应使用抗生素、降糖药物、生物制品等治疗药物,以控制本病
进行治疗。

总之,《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儿童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诊疗指南》(2009年版)就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致
病机制以及诊断与治疗方面提出了详细的建议性内容,供临床医师参考。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及处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及处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概念】当肝内酮体生成的量超过肝外组织的利用能力,血酮体浓度就会过高,导致酮血症和酮尿症。

酮体中的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都是酸性物质,在血液中积蓄过多时,可使血液变酸而引起酸中毒,称为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表现】1.糖尿病症状加重多饮多尿、体力及体重下降的症状加重。

2.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3.呼吸改变部分患者呼吸中可有类似烂苹果气味的酮臭味。

4.脱水与休克症状中、重度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脱水症状,脱水达5%者可有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下陷等。

脱水超过体重15%时则可有循环衰竭,症状包括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及体温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5.神志改变神志改变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早期有头痛、头晕、委靡继而烦躁、嗜睡、昏迷,造成昏迷的原因包括乙酰乙酸过多,脑缺氧,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循环衰竭。

【处理原则】治疗原则是正确补液,纠正脱水,补充血容量;小剂量胰岛素治疗,逆转酮症和酸中毒,有效地降低血糖;合理补钾;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

(一)补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常有重度脱水,可达体重的10%以上。

补液是抢救酮症酸中毒的首要的、极其关键的措施,其目的是迅速恢复血容量,防止心、脑、肾的低灌注量。

只有当有效组织灌注改善恢复后,胰岛素的生物效应才能充分发挥。

补液总量:一般按病人体重的10%,一般第一日补液量为3000~6000mL。

补液速度:一般采取先快后慢,尤其前6小时重要。

如无心力衰竭第1小时输液500-1000ml,第2-3小时输液1000ml,第4-6小时输液1000ml,以后每6-8小时输液1000ml。

第一个24小时输液总量约4000-5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ml。

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或休克,快速输液仍不能有效地升高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并采取其它的抗休克的措施。

输液过程中应密切监护病人的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末梢循环等。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案例三:成功预防酮症酸中毒的案例
预防措施
家长应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 预防知识,采取科学合理的饮食 和运动方式,避免孩子发生感染、
疲劳等诱发因素。
健康教育
加强对孩子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提 高孩子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管理能 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定期复查
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复查,评估病情 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
其他相关指标
如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等相 关指标的检查,以全面了解患儿 病情。
尿糖和尿酮检测
通过尿液检查,观察尿液中葡萄 糖和酮体的含量,以辅助诊断糖 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液酸碱度检测
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样本,测量血 液pH值和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以 评估酸中毒的程度。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酸中毒
如腹泻、肠梗阻、感染等,可通过病 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
诊断标准
01
02
03
04
血糖升高
血糖值通常超过16.7mmol/L 。
尿糖强阳性
尿液中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
尿酮阳性
尿液中出现乙酰乙酸和β-羟基 丁酸等酮体。
酸中毒
血液pH值低于7.35,碳酸氢根 离子浓度低于10mmol/L。
实验室检查
血糖检测
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样本,测量血 糖水平,以评估糖尿病病情。
胰岛素剂量
根据患儿的血糖水平调整 胰岛素剂量,通常使用微 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注射。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01
02
03
纠正酸中毒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使用 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 纠正,注意避免过量引起 碱中毒。
纠正电解质紊乱
根据血钾、血钠等指标, 适当补充钾、钠等电解质 溶液,注意避免过量引起 高钾血症和高钠血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
文章目录*一、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1.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2.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先兆症状*二、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什么原因*三、怎样预防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
1、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 1.1、酮症酸中毒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全身关节痛,重者精神萎糜,烦燥,体重锐减,有明显脱水及酸中毒现象,皮肤粘膜干燥,眼窝下陷,呼吸深长,呼气带有烂苹果酮体气味,面色发绀,四肢冷,脉细弱,血压下降,嗜睡甚至昏迷。

1.2、酸中毒大呼吸和酮臭味。

又称Kussmaul呼吸,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呼吸深大,由酸中毒所致,当血pH7.2时可能出现,以利排酸;当血pH7.0时则可发生呼吸中枢受抑制而呼吸麻痹。

重度DKA,部分患者呼吸中可有类似烂苹果味的酮臭味。

1.3、脱水和(或)休克。

中、重度DKA患者常有脱水症状和体征。

高血糖导致大量渗透性利尿,酸中毒时大量排出细胞外液中的 Na,使脱水呈进水性加重。

当脱水量达体重的5%时,患者可有脱水征,如皮肤干燥,缺少弹性,眼球及两颊下陷,眼压低,舌干而红。

如脱水量超过体重的 15%时,则可有循环衰竭,症状包括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及体温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当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胰岛
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遭受各种应激时,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分解加快,酮体生成增多超过利用
而积聚时,血中酮体堆积,称为酮血症,其临床表现称为酮症。


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此时除血糖增高、尿酮体强阳性外,血pH值下降,血二氧化
碳结合力小于13.5 mmol/L。

3、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先兆症状患者在发生糖尿病酮
症酸中毒昏迷前一般都是有先兆的,突出表现为:疲倦、明显厌食、恶心、呕吐、极度口渴、尿量显着多于平时;还常出现头晕、头痛、表情淡漠、嗜睡、烦躁,呼吸加深加快;有的病人呼出的气体中带有烂苹果味。

病情进一步恶化,则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
下陷,脉搏细弱快速而且不规整,血压下降,四肢冰冷。

少数病人
可出现腹部剧痛,甚至被误诊为外科急腹症。

当出现这些重要警报信号时,患者要尽快去医院检测血糖、
尿糖、尿酮体、血酮体、二氧化碳结合力,以及血清中的各种电
解质,以便确诊后,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妥善治疗。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什么原因1、急性感染
急性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诱因,包括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常见,且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急性感染又
可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合并症,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更增加诊治的复杂性。

2、治疗不当
如中断药物(尤其是胰岛素)治疗、药量不足及抗药性产生等。

尤其是1型糖尿病病人停用或减少胰岛素治疗剂量,常可引起糖
尿病酮症酸中毒。

2型糖尿病病人长期大量服用苯乙双胍,尤其肝、肾功能不佳时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有报道大剂量噻
嗪类利尿剂诱发者。

近年来,有些患者轻信并无确切疗效的治疗
手段或“药物”,放弃了科学的公认的正规治疗方案,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甚至停用了胰岛素,更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饮食失控和(或)胃肠道疾病
如饮食过量、过甜(含糖过多)或不足,酗酒,或呕吐、腹泻等,均可加重代谢紊乱而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怎样预防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注意饮食
饮食调节对于糖尿病人最为重要。

工作繁忙,应酬多的糖尿
病人最容易出问题,因此,糖尿病人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尽量减
少应酬性宴会。

2、按时服药
降糖药一定要带在身边,并准时按量应用。

对于应用胰岛素
的病人,不能因其他疾病出现时随意减少或中止胰岛素的治疗,
应尽快找医生处理,调整胰岛素用量。

最好能购置一台血糖测量仪,经常自测血糖可使降糖药应用得更准确、合理。

3、注意休息
过度劳累或长期精神紧张,可引起血糖增高,因此,必须保障
足够的睡眠,中午要有午休。

4、适当运动
运动可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

糖尿病人再忙也要坚持每天锻炼20分钟,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
散步、慢跑、打拳、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项目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