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9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课堂演练
一、辨字组词
幕( 帷幕 ) 枞( 枞树 ) 斑( 色斑 ) 曙( 曙光 )
暮( 暮色 ) 丛( 草丛
)班( 班级 ) 暑( 暑假 )
9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二、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是给我的吗?这是怎么回事?( 反问 ) ②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拟人) ③菩提树上的彩灯,庄严华丽的舞台,交响乐的美妙旋律。 ( 排比 ) ④.音乐在空中流淌 ( 填空 。 美丽的( 光芒 美妙的( 旋律 大海的( 咆哮 ) ) ) 华丽的( 舞台 森林的( 喧哗 牧童的( 笛声 ) ) )
9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今天让我们再次
走进课文,一起分享主人公达格妮的喜悦吧。
9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9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说一说:达格妮起初无法静听音乐,后来为什么又沉 浸到乐曲中了? 因为献给她的乐曲旋律是那样美,那 样动听,而且美妙的音乐在达格妮的大脑 里产生的场景和记忆中的一模一样,使得 她不知不觉地沉浸了。
9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朗读5-11自然段,说说达格妮是10
年前怎样与音乐家葛利格相遇的?音乐
yān yà n
咽喉
咽气
9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词语解释 呜咽:极力压抑地低声 哭泣。本文指听到音乐 后的喜悦心情。 她抑制住呜咽,把脸 埋在手里。
9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陶醉:沉醉于某种事 物或境界里面。本文 意在强调音乐的优美 动听。
我陶醉在这壮丽的 景色。
9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葛立 各为什么送礼物给达格妮?在 文中找找原因。
“ 陶醉”表明了达格
小学语文课文《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小学语文课文《献给守林人的女儿》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梳着金色的长辫,淡绿色的眼睛闪着美丽的光芒。
当她18岁的时候,第一次离开家乡的大森林来到这个城市。
今天,姑父带她参加一个在公园举行的露天音乐会。
菩提树上的彩灯,庄严华丽的舞台,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使她陶醉了。
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为,台上的报幕人分明在向观众报告:"下一个节目是音乐大师爱德华·葛利格的得意作品:《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当她年满18岁的时候》。
";"是给我的吗?这是怎么回事?这么伟大的音乐家怎么会将一支乐曲献给我呢?";由于激动,她起初无法静听音乐。
可音乐的旋律是那样的美,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
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歌唱,牧童的笛声这一切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啊,她明白了,她想起了10年前的一件事那时,她还是个8岁的小姑娘。
秋天,她提着篮子到森林中去捡枞果。
在铺满金色落叶的林间小道上,她遇到了一个正在散步的高个儿先生。
他头发斑白,非常和气。
他们愉快地交谈起来。
她告诉他今天是她的生日,还告诉他许多关于她爷爷、守林人小屋、玻璃帆船和洋娃娃的事。
最后,高个儿先生帮她提着装满了野果的篮子,送她回家。
先生微笑着说:"咳,真糟,今天是你的生日,可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
我口袋里连一根丝带也没有,更不要说会唱歌的洋娃娃";达格妮打断他的话说:"谢谢您。
今天我很快乐,我不要您再送什么礼物了。
";"我一定要送的,但不是现在。
";高个儿先生神秘地眨眨眼,微笑着说。
现在,她知道了,那个曾提着枞果篮子送她回家的人就是富有魔力的大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
他信守了10年前的诺言,而且用这样奇妙的方式来传送这份礼物--他的乐曲会传遍四方,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这是最好的礼物,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五年级语文下第9课《献给守林人的女儿》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第9课《献给守林人的女儿》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写“馈、赡、颂、悼”等12个生字,会写“馈赠、赡养、颂扬、悼念”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课文对守林人一家的赞美之情,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会写“馈、赡、颂、悼”等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提问:你们知道“守林人”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守林人的课文。
(2)简介作者:郭风,我国著名作家,擅长写散文,文笔优美,情感真挚。
2.字词教学(1)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教师范读。
(2)引导学生用形声字、会意字等方法识字,巩固生字。
(3)学习生词,理解词义。
3.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分组朗读,注意语调、节奏。
4.体会课文思想感情(1)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3)提问:课文中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对守林人一家的赞美之情?(4)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5.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1)提问:作者在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3)举例说明作者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
6.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思考: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四、教学反思1.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
2.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想象法:通过想象,让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1.部分学生对生字词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加强巩固。
2.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教案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意境,体会诗歌的美感。
3. 引导学生理解守林人的辛勤付出和女儿的无私奉献,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4. 通过对诗歌的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故事情节概括:让学生概述《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3. 诗歌意境分析: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意象,如森林、守林人、女儿等,体会诗歌的美感。
4. 主题讨论:让学生探讨诗歌中表达的感恩、奉献、守护等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故事情节,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 难点: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美感,以及将诗歌中的情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实例分析法:以诗歌中的具体意象为例,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故事情节概括:让学生概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4. 诗歌意境分析: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意象,如森林、守林人、女儿等,体会诗歌的美感。
5. 主题讨论:让学生探讨诗歌中表达的感恩、奉献、守护等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6. 总结课堂: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美感和主题思想。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诗歌中感恩、奉献、守护等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引导学生比较《献给守林人的女儿》与其他描写守林人生活的文学作品,分析不同作品的表现手法和主题思想。
五年级语文下册_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的叙述方法? 用这种方 1864年结识了作曲家里夏德·诺德拉克后,共同从事研究挪威民间音乐的工作。
小女孩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1864年结识了作曲家里夏德·诺德拉克后,共同从事研究挪威民间音乐的工作。 他能巧妙地将主题用古典结构形式和现实的传统音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它与真正的民间音乐难以分辨。
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能正确认读。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音乐大师的人格魅力。 1867年创办了挪威音乐学校,根据挪威诗词创作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抒情歌曲,整理改编民间歌曲。 小女孩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文章从课题切入,在品读文本中讨论 为什么要送给守林人的女儿,送什么 给守林人女儿这两个统领全文的问题, 从而让学生在多元对话中获得超越自 我、超越文本的情感体验。
法写一篇短文。 他能巧妙地将主题用古典结构形式和现实的传统音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它与真正的民间音乐难以分辨。
1867年创办了挪威音乐学校,根据挪威诗词创作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抒情歌曲,整理改编民间歌曲。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生于卑尔根,15岁时去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西师大版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单元
守林是什么?
想一想
小女孩从乐曲中 听到了什么?
森林的喧哗
大海的咆哮
牧童的笛声
课文中写达格妮回忆儿 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能正确认读。
他能巧妙地将主题用古典结构形式和现实的传统音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它与真正的民间音乐难以分辨。
五年级,三单元,第9课,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葛利格是一位和蔼亲切,富有童趣爱心, 信守承诺的音乐家。
达格妮是一个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活 泼可爱的女孩。
(10年前) 那时……
(10年后) 现在……
现在----过去-给我的吗?这是怎么回事?这么伟 大的音乐家怎么会将一支乐曲献给我呢?"
“我一定要送的,但不是现在。” 他信守了10年前的诺言。
这是最好的礼物,是比华美的衣服,漂 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 竭力抑制住呜咽,把脸埋在手里。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咆哮 抑制
枞果 曙光
菩提树
小妮子
读读想想:
• 守林人的女儿是谁? • 谁要把礼物献给她? • 是一份什么礼物? • 为什么要献礼物给她?
“咳,真糟,今天是你的生日,可是我没有 什么礼物送给你。我口袋里连一根丝带也 没有,更不要说会唱歌的洋娃娃……”
“我一定要送的,但不是现在。”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9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教案_12

9献给守林人的女儿教材分析《献给守林人的女儿》一文作者善于在生活中去捕捉美和发现美,是我们的心灵轻轻震撼,使我们在愉悦的心情中认识音乐的美,感受心灵的美,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音乐大师的人格魅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4.学习文章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从直接描写葛利格语言,行为的语句中,以及描写音乐的句子中感受这位音乐家崇高的人格和爱的情怀。
教学时间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普通的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和一位挪威大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文本,来了解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
2.大家齐读课题。
二、复习1.预习生字。
2.开火车认读本课词语。
三、学习1-4自然段达格妮从小生活在大森林中,她18岁第一次来到了大城市。
陌生的大城市不同于家乡的大森林,是什么让达格妮仿佛回到了她熟悉的生活呢?1.请同学们小声朗读1-4自然段,根据达格妮动作、神态的词语画出达格妮心理活动的语句。
2.品读。
从这几句话中,你读出了达格妮的哪些心理变化。
(吃惊---疑惑---喜悦)3.指名读句子,读出不同的语气。
4.达格妮是一位普通的守林人的女儿,她第一次来到城市听到了大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的得意之作《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当她年满18岁的时候》,她吃惊,她疑惑,当美妙的音乐旋律,使她不由自主的沉浸到音乐中去。
从这首曲子中,她听到了什么?从文正找出来读一读。
5.这里的“……”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她还听到了什么?6.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想象,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她听到了……生:森林的喧哗师:她听到了……生:大海的咆哮师:她听到了……生:小鸟的歌唱师:她听到了……生:牧童的笛声四、学习5-8自然段1.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这让达格妮想起了什么?(10年前的一件事)2.那么在10年前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请几名同学朗读课文5-8自然段。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教案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教案第一章:简介【教学目标】1. 让学牛了解和掌握《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故事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牛对阅读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故事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主题。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有过送礼物给别人的经历,礼物背后有什么寓意。
2. 简介故事背景:介绍守林人的工作及女儿的情况。
3.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4. 讨论: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主题。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内容及自己的感悟。
第二章:词汇学习【教学目标】1. 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2. 培养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2. 词汇的运用练习。
【教学步骤】1. 学生自读课文,标记出生词。
2. 教师讲解生词,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词汇运用练习:学生用所学生词造句。
【作业】1. 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生词编写句子,家长签字确认。
第三章:语法学习【教学目标】1. 学生掌握课文中使用的语法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中的语法知识。
2. 语法运用练习。
【教学步骤】1.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使用的语法知识。
2. 教师讲解语法知识,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语法运用练习:学生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表达。
【作业】1. 学生回家后,用所学语法知识编写句子,家长签字确认。
第四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理解题目。
2. 阅读理解技巧的讲解与应用。
【教学步骤】1. 学生自读课文,完成阅读理解题目。
2. 教师讲解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技巧。
3. 学生完成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习效果。
【作业】1. 学生回家后,完成类似的阅读理解题目,家长签字确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感受到了什么?生汇报
2、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故事中最让我们感动的地方,深入领会葛利格信守诺言的高尚品格。
六、布置作业
1、正确书写本文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精品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意思。
师:生字卡片、选取爱德华·葛利格的几段音乐作品。
生:搜集有关xxxx基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金色的童年,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记忆,童年时代的每一次生日,也一定让同学们记忆犹新,每一次生日,陪伴你的是什么呢?能讲讲你们的幸福时光吗?
2、当我们沉浸在幸福时光中时,我们一定要想到是父母之爱、长辈之爱、亲人之爱、朋友之爱带给我们快乐和甜蜜。今天,我们将走入文本,去分享另一个小姑娘的幸福。(生读课题)
3、描写达格妮听到乐曲后情绪变化的词句有哪些?细细品读第4段女孩追问的三个句子,品读课文最后一段,让学生交流从中感受到什么?姑娘为什么会一次次追问、为什么会泪流满面?姑娘的万分激动是体会到葛利格为她谱曲的良苦用心,体会到乐曲中珍藏着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还从什么地方看出大音乐家真挚的情怀?(用乐曲作礼物,传唱全球时,小姑娘就会听到)进一步理解“奇妙的方式”。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礼物之珍贵,从而感受大音乐家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纲导学
谈话导入
1.金色的童年,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记忆,童年时代的每一次生日,也一定让同学们记忆犹新,每一次生日,陪伴你的是什么呢?能讲讲你们的幸福时光吗?
3、初步感受音乐家崇高的人格和爱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金色的童年,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记忆,童年时代的每一次生日,也一定让同学们记忆犹新,每一次生日,陪伴你的是什么呢能讲讲你们的幸福时光吗?2.当我们沉浸在幸福时光中时,我们一定要想到是父母之爱,长辈之爱,亲人之爱,朋友之爱带给我们快乐和甜蜜。今天,我们将走入文本,去分享另一个小姑娘的幸福。(生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关于“爱德华·格里格”的资料。
3、小组合作,理清文章的结构。
4、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初步解决:什么是守林人,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等疑问。
四、达标检测,巩固课堂
1、范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守林人是做什么的、守林人的女儿是谁?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为什么要献给她?
学生自主学习
二、合作互动
小组交流:在组长的组织下,每个成员围绕三个习题逐一交流汇报,认真听取同伴发言,并补充自己的体会,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展示评价,全班交流
A、小组展示:葛林格送给达格妮的礼物是什么?这是一份怎样的礼物?追问1、小女孩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引读句子,感受这支美妙的乐曲是女孩童年生活的写照,是音乐大师用心写出的精品。
1、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惊讶:达格妮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给我的吗?这是怎么回事?这么伟大的音乐家怎么会将一支乐曲献给我呢?
疑惑:姑娘为什么会一次次追问?达格妮疑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手里。她从音乐的旋律里听到了音乐家对他的祝福:你是黎明的曙光,愿幸激动:找出动作的词语,想想达格妮为什么如此激动?(因为她从音乐的洪流里感到了音乐家对她的祝福、对她的关福陪伴着你。爱,感受到信守诺言的美好,对生活充满了快乐和希望,乐曲中珍藏着他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3.引导生对课题质疑(守林人的女儿是谁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为什么要献给她……)
二、整理字词,丰富词库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妮、菩、咆、哮、枞、抑、曙
2、本课的生字,新词不少,相信你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生自学生字,词)
3、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五年级语文下册《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文中蕴含的美,体会音乐大师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采用的插叙方式,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1、读懂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
2、学习文章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3、引导生对课题质疑(守林人的女儿是谁?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为什么要献给她„„)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本课的生字、新词不少,相信你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生自学生字、词)
3、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4、初读课文,提出疑问。
2.当我们沉浸在幸福时光中时,我们一定要想到是父母之爱、长辈之爱、亲人之爱、朋友之爱带给我们快乐和甜蜜。今天,我们将走入文本,去分享另一个小姑娘的幸福。(生读课题)
展示导纲
1、葛利格送给达格妮的礼物是什么?这是一份怎样的礼物?勾画关键词句,写下你的体会。
2、小女孩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3、勾划描写达格妮心理活动的语句,想一想达格妮收到礼物时情绪有什么变化?
5、播放乐曲,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再读小姑娘听到的情景,看到的物象。6、为受。
三、感悟表达,积累背诵
1、达格妮想对音乐家说些什么呢?写一写
2.课文中写达格妮回忆儿时往事时采取的是怎样的叙述方法?
3.为学生介绍插叙的写作手法,并推荐学生阅读有插叙手法的文章。
四、布置作业
4、引导学生再次讨论:为什么这位的音乐家会送她一份生日礼物?5、找到写葛利格的言、行的语句,细细品读,交流读中的体会,感受葛利格的内心活动,体会他和蔼亲切、富有爱心童趣的情怀。
读3~4段和9~11段,理解葛利格送了怎样的礼物。
1、xx送给达格妮的礼物是什么?
2、小女孩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从文本中找出句子,读、议、品,感受这支美妙的乐曲是女孩童年生活的写照,是音乐大师用心写出的精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蕴含的美,抄写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内容,发现课文在叙述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感受文中蕴含的美,感悟心灵的美,激发对生活的爱;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采用的插叙方式,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2、讨论: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葛利格承诺送小姑娘生日礼物的呢?3、品读课文5~8段,想象小姑娘讲述的艰难而又快乐的生活。引导学生想象爸爸守林时的危险、艰苦、勇敢、机智,守林小屋的简陋和温馨,玻璃帆船、布娃娃带给女孩的无穷乐趣„„让学生带着独特的感受细细品读第5段,进一步感受小女孩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美好品质。
★想象说话:沉浸在乐曲中的达格妮如痴如醉,她还听到了(……)(树叶的低语,蟋蟀的弹奏,青蛙的歌唱,海浪的敲打)这是来自故乡的声音,让我们跟随着达格妮的思绪回到十年前。
2.说说达格妮想起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上“达格妮想起了十年前”作为开头说。指导朗读。注意表情和语气。(一次不经意的相遇,达格妮得到了一个和气的陌生人的承诺)
五年级语文下册《献给守林人的女儿
》精品教学设计《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课文先写了达格妮18岁的时候,得到了意外的生日礼物——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葛利格献给她的乐曲。。课文最后写达格妮接受了礼物,她更从音乐的旋律中听到了最深情、最美好的祝福:“你是黎明的曙光,愿幸福陪伴着你。”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五年级语文下册《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精品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5、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并读好:“达格尼”“爱德华·葛利格”两个人名,了解他们不同的身份。初步解决:什么是守林人,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等疑问。
6、勾画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并有感情朗读,交流感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品读课文,解疑感悟
读5~8段:理解葛利格为什么给守林人的女儿送礼物?
1、初步讨论:葛利格为什么要送礼物给守林人的女儿呢?
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抄一抄,并把它背下来。
板书设计:
美好心灵
美妙旋律
爱
美好xx
3、了解课文内容,发现课文在叙述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学习文章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从直接描写葛利格语言、行为的语句中,以及描写音乐的句子中感受这位音乐家崇高的人格和爱的情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
3.课文中写回忆儿时往事时采取的是怎样的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明礼物由来的原因,连接上下文,起到铺垫作用。恰当的运用插叙,可以补充人物和事件,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结构曲折有致。)展示:这是的礼物,是比华美的衣服、比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品读感受心灵的美)追问:为什么说这是最珍贵的礼物?
(这是音乐家送给达格妮18岁时的生日礼物。它不是一般的礼物。衣服项链会破旧、会损坏,而优美的交响乐会流传千古。世俗礼物只能一个人或几个人享用,而这件礼物能使成千上万的人得到美的享受,收到艺术熏陶,激起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B、勾划描写达格妮心理活动的语句,想一想达格妮收到礼物时情绪有什么变化?(感受美好的祝福)预设:文中句子达格妮的情绪
三、导学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感受到
四、拓展训练